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正确坐姿
怎样教孩子正确坐姿

怎样教孩子正确坐姿学龄前儿童的坐姿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正确的坐姿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保持健康,还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效果和注意力集中。
然而,由于长时间坐姿不正确可能导致的问题不容忽视,如脊柱畸形、近视等。
因此,今天我们将讨论如何教孩子正确的坐姿。
1. 了解正确的坐姿在教孩子正确坐姿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正确的坐姿是什么样子的。
正确的坐姿包括以下要点:- 小腿与地面平行,双脚平稳放在地上或者垫脚凳上;- 背部挺直,尽量保持自然的生理弯曲,避免驼背或者圆肩;- 头部保持正常位置,目光平视书桌或者屏幕,避免过度向前或向上仰视。
2. 提供符合身高的座椅和桌子为了保证孩子能够正确坐姿,我们需要为他们提供符合身高的座椅和桌子。
座椅的高度应该能够使孩子的脚平稳地放在地上或者垫脚凳上,而桌子的高度应该与座椅配合,让孩子能够将双手放在桌面上,保持自然挺胸的姿势。
3. 培养良好的习惯教育孩子正确坐姿的关键在于培养良好的习惯。
以下是一些培养良好坐姿习惯的方法:- 定期提醒孩子保持正确的坐姿,并夸奖他们的努力;- 与孩子一起参与体育锻炼,如瑜伽或者游泳,有助于增强背部和核心肌肉的力量;- 给孩子提供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以减轻肌肉疲劳。
4. 提供正确的示范孩子往往通过模仿学习,所以提供正确的示范对于他们养成正确坐姿的习惯非常重要。
作为父母或者老师,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正确坐姿的示范,并与他们一起纠正错误的坐姿。
给孩子看一些与坐姿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正确的坐姿。
5. 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帮助孩子保持正确坐姿,我们还需要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确保孩子的学习桌面整洁,没有干扰物,以及舒适的座椅和适合孩子的学习材料。
一个舒适、整洁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孩子更好地专注于学习,并保持正确的坐姿。
6. 与孩子沟通最后,与孩子进行沟通是教育他们正确坐姿的关键。
告诉他们正确坐姿的重要性,并解释为什么正确的坐姿有益于他们的健康和学习。
小学生的正确坐姿

小学生的正确坐姿对于小学生来说,养成正确的坐姿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的坐姿不仅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还能提高学习效率,让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加舒适和专注。
首先,我们来看看正确坐姿的标准是什么。
小学生在坐着的时候,双脚应该平放在地面上,膝盖弯曲约 90 度。
背部要挺直,不能弯腰驼背,这样可以有效地减轻脊柱的压力。
肩膀要放松,自然下垂,不要耸肩或者向前倾斜。
头部要保持正直,眼睛与书本或桌面的距离应该保持在 30 到 35 厘米左右。
手臂自然地放在桌子上,手肘弯曲约 90 度。
为什么要强调小学生保持正确的坐姿呢?这其中的好处可不少。
第一,正确的坐姿有助于保护视力。
如果坐姿不正确,比如眼睛离书本太近,很容易导致近视。
保持适当的距离,可以让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减少眼睛的疲劳感。
第二,它能够预防脊柱侧弯等问题。
小学生的骨骼还在发育阶段,如果长期坐姿不良,可能会影响脊柱的正常生长,导致脊柱侧弯或者其他脊柱疾病。
第三,良好的坐姿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当身体处于舒适的状态时,孩子们能够更加集中注意力,思维也会更加敏捷,从而更好地吸收知识。
那么,小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如何养成正确的坐姿习惯呢?家长和老师要起到监督和引导的作用。
在家里,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坐姿,一旦发现不正确,及时提醒并纠正。
在学校,老师在课堂上也要留意学生的坐姿,经常给予指导。
为孩子创造一个合适的学习环境也很重要。
桌椅的高度要适中,如果桌子太高或太低,孩子为了适应就会不自觉地采取不正确的坐姿。
椅子最好有靠背,能够支撑孩子的背部,让他们保持挺直。
另外,要让孩子意识到正确坐姿的重要性。
可以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方式,比如观看相关的动画视频、讲解脊柱的构造和功能等,让孩子明白坐姿不正确可能带来的后果。
同时,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
强健的肌肉能够更好地支撑身体,有助于保持正确的坐姿。
比如游泳、跑步、打球等运动,都可以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
还可以设定一些小目标和奖励机制。
如何培养小学生正确坐姿阶段性总结

