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腹泻常见五个类型腹泻带来的四大危害
宝宝腹泻有哪些类型 腹泻给患儿带来的四大危害(专业文档)

宝宝腹泻有哪些类型腹泻给患儿带来的四大危害(专业文档)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引起的原因也特别多,特别是对于婴幼儿来说,得病的情况更加频繁,在宝宝出现了腹泻的情况后,我们要根据宝宝的原因进行对症的治疗,下面一起来进行一下了解。
宝宝腹泻的类型1、生理性腹泻。
有的婴儿出生不久就出现黄绿色的稀便,大便次数也多,但精神很好,没有呕吐,食欲始终很好,随着年龄增长,于添加辅食品后腹泻自然消失。
有生理性腹泻的小儿,通常在摄取牛奶或鸡蛋等异体蛋白质后,甚至在受到日晒、风吹或衣服的磨擦后,易发生皮肤湿疹、体温升高等现象。
2、消化不良性腹泻。
在婴儿期引起的腹泻,最常见的是由于喂养不当,不是吃得太多,便是吃得太少;天气太热,突然受凉;频繁调换新的食品等,均可因消化不良而引起腹泻。
消化不良性腹泻有发热、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大便呈稀糊状、蛋花汤样或水样,甚至带有粘液。
3、感染性腹泻。
由于细菌、病毒或霉菌侵入肠胃道引起的腹泻称感染性腹泻。
患有这类腹泻的小儿多数有发热,呕吐不一定是主要症状,粪便有异常臭味,含有粘液或脓血,如不及时治疗,则腹泻会持续或加重。
由于引起腹泻的病原体不同,其腹泻又各有其特点,如:细菌性痢疾、病毒(多为轮状病毒)、霉菌。
宝宝腹泻的危害1、感染:常见有中耳炎、口角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疖肿、败血症、泌尿道感染及静脉炎等。
各种感染可能成为腹泻的病因,但也有在腹泻之后,由于全身抵抗力降低而继发感染。
迁延性腹泻或原有营养不良病儿,容易并发真菌感染,如鹅口疮、真菌性肠炎,甚至引起全身性真菌病。
2、营养不良及维生素缺乏症:腹泻病程较长,如禁食时间过久或长期热量不足,常可引起营养不良和各种维生素缺乏症。
消化不良与营养不良可互为因果,往往造成恶性循环,导致不良后果。
维生素A缺乏可引起干眼症及角膜软化症;维生素D缺乏可引起手足抽搐症。
3、中毒性肝炎:重型腹泻可能出现黄疸,常见于营养不良及重症败血症病儿,预后不良,故中毒性肝炎是腹泻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腹泻的危害性介绍

腹泻的危害性介绍腹泻一般是出现在夏天,人们大量的吃凉性的食物造成的,有些小孩因为贪吃冰淇淋也会导致腹泻,在中暑之后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虽然腹泻很常见,但是时间一长,人的身体就有可能会脱水,这是非常危险的状况,尤其是对于小孩子们来说,严重的腹泻还会引起其他的疾病,接下来我们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腹泻的危害性。
(1)腹泻可引起水、电解质失调和酸碱平衡紊乱。
(2)腹泻可导致维生素缺乏长期腹泻可直接影响机体对维生素的吸收,引起维生素的缺乏。
(3)腹泻可引起贫血由于消化吸收的障碍,蛋白质及其他造血原料的吸收减少,可引起贫血,出现指甲、手掌、皮肤以及口唇、和睑结膜等处颜色苍白,疲倦乏力,头晕耳鸣,注意力不集中等贫血症状,甚至可出现营养不良性水肿。
(4)腹泻可降低身体的抵抗力腹泻引起的营养不良、贫血及维生素缺乏等,可使人体对传染病及各种感染的抗病能力减弱,炎症容易扩散,也可使组织再生及外伤愈合能力减弱,受伤后伤口不易愈合。
(5)腹泻能引起营养不良。
引起慢性腹泻的慢性肠炎与精神紧张、消化不良、肠功能混乱、免疫功能失调、肠抵抗力下降有关,造成肠道粘膜炎症、溃疡。
症状为腹泻、腹痛、大便颜色不正常呈稀糊状,甚至只有粘液,还会有倦怠。
该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老少均有发生,严重影响人类健康。
急性腹泻是指起病急骤、便次便量多而稀薄,并处于临床病理状态。
急性腹泻患者每天排便可达10次以上,排便时常伴有肠鸣、肠绞痛或里急后重,大便检查可发现致病微生物、食入的毒性物质、红细胞、脓细胞、大量脱落的上皮细胞及粘液等。
急性腹泻严重时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和代谢酸中毒。
急性腹泻可分为急性肠疾病、急性中毒和全身性疾病3大类,其中以急性肠疾病最为多见。
上面的这些介绍就是腹泻带来的危害,一般来说,轻微的腹泻只需要调理几天就可以完全康复,大家也不需要太过紧张,如果出现腹泻的问题,同时还伴随着一些胃部的不适,这个时候需要引起重视,否则就会出现上述的这些问题,非常严重。
