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技能课》实验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住培临床技能教学教案模板

住培临床技能教学教案模板

住培临床技能教学教案模板第一章:教案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要求1.1 教案设计的基本原则1.1.1 教学目标明确1.1.2 教学内容科学、系统1.1.3 教学方法灵活、创新1.1.4 教学评价合理、有效1.2 教案设计的基本要求1.2.1 符合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1.2.2 兼顾理论与实践教学1.2.3 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与思维发展1.2.4 考虑教学资源与条件第二章:临床技能教学内容与安排2.1 临床基本技能2.1.1 问诊与病史采集2.1.2 体格检查2.1.3 常见症状的诊断与处理2.2 临床诊疗技能2.2.1 病例分析与诊断2.2.2 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2.2.3 临床操作技能训练2.3 临床综合能力培养2.3.1 临床思维与决策能力2.3.2 沟通协调能力2.3.3 医疗文书书写能力第三章:临床技能教学方法与策略3.1 讲授法3.1.1 理论讲授3.1.2 实践操作讲解3.2 案例教学法3.2.1 典型案例分析3.2.2 角色扮演与模拟训练3.3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3.3.1 提出问题与引导思考3.3.2 分组讨论与解答3.4 情景模拟教学法3.4.1 模拟临床场景3.4.2 学生参与与互动3.5 临床实习与临床路径教学法3.5.1 临床实习安排3.5.2 临床路径教学第四章:临床技能教学评价与反馈4.1 过程性评价4.1.1 课堂提问与讨论4.1.2 实践操作考核4.2 终结性评价4.2.1 期末考试与考核4.2.2 临床技能考核4.3 教学反馈与改进4.3.1 学生反馈4.3.2 同行评价4.3.3 教学反思与调整第五章:临床技能教学资源与支持5.1 教材与课件5.1.1 教材选择与编写5.1.2 课件制作与更新5.2 实践基地与实验室5.2.1 实践基地建设与管理5.2.2 实验室设备与维护5.3 师资队伍与培训5.3.1 师资选拔与培养5.3.2 教学培训与提高5.4 教学信息化与资源整合5.4.1 教学信息化平台建设5.4.2 教学资源整合与共享第六章:临床技能教学的组织与管理6.1 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6.1.1 教学计划的制定原则6.1.2 教学计划的实施与监督6.2 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安排6.2.1 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6.2.2 教学活动的安排与协调6.3 教学质量管理与保障6.3.1 教学质量管理的原则6.3.2 教学质量管理的措施第七章:临床技能教学的实践与创新7.1 临床技能教学的实践探索7.1.1 实践教学的内容与方法7.1.2 实践教学的效果评价7.2 临床技能教学的创新与发展7.2.1 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应用7.2.2 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拓展第八章:临床技能教学的案例分析8.1 典型案例的选取与分析8.1.1 典型案例的选取原则8.1.2 典型案例的分析方法8.2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与实践8.2.1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原则8.2.2 案例教学法的实践探索第九章:临床技能教学的困境与对策9.1 临床技能教学的困境分析9.1.1 教学资源不足9.1.2 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9.1.3 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9.2 临床技能教学的对策建议9.2.1 加大教学资源投入9.2.2 提高师资队伍水平9.2.3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第十章:临床技能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10.1 教育信息化在临床技能教学中的应用10.1.1 教育信息化平台的建设10.1.2 教育信息化在临床技能教学中的优势10.2 跨学科整合在临床技能教学中的探索10.2.1 跨学科整合的意义与价值10.2.2 跨学科整合在临床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案例10.3 临床技能教学的国际化发展10.3.1 国际化临床技能教学的标准与要求10.3.2 我国临床技能教学的国际化发展路径重点和难点解析教案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要求是教学的基础,需要重点关注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科学系统、教学方法灵活创新和教学评价合理有效这些方面。

临床麻醉技能强化训练实践教学大纲

临床麻醉技能强化训练实践教学大纲

临床麻醉技能强化训练实践教学大纲实践课程编号:12181030学分:1.5适用专业:麻醉学专业开设学期:第8学期实践周数: 1周5天先修课程:麻醉生理学、麻醉设备学、麻醉药理学一、实践教学的目标与任务临床实践是医学生逐步走向成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和教学形式,医学生通过临床实践,应能不断充实、完善和巩固所学理论知识,使之与临床实践具体结合,并最终掌握危重病基本技能,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

