轮轴作用实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1.4轮轴的作用

科目:科学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四节
实验名称:探究轮轴是否省力
实验日期:_2017_年__3月_6日星期_一第_三_节
实验所需仪器、用品:轮轴两个(轴相同,一个轮大,一个轮小),固定支架,线两根,钩码一盒,弹簧秤一个
实验装置简图或实验原理:
实验过程中值得推广的亮点或改进建议:
注:1、本单必须提前1—2天交实验员。
实验教学表6
2、如缺仪器、药品做不成时,实验员提前1天通知任课教师。
3、分组实验冲突时,实验员与任课教师协商调配。
4、学年末,实验员应把通知单按学年装订成册、钉在表5后存档。
5、此表后应附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册3—5本,其余另存。
6、:_王芳__填写日期:2017年3月2日
小学科学轮轴(定稿)

小学科学轮轴(定稿)第一篇:小学科学轮轴(定稿)30、轮轴一、二、日期:****年**月**日教学目标:1、知道轮轴是一种简单机械,了解轮轴的一些应用。
2、初步会用实验方法研究轮轴的作用。
3、培养探究轮轴应用的兴趣。
三、课前准备:1、轮轴模型、自来水龙头、摇手柄等。
2、螺丝刀。
四、五、六、教学重点难点:轮轴的作用及应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1)组织学生讨论:汽车拐弯时,驾驶员是靠什么使车转弯的?驾驶员真的有这样大的力气吗?让学生认识方向盘,引出课题。
2)出示轮轴,组织学生认识它的构造。
由轮和轴构成一个整体,能一起转动的简单机械叫做轮轴。
2、用实验方法研究轮轴的作用。
1)用螺丝刀比力,讨论:I、螺丝刀相当于一个轮轴,那么哪个部分相当于轮,哪个部分相当于轴?II、握住哪个部分能够获胜。
2)在轮上用力可以省力。
3)教师演示轮轴的作用。
3、了解轮轴的应用。
1)辘轳:哪个是轮,哪个是轴,力用在哪个部分能省力?2)自来水龙头、扳手:哪个是轮,哪个是轴?3)提高识别变形轮轴的能力:(摇手柄、自行车脚踏部、自行车把手)。
4、总结:强调轮轴的构成和作用(力用在轮上才会省力)。
5、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30、轮轴由轮和轴构成一个整体,能一起转动的简单机械叫做轮轴。
轮轴的作用:省力(轮)应用:方向盘、螺丝刀、自来水龙头等八、课后随笔:1、认识轮轴。
第二篇:轮轴轮轴(一)教学要求:了解什么是轮轴和轮轴的原理及应用。
(二)教具:演示用轮轴实验器、钩码、弹簧秤、线、刻度尺。
(三)教学过程一、复方提问1.什么叫力臂?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2.如图1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支点两侧的钩码下分别加挂一个等重的钩码,杠杆还能平衡吗?为什么?要求学生回答: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杠杆的平衡被破坏,杠杆将发生转动。
追问:要使杠杆恢复水平平衡,应将支点右方的钩码向什么方向移动?移到什么地方可使杠杆达到平衡?要求回答:右侧钩码向左侧移动一个小格杠杆即可恢复平衡。
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5、观察分析轮大小与钩码个数关系和规律性。
实验结论:
轮越大,轴越小,轮轴就越省力。
实验评价:
日期:2011年月日
学生实验报告4
实验名称:定滑轮的作用
实验器材、药品:
线、钩码、滑轮、铁架台、记录本
实
验
方
法和步骤
1、把一个滑轮固定在铁架台上,像旗杆上那样。
实验名称:测试纸拱的承重能力
实验器材、药品:
纸、小垫圈、木块、记录本
实
验
方
法和步骤
1、用手把一张纸卷成圆形后松开制成拱,把纸拱放到桌面上,在拱上面加小垫圈直到变形,记录垫圈个数。
2、把两块木块平行放好,在中间的空隙里搭上纸拱,在拱上面加小垫圈直到变形,记录垫圈个数。
3、比较同样的纸制成的拱,不同的安装方法,它的承重能力情况。
实验评价:
日期:2011年月日
学生实验报告2
实验名称:轮轴有什么作用
实验器材、药品:
轮轴装置、铁架台、钩码、线、记录本
实
验
方
法和步骤
1、把一个轮轴装置固定到铁架台上,让它能转动。
2、把线固定在轮和轴上,并绕上几周让它们方向相反。
3、分别在轮和轴的线头上挂钩码,
4、不断调整钩码个数让它达到平衡。
5、观察钩码个数关系,记录分析。
2、把电磁铁接通电源,让铁钉头靠近大头针。
3、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结论:
缠绕着有绝缘皮导线的大铁钉接通电源后具有磁性。
实验评价:
日期:2011年月日
学生实验报告23
实验名称: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
研究轮轴的作用

