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自制 自觉 自理 自知 自立 自力 节制
人生修行在自己,要做到“五自”:自知、自省、自律、自觉、自在

人生修行在自己,要做到“五自”:自知、自省、自律、自觉、自在修行是指加强人的品德、心性、操守和言行的修养,旨在提升自己、发展自己和完善自己,以使自己的品德、修养和境界达到更高的层次和水平。
人生就是修行,修行要靠自己。
在人生修行的过程中,重要的是修心、修性、修行,关键要做到“五自”,即自知、自省、自律、自觉、自在。
人生修行,要做到自知。
人生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
曾有人问诗人泰戈尔:“世界上什么最容易?什么最难?”泰戈尔答道:“指责别人最容易,认识自己最难。
”老子有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吕不韦曾经说过:“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智者有自知之明,愚者总自作聪明。
周国平说过:“世上有自知之明者寥寥无几,好为人师者比比皆是。
”人贵有自知之明,缺乏自知之明是最愚昧的。
自知是实现自我的第一步,是走向成功的基础和前提。
有了自知之明之后,才能做到知己知彼、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更有效地把自己的心思、时间和精力用在应该做的事情上。
人生修行,要做到自省。
善于反躬自省,是一个人最难但却最重要的自我更新能力。
一个人学习和进步的能力,就充分体现在自我反省的能力上。
王阳明曾经说过:“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人不是,不见自己非。
”一个如果总是不知自省、一味地指责别人、总习惯向外找问题的人,那么就既认不清自己,也改变不了现状。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先秦荀况在《荀子·劝学》中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钱钟书说过:“自省可以察人,观人亦资自知,鸟之双翼,剪之双刃,缺一不可。
”人生是修行,修的是向内求。
能够在反省中领悟,在改变中提升,人才会不断进步。
一个人只有不断反省自己,才能做到知错改过、见贤思齐、取长补短、提高自己。
人生修行,要做到自律。
通俗地说,自律就是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克制,能够在没有人要求和监督的情况下,自觉地完成好当下想要做的事情。
自觉自律文案

自觉自律文案自觉自律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指个体在行为、情感和思想上自觉地遵守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法律法规,自觉地约束自己,不依赖外在的强制力量,自觉地做到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
自觉自律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是一种内在的修养,是一种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表现。
在现代社会中,自觉自律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素质,它关乎个人的品德修养,也关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首先,自觉自律是一种自我管理的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做违背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的事情。
比如,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等等,这些都是自觉自律的表现。
同时,自觉自律也包括自我管理的方面,比如自觉地控制自己的饮食、作息、学习和工作等方面,不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过度消费、不拖延时间等等,这些都是自觉自律的表现。
其次,自觉自律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都应该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自觉地遵守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不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比如,遵守交通规则、不参与非法集会、不传播谣言等等,这些都是自觉自律的表现。
只有每个人都能够自觉自律,才能够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最后,自觉自律是一种精神境界的体现。
自觉自律需要个体具备高度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需要个体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能够自觉地抵制各种诱惑和诱惑,不被外界因素左右,始终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
自觉自律需要个体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自觉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推卸责任、不逃避困难,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态度。
总之,自觉自律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是一种社会责任,更是一种精神境界。