如何培养小学生正确坐姿阶段性总结如何培养小学生正确坐姿、写姿的阶段性总结培养小学生正确坐姿、写姿习惯至关重要,通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矫正“两姿” ,现总结如下:1、多指导常提醒。
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是要经过多次的重复的。
孩子在行为类型上,视觉型的孩子占29%,听觉型的孩子占34%,动觉型的孩子占37%。
也就是说,动觉型的孩子非常多,在养成正确的坐姿方面,他们可能做的不好。
这个时候,由于他是动觉型的,跟他说很多,他可能不接受。
如果与听觉型的孩子用语言督促他坐直,这个可能他愿意听。
当面对动觉型的孩子,最好是走到他身边,然后往他后背上拍一拍,这样他就得到暗示,然后他就坐直了。
这符合动觉型的孩子,因为拍一拍是一个动作,这个孩子又是动觉学习者,他喜欢别人拍他。
用语言去强调他坐直、坐正,这是诸多方法的一种(适合听觉学习者)。
也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一行字:“请同学们坐直”(符合视觉型学习者)。
家长在家可以写个卡片放在孩子的桌子上。
从视觉上、动觉上、听觉上全方位的强调,并且这三种方法要分别对待不同的孩子:孩子是听觉型的就跟他说一下:你看你这一堂课就坐的很好,下一堂课老师希望你还能坐直;孩子是视觉型的,可能在黑板上写一行字对他起作用;动觉型的,要经常走到他后边拍一拍他,这样他就知道要坐直,不用说话。
今天上午拍一拍让孩子坐直,下午拍一拍让孩子坐直,明天拍一拍,时间长了孩子就形成了坐直的习惯。
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不能只停留在讲大道理和泛泛而谈上,贵在坚持经常,狠抓日常养成,并要及时发现问题,当场纠正不规范动作。
这就要求,无论是讲课,还是学生自习,老师都应当密切注意学生的坐姿和写姿,随时发现并当场指出不正确的姿势,切实加以矫正,逐步培养学生们的良好习惯。
对写姿不规范的,应先指出其错在哪里,再对照歌谣逐一讲解正确要领,尔后反复做示范、带着练,直至规范了姿势。
2、经常抓不间断。
针对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弱,应当在讲课和安排学生读书、写作业前,都要事先强调注意“两姿”,以强化他们的意识。
如何帮助孩子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坐姿

如何帮助孩子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坐姿孩子的身体姿势和坐姿对于他们的健康和发展至关重要。
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坐姿不仅可以预防姿势问题和脊柱畸形,还有助于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和学习效果。
下面将分享一些方法,帮助孩子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坐姿。
1. 创造适合的学习环境孩子在学习时应该坐在一个舒适、稳定的椅子上,桌子的高度应该适合孩子的身高。
此外,保持良好的照明也是必要的,确保孩子的视力不会受到过度的眼部疲劳。
2. 鼓励站立和活动间隙长时间的坐姿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发展,鼓励孩子每隔一段时间就站起来活动一下。
这可以帮助缓解肌肉紧张和疲劳,同时提升血液循环和注意力。
可以考虑设置定时器,每隔30分钟提醒孩子进行一次活动间隙。
3. 教导正确的坐姿姿势正确的坐姿姿势对于预防脊柱畸形非常重要。
指导孩子用整个背部贴在椅子的背面,同时保持头部和颈部直立。
脚应该平放在地面上或踏在一个稳定的台子上,双手放在桌上或在膝盖上。
4. 鼓励参加体育运动体育运动可以帮助孩子发展均衡的肌肉和强健的身体。
鼓励孩子参加适合他们年龄的体育活动,例如游泳、跑步、球类运动等。
这些运动可以帮助孩子调整和改善身体姿势,同时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感。
5. 定期进行伸展运动伸展运动可以帮助孩子保持灵活性并预防肌肉疼痛和不适。
指导孩子进行简单的伸展运动,例如伸展背部、颈部和手臂的肌肉。
这不仅可以放松紧张的肌肉,还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
6. 慎选背包和书包选择适合孩子身体和年龄的背包和书包非常重要。
背包应该有足够的宽度和垫肩,以减少肩部和背部的负担。
书包的重量应该合理,在10-15%的身体重量之间。
孩子在背书包时,应该使用双肩来平衡负荷。
7. 给予孩子正面的鼓励和激励及时给予孩子正面的鼓励和激励,帮助他们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坐姿。
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自己也要注意自己的坐姿和姿势。
鼓励孩子意识到正确的身体姿势对于他们的健康和形象的重要性。
以上是一些方法,帮助孩子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坐姿。
如何培养学生正确坐姿

