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视觉奇异图片.
世界上最诡异神奇的心理图(有图有真相)

进来看 图测试 你的智 商有多 高?
看图测试一下你的智商有多高?据说能看见九张脸的智商有 180,正常人的IQ=100哦
你现在紧张吗?
心情紧张,注意力难以集中时看这张图片,会感觉到图 上的花朵在快速旋转
不要完全相信第一眼印象
所以,请不要总是 相信自己的眼睛, 也许你已被看到的 东西欺骗了。 我们可能从来都没 有看到过事物的真 实面貌, 让我们保持怀疑精 神吧!
鲁宾的面孔/花瓶幻觉
鲁宾的面孔/花瓶幻觉:你看的 是一个花瓶还是两个人的头的侧 面像? 【解析】两种解读都能看到。但 是,在任何时候,你都只能看见 面孔或只能看见花瓶。如果你继 续看,图形会自己调换以使你在 面孔和花瓶之间只能选择看到一 个。格式塔心理学家爱德加· 鲁 宾是这个经典的图形/背景幻觉 图广为人知。鲁宾是从一张19世 纪的智力玩具卡片上获取的灵感
• 布鲁特斯在幻觉
疯狂的螺帽
• :你知道直钢棒是怎样神奇 地穿过这两个看似乎成直角 的螺帽孔的吗? 【解析】两个螺帽实际是中 空的,虽然它们看起来是凸 面的,所以两个螺帽并不互 相垂直。螺帽被下方光源照 到(一般光线应来自上方), 这给人们判断他们的真实三 维形状提供了错误信息。美 国魔术师里· 安德鲁斯创造 了这个精彩的幻觉作品。
如果你集中精力盯着其中一个白点看5秒以上你会发现周围的白点都消失了这是因为那些白点正好落在了你的视觉盲点上这是视觉神经的生理机制导致的盲点顾名思义是不能知觉到图像的以上这幅图是一幅不可能图片灰色的部分是草地里的一块休息地暂且这样叫它无论是哪一边都应该在同一个平面上但是图中竟然有人搭着梯子想爬到一个边上
看一看,上面的这些线条是平行的吗?用尺子量一量,看看你的判断是否正 确。这种错觉来自于,因为黑色和白色的矩形并没有严格地一个接一个。你 清楚地看见在黑色和白色之间的灰色的水平空间,并且强调这种不同。然而, 在黑白之间的水平灰色并不是很清楚,你的视觉系统判断这个空间是不真实 的,所以把它压缩了。这就产生了大量的楔形效应,你的大脑整合它们并且 判断你在看一个不平行的波纹线。
视觉欺骗让人产生幻觉错觉的图片大合集

视觉欺骗让人产生幻觉错觉的图片大合集视觉欺骗让人产生幻觉(错觉)的图片大合集(转)00(视觉欺骗)科学的逐步解释/kalcaddle/blog/item/3cec13c9ab3d841c7f3e6f8a.html “弗雷泽螺旋”是最有影响的幻觉图形之一。
你所看到的好像是个螺旋,但其实它是一系列完好的同心圆!这幅图形如此巧妙,以至于会促使你的手指沿着错误的方向追寻它的轨迹。
【解析】每一个小“弗雷泽螺旋”是最有影响的幻觉图形之一。
你所看到的好像是个螺旋,但其实它是一系列完好的同心圆!这幅图形如此巧妙,以至于会促使你的手指沿着错误的方向追寻它的轨迹。
【解析】每一个小圆的“缠绕感”通过大圆传递出去产生了螺旋效应。
遮住插图的一半,幻觉将不再起作用。
1906年英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弗雷泽创造了以整个系列的缠绕线幻觉图片。
柱子是圆的还是方的?据说能看见9张脸的智商有一百八十?方格阴影:阴影区域内的浅色方格和阴影区域外的黑色方格完全一样。
如果你不信,各剪出一个与每种方格一样大小的窥孔,比比看。
十二个人还是十三个人?几个黑点?看着黑点身体前后移动是静的还是动的长度与透视:线AB和线CD长度完全相等,虽然它们看起来相差很大。
谢泼德桌面:这两个桌面的大小、形状完全一样。
如果你不信,量量桌面轮廓,看看是不是闪烁的网格:当你的眼睛环顾图像时,连接处的圆片将会一闪一闪。
【解析】德国视觉科学家迈克尔·施若夫和E.R.威斯特于1997年发现勒索闪烁的网格幻觉。
这种幻觉产生的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埃斯切尔的不可能的盒子:比利时艺术家马瑟·黑梅克,从荷兰平面造型艺术家M.C.的一幅画中吸取灵感,创造了一个不可能存在的盒子的实物模型疯狂的螺帽:你知道直钢棒是怎样神奇地穿过这两个看似乎成直角的螺帽孔的吗?【解析】两个螺帽实际是中空的,虽然它们看起来是凸面的,所以两个螺帽并不互相垂直。
螺帽被下方光源照到(一般光线应来自上方),这给人们判断他们的真实三维形状提供了错误信息。
双歧图片

