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题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3分)A.盔.甲(kuī) 确凿.(zuó) 人迹罕.至(hǎn)B.感慨.(kǎi) 褪.色(tuì) 混.为一谈(hǔn)C.搓捻.(rěn) 蝉蜕.(tuì) 人声鼎.沸(dǐnɡ)D.菜畦.(qí) 绽.开(zhàn) 小心翼.翼(yì)【解析】A.zuó—záo;B.hǔn—hùn;C.rěn—niǎn。

2.下列词语中字形及加点字的释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3分)A.倜党..:洒脱;不拘束。

恍然大悟.:醒悟。

美不胜.收:多。

B.觅.食:吃。

悔恨莫.及:不。

花团绵簇.:丛集、聚集。

C.收敛.:收拢。

人声鼎沸.:水开。

不求甚解.:理解。

D.宿儒:书念得很多的老学者。

人迹.罕至:事迹。

浑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解析】A.党—傥,胜:完、尽;B.觅:寻找,绵—锦;D.迹:足迹,脚印,浑—混。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3分)A.随着天气变暖,空气湿度增大,各种病菌也油然而生....。

B.先生大声道:“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C.他每天东奔西走,忙得不亦乐乎....。

D.大家有什么好的意见,本人愿意洗耳恭...听.。

【解析】A项中“油然而生”是形容一种情绪在心里出现,不能与“病菌”搭配。

4.下列对语文知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3分)A.“担心”“可以”“里头”“上来”(分析:这几个词语依次是动词、动词、名词、动词) B.我国人工栽培牡丹的历史大约有三百年左右。

(删去“大约”或者“左右”)C.在那壮美的青藏高原上,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删去“在”和“上”)D.作为新时代的公民,我们要养成并且提高认真阅读的习惯。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复习试题一(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史铁生,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代表作有小说《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等。

B.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代表作有《飞鸟集》《新月集》,诗集《吉檀迦利》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C.《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课文中的《咏雪》出自《言语》篇。

D.冰心,原名谢婉莹,代表作散文集《繁星》《春水》,诗集《樱花赞》等。

【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D.有误,《繁星》《春水》是诗集,《樱花赞》是散文集。

故选D。

2.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西游记》中平项山莲花洞的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着实厉害,多亏悟空几番变化,偷骗了“红葫芦”等宝贝,最后用“玉净瓶”收了金角大王。

B.《朝花夕拾》的《琐记》一文写到,衍太太看见“我们”吃冰,一定会笑着让“我们”多吃点;还让“我”拿母亲的首饰去变卖。

鲁迅没有直接批判,但心里是嫌恶她的。

C.《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一段,妖怪变换花样化为好人,唐僧不知好歹一味大发慈悲,只有孙悟空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与白骨精战斗到底,终于取得了胜利。

D.《朝花夕拾》中先生说起儿时生活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社戏等情节的回忆,如《五猖会》《阿Q正传》。

【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D.有误,《朝花夕拾》中先生说起儿时生活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社戏等情节的回忆应是《无常》和《五猖会》。

《阿Q正传》是鲁迅的中篇小说,选自小说集《呐喊》。

故选D。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但只要我们从三个结构入手,就可以A.《西游记》的情节虽然天花乱坠....揭示它的文化含义。

B.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寒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

让人不寒而栗....C.从文章风格看,《庄子》奇幻,《孟子》雄辩,《荀子》浑厚,实在是各.。

有千秋...D.当九级地震来袭时,日本全岛地动山摇,刹时海浪涛天,来势汹汹的海般地摧毁了一切建筑物。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综合内容与测试复习试题三(含答案) (14)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综合内容与测试复习试题三(含答案) (14)

——“写”。

所以翻译时除了要注意“”等重点字的意思,还要补充出省略的成份,同时还要注意整个句子翻译句子的完整性、准确性。

125.本题考查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翻译。

注意“及”是等到的意思,“道”是讲述的意思,“不若”是“不如”的意思。

126.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

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道”是谈论的意思,第二个“于”是从的意思。

127.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国人听到什么传闻之后就外传,不动脑筋想一想是否合乎情理,人云亦云,听到风就是雨,以致于以讹传讹。

