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微生物事件
微生物与健康PPT课件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 Biolog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of DUT
二﹑微生物与健康的关系
微生物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1. 益处 2.害处甚至灾难 3.害处与益处是相对的
流行性疾病瘟疫改写人类历史
天花: 165年席卷整个罗马帝国。仅罗马每天有2000人死亡,持续15年, 杀死了意大利人口的1/3。 (天花病毒)
鼠疫:即黑死病。在公元3-6世纪席卷了整个罗马帝国,导致东罗马帝国 在公元7世纪崩溃; 公元1346-1361年,鼠疫导致2400万人死亡,相当于 整个欧洲大陆人口的1/3。 (肠杆菌科 耶尔森菌属 鼠疫杆菌)
4.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
大肠埃希菌 (Escherichia coli ) 12.5~20分钟
地球生物圈内任何环境皆有相应微生物存在。
温和环境:多种微生物。 极端环境:温度、渗透压、干燥、酸碱、高水压。
微生物相对于动植物细胞,其细胞生长繁殖快,数量多、结构 简单,与外环境直接接触,可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变异后代, 可涉及任何性状。 RNA病毒更易发生突变。 耐药菌株。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 Biolog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of DUT
微生物的“残忍性”
历史悠久 公元前1400年古埃及壁画中 显示的骨髓灰质炎病人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 Biolog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of DUT
微生物约20万种 人肠道:100~400种 100万亿以上
医院感染微生物学

68
二、医院感染病原体的特点:
(三)、对环界抵抗力强
耐干、耐热、存活时间延长 铜绿假单胞菌在潮湿的环境和器械 中生存 军团菌在下水管道系统、空调抽湿系 统中寄生
69
第三节:医院感染常见病原体
70
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G+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肠球菌
G+杆菌—李斯特菌 棒状杆菌
经国家卫生部派出的专家小组调查证实,这是一起严重的医院感染,“血案”
的凶手是柯萨奇病毒,传染源是一位产妇。
12
(4)1998年4至5月,深圳市妇儿 医院共做剖腹产手术292例,发生手 术切口龟型分枝杆菌脓肿亚型感染 166例(56.85%)。
13
14
(5)宿州眼球事件
2005年12月11日,宿州市立医院,为 10名患者做白内障手术。结果10名患 者均出现感染情况,其中9人的单眼 眼球被摘除。
目前,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大 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 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和肺炎杆菌, 其中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发生率>50%。
58
59
First cleaning, then disinfection (if appropriate)
60
60
无生命的环境是病原体的储存库!
Recovery of MRSA, VRE, C.diff, CNS and GNR
73
葡萄球菌
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
脑膜炎 奈瑟球菌
淋病奈 瑟球菌
G+
G+
G+
G
化脓性感染 化脓性感染 大叶性肺炎 流行性脑
食物中毒 猩红热 中耳炎
脊髓膜炎
国内主要食品安全事件

国内主要食品安全事件:1987年12 月至1988年2 月,上海甲型肝炎暴发性流行事件,30万市民染上甲肝。
1996年6月27日至7月21日,云南曲靖地区会泽县发生食和散装白酒甲醇严重超标的特大食物中毒事件,192 人中毒,35人死亡,6人致残。
1997年6月底至7月上旬,云南思茅地区发生群众自行采食蘑茹中毒事件,共有255人中毒,死亡73人。
1998年2 月,山西省朔州、忻州、大同等地区连续发生的多起重大的假酒中毒事件,有200多人中毒,夺去了27人生命。
1999 年1月,广东省46名学生食物中毒;同年6月,某省一医院接受了34人中毒事件,中毒原因都是食用带有甲胺磷农药残留的“蔬菜”。
2001年1月,浙江省杭州市60多人到医院就诊,症状为心慌、心跳加快、手颤、头晕、头痛等,原因是食用了含有“ 瘦肉精” (即盐酸克伦特罗)的猪肉[7]。
2001 年,江苏、安徽等地暴发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 : H7 食物中毒,造成177 人死亡,中毒人数超过2 万人[8]。