如何培养学生正确坐姿小学生的骨骼正处于发育阶段,柔韧性非常好,但同时也非常容易受到“冲击”。
小学生在读书写字时如果坐姿不正确,久而久之,将养成不良的坐姿习惯,很有可能造成骨骼的变形,不利于身体保持平衡,出现驼背或肌肉疲劳等症状。
那要怎样培养学生正确的坐姿呢?1、告知孩子学习正确的坐姿,让其懂得坐直、坐正的好处。
有的孩子不明白坐直、坐正的好处,教师在提醒孩子坐好时,可以用形象化的比喻,让孩子真正理解坐姿好的道理,“看,警察叔叔腰杆挺得直直的,多神气啊!孩子坐直了看书、写字,也会用比较像警察叔叔一样看起来很有精神,不会得近视眼,脊柱也不会弯曲。
像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一样威风!”加以榜样的正面教育,孩子有了参照物的学习,会慢慢的形成自己学习模式。
2、编写儿歌。
把正确坐姿编成儿歌,如:“坐姿:头正、身直、脚放平。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姿势。
‘三个一’,要做到,字写工整视力好”。
让学生熟记成诵,并印发给家长,让家长配合学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做写字操。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做到每次写字前先做“写字操”,(闭眼、吸气、头正、肩平、身直、臂开、睁眼、握笔、写字、足安)真正做到“练字先练姿”。
4、学生体验。
对于学生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反复抓,抓反复,尤其应引导学生亲自体验,自悟问题的缘由,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过去抓学生的坐姿,只要求做到坐姿:头正、身直、脚放平。
学生就不得而知了,常常难以坚持,现在,我把工作做到细微处。
先让他们执笔写字时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同学们各种姿势都有,时间久了,学生感到很不舒服。
告诉学生这样不仅人易疲劳,而且容易造成近视和脊柱弯曲。
再让他们坐姿:头正、身直、脚放平。
这样,使学生在体验养成正确的坐姿。
5、拍照鼓励。
结合教学给坐姿和握笔姿势非常正确的同学拍照,展示给大家看,让身边榜样的力量来影响学生。
6、家长配合。
让家长把自己孩子的正确姿势拍照放大,贴在孩子的书桌前,时时提醒自己。
小学生如何培养正确的坐姿

小学生如何培养正确的坐姿小学生时期是孩子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良好的坐姿对于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习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长时间的坐姿,很多小学生往往出现姿势不正确的情况。
本文将介绍一些方法来帮助小学生培养正确的坐姿,以促进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效果。
1. 调整座椅高度和桌面高度为了保持正确的坐姿,小学生的座椅高度和桌面高度应该适合他们的身高。
座椅高度应该让孩子的双脚平稳地踩在地面上,膝盖呈90度弯曲。
桌面高度应该使得孩子能够在桌上写字或者做作业时保持脊柱挺直。
家长和教师应该定期检查和调整座椅和桌面的高度,确保孩子保持正确的姿势。
2. 背部挺直,双脚平放正确的坐姿应该是背部挺直,肩膀放松,双脚平放在地面上。
教育孩子保持挺直的背部和放松的肩膀,可以使用一些小技巧。
例如,可以让孩子在背部后面放一个小枕头或折叠毛巾来支撑腰部,帮助他们保持正确的坐姿。
另外,教育孩子将双脚放在地面上并保持平稳,可以使用一个脚凳或者垫子来辅助。
3. 控制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和姿势现代科技的普及给小学生带来了很多电子设备的使用,如平板电脑和手机。
然而,长时间低头使用电子设备会导致不良的坐姿和姿势问题。
家长应该设定合理的使用时间限制,并教育孩子正确使用电子设备的姿势。
比如,提醒孩子抬头看屏幕,保持头部和颈部挺直,避免长时间低头。
4. 坐姿休息操为了促进孩子正确坐姿的养成,可以在课间或者课后进行坐姿休息操。
坐姿休息操可以包括一些伸展和放松的动作,例如转动头部、摆动双臂和躯干、扭动腰部等。
这些简单的动作可以帮助孩子缓解疲劳、放松肌肉,并提醒他们保持正确的坐姿。
5. 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为了帮助孩子保持正确的坐姿,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也非常重要。
孩子的学习椅子应该有足够的支撑和舒适的软垫,桌面上应该有足够的空间来放置书籍和学习用品。
此外,学习环境的光线应该明亮而柔和,以减轻眼睛的疲劳。
培养小学生正确的坐姿需要家长、教师和孩子的共同努力。
家长和教师应该给予关注和指导,提供正确的学习环境,并定期检查孩子的坐姿。
小学生正确坐姿 (2)