所以“穿井得一人”的故事告诉我们以讹传讹的危害。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丙】孔子观于周庙,有欹①器焉。

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坐②之器。

”孔子曰:“闻宥坐器,满则覆,虚则欹,中③则正,有之乎?”对曰:“然。

”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欹。

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④有满而不覆者哉!”【注】①欹(qī):倾斜。

②宥(yòu)坐:座位右边。

“宥”通“右”。

③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

④恶(wū):哪里,怎么。

12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知之为.知之_(2)是.知也(3)思而不学则殆.(4)满则覆.129.翻译上面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1)诲女知之乎?(2)孔子问于守庙者曰。

130.孔子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试之”?请根据文意简要说明。

131.谈谈你从“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的行为中得到的启示。

【答案】128.(1)是。

(2)这。

(3)疑惑。

(4)翻倒。

129.(1)教导你的东西懂得了吗?(2)孔子问守庙的人说。

2019-2020学年秋学期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卷(三)-含详细答案

2019-2020学年秋学期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卷(三)-含详细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

(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3分)A.丘壑(hè)凹凸(āo)粘污(diàn)B.论语(lùn)应和(huò)嘹亮(liáo)C.水澡(zǎo) 虐杀(nüè)瑟缩(sè)D.犄角(jī)柳絮(xù)陛下(bì)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伴侣)B.年与时驰。

(疾行,指迅速逝去)C.撒盐空中差可拟。

(大体)D.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陪衬,使明显突出)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雷锋的钉子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B.我们在作文中,应尽量避免不写错别字。

C.思想内容是否健康,应是衡量好作品的重要标准。

D.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和倾听着企业家的报告。

4.学校学生会准备成立一个爱心志愿者服务团队,旨在服务校园,服务社会。

请你为这个团队取一个简洁而富有创意、含蓄深刻的名字,并说说理由。

(4分)示例:春风送暖理由:春风送暖,既指我们的志愿者团队成立在春天学雷锋活动期间,又指我们的志愿者将像春风一样把爱心与温暖送给大家。

(1)团队名:(2)理由:5.改写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使之与前面的句子形成一副对联。

(3分)原句:山间炊烟袅袅,如丝如缕;江中的片片帆影,像一首诗,又像一幅画。

山间炊烟袅袅,如丝如缕;,。

6.写出下列寓言的寓意。

(4分)狗衔着一块肉过河,望见自己在水里的影子,以为是另外一只狗衔着一块更大的肉。

他于是放下自己这块肉,冲过去抢那块。

结果,两块肉都没有了。

那一块没捞到,因为本来就没有,这一块也被河水冲走了。

寓意:7.默写。

(7分)(1)我寄愁心与明月,。

(2)潮平两岸阔,。

(3)乡书何处达?。

(4)何当共剪西窗烛, 。

2020-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综合测试题及答案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2020-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综合测试题及答案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2020-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综合测试题及答案及答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测试题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

(26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执拗(niù)禁锢(jīn)咒骂(zhòu)一脉相承(mài)B.徘徊(pái)殉职(xùn)热忱(chén)不舍昼夜(shě)C.诀别(jué)整宿(xiù)浇灌(guàn)参差不齐(cān)D.贮蓄(zhù)惩戒(jiè)灼人(zhuó)拈轻怕重(zhā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凯歌琢摩兴高采烈干净利落B.忙碌幌惚源源不断花团锦簇C.鄣碍蜷伏见异思迁翻来覆去D.滑翔纯粹博学笃志咄咄逼人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为了让同学们理解化学反应的全过程,张老师煞有介事地给同学们做了演示实验。

B.不得不说,小冯首次开演唱会,就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演唱会的现场更是人迹罕至,座无虚席。

