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建霞_电磁兼容标准体系及EMC实验室认可的关注点

合集下载

EMC 实验室方案

EMC 实验室方案

测试对象:交流电源输入端口 所需设备:浪涌发生器 实验场地:一般实验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公司主要技术人员等著作 出版了许多电磁兼容的相 关书籍,成为企事业单位, 检测工程师们的宝典
公司资质
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 上海市科技创新领军企业 上海市合同信用AA级企业 上海市专利工作试点企业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磁兼容专委会团体会员 多项发明专利,以及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 上海工业优秀企业 创税百万元企业 中国电源学会会员单位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团体会员 上海外商投资先进技术企业 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上海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单位
静电放电抗扰度
台式设备静电放电试验布置示意图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
为什么要做脉冲群实验? 脉冲群瞬变干扰是模拟:机械开关切换电感 性负载时,在供电线路中产生一连串的高压窄脉 冲,对线路中半导体器件结电容充电,引起线路 或者设备的误动作。脉冲群抗扰度实验是一种较 为普遍的抗扰度实验项目,也是重复性和可比性 比较难做的试验项目。 测试对象:信号/控制端口、直流电源输出/输入 端口、交流输出/输入端口 所需设备:脉冲群发生器、容性耦合夹 实验室场地:一般实验室
实验室场地
电波暗室
屏蔽室
一般实验室
静电放电抗扰度
为什么要做静电放电试验? 静电放电现象是模拟:在低湿度条件下,带电的人体 直接触摸电子设备对设备放电,产生的对设备的影响(直 接放电);和在触摸临近设备时产生放电对所关心设备的 影响(间接放电)。 测试对象:机壳端口 所需设备:静电放电发生器,静电实验桌 品牌:TESEQ(瑞士) 实验场地:一般实验室
资质图片
我们的过去
EMC实验分类

多参数监护仪电磁兼容的检测及基本性能

多参数监护仪电磁兼容的检测及基本性能

要求和试验 》 《 G B 4 8 2 4 -2 0 1 3 工业 、科学和 医疗 ( I S M) 射 各 基础标 准并未提及 ,如果忽视 专用标 准要求 ,则所 做试
频设备 电磁骚扰特性 限值和测量方法 》以及 G B / T 1 7 6 2 6系 验项 目不完整 ,电磁兼容测试 也就失去全面性和可靠性。 列标准 ,这些标准是 电磁兼容检验的基础 ,详细规定 了 E M C 综 上所 述 ,在 多 参数 监 护仪 的 电磁兼 容 检 测 中 ,首
准使检 测有法 可依 ,保证 了检测 的规范性 和可重复 性 ,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同时对于检验机构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
以下列 出了多参数监 护仪各模块 电磁兼 容检测 中涉及 到 的中英文标准 ,见表 1 。 在开展实际的检测工作时 , 应明确标 准问的主次关 系, 制定测试方案 以及把握检测重点可按 照以下顺序进行 。 ( 1 )紧扣 电磁兼容行业基础标准 《 Y Y 0 5 0 5 -2 0 1 2医用 电气设 备 第 1 - 2 部分 :安全通用要求 并列标准 :电磁兼容
综上所述在多参数监护仪的电磁兼容检测中首先考虑emc行业及基础标准如yy0505gb4824gb17626系列等标准在确定测试方向及试验项目后详多参数监护仪电磁兼容的检测及基本性能闫佩玉肖潇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电磁兼容室北京101111中图分类号r197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376201511002802摘要随着科技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提高多参数监护仪近年来发展迅速
多 参 数 监 护 仪 电 磁 兼 容 的 检 测 及 基 本 性 能
闫佩 玉 , 肖 潇
( 北京 市 医疗器 械检 验所 电磁兼 容 室,北 京 1 0 1 1 1 1 )

