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教学大纲
车用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技术与应用讲义

异步电机
3 4 8 2
电动机状态 发电机状态 制动状态
1
0 n n1
0 s 1
Tem 0
0 n1 n
s0
Tem 0
5 6 7
拖动性质转矩
s n
制动性质转矩
n 0 n1
制动性质转矩
1 s
Tem 0
sm
f1 f1' f1'' f1'''
1
T2
0
0
H_ON_L_PWM
T1
H_PWM_L_ON
t
t t t t t
T1 T4 T3
T6 T5
t
t t t t t
60 120 180 240 300 360 420
PWM a
t t t
T1T6 T1T2 T3T2 T3T4 T5T4 T5T6 T1T6
11
无刷直流电动机
T1 T4
t
t t
T1
T4
t
t t
T3
T6
T3
T6
t
t
t
t
Ud
T5
T5 T2
T2
t
60 120 180 240 300 360 420
t
60 120 180 240 300 360 420
0
0
PWM_ON
ON_PWM
t t t t
2
汽车级 -40-125℃ -40-105℃ 175℃ 1000次循环,低温: -40℃,高温:125 ℃ 30000次循环 管芯结温稳差100℃ 10000次循环 壳温温差80 ℃ 200m/s
《电机及控制技术》教学大纲

《电机及控制技术》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机及控制技术课程类别:岗位核心能力课程学分:6学时:80(8学时/周,10周)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工业控制、电机电器技术专业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以学生获得职业行动能力为目标,将工业自控设备操作员、工艺员、维护员、检修员、试验员所从事的机电设备的操作维护、检修、试验、故障排除等工作按照由简到繁、分层递进的思路,把人文素质培养和职业能力训练结合到项目载体中而设置的一门理实一体化的职业岗位核心能力课程。
课程的任务:为了提高学生选择、使用和维护变压器、电机及电气控制设备的能力;使学生理解变压器、电机的结构、基本工作原理,机械特性及运行特性,熟悉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的基本环节;掌握常用机床的电气控制的结构、原理及控制系统的设计、检修方法;熟悉新型电机、电器及电气控制设备的分析调试维护方法,培养学生分析生产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熟悉常用变压器、电机、低压电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理解常用电动机的基本工作特性、机械特性;●掌握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制动的原理和方法;●具有对电力拖动装置进行选择和简单计算的能力;●具有对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典型电路工作原理及线路分析的能力。
●具有设计较为简单的电气控制设备控制线路的能力。
●掌握典型机床电气线路结构、工作原理,并初步具有理解安装、调试和维护的方法能力。
2、能力目标●具有选择、使用、维护常用电机、变压器的专业技能;●具有整定和选用常用低压电器的专业技能;●利用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制动的原理,能分析和排除控制线路故障的专业技能;●能利用基本控制环节进行一般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安装的专业技能;●具有对一般机床进行维修的专业技能;●具有搜集专业资料、阅读资料和利用资料的专业能力;●具有一定的自学和创新能力,具备作为电类专业人员必备的基本专业技能。
电机与控制教学大纲及教材

电机与控制教学基本要求(64学时) 修订责任人:(谢挺王笑松)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日用电器专门化方向的主干专业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从事电子电器工作所必需的电动机及其控制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 知识教学目标1. 理解电子电器设备(产品)中常用的电动机(单相异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和单相串励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原理和应用,了解电子电器设备(产品)中使用的其他类型的电动机;2. 掌握电动类、制冷空调类电器中使用的电动机的结构、控制原理及其典型应用;3. 了解其他电热、电动、音响等电器和办公设备中的电动机及其控制电路;4. 了解电子电器设备(产品)中电动机及其控制应用的新技术。
(二) 能力培养目标1. 能够阅读电子电器设备(产品)典型的电动机控制线路;2. 初步学会安装和检修常用电动机及其控制线路。
(三) 思想教育目标1. 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精神;2. 加强规范操作意识与安全文明生产意识;3. 加强服务于群众的职业道德意识。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基础模块(一) 电动机基本原理与维修1. 单相异步电动机了解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掌握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单相异步电动机的类型、特性与参数;理解单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反转和调速的原理及方法;了解单相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2. 直流电动机了解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分类;掌握直流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理解直流电动机的起动、反转和调速的原理及方法;了解直流电动机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3. 单相串励电动机理解单相串励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单相串励电动机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二) 家用电器中的电动机及其控制1. 洗衣机电动机及其控制了解洗衣机电动机的结构与特点;理解洗衣机常用电控器件的结构、原理和特点;了解洗衣机电动机的基本控制方式;掌握典型的洗衣机电控线路的读图方法。
《电机及其控制技术》学习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目标 本课程是电工电子、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电子设备应用技术 、现代应用电 器与电子、楼宇自动化、计算机与自动检测专业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它的培养目 标是: 使学生掌握交直流电机拖动、电机的电气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 能,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人才,同时为学习后继课程打好基础。
