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复习资料老师总结自己整理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复习资料老师总结自己整理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复习资料老师总结自己整理

第一章

城市交通规划的概念:(1)通过对城市交通需求量发展的预测,为较长时期内城市的各项交

通用地,交通设施,交通项目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综合布局与统筹规划,并进行综合评价,是

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2)城市交通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交通活动

特点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对城市未来交通进行研究的过程和对未来交通的安排。

城市交通规划编制的核心内容:一个战略: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两张网:城市道路网,城

市公交网。

城市四大基本活动:交通、居住、工作、游憩。

城市道路的概念及其功能:城市道路是指城市城区内的道路。功能:为地上地下工程管线

和其它市政公用设施铺设提供空间; 是城市的骨架,建筑物的依托,分别用地各地块的边界;

是商贸活动的场所之一;是城市居民交通与活动的空间;城市防灾避难提供场所;为城市通

风新鲜空气的流通提供渠道;反映了城市的风貌,反映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又是显示当代精

神文明的场所,是组织城市景观的导线。

城市道路按国标、按功能、按目的分类:(1)国标(作为城市骨架)的分类:快速路、主

干路、次干路、支路;(2)按道路功能的分类: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3)按交通目的的分类:疏通性道路、服务性道路。

我国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对策:问题及原因:(1)人口密集与城市用

地的矛盾:由于人口稠密,国家又实行劳动力密集、广就业、低工资的政策,所以中国城市发展的最大问题是人口密集而城市用地紧张,从而导致交通密度大。(2)城市用地布局带来

的交通分布的合理性问题: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模式是单一中心的同心圆式发展,由于在城

市的发展建设上缺乏远见,缺乏清晰的规划思想,城市布局的不合理性也越来越明显,从而直接影响着城市交通的分布和合理性。(3)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落后带来的系统性问题: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不能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运输体系和交通结构缺乏科学性。

(4)

城市交通管理的科学性问题:我国城市中城市运输、城市道路、城市交通管理三个系统分别

由多个部门管理,思想认识不尽统一,城市的交通管理系统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脱节,城市交通管理跟不上城市交通发展需要。(5)居民交通意识问题:交通意识是衡量国民素质和

城市居民意识水平的重要方面,违章是事故的根源,事故是交通阻塞的主要原因。对策:(1)

研究城市交通机动化的发展趋势,规律及城市的需求,因地制宜地制定科学的城市交通发展

战略和城市交通政策。(2)立足于城市布局向合理化转化,从根本上减少交通量,使交通分

布趋于合理。(3)优化城市道路系统结构,一是适应时代发展,满足现代化城市交通需求,二是要与用地布局相协调。(4)搞好交通规划与用地规划、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的结合。

(5)

实施科学的现代化交通管理。

第二章

人的交通活动特性的 4项要素: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平均出行距离、日平均出行次数。交通生成指标的用地相关因素有:城市用地性质、面积、居住人口密度、就业人口密度(就

业岗位密度)。

描述道路上车流的三项参数:速度V、流量Q、密度D ; D=Q/V

动力净空长度:即一辆车所需的净空长度 L,动力净空长度为 L=l+lt+lr+IO ; I—车长;10 —安全

距离;It —反应距离;lr—制动距离。

道路容量C:指在通常的道路条件下,可以合理期望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车道或车行道某一断

面的单向或双向最多的车辆数(相当于通行能力)。

服务流量Q:指在一定的服务水平的行车条件下。单位时间通过一条车道某一断面的最多的

车辆数。

交通量调查的目的与内容:目的:了解现状城市道路网的交通分布状况。内容:包括对道路网、路段、交叉口、交通枢纽等的交通流量、流向调查以及公共交通的线段、客流量、集散量调查。0D调查的目的与内容:目的:调查源和流的规律。内容:居民出行抽样调查、货运抽样调查。

居民出行调查:内容:家庭地址(交通区)、用地性质、家庭成员情况、经济收入、出行目的、每日出行次数、出行时间、出行路线、出行方式。方法:抽样调查。

货运调查:内容:调查各工业企业、仓库、批发部、货运交通枢纽和专业运输单位的土地使用特征、产销储运情况、货物种类、运输方式、运输能力、吞吐情况、货运车种、出行时间、路线、空驶率以及发展趋势。方法:抽样发调查表、深入单位访问。

划分交通区应符合的条件:(1)交通区应与城市规划和人口等调查的划区相协调,以便于

综合一个交通区的土地使用和出行生成的各项资料。(2)交通区的划分应便于把该区的交通

分配到交通网上,如城市干路网、城市公共交通网、地铁网等。(3)应使一个交通区预期的

土地使用动态和交通的增长大致相似。(4)交通区的大小也取决于调查的类型和调查区域的

大小。

影响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因素:城市居民经济生活水平、居民出行目的、出行时间、公共交

通发达程度、服务水平、票价、道路交通状况,城市结构布局,地形、天气、季节、城市自行车拥有量,居民的经济水平、生活习惯等。

第三章

目前我国城市采用”人均道路用地面积”和"道路用地面积率”两项规划指标评价城市道路设施水平是否妥当?原因是什么?不尽妥当。原因:(1)“道路用地”既包括直接为交通使用

的车行道和人行道,还包括间接为交通使用的分隔带和街道绿地。对于不同的城市和城市的

不同地区,道路用地的构成比例有所不同,道路用地的交通使用率不同,因而所需的道路用地面积也不相同。(2)在不同的交通结构状态下,所需的人均道路面积也不相同。而城市地理条件不同,生活习惯不相同,规模及经济水平不同,所处的发展时期不同,城市的交通结

构比例不相同,其所需的道路交通面积也不相同。因而,从总体水平来说,以自行车和公共

汽车为主体的交通结构的现状,中国城市所需的道路用地水平,同以小汽车为主体的现代机

动交通结构的发达国家城市所需的道路用地水平是不可能相同。(3)城市用地布局结构的不

同导致城市居民出行和货运的平均出行距离不同,生活习惯与经济水平的不同又导致城市居

民出行强度和货运强度的不同,因而对城市道路交通面积的需求水平也不会相同。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1)满足组织城市各部分用地布局的“骨架”要求。(2)满足城市交通运输的要求。(3)满足城市环境的要求。(4)满足各种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

城市干路网类型:(1)方格网式道路系统(适合于地形平坦城市);(2)环形放射式道路系统(源于欧洲大城市);(3)自由式道路系统(适合于地形较特别的城市);(4)混合式道路系统(方格网加环形放射式为多)。

城市道路衔接原则:(1)低速让高速;(2)次要让主要;(3)生活性让交通性;(4)适当分离。

城市交通枢纽包括哪些,这些枢纽是如何布置的:(1)货运交通枢纽:一般在城市外围,

是高速公路、铁路货运站与快速路、主干路交界处。(2)客运交通枢纽:a)铁路、水运、

航空等城市对外客运设施的布置主要取决于城市对外交通在城市中的布局。且与干线有方便

的联系,但又不能过多地影响和冲击客运干线的畅通;b)公路长途客运设施一般布置在城

市中心区边缘或靠近铁路客运、水运码头附近,与对外公路和对内有良好的联系;c)城市公共交通枢纽:市内大型人流集散点的布置,形成若干个以公共交通枢纽为核心的市内公共

交通枢纽,在城郊结合部设置市内与市郊换乘的公共交通枢纽。(3)设施性交通枢纽:包括城市道路立体交叉和城市公共停车设施。

道路横断面的类型及其优缺点,各种类型适用于哪些道路:(1)一块板道路横断面:a)用于:机动车专用道、自行车专用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次干路及支路。b)优点:适应“钟摆式”的交通流,占地小、投资省、通过交叉口时间短、交叉口通行效率高。c)缺点:因机非合一、安全性差、速度慢。(2)两块板道路横断面:a)用于:纯机动车快速