电磁兼容性质量控制与评估

电磁兼容性质量控制与评估

电磁兼容性质量控制与评估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质量控制与评估是现代电子产品设计与制造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在电子产品使用日益普及的今天,产品中可能存在的电磁干扰与抗干扰能力成为了影响产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对电磁兼容性质量进行控制与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1. 电磁兼容性质量控制电磁兼容性质量控制是指在产品设计、制造和测试过程中,针对电磁兼容性的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有效的控制措施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国际和国内标准。

在产品设计阶段,需要考虑产品本身产生的电磁干扰以及抗干扰能力,这需要设计工程师具备一定的电磁专业知识,结合电子电路、电磁场理论等进行分析和设计。

一般来说,电磁兼容性质量控制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环节:(1) 电磁兼容性标准和法规的了解与合规。

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针对电磁兼容性的相关标准和法规,了解并遵守这些标准是保证产品能够在全球市场上通行无阻的重要前提。

(2) 电磁兼容性设计原则的运用。

在产品设计的初期,就应该考虑到电磁兼容性,采用合适的电路设计和布局,减小电磁干扰产生的可能性。

使用滤波器降低电磁辐射、增强接地措施、合理布局线路等。

(3) 电磁兼容性测试与验证。

在产品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验证,以确保产品符合预期的电磁兼容性能要求。

测试包括射频电磁辐射测试、电磁抗干扰能力测试等。

(4) 故障分析与改进。

在产品研发和制造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电磁兼容性方面的问题,需要进行系统的故障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确保产品质量。

上述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减小产品的电磁辐射和抗干扰能力问题,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对外界其他产品和设备造成干扰。

电磁兼容性质量评估是指对产品的电磁兼容性能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估,以确定产品是否符合相关的电磁兼容性标准和要求。

电磁兼容性质量评估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产品的电磁辐射测试。

这项测试是对产品在工作状态下的电磁辐射进行测试,以确定产品产生的电磁辐射是否超出了相关的标准限制。

电磁兼容性质量控制与评估

电磁兼容性质量控制与评估

电磁兼容性质量控制与评估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是指不同电子设备在同一电磁环境下能够正常工作,不产生互相干扰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电磁兼容性质量控制与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电磁兼容性质量控制与评估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电磁兼容性设计和电磁兼容性测试。

在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电磁兼容性要求,采取相应的设计措施,以降低设备对周围环境的电磁辐射和对外界电磁干扰的敏感性。

而在测试阶段,需要对电磁兼容性进行全面、准确的检测与评估。

在电磁兼容性设计方面,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1. 电磁兼容性要求分析:根据设备的功能和工作环境的特点,对电磁兼容性的要求进行分析和确定。

2. 电磁辐射控制:通过合理的电磁辐射控制措施,减少设备对周围环境的电磁辐射,避免对其他设备和人员产生干扰和危害。

3. 抗干扰设计:通过采用合适的电磁屏蔽和滤波技术,降低设备对外界电磁干扰的敏感性,提高抗干扰能力。

1. 电磁辐射测试:对设备进行电磁辐射测试,检测设备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是否满足辐射限值要求。

3. 电磁传导干扰测试:对设备进行电磁传导干扰测试,评估设备是否产生对其他设备的传导干扰。

在实际的电磁兼容性质量控制与评估中,还需要关注以下关键问题:1. 标准与规范:根据国内外相关标准和规范,确定电磁兼容性测试的方法和要求。

2. 设备与系统集成:对于一些复杂的系统和设备,需要进行全面的系统集成测试,评估系统整体的电磁兼容性。

3. 检测设备与方法:选择合适的检测设备和方法,确保电磁兼容性测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4. 政策与法规:密切关注电磁兼容性相关的政策和法规,确保产品符合国家和行业的要求。

电磁兼容性质量控制与评估是保障电子设备正常运行和减少电磁污染的重要手段。

只有通过科学、全面的质量控制和评估措施,才能有效提高设备的电磁兼容性,保证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正常工作。