2015-3-27
29
心理学的漫画---幸与不幸
2015-3-27
30
心理学的漫画---自信
2015-3-27
31
心理学的漫画---等待的价值
2015-3-27
32
心理学的漫画---掩饰
2015-3-27
33
2015-3-27
34
2015-3-27
35
2015-3-27
36
2015-3-27
2015-3-27
27
视觉游戏--“舞者与手势”
舞者与手势:在瑞士艺 术家桑德罗· 戴尔· 斯普 瑞特创作的这幅有歧义 的画中,手和舞者都呈 现出优雅之态。
2015-3-27
28
视觉游戏--“三角长度幻觉”
三角长度幻觉:哪个颜 色的线看起来更长? 【解析】绿色线看起来 比红色线长,虽然它们 其实一样长。
2015-3-27
49
不肯能的棋盘,这个棋盘是如何成为可能的? 【解析】棋盘完全是平面的,这个棋盘以瑞典艺术家奥 斯卡· 路透斯沃德的一个设计为基础,又布鲁诺· 危斯特创造。
2015-3-27
50
托兰斯肯弯曲幻觉:哪条线的曲线半径最大? 【解析】这三个圆弧看起来弯曲度差别很大,但实际它们完全一样,只是下 面两个比上面那个短一些。视觉神经末稍最开始只是按照短线段解释世界。当线 段的相关位置在一个更大的空间范围延伸概括后,弯曲才被感知到。所以如果给 定的是一条曲线的一小部分,你的视觉系统往往不能察觉它是曲线。
2015-3-27
24
视觉游戏--“曲线幻觉”
【解析】当你的视网膜 把边缘和轮廓译成密码, 幻觉就偶然地现在视觉 系统发生。这就是曲线 幻觉。
幻觉图片演示

节约时间的暗示:奇妙的图形/背景幻觉图形, 由斯坦福心理学家罗杰·谢泼德创作。
爱因斯坦和贝壳:艺术家肯·诺尔顿用不寻常的物品创作了这幅 肖像。这里,爱因斯坦像是用贝壳描绘成的。这些贝壳完全天 然,没有经过修饰。
【解析】许多年来一大批艺术家在创作此类画像。蒙娜·丽 莎画像也许是用奇怪的物品进行再创作中最受欢迎的,在货币 邮票、小蒙娜·丽莎娃娃,甚至烧焦的面包片上都能内看到他的 身影。
吸取灵感,创造了一个不可能存在的盒子的实物模型。
疯狂的螺帽:你知道直钢棒是怎样神奇地穿过这两个看似乎成直角的螺帽孔的吗?
【解析】两个螺帽实际是中空的,虽然它们看起来是凸面的,所以两个螺帽 并不互相垂直。螺帽被下方光源照到(一般光线应来自上方),这给人们判断他 们的真实三维形状提供了错误信息。美国魔术世界里·安德鲁斯创造了这个精彩
Matlin, Hugh J. Foley,1992,p.155)
你看!一只可爱的101忠狗在喝水
艺术品欣赏 这是Horst Janssen所画的"Self-Portrait",看看画中人 手掌的部份,是不是可以同时看成是脸的轮廓,或是手掌的一部份? (选自Drew Westen,1996,p.114)
的弗雷泽螺旋幻觉的变体形式。虽然图形看起来像螺旋,但实际上它是 一系列同心圆。
人是这样变成的
舞者与手势:在瑞士艺术家桑德罗·戴尔·斯普瑞特创作的这幅画中, 手和舞者既呈现出优雅之态,又给人种种错觉的迷惑。
爱之花:世间岂有如此热吻的花瓣?
鲁宾的面孔/花瓶幻觉:你看的是一个花瓶还是两个人的头的侧面像
海神尼普顿:你能找到保卫海洋的海神尼普顿的像吗? 鱼、海豚和水下生物组成了尼普顿的外形轮廓。 这是一个意义颠倒幻觉的绝好例子,由瑞士艺术家 桑德罗·戴尔·普瑞特创作。
你的眼睛说了谎 视觉误差图片大全