路与高速路、景观和绿化要求较高的生活性道路、地形特殊两方向车道不再同一平面上、机非速度较大的郊区、一侧作为辅道。b)优点:景观效果好、安全性提高。c)缺点:投资大。

(3)三块板道路横断面:a)用于:机动车交通量不是很大而又有一定的车速和车流要求、自行车交通量较大的生活性道路或交通性客运干路。b)优点:提高速度和安全性、景观效

果好。c)缺点:行车速度受限、自行车方式两侧联系不便、投资大、路口非机动车与行人的矛盾大。(4)四块板道路横断面:a)用于:快速路和环路选用这类方式,又叫“主辅路断面”,既要快速通行又要慢速交通与两侧用地联系。b)优点:解决了机动车相互干扰、景

观效果好。c)缺点:行车速度受限、自行车方式两侧联系不便、投资大。

自行车专用道:供自行车专用,在非自行车高峰时少量机动客车限速使用,宽度为6.5-7.5m。自行车车道:在一条路上单独设置的自行车车道, 与机动车道用隔离带隔离,宽度为4.5-6m。自行车道:与机动车共板划线或不划线使用,宽度为 3-4.5m。

商业步行街的类型以及空间构成:类型:以广场为中心的商业区,以街道为轴线的商业街。空间构成:流动空间、集散空间、停留空间。

人行立交的类型和平面形式:类型:人行天桥、人行地道。平面形式:非定向型人行立交、定向型。

城市停车场的分类:配建停车场、公共停车场(也叫社会停车场)和占路停车场。

道路网密度公式:城市干路网密度 =城市干路总长度/城市用地总面积;城市道路网密度=城市道路总长度/城市用地总面积。

道路红线的概念,道路红线内的用地包括哪些:道路红线是道路用地和两侧建筑用地的分

界线,即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总宽度的边界线。包括车行道、步行道、绿化带、分隔带。

两种疏通性道路进出口的设置:(1)无辅路快速路由立交进出转换,先进后出。(2)有辅路交通性主干路一一辅路交织,先出后进。

近年来我国新建居住小区道路设计模式:(a)近年来,在一些居住区和小区规划中出现一

种人车分流方式,即在住宅区边缘环行车行道,沿环道布置停车场,环道内为住宅和绿化步

行空间。这种布置方式不但使人与车之间至少会产生两次以上的交叉,增加了车辆对小区的

噪声和废气污染影响,而且也使车辆在小区内饶行距离过多,在出入口附近形成交通冲突点,

不是好的分流方式。(b)是一种合理的交通环境组合模式,规划考虑将车行出入口与人行出

入口分开设置,车行出入口连接地面或地下停车场,居民停车后经过绿化步行空间进入住宅

建筑;步行居民则直接从步行出入口(可结合公交站多点布置)经过绿化步行空间进入住宅

建筑。这样可以真正实现人和车的分流。

第四章

城市公共客运交通方式:(1)常规交通(公共汽车:大巴、中巴、小巴):灵活、便捷、覆盖面

广。(2)城市轨道交通(市郊铁路、地铁、轻轨、有轨电车):运量大、速度快、可靠

性高、但造价一般较高。(3)快速公交(BRT):投资相对较小,建设周期短,系统组织灵

活,但其一般基于现有路网建设,会影响道路上其他车辆。(4)出租车(准公共交通方式):具有“公共性”“低运输效率”。(5)客运轮渡:是水系发达城市的一种交通方式,主要为跨江、河等出行服务,城市交通相对环保。

居民的出行方式:步行、骑自行车、乘公共交通车。

居民乘车出行的时间构成:T出=上步+上候+t车+上步= 2 t步+t候+t车;式中: 2上步+上候非车内时间;t步车内时间, min ; t步=(L向线+L向站)60/v步,min。通常全市3网最佳=2.5~3km / km 2;

线路重复系数卩=3线/3网,卩=1.2~1.5。

公共交通路线长度:影响因素:公共交通路线平均长度 L线通常与城市的大小、形状和公交线路的布线形式有关。怎么确定:通常公交通线路取中、小城市的直径或大城市的半径作为平均线路长度,或取乘客平均运距的2~3倍。市区的公交通线路长度约6~8km或10km左

右,特大城市公交线路长度不宜超过20km,郊区线路的长度视实际情况而定。

公共交通线网类型:棋盘型、中心放射型、环线型、混合型、主辅线型。公交枢纽站:换乘枢纽、首末站、到发站三类,以及路线上的公交停站。

公共交通系统评价:等时线分析、公交线网覆盖率。

现代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结构:(1)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强调轨道交通;(2)中等城市力推地面公交快线、公交专用道;(3)加快建设公交换乘枢纽;(4)市级公交干线要体现快速与高级;(5)组团级服务方便性。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分类:(1)对外客运交通枢纽:对外客运交通、市级公交线(轨道交通

线、公交快线)、其他(小汽车、自行车、步行、小货车);(2)市级客运交通换乘枢纽:轨道交通线、市级公交快线、组团级公交线(公交换乘枢纽)、其他(小汽车、自行车、步行);(3)组团级换乘枢纽:市级公交快线、组团级公交线、其他(小汽车、自行车、步行);(4)地段换乘枢纽:小汽车、外部公交线、地段内部交通工具、其他(自行车、步行);(5)特定设施枢纽:大型体育中心、游览中心、购物中心等。

如何在我国大城市、特大城市建立交通系统:(1)现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的思考:树立“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思想;树立城市交通系统整体协调发展;对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理性认识;公共交通线路、城市道路与城市用地的关系分析;实现快慢分流、主次分流,建设公交换乘枢纽是提高公共交通效率和服务性的关键。(2)公交线路规划:规划依据:规划

原则、规划步骤①根据城市规模、大小、用地形态,确定公交线路网的类型②发点和吸点的

空间关系③分析希望线和吸引量④设计公交干线网中心网络⑤设计组团公交线网络⑥逐条开辟、不断调整。

第五章

城市道路的设计原则:(1)城市道路的设计必须在城市规划,特别是土地使用规划和道路系

统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必要时,可以提出局部修改规划的道路走向、横断面形式、道路红线等建议,经批准后进行设计。(2)要求满足交通量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要求。(3)要求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考虑道路建设的远近结合、分期发展,避免不符合规划的临时性建设。

(4)综合考虑道路的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横断面布置、道路交叉口、各种道路附属设

施、路面类型,满足人行及各种车辆行驶的技术要求。(5)设计时应同时兼顾道路两侧城市

用地、房屋建筑和各种工程管线设施的高程及功能要求,与周围环境协调,创造好的街道景观。(6)除满足城市规划的技术标准外,要合理使用城市道路设计的各项技术标准,尽可能

采用较高的线形标准,除特殊情况外,应避免采用极限标准。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包括横断面设计、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

机动车道设计:不同类型的机动车有不同的净空要求, 在机动车道设计时,要根据不同的交通组织确定机动车道的具体尺寸。一般来说:(1)各类机动车混合行驶时,考虑最宽的净空

要求,即每条车道宽度 3.5— 3.75m;(2)各类机动车分道行驶时,小客车每条车道宽度 3.5m,其他车型当设计车速小于40km/h时每条车道速度 3.5m,当设计车速大于 40km/h时每条车

道宽度3.75m ;(3)停车道宽2.5 — 3.0m。

净空:人和车辆在城市道路上通行要占一定的通行断面。

限界:为了保证交通的畅通, 避免发生安全事故,要求街道和道路构筑物为车辆和行人的通行提供一定的限制性空间。

机动车净空:对向行车安全距离x=0.7+0.02 ( V1+V2 )3/4 ;同向行车安全距离:D = 0.7+0.02V 3/4;车路缘石的安全距离:C = 0.4+0.02V 3/4。