互锁、各种保护电路等,熟记这几种常用基本控制电路的构成。熟练掌握几种典 型的控制电路,如顺序控制、多地控制、正反转控制、起动控制、制动控制等。 这门课属于工科类课程, 对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要求较高, 且前面的内容是 后面内容的基础,前后内容的联系较为紧密,因此若没充分理解前面的内容,则 会在后续的学习中遇到较大的阻力,容易失去学习的信心。因此建议大家一定要 一步一个脚印, 在充分理解前面内容的前提下再进行后续内容的学习。由于时间 关系,课件仅是教材的精选部分,因此,仅仅是依赖课件是不够的。大家在听每 讲之前应先看一遍教材的内容,然后再去听课件,这样有助于跟上老师的思路, 有助于加深知识点的理解,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电器、熔断器的结构原理、图形及文字符号。 应会:正确选择和使用低压电器;按钮、中间继电器、接触器、熔断器、时 间继电器和热继电器等的应用。 难点:低压断路器与漏电保护器的构成原理;各类电器图形与文字符号的区 别与记忆,特别是时间继电器不同的图形代表的含义。 易混淆的地方: 交流电磁铁与直流电磁铁,电磁铁中的电压线圈和电流线圈; 控制类电器线圈参数和触点参数,接触器与继电器。 第10讲: 课程内容:控制系统的分类,顺序控制、多地控制,其中顺序控制包括由主 电路直接实现的顺序控制和由控制电路实现的顺序控制。 应知: 电气常用的控制方法和分类。
《电机及其控制技术》学习大纲
课程名称:电机及其控制技术 教材名称:《电机与电气控制》,徐建俊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知识结构:电机基本理论(约 55%)+电机控制(约 45%) 成绩评估: 总成绩(100%)=作业(20%)+期末考试(70%)+平时 10% 考核题型(以下几种为主):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设计题(绘图 题)等。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与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与控制技术》课 程 标 准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与控制技术开课院部 汽车工程学院课程代码 考核性质 考试 学分 学时前导课程 《新能源汽车技术概论》、《电工电子技术》后续课程《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混合动力汽车结构与维修》二、课程性质和功能定位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
通过本课程要使学生掌握驱动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常见故障诊断方法等方面知识,使学生了解驱动电机系统的种类及特点,最终获得检修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检修的能力。
2、课程的功能定位本课程以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为立足点,面向新能源汽车技术相关企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驱动电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驱动电机控制器的工作原理等,熟悉国家现行的有关管理法规和政策,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成为具有实用性、竞争性、开拓性的应用型人才,为今后从事新能源汽车实践、新能源汽车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与内容1、课程总目标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驱动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常见故障诊断方法等方面知识,使学生了解驱动电机系统的种类及特点,最终获得检修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检修的能力。
2、课程具体目标(一) 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的结构组成;2.了解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3.掌握电机及控制器常见故障;4.掌握电机及控制器故障检测方法;5.掌握基本工具设备和仪器设备的规范使用;6.掌握旋转变压器的基本作用及检测;7.掌握高压元器件的绝缘测试;8.了解电机相关性能测试。
(二)能力培养目标1.能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对车辆进行检查;2.能运用摇表对电动汽车高压部分进行绝缘检查;3.能对驱动电机系统的故障进行分析;4.能就车更换驱动电机;5.能正确使用CAN卡对知豆H1车型读取报文;6.能看懂报文格式;7.能对照报文找出故障范围;8.能发现电路检测维护过程中的安全隐患;9.能正确使用常规的仪器,仪表工具;10.能识读汽车电路系统中常用英语词汇;序号课程内容 教学目标教学载体课时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项目(章节)序号项目名称(章节名称)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1 学习情境一: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认知任务1.1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基础认知任务1.2 驱动电机的性能要求与技术优势任务1.3 驱动电机的分类、性能对比与国内发展现状任务1.4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选型了解驱动电机的基础知识;掌握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性能要求;分类与性能对比;能根据需求对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进行选型。
《电机及控制技术》教学大纲

《电机及控制技术》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机及控制技术课程类别:岗位核心能力课程学分:6学时:80(8学时/周,10周)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工业控制、电机电器技术专业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以学生获得职业行动能力为目标,将工业自控设备操作员、工艺员、维护员、检修员、试验员所从事的机电设备的操作维护、检修、试验、故障排除等工作按照由简到繁、分层递进的思路,把人文素质培养和职业能力训练结合到项目载体中而设置的一门理实一体化的职业岗位核心能力课程。
