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兰州2019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

合集下载

2019年中考现代文阅读题目及答案—雨季心理

2019年中考现代文阅读题目及答案—雨季心理

2019年中考现代文阅读题目及答案—雨季心理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⑴雨多成洪,洪如猛兽,给人带来灾难。

缺雨成旱,旱如烈火,能把农人的希望一把火焚掉。

听南方水灾四起,我庆幸生了个好地方,不用担洪水灭顶之忧。

可是,又生思虑,由于久不见雨,人心生烦,便无端地想起几乎忘掉了的雨声。

心里好笑,什么不好想,单单想雨声!⑵记得小时乡里什么都缺,唯不缺雨。

⑶来到伏季是雨季,不知不觉雨就来了。

天下雨,人躲进屋里,大人放下外面的活,忙起家里的活,孩子闲着爬在窗台隔着窗棂看雨。

很快,院子里打起一片水泡,一个水泡溅起,传出一声水泡响。

院里水泡密密麻麻,砸得一院子叽哩咕叽响。

雨密了,连了一片,听不到有节奏的水泡声,接下来是一片哗哗响,那是水泡的重叠与连接。

接着屋檐下雨水流成了水帘,由上而下瀑来。

下面摆了一溜住家过日子的家什,水流砸在上面发出的水声不一样。

砸在水桶上,水声清脆;砸在酱坛子上,声响沉闷;砸在鸡窝上,声音低沉;砸在空地上,溅起水涡,响声哗哗……一阵风吹来,把水流的水珠摇向窗户纸上,叭叭的响声像是一阵鞭响。

纸湿透了,水流进了屋子,孩子急忙拿来破布堵住雨水。

⑷奇妙的雨声,令你兴奋,能随着雨声幻想许多让人高兴的事儿。

人若是困了,想睡觉,下雨天最好睡,此时的雨声是催眠曲,尽管外面是风雨交加,雨声响得清楚,却不耽搁睡觉,反而睡得更昏。

经过了连续劳作的农人,平日里舍不得大白天睡觉,只有到了雨天,才是睡大觉的好时光。

雨天睡觉并不需要在炕上或者床上,只要有个地方不漏雨,铺个小草帘,保准射下就呼噜,常常是呼噜声盖住了雨声。

有时被雨声惊醒,翻个身继续打起呼噜。

有时下一天雨,有人能连饭不吃一睡一天。

都说下雨的天好睡觉,只有知冷知热的人才知道,哪里是雨天好睡觉,那是把人累的。

⑸夜里下雨水声更大,却不影响睡觉。

那时,很少见到夜里下雨了,谁家因雨声吵得睡不着。

即使再严重的神经衰弱,夜里下雨了,也不用起来吃安眠药,保证睡得比平日香。

2019年甘肃兰州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9年甘肃兰州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导语】中考频道⼩编提醒参加2019中考的所有考⽣,⽢肃兰州2019年中考将于6⽉中旬陆续开始举⾏,⽢肃兰州中考时间具体安排考⽣可点击进⼊“”栏⽬查询,请⼴⼤考⽣提前准备好准考证及考试需要的⽤品,然后顺顺利利参加本届初中学业⽔平考试,具体如下:为⽅便考⽣及时估分,中考频道将在本次中考结束后陆续公布2019年⽢肃兰州中考语⽂试卷及答案信息。

考⽣可点击进⼊⽢肃兰州中考频道《、》栏⽬查看⽢肃兰州中考语⽂试卷及答案信息。

中考科⽬语⽂、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物、体育(各地区有所不同,具体以地区教育考试院公布为准。