每个人都应该自觉地遵守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自觉地约束自己,自觉地做到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从而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自觉自律,做一个守法守规、遵纪守约的好公民,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自主、自律、自省

自主、自律、自省--人生三境界什麼是自主,是自己獨立自主,不受他人支配,就是遇到事情有自己的見解,能夠對自己的事情負責。
那麼在工作中,自主精神就顯得尤為重要,遇到問題或者事情,首先想到的是要解決問題,而不是唉聲歎氣,不積極匯報、採取躺平姿態,反正有領導解決等等;其次是要怎麼才能解決問題,要認真思考,綜合各種因素,提出解決方法及建議。
就拿物管這次鐳射刻印機發生異常來說,首先,要確定設工了解設工維修進度,具體維修時間需要多長,同時還要與生管溝通確認,是否會影響產品交期,是否會影響交期Delay;其次,待了解確認到所有信息後,就要想辦法去解決問題,若不會造成產品交期Delay,就要求設工加快維修進度,按照預期時間完成,並要求物管人員加班加點生產,以滿足生產需求;若造成產品交期Delay,就需要你知道是否整個作業流程,是否可以在其他工序作業,此種情況下,結合設工維修時間與生產作業時間,確認需安排作業多少,然後可以請ME進行預扣留在EHDE,加走AIID作業,此件事情圓滿完成。
什麼是自律,是在沒有人現場監督的情況下,通過自己要求自己,變主動為被動,自覺遵守法度與準則,完成日常的一言一行,自我約束。
在工作方面,我們一要獨立,獨立思考、獨立溝通、獨立協調;二要自我恪守規則,遵照公司規定,準時上班,召開早會,針對性的進行內部問題的解決,強化物管的工作意識,並進一步增強內部成員的交流;同時也要樹立自律意識,加強自我管理,持之以恆,克服慾望,當天事情當天完成,做事情要有時間規劃及安排,例如最近四樓在進行共管藥液儲存區施工改造,我每天下午都會去現場,與廠務、施工師傅等進行溝通,確認施工進度,計劃安排等事宜,如有問題就盡快提出,催促廠務和施工商解決。
什麼是自省,是自我反思,反省,自我批評,評價和自我教育。
為人處世,要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才能發現錯誤,改正錯誤,更好的自我成長。
現在的我,每天晚上都會對自己的工作進行復盤,回想自己白天所做的工作,從日常說話或者處理事情的角度去回想,去發現有做的不好的地方,說話不合適的地方,再去改善,去提高自己。
自立自律自强不息

自立自律自强不息自立自律自强不息,这是一种坚韧不拔的品质,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觉醒,更是一种不断超越自我的动力。
在当今社会,自立自律自强不息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因为时代在进步,竞争在加剧,只有具备这种品质的人,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自身的价值。
那么,究竟什么是自立自律自强不息呢?它又如何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呢?自立是指一个人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生活,不依赖他人的帮助。
一个自立的人,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能够独立完成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自立是自主性的表现,是自尊自信的体现,是一个人态度和行为的外在表现。
自律是指一个人能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不被外界干扰,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目标。
自律是一种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是对自己品质和修养的体现,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和素养。
一个自律的人,不论遇到什么样的诱惑和困难,都能够坚守自己的底线和原则,做到心中有数,有恒心、毅力和毅力。
自强是指一个人能够不断提升自己,充实自己,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更好的生活。
自强需要有一种不满足的状态,需要有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需要有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
而且,自强是一个人实现自身价值和梦想的重要方式,只有不断自强的人,才能不断进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自立自律自强不息,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它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养,一个自立自律自强的人,才能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它是一个人能够远离消极和堕落的重要保证,一个自立自律自强的人,不易受外界的干扰和摧毁,更容易取得成功;它是一个人能够有质量的生活和高质量的人生的重要保障,一个自立自律自强的人,不仅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更能够拥有美好的生活和美满的人生。
实现自立自律自强不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有强大的意志力和毅力,更需要有一定的智慧和智慧。
在实现自立自律自强不息的过程中,一个人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明晰的思维,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丰富的知识储备,更需要有灵活的思维和创新的能力。
自知自律自我约束作文

自知自律自我约束作文
《自知自律自我约束》
人生之路,欲行长远,自知、自律、自我约束乃是关键。
自知,是一种对自我清晰而深刻的认识。