2003年3月19日,辽宁省海城市部分小学生及教师饮用豆奶引发食物中毒,其中涉及2556名小学生(中毒人数达292人),豆奶食物中毒的原因是,活性豆粉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素等抗营养因子未彻底灭活[9]。
2.2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一是食源性疾病仍然是危害公众健康的最重要因素[10]。
据卫生部提供的信息,2003年,卫生部共收到全国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379起,12876人中毒,323人死亡。
与2002年比较,重大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分别增加了196.1%、80.7%、134.1%[11]。
但是,在我国规定的法定传染病报告制度中,大量肠炎、痢疾等散发食源性疾病病例以及病毒、寄生虫所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并不包括在其中。
我国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现状表明,由肠道致病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肠埃希菌O157∶H7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伤寒沙门菌、霍乱弧菌、痢疾杆菌等) 污染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以及疾病散发是直接造成人体健康损害的主要食源性危害[12]。
微生物与食品 PPT课件

麸曲白酒:麸曲为糖化剂,纯种酵母培养物为酒母。
按香型不同分为
组成成分:乙醇、水、微量成分(<2%,130多种,高级醇, 酯,有机酸,醛,酮,含硫有机化合物等)
浓香型白酒:又称泸香型,代表:泸州老窖(乙酸
乙酯,丁酸乙酯)
酱香型白酒:又称茅香型,代表:茅台酒
清香型白酒:又称汾香型,代表:汾酒
水果pH值
苹果 2.9~3.3 香蕉 4.5~5.7 柿子 4.6 葡萄 3.4~4.5 柠檬 1.8~2.0 橘子 3.6~4.3 西瓜 5.2~5.6
各类食品中的微生物
酸性食品与非酸性食品:pH值在4.5以上者为非酸性食
品(动物性食品和大多数蔬菜); pH值在4.5以下者为酸性 食品(水果和少数蔬菜)
朗姆酒(Rum) 甘蔗,甘蔗糖蜜→酒精发酵→蒸馏勾兑,含酒精40-45%。集中于世界甘蔗种植 地区,牙买加、古巴、多米尼亚、菲律宾、阿根廷、秘鲁、毛里求斯等国家。 金酒(Gin) 由荷兰的莱顿大学名叫西尔维斯的教授制造成功的。最初制造这种酒是为了预 防热带疟疾病,作为利尿、清热的药剂使用,利尿剂香气和谐、口味协调很快 就被人们作为正式的酒精饮料饮用。怡人香气主要来自具有利尿作用的杜松子, 也叫杜松子酒。 中国白酒(China distilled liquors)
酒精发酵
酒精发酵微生物
酒母:在实际生产中用于酒精发酵的几乎全是酒精 酵母。 啤酒酵母、粟酒裂殖酵母、克鲁维酵母
产酒精微生物还有:
细菌:林奈假单胞菌、嗜糖假单胞菌 霉菌:总状毛霉
淀粉质原料酒精发酵工艺
原料 预处理 蒸料 糖化 发酵 蒸馏 酒精 酒母 酒母制备
糖化剂制备
糖化剂
白酒:
以谷物、薯类或糖分等为原料,经 糖化、发酵、陈酿、蒸馏、勾兑制成的、 酒精浓度大于20%(v/v)的一种蒸馏酒。
微生物或食品微生物相关的中国科学家的爱国事迹

微生物或食品微生物相关的中国科学家的爱国事迹为中国医学事业奉献一生的微生物学家——朱既明朱既明5岁入小学,1928年毕业于宜兴履善小学,1931年从宜兴精一中学(1953年改名宜兴中学)初中毕业后考入上海震旦大学附中高中,1933年考入上海医学院,1939年毕业。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留校在曲靖县该校公共卫生科任助教。
1940年,朱既明到昆明中央防疫处任技士,曾被派往印度孟买哈夫金研究院进修有关鼠疫防治知识。
1945年他到剑桥大学病理系深造,并在伦敦卫生与热带病学院从事研究工作,194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后,在英国伦敦国立医学研究所病毒系任研究员,1950年11回国。
回国后他在北京中央生物制品研究所任主任技师、第二研究室主任兼检定科主任,1955年被任命为卫生部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副所长,1963年到位于北京的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员兼副所长、所长、病毒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名誉所长;期间曾于1971年11月至1979年4月任中国医学科学院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员兼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副所长。