C.校区共1116个寝室,在学生收拾完行李之后,全被打扫得干干净净、纤尘不染,看上去真是不毛之地。

D.调查员对每场火灾的起火原因都要刨根问底,通过火场的蛛丝马迹,还原起火经过,在灰烬中探索真相。

4.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清新”“真正”“礼貌”“永久”“特别”都是形容词;“如何”“彼此”“诸位”“这些”“其余”都是代词。

B.“随着产业经济的发展,使城市产业发展方式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潜力评判的重要指标。

”这不是病句。

C.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作家、诗人、历史学家。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关汉卿》等。

D.蒲松龄,字留仙,号香山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

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等。

5.仿照画线的句子,续写两句话,要求句式一致,修辞相同,语意连贯。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综合内容与测试复习试题二(含答案) (1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综合内容与测试复习试题二(含答案) (11)

82.“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请说说这几句话的表达效果。

83.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画横线的句子是心理描写,揭露皇帝虚伪、卑鄙、愚蠢的本质。

B.结尾由一个小孩说出真相,说明一个人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C.文中画波浪线处“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啊!”说明他们不敢正面承认这个事实的心理。

D.本文中的皇帝是最大的骗子,因为他为了保持皇权的稳固,不惜甘心受骗,还欺骗臣民百姓。

【答案】81.小孩揭穿新装的骗局,老百姓也醒悟过来,但是皇帝和大臣们接着演戏。

82.这里一连用四个感叹号,写出了人们害怕被别人看出自己很愚蠢的心理。

83.C【解析】【分析】81.考查概括文段主要内容的能力。

通篇阅读,分出层次,梳理情节,全盘把握,根据题干要求找出事件的中心内容,用自己的语言简洁概括。

如可从小孩、老百姓、皇帝和大臣们几个角度陈述他们的行为:小孩揭穿骗局,百姓因而醒悟,皇帝和大臣们接着演戏。

82.欣赏文句。

这是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说的话,这里一连用四个感叹号表示赞叹,这种说法原因很明显,即选文第1段的“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

83.C项“说明他们不敢正面承认这个事实的心理”对文意理解不正确。

“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啊”这句话说明百姓已经承认这个事实了。

六、课内阅读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8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静.以修身(_______)(2)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3)年与时驰.(______)8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024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卷及答案(各版本)(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伫立(zhù lì)荡漾(dàng yàng)酝酿(yùn niàng)B. 酒馔(jiǔ zhuàn)霓虹(ní hóng)慰藉(wèi jiè)C. 炽热(chì rè)震撼(zhèn hàn)嗥叫(háo jiào)D. 颓废(tuí fèi)嘹亮(liáo liàng)倾轧(qīng yà)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早晨,太阳从东方慢慢升起,整个天空都被染成了金黄色。

B. 我们学校的图书馆,有各种各样的书籍,可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C. 我非常敬佩那位老师,因为他不仅知识渊博,而且教学方法新颖。

D.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需要我们仔细思考,然后才能得出结论。

3.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

A. 坚定和动摇B. 喧闹和寂静C. 清澈和浑浊D. 高尚和卑鄙4.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 那位老师的眼睛像明亮的星星,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B. 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唱着歌,声音清脆悦耳。

C. 那位运动员在比赛中奋力拼搏,最终取得了胜利。

D. 那位演员的表演非常生动,仿佛他就是那个角色。

5.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拟人手法的一项是()。

A. 那片树叶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我招手。

B. 那朵花儿在阳光下绽放,散发出迷人的香气。

C. 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唱着歌,声音清脆悦耳。

D. 那位运动员在比赛中奋力拼搏,最终取得了胜利。

6.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排比手法的一项是()。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后习题含答案(30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后习题含答案(30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后习题含答案(30套)第一单元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着落(zháo)枯涸(hé)吝啬(sè)润湿(rùn)B.酝酿(niàng)筋骨(jīn)水藻(zǎo)应和(yīng)C.黄晕(yùn)蓑衣(suō)暖和(nuǎn)贮蓄(zhù)D.淅沥(xī)捉迷藏(cáng)静谧(bì)梦寐(mèi)2.下列词语中有三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3分)山岛耸峙一截断茎披蓑带笠倾盆瓢泼抖擞精神一年之季在于春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B.福州市民如愿以偿地观赏到了日环食奇观。