课程的任务:为了提高学生选择、使用和维护变压器、电机及电气控制设备的能力;使学生理解变压器、电机的结构、基本工作原理,机械特性及运行特性,熟悉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的基本环节;掌握常用机床的电气控制的结构、原理及控制系统的设计、检修方法;熟悉新型电机、电器及电气控制设备的分析调试维护方法,培养学生分析生产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熟悉常用变压器、电机、低压电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理解常用电动机的基本工作特性、机械特性;●掌握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制动的原理和方法;●具有对电力拖动装置进行选择和简单计算的能力;●具有对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典型电路工作原理及线路分析的能力。
●具有设计较为简单的电气控制设备控制线路的能力。
●掌握典型机床电气线路结构、工作原理,并初步具有理解安装、调试和维护的方法能力。
2、能力目标●具有选择、使用、维护常用电机、变压器的专业技能;●具有整定和选用常用低压电器的专业技能;●利用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制动的原理,能分析和排除控制线路故障的专业技能;●能利用基本控制环节进行一般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安装的专业技能;●具有对一般机床进行维修的专业技能;●具有搜集专业资料、阅读资料和利用资料的专业能力;●具有一定的自学和创新能力,具备作为电类专业人员必备的基本专业技能。
《电机与控制》教学大纲

江西省泰和职业中专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电机与控制》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与维修专业教材,是一门机电类专业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用电动机的结构及其控制方法,培养学生对常用电动机的维护、保养与检修的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能掌握电动类、制冷类日用电器中主要使用的三种电动机——单相异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和单相串励电动机的结构、原理及应用,以及电动类、制冷空调类电器专用电动机的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熟悉对上述电动机进行维护、保养与检修。
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能够解决专业技术实际问题,养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结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和选学模块两部分组成。
1、基础模块是本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62学时。
2、选学模块是适应并体现不同层次,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学要求,以及不同地域、学校的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选学内容,选定后即为该专业的必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少于32学时。
3、课程总学时数不少于94学时。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一)基础模块第一篇:电动机第一章:直流电动机1.教学内容:第一节: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和分类第二节: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与运行特性第三节:直流电动机的起动、反转和调速。
2.教学要求与建议:了解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分类,掌握直流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理解直流电动机的起动、反转、调速的原理和方法,初步了解直流电动机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第二章:单相异步电动机1.教学内容:第一节: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第二节: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分类第三节: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反转和调速2.教学要求与建议:了解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掌握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理解异步电动机的分类和起动方式,了解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反转、调速的原理和方法,初步了解单相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及其检修方法。
《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课程标准-电气自动化专业

《电机驱动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定位与作用(一)课程定位《电机驱动技术》课程的开设是通过深入企业调研,与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共同论证,根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必须、够用为度,以掌握知识、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以机电一体化相关工作任务为依据设置本课程。
(二)课程的作用《电机驱动技术》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是在电工电子、电力拖动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核心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用电动机的结构及其控制方法,培养学生对常用电动机的结构原理分析及控制策略的设计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设计理念《电机驱动技术》课程的设计以生产实际中的具体案例为主,其服务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基础。