朱既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届代表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五、六、七届委员,他于198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朱既明曾先后兼任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预防医学组成员等多种专业职务,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曾当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和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长;先后担任过《病毒学报》、Archives of Virology等国内外多种学术期刊主编、副主编或编委,1985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内科学院院士,1997年被美国微生物学会授予名誉会员称号。
朱既明60年来在基础医学的贡献和对我国医学事业发展建立的功绩,主要体现在医学病毒学和与其密切相关的预防医学方面,包括学科中的新发现、多种疫苗的研制,推进我国生物制品生产与应用的规范化与人才培养等方面。
1945年他在国内首次生产出青霉素制剂,1950年首次观察到流感病毒形态的多样化,发现流感病毒可以裂解为有生物学活性的亚单位,多次发现甲型流感病毒的亚型,发现流感病毒自然温度敏感株,以及在中国创建医学病毒学实验室和开始从事病毒遗传学研究等;几十年中他参与、指导研制成功包括麻疹减毒活疫苗、乙型肝炎哺乳动物细胞基因工程疫苗、以痘苗病毒为载体的多价疫苗等。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生物入侵无声的灾难

(生物科技行业)生物入侵无声的灾难生物入侵:无声的灾难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定义:“在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或生境中,建立种群且影响和威胁到本地生物多样性的壹种外来物种称之为外来入侵物种,即当本地物种没有具备抵御外来物种的能力,使得外来物种构成入侵行为——和本地物种竞争生态位、破坏原有生态系统时,将外来物种称之为外来入侵物种,且将该过程称之为“生物入侵”。
壹、生物入侵——世界性难题生物入侵是世界性的难题,据最新研究表明,在全世界濒危物种名录中的植物,大约有35%至46%是由外来生物入侵引起的,生物入侵已成为导致物种濒危和灭绝的第二位因素,仅次于生存环境的丧失。
康奈尔大学的研究表明,美国目前每年要为“生物入侵”损失1,370亿美元。
印度、南非向联合国提交的研究报告称,这俩个国家每年因生物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分别为1,300亿美元和800亿美元。
这些都只是保守的估计,仍不足以包括那些无法计算的隐性损失,比如外来生物导致本地生物物种的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由于改变环境景观带来的美学价值的丧失。
国际保护联盟2000年2月在瑞士通过的《防止因生物入侵而造成的生物多样性损失》的报告指出,千万年来,海洋、山脉、河流和沙漠为珍稀物种和生态系统的演变提供了隔离性天然屏障。
在近几百年间,这些屏障受到全球变化的影响已变得无效,外来物种远涉重洋到达新的生境和栖息地,且成为外来入侵物种。
2001年5月7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壹份报告警告性指出,家褐蚁、褐树蛇等物种入侵其他的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和经济损失。
入侵物种可能威胁当地动植物的生存,导致作物减产、使海水和淡水生态系统退化。
报告列出了100种入侵性最强的外来生物,包括水生和陆生生物、无脊椎动物、俩栖动物、鱼类、鸟类、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
这些入侵者包括家猫、北美灰松鼠、尼罗河鲈、水风信子和家褐蚁,仍包括引入的异域物种灰鼠、印度鹩哥、亚洲虎蚊、黄色喜马拉雅悬钩子和直立仙人果。
近20年微生物学发展的重大事件④

近20年微生物学发展的重大事件周博(生物技术4班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150080 )摘要: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近几年微生物学科不断兴起,而微生物的大事件也频频出现。
关键词:阮病毒艾滋病病毒乙型肝炎病毒青蒿素支原体Nearly twenty years microbiology development of significant eventsZhouBo(The 4th class of Biotechnology ,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Abstract: microorganism is all the naked eye can not see or can't see the tiny creature, individual small, simple structure, usually with optical microscope and electron microscope to see clear creatures, collectively referred to as microbial. In recent years, microbial subject continuously rise, and microbial big event also repeatedly appeared.Keywords: Nguyen virus AIDS virus Hepatitis b virus artesunate mycoplasma。