C.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

D.因为被评为“生态宜居城市”,使玉溪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李白,字太白,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

B.《济南的冬天》是现代作家老舍,他的原名叫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茶馆》等。

C.刘湛秋的《雨的四季》一文通过对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的描绘,抒发了对雨的爱恋之情,感情真挚而浓烈。

D.朱自清的《春》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5.默写。

(5分)(1)春天像小姑娘, ,笑着,走着。

(朱自清《春》)(2)曹操《观沧海》中极写大海吞吐日月、含蕴群星的壮阔气势的诗句是: , ; ,。

(3)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 ”以大景与小景互相映衬,写出了江面的开阔。

(4)古代诗歌中,有一类诗句以名词组合而成,展现了情景交融的美妙境界,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 ”。

(5)古诗中,“月”常被诗人用作寄托思念朋友情感的载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测试题姓名分数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9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C )A、啜(chuò)泣诅(zǔ)咒喑(yīn)哑挛(luán)生B、小憩(qì)雏(chú)形清洌(liè)篡(chuàn)夺C、玷(diàn)污蹂躏(lìn)抖擞(sǒu)瑟(sè)缩D、洗濯(zhuó)贪婪(nán)湛(zàn)蓝滑稽(jī)2.下列不含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B )A.糟塌昂然挺立仙露琼浆夜幕降临B.庸碌小心翼翼瘦骨嶙峋鹤唳云端C.骚扰拙壮成长夏蚊成雷驱之别院D.繁蜜明查秋毫飞来旋去物外之趣3.仿照例句的形式,写一个句子,内容自定。

(2分)例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风清,爱她的香飘四野。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学常识填空。

(6分)(1)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离合悲欢。

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

(2)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关羽。

这部书中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许多,请用最简洁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字:温酒斩华雄、华容道义释曹操、大意失荆州。

5、根据语境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

(7分)在语文世界里,我聆听孔子的教诲:“_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让我明白了加强修养的重要性;读曹孟德的诗“日月之行,若出其里;星汉灿烂,若出其中”,让我领略了他的博大胸襟;我和孟浩然一起到田家小院,与他的旧交“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我和白居易同游西子湖,眼前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美景;吟易安居士《如梦令》中的“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仿佛让我也有了一丝醉意;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则令我体悟到了天涯旅人的思乡情怀……6、下面广告词均由成语化用而来,请对应写出原成语。

(2分)(1)运动鞋广告:步步为赢( 步步为营)(2)时装广告:衣衣不舍( 依依不舍)7.请你为学校草坪里的警示牌拟写一条标语,提醒同学们爱护草坪。

(不得用“爱护”“禁止”等类似词语)(2分)例:手下留情,脚下留青。

别让小草哭泣8、语言运用。

(6分)①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BDAC )在生命的旅程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种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

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 B );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 D );可以直对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朝向(A );可以是面对面的激烈争辩,也可以只是( C )。

A.素不相识的陌生人B.走了火的雷霆霹雳C.悄无声息的一个暗示的眼神D.不停的絮絮叨叨②听说有一个国王为了显示自己写诗的才华,就叫阿凡提来品评他的诗作。

阿凡提看了诗以后,规劝国王不要再写诗。

国王大怒,将他关进了驴圈。

不久,国王又挑了一首得意之作让阿凡提品评,阿凡提看了一眼便转身走了。

国王问他到哪里去,他说:“到驴圈去,陛下。

”阿凡提这话的言外之意是(不超过10字):国王写的诗太次了。

二、现代文阅读理解。

(22分)(一)每次登黄山,都会流连往返。

那云海,那劲松,那奇石,那飞瀑,那山花,那流泉,无不让人梦萦魂牵。

而这次登黄山,使我感慨万千的却是一对雄赳赳的父子。

上山途中,父亲对儿子说:“再苦再累也要自己上,我一定不帮你!”奶声奶气的儿子则挺了挺胸:“再苦再累我也不许你帮我----咱们说好了的!”也就是在即将登临峰顶的那段最困难的攀登途中,我目睹了这对父子的悲壮。