车辆视距:机动车辆行驶时,驾驶人员为保证交通安全必须保持的最短距离称为行车视距。

影响因素:机动车制动效率、行车速度和驾驶人员所采取的措施有关。分类:停车视距、会车视距、错车视距、超车视距。会车视距= 2倍停车视距。

视距限界: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要求道路及道路两旁提供一定的视距空间以保证行车安全,称为视距限界。视距限界主要有以下三种:平面弯道视距限界、纵向视距限界、交叉口视距限界。

横坡:道路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带、分隔带为自然排水,均设置横向坡度称为横坡。横坡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铺筑的材料、纵坡和铺筑宽度。纵坡越大、横坡可以减少;铺筑宽度越大、横坡越需加大。路拱:车行道横断面常采用双向坡面、由路中央向两边倾斜、形成路拱。车行道路拱形式有

四种:直线形、抛物线形、直线接抛物线形、直线接圆曲线形。

超高:当平面弯道的设计受地形、地物限制,不能按照设计车速V、横向力系数□和常规的

横坡i选用适宜的曲线半径时,就必须改变道路横坡,以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一般常将道路外侧抬高,使道路横坡呈向内侧倾斜的单向横坡,称为超高。道路设置超高后,需要有一个变坡的路段,称为超高缓和段。

道路纵坡:道路纵坡常指道路中心线(纵向)坡度,在保证排水要求的条件下,设计中应尽

可能选用较平缓的纵坡。道路纵坡主要取决于:自然地形、道路两旁的地物(建筑物出入口及散水高程)、道路构筑物的净空限界要求、车辆性能、车速、道路等级等。

平曲线要素:转点IP、转角a、曲线起点 BC、中点MC、终点EC、切线长T、曲线长L、半径R、外距E。

竖曲线:在道路纵坡转折点常设置竖曲线将相邻的直线破断平滑地衔接起来,以使行车比较

平稳,避免车辆颠簸,并满足驾驶者视线(视距)要求。要素:曲线半径R、曲线长L、切

线长T、外距E。需要设置凸形竖曲线的条件:3 >1.2/ST。式中:ST――停车视距,北

京市规定城市干路3大于等于0.5%,支路大于等于0.1%时设凸形竖曲线。需要设置凹形竖

曲线的条件:3大于等于0.5%。当外距E<5cm时,可不设竖曲线。

变速车道的两种形式:(1)平行式,即变速车道与主线车道平行,容易识别,但行车状态欠佳,用于直行方向交通量较大时。(2)直接式,即变速车道与主线车道以较小夹角斜接,

线形平顺,行车状态好,用于直行方向交通量较小时。

雨水进出口类型:平石式、侧石式、联合式。

城市道路交叉口:平面交叉口(一般平面交叉口、平面环形交叉口)、立体交叉口(分离式

立体交叉、互通式立体交叉)。

平面环形交叉口设计:平面环形交叉口适用于多条道路交汇的交叉口和左转交通量较大的交叉口,但是,如果相交道路过多,且道路相交角不均匀,要满足交织的要求,中心岛就需

要做得很大。因此,当相交道路总数超过 6条时,就应考虑将道路适当合并后再接入交叉口。平面环交形式:平面环交的中心岛一般为圆形。当主次干路相交时,为了使主干路交通更为通畅,可将中心岛做成长圆形。

设置立体交叉的条件:(1)快速路(V = 80km/h)与其他道路相交;(2)主干路交叉口高峰小时交通量超过 6000辆当量小汽车时;(3)城市干路与铁路干线交叉;(4)其他安全等特殊要求的交叉口和桥头;(5)具有用地和高差条件。

立体交叉的构成:跨线桥(或下穿式隧道)、匝道、加速道、减速道、集散道。

第六章

大型公共建筑选址时,必须注意以下两个:(1)大型公共建筑所带来的交通量的增加能否

与规划的道路系统交通分布相协调,即建筑所相邻的城市道路是否有足够的交通容量容纳建

筑所产生的交通量。(2)大型公共建筑与城市道路的交通联系方式。

车辆停发方式:(1)前进停车、后退发车。(2)后退停车、前进发车。(3)前进停车、前

进发车。

车辆停放方式:(1)平行停车方式。(2)垂直停放方式。(3)斜向停车方式。

临近建筑交通:建筑内部的人流交通与城市道路上的人流、车流交通之间存在一类很重要的

父通。

临近建筑交通的构成:(1)为建筑本身服务的后勤交通;(2)外部客运交通

临近建筑交通空间:临近建筑交通所使用的空间,它把建筑与城市道路联系起来。临近建筑交通空间的构成:(1)内部客、货运交通空间;(2)外部客运交通空间。

临近建筑交通组织及其空间的规划要求:(1)既要与建筑内部的布置有好的功能关系,又

要与城市道路呈有秩序的联系。(2)尽可能减少人流之间、人流与车流之间与不同性质车流

之间的交叉和相互干扰,减缓对城市干路的冲击。(3)有足够的人流、车流集散空间和停留空间。(4)做到各种交通流线清晰醒目、方便短捷。

站前广场的规划设计应考虑的问题:(1)通过辅助道路把站前广场的各种交通空间与城市

干路相联系,对于特别复杂的交通枢纽,可以用多条辅助道路分别把各种交通空间与不同方向的城市干路相联系。(2)按照城市道路靠右行的原则进行站房建筑内部和站前广场交通流和用地空间的布置。(3)各类交通空间的布置主要依据交通流线的合理安排,形成以人流集

散场地为核心的用地布局形式。(4 )站房旅客出入口、行包、售票等设施与市内公共交通站

场及其它停车场的位置相配合,尽可能减少旅客步行距离。(5)站前广场应配备一定规模的

绿化休息空间,平时可为旅客休息候车服务,在节假日高峰期,又可作为临时候车空间,以

弥补站房候车空间的不足。(6)行包货运车流宜另设与站前广场分离的专用通道,以减少与人车客流的交叉与干扰。

第七章

城市交通组织方法:(1)区域控制:步行区;机动车辆禁行区;社会车辆禁行区;货运车辆禁行区。

(2)路线控制:步行路;非机动车禁行路;机动车辆禁行路;社会车辆禁行路;货运车辆禁行路;机动车辆单行路;社会车辆单行路。(3)时段控制:货运车辆时段控制;

社会车辆时段禁行。

交通标志:(1)主标志: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旅游区标志;道路施工安全标志。(2)辅助标志。