)考试必读可以在中考前⼀天下午去考场看看,熟悉⼀下考场环境。

确定去考场的⽅式,是坐公共汽车、出租车还是骑⾃⾏车等;确定去考场的⾏车路线。

在校内去考场的路上,⼀旦发⽣意外,要及时求助于监考⽼师或警察。

中考所⽤的2B铅笔、0.5mm⿊⾊墨⽔签字笔、橡⽪、垫板、圆规、尺⼦以及准考证等,都应归纳在⼀起,在前⼀天晚上就准备好,放⼊⼀个透明的塑料袋或⽂件袋中。

涂答题卡的2B铅笔要提前削好(如果是⾃动笔,要防⽌买到假冒产品)。

不要⾃⼰夹带草稿纸,不要把⼿机、⼩灵通等通讯⼯具带⼊考场,如果带了的话⼀定要关机(以免对⾃⼰造成影响)。

有些地区禁⽌携带⼿机等通讯⼯具进⼊考场,否则将以作弊论处。

中考语⽂为了能让⼴⼤考⽣及时⽅便获取⽢肃兰州中考语⽂试卷答案信息,特别整理了《各科2019⽢肃兰州中考语⽂试卷及答案》发布⼊⼝供⼴⼤考⽣查阅。

语⽂真题/答案[解析]专题推荐参加2019中考的考⽣可直接查阅各科2019年⽢肃兰州中考试题及答案信息!考试须知⼀、考⽣凭《准考证》(社会⼈员须持准考证及⾝份证)提前15分钟进⼊指定试室(英语科提前20分钟)对号⼊座,并将《准考证》放在桌⼦左上⾓,以便查对。

考⽣除带必要的⽂具,如2B铅笔、⿊⾊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直尺、圆规、三⾓板、橡⽪外,禁⽌携带任何书籍、笔记、资料、报刊、草稿纸以及各种⽆线通讯⼯具(如寻呼机、移动电话)、电⼦笔记本等与考试⽆关的物品(数学科考试可带指定型号的计算器)。

2019年中考现代文阅读题目及答案—智慧的美丽

2019年中考现代文阅读题目及答案—智慧的美丽

2019年中考现代文阅读题目及答案—智慧的美丽那天晚上看王小丫主持的《开心辞典》,我流了泪。

这不是一个煽情的节目,大凡不再爱琼瑶阿姨和金庸大侠的人才会喜欢,因为有一种真实和聪明在里面,还有那份期待和紧张。

是那个人感动了我。

他的家庭梦想都是为了别人,几乎没有自己一件东西。

他有个妹妹在加拿大,妹妹有电脑没有打印机,于是他想得到一台打印机给远在加拿大的妹妹。

王小丫问,那你怎么给妹妹送去?他说,我再要两张加拿大的往返机票啊,让我的父母去送,他们想女儿了。

听到这儿,我就有些感动,作为儿子,他是孝顺的,作为兄长,他是体贴的,这是多么好的一个男人啊。

主持人也很感动,她问,那你为什么还要一台电脑给你的父母?他说,因为父母很想念远在万里之外的妹妹,所以他要给他们一台电脑,让他们把邮件发给她,也让妹妹把思念寄回家。

这就是他的家庭梦想,几乎全是为了家人。

主持人问,有把握吗?他笑着,当然。

因为要答12道题,而每一道题几乎都是机关重重,要达到顶点谈何容易?答到第六题时他显得很茫然,这时他使用了第一条热线,让现场的观众帮助他。

结果他幸运地通过了,但他很平静,甚至有些沮丧,主持人很奇怪,因为要是别的选手早就欢呼雀跃了,为什么他这样平静?他答:他觉得很不好意思,为什么那么多的人都会这道题而他不会。

这时我简直有点欣赏他了,这是何等冷静而自信的一个人啊。

答题依然在继续,悬念也越来越大了,人们也越来越紧张。

到最后一道题时,我手心里的汗几乎都出来了,好像我是那个盼着得到一台打印机、两张往返加拿大机票和一台电脑的人。

仅仅为了他的孝顺和对妹妹的关爱,也应该让他答对吧。

最后一题出来了,居然是六选一。

而且是有关水资源的。

他静静地看着这道题,好久没有说话,他的父母也坐在台下,紧张地看着他,而主持人也好像恨不得生出特异功能把答案告诉他。

这时他使用了最后一条求助热线,把电话打给了加拿大的妹妹。

电话接通了,他却久久不说话,对面的妹妹着急了,哥,你快说啊,要不来不及了,因为只有30秒时间。

【中考真题】2019年甘肃省中考语文真题试卷(附答案)