临床麻醉学技能强化训练是麻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麻醉的基本技能。

二、教学组织以教学班为单位进入麻醉科,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围绕见习的目的和要求进行相关的学习活动。

三、实践教学地点临床技能中心。

四、实践考核的方式与评分办法实践考核的方式:以学生实践操作态度、出勤、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实践操作完成度、规范度及实践报告册书写等方面进行考核。

实践考核评分办法:临床实践成绩占总学生成绩15%,由实践综合表现+实践报告成绩。

注:另外15%的平时成绩是理论授课期间老师对学生平时考核考勤考评等平均得分。

五、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实践项目一椎管内麻醉穿刺术实践性质:验证性实践实践目的与要求:1、掌握硬膜外间隙、骶管的定位方法.2、掌握椎管内麻醉穿刺步骤.3、掌握穿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4、掌握穿刺成功的标志.实践内容:硬膜外间隙的定位、穿刺步骤、注意事项、穿刺成功的判断。

实践方法:看网络教程、示教、练习、考核。

实践用物:电脑、椎管内麻醉穿刺包、椎管穿刺模型、碘伏、局麻药、生理盐水。

注意要点:态度认真,动作轻柔、穿刺过程注意防锐器伤。

遵守纪律,轮流进行。

实践项目二气管插管术实践性质:验证性实践实践目的与要求:1、熟练喉镜的使用。

2、熟练插管路径及方法。

3、正确判断是否插入气管。

实践内容:喉镜的置入、气管导管的置入、判断是否插入气管。

实践方法:看网络教程,教师示范,逐人练习。

实践用物:电脑,喉镜,气管导管,管芯,听诊器,气管插管模型。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临床检验基础
总学时:132
实验学时:60/60
使用专业:三年制专科医学检验
实验教材名称:《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指导》
实验地点:临床检验实验室
一、实验目的
临床检验基础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各种现代生物医学实验手段,对人体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进行检验,以获得有关病理变化、病原体和脏器功能状况资料,达到诊断和鉴别诊断、观察病情变化及了解预后的目的,并为预防疾病的医学研究提供客观依据。

二、实验基本要求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的临床实践性很强,要求学生在本门课程的学习中紧密联系临床,有关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成为具有独立完成常用临床检验项目,对实验结果具有分析和解释能力,并具有初步科研工作能力的检验技师。

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最终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占10%、实验操作成绩占30%、实验报告绩占20%、实验考核成绩占40%。

平时成绩依据学生出勤率、学习态度、回答问题等得出;实验操作成绩依据实验态度、实验操作熟练程度、思维辨别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为、实验报告绩依据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实验考核专门实施量化标准。

学生必须遵守实验室守则,且实验课出勤率达三分之二以上,否则取消一切成绩。

四、主要仪器设备
电光源光学显微镜、离心机、水浴箱、血沉架、血细胞分析仪、尿液分析仪、血凝仪、分光光度计、烤箱、计算机、投影仪等。

五、实验项目一览表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项目一览表。

中医临床技能实训 教学大纲

中医临床技能实训  教学大纲

中医临床技能实训教学大纲天津中医药大学二〇一三年九月第一章中医辨证思维实训第一节内经辨证思维实训实训项目一整体思维实训哲学思维实训【目的要求】掌握《内经》原创的整体思维、哲学思维实训,并在实践中贯彻、应用。

【教学内容】整体思维哲学思维实训【实训方法】方法:阐述概念,结合《内经》原文举例,提供完整病案,学生具体分析内经辨证思维在验案中的应用情况。

步骤:1.介绍课程设置的目的和意义,实训学习方法等。

2.简要讲述内经辨证思维的具体内容及临床辨证程序(即阅读材料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3.临床验案分配方法:每位学生从30个备选验案中选取3个病案。

选取病案的方法:学号的末位数和第三部分病案的末位数相对应。

如:学号为╳╳╳╳35,则所选病案编号应为05号、15号、25号3个病案。

4.要求学生分析病案中所体现出的内经辨证思维方法,不限制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与讨论,以培养学生认识和体验中医临床辨证思维的能力。

5.课后教师对思维训练报告进行评价,给出成绩。

结合报告对学生的中医辨证思维情况进行总结。

【考核方式】通过病例分析,并以训练报告的形式,考核学生对中医辨证思维掌握的情况。

《内经辨证思维训练报告》【参考书】1.《内经辨证思维训练》(内部使用)主编:天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内经教研室2.《内经选读(案例版)》主编:周国琪、邢玉瑞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0 07年3.《内经临证发微》主编:王庆其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实训项目二象数思维、动态思维实训【目的要求】掌握《内经》原创的数象思维、动态思维,并在实践中贯彻、应用。