它是我们前行道路上的灯塔,照亮我们内心的真实模样,让我们明白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知晓自己的兴趣与追求。
一个拥有自知之明的人,不会盲目跟从他人的脚步,而是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这种不断反思自我、审视自我的精神,正是自知的体现。
只有清楚地了解自己,我们才能在人生的舞台上找准自己的角色,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自律,则是将自知转化为实际行动的桥梁。
即便我们深知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如果缺乏自律,也难以抵达成功的彼岸。
自律意味着能够抵御外界的诱惑,克服自身的惰性,按照既定的计划和原则行事。
古往今来,那些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自律的典范。
比如,闻鸡起舞的祖逖,通过自律的刻苦练习,终成一代名将。
在当今社会,各种诱惑层出不穷,手机、游戏、社交媒体等等,都可能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唯有保持自律,才能专注于自己的目标,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左右。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人,他们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却因为缺乏自知、自律和自我约束,最终一事无成。
而那些能够做到自知、自律和自我约束的人,往往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
让我们努力培养自知、自律和自我约束的品质,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走向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未来。
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书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篇章。
自立自律自强不息

自立自律自强不息自立自律自强不息,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健康成长的重要品质。
在现代社会,随着竞争日益激烈,每个人都需要具备自立自律自强不息的品质,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下面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自立自律自强不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这种品质。
自立自律自强不息意味着一个人能够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事务,不依赖他人的帮助,能够自给自足地生活。
一个自立的人不会因为外部的困难和压力而丧失自己的动力和信心,而是能够自主地解决问题,迎接挑战。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而一个具有自立品质的人能够在面对困难时冷静应对,不轻易向困难低头,而是努力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从而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
自律是自立的前提,也是生活中最基本的素质之一。
自律,是指一个人能够遵守规章制度,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按照一定的规律和计划去完成任务。
一个自律的人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和行为,按照既定的目标和计划去努力。
自律的人不轻易被外界诱惑所迷惑,不会轻易陷入消极的情绪之中,而是能够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让自己的生活更加有条不紊,更加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
自律的人,能够克服自己的惰性,保持努力不懈地进取,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自强不息是自立自律的内在动力和动力源泉。
自强不息,是指一个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勇敢地面对,不气馁不放弃,而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不断地超越自己,不断地进步。
一个自强不息的人,能够在失败中总结经验,能够在挫折中不放弃,能够在困难中不气馁,而是勇敢地去面对,不断努力,不断进取,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
自强不息的人,不会因为一时的失利而放弃,而是能够在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修正错误,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就。
那么,如何培养自立自律自强不息的品质呢?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让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定信心,不会因为一时的挫折而失去前进的动力。
“四自”精神在中职女生教育中的几点思考

“四自”精神在中职女生教育中的几点思考1. 引言1.1 介绍“四自”精神“四自”精神是指自信、自立、自律、自主的四种能力和品质。
在中职女生教育中,这种精神尤为重要。
自信是指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有信心,能够勇敢地迎接挑战和困难;自立是指独立思考,自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不依赖他人;自律是指自我约束,坚持原则,克服懒惰,保持秩序;自主是指自主学习、自主生活、自主思考,不受外部干扰。