【中考真题】2019年甘肃省中考语文真题试卷(附答案)
(节选自熊秉明《中国书法理论体系》)
(1)请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自虐盘桓(2)请源自据拼音将汉字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fèn shì jì sú liàng qiàng huáng huò
(3)根据文意,下列书法作品是徐渭的一项是( )
A B C D
(4)给文段中的画线句子加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徐渭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
(节选自李时珍《本草纲目·果部》)
15.用“/”为文中画线句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
故 人 名 为 谏 果。
16.用自己的话说说橄榄为什么又叫做“青果”。
17.文中引用《名医录》里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什么?
七、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清平乐①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②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D.近处是没有艺术的,无论是欣赏还是创造,要想获得艺术世界的美,距离越远越好。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0.下列说法与本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我们对于客观世界经验愈多,关系也愈复杂,联想愈纷乱,愈南见到它们的美。

2019年中考现代文阅读题目及答案—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

2019年中考现代文阅读题目及答案—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
⑨他开始识字,开始读书,当然,他也要读报纸、听音乐或看电视、
电影,古往今来的撰述者啊,各种方式的知识传递者啊,我的孩子会因你们
C.本文开头与结尾前后呼应,这渲染了母亲对孩子成长的焦虑之情。
D.本文在结构上突出的特点是倒叙法的运用,巧设悬念,耐人寻味。
15.文章第⑤段中加点的欣然和循规蹈矩反映了小男孩当时怎样的心
幺?(3分)
答案:14.C
15.欣然:生动表现出孩子第一次独自上学时的新奇、喜悦心情。循
规蹈矩:体现出孩子听话及略显胆怯的心理。
16.学校。寄寓了一个母亲对学校对社会的殷切希望。
17.对获得什幺样的知识的忧虑。
18.精华(智慧)
19.两种说法均可。同意的理由:孩子最终是要独立生活的,母亲不
可能陪伴终身,因而将母子关系看做借来的琴弦是有道理的,它能够让孩子
更早地学会生活。
不同意的理由:不应简单地将母子关系看成是借来的琴弦,要对孩子
的一生负责,不能将孩子一推了之,母亲不应包办,但应随时拨动孩子心灵
的琴弦。
理?(4分)
欣然:
循规蹈矩:
16.文章第⑧段加点的你指代什幺?为什幺要用第二人称你?(3分)
17.我尽管将孩子交给社会,但仍有许多忧虑。第⑨段主要写了我的
哪些忧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分)
18.你们将饮之以琼浆,灌之以醍醐,还是哺之以糟粕中琼浆醍醐在
文中共同的意思是:(2分)
19.作者将母子关系看作一把借来的琴弦,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
2019年中考现代文阅读题目及答案—我交给你们一
个孩子
①小男孩走出大门,返身向四楼阳台上的我招手,说:
②再见!
③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那个早晨是他开始上小学的第二天。