电磁兼容性质量控制与评估也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环节之一。

电磁兼容性质量控制与评估

电磁兼容性质量控制与评估

电磁兼容性质量控制与评估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简称EMC)是现代电子技术发展中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电子设备的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广泛,其相互间的电磁干扰问题也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整个电子系统的运行和可靠性。

因此,电磁兼容性质量控制和评估是保证电子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手段。

电磁兼容性质量控制是指要求电子设备在特定环境下达到一定的电磁兼容性要求。

对于这些要求,可以使用一些质量管理手段来确保它们得到满足。

这些手段包括质量文档的撰写、测试、检查、审核等活动,其中质量文档通常是由制造商、设备用户或者生产部门制定的。

这些文档包括电磁兼容性规范、测试报告、评估报告、用户手册等。

电磁兼容性质量评估是指定量地进行电磁兼容性的检测和测量,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它通过评估电子系统的电磁性能,来确定电子设备是否符合相关电磁兼容性要求。

电磁兼容性质量评估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制定测试方案:制定测试方案需要考虑设备规格、测试场地、测试设备和测试参数等因素,能够系统地确定测试方案并提供给测试人员和设备用户。

2. 测量并分析:测量之前要根据测试方案装置测试场地、测试设备和设备进行连接,并进行测试。

测试完成后,需进行测试数据分析,计算和综合评估。

3. 测试报告:按照ISO17025的规定编写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应包括测试日期、测试机构、测量参数和测量结果等内容。

4. 风险评估和建议:根据测试报告分析分析测试结果,对设备及其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进行评估,依据评估结果提出建议或者整改措施,对电子设备进行相关异常测试和模拟,以保证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能。

总之,电磁兼容性质量控制和评估是保障电子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手段。

它能够规范电子设备的设计制造,保证设备的正常和稳定运行,确保电子系统的正常工作,提高电子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EMC认证

EMC认证
(4)运用分解、设界、堵漏、检测等方法,进行EMC设计的验证和问题排查性测试EMC的设计准则就是适时地 采取上述的各项措施,以最小花费来达到EMC指标。
EMC设计技术
产品EMC需求
1
设计
产品EMC规格
2
定义
3 产品系统EMC
设计
4 产品EMC详细
设计
5 产品EMC阶段
评审
根据产品目标市场的定位和产品形态,编制《产品EMC认证需求书》。
2:GB4343.2-1999《电磁兼容家用电器、电动工具以及类似器具的要求第二部分抗扰度》该标准己于1999 年3月23日发布,2000年4月1日起实施。
3:GB.1-2003 《低压电气及电子设备发出的谐波电流限值(设备每相电流£16A的设备)》该标准己于2003 年02月09日发布,2003年05月01日起实施。代替GB.1-1998。
(2)电缆EMC设计方案包括:①电缆分类方案;②电缆线材选型方案;③连接器选型方案;④电缆敷设方案; ⑤电缆出线方案。
(3)电源配电EMC设计包括:①电源配电电路框图;②滤波器件选型建议;③系统接地设计方案。
依据《产品EMC设计规格书》、《硬件总体设计方案》、《单板硬件详细设计方案》,编制《单板EMC详细设 计方案书》。
EM组成部分:①功能板;②背板;③机架与机柜;④器件布局等。
(2)在骚扰源和敏感设备之间设置屏障时,使用:①金属屏蔽;②滤波器;③接地印制线条;④护沟等。
(3)在EMI的出入点(POE)配置防护器件限制EMI经过这些POE进入时,使用:①滤波器;②磁环;③垫圈;④ 共模缓存放大器;⑤光电隔离等。
认证标准
随着电气电子技术的发展,家用电器产品日益普及和电子化,广播电视、邮电通讯和计算机络的日益发达, 电磁环境日益复杂和恶化,使得电气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性(EMC电磁干扰EMI与电磁抗EMS)问题也受到各国政府 和生产企业的日益重视。电子、电器产品的电磁兼容性(EMC)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质量指标,它不仅关系到产品 本身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安全性,而且还可能影响到其他设备和系统的正常工作,关系到电磁环境的保护问题。 为了规范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性,所有的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制定了电磁兼容标准。电磁兼容标准是使 产品在实际电磁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的基本要求。之所以称为基本要求,也就是说,产品即使满足了电磁兼容标 准,在实际使用中也可能会发生干扰问题。大部分国家的标准都是基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所制定的标准。