【教学内容】《内经》象数思维、动态思维【实训方法】方法:阐述概念,结合《内经》原文举例,提供完整病案,学生具体分析内经辨证思维在验案中的应用情况。

步骤:1.介绍课程设置的目的和意义,实训学习方法等。

2.简要讲述内经辨证思维的具体内容及临床辨证程序(即阅读材料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3.临床验案分配方法:每位学生从30个备选验案中选取3个病案。

临床护理实践教学大纲(3篇)

临床护理实践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课程背景临床护理实践教学是护理学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临床护理技能、临床思维和职业素养。

通过临床护理实践教学,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临床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熟悉临床护理工作流程和护理质量标准;(3)了解国内外护理发展趋势和护理政策法规。

2. 能力目标:(1)具备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如静脉输液、伤口护理、患者评估等;(2)具备临床护理沟通技巧,能够与患者、家属和同事有效沟通;(3)具备临床护理决策能力,能够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4)具备临床护理教学能力,能够进行临床带教。

3. 素质目标:(1)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2)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3)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关注患者心理需求;(4)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

三、教学内容1. 临床护理基本理论(1)护理学基础理论;(2)临床护理学基础理论;(4)护理心理学。

2. 临床护理基本技能(1)生命体征监测;(2)静脉输液;(3)伤口护理;(4)患者评估;(5)护理文书书写。

3. 临床护理工作流程(1)入院评估;(2)病情观察;(3)治疗护理;(4)护理交接;(5)出院护理。

4. 临床护理质量标准(1)护理技术操作规范;(2)护理文书书写规范;(3)护理安全管理;(4)护理服务质量。

5. 临床护理发展趋势与政策法规(1)国内外护理发展趋势;(2)护理政策法规;(3)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临床护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护理工作流程。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培养学生临床护理思维和决策能力。

3. 角色扮演法:模拟临床护理场景,提高学生临床护理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4. 临床实习:在临床环境中,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临床护理技能。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及内容安排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及内容安排

学生评价与反馈
关注学生对课程的评价 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 策略,以满足学生的需 求。
课程改进方向
根据教学经验和学生反 馈,提出课程改进的方 向和措施。
临床医学未来发展趋势
精准医疗与个体化治疗
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的发 展,精准医疗和个体化治疗将成为临床
医学的重要发展方向。
跨学科融合与创新
临床医学将与更多学科进行融合和创 新,形成更加综合、全面的医疗体系
心力衰竭
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可 作出诊断。治疗原则为去除或缓解基本病因、改善生活方 式、药物治疗及非药物治疗等。
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
胃炎
根据上腹痛或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结合胃镜和幽门螺杆菌检测等可作出诊断。治疗 包括根除幽门螺杆菌、药物治疗及饮食调整等。
消化性溃疡
06 课程总结与展望
课程知识点总结
基础医学知识
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基础学科的重要内容 ,为理解临床医学打下坚实基础。
临床医学知识
涵盖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临床科室的常见病、多 发病的诊疗原则和方法。
医学技能培养
通过实践操作、病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技 能和诊断思维能力。
消化生理学
包括口腔、胃、小肠和大肠的消化和 吸收功能,以及消化腺的分泌和调节 作用。
排泄生理学
包括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肾小管和集 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以及尿液 的浓缩和稀释机制。
病理学基础
疾病概论
包括疾病的原因、发病机制和转归过 程,以及疾病的分类和命名原则。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
包括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损伤 和修复过程,以及再生和纤维化的机 制。