小儿腹泻常见的并发症

小儿腹泻常见的并发症腹泻是指儿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水样或稀溏的症状。
在儿童中,腹泻是常见的疾病,而且往往会引发不同程度的并发症。
本文将对小儿腹泻常见的并发症进行详细介绍。
1. 脱水脱水是最常见且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
当腹泻导致儿童失去大量体液和电解质时,就会发生脱水。
轻度脱水可表现为口渴、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减弱等症状。
中度脱水可引起呕吐、乏力、心跳加快、眼眶下陷等。
重度脱水则可能导致儿童出现昏迷、虚脱以及器官功能不全等危险情况。
2. 营养不良腹泻会导致营养物质的丧失和吸收障碍,从而引起营养不良。
儿童因腹泻而丧失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
长期的腹泻可以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3. 微生态失衡腹泻会破坏肠道的正常菌群平衡,导致肠道的微生态失调。
当肠道内的有益菌数量减少时,有害菌便会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从而进一步加重腹泻症状。
此外,肠道微生态紊乱还会影响儿童的免疫功能。
4. 肠道易感染腹泻后,儿童的肠道黏膜会受损,从而使得肠道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感染。
继发性肠道感染会加重腹泻症状,并可能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出现。
5. 肠系膜淋巴结炎肠系膜淋巴结炎是腹泻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
当肠道受到感染时,肠系膜淋巴结会出现炎症反应。
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症状包括腹痛、腹部胀气、食欲不振等。
6. 继发感染腹泻导致的免疫力下降,会使儿童容易受到其他感染的侵袭。
常见的继发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感染等。
这些感染会进一步加重儿童的病情,甚至可能导致重症化和死亡。
7. 肠穿孔在极少数情况下,儿童腹泻可能引发肠穿孔。
肠道的炎症和水肿会导致肠道壁的破裂,使肠内容物泄漏到腹腔内。
肠穿孔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常伴随腹痛、发热、腹膜炎等症状。
及时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以避免进一步的并发症发生。
总结小儿腹泻是常见的疾病,但并发症的出现使得该疾病变得更加严重和危险。
对于遇到腹泻的儿童,家长和医生都应该高度重视,并及时就医。
宝宝这7大腹泻类型,如何区分和护理

宝宝这7大腹泻类型,如何区分和护理宝宝因为消化系统尚不成熟,且胃肠较为脆弱,导致常发生腹泻的情况,且反反复复,其实宝宝出现腹泻跟我们成年人一样,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所以对于家长来讲,经常会搞不清楚宝宝腹泻的根本原因出在哪里,也不知道怎样去护理,今天在这里,我就较大家一些简单的宝宝腹泻区分方式以及各自的护理方式。
一、肠道病毒感染:多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因该原因导致宝宝腹泻的临床症状为:潜伏期2-3天,经常会伴有感冒的症状,有时候会出现发热的情况,一般多为低烧,偶见高烧,随之会出现呕吐和腹泻的情况,且大便多呈蛋花汤样、黄色、白色以及绿色等,并伴有少许的黏液,没有腥臭味,且一天的腹泻次数达到10次,腹泻时间一般持续3-9天,以前3天最为严重。
护理方式:(1)不要乱用抗生素,对于这类原因引起的腹泻,抗生素并没有什么效果。
(2)饮食疗法:可以饮用一些浓米汤和奶粉,如果还在母乳期,那么则需要延长母乳的间隔时间,可以喝牛奶的宝宝,需要将牛奶加热或者是煮开,并去掉奶皮喝,以保证消化的程度,一般不需要特殊的禁食。
(3)宝宝出现腹泻后,会导致大量的营养成分丢失,所以需要及时的补充水分以及营养,但是如果光补充白开水,肠胃不能很好的吸收,会导致腹泻程度加重,所以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为宝宝给予补液盐的支持,同时家长也可以自制糖盐水,制作流程:选取1.75g食盐、500ml水以及50g葡萄糖。