(完整word版)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整理版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上册) 1、交通的定义: 一般:人与动物的流动,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 广义:人、物、信息的流动,以一定目标方式通过一定空间。 2、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公路可分为干线和支线,其中干线公路可分为几类:(1)国道(2)省道(3)县道(4)乡道。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3、按照道路在交通功能、对沿线建筑物服务功能的地位,可分为(1)快速路(2)主干路(3)次干路(4)支路。 4、行人静态空间:主要是指行人身体在静止状态下所占用的空间范围。 满足行人通行的道路最小净空高度为2.5m。 5、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R min):是指汽车前外轮中心的转弯半径。 车辆的转弯半径可作为停车场、回车场、公交车站通道设计的依据。 6、交通量(Q):在某一时间内实际通过的车辆(或行人数)。 7、通行能力:是度量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车辆或行人的能力。 交通量一般总是小于通行能力的。 8、道路横断面:沿道路宽度方向,垂直于道路中心线所作的竖向剖面称为道路 横断面。 9、城市道路横断面由车行道、人行道、绿带、道路附属设施等用地组成。 10、路幅宽度:城市道路横断面的总宽度。(规划道路的路幅边线常用红线绘 制,是道路交通用地、道路绿化用地与其他城市用地的分界 线)。 11、路侧带:在道路车行道两边到道路红线之间的用地为路测带。 12、路肩:在城市郊区的道路上采用边沟排水时,在车行道路面外侧至路基边 缘所保留的带状用地称路肩。路肩分为硬路肩(包括路缘带)和保 护性路肩。 设计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4km/h时,应设硬路肩。其铺装应具有承受车辆荷载的能力。硬路肩中路缘带的路面结构与机动车车行道相同,其余部分可适当减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1总则 1.0.1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提高城市的运转效能,提供安全、高效、经济、舒适和低公害的交通条件,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类城市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1.0.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以市区内的交通规划为主,处理好市际交通与市内交通的衔接、市域范围内的城镇城镇与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 1.0.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必须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满足土地使用对规划的需求,发挥城市道路交通对土地开发强度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1.0.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和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两个组成部分。 1.0.6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0.6.1确定交通发展目标和水平; 1.0.6.2确定城市交通方式和交通结构; 1.0.6.3确定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布局、城市对外交通和市内的客货运设施的选址和用地规模; 1.0.6.4.提出实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经济对策; 1.0.6.5提出有关交通发展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建议; 1.7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0.7.1确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各种交通的衔接方式、大型公共换乘枢纽和公共交通场站设施的分布和用地范围; 1.0.7.2确定各级城市道路红线宽度、横断面形式、主要交叉口的形式和用地范围,以及广场、公共停车场、桥梁、渡口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1.0.7.3平衡各种交通方式的运输能力和运量; 1.0.7.4对网络规划方案作技术经济评估; 1.0.7.5提出分期建设与交通建设项目排序的建议。 1.0.8城市客运交通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结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组成公共交通、个体交通优势互补的多种方式客运网络,减少市民出行时耗。 1.0.9城市货运交通宜向社会化、专业化、集装化的联合运输方式发展。 1.0.10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 2.1标准货车 以载重量4-5T的汽车为标准车,其他型号的载重汽车,按其车型的大小分别乘以相应的换算系数,折算成标准货车,其换算系数宜按本规范附录A.0.1的规定取值。 2.2乘客平均换算系数 衡量乘客直达程度的指标,其值为乘车出行人次与换算人次之和除以乘车出行人次。

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道路工程试卷(随机)及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4道题】 1.在已代征用地内或现况道路用地内(不涉及拆迁的)的城市道路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可不再办理()。 A.规划意见书 B.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C.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D.施工许可证 用户答案:[B] 得分:10.00 2.关于道路平面线形设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各级道路路线不论转角大小,均应设置圆曲线 B.道路平面线形由直线、平曲线组成,平曲线由圆曲线、缓和曲线组成 C.所有道路,当圆曲线半径小于规范中“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圆曲线半径”时,均需在圆曲线两端设置缓和曲线 D.平面线形分为基本型、S型、C型(卵形)等型式 用户答案:[C] 得分:10.00 3.当立交匝道入口和出口(先入后出)间净距小于()时,应设置辅助车道连接入口和出口。 A.400米 B.500米 C.600米 D.800米 用户答案:[B] 得分:10.00

4.城市道路与轨道交通线路交叉,下列哪种情况必须设置立体交叉()。 A.城市快速路与轨道交通线路交叉或各级道路与高铁、客专交叉时 B.主干路与设置有轨电车的道路交叉时 C.当受地形等条件限制,采用平面交叉将危及行车安全的一般铁路道口 D.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与道口交通量大或铁路调车作业繁忙的一般铁路交叉时 用户答案:[A] 得分:10.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1道题】 1.下面哪些规定是《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中的强制性条文()。 A.交叉口范围内的最小净高应满足规范要求 B.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不得存在高出路面1.2m的任何妨碍驾驶员视线的障碍物 C.互通式立交匝道出入口处,应设置变速车道 D.无人看守或未设置自动信号的铁路平交道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严禁有任何妨碍视线的障碍物 用户答案:[ABCD] 得分:20.00 三、判断题【本题型共4道题】 1.城市道路建设项目申办《施工许可证》时,需提供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书。()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10.00 2.城市道路建设项目在申办《规划意见书》时,需提供初步设计批准文件及会签后的配套市政管线设计综合图。() Y.对

《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送审稿)

基本符号 一、交通 ADT:年平均日交通量 DHV:设计小时交通量 K:DHV与ADT之比值 D:交通量方向分配 N基本:一条机动车道理论通过能力 N可能:一条机动车道考虑各种修正系数后通过能力 N设计:多车道考虑影响和道路分类后,设计建议通过能力取值 r1:通行能力车道宽度修正系数 r2:通行能力平交口间距修正系数 r3:通行能力平曲线修正系数 r4:通行能力道路纵坡修正系数 r5:通行能力沿途条件修正系数 l1:交叉口间距 λ1:交叉口有效通行时间 v/c:理想条件下,最大服务交通量与基本通行能力之比值 二、建筑限界 Wc:机动车车行道宽度或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车行道宽度(m)Wmc:机动车路缘带宽度(m) Wa:路侧带宽度(m) Wb:非机动车车行道宽度(m) Wbm:非机动车路缘带宽度(m) Wp——人行道宽度(m) Wg——绿化带宽度(m) Wf——设施带宽度(m) Wl——侧向净宽(m) Wsc——机动车行安全带宽度(m) Wdm——中间分隔带宽度(m) Wsm——中间分车带宽度(m) e——建筑限界顶角宽度e=w1 j——隧道内检修道宽度(m)最小值0.75m r——隧道内人行道宽度(m)最小值1.0m hc:机动车车行道最小净高(m) hb:非机动车车行道最小净高(m) hp:行人最小净高(m) Wr:道路红线宽度(m) Ws:路肩宽度(m)

Wsh:硬路肩宽度(m) Wsp:保护性路肩宽度 i(%):路拱设计坡度 三、平面与纵断面设计 V:设计车速 i:道路中心线纵坡度(%) r:道路中心线转角(O) S:停车视距、会车视距或道路侧向视距 R:机动车道中线圆曲线半径 Lc:超高缓和段长度(m) b:超高施转轴至路面边缘的宽度 ε——超高渐变率 △i——超高横坡度与路拱坡度的代数差 μ——横向力系数 △W:车道曲线加宽值 Wc:平曲线段车道宽 Wn:直线段车道宽 N:车道数 Uc:弯道上车体几何宽 Cc:弯道车侧净距 ic:弯道富裕量 iH:合成纵坡 ih:横向超高坡度或路面横坡 iz:纵向坡度 四、平、立交设计 S1、S2、S3:导游岛端部偏移距 Q1、Q2:导流岛内移距 R0、R1、R2:导流岛端部半径 Wa、Wb、Wc:导流岛宽度 La、Lb、Lc:导流岛长度 Vd:转向弯道设计车速 Lw:交织长度 re:进口道缘石半径 reg:出口道缘石半径 A:回旋线参数 Ls:回旋线长度 NC:分流前或合流后主线车道数 NF:分流后或合流前主线车道数 NE:匝道车道数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复习资料老师总结自己整理