这四种能力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对中职女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中职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实践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掌握一技之长,适应社会需求。
“四自”精神在中职女生教育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引言】结束。
1.2 中职教育的特点中职教育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注重职业技能培养。
中职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使他们能够毕业后顺利就业,适应市场需求。
二是结合学校和企业实践。
中职学校通常会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三是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职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文化素养、体育素养等。
四是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
中职学校通常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些特点使中职教育在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2. 正文2.1 “四自”精神在中职女生教育中的重要性在中职女生的教育中,培养“四自”精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四自”精神包含了自信、自立、自主和自律四个方面,这些都是中职女生成长中必须具备的品质。
自信是中职女生立足和自信的基础,只有有了自信才能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自立则是指中职女生要学会独立思考、独立生活和独立处理问题,这样才能在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自主是指中职女生要有自己的主见和决断能力,不被他人左右,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行动力;自律则是指中职女生要具备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做到自律才能有计划地学习和生活,不走偏门。
自律自制自觉自理自知自立自力节制

自律自制自觉自理自知自立自力节制自律,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行为、情绪、思维等进行规范和控制的能力;自制,是指个体能够抑制自己的欲望,保持冷静和理智的能力;自觉,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言语、思考等有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的能力;自理,是指个体能够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能力;自知,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特点、能力、局限性等有清晰和准确的认知;自立,是指个体能够独立完成一定的任务、活动或者生活必需的能力;自力,是指个体依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愿望;节制,是指个体能够合理安排和管理自己的行为、情绪和欲望,达到平衡和稳定的能力。
在当今的社会中,自律自制自觉自理自知自立自力节制的能力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教育方面,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自制能力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学生应该学会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合理分配时间,做到有计划、有目标地学习。
同时,他们也应该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随波逐流,始终保持冷静和理智的思考。
这样的自律和自制能力将使他们在学业上更有成效,也更容易适应社会的需求。
在职场上,自觉是担任一份工作所必备的品质之一。
员工应该自觉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到敬业、勤奋、认真。
他们应该自觉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提高工作效率,达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同时,他们也需要自知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策。
这样的自觉和自知将使他们在职业生涯中更加成功和有价值。
在个人生活方面,自理和自立是成年人必备的能力。
个体应该学会照顾自己的饮食、卫生、健康等方面的需求,自觉做到生活有序、卫生整洁。
个体还应该具备自知的能力,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健康状况,根据自身情况做出科学的生活和饮食选择。
此外,个体也需要具备节制的能力,不沉迷于不良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活动,保持身心的健康与平衡。