电磁兼容性的法规标准

电磁兼容性的法规标准

电磁兼容性的法规标准摘要:电磁兼容性(EMC)是指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稳定工作的能力。

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并避免电磁干扰对其他设备和环境造成危害,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法规标准来规范电磁兼容性。

本文将介绍电磁兼容性的概念,探讨几个国际经典的法规标准,并对其实施进行分析。

1. 电磁兼容性简介1.1 定义电磁兼容性是指设备在电磁环境中同时正常工作的能力。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设备对外界电磁干扰的抵抗能力(抗扰度)和设备产生的电磁干扰对其他设备和环境的影响程度(干扰度)。

1.2 重要性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和应用,电磁兼容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不合格的设备可能会对其他设备造成干扰,甚至对人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电磁兼容性的法规标准对于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民的安全至关重要。

2. 国际电磁兼容性法规标准2.1 ISO 9000系列标准ISO 9000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组织(ISO)制定的一套国际质量管理标准。

其目的在于指导企业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其中也包括对电磁兼容性的要求。

ISO 9000系列标准通过制定一系列质量管理原则和实施方法,帮助企业建立和维护电磁兼容性管理系统,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2.2 CISPR标准国际特种电磁兼容性组织(CISPR)制定了一系列针对电磁干扰的标准。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CISPR16标准,它规定了测量和限制电磁干扰的方法和限值。

CISPR16标准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科研、医疗、通信等领域,对各类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测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3 FCC Part 15规定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制定的Part 15规定是美国电磁兼容性的法规标准。