近20年微生物学发展的重大事件

近20年微生物学发展的重大事件XXX生物技术一班生命科学学院XXX大学150080摘要:物领域有很多重要的发现,涉及微生物研究的某些项目连连获得诺贝尔奖。
对于微生物的研究越来越成为科学家们的研究热点,微生物虽小却与人体健康有着重要联系。
对微生物的某些重大发现,将促进医学、生理学、能源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微生物、诺贝尔奖、杂志。
重大发现In Rcent Years, a Major Event in Development of MicrobiologywangliyingThe first class of Biotechnology,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150080Abstract: objects field have a lot of important discoveries, the microbiological research project repeatedly won the Nobel Prize. For microbialThe object of the research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the research focus of scientists microorganisms is small but has important links with human health. Some of the major discoveries of the micro-organisms, and will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ine, physiology, energy research.Keywords: microorganisms, the Nobel Prize, Magazine,a major discovery正文:近几年与微生物有关的研究获得诺贝尔奖的情况:2005年,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二十年微生物学大事件
闫成亮
(生物制药(2)班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15008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微生物的方法也不断进步。
近二十年微生物的发展取得较大的成绩。
细菌基因组的完整序列测定。
2003年4月13日,WTO宣布由11个国家共计14个实验室参加的WHOSARS研究项目组发现SARS病原体为一种属于冠状病毒科的新型病毒。
2003年12月开始,禽流感在东亚多国—主要是越南,韩国、泰国—严重爆发,并造成越南多名病人丧生。
现在远至东欧多个国家亦有案例。
关键词:基因组序列、SARS、猪流感、禽流感
Nearly twenty years microbiology big events
YanChnegLiang
(The 2th class of Biological pharmaceutical,class life science, college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ceasing development, the microbial method also progress. Nearly twenty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organisms has made onsiderable achievements. The integrity of the bacterial genome sequence determination. On April 13, 2003, the WTO by 11 countries announced a total of 14 laboratory in WHOSARS research team found that SARS pathogen for a belongs to the coronavirus family new virus. Started in December 2003, bird flu in east Asia nations - mainly Vietnam, South Korea, Thailand, Vietnam, and cause serious outbreak of many patients died. Now far to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also have case.
Key words: Genome sequence, SARS, Swine flu, Avian flu
2003年3月,科学家们发现了导致SARS的元凶SARS-CoV,并且成功的完成了SARS-CoV基因组的完整测序。
SARS-CoV基因组有29727个核苷酸、11个开放阅读框(Opening Reading Frames)组成。
它的基因组结构和其他的冠状病毒非常相似。