注重实用性,坚持以实为本,避开高深理论推导和内部电路的过细研究,适当降低理论教学的重心,删除与实际工作关系不大的繁冗计算,注重外部特性及连线技能,同时兼顾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做到既为后续课程服务,又能直接服务于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电机驱动技术》课程,使学生能掌握机电设备常使用的几种电动机--直流电动机、交流感应电动机、交流永磁电动机和开关磁阻电动机的结构、原理及应用以及驱动电动机的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熟悉电机调速、分析及控制。
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能够解决专业技术实际问题,养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知识目标】掌握驱动电机的结构原理及应用,掌握功率变换器电路及其应用技术,驱动电机控制技术及新型电机的结构特点与选用。
【能力目标】能对对驱动电机各种控制电路进行选择、应用和设计,能够准确描述各种电机控制技术的控制原理及特点,并针对不同电机选用不同的控制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教学大纲
一、授课对象
本课程适用于汽车服务系新能源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中、高级)班三年制
二、课程学时
总学时108课时,6课时/周,1学期授完。
三、课程的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与维修专业教材,是一门机电类专业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用电动机的结构及其控制方法,培养学生对常用电动机的维护、保养与检修的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本课程目的是:使学生能掌握电动类、制冷类日用电器中主要使用的三种电动机——单相异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和单相串励电动机的结构、原理及应用,以及电动类、制冷空调类电器专用电动机的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熟悉对上述电动机进行维护、保养与检修。
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能够解决专业技术实际问题,养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直流电动机8课时
1.教学内容:
第一节: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和分类
第二节: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与运行特性
第三节:直流电动机的起动、反转和调速。
2.教学要求与建议:了解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分类,掌握直流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理解直流电动机的起动、反转、调速的原理和方法,初步了解直流电动机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第二章:单相异步电动机10课时
1.教学内容:
第一节: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二节: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分类
第三节: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反转和调速
2.教学要求与建议:了解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掌握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理解异步电动机的分类和起动方式,了解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反转、调速的原理和方法,初步了解单相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及其检修方法。
第三章:单相串励电动机12课时
1、教学内容
第一节:单相串励电动机的结构和运转原理
第二节:单相串励电动机的运行特性
第三节:单相串励电动机的反转和调速
2、教学要求与建议:理解单相串励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单相串励电动机的主要特点和应用。
第四章:三相异步电动机16课时
1.教学内容:
第一节: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二节: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行特性
第三节: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反转、起动和调速
2.教学要求与建议:
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运行特性,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动、反转与调速的原理和方法。
第五章:其他类型的电动机简介10课时
1、教学内容:
第一节:单相同步电动机
第二节:步进电机
2、教学要求与建议:
了解其他类型的电动机(包括单相同步电动机、步进电机和直线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原理和应用。
第六章:电风扇电动机及其控制16课时
1、教学内容:
第一节:电风扇电动机
第二节:电风扇控制电路
2、教学要求与建议:
掌握电风扇的电控方式,各种常用电控器件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能够阅读典型的电风扇电控线路图。
第七章:空调电动机及其控制16课时
1、教学内容:
第一节:制冷压缩机电动机的结构与原理
第二节:空调控制电路
2、教学要求与建议
掌握空调的压缩机电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应用;掌握空调的基本控制方式,常用电控器件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掌握其典型电控线路和读图方法。
第八章:各类电动机维修实训20课时
1、教学内容:
实训一:电动机维修基础实训
实训二:直流电动机维修实训
实训三:单相异步电动机维修实训
实训四:电风扇电动机的检修
实训五:制冷压缩电动机及其控制电路的检修
2、教学要求与建议
掌握电动机维修常用工具和仪表的使用方法;掌握日用电器直流电动机的拆装方法和常见的检修方法;学会测定单相异步电动机的技术参数;掌握洗衣机电动机的拆装方法及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掌握台扇、转页扇、吊扇的结构、电动机绕组展开图、电动机拆装、绕组重绕的方法及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掌握电冰箱、空调器中制冷压缩机电动机的结构和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五、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成绩(60%)= 课程总成绩
其中:平时成绩包括:作业、笔记、考勤、课堂讨论、查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