《临床技能学》教学大纲

《临床技能学》教学大纲
(4)小结
4.教学方式
教师讲解、示教 + 学生互相操作 + 电子模拟胸肺听诊。
5.考核要求
随机抽查二组学生,检查操作的准确性并纠正操作中的错误。
实验四 心脏检查(含病例体征分析)
1.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1)掌握心脏视、触的内容和方法。
(2)掌握心界叩诊的方法,心界的测量及心型的判定。
(3)掌握心率、心律改变的临床意义。
(1)教师简介X片检查技术的方法。
(2)多媒体讲解教学系统上观看示教片。
(3)介绍基本病变表现及各类疾病影像学诊断要点。
(4)老师巡回指导,学生观察示教片辨认X片。
(5)小结。
4.教学方式
教师讲解、示教 + 学生观察示教片。
5.考核要求
通过观察正常与异常消化系统X片,让同学对正常与异常消化系统影像学改变有初步的认识及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影像学改变有一定的了解。
(3)重点讲解讲解原发性肺结核X线表现特点。
(4)重点讲解血行播散型肺结核X线表现特点。
(5)重点讲解继发型肺结核X线表现,结核球X线特点。.
(6)重点讲解肺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分型及X线表现。
(7)重点讲解肺部转移性肿瘤X线表现。
(8)重点解析肺实变与肺不张、空洞与空腔鉴别,网状影、细线影及条索影影像特点,大叶性肺炎病理分期及相对应X线表现,急性血播三均匀及亚急性血播三不均匀特点,继发型肺结核病灶多形性,中央型肺癌直接征像与间接征像,癌性空洞特点。
模块一临床基本技能教学模块
(必修)
【子模块一:体格检查】
实验一 基本检查法及一般检查
1. 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1) 掌握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的检查方法。
(2)掌握全身状态检查的内容、方法。

新医科临床实践教学大纲(3篇)

新医科临床实践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医学教育也在不断改革。

新医科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本大纲旨在明确新医科临床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为临床实践教学提供指导。

二、实践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提高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临床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医患关系处理能力。

3. 培养学生的临床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医学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4.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三、实践教学内容1. 临床基本技能训练(1)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掌握病史采集技巧,熟练进行全身系统体格检查。

(2)临床基本操作:熟练掌握注射、输液、输血、导尿、灌肠等基本操作。

(3)辅助检查:了解常见辅助检查项目的原理、操作方法和临床意义。

2. 临床病例分析(1)常见病例分析:分析常见病例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2)典型病例分析:分析典型病例的鉴别诊断、治疗方案及预后。

3. 临床实习(1)内科实习: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2)外科实习:掌握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手术操作。

(3)妇产科实习:掌握妇产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分娩处理。

(4)儿科实习: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

(5)急诊科实习:掌握急诊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急救措施。

4. 临床科研与学术交流(1)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提高科研能力。

(2)参加学术会议,了解医学领域最新动态。

(3)撰写学术论文,提高学术水平。

四、实践教学方法1. 讲授法:邀请资深医师进行专题讲座,传授临床实践经验。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病例分析,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3. 实践操作训练: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临床基本技能训练。

4. 临床实习: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临床诊疗工作。

5. 科研与学术交流: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参加学术会议,撰写学术论文。

五、实践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技能课》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临床技能课》
英文名称:《Clinical skill training》
课程类型:专业课
总学时:200学时
学分:12.5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麻醉专业
选修课程:
临床技能课五年制本科实验教学大纲
基本要求
临床技能教学是临床医学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临床技能是医生和医学生的基本功,医学生能否熟练掌握临床技能是衡量临床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临床技能主要包括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伦理和医患沟通技巧等人文技能,问诊和病历书写、全身体格检查、外科手术学基本技能、临床常用操作技术、无菌术、判读心电图、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临床技能,以及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及综合临床分析能力等。

依据“全球医学最基本要求”的内容,按照“昆明医学院教学计划”的安排和要求,课程开设于临床医学(麻醉学)专业学生进入毕业实习之前,教学内容主要包括3个模块:人文技能教学模块,临床技能教学模块和OSCE 考试模块。

临床技能课总学时为200学时,其中专题讲座30学时,170学时均为实验课教学。

临床技能课着重于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临床实际动手能力,学生应首先相互之间反复训练问诊的技巧及体格检查的基本手法,再通过临床技能中心各实验室的教学模型模拟教学、临场综合能力训练、计算机模拟病人临床思维训练、动物手术操作训练等方式的教学,达到熟练掌握临床基本技能的教学目的。

第一单元人文技能教学模块
实验一医患沟通
目的要求:
熟悉有效的医患沟通技能,会运用沟通技巧创造一个便于与病人及其亲属交流和同行之间进行相互学习的环境。

学时安排:专题讲座:5学时
教学内容:
1.沟通的技巧和艺术;
2.医患沟通的方法。

实验二医疗纠纷防范
目的要求:
掌握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是医疗实践的核心内容,认识医学职业的基本要素,包括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伦理原则和法律责任。