2019年中考现代文阅读题目及答案—火车六年不到站

2019年中考现代文阅读题目及答案—火车六年不到站

2019年中考现代文阅读题目及答案—火车六年不到站
我到武警医院看望哥哥时,意外遇到两个老乡。

他们是兄弟俩,弟弟因为车祸住进医院。

你弟弟住院多久了?六年。

六年?我震惊。

他弟弟能说能笑,只是走不了路,记忆力很差。

他记不起任何人,除了他哥哥。

半夜,我听到弟弟说:哥,什么时候下车,别忘了喊我起来。

知道了。

这样的对话,一晚上至少有五次。

第二天,我问起这事,他告诉我,弟弟是在六年前春节回家时被车撞的,出事时,刚下火车,所以醒来后,一直以为自己还在火车上。

他总是趁弟弟睡着的时候,默默地踱到外面抽会儿烟。

他从25岁到现在,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全耗在这个医院。

这天,弟弟吃了药,睡得很沉。

他找到我,说:你去不去逛街?我惊讶地问:这里有街吗?他兴冲冲地说:我带你去。

从医院走出来,他兴奋地说,他要去买件衣服,很久没有买新衣服了。

这里是开发区,很荒凉,过了河才有集市。

我们乘船过。

2019年中考现代文阅读题目及答案—珍惜生命

2019年中考现代文阅读题目及答案—珍惜生命

2019年中考现代文阅读题目及答案—珍惜生命轻生自杀,在生活中是极少的;不珍惜生命却比比可见。

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有些人不能不说他不热爱生命,但却不热爱组成生命的材料。

例如:有的人一杯茶,一支烟,办公室里穷聊天;有的人下棋、打扑克,可以通宵达旦;也有的人为买一件时髦的衣服,从东城跑到西城,耗费上几个半天;还有的年轻人,把大好时光用在花前月下的爱情陶醉中诚然,谈天、玩乐、买东西、谈恋爱,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甜蜜事情。

但是,把比黄金还要宝贵的光阴淹没在这些事情上,毕竟令人浩叹。

任何一个奋发有为的人,是决不肯在庸碌中寂寞终生的,总是想在有生之年做一点对人民有益的事情,取得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

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也是可以实现的。

这里的关键是要珍惜时间,勤奋不息。

一分时间,一分成果。

历来,那些能为社会做出贡献而名播于世的人,无不是寸阴必珍,寸阴必夺。

我国数学家华罗庚曾做过这样的经验之谈: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

瑞典化学家阿累尼乌斯说过:我是属于那些没有留下一天时间干私事的一个。

工夫不负有心人,谁能赢得时间,谁就能获得成功。

试看今天,那些在建议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出类拔萃的人物,哪一个不是废寝忘食,日夜兼程呢?晋人陶侃说过: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这话有道理。

任何人,无论是伟大人物还是平凡的人,荒费时间则一事无成,珍惜时间就获得了成功的希望。

光阴永远追随者勤奋者的脚步。

记住岳武穆的话吧:莫等闲了少年头,空悲切。

(12分)1.第2段画线句子中材料的含义是(1分)2.本文题为珍惜生命,全篇却论述珍惜时间,为什么?(2分)3.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4.文章引用了许多名言警句,请你再写出两条珍惜生命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2分)5。

文章用了寸阴必珍寸阴必夺废寝忘食日夜兼程等成语,请你再写出两个这方面的成语。

2019年中考现代文阅读题目及答案—心灯如月

2019年中考现代文阅读题目及答案—心灯如月

2019年中考现代文阅读题目及答案—心灯如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晚饭后散布回来,我、儿子和妻一如既往地达成默契:我写作、儿看书、妻弹琴。

我们各自关严了门,沉浸在各自所钟情的天地里去。

电就是在这时停的,房间里顿时漆黑如罩,琴声戛然而止。

也不过片刻,妻摸索出了那只陈旧的蜡烛,”嚓”的一声响,客厅里先亮起一束毛笔尖似的烛光。

蜡烛燃烧得静极,火苗儿纹丝不动,柔柔的光款款地投向四壁,屋里多起隐隐约约的黑影。

妻和独生子不习惯这样的暗淡,轻掩房门到院中纳凉去了。

我无奈地搁下笔,借此点了支烟,静坐桌前,目光落在了烛焰上。

屋里是少有的静,烛光下青翠文竹和墙上的字画条幅被罩上了一层朦胧;烛光的芳香淡淡弥漫。

烛,营造出满屋的馨香和温情。

我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那静如处子的烛焰。

凝望它,它就幻化成了一盏油灯,蓦地点燃凝固于我心头已有十数个年头的思绪。

油灯对于我来说记忆尤为深刻。

抑或,我所有智慧的开启,无不与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大约是在上小学五年级时,因为要升初中,我们晚上开始上自习课。