第一章 城市交通规划的概念:(1)通过对城市交通需求量发展的预测,为较长时期内城市的各项交 通用地,交通设施,交通项目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综合布局与统筹规划,并进行综合评价,是 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2)城市交通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交通活动 特点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对城市未来交通进行研究的过程和对未来交通的安排。 城市交通规划编制的核心内容:一个战略: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两张网:城市道路网,城 市公交网。 城市四大基本活动:交通、居住、工作、游憩。 城市道路的概念及其功能:城市道路是指城市城区内的道路。功能:为地上地下工程管线 和其它市政公用设施铺设提供空间; 是城市的骨架,建筑物的依托,分别用地各地块的边界; 是商贸活动的场所之一;是城市居民交通与活动的空间;城市防灾避难提供场所;为城市通 风新鲜空气的流通提供渠道;反映了城市的风貌,反映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又是显示当代精 神文明的场所,是组织城市景观的导线。 城市道路按国标、按功能、按目的分类:(1)国标(作为城市骨架)的分类:快速路、主 干路、次干路、支路;(2)按道路功能的分类: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3)按交通目的的分类:疏通性道路、服务性道路。 我国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对策:问题及原因:(1)人口密集与城市用 地的矛盾:由于人口稠密,国家又实行劳动力密集、广就业、低工资的政策,所以中国城市发展的最大问题是人口密集而城市用地紧张,从而导致交通密度大。(2)城市用地布局带来 的交通分布的合理性问题: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模式是单一中心的同心圆式发展,由于在城 市的发展建设上缺乏远见,缺乏清晰的规划思想,城市布局的不合理性也越来越明显,从而直接影响着城市交通的分布和合理性。(3)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落后带来的系统性问题: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不能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运输体系和交通结构缺乏科学性。 (4) 城市交通管理的科学性问题:我国城市中城市运输、城市道路、城市交通管理三个系统分别 由多个部门管理,思想认识不尽统一,城市的交通管理系统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脱节,城市交通管理跟不上城市交通发展需要。(5)居民交通意识问题:交通意识是衡量国民素质和 城市居民意识水平的重要方面,违章是事故的根源,事故是交通阻塞的主要原因。对策:(1) 研究城市交通机动化的发展趋势,规律及城市的需求,因地制宜地制定科学的城市交通发展 战略和城市交通政策。(2)立足于城市布局向合理化转化,从根本上减少交通量,使交通分 布趋于合理。(3)优化城市道路系统结构,一是适应时代发展,满足现代化城市交通需求,二是要与用地布局相协调。(4)搞好交通规划与用地规划、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的结合。 (5) 实施科学的现代化交通管理。 第二章 人的交通活动特性的 4项要素: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平均出行距离、日平均出行次数。交通生成指标的用地相关因素有:城市用地性质、面积、居住人口密度、就业人口密度(就 业岗位密度)。 描述道路上车流的三项参数:速度V、流量Q、密度D ; D=Q/V 动力净空长度:即一辆车所需的净空长度 L,动力净空长度为 L=l+lt+lr+IO ; I—车长;10 —安全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教案

第一章总论 本章重点: 1.掌握城市交通与城市道路的基本概念。 2.掌握城市交通的分类。 3.掌握城市道路分类。 第一节城市交通与城市道路的概念 本节重点掌握交通,城市综合交通,以及城市交通的概念和三者之间的区分。 第二节城市交通与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发展 1.了解城市交通与城市道路的发展历程。 2.掌握发展历程当中的几个基本经典理论。 第三节现代城市交通与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思考 1.掌握规划思想的变革 2.掌握现代城市交通与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发展战略 第四节我国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规划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了解我国城市交通的发展规律和趋势 2.了解我国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 3.掌握解决交通问题的基本对策 第五节城市交通分类 1.掌握城市交通的分类 第六节城市道路分类 1.掌握按照设计规的城市道路分类 2.了解道路功能特点以及按照其他方式的分类 第一节:城市交通与城市道路的基本概念 1.1、交通 ◆广义:交通是人、物、信息的流动,是以某种确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一 定的空间进行的。 ◆通常的含义:交通是人和物的流动,是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 定的运输任务。包括航空、水运、铁路和道路上的交通。

1.2、城市综合交通 所谓城市综合交通:即是涵盖了存在于城市中及与城市有关的各种交通形式。 1. 按地域关系: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 2. 按形式:地上、地下、路面、轨道、水上交通等 3. 按运输性质:客运交通和货运交通 4. 按交通位置:道路上的交通和道路外的交通 5. 按交通性质与交通方式进行分类: (1)城市对外交通 (2)城市交通 (3)城市公共交通 (4)城市交通系统 1.3、城市道路 1)担负城市交通的主要设施 2)联系城市各个组成部分 3)城市结构布局骨架 4)安排绿化、排水等的主要空间 第二节:城市交通与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发展 2.1、中国古代的城市交通和城市道路系统 ◆原始社会后期至商周的“井田制”道路交通 《周礼》:周代,耕地、沟、道路、居住地同时规划,径,畛、涂道、路五级道路担负不同的交通,形成了历史上最早的方格网道路系统。 ◆(2)奴隶制和封建社会城市的道路交通 井田规划思想得到延续:(经涂,纬涂、环涂、野涂)如下:周王城道路系统规划图

2016工程咨询继续教育考试市政城市道路工程试卷70分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4道题】 1.城市道路与轨道交通线路交叉,下列哪种情况必须设置立体交叉()。 A.城市快速路与轨道交通线路交叉或各级道路与高铁、客专交叉时 B.主干路与设置有轨电车的道路交叉时 C.当受地形等条件限制,采用平面交叉将危及行车安全的一般铁路道口 D.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与道口交通量大或铁路调车作业繁忙的一般铁路交叉时 用户答案:[A] 得分:10.00 2.设计过程中需更改或突破城市道路规划红线时,应()。 A.设计人可自行处理 B.征得国土资源部门的同意并办理调整手续 C.征得业主单位同意 D.征得规划审批部门的同意并办理调整手续 用户答案:[D] 得分:10.00 3.关于道路线形组合设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应避免平面、纵断面、横断面极限值的相互组合设计 B.线形组合应保持视觉连续性,自然诱导驾驶员视线 C.合理选择道路的纵坡度和横坡度,以保证排水通畅和行车安全 D.所有城市道路都必须满足平纵线形相互对应且平包纵的组合要求 用户答案:[D] 得分:10.00 4.当立交匝道入口和出口(先入后出)间净距小于()时,应设置辅助车道连接入口和出口。 A.400米 B.500米 C.600米 D.800米 用户答案:[B] 得分:10.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1道题】 1.政府投资的城市道路建设项目,报立项部门审批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时,以下哪些是需要提供的申请材料()。 A.设计方案审查意见 B.用地预审意见 C.环境影响评价意见 D.承诺配套资金(如有)已落实的证明 用户答案:[ABC] 得分:0.00 三、判断题【本题型共4道题】 1.立体交叉口分类中,立A类为枢纽立交,其立交形式为全互通立交;立B类为一般立交,其立交形式为半互通立交。()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0.00 2.城市道路建设项目在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才能申办《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10.00 3.当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m时,应在圆曲线范围内设置加宽,每条车道加宽值应符合规范规定。()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10.00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doc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4]808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五年九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上海同济大学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五年一月十四日 1总则 1.0.1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提高城市的运转效能,提供安全、高效、经济、舒适和低公害的交通条件,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类城市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1.0.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以市区内的交通规划为主,处理好市际交通与市内交通的衔接、市域范围内的城镇与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 1.0.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必须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满足土地使用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发挥城市道路交通对土地开发强度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1.0.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和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两个组成部分。 1.0.6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0.6.1确定交通发展目标和水平;

1.0.6.2确定城市交通方式和交通结构; 1.0.6.3确定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布局、城市对外交通和市内的客货运设施的选址和用地规模; 1.0.6.4提出实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经济对策; 1.0.6.5提出有关交通发展政策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建议。 1.0.7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0.7.1确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各种交通的衔接方式、大型公共换乘枢纽和公共交通场站设施的分布和用地范围; 1.0.7.2确定各级城市道路红线宽度、横断面形式、主要交叉口的形式和用地范围,以及广场、公共停车场、桥梁、渡口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1.0.7.3平衡各种交通方式的运输能力和运量; 1.0.7.4对网络规划方案作技术经济评估; 1.0.7.5提出分期建设与交通建设项目排序的建议。 1.0.8城市客运交通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结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组成公共交通、个体交通优势互补的多种方式客运网络,减少市民出行时耗。 1.0.9城市货运交通宜向社会化、专业化、集装化的联合运输方式发展。 1.0.10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1总则 1.0.1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提高城市的运转效能,提供安全、高效、经济、舒适和低公害的交通条件,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类城市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