实 验 结 论 及 反 思 评定等级
在轴的大小一定时,轮越大越省力
赣州市中小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
姓名 (记录者) 实验时间 班级 学科
小组其他成员
实验指导老师
实验名称
研究轮轴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用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研究轮轴的特点,从而使学生知道合理使用轮轴可以省力
实验器材
轮轴实验装置、轴粗相同轮大小不同的轮轴、钩码、线、铁架台
实 验 操 作 步 骤 及 现 象
1、将一个轮轴实验装置安装在铁架台上,并在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 2、将另一个轮轴实验装置也安装在铁架台上,再在它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保持 平衡。
轮轴的作用实验报告

轮轴的作用实验报告轮轴是一种重要的机械零部件,广泛应用于各种交通工具和机械设备中。
它的作用是传递动力和承受载荷,同时具有减小摩擦、减震和导向的功能。
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轮轴在不同条件下的工作状态,探究轮轴在机械运动中的作用和影响。
实验一,轮轴的传动功能。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利用简易的模型来模拟轮轴在传动系统中的作用。
首先,我们将一个小型轮轴与两个齿轮相连,其中一个齿轮由电机驱动,另一个齿轮则连接一个载重物体。
通过改变电机的转速和载重物体的重量,我们可以观察到轮轴在传递动力过程中的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轮轴能够有效地传递动力,并且在不同工况下具有不同的承载能力。
实验二,轮轴的减震功能。
接下来,我们将进行轮轴的减震功能实验。
我们将一个轮轴连接到一个悬挂系统中,通过在悬挂系统上加上不同的冲击力,观察轮轴在减震过程中的表现。
实验结果显示,轮轴能够有效地吸收和减小冲击力,保护机械设备和载重物体免受损坏。
实验三,轮轴的导向功能。
最后,我们将进行轮轴的导向功能实验。
我们将一个轮轴连接到一个转向系统中,通过在转向系统上施加不同方向的力,观察轮轴在导向过程中的表现。
实验结果显示,轮轴能够有效地引导机械设备在不同方向上进行运动,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总结: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轮轴在机械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它不仅能够传递动力和承受载荷,还能够减小摩擦、减震和导向。
因此,在设计和使用机械设备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轮轴的特性和作用,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结语:本实验报告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深入探究了轮轴在机械运动中的作用和影响。
希望通过本实验报告的分享,能够对轮轴的相关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轮轴的秘密》创新实验设计