你的眼睛说了谎视觉误差图片大全俗话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种说法不仅是几百几千年来的经验之谈,更已经被很多人奉为真理。
但眼睛看见的是否真的就是事物的本身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用以证明一个事物的真实性的表述就是:这是我亲眼看到的!但,法庭上却不承认没有其他辅助证据的一个人的"亲眼所见"。
为什么?眼见不为实吗?的确,不可否认眼睛是人的感觉器官中最直接,最能反映事物原貌的。
这一点已被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的科学家托马斯·詹姆斯及其同事通过两个实验证实。
在他的第一个实验中,托马斯·詹姆斯等人让接受实验的志愿者观看计算机屏幕上的球。
这个球是由很多的点构成的,这些点或是向左或是向右转动,让人们感觉球在也在相应的方向上转动。
托马斯·詹姆斯等人让志愿者说出球的转动方向,结果各有一半的人选定向左或向右。
这不出所料,因为那些点向左或是向右转动的时间是相同的。
此后,科学家让接受实验者在观看屏幕的同时,手中还触摸一个向左或向右转动的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做成的球,希望人的触觉能影响大脑的判断。
但结果是,只有65%的受验者宣称他看的球的转动方向与他触摸的一致,这显示触觉并没有多大的影响。
托马斯·詹姆斯等人进行了第二个实验。
他们让受验者闭上一只眼睛来观看实际存在的转动的球。
由于只用一只眼,受验者不能肯定说出球的转动方向,但是他们又让受验者能够触摸或感觉到球的转动方向,结果只有70%的受验者正确说出了球的转动方向,另外的30%还是被错误的视觉信息所误导。
托马斯·詹姆斯等人由此得出结论,视觉观察结果对于大脑判断最为重要。
人的大脑不是将视觉和触觉所获得的信息联合起来,而是分开加以处理的,而且更相信视觉信息,尽管有些时候触觉信息更可靠。
托马斯的试验在证实"眼见为实"的同时,却也又恰恰证明了"眼见不一定为实"。
错觉设计的例子

错觉设计的例子错觉设计(illusion design)是一种设计技巧,通过巧妙地运用色彩、形状、光线、视觉效果等手段,创造出一种虚假的视觉效果,使人产生错觉,从而达到特定的目的。
错觉设计在视觉传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创造出独特的视觉体验。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典型的错觉设计的例子。
1.奥伯猫头鹰图案(Esher):这是一种广为人知的错觉图案设计,由荷兰艺术家Esher创作。
这种图案中,猫头鹰的眼睛看起来像是在跟随观看者移动,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
这种小巧的设计手法使得观看者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
2.永恒之花花瓶(Waterfall):这是一张由英国心理学家戈培尔(Edward G. Boring)于1950年设计的错觉图案,在这张图案中,观看者感觉自己看到的是一个似乎不停地每时每刻都在倾泻出水流的瀑布,这种视觉效果就像是一张宣传海报的作用,宣传了自身的特点,吸引视线的效果十分出色。
3.透视画(The Anguish):透视属于一种普遍的错觉手法,在艺术界中广泛应用。
其中著名的例子包括意大利画家拉斐尔的画作《雅戈拉》(The School of Athens)以及埃舍尔的作品《天国与地狱》(Heaven and Hell)。
在这些画作中,艺术家把不同深度的物体画在一个平面上,再通过透视关系来形成三维感觉,使观众感觉画面上的人物或物体出现了空间感,呈现出别样的魅力。
4.反色图案(White Dove):反色是一种让画面上的颜色看起来反转的效果,非常常见于平面设计和网页设计中。
其中反色动效既能吸引眼球也能凸显出一张卡片的别致,如十分经典的白鸽反色动效,一瞬间的反色效果起到了惊艳我们的眼睛的作用。
总的来说,错觉设计凭借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在设计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恰当的组合和运用错觉设计手法,能够打造出吸引人们眼球、形成独特视觉体验的设计作品,让人们领略到不一样的设计魅力。
世界上最神奇诡异的124张图片(精编版)(课堂PPT)