先是儿子摔倒了,父亲伸手要扶他,满头大汗的儿子摆摆手臂,拒绝了。

可毕竟摔得挺重,摇摇晃晃的难站稳,父亲又想伸手扶他,但却毅然把那只手收了回来。

我怦然心动,我看到一道风景,一道用父亲 A 与儿子 B 画就的最美的风景!一步一个脚印,就这么勇敢坚定地向前走。

终于,他们登上了天都峰。

山很高,白云就在身边飘,仿佛撕下一片就是檫汗的手绢儿。

在呼啸的山风中,我为那深刻的父爱肃然起敬。

我当然更不会怀疑那个奶声奶气的孩子,他肯定会长成一只真正的鹰。

此时此刻,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把孩子交给磨难的爸爸,才是理智的爸爸。

甜美也是一种伤害!这位父亲深谙这个道理。

9.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分)梦萦魂牵(yíng)雄赳赳(jiū)10. 根据具体语境,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2分)①悲壮:悲哀而雄壮。

②怦然心动:心情受到触动。

11. 写出文中表达作者内心情感的三个四字短语。

(3分)①感慨万千②怦然心动③肃然起敬12、为什么说“甜美也是一种伤害”,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2分)示例:父母对子女太过溺爱,反而会让自己的孩子在未来进入社会的途中受到更大的伤害。

所以说,甜美也是一种伤害。

(二)①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②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

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③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

“没关系,我请你吃。

”④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

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

“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

“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泪,对面摊主人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

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⑤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⑥女孩愣住了。

⑦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

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⑧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⑨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1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记叙的内容。

(2分)记叙了女孩与母亲发生争吵后,在一位老婆婆的引导下,真正体会到母爱的伟大。

13.文中加点的两个“又”字的作用各是什么? (2分)第一个“又”表明女孩与母亲经常争吵,说明女孩与母亲矛盾之深。

第二个“又”照应第一次流泪,说明女孩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激。

14.文中第⑦自然段中用“疲惫不堪”、“露出了喜色”来描写母亲的神态,这种变化表露了母亲怎样的情感? (2分)表现出母亲对女儿的担忧和见到女儿回来后欣喜,突出母亲对女儿的爱之深。

15.第⑥段为什么独句成段? (2分)这样更突出女孩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其强调的作用。

16.请结合你自身的经历,谈谈你对选文第⑨段的理解。

(2分)我们在生活中处处受到父母的关爱,却没有体会到父母深深的爱,反而把这种爱当做理所当然,我们对别人的一点关心都心存感激,却从没有感激过父母。

17.假如你要把本文推荐给同学小宁,请把推荐理由写在下面。

(3分)答题要点:用第一人称向小宁推荐,说出这篇文章的优点和作用。

三、文言文阅读、赏析。

(19分)(一)阅读《论语十则》、回答问题。

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⑵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不习乎?”(《学而》)⑶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⑷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⑸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⑹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⑺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⑻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⑼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⑽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18、.填空:(2分)《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19、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6分)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⑵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三省:多次反省。

)⑶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诚信)⑷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新:新的知识)⑸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感到迷惘无所得殆:有害)⑹不知①为不知②,是知③也(知③:通“智”,聪明智慧)20.翻译下列句子:(4分)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读书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⑵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⑶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⑷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那大概是‘恕’吧。

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21.所选10章,有三个方面的内容:⑴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⑵关于思想品德修养;⑶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的概念。

请分别就三个方面各举一则。

(3分)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三方面:(二)、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回答问题。

(4分)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2、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3、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 说说你的理由。

(3分)诗句是:_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理由是:捎往家乡的书信,只能通过大雁来传递。

极写作者思家之情。

四、作文(50分)24. 人生是一个静悄悄的成长过程,这里面有欢乐,也有忧愁;有轻松,也有凝重;有甜美,也有苦涩;有新奇,也有平淡……请以“成长的歌谣”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独特的体验,有真情实感,600字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