第一章 1.概念解释:交通、城市交通系统、城市道路。 交通:是指“人和物的流动”,是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备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交通更为广义的概念是“人、物、信息的流动”,是以某种确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一定的空间进行的,涵盖了航空、水运、铁路等不同的交通方式。 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体现了城市生产、生活的动态的功能关系。城市交通系统主要由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所组成。城市交通系统是为城市运输系统完成交通服务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则是整个城市交通系统正常、高效运转的保证。 城市道路:是城市中担负城市交通的主要设施,是行人和车辆往来的专用地。 2.城市道路如何分类分级,城市道路的功能有哪些? 城市道路分级: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城市道路的功能:①城市交通的主要措施,是行人和车辆往来的专用地②组织城市布局结构的骨架③是通风、采光和防火的通道④公共工程基础设施(地上、地下管线)的主要空间⑤是城市面貌和建筑风格的媒介,是城市景观的组成媒介 3. 现代道路系统规划思想是什么? ①城市道路系统的交通分流②疏通性和服务性的分离是现代化城市交通和城市道路系统演变的必然和特点③注重城市非机动交通环境的营造④城市快速路与高架路:快速路应该与到达性的机动车流分离,采用立交或联系匝道的方式实现快速路交通与常速路交通之间的转换。高速道路在城市中的建设应该慎之又慎。 第二章 1. 名词解释:交通生成指标;车流密度;动力净空长度;停车视距;道路容量。 交通指标生成:确定不同性质、不同分类的城市用地生产和吸引交通的数量的指标,表示交通的生产和吸引量与城市用地等相关因素的关系。 人的交通活动特性: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平均出行距离;日平均出行次数。 车流密度:车流密度D指道路单位长度上的车辆数,D=Q/Vs(V速度.Q流量) 动力净空长度:保证前后两车之间安全的车头距(车头间距)的长度,即一辆车所需的净空长度L。 停车视距:ST是司机发现前方障碍物进行制动时所需要的最小安全距离,相当于动力净空长度减去车的长度。 道路容量C:指在通常的道路条件下,可以合理期望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车道或车行道某一断面的单向或双向最多的车辆数(相当于通行能力)。 论述交通规划方法:出行生成;出行分布;出行方式划分;交通分配 2. 说明居民出行和货运OD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居民(OD调查)出行调查:目的:为了取得客流的出行生成规律以及土地使用特征、社会经济条件等。调查的内容包括家庭地址(交通区)、用地性质、家庭成员情况、经济收入、出行目的、每日出行次数、出行时间、出行线路、出行方式等。调查方法:家庭是居民出行的主要来源,所以一般都采用抽样家访的方法进行调查。 货运调查:方法:采用抽样发调查表或深入单位访问的方法。内容:调查各工业企业、仓库、批发部、货运交通枢纽和专业运输单位的土地使用特征、产销储运情况、货物种类、运输方式、运输能力、吞吐情况、货运车种、出行时间、线路、空驶率以及发展趋势等情况。目的:在于取得出行率生成规律以及土地使用特征和社会经济条件的资料。

城市道路工程试卷

城市道路工程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4道题】 1.机动车道最小宽度和横断面组成宽度都是按以设计速度()为界线划分的。 A.40km/h B.50km/h C.60km/h D.80km/h 用户答案:[C] 得分:10.00 2.城市道路建设项目在()取得审查意见(批复)后才可以申办“两证一书”(意见书、用地证、规划证)。 A.规划方案 B.设计方案 C.可研报告 D.初步设计 用户答案:[D] 得分:10.00 3.在已代征用地内或现况道路用地内(不涉及拆迁的)的城市道路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可不再办理()。 A.规划意见书 B.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C.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D.施工许可证 用户答案:[B] 得分:10.00

4.当立交匝道入口和出口(先入后出)间净距小于()时,应设置辅助车道连接入口和出口。 A.400米 B.500米 C.600米 D.800米 用户答案:[B] 得分:10.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1道题】 1.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图编制阶段,下面哪些条件是应该具备的()。 A.初步设计批复 B.地勘报告(详勘) C.跨河桥(如有)洪评报告(通过审查) D.会签后的管线设计综合图 用户答案:[ABCD] 得分:20.00 三、判断题【本题型共4道题】 1.城市道路建设项目申办《施工许可证》时,需提供规划审批部门签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0.00 2.让行标志交叉口有两种:用停车让行标志管制的交叉口叫停车让行交叉口;用减速让行标志管制的交叉口叫减速让行交叉口。()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10.00 3.城市道路建设项目在申办《规划意见书》时,需提供初步设计批准文件及会签后的配套市政管线设计综合图。()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10.00 4.城市道路建设项目申办《施工许可证》时,需提供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书。()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10.00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oc 104页)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 (doc 104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1 总则 1.0.1 为了更好地反映重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和设计特点,适应城市用地布局,提高山地城市交通效率,并使山地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结合实际,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重庆市行政辖区内的新建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道路设计。新建道路应按本规范进行设计。在既有城市道路改建设计中,参照执行。 1.0.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设计必须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满足土地使用对交通需求,体现城市道路交通对土地开发强度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1.0.4 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应确定交通发展目标和水平、城市交通方式和交通结构、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布局、城市对外交通和市内的客货运设施的选址和用地规模;提出实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经济对策;提出有关交通发展政策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建议。 1.0.5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应确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各种交通的衔接方式、大型公共汽车换乘枢纽和公共交通场站设施的分布和用地范围;确定各级城市道路红线宽度、横断面形式、主要交叉口的形式和用地范围,以及广场、公共停车场、桥梁、渡口的位置和用地范围;平衡各种交通方式的运输能力和运量;提出分期建设与交通建设项目排序的建议。 1.0.6城市道路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道路类别、级别、红线宽度等进行道路设计。 2、应按交通量、交通特性进行道路设计,并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3、在道路设计中应处理好近期与远期、新建与改建、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重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 4、在道路设计中应妥善处理管线问题,避免反复开挖。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应相互协调。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精华

1、交通: 广义:交通是人、物、信息的流动,是以某种确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一定的空间进行的。 狭义:交通是人和物的流动,是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包括航空、水运、铁路、道路上的交通。 2、城市对外交通:泛指城市与其他城市间的交通,及城市地域范围内的城区与周围城镇、乡村间的交通。 3、城市交通系统:城市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体现了城市生产、生活的动态功能关系。由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组成,是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物质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 4、TOD模式:以公共交通线路为轴线,以轴线上公交站点为轴心的点轴式的完整社区型的集约发展,源于带型城市的理论思想。 特点:不能适应城市中心地区密集型、高强度综合发展的客观实际,不符合形成功能基本完备的城市基本组合体所需的合理规模要求,也忽视了城市双向和多向发展的必然性,是与一般城市发展规律不符的。 5、田园城市:使工业区之间的货运交通在城市外围呈环向流动;居住区之间的生活性交通在居住区内呈环向流动;工作与居住间的交通在城市外半部呈放射性流动;居住与购物游憩间的交通在城市内半部呈放射系流动;各类性质不同的交通因用地的合理布局而互不干扰,实现了道理的功能分工。 6、工业城市:作为生产单位的城市应该靠近原材料产地,要从工业生产对交通的需要去布置道路;工业区应该设在交通运输最方便的地方,靠近铁路和码头,道路密度较低;生活居住区应该靠在环境最优美的地方,道路采用密方格网形式;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应用交通干路和地铁相连。 7、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和目的:分析城市用地产生的不同性质的交通,按照其特点和功能要求把他们组织到不同的运输系统中去,并通过城市用地和道路交通系统的调整,合理的组织城市交通;使城市用地的布局、交通的性质要求道路的功能和能力相互协调,做到城市交通快捷、方便、安全、经济,取得整个城市布局和运转的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8、交通分流的3种基本形态: (1)交通性交通与生活性交通的分流,表现为城市道路按交通性和生活性的分类或按疏通性和服务性的分类,把骨干性的繁忙交通与枝节性的宜人交通分离开来。 (2)快速交通与常速交通的分流,表现为城市道路分为快速道路系统和常速道路系统,以及道路客运交通与路外轨道客运交通的分离 (3)机动交通、非机动交通和步行交通的分流,表现为城市道路系统中设置机动车专用道、自行车专用道和步行专用道。 9、城市道路的分类: 1、快速路也叫快速干道——-快速、长距离交通;全市性干道 2、主干路也叫主干道——以交通功能为主;全市性干道,连接各主要分区 3、次干路也叫次干道以交通功能为主,兼有服务功能; 4、支路也叫一般道路或地方性道路——以服务功能为主;连接次干道与街坊路,解决局部地区交通。 城市道路分级:主干路、次干路、支路按城市规模分Ⅰ、Ⅱ、Ⅲ级。 特大、大城市——Ⅰ级,中城市——Ⅱ级,小城市——Ⅲ 11、城市道路按功能分类: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试题选

