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点笔记_日知录-4.分子结构与性质_吉林东北师大附中理科学霸_2016高考状元笔记
知识清单15 分子结构与性质、化学键(教师版) 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清单

知识清单15分子结构与性质、化学键知识点01化学键一、共价键的特征及成键原则1.共价键的本质和特征共价键本质两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特征一定有饱和性有方向性(H -H 键除外)2.常见原子的成键数目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H Be B 、Al C 、Si N 、P O 、S F 、Cl 12343213.形成化学键的目的:使体系的能量最低,达到稳定结构二、极性键和非极性键1.分类依据:共用电子对的偏移程度2.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比较分类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成键原子不同元素原子相同元素原子电子对发生偏移不发生偏移成键原子的电性一个原子呈正电性(δ+),一个原子呈负电性(δ-)呈电中性3.极性强弱:成键元素的电负性差别越大,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越大,极性越强。
4.键的极性对化学性质的影响(1)共价键的极性越强,键的活泼性也越强,容易发生断裂,易发生相关的化学反应。
(2)成键元素的原子吸引电子能力越强,电负性越大,共价键的极性就越强,在化学反应中该分子的反应活性越强,在化学反应中越容易断裂。
5.键的极性对羧酸酸性的影响(1)三氟乙酸与三氯乙酸的酸性强弱①酸性强弱三氟乙酸>三氯乙酸②原因电负性:F >Cl极性:F -C >Cl -C极性:F 3C ->Cl 3C -羟基极性:三氟乙酸>三氯乙酸(2)甲酸、乙酸和丙酸的酸性强弱①酸性强弱:甲酸>乙酸>丙酸②原因烷基(-R )是推电子基团,烷基越长推电子效应越大,使羧基中的羟基极性越小,羧酸的酸性越弱。
随着烷基加长,酸性差异越来越小三、σ键和π键1.分类依据:电子云的重叠方式和程度2.形成(1)σ键的形成σ键形成由成键原子的s 轨道或p 轨道重叠形成类型1s-s 型2s-p 型3p-p 型(2)π键的形成:由两个原子的p 轨道“肩并肩”重叠形成3.成键特点共价键σ键π键电子云重叠方式头碰头平行或肩并肩轨道重叠程度大小电子云对称特征轴对称镜像对称能否自由旋转能不能3.(1)判断方法:一般来说,共价单键是σ键,共价双键是σ+π键,共价三键是σ+2π键。
分子和结构知识点总结高中

分子和结构知识点总结高中一、分子结构1. 分子的概念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以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的粒子。
2. 分子的组成分子的组成为原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3. 分子的化学键分子中的原子通过共价键、离子键或金属键相互连接,在结构上构成了不同的化学键。
4. 分子的结构分子的结构包括三维空间构型和构象,三维空间构型是指原子在空间中的排列方式,构象是相同分子的结构在空间中的旋转方式。
二、分子的性质1. 分子的物理性质分子的物理性质包括分子的形状、大小、极性、熔点和沸点等。
2. 分子的化学性质分子的化学性质指的是分子参与化学变化的能力,包括分子间的化学反应、分子的稳定性和分子的反应性等。
三、分子的特性1. 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和数量决定了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2. 分子中各个原子的排列和构型决定了分子的稳定性和化学性质。
3. 分子的形状和极性决定了分子的化学反应情况和物理性质。
四、分子的应用1. 化学工业中的分子结构在化学工业中,分子结构的知识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材料制备和药物研发等方面。
2. 生物科学中的分子结构在生物科学中,分子结构的知识被应用于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以及分子医学的发展。
3. 环境保护中的分子结构在环境保护中,分子结构的知识被应用于研究环境中有害物质的分子结构和降解方法,以及新型环保材料的开发。
五、分子结构的前沿领域1. 分子设计与合成分子设计与合成是化学领域的前沿研究之一,它以理论化学为基础,通过计算机模拟和实验验证,设计和合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新型分子。
2. 分子纳米科学分子纳米科学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领域,研究对象是纳米尺度下的分子结构和功能,包括纳米材料的制备、性能和应用等方面。
3. 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对象是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包括蛋白质、核酸和多肽等生物分子。
高考化学分子结构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分子结构知识点总结在高考化学中,分子结构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理解分子结构对于掌握化学物质的性质、反应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这部分内容。
一、化学键化学键是将原子结合成分子的一种作用力。
常见的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1、离子键离子键通常存在于由活泼金属元素(如钠、钾)和活泼非金属元素(如氯、氟)组成的化合物中。
活泼金属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活泼非金属原子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离子键。
离子键的特点是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2、共价键共价键是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根据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共价键又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1)极性共价键:在不同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如氯化氢(HCl)中的 HCl 键。
(2)非极性共价键:在相同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例如氢气(H₂)中的 HH 键。
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其方向性使得原子间形成特定的空间取向,以达到最大程度的重叠,从而使分子具有一定的空间构型。
饱和性则决定了原子形成共价键的数量。
3、金属键金属键存在于金属单质或合金中,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形成。
金属键决定了金属的物理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二、共价键的参数了解共价键的参数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1、键长指两个成键原子之间的核间距。
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2、键能指断开 1mol 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或形成 1mol 共价键所释放的能量。
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物质的化学性质越稳定。
3、键角指分子中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键角决定了分子的空间构型。
三、分子的空间构型1、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该理论认为,分子的空间构型取决于中心原子周围的价层电子对的数目和相对位置。
价层电子对包括成键电子对和孤电子对。
(1)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的计算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σ键电子对数+孤电子对数σ键电子对数=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个数孤电子对数=(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 ×结合原子个数)÷ 2(2)常见分子的空间构型①直线形: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 2,如二氧化碳(CO₂),键角为 180°。
高中化学人教版第二讲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汇总