那时,故乡偏僻尚未通电,30多位同学端着油灯汇集到教室里来,一俟点燃亮光如柱,立即四壁生辉。

第一次处在几十盏灯同时点燃的辉泽里,我们原本就十分活泼的童心越发地激动不安,素来宁静的教室搬桌挪椅,呼应嬉笑,难得安宁。

有调皮者趁人不备,扑地吹灭同桌亮着的灯,那正在看书的同学先是一愣,继而就要动手揪人,揪不着便扑地也将对方的灯吹灭……这个晚上正值隆冬,有米粒大的雪花飘然摇落。

间或就有一股北风透过窗棂缺了玻璃的豁口吹进教室来,齐刷刷一片的火苗儿先是被吹得卷缩了身子倾向一边,陡然变暗,未待挺直恢复先前的亮,便纷纷地熄灭,大家就又一陈惊呼。

惟角落里剩下一二盏孤灯,成了”火源”。

众人一窝蜂拥去,争着要先点亮自己这盏,接着就听到油灯坠地的脆响。

整个冬季,每晚自习总会有十几、二十分钟这样的嬉戏,简陋窄小的教室里温馨平添,多了份浪漫,少了份凝重,我们负重的童心因此而变得轻松、愉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兰州2019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焕发自省的力量何聪①自古以来,我们的先贤在修身养性、练达自身等方面,都十分重视自省的力量。

唯有自省,人才会变得克己谨慎,不断反思审视自身的过失,真正去纠正错误、解决问题,避免小过失发展成大错误。

很多人回首自己来路、盘点人生得失时感慨,正是自省精神让自己从歧途走向正路,从缺陷走向完善。

在相当意义上说,自省精神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是让自己减少失误、错误,实现自我净化提高的有力武器。

②“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度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说有沉沧,”危急时刻,人们往往会警题自己,反省自己的不足,补齐自身的短板。

而在平常时候,人们则容易失去警觉,习惯于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判断是非,而不是检视自己有无不足,缺点和失误。

当自省机制失去效力,几事责人而不自省,只我别人毛病,而不钱自已原因,位往会使小纠纷酿成大事故,正所谓:“各自责,天清地宁;各相责,天翻地覆。

”③自省的力量,首先在子可以“立已”,古人云“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极言自省是修身养性,提升境界的重要方法。

《世说新语》载,周处年少时面强气,为乡里所患,与蛟、虎并称为“三害”。

乡人怂愚他打虎擒蛟,巴望两败俱伤,同归于尽。

周处射虎杀三日,回来后得知人们以为他已死而皆相庆贺,始悟乡人患已之甚,乃“有自改意”,由此弃愚从善,终为忠臣孝子。

今天,我们讲自省,对思想、工作,生活点滴及细节予以检视,客观地看待自我,清醒地查我不足,其意义并非止于忏悔,而在于超越自我,促进自我认知、自我完善,不断唤醒善意良知,不断升华人格。

④自省的力量,还在于能够“达人”,“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桐城六尺巷这一古今佳话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凡事首先反省自己的不足并付诸改正的行动,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事当前,我们首先反省自已的错误,对方多半就会有正向的反应,即便一时没有也报之以宽容,很多问题就会在无形中化解了。

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每个人都能唤醒自省意识,焕发自省力量,就会形成向上向善的良性循环,重品行、讲道德、守规矩就会蔚然成风。

⑤善于自省的人富有人格魅力,善于自省的民族受到世人敬重。

处身现代社会,以“吾三省吾身”的精神,反躬自省自身的规则意识、道德品行、言行举止,在自省中知敬畏、受警醒、明方向,我们就将在不断自我约束中实现自我完善,进而共同提升社会文明的水位。

选自2018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有删改、(1)选文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是。

(限30个字以内)(2)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先提出观点,再分别论述观点,最后进行总结:这是总分总式结构。