(4)注意饮食上面的卫生,保证食材的干净程度以及新鲜程度,保证饭前洗手,饭后漱口,并对宝宝的餐具和玩具进行定期的消毒,同时不要让宝宝总含自己的手指,避免病毒从口腔进入。
(5)如果发现有其他的感染宝宝,需要做好隔离工作。
(6)如果宝宝小于3岁,需要每年都服用轮状病毒疫苗,如果是大于3岁小于5岁的宝宝,服用一次即可。
二、肠道细菌感染:该类型常见的是痢疾,且分为慢性和急性,潜伏期一般在1-3天,同时伴有腹痛、发烧、大便次数增多、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的情况,如果宝宝的年龄较小,还会存在四肢厥冷,高热、疲惫、惊厥、面色青灰等情况,便检可以查出致病菌。
宝宝腹泻拉肚子最全应对指南0531

新生宝宝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一旦喂养或护理不当,往往很容易发生腹泻。
对于正处于发育关键期的宝宝来说,腹泻不但直接影响他们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假若护理不当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宝宝出现腹泻,最有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不要以为就是简单的吃坏了肚子,或者着凉了;也不要擅自给宝宝吃止泻药。
因为,引起宝宝腹泻的原因多种多样,妈妈要找出原因,对症下药。
当宝宝遭遇腹泻侵袭之时,如何才能够明眼断症,为宝宝做出最恰当的护理呢?腹泻可能1:生理性腹泻生下没几天就开始腹泻,每天大便薄薄的,呈黄色或黄绿色,少则2-3次,多则4-5次,时间长达几个月,甚至半年。
但宝宝长得很好,也不见瘦。
这种症状在医学上称“婴儿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下纯母乳喂养的宝宝。
预防:妈妈要少吃虾蟹类食物及各种生冷食物。
腹泻可能2:喂养不当过早过多地以粥类与粉糊喂养小儿,碳水化合物过多能引起发酵,产生消化紊乱。
未按时添加辅助食品,于断奶前突然增加食物改变食物成分,因不能适应而产生消化紊乱发生腹泻。
预防1、4个月以上宝宝,可从少量米粉开始,逐渐添加辅食,从2勺开始,直到宝宝肠胃适应,大便正常,才可逐渐加量。
2、添加的辅食品种一种一种加,适应一种后,再加另外一种。
3、肉食类食物不可一次食用过多,以免造成婴幼儿胃肠道负担过重,以致食物在胃肠内消化吸收障碍而出现腹泻。
护理:腹泻时暂时停止辅食添加,腹泻好转后再逐渐添加。
腹泻可能3:乳糖不耐受乳制品中的糖类主要是乳糖,其消化是靠乳糖消化酵素,缺少这种酵素就无法消化乳糖。
有些宝宝断奶后,不再吃奶和奶制品,由于长期“废用”,乳糖酶活性便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最终成为乳糖酶缺乏。
或者由于宝宝腹泻,损伤了肠粘膜细胞,使之分泌乳糖酶的能力下降,这就是平时所说的“继发性乳糖不耐受”。
如果饮用乳类便可产生腹泻、腹胀等症状,总称为乳糖不耐症。
另外,还有先天性乳糖不耐受,是指从婴儿出生即无乳糖酶。
无论饮用母乳、牛乳均可导致明显的腹泻。
宝宝腹泻症状及预防

宝宝腹泻症状及预防宝宝出现腹泻症状很容易引起妈妈的担心。
宝宝腹泻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一般说来,婴幼儿出现的腹泻都是属于非感染性的生理性腹泻,因此各位妈妈不用过于担心。
宝宝腹泻属于婴儿最为常见的消化道综合症之一,如果不及时治疗处理,对婴儿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宝宝腹泻的症状也是非常明显的,大家可以通过症状来判断宝宝腹泻的严重程度。
宝宝每天的排便次数才十次以下,且便便呈黄绿色,水量不多,偶尔还会出现吐奶,食欲减退的症状,体重也无明显下降。
那么这样的症状属于轻微的宝宝腹泻症状,一般这种情况父母在之后的饮食上多加注意,一周左右的时间即可恢复正常。
如果每天排便次数在十次以上,而且每次间隔的时间很短,便便已经成蛋花汤状,而且婴儿体重有下降,同时还有发热的症状出现的话,那么就属于严重腹泻。
这时就需要及时就医治疗,避免宝宝出现脱水虚脱、酸中毒等更为严重的情况出现。
宝宝腹泻症状可以通过肉眼直观观察粪便的状态进行判断。
各位妈妈们在了解了宝宝腹泻症状后可以密切关注宝宝的状态,有任何异常也可提前预防。
宝宝腹泻类型很多宝宝都会出现腹泻的现象,这也是妈妈们很担心的问题。
怎样治疗宝宝的腹泻,让宝宝尽快恢复健康,这需要通过宝宝腹泻的类型来对症下药。