第二讲分子结构与性质考点1 共价键1.共价键的本质和特征共价键的本质是在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其特征是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2.共价键的分类(1)σ键与π键①依据强度判断:σ键的强度较大,较稳定;π键活泼,比较容易断裂。
②共价单键都是σ键,共价双键中含有一个σ键、一个π键,共价三键中含有一个σ键、两个π键。
(2)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看形成共价键的两原子,不同种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的是极性共价键,同种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的是非极性共价键。
4.键参数(1)键参数对分子性质的影响(2)键参数与分子稳定性的关系: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
5.配位键及配合物 (1)配位键由一个原子提供孤电子对与另一个接受孤电子对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
(2)配位键的表示方法如A →B :A 表示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B 表示接受共用电子对的原子。
(3)配位化合物 ①组成②形成条件⎩⎨⎧配位体有孤电子对⎩⎨⎧中性分子:如H 2O 、NH 3和CO 等离子:如F -、Cl -、CN -等中心离子有空轨道:如Fe 3+、Cu 2+、Zn 2+、Ag +等考点2 分子的立体构型1.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测分子的立体构型先确定中心原子上的价层电子对数,得到含有孤电子对的VSEPR 模型,再根据存在孤电子对的情况最后确定分子的立体构型。
(1)理论要点①价层电子对在空间上彼此相距最远时,排斥力最小,体系的能量最低。
②孤电子对的排斥力较大,孤电子对越多,排斥力越强,键角越小。
(2)判断分子中的中心原子上的价层电子对数的方法其中:a 是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阳离子要减去电荷数、阴离子要加上电荷数),b 是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x 是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
(3)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与分子构型(1)杂化轨道概念: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原子内部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重新组合的过程叫原子轨道的杂化,组合后形成的一组新的原子轨道,叫杂化原子轨道,简称杂化轨道。
高中化学知识点:分子结构与性质