Part 15规定了各个设备类型的电磁波辐射限制和技术要求,规范了电子设备的设计与制造,以保证其符合国家的电磁兼容性要求。

在国际上,许多国家的电磁兼容性法规标准也有引用Part 15规定的情况。

2.4 CE认证欧洲经济区内销售的电子产品需要符合CE认证要求。

电磁兼容EMC认证及其标准详解

电磁兼容EMC认证及其标准详解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Part 2: Environment
Section 6: Assessment of the Emission Levels in the Power Supply of Industrial Plants as Regards Low-Frequency Conducted Disturbances 8 IEC 61000-2-7 电磁兼容 第 2 部分:环境 第 7 分部分:不同环境里的低 频磁场
美国的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成立于 1934 年,它主要对无线电、通信等进 行管理与控制,属政府机构,有执法权。它与政府、企业合作制定 FCC 法规、标 准。内容涉及无线电、通信等各方面,特别是无线通信设备和系统的无线电干扰 问题,包括无线电干扰限值与测量方法,认证体系与组织管理制度等。FCC 对 B 级产品执行强制认证,而且应由其认证实验室直接进行。FCC 还下属约 200 个“独 立实验室(ITL)”,分布在美国本土及世界各地。ITL 的主要职责是对申请得 到 A 级认证的产品进行测试,并负责培训认证及测试人员以及技术咨询。
15 IEC 61000-3-5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Part 3-4: LimitsLimitation of Emission of Harmonic Current in Low-Voltage Power Supply Systems for Equipment with Rated Current Greater than 16 A 电磁兼容 第 3 部分:限值 第 5 分部分:额定电流>16A 的 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的电压波动和闪烁限值
13 IEC 61000-3-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NAS-CL16 -2007《实验室认可准则在电磁兼容检测 实验室的应用说明》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六、EMC实验室认可的关注点
实验室认可的基本要求:
※ 管理要求 ※ 技术要求 ※ 补充的特殊要求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6
六、EMC实验室认可的关注点
管理要求
• 组织 • 质量体系 • 文件控制 • 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 • 检测和校准的分包 • 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 • 服务客户
不间断电源设备(UPS)第二部分:电磁兼容性要求;
GB/T21506.3 电力变压器、电源装置、电抗器和类似产品 电磁兼容 性(EMC)要求;
GB/T21419 低压直流电源 第3部分:电磁兼容性(EMC);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三、EMC标准体系
产品EMC标准
另一种是把产品的EMC要求写入产品的技 术标准中,如GB14048.2-2001低压开关设备和 控制设备 低压断路器,在该标准的7.3节电磁 兼容(EMC)中详细规定了一般要求,抗扰度和 发射的标准。
1
二、基本概念 (1)
电磁兼容: 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 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
(电磁)发射: 从源向外发出电磁能的现象。
电磁骚扰: 任何能引起装置、设备或系统性能降低或者对生物或非生物产生不良影 响的电磁现象。
电磁干扰: 电磁骚扰引起的设备、传输通道或系统性能的下降。
应对检测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考核,并持 证明上岗。
(2006版)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六、EMC实验室认可的关注点
5.2 人员 实验室人员应具有相应的电磁兼容基础理论
和专业知识,并且具有相关的实践经验。其中从 事本领域3年以上的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人员总 数的50%。
检测人员应经过必要的本专业培训和考核, 并持单位上岗证。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三、EMC标准体系
产品EMC标准
产品EMC标准涉及其特定条件应予以考 虑的特定的产品。除产品的特定要术外, 产品标准一般采用与产品类EMC标准相同 的规则。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4
三、EMC标准体系
产品EMC标准
特定类型产品有关的EMC标准,要考虑与该产品有关的 特殊条件(如负载条件等)。这类产品一般由产品标准化 技术委员会制定。 如:GB/T7260.2
这些设备大多是一种电磁干扰源,其发射的测试 方法和限值标准大部分为强制性标准。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三、EMC标准体系
产品类EMC标准
产品类标准专门针对某类产品规定特定的电磁 兼容要求(发射或抗扰度限值)和相对详细的试 验程序。目前大部分的产品类标准是由CISPR 各分技术委员会制定,其产品类别涉及工科医 设备、机动车船、家用电器和电动工具、电声 电视设备、信息技术设备和多媒体设备等。电 信设备产品类的标准则由ITU-T负责制定的。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国内外电磁兼容标准体系 及EMC实验室认可关注点
一、关注电磁兼容问题的意义
随着电工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以及 对电磁兼容环境要求日益提高,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已经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
§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开发周期越来越短; § 电子电路日益复杂,调试越来越难; § 电磁兼容标准强制实施;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三、EMC标准体系
通用EMC标准
GB/T17799.1-1999 电磁兼容通用标准 居住、商业和轻工环境中的抗扰
IEC 61000-6-1:1997
度试验
GB/T17799.2-2003 电磁兼容通用标准 工业环境中的抗扰度试验
IEC 61000-6-2:1999