但通过比较遗传史和序列比对表明SARS-cov的特征和以前发现的冠状病毒的特征并不完全相似,它不仅表现有其他冠状病毒共有的特征,还有SARS-CoV本身特有的特征。
--SARS相关冠状病毒的基因组序列
我们进行了SARS相关的冠状病毒Tor2分离株(29751个碱基)的基因组测序。
基因组序列揭示这个冠状病毒与已知的冠状病毒(包括人类冠状病毒HcoV-OC43,HCoV-229E) 无密切相关。
预测病毒蛋白的种系分析表明,该冠状病毒与已知的三族冠状病毒均非密切相似.基因组序列将有助于人类SARS病毒感染、潜在动物宿主的诊断检测(使用PCR和免疫测试法),有助于发展抗病毒制剂(包括中和抗体)和找出公认的疫苗抗原决定簇。
SARS冠状病毒在种属分类上属于“ssRNA positiv e-strand viruses”家系的“Nidovirales”族中的“Coronaviridae”系(见Taxonomy)。
它是冠状病毒家族中新出现的一个子类(Figure 1)。
全长29,736bp,已知有11个编码序列(cds),而其中的一个cds(putative orf1ab polyprotein)与鼠类的肝炎病毒(murine hepatitis
virus)结构类似,依据鼠类的肝炎病毒的结构模式,推断出该段cds应该编码了14个蛋白质(Figure2,Table1)。
2009年4月中,墨西哥公布发生人传人的甲型H1N1流感案例,有关案例
是一宗由H1N1病毒感染给人的病例,并在基因分析的过程发现基因内有猪、鸡及来自亚洲、欧洲及美洲人种的基因。
甲型H1N1流感的症状:甲型H1N1
流感患者通常有39℃以上的高烧、剧烈头疼、肌肉疼痛、咳嗽、鼻塞、红眼
等症状猪流感病毒(拉丁学名:Swine influenza virus,SIV)是猪群中
一种可引起地方性流行性感冒的正黏液病毒(Orthomyxoviruses)。
世界卫
生组织4月30日将此前被称为猪流感的新型致命病毒更名为H1N1甲型流感(influenza A (H1N1))。
【1】猪流行性感冒(SI)是一具有高度传染性的
猪只呼吸系统传染病,其特点为发病急骤,突然发烧及其他伤风的症状,复
原亦和发生一样的快。
SI是一种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与感染人类的流感
病毒同属,此病毒具人畜共同感染的特性。
猪群出现SI通常与猪场引进新
猪群有关。
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A型流感病毒,携带有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包含有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核糖核酸基因片断,同时拥
有亚洲猪流感和非洲猪流感病毒特征。
医学测试显示,目前主流抗病毒药物
对这种毒株有效。
美国疾控机构的照片显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呈阴性二
零零九年流感爆发的起因是一种之前还没在猪群中发现过的H1N1新型流感
毒株。
四月下旬,当第一起H1N1病毒在美国发现之后,世卫组织总裁根据
该机构的国际卫生新条例宣布了“国际性公众健康威胁的紧急警讯”。
随着
该流感的爆发,2009年5月2日,在加拿大Alberta一个农场的猪群发现了与墨西哥大爆发有联系的该病毒。
那些猪被怀疑由一位刚从墨西哥回来的工
作人员身上感染了这种新病毒之后出现了类似流感的症状。
情况很可能就是
这样,不过还得进一步由实验室化验结果来证实。
按照最初的说法,该新毒株看来是一种由至少四类H1N1之甲型流感病毒
组合的毒株,包括一类人群中流行的毒株,一类禽鸟中流行的毒株,及两类
猪只中流行的毒株。
尔后的分析结果建议,它仅仅是由猪只中的两种毒株的
基因重组而成。
虽然初期报告认定新毒株为猪流感毒株(即一种起源于猪只
的人畜互传毒株),后来发现它的遗传基因的绝大部分来源于1998年美国
工业化农场首次出现的由三株基因重组而成的病毒。
一些国家采取了预防措施,以减少疾病在全球散播的机会。
2012年3于消息,台湾首度发生H5N2高致病性禽流感,彰化、台南都
有养鸡场被验出病毒,包括新北、台南也都成立应变中心因应,台湾各地严
阵以待。
2012年6月1日,甘肃省景泰县芦阳镇东关村养鸡场鸡只出现疑
似禽流感症状。
5日,经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确诊为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
流感疫情。
【2】
2012年9月11日,广东省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简镇部分养殖户饲
养的肉鸭出现疑似禽流感症状,发病鸭14050只,死亡6300只;
2012年9月18日,广东省农业厅通报,广东湛江发生一起鸭H5N1高致
病性禽流感疫情,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微生物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对我们的生产及生活有着巨大影响。
只有最大限度的了解微生物与环境生态平衡对人类的益处,才能趋利避害,使微生物能够发挥更大的效用。
参考文献:
【1】健康百科网.2012-11-27 [引用日期2012-11-27] .
【2】中国广播网 [引用日期2012-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