高中化学知识点:分子结构与性质高中化学知识点:分子结构与性质共价键和配位键共价键是指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的化学键。
其本质特征是共用电子对,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根据原子轨道重叠方式,共价键可分为σ键和π键,其中σ键强度比π键强度大。
键参数对分子性质有影响,同时键能越大,键长越短,分子越稳定。
配位键是由一个原子提供一对电子与另一个接受电子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
表示方法为A→B,其中A表示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B表示接受共用电子对的原子。
配位化合物由中性分子和离子组成,其中中性分子如H2O、NH3和CO等,配位体有孤电子对,中心原子有空轨道,离子如F、Cl、CN等。
分子的立体结构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推测分子的立体构型,关键是判断中心原子上的价层电子对数。
用杂化轨道理论也可推测分子的立体构型,其中sp、sp2和sp3为常见的杂化类型。
等电子原理指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和立体结构,如N2与CO、O3与SO2、N2O与CO2、CH4与NH4+等。
分子的性质分子的极性分为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极性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如NH3、H2O;非极性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重合,如CH4、CO2.分子间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氢键和离子-离子相互作用等。
的结构为正四面体形,而在硅烷中,Si的杂化类型为sp3,分子的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
VSEPR模型和杂化理论都能够解释分子的立体构型,但需要注意孤电子对的影响。
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σ键和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未参加杂化的p轨道形成π键。
利用键能计算ΔH,Δ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
在硅烷中,SiH4的稳定性小于CH4,更易生成氧化物,这是因为硅与碳同族,但硅烷在种类和数量上都远不如烷烃多。
3.分子极性与溶解性的关系根据“相似相溶”的规律,非极性溶质通常可以溶于非极性溶剂,而极性溶质通常可以溶于极性溶剂。
如果存在氢键,则溶剂和溶质之间的氢键作用力越强,溶解性越好。
化学结构与性质高考知识点总结

化学结构与性质高考知识点总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在高考中,化学结构与性质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本文将从分子结构、离子结构和晶体结构三个方面来总结化学结构与性质的高考知识点。
一、分子结构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最小化学单位。
分子结构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化学性质。
1. 极性与非极性分子极性分子由于原子之间电子分布的不均匀,使得分子整体呈现出一个正、负两极性的特征。
而非极性分子则是由于电子分布均匀,没有正负两极性。
极性分子在溶液中可以与极性溶剂相互溶解,而非极性分子主要溶解于非极性溶剂中。
例如,酒精是极性分子,因此可以与水溶解,而油是非极性分子,不能与水溶解。
2. 氢键氢键是分子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化学键。
当氢原子与高电负性原子(如氮、氧和氟)结合时,会出现氢键。
氢键在分子结构的稳定性和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使得水具有较高的沸点和比热容。
二、离子结构离子是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在溶液中可以自由移动。
离子结构的性质决定了离子化合物的性质。
1. 阳离子和阴离子阳离子是带正电荷的离子,通常由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而形成。
阴离子是带负电荷的离子,通常由非金属原子获得电子而形成。
阳离子和阴离子之间通过电子转移形成离子键,这种键是离子结构中的主要化学键。
2. 晶体结构晶体是由大量离子、原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而成的固体。
晶体结构的性质决定了晶体的物理性质。
晶体结构通常可以分为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三类。
离子晶体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晶体。
原子晶体是由相同或不同的原子通过共价键或金属键结合而成的晶体。
分子晶体是由分子通过分子间力结合而成的晶体。
晶体结构的密堆率决定了晶体的硬度和密度。
例如,金刚石的密堆率很高,因此具有很高的硬度;而钻石的密堆率较低,因此有较低的硬度。
三、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化学结构与性质密切相关。
不同的结构决定了不同的性质。
1. 分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分子结构的不同决定了物质的化学性质。
高三化学选修结构知识点

高三化学选修结构知识点化学作为一门涉及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学科,研究的最基本单位是原子。
而由原子组成的化合物,其结构对于化学性质和反应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下面将重点介绍高三化学选修中涉及的结构知识点。
一、分子结构1. 分子的基本概念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单位。
分子中的原子可以是相同类型,也可以是不同类型。
2. 分子的键分子中的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常见的化学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氢键等。
3. 分子的性质与结构分子的性质与结构密切相关。
分子的形状、电荷分布等决定了分子的极性、溶解性、化学反应活性等性质。
二、晶体结构1. 晶体的基本概念晶体是由大量具有规则排列的原子、离子或分子构成的固体。
晶体结构具有周期性和对称性。
2. 晶胞与晶体结构晶胞是晶体中最小的重复单位,晶胞数目和晶胞的形状与晶体结构密切相关。
3. 晶体的结构分类根据晶体中原子、离子或分子的排列方式,晶体可分为离子晶体、共价晶体、分子晶体等不同类型。
三、高分子结构1. 高分子的基本概念高分子是由许多重复单元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大分子。
高分子具有较大的分子量和多样的结构。
2. 高分子结构的分类根据高分子链的排列方式,高分子结构可分为线性、支化、交联等不同类型。
3. 高分子的性质与结构高分子的结构对其性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结构的高分子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
四、金属结构1. 金属的基本概念金属是指具有良好导电性、热导性和延展性的物质。
金属中的原子形成特殊的结构。
2. 金属键与金属结构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键紧密排列在一起,形成金属结构。
金属结构具有密堆积和自由电子模型等特点。
3. 金属结构对金属性质的影响金属结构决定了金属的性质,包括导电性、热导性、延展性、塑性等。
以上所述仅为高三化学选修结构知识点的简单介绍,还有更多相关内容等待学习和了解。
通过深入学习化学结构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反应规律,为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清单16 分子结构与性质