道路与交通系统规划试题选 一、填空题 1、城市交通系统是由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组成。 2、一条自行车道的通行能力为 500-1000 辆/小时,宽度为 1 _。 3、《周礼》中把城市道路网分为经涂、纬涂、环涂和野涂四个部分。 4、城市道路衔接的原则是:低速让高速、次要让主要、生活性让交通性和适当分离。 5、平面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较低,一般不适用于快速路和主干路的交叉口。当进入交叉口的混行交通量超过 2700 辆当量小汽车/小时或环形交叉口任何一个交织路段通过的交通量超过 1400 辆当量小汽车/小时时,不宜采用平面环形交叉。 6、平面弯道设计时在限界内必须清除高于米的障碍物,包括灌木和乔木。 7、各类机动车分到行驶时,小客车每条车到宽度米;其他车型当设计车速小于40km/h 时每条车到宽度米,当设计车速大于40km/h时每条车道宽度米。 8、机动车道的车道条数常采用偶数,路段上机动车道的车道数不宜过多,单向车道一般不超过 4 条。 9、一般城市公共交通线网类型有:棋盘型、中心放射型、环线型、混合型和主辅线型五种。 10、从地域关系上,城市综合交通可分为: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两大部分。 11、城市交通的四个基本因素:用地、人、车和路。其中,城市用地是产生交通、吸引交通的“源”和“泽”。 12、道路红线内的用地包括车行道、步行道、绿化带和_ 分隔带_ 四部分。 13、临近建筑交通组织和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把建筑内部的交通流线与外部城市道路的交通流线合理地组织成为有机整体。 14、横断面设计就是根据城市规划确定的道路性质、功能要求和规划交通量,合理确定道路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宽度和高差。 15、按修筑路面的材料,路面可分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和砂石路面。 16、《马丘比丘宪章》强调公共交通是城市发展和城市增长的基本要素。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Code for transport planning on urban road GB 50220-95 3.1.4 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的规划拥有量,大城市应每800-1000人一辆标准车,中、小城市应每1200-1500人一辆标准车。 3.1.5 城市出租汽车规划拥有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大城市每千人不宜少于2辆;小城市每千人不宜少于辆;中等城市可在其间取值。 3.1.7 选择公共交通方式时,应使其客运能力与线路上的客流量相适应。常用的公共交通方式单向客运能力宜符合表的规定。 公共交通方式单向客运能力表 3.2.1 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网应综合规划。市区线、近郊线和远郊线应紧密衔接。各线的客运能力应与客流量相协调。线路的走向应与客流的主流向一致;主要客流的集散点应设置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枢纽,方便乘客停车与换乘。 3.2.2 在市中心区规划的公共交通线路网的密度,应达到3-4km/km2;在城市边缘地区应达到km2。 3.2.3 大城市乘客平均换乘系数不应大于;中、小城市不应大于。 3.2.4 公共交通线路非直线系数不应大于。 3.2.5 市区公共汽车与电车主要线路的长度宜为8-12km;快速轨道交通的线路长度不宜大于40min的行程。

3.3.1 公共交通的站距应符合表的规定。 公共交通站距表 3.3.2 公共交通车站服务面积,以300m半径计算,不得小于城市用地面积的50%;以500m 半径计算,不得小于90%。 3.3.4 公共交通车站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路段上,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m,异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100m;对置设站,应在车辆前进方向迎面错开30m; 在道路平面交叉口和立体交叉口上设置的车站,换乘距离不宜大于150m,并不得大于200m; 长途客运汽车站、火车站、客运码头主要出入口50m范围内应设公共交通车站; 公共交通车站应与快速轨道交通车站换乘。 3.3.6 快速路和主干路及郊区的双车道公路,公共交通停靠站不应占用车行道。停靠站应采用港湾式布置,市区的港湾式停靠站长度。应至少有两个停车位。 3.3.7 公共汽车和电车的首末站应设置在城市道路以外的用地上,每处用地面积可按1000~1400m2计算。有自行车存车换乘的,应另外附加面积。 4.1.3 在城市居民出行总量中,使用自行车与公共交通的比值,应控制在表规定的范围内。 不同规模城市的居民使用自行车与公共交通出行量的比值表 4.3.1 自行车道路路面宽度应按车道数的倍数计算,车道数应按自行车高峰小时交通量确定。自行车道路每条车道宽度宜为1m,靠路边的和靠分隔带的一条车道侧向净空宽度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三、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一)我国城市交通特征 1.我国大部分城市是沿交通干线逐渐发展起来的,公路既是交通运输的通道,又是市(城)区街道及市场。城市过境交通量一般与城市规模大小有关。 2.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杂行驶普遍。过境交通一般以货运交通为主,主要交通工具有卡车、拖挂车、客车、小汽车等;市(城)区内交通以本地居民为主,由于出行距离较短,主要交通工具除了小汽车、摩托车、拖拉机以外,还有自行车、马车等非机动车。同时,居民的交通出行方式大部分还以步行为主。由于交通混杂,相互干扰大,造成各类交通车辆通行的困难,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 3.交通流向和流量在时间与空间上呈非平衡状态分布。随着商品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有许多农民进城从事各种非农业生产,造成交通流量在各个季节、一周及早、中、晚高峰时段呈钟摆式单向运动,变化较大。在一些有较大集市日活动的城市,其集市日客流量远远大于平均日客流量。 4.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较差。道路性质不明确,道路断面功能不分,技术标准低;人行道狭窄或被占用,造成人车混行;缺乏专用交通车站及停车场地,道路违章停车多;丁字路口、斜交路口及多条道路交叉的现象也比较多。 5.交通管理和交通设施不健全,普遍缺乏交通标志、交通指挥信号等设施,致使交通混乱、受阻。 (二)城市对外交通类型及布置 城市对外交通的类型主要包括铁路、公路和水运三类,各种交通类型都有它各自的特点。铁路交通运输量大、安全,有较高的行车速度,连续性强,一般不受季节、气候影响,可保持常年正常的运行。公路交通机动灵活,设备简单,是适应能力较强的交通方式。水运交通运输量大,成本低,投资少,耗时长。 1.铁路交通及布置 铁路由铁路线路和铁路站场两部分组成。大多数城市中的铁路站是中间车站,客、货合一,多采用横列式的布置方式。铁路站的布置往往与货场的位置有很大的关系。为避免铁路分隔城市、互相干扰,原则上铁路站场应布置在城市一侧的边缘,并将客站和货站用地布置在城市的同侧方向。客站宜接近城市居住用地,货站则接近工业、仓库用地。 站场用地规模取决于客、货运量及场站布置形式,应适当留有发展余地。站场用地长度主要根据站线数量及其有效长度来确定,可参见表8.3-2、8.3-3。 表5-1 Ⅰ、Ⅱ级铁路站坪长度