并非宝宝腹泻都需要吃药治疗,接下来就科普一下宝宝腹泻类型有哪几种。
第一种宝宝腹泻类型是无感染性腹泻,即是生理性腹泻。
什么叫生理性腹泻,就是常见于婴儿的腹泻症状。
生理性腹泻并非很严重,由于婴儿出生不久,肠胃系统还处于适应的阶段,母乳喂养最初不适应就会出现拉肚子腹泻的情况,但是待以后加上辅食后,大便就会逐渐成形恢复正常。
一般说来,生理性腹泻的严重程度不高,只要妈妈们在生活中护理好的话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第二种宝宝腹泻类型是感染性腹泻。
所谓感染性腹泻,就是由于病菌入侵导致的腹泻,一般这种腹泻都会引起肠炎。
对于婴儿而言,肠炎是很严重的问题,极有可能会引起脱水的症状。
如果是感染性腹泻的话,那么就需要及时就医治疗了。
腹泻对婴幼儿的危害

腹泻对婴幼儿的危害婴幼儿体质娇弱,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如果发生腹泻对婴幼儿的危害很大。
腹泻不但影响婴幼儿的消化系统,不利于对食物营养的吸收,还会消耗体内储存的营养物质,损害某些机体组织,所以从腹泻对婴幼儿的危害来看,防治腹泻非常重要。
婴幼儿腹泻会让本来应该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不能进入机体,但同时机体内各器官还需照常进行各项生理功能,长期这样会造成营养不良,使患儿身体瘦弱,抵抗力降低,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腹泻对婴幼儿的危害不仅表现在它能影响婴幼儿的正常生长发育,还表现在它会引起并发症。
腹泻对婴幼儿的危害:1、营养不良及维生素缺乏。
这是腹泻对婴幼儿的危害的体现之一,消化不良与营养不良可互为因果,往往造成恶性循环,导致不良后果。
而腹泻正是它们产生的原因,因为腹泻时间长,会让宝宝长期热量不足,引起营养不良和各种维生素缺乏。
如果维生素A缺乏可引起干眼症及角膜软化症;维生素D缺乏可引起手足抽搐症。
2、中毒性肝炎。
腹泻对婴幼儿的危害,表现在,如果重型腹泻可能出现黄疸,引起中毒性肝炎,这常见于营养不良及重症败血症病儿。
3、感染。
腹泻对婴幼儿的危害表现为感染,常见有中耳炎、口角炎、肺炎、疖肿、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败血症、泌尿道感染及静脉炎等。
这些有可能是腹泻的病因,也有可能是因为腹泻时婴幼儿全身抵抗力降低而继发感染。
此外,迁延性腹泻或原有营养不良病儿,容易并发真菌感染,如真菌性肠炎、鹅口疮,甚至引起全身性真菌病。
4、腹泻对婴幼儿的危害还有其它,比如感染性休克、中毒性脑病、急性肾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急性心力衰竭、高血钾、肠出血、中毒性肠麻痹、肠套叠等,偶可见肠穿孔和腹膜炎。
腹泻对婴幼儿的危害真是令人心惊不已,其实腹泻对婴幼儿的危害结果与婴幼儿的病因、体质、治疗时机和治疗方法有关。
腹泻治疗方法:1、病因:耐药性致病性大肠杆菌或其他耐药细菌感染后果会比较严重,继发二重感染者如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等预后也差。
小儿常见腹泻有哪几种

小儿常见腹泻有哪几种?作者:罗小丽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08期【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8-24--02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朋友们往往通俗的把“小儿腹泻”称之为“拉肚子”,它实际上是指孩子们在24小时内排稀便或水样便3次以上,少数也可以是粘液脓血便,也就是说腹泻既有大便性状的改变,也有大便次数的增加。
有些时候,判断腹泻时粪便的硬度相对比次数的增加更重要,如果大便次数增加超过3次而粪便是成形的,也不叫腹泻。
小儿腹泻是一组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一组疾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常以秋冬季节最为高发,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也是继肺炎之后引起儿童死亡的第二位因素。
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小儿腹泻常见的病因及类型,做到预防为主。