你以实际,简单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你对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事物抱有现实的睇法,并且能够应付自如。
人们知道你可担重任,因此都放心把大量工作交给你处理。
你那坚强的意志使你时刻都充满信心。
未达到自己的目标之前,你绝不罢休。
6、温和,谨慎,无攻击性
你生性随和,但处事谨慎。
你很容易认识朋友,但同时享受你的私人时间及独立生活。
79
下面这张图也很厉害哦!
闪烁的点实际上是粉色的。 但!只要你盯着中间的十字专注地看,很快你就会发现,闪烁的 点变成了绿色!。 更为奇妙的是,当你的眼睛看成斗鸡眼的时候,只有绿点在动, 所有的粉点在一个一个消失。一圈一圈,最后一个粉点也没了! 80
集中注意力,凝视画面中心的白色字母,神奇的事情就 会发生……如果你看见蓝色的爱心在旋转,那就证明你
29
到底有几个人? 30
是山色风景, 还是蒙娜丽莎?
31
第一眼看到了啥?
32
美丽的脸?
33
美女与马。
34
这组画有个名字: 隐藏的脸,看到了吗?
35
骑马的人。
36
读书的少女。
37
这幅图是由动 物所构成的人 形画,仔细看 看,你能够找 对几个,据说 不能找到15个 以上的都是智 商低于60的。
123
鸽子组成的“love”隐藏其中。
124
在图里,你看到了什么?5秒内看到的话,你很牛
125
据说只有高度近视才能看到……如果你眼神挺好,请眯着眼 睛看,那五个字也代表你想对ta说的-----
我好喜欢你
126
最后,一张图片测试你的好色程度 据说。。。色狼是看不到里面的海豚的。。。如果在一分钟 内你还看不到海豚的话,你就是。。。呵呵哒~
常见的8种经典视错觉

常见的8种经典视错觉视错觉,嘿,这可是一门神奇的艺术!你有没有遇到过那些让人瞠目结舌的图案?就像一瞬间把你脑袋搞得晕乎乎的。
好吧,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八种经典的视错觉,保证让你笑喷,甚至想给你的朋友们也炫耀一番。
首先得提到“米勒莱尔错觉”。
这玩意儿就像一场视觉的魔术秀,两个线段看似不一样长,但其实是一个模样的!说真的,这简直就像给你开了个玩笑。
你站在那儿,心里想着“这哪儿长哪儿短”,可实际上,两者根本没差。
简直让人觉得,啊,这眼睛可真不能信啊!再说“潘佐错觉”。
这也是个经典。
想象一下,几条平行线在不同的背景下,会让你觉得它们有弯曲的感觉,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样!这种效果太有趣了,简直让人想大喊“这是哪门子鬼把戏啊!”视觉真的能跟你开个天大的玩笑,让你在常识面前自愧不如。
接着来聊“赫尔曼网格”。
这可真是个好玩意。
你在网格的交点上盯着,竟然会看见小灰点在闪烁。
你可能会想:“这是什么鬼?我的眼睛出问题了吗?”其实不然,这就是大脑在搞事情,时不时给你点“惊喜”。
真的是让人感叹大脑的奇妙,明明什么都没动,结果却眼前一花。
然后是“勃朗特错觉”。
这幅图像看起来像是一个不断旋转的圆圈,但仔细一看,它其实是静止的。
你越盯着,它越让你觉得在动,就像个小舞者在你眼前翩翩起舞。
是不是觉得这简直就是把时间都给玩弄了?这也是视觉错觉的魅力所在,简直让人着迷。
再往下,“斯特罗普效应”也是个有趣的例子。
想象一下,单词的颜色和它的意思不一致,你心里想着红色,可字却是写的蓝色。
这时候,你的脑子可就要忙得不可开交了,分分钟让你想大喊“谁能告诉我到底是什么颜色?”这样的游戏让人感到无奈又好笑,简直就是给你的思维来了一场拉锯战。
还有“错觉的沙子”,这玩意儿在视觉上像是闪闪发光的沙子,但实际上你根本看不见。
就好像在给你的眼睛开了个大玩笑,真让人哭笑不得。
它的神秘感让人无时无刻不想去探索,就像是追寻一个永远抓不住的梦,太奇妙了!还有“特洛伊错觉”,这一招可真是高手中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