学时安排:专题讲座:5学时。

教学内容:
1.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态度;
2.医学伦理、卫生法律;
3.医疗纠纷防范。

第二单元临床技能教学模块
实验三病历书写规范
目的要求:熟练掌握病历及其他常用医疗文书的书写规范。

学时安排:专题讲座:5学时
教学内容:
1.病案书写的一般要求及注意事项;
2.住院病历书写的内容及要求;
3.门诊病历书写的内容及要求;
4.其他医疗文书书写的内容及要求。

实验四建立科学的临床思维,搞好毕业实习
目的要求:初步建立临床思维,实现临床实习医师的角色转变。

学时安排:专题讲座:5学时
教学内容:
1.基本临床思维;
2.实习医师的工作职责和学习方法。

实验五判读心电图
目的要求:
1.熟练判读心电图;
2.掌握常见疾病心电图的特点。

学时安排:专题讲座:5学时
教学内容:
1.心电图判读方法;
2.常见疾病心电图特点。

实验六判读X-ray
目的要求:
1.熟练判读X-ray;
2.掌握常见疾病X-ray的特点。

学时安排:专题讲座:5学时
教学内容:
1.X-ray判读方法;
2.常见疾病X-ray特点。

实验七问诊及病例分析
目的要求:
1.掌握问诊方法和技巧;
2.掌握临床综合分析方法,能够依据临床资料做出初步诊断及治疗方案。

学时安排:实验课:10学时
教学内容:
1.利用问诊“标准化病人”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训练,强化医学生问诊的基本内
容和技巧;
2.通过临床病例分析的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临床知识和临床思维,培养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八全身体格检查
目的要求:
熟练掌握全身体格检查的内容和规范的手法,能够进行内容全面系统、结果准确的全身体格检查。

学时安排:实验课:30学时
教学内容:
利用体格检查的教学模型和学生之间的相互组合训练,强化医学生全身体格检查的内容和规范手法。

实验九心、肺、腹部异常体格检查
目的要求:掌握心、肺、腹部常见异常体征。

学时安排:实验课:10学时
教学内容:
1.心脏听诊训练;
2.肺部听诊训练;
3.腹部触诊训练。

实验十外科无菌术
目的要求:熟练外科无菌操作的原则和方法。

学时安排:实验课:10学时
教学内容:
1.洗手;
2.穿/脱消毒衣;
3.戴无菌手套;
4.手术区域准备(手术区消毒、铺无菌手术单)。

实验十一手术基本操作目的要求:熟练掌握外科手术基本操作。

学时安排:实验课:15学时
教学内容:
1.打手术结;
2.切开;
3.分离;
4.结扎;
5.止血;
6.缝合。

实验十二清创术和换药术目的要求:熟练掌握外科清创和换药的规范手法。

学时安排:实验课:15学时
教学内容:
1.清创术;
2.换药术。

实验十三妇产科基本操作
目的要求:
1.熟练掌握和应用妇科和产科检查的内容和手法;
2.熟悉分娩机转。

学时安排:实验课:15学时
教学内容:
利用妇产科教学模型强化培训医学生的妇科和产科检查的内容,规范检查的手法。

实验十四儿科基本操作
目的要求:熟悉儿科学基本操作临床技能。

学时安排:实验课:15学时
教学内容:利用儿科教学模型强化培训医学生的儿科学基本操作临床技能。

实验十五常用穿刺术
目的要求:熟练掌握常用穿刺术的规范操作。

学时安排:实验课:10学时
教学内容:
1.胸腔穿刺术;
2.腹腔穿刺术;
3.骨髓穿刺术;
4.腰椎穿刺术。

实验十六初级心肺复苏操作
目的要求:熟练掌握初级心肺复苏的操作技能。

学时安排:实验课:10学时
教学内容:利用模拟急救病房的教学模型培训医学生初级心肺复苏的操作技能。

实验十七气管插管术
目的要求:熟练掌握气管插管操作技能。

学时安排:实验课:10学时
教学内容:利用模拟急救病房的教学模型培训医学生气管插管的操作技能。

第三单元OSCE考试模块
实验十八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SCE考试)
目的要求:
模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设立考站,考核学生的医学人文和临床基本操作等综合能力。

学时安排:实验课:20学时
教学内容:
1.病史采集及沟通考站;
2.体格检查考站;
3.临床思维考站;
4.内科操作技能考站;
5.外科操作技能考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