B.第②段论述的重点是:人们危机时刻应反省自己的不足,补齐自身的短板。

C.选文引用周处自省改过的事例,论证自省可以修身养性、提升境界的道理。

D.第⑤段总结焕发自省力量的意义:实现自我完善,进而共同提升社会文明水位。

(3)选文第②段和③④段调换位置是否影响文意的表达?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4)第③段除举例论证外,还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1)自省精神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是让自己减少失误错误、实现自我净化提高的有力武器。

(2)B。

(3)选文第②段和③④段调换位置会影响文意的表达。

因为第②段论述了凡事责人而不自省的不良后果,由此说明自省的重要作用,由此引出下文自省的力量的论述,这样的论证思路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如果调换了,则不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所以,选文第②段和③④段调换位置会影响文意的表达。

(4)第③段除举例论证外,还采用了道理论证方法。

引用了“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度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说有沉沧”及“各自责,天清地宁;各相责,天翻地覆。

”的俗语,充分有力的论证了自省精神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是让自己减少失误、错误,实现自我净化提高的有力武器。

的论点。

使论证更概括、深入,更具权威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019甘肃兰州)雨天的狂欢李成①我的家乡在长江北岸,那里雨水较多,尤其是每年的梅雨季节,常常是连月不开。

②总是下雨,当然令人讨厌,尤其是我们这些顽皮的小孩子喜欢“闹野”,一旦大雨倾盆,遍地泥泞,更不方便出去玩了,天地间阴阴惨惨,人又无所事事,心情自是很郁闷。

我把家里的几本文学杂质都翻烂了,没有新的读物进来,那可真是百无聊赖啊!互只好趴在窗户上看外面的行人如何撑着旧伞在雨中伶仃而行,或在泥泞里艰难跋涉;甚至一滑一跌,现出种种让人感到滑稽的怪象,也能开心一下,但稍久仍觉枯燥无趣。

③是不是雨天都这样单调苦闷呢?也不是的,也有许多开心的事儿只在雨天才有。

比如夏天暴雨如注的当顷,我们会冒雨出去,把奔流的溪水拦起来,用泥巴建一个“水坝”,还用瓦片做个闸门,水蓄积到一定时候提起闸来,看到一片“洪水”喷出老远,自是欢呼准跃。

但最热闹乃至可称为“狂欢”的并不是在夏季,因为夏目村里人常常都很忙,无暇顾及玩乐尤其是集会----而“狂欢”总是需要许多人聚集在一起才会有的。

那么是什么时候呢?是寒冬或春初所谓“春寒料峭”的日子,田间农事已了,而天气已然或仍然寒冷,适合许多人聚集在一起取暖,欢乐地度过一天时光。

④这样的聚会一般是在村里的某间宽敞的公屋里进行。

我们那间公屋是叫作“大厅”的,或许在旧时代正是某个“大户”的厅堂,实际上是聚居在一起的几家的过道,平时搁放一点杂物,一到下雨天,人们不自觉地走来闲谈,一开始或许只是几个妇女来此做针线,接着好热闹的孩子们来这里捉迷藏,追逐打闹,又有几个大人来寻孩子,便站下来袖手而观。

于是人越聚越多,以致整个大厅里很快就挨挨挤挤,人群中不时爆发出响亮的笑声,从天井口直冲向云霄--布满雨云的天空。

⑤这时候不知不觉形成这样的局面;许多大人站在一边“观场”,而人丛中随时空出一块地儿便做了“舞台”,孩子们登场展现种种身段和能耐。

那便有点类似杂技表演了,有的做空中翻,咫尺之地,竟能原地接连翻出十几二十个跟斗,最后还能稳稳地站立;有的表演倒立,甚至倒着用手行走;有的几个人或一个人踢毽子,那自己扎的羽毛毽子漫天飞舞,让人眼花缭乱,却总是不会落地。