2016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城市道路工程试卷正确答案

2016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城市道路工程 试卷正确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4道题】 1.城市道路建设项目在申办《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所需提供的设计图纸是()。 A.规划方案 B.设计方案 C.初步设计 D.施工图 用户答案:[D] 得分:10.00 2.城市道路与轨道交通线路交叉,下列哪种情况必须设置立体交叉()。 A.城市快速路与轨道交通线路交叉或各级道路与高铁、客专交叉时 B.主干路与设置有轨电车的道路交叉时 C.当受地形等条件限制,采用平面交叉将危及行车安全的一般铁路道口D.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与道口交通量大或铁路调车作业繁忙的一般铁路交叉时 用户答案:[A] 得分:10.00 3.匝道路拱横坡应满足最低路面排水要求,最大不应大于()。 A.1.0% B.1.5% C.2.0% D.2.5% 用户答案:[C] 得分:10.00 4.分车带可分为中间分车带和两侧分车带,分车带的宽度组成是()。 A.两侧路缘带+两侧安全带 B.分隔带+两侧路缘带 C.分隔带+两侧侧向净宽 D.分隔带+两侧安全带 用户答案:[B] 得分:10.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1道题】

1.下面有关道路纵坡及坡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机动车道纵坡的最小坡长应符合规范要求,且应大于相邻两个竖曲线切线长度之和 B.非机动车道纵坡宜小于2.5%,当≥2.5%时,其最大坡长应进行限制C.道路最小纵坡不应小于0.3%;当遇特殊困难纵坡小于0.3%时,应设置锯齿形偏沟或采取其他排水设施 D.在设有超高的平曲线上,超高横坡度与道路纵坡度的最大合成坡度应按规定限制 用户答案:[ABCD] 得分:20.00 三、判断题【本题型共4道题】 1.当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m时,应在圆曲线范围内设置加宽,每条车道加宽值应符合规范规定。()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10.00 2.匝道圆曲线半径R≤250m时,应根据通行的车型对每条车道进行加宽。 ()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10.00 3.城市道路建设项目在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才能申办《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10.00 4.城市道路建设项目在申办《规划意见书》时,需提供初步设计批准文件及会签后的配套市政管线设计综合图。()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10.00

城市道路与交通课程设计

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课程设计 专业:土木道桥 班级: 学号: 姓名: 时间:2013.12.30 对交叉口拥堵的优化对策

摘要:当前我国很多一线、二线城市的交通规划管理工作面临着交通拥堵、秩序混乱等问题,而城市道路中出现的大部分问题存在于道路交叉口。本文通过回顾巴黎,北京,上海,杭州等国内外城市交通布局的原则与策略,并结合合肥实际交通道路建设,来分析和阐述交通道路在城市设计建设中得问题,辩证地予以比较,总结其各自的优缺点,从而得出一套因地制宜、安全合理的城市道路规划方法。 关键词:交叉口、城市道路、安全、设计方法 0引言 对于城市而言,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道路是城市赖以生存和运行的基础。截止2011年底,中国公路总里程突破400万公里,向500万里的目标跃进,比新中国成立之初的8万公里增长了45倍,但道路的增长速度远远跟不上城市的发展速度。目前,我国很多大中城市面临着由于道路建设滞后于城市人口和车辆增长带来的交通拥挤问题,交通供需矛盾制约着城市的发展进程。 平面交叉口为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的重要枢纽,其中的交通组成、特性十分复杂,亦是交通事故的多发地点。据交通机构的数据统计,美国平面交叉口事故数占总交通事故的36%;欧洲国家德国交通事故的60%~80%发生在道理交叉口;亚洲国家日本发生在交叉口及附近的事故数占总事故数的43%;在我国城市中,政府机构的统计资料表明,大约30%事故发生在道路的交叉口。 综上所述,平面交叉路口对于整个城市的道路发展有着十分重要

的影响。因此,建立和完善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规划设计方法,对于合理分配交通资源,提高道路的整体安全性和快速通行能力,保证城市的交通通畅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 城市道路交通的主要问题 传统道路交叉口的概念是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道路相交处,是车辆与行人汇集、转向、疏散的必经之地,是交通的咽喉。城市道路交通平面交叉路口汇集了来自多个方向的车流和人流,是道路使用人群转换行驶路线的枢纽,在城中道路网中处于核心的位置。交叉口作为城市道路的枢纽,城市的其他路段相比,更容易收到来自车流、人流、交通环境的影响。据国家交通主管部门统计,大中城市中,机动车行驶的1/3时间用在平面交叉路面上,64%的交通事故发生在交叉路口上,在与非交叉路口对比,汽车的通行人流在交叉口处下降46%,我过城市在几何构造、导流、交通控制方面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1 几何构造 由于我国历史上对于道路规划的重视程度较低,在许多城市的建设中,尤其是在一些城市的老城区中,道路交叉口存在许多弊端,如多岔路交叉口、不规则交叉口大量存在。在新道路的建设中,在建设时期,建设者对建成后城市交通量的预测不准确、不充分,设计过程中对交叉口的几何设计不合理,如进出口车道设计不合理、交叉口面积过大、驾驶视距不足等,使得交叉口的交通通行能力大大下降,造成了城市的道路拥堵状况。

城市道路设计试卷及答案

《城市道路设计》考试试题 简答题 什么是第30位小时交通量?它有何意义及作用? 将一年中所有8760小时的小时交通量按顺序从大到小排列时第30位的小时交通量。 国外研究表明,将一年8760小时的小时交通量按从大到小顺序绘出变化曲线,可以发现在第30位附近曲线的切线斜率会发生很大变化。从最大值到第30位左右的各个小时交通量差别很大,减小的趋势很明显,而从第30位以下则差别较小。为使拥挤时间控制在最低的允许限度并保证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国外一般认为采用“第30位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小时交通量较为合理。 城市道路网有那四种基本结构形式?分别简述其适应性? 方格网式(棋盘式):适用于地势平坦地区的城市 环形放射式:适用于大城市和特大城市 自由式:适用于地形变化大的山丘或河网地区 混合式(综合式):将上述三种结构形式组合在一起,是一种扬长避短的较合理形式,如能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则可以交好地组织城市交通 为什么要对城市道路进行分类分级?我国城市道路是怎样分类分级的? 进行城市道路分类分级的目的在于充分实现道路的功能价值,并使道路交通运输更加有序,更加有效,更加合理。 我国的《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依据道路在城市道路网中的地位和交通功能以及沿路的服务功能,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即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和城市支路。 我国的《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定,除快速路外,各类道路又分为Ⅰ、Ⅱ、Ⅲ级。一般情况下,道路分级与大、中、小城市对应。 道路标准横断面图和施工横断面图分别应反映那些设计内容? 标准横断面图是指道路各路段的代表性横断面图。其内容包括道路总宽度(即道路建筑红线总宽度)、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分隔带、缘石、绿化带等组成部分的位置和尺寸,以及地下地上管线位置、间距等。但不涉及标高问题。 施工横断面图是由标准横断面图的顶面轮廓线与实地横断面地面线按纵断面设计的高程关系组合在一起得到的横断面图。每个施工桩号都对应一个施工横断面图。 道路圆曲线半径的确定应考虑那些因素? 在考虑到道路的等级和它所要求的设计车速以及地形、地物的前提下,确定横向力系数u,超高横披度iy ,选定比最小半径大或至少相等的圆曲线半径。 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时的标高控制点有那些?如何考虑道路平面和纵断面线形的结合问题? 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时的标高控制点有:路线起终点、路线交叉口、桥梁顶面或梁底、沿线重要建筑物地坪以及依据横断面确定的填挖合理点等。 平、纵线形组合要点: 在视觉上自然地引导驾驶员的视线。平曲线起点应设在竖曲线之前。急弯、反向曲线或挖方边坡应考虑视线的诱导,避免着断视线。 为使平、竖曲线均衡,一般采用竖曲线半径为平曲线半径的10~20倍。 合理选择道路的纵、横披度,既保证排水通常又应避免过大的合成坡度。 如平、竖曲线半径均大时,平、竖曲线宜重合,且应“平包竖”;平、竖曲线半径均小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