《轮轴的秘密》创新实验设计一、实验名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的第4课《轮轴的秘密》二、实验原型1.轮轴的作用:用一个轮轴实验装置来研究,把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是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挂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
试一试,在轮上挂几个钩码能把轴上的钩码提起来。
改变轴上钩码的数量再做几次。
2.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把上面轮轴装置的轮换成一个更大的轮,在这个轮轴上再做上面的实验。
记录下每次所用力的大小。
三、原实验不足之处1.原实验是一个特殊的装置,轮和轴的直径必须是整倍数关系,不然用挂的钩码的方法不能使轮轴两端达到平衡,导致学生会误认为轮上的力和轴上的力也是整倍数关系,脱离生活实际。
2.每个钩码的重量必须相等,不然在轴上挂一个,轮上挂两个,不能使轮轴两端达到平衡。
所以钩码必须完好无损的,有点氧化都不行,给实验操作带来难度。
3.用钩码个数来表示力的大小,在科学上不够严谨。
四、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1.改变了轮与轴直径的整倍数关系,学生走出了轮上的力和轴上的力也是整倍数关系的误区,与现实生活中的轮轴相吻合。
2.改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轮上的力和轴上的力,不用钩码个数来表示力,更具严谨性,也更形象直观。
3.实验不受轮轴直径是否成整倍数关系,每个钩码是不是完全相等等影响,操作更方便。
4.拓展了实验,在最大的轮上安一根铁条,与现实生活中的轮轴相联系,让学生感知不一定所有的轮都一定是圆柱,只要它的运动轨迹是圆的就行了,比如扳手。
四、实验器材及装置说明大小不同的木圆柱三个:最小的木圆柱作轴,其他两个木圆柱作轮,其中最大的木圆柱直径上再固定一根铁条,作更大的轮;弹簧测力计;钩码;铁架台;线绳。
五、实验原理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大越省力。
六、实验过程1.轮轴的作用:拿出2个钩码,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重力,挂在轴上看作阻力;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在轮上用的力,当轮轴两端达到平衡时读数。
改变轴上钩码的重力再做几次。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整册)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整册)XXX教学资源提供了一份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其中包括了三个实验:研究杠杆的秘密、研究轮轴作用、定滑轮作用实验。
每个实验都有实验名称、实验器材、猜测、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五个部分。
在研究杠杆的秘密实验中,使用了杠杆尺和钩码,猜测杠杆是否省力跟用力点和阻力点到支点之间的距离有关。
实验过程中,记录了左边(阻力点)和右边(用力点)的情况和钩码距离支点的格数。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结果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杠杆原理。
在研究轮轴作用实验中,使用了盒钩码、粗线绳、铁架台、大轮、小轮和轴。
通过将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观察轮上挂钩码的个数,来研究轮轴作用。
实验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包括轴上钩码的个数、轮上钩码的个数和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了解轮轴作用的原理。
在定滑轮作用实验中,使用了盒钩码、粗线绳、铁架台、滑轮和测力计。
通过在定滑轮上挂绳子和钩码,观察绳子平衡时两端的钩码数相同,再用测力计做相同的实验,比较测力计的数据与钩码的力大小。
实验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包括左边钩码个数、右边钩码个数、定滑轮的状态和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定滑轮的作用原理。
总的来说,这份实验报告单提供了一些简单而有趣的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学原理。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
班级。
时间:实验类型:实验名称: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的关系的实验实验器材:三节电池、电池盒、多股绝缘胶线、大铁钉、大头针研究计划:研究的问题: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的关系我们的假设: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有关检验的因素(改变的条件):电池的数量制作过程:制作电池数分别为1节、2节、3节的电源三个。
分别用不同的电源接通电磁铁吸取大头针,并填写实验记录表。
实验要保持哪些条件不变:电磁铁、大头针、电磁铁与大头针的距离、使用的线圈。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关系实验记录表电池的数量吸大头针数量(个)磁力大小(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数排序1节2节3节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记录表,我们发现随着电池数量的增加,电磁铁的磁力也随之增大。
六年级上册科学轮轴的秘密教科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 轮轴的秘密
生活中有很多用到轮轴的地方,找找看它们的哪一部分 相当于轮?哪一部分相当于轴?轮轴又给我们带来哪些方呢?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 轮轴的秘密
总结归纳,深化感知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评价一下自己在这节课上的表现吧。
感谢您的倾听!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 轮轴的秘密
轮的大数
1
大轮上钩码的个数
1
更大轮上钩码的个数
1
2
轴上钩码的个数
3
轴上钩码的个数
4
我们的发现
轴不变, 轮越大, 用轮带动 轴转动就 越省力。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 轮轴的秘密
那么你觉得玩的时候应注意哪些问题?
握稳的方法
系线的方法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 轮轴的秘密
活动一:轮轴作用的实验(螺丝刀“吊钩码”游戏)
在轮上用力带动轴,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费力。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 轮轴的秘密
活动二: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实验步骤: 1.组装好轮轴实验装置。(如右图) 2.在轮上和轴上挂一定数量的钩码。 3.在轴上挂钩码,使轮轴两端平衡。 4.记录实验数据,填写在记录表上, 并分析实验现象。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
轮轴的秘密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 轮轴的秘密
轮 轴
像螺丝刀、水龙头这样,有一个轮和一个轴组合起 来,可以转动的简单机械,叫做轮轴。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 轮轴的秘密
活动一:轮轴作用的实验(玩螺丝刀“吊钩码”游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名称:轮轴作用的实验
实验器材:
1盒钩码、2段粗线绳、1个铁架台、1个大轮、1个小轮、1个轴
实验目的:
在轮上用力省力。
实验步骤:
将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挂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试一试,在轮上挂几个钩码能把轴上的钩码提起来。然后改变轴上的钩码数量在做实验。
轮轴作用的实验记录
轴上钩码个数轮上钩码个数
21
42
63
105
实验结论:
轮上挂的钩码比轴上挂的少,但是仍能保持平衡,说明轮轴可以省力。在轮上用力更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