1 小儿腹泻的常见原因和类型依据发病的原因,通常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其中,以感染性腹泻居多,可以是肠道内感染或肠道外感染引起,病原可以是细菌、病毒、真菌;非感染性腹泻主要有饮食不当,过敏等因素导致。
1.1 细菌性腹泻小儿感染性腹泻,主要由细菌或病毒感染所导致。
其中细菌感染性腹泻的发生与各种致病菌,如大肠埃希菌、空肠弯曲菌、志賀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等感染有关,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腹痛、腹泻等一系列症状。
大便的性状依据不同的细菌感染有所不同,一般为粘液血便,大便镜检有大量白细胞及红细胞,血白细胞增高,C反应蛋白等炎性指标升高。
少数大肠埃希菌和空肠弯曲菌的产毒株也可以引起水样便,无白细胞,常发生严重的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甚至出现休克而危及生命。
细菌性肠炎的治疗主要是针对可能的细菌感染选择使用抗生素,如果大便培养能有细菌生长,就可根据特定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来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更有针对性。
1.2 病毒性腹泻肠道的病毒感染以秋冬季节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最为常见,可以散发或小流行,通过粪-口途径或呼吸道传播,腹泻最大的特点是水样或蛋花汤样变,带有少许粘液,无腥臭,大便检查偶见少量白细胞,次数多可达十余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宝腹泻常见五个类型腹泻带来的四大危害
婴幼儿胃肠道较为薄弱,所以常会出现急性胃肠道功能紊乱,以腹泻、呕吐为主的综合征,因此,对于宝宝腹泻的类型,下面本文就来为大家细细的进行讲解。
宝宝腹泻分五种类型,分别为:
脾虚泻
脾胃虚弱导致吃完就泻,大便里有不消化的食物、乳块等,但不臭,宝宝面色发黄,不够精神。
伤食泻
因为宝宝吃得过多导致腹胀、腹痛,泻下大便酸臭,由于饮食过多损伤脾胃,导致宝宝不想吃饭。
风寒泻
因为外出玩耍、洗澡不注意或天气转凉没有及时加衣等外因导致宝宝腹部受凉,大便清稀、有泡沫或呈绿色,有的宝宝会有发热的症状。
脾肾阳虚泻
就是我们常说的“五更泻”,早上四五时大便,久泻不止,面色发白,怕冷,手脚凉,精神不振。
湿热泻
泄下急迫,大便臭,少数会有黏液,肛门周围红肿,食欲不振,唇干,有时会有发热的症状。
婴幼儿腹泻的情况十分常见,其所引发的危害主要有:
1、感染:常见有中耳炎、口角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疖肿、败血症、泌尿道感染及静脉炎等。
各种感染可能成为腹泻的病因,但也有在腹泻之后,由于全身抵抗力降低而继发感染。
迁延性腹泻或原有营养不良病儿,容易并发真菌感染,如鹅口疮、真菌性肠炎,甚至引起全身性真菌病。
2、营养不良及维生素缺乏症:腹泻病程较长,如禁食时间过久或长期热量不足,常可引起营养不良和各种维生素缺乏症。
消化不良与营养不良可互为因果,往往造成恶性循环,导致不良后果。
维生素A缺乏可引起干眼症及角膜软化症;维生素D缺乏可引起手足抽搐症。
3、中毒性肝炎:重型腹泻可能出现黄疸,常见于营养不良及重症败血症病儿,预后不良,故中毒性肝炎是腹泻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4、其他:如急性肾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感染性休克、中毒性脑病等,如处理不当还可发生急性心力衰竭、高血钾、中毒性肠麻痹、肠出血、肠套叠等,偶可见肠穿孔和腹膜炎。
对付小儿腹泻,家长可试试采用以下五个方法:
如果孩子拉稀的情况比较轻微,而且没有其他症状,那么基本上应该是着凉或着有点消化不良,这时候需要给孩子加点衣服,尤其是给他腹部盖一些东西,防止着凉,然后喝
一点盐开水。
给孩子吃东西的话可以考虑暂时用米汤喂,可以用胡萝卜熬汤就着米汤喝。
随时给孩子更换干净的尿片或尿不湿,用温水彻底清洗孩子的下身,保持清洁干净,甚至可以擦一些防菌的药膏。
可以将苹果削皮,切成一块一块的,放进锅里加一点水煮,大概五分钟左右把苹果汤倒出来,凉一下给孩子喝;或者可以直接榨苹果汁,然后稍微加热一下给孩子喝。
如果孩子拉稀比较严重,次数多,而且伴随着呕吐、发热等其他异常情况,那么一定要带到医院去检查,输一些营养液。
(上海虹桥医院)整理编辑,可以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