总之,自律自制自觉自理自知自立自力节制的能力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不同领域和不同阶段,培养和提高这些能力对于个体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律自制自觉自理自知自立自力节制自律自律的名言1、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唐吴叔达2、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意大利但丁3、自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与欲望的控制——古希腊柏拉图4、品行是一个人的内在,名誉是一个人的外貌——英国莎士比亚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6、不患人之不能,而患己之不勉——北宋王安石7、一个人一旦明白事理,首先就要做到诚实而有节制——法国德拉克罗瓦8、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北宋朱熹9、征服自己的一切弱点,正是一个人伟大的起始——沈从文 10、如若你想征服全世界,你就得征服自己——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11、任何一种不为集体利益打算的行为,都是自杀的行为,它对社会有害,也对自己有害——原苏联马卡连柯 12、个人勇敢是没有意义的,重要的是个人从属于全体——德国黑格尔 13、一个年轻人,心情冷下来时,头脑会变得健全——法国巴尔扎克 14、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期;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地办事——德国歌德1.自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与欲望的控制。
——古希腊柏拉图2.登峰造极的成就源于自律。
——(日)松下幸之助3.为官当自律,甘心清贫,不触“高压线”。
4.廉洁自律三个我:从我做起,对我监督,向我看齐。
5.功在勤政,威在律己。
6.诚信的约束不仅来自外界,更来自我们的自律心态和自身的道德力量。
——何智勇7.成功源于自律一个人若没有果断的品质,他就永远不能算是一个独立的人。
——约翰·福斯特人有了坚定的信念才是不可战胜的————贝蒂信念!有信念的人经得起任何风暴————奥维德如若你想征服全世界,你就得征服自己————陀思妥耶夫斯基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富兰克林自律的故事在美国一所大学的日文班里,突然出现了一个50多岁的老太太。
开始大家并没感到奇怪。
在这个国度里,人人都可以挑自己开心的事做。
可过了不长时间,年轻人们发现这个老太太并非是退休之后为填补空虚才来这里的。
每天清晨她总是最早来到教室,温习功课,认真地跟着老师阅读。
老师提问时她也会出一脑袋汗。
她的笔记记得工工整整。
不久年轻人们就纷纷借她的笔记来做参考。
每次考试前老太太更是紧张兮兮地复习、补缺。
有一天,老教授对年轻人们说:“做父母的一定要自律才能教育好孩子,你们可以问问这位令人尊敬的女士,她一定有一群有教养的孩子。
”一打听,果然,这位老太太叫朱木兰,她的女儿是美国第一位华裔女部长——赵小兰。
自律,使人学会战胜自己(板书)《元史•许衡传》里有这样一段记载:许衡做官之前,一年夏天外出,天热感觉口渴难耐,刚好道旁有棵梨树,众人争相摘梨解渴,惟独许衡不为之所动。
有人问他为何不摘?他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劝解道:“乱世之时,这梨是没有主人的。
”许衡正色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吗?”终不摘梨。
评价面对饥渴之诱惑,许衡因心中有“主”而无动于衷。
许衡心目中的“主”无疑就是自律、自重、自爱,有了这种“主”,便会洁身自好,才能牢牢把握住自己。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有时候,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在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事事几乎都有战胜自己的任务。
个人要战胜的“自己”是很难的,而要战胜自我,就需要了解自我,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同时严格要求自己,尽量发挥自己的优点,克服和纠正自己的不足。
战胜自我要有恒心和毅力,要不断巩固胜利的成果,防止旧病重犯。
任弼时同志把自己比作一只骆驼,驮负着民族和阶级的希望,负重远行。
载着重物在茫茫沙漠里远行的骆驼,从不拈轻讨闲,偷奸耍滑,而是拼着性命一步一步地艰难跋涉。
骆驼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它始终向着一个既定的目标前行。
任弼时同志以骆驼自喻,充分表现出他革命的坚定性和甘于负重的吃苦耐劳精神。
他从16岁起就投身革命,抱定“人生原出谋幸福,冒险奋勇男儿事”的人生信念,肩负起历史的重任和民族的希望,忘我工作,积劳成疾。
当他病情加重时,同志们劝他休息,他却说:“我们都是共产党员,肩负着革命的重任,能坚持走一百步,就不该走九十九步”。
董必武同志把自己比喻为“布头”和“龙套”。
“布头”,就是把自己看作革命队伍中的平凡一员,不把自己看大。
只要革命需要,党把自己补在哪儿,就牢牢地贴在哪儿,党需要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讲价钱,不计得失。
“龙套”,就是对工作不分高低贵贱,甘当配角,甘打“下手”,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尽职尽责,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地为党工作。
不能自律的故事李存勖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不惜生命,是员勇将;但是在政治上,却是一个昏暗无知的蠢人。
称帝后,他认为父仇已报,中原已定,不再进取,开始享乐。
他自幼喜欢看戏、演戏,即位后,常常面涂粉墨,穿上戏装,登台表演,不理朝政;并自取艺名为“李天下”。
有一次上台演戏,他连喊两声“李天下”!一个伶人上去扇了他个耳光,周围人都吓得出了一身冷汗。
李存勖问为什么打他,伶人阿谀地说:“李”(理)天下的只有皇帝一人,你叫了两声,还有一人是谁呢?李存勖听了不仅没有责罚,反而予以赏赐。