知识清单16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01化学键知识点03分子间作用力知识点02微粒构型和杂化知识点01化学键一、共价键的特征及成键原则1.共价键的特征(1)一定有饱和性(2)有方向性(H -H 键除外)2.常见原子的成键数目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H Be B 、Al C 、Si N 、P O 、S F 、Cl 12343213.形成化学键的目的:使体系的能量最低,达到稳定结构二、极性键和非极性键1.分类依据:共用电子对的偏移程度2.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比较分类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成键原子不同元素原子相同元素原子电子对发生偏移不发生偏移成键原子的电性一个原子呈正电性(δ+)一个原子呈负电性(δ-)呈电中性3.极性强弱:成键元素的电负性差别越大,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越大,极性越强。
4.键的极性对化学性质的影响(1)共价键的极性越强,键的活泼性也越强,容易发生断裂,易发生相关的化学反应。
(2)成键元素的原子吸引电子能力越强,电负性越大,共价键的极性就越强,在化学反应中该分子的反应活性越强,在化学反应中越容易断裂。
5.键的极性对羧酸酸性的影响(1)三氟乙酸与三氯乙酸的酸性强弱①酸性强弱:三氟乙酸>三氯乙酸②原因:电负性:F>Cl极性:F-C>Cl-C极性:F3C->Cl3C-羟基极性:三氟乙酸>三氯乙酸(2)甲酸、乙酸和丙酸的酸性强弱①酸性强弱:甲酸>乙酸>丙酸②原因:烷基(-R)是推电子基团,烷基越长推电子效应越大,使羧基中的羟基极性越小,羧酸的酸性越弱。
随着烷基加长,酸性差异越来越小三、σ键和π键1.分类依据:电子云的重叠程度2.形成(1)σ键的形成:由成键原子的s轨道或p轨道重叠形成①s-s型②s-p型③p-p型(2)π键的形成:由两个原子的p轨道“肩并肩”重叠形成3.成键特点共价键σ键π键电子云重叠方式头碰头平行或肩并肩轨道重叠程度大小电子云对称特征轴对称镜像对称能否自由旋转能不能3.判断方法:一般来说,共价单键是σ键,共价双键是σ+π键,共价叁键是σ+2π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区 物质结构与性质 的第 58 页
分子结构与性质
2016年3月13日 12:31
F的电负性比N大,N-F成键电子对向F偏移,导致NF3中N原子核对其孤对电子的吸引能力增强, 难以形成配位键,故NF3不易与铜离子形成配离子。 HF只能在每两个分子之间形成一个氢键,不能形成笼状结构。 乙醚的沸点与氢键无关。Βιβλιοθήκη 键长较短,可能意为有π键。
问含有双键三键的有机物中含多少σ键,多少π键的时候,注意不要只关注双键三键中的σ 键,碳氢之间的键也是σ键。 等电子体 溶解度从相似相溶和氢键两方面考虑。 离子不一定是原子,遇到粒子将其自动转化为分子离子原子。 苯有12个σ键,一个大π键。 甲醛溶于水,溶解度大,因为有氢键。水中的氢也可以形成氢键。 F-F的键能反而小于Cl-Cl的键能:原因是F-F 的半径太小,排斥力太大,所以到之间能反常减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