GB17799.3-2001 电磁兼容通用标准 居住、商业和轻工环境中的发射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六、EMC实验室认可的关注点 开阔测试场
◆ 开阔测试场满足GB/T6113.104《无线电干扰抗扰度 测量设备规范 第1-4 部分 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 辅助设备 辐射骚扰 》中有关对开阔测试场物理特性、电 特性和场地有效性的要求。 ◆ 开阔测试场的最小尺寸应满足3m法测试的要求,对 大型被测设备测量场地应满足有关标准对场的要求。 ◆ 开阔试验场应按GB 9254 中的要求,每年(原则上) 测量一次归一化场地衰减,并保证归一化场地衰减满足 ±4dB场地可接受原则
IEC 61000-6-3:1996
标准
GB17799.4-2001 电磁兼容通用标准 工业环境中的发射标准
IEC 61000-6-4:1997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3
三、EMC标准体系 产品类EMC标准
产品类是指可以采用相同标准的一组类似产品, 如信息技术设备(ITE),家用和商用设备(ITE除外), 工业设备(ITE除外),通信设备,无线电、电视接收 机和相关设备,牵引运输设备,公用事业设备(电、 煤气、水等),医疗设备,测试与试验设备,接到中 压和高压供电系统的设备等。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2
三、EMC标准体系
基础EMC标准
GB/T4365 电工术语——电磁兼容, GB/T6113.101~105 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 范系列标准; GB/T6113.201~204 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方法; GB/T17626.1~1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 抗扰度试验等若干种抗扰度试验方法和试验等级)。 基础EMC标准一般为推荐性标准。
代号
名称
秘书处挂靠单位
总会 A分会 B分会
全国无线电干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无线电干扰测量和统计方法
工业、科学、医疗射频设备,其他(重)工 业设备及架空电力线、高压设备和电力牵 引系统的无线电干扰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电子标准化研究所(北京)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D分会 机动车辆和内燃机的无线电干扰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三、EMC标准体系
通用EMC标准
通用标准适用于在没有专用产品类和产品EMC标准 存在的情况,并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工作的产品。这类 标准规定适用于在该环境下工作的产品或系统的一组 基本要求、试验程序和性能判据。通用标准仅规定数 量有限的基本发射试验和抗扰度试验、最大的发射电 平和最小的抗扰度电平,以实现最佳的性/价比。通 用标准将应用环境分为A(工业环境)和B(居民区、 商业区及轻工业环境)两大类。
我国的实验室认可体系:
认可机构: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 ( 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 )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六、EMC实验室认可的关注点
认可准则:
CNAS-CL01 -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ISO/IEC 17025:2005)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六、EMC实验室认可的关注点
• 抱怨 • 不符合检测和/或校准工作的控制 • 纠正措施 • 预防措施 • 记录的控制 • 内部审核 • 管理评审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六、EMC实验室认可的关注点
技术要求
• 人员 • 设施和环境条件 • 检测和校准方法及方法的确认 • 设备 • 测量溯源性 • 抽样 • 检测和校准物品(样品)的处置 • 检验和校准结果质量的保证 • 结果报告
(对骚扰的)抗扰度: 装置、设备或系统面临电磁骚扰不降低运行性能的能力。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国内外电磁兼容标准体系及技术动态简介
二、基本概念 (2) EMC的三要素:
干扰源
传输与耦合的 媒介
接收器件
人为干扰源 自然干扰源
辐射 感应 传导
无线电接收机 工业控制系统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国内外电磁兼容标准体系 及EMC实验室认可的关注点
2010.05 宁波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寿建霞 高级工程师(研)
※ 中国电工学会电磁兼容专业委员会 ※ 全国无线电干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全国无线电干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B 分会 ※ 中国实验室认可技术委员会电磁兼容专业委员会 ※ 国家认监委电磁兼容专家组副组长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天津)
F分会 家用电器、电动工具、照明设备及类似设 广州电器科学研究院 备的无线电干扰
H分会 保护无线电业务的限值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北京}
I分会 信息技术、多媒体设备和接收机的电磁兼 信息产业部电子标准化研究所(北京) 容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六、EMC实验室认可的关注点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国内外电磁兼容标准体系 及EMC实验室认可关注点
中国正逐渐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创造 ”对中国而言,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创造”的核心,是一种广义的设计能力,包括电磁兼容设计能力; 电磁兼容设计能力已经作为世界发达国家的核心竟争力之一。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PR 11 -- GB4824 工业、科学和医疗射频设备电磁骚扰特性 限 值和测量方法
CISPR 12 --- GB14023 车辆、机动船和由火花点火发动机驱动设备的 无线电骚扰特性 限值和测量方法
CISPR 22 -- GB 9254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