伶人受到皇帝宠幸,可以自由出入宫中和皇帝打打闹闹,侮辱戏弄朝臣,群臣敢怒而不敢言。
有的朝官和藩镇为了求他们在皇帝面前美言几句,还争着送礼巴结。
李存勖还用伶人做耳目,去刺探群臣的言行,置身经百战的将士于不顾,而去封身无寸功的伶人当刺史。
此外,李存勖还下令召集在各地的原唐宫太监,把他们作为心腹,担任官中各执事和诸镇的监军。
将领们受到宦官的监视、侮辱,读书人也断了进身之路。
同时,李存勖又派伶人、宦官抢民女入宫,有一次,竟抢了驻守魏州将士们的妻女1000多人,搞得众叛亲离,怨声四起。
最后死与内臣叛变欧阳修是这样评价庄宗的:“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自律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要自律首先就得勇敢面对来自各方面的一次次对自我的挑战,不要轻易地放纵自己,哪怕它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自律,同时也需要主动,它不是受迫于环境或他人而采取的行为,而是在被迫之前,就采取行为。
前提条件是自觉自愿地去做。
千万不要纵容自己,给自己找借口。
对自己严格一点时间长了,自律便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你的人格和智能也因此应得更完自律重于他律。
第一:自律是通过自我约束,自我调整,把言行控制在制度,法规,道德允许的范围内。
在文明习惯养成的过程中,虽然他律作为外因起到了辅助作用,然而,自律作为内因不断自我约束则更为重要。
外因通过内因内因起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因而自律的地位无可厚非。
很难想象一个不懂得自律而依赖他律的人将怎样步入社会,要知道没有人会因为他律而当上将军,但绝对要相信,最好的将军是最自觉最自律的人。
不要把他律看做万能的上帝,世上没有救世主,中学色怀念感要养成文明习惯关键还是在自律。
第二:文明行为不等于文明习惯。
他律可以促使文明行为的发生,但在文明行为转变为文明习惯的过程中,自律是第一位的。
众所周知,习惯可以称为行为,但行为决不能等同与习惯。
您不能说一次两次的文明行为就是一个文明习惯吧?!显然是不和逻辑的。
而既然是文明习惯,他就是理所应当的室,有没有他律都是次要的。
第三:他律必须内化成自律之后,才能使文明行为变成文明习惯。
他律可能会导致文明行为的发生,但若我们本身不接受这种规范,是不可能形成一个习惯的,以为我们会想方设法逃脱这个规范的限制。
只有我们自身接受了他律,把他律内化成自律,才能真正起到作用,否则那些法律,规范,不过只一纸空文!因此,只有充分调动我们的主观能动性,靠自我约束,才能更顺利的养成一个文明习惯。
刘少奇同志讲,在思想上、言行上严格约束自己,最好连小节也注意到。
我们提高道德修养,格守自律,也应从小处入手,从点滴做起,对细节思想不放松,细小事情不放过,以求防微杜渐。
因为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告诉我们,苹果是从真孔般的小黑点开始溃烂的;铁锅是从一斑锈蚀开始穿洞的;一个人的失足,往往是在“小恶”上不慎而逐渐酿成的。
因此,我们需要记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名言。
不要等发展大了再使别人采取他律。
自律是一个不断提高自己素质修养的一种自我约束力。
在很多情况下,他律不可能处处约束人的行为。
而我们更需要自律。
在大街上捡到钱包,是应该放入自己的兜里还是交给警察?在商店被多找了零钱,是假装不知道还是还回去?这些现象反映出:他律和自律哪个更重要。
试想,法律规定着人们行为的限度。
他制约着你,监督着你,使你不做出犯罪的行为。
但如果人缺乏自律能力,他律只能是一纸空文。
衡量人品质是在无人知道的情况下,他将做出什么选择,这是自律的表现,这比别人评价我们更有效。
第四:一粒坏的种无论种在哪里,怎么施肥,终究是长不出来的。
第五:自律是内因,他律是外因,二者相辅相成,而自律是根,他律是辅。
第六:毕竟凡事本质上总是较为重要,外界因素会左右本质的改变,但本质不受外界干扰就不会改变。
第七;主观不努力,客观怎样都白费。
第八:习惯是个人养成,自己的心理年龄成长决定自己有什么样的好的学习习惯,懂得自己自律的人才能战胜自己(例子:囊萤印雪的典故;悬梁刺骨的典故;毛主席长沙街头读书,越王卧薪尝胆,等)因此,最重要的还是自己要努力,别人的帮助不一定都有效。
我们一定要坚持自律,使我们自身素质不断提高。
自律重要一辩陈词:主席,评委,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首先感谢对方辩友用精彩的言辞告诉我们他律在学风建设中的辅助作用,然而,我不得不对对方辩友以偏盖全的论调深表遗憾。
首先,我想从对方一辩的发言中做一下总结:刚才对方辩友的手法真是高明,一手“指鹿为马”用的真是“冠冕堂皇”。
刚才对方辩友把内因和外因混为一谈,众所周知,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外因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所以刚才对方辩友的说辞未免有点太过混乱。
那么,下面我将陈述一下我方观点:第一:自律是通过自我约束,自我调整,把言行控制在制度,法规,道德允许的范围内。
在文明习惯养成的过程中,虽然他律作为外因起到了辅助作用,然而,自律作为内因不断自我约束则更为重要。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因而自律的地位无可厚非。
很难想象一个不懂得自律而依赖他律的人将怎样步入社会,要知道没有人会因为他律而当上将军,但绝对要相信,最好的将军是最自觉最自律的人。
第二:他律的滞后性和局限性是不言而喻的。
若如对方辩友所说他律是学风建设的关键,那为什么不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规定一个规章制度来使学风建设的更全面呢?很显然他律是有很大局限性的。
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去制定一些无用的规章制度来促使学风的建设!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我方也多次强调,承认自律并不等于否认他律在学风建设养成中的辅助作用,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