最不济的也想表演跳高或“飞檐走壁”,顺着根柱子爬到高处摸摸屋檐……总之是各尽其能,各施其技,以博得一声喝彩,一阵欢呼,而那些大人站在那里果然也看得兴致勃物,频频点头,不时嬉笑,有时还加以指点议论。

孩子们便玩得更来劲了,花样也更多,即使玩失败了,或差点出险,人们惊喊一声,接下去再让别人上场就是了……欢声笑语不断,仿佛正在欢度某个盛大的节日。

⑥不知不觉,我们就长成大孩子了。

当然不好意思再过分玩闹,不好意思总表演滑稽可笑的动作,但又还不够格跟大人站在一旁观望。

我们成了边缘人,很有点无聊了。

忽然有一天,有一个大孩子呼一声:我们换个地方玩吧!便从大厅里抽身出来,往村头上跑。

越过村路,就是打谷场,跑进打谷场,斜插过去,就来到东头的几间队屋,这在冬天主要是生产队储藏农具的地方,哦,这是个好地方!⑦门是简单地锁着的,我们很容易弄开就进去了,里面当然没有人,只有一屋子农具,一间堆得比较满,另两间空地多,正好做了新的游乐场。

我们不想把在“大厅”上玩的那些一一搬演,想玩点新鲜的。

这时,大孩子看着满地的农具,显然有了主意,便问:这些家伙什谁会使呀?有人说:我们开年就要拿它们种地干活了!于是各个都不自觉地拿起农具操练起来。

这个扶起一张犁,模拟着插入土地,推着向前;那个拖来禾桶,拿着掉了柄的大扫帚当稻穗在桶沿攒起来;又有人摇起风车,扇出巨风;还有人挥起木做扬谷,而我则和几个年龄小些的孩子趴到大水车上,踩着脚踏,车起水来……这一切仿佛都从未做过,多有趣呀,队屋里也腾起了一阵阵欢声笑语……⑧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狂欢,可是我们至多也就玩过两三次就不再玩了。

因为我们毕竟长大了,属于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即将正式展开,生活的重担已经在等着我们去挑起,我们自觉不自觉地都要告别童年的一切。

冬去春来,伙伴当中就有人再也不去上学了,他们跟从父辈到田野上学做农活,追随的也是与先辈一样的人生。

事实上,当初在大厅上参加狂欢“派对”的时候,就有几个大孩子从热闹场上抽身出去,坡上雨衣,戴上斗笠,消失在门外雨草中,帮父辈放水、护苗去了。

雨天的狂欢,童年的狂欢,是多么短暂啊。

(有删改)(1)雨天“我们”有哪些“开心的事儿”?请简要概括。

(2)你是否同意将选文第②段画线处删去?请说明理由。

(3)联系上下文,揣摩句中加点词表情达意的效果。

①而那些大人站在那里果然也看得兴致勃勃,频频点头,不时嬉笑,有时还加以指点议论。

(一般什么情况下说“果然”?“果然”用在这里,流露出“孩子们”什么样的心理?)②于是各个都不自觉地拿起农具操练起来。

(为什么是“不自觉地”?你如何理解?)(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文章标题中“狂欢”含义的理解。

【参考答案】(1)筑坝开闸;大厅中的表演;队屋中农具的操练。

(2)画线句子表现了孩子们爱玩的天性,为下文回忆中所做的趣事作铺垫。

同时以雨天在家的枯燥无味与大家在一起的快乐形成对比,突出标题中的“狂欢”。

(3)①在事情的结果与所预料相同的情况下使用;在句中表现了孩子们为自己的表演得到大人们预料中关注与夸赞而感到无比的自豪、得意。

②这群孩子生活在农村,他们的父辈们每天就以这些农具劳作,而且孩子们也要帮助父辈们劳作,长大后将这种生活延续下去,所以他们热爱生活,对农具有亲近感。

(4)“狂欢”不仅能表现孩子们玩耍的快乐,更能突出孩子们对生活、对劳动的热爱。

(2019甘肃兰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