小学生正确坐姿引言小学生的身体发育处于关键阶段,正确的坐姿对于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现如今,由于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和不良习惯的养成,很多小学生存在着不正确的坐姿问题。
本文将介绍小学生正确的坐姿,以及一些可以改善坐姿的方法。
正确的坐姿姿势小学生正确的坐姿有以下几个要点:1.坐直:小学生应该保持坐姿端正,背部挺直。
避免驼背,保持背部的自然曲线。
将坐骨用力贴近椅面,让身体负重均匀。
2.双脚着地:双脚应该平放在地面上,脚掌完全着地。
这有助于保持身体的平衡,并能够有效减少腰椎受压。
3.膝盖弯曲:小学生的膝盖应该微微弯曲,与椅面呈90度的角度。
这样可以减轻膝盖和骨盆的负担。
4.头部放松:小学生应该保持头部自然放松,不要过度低头或者抬头。
将视线放在书本或者教室前方,避免过度疲劳眼睛。
改善坐姿的方法除了正确的坐姿姿势,下面介绍一些可以帮助小学生改善坐姿的方法:1. 调整座椅高度座椅的高度对于保持正确的坐姿非常重要。
小学生的座椅高度应该能够使他们的双脚完全着地,并且屈膝角度为90度。
如果座椅太高或者太低,都会导致坐姿不正确。
家长和老师应该根据孩子的身高调整座椅高度,以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坐姿。
2. 使用腰靠垫腰靠垫是一个可以放置在椅背上的辅助用具,可以提供腰部支撑,保持正常的腰部曲度。
小学生可以在坐下后,将腰靠垫放在腰部正后方,使得脊柱得到充分的支撑。
这样能够减少腰肌劳损和腰椎受压的可能。
3. 定时休息活动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容易导致肌肉和骨骼疲劳。
小学生应该每隔一段时间,进行短暂的休息和运动活动。
可以起身走动、做一些拉伸运动,活动一下身体。
这样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和骨骼的疲劳,提高注意力和学习效果。
4. 培养正确的生活习惯除了正确的坐姿,小学生还应该培养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促进身体的健康发育。
这包括每天保持适度的运动,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充足的睡眠等。
这些习惯有助于维持骨骼和肌肉的健康,减少不正确坐姿带来的问题。
学生正确的坐姿

学生正确的坐姿
学生正确的坐姿,是建立在保护学生健康的基础上的,而正确的
坐姿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缓青少年的脊椎疾病。
正确的坐姿,应该是舒适自然、肩部放松、两脚平放在地面上,
身体与椅子成90度角,保持脊柱自然的弧度。
学生的高度不同,坐椅
需要适应身高,确保头部正对屏幕。
坐姿的正确性,不仅仅是呈现在课堂中,平日的生活中同样应该
注重。
如何养成正确的坐姿,需要三个方面的注意:
1.注意休息
针对学生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等现象,应该要有意識地定时休息,
保证眼睛和脊椎充分放松。
2.注意运动
武术、瑜伽等传统的运动方式可以更好地锻炼肌肉、强化骨骼。
对于学生,这些运动方式也有助于改善坐姿和增加兴趣,成为健康舒
适的生活方式。
3.注意饮食
适量的营养、充足的水分,对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至关重要。
对
于养成正确坐姿的学生来说,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养成健康的体态,便于维护正常的生理机能。
正确的坐姿,是养成健康习惯的基础,不仅仅呈现在课堂中,同
样应该融入日常中,以达到长期的保护和效果。
学生们应该根据自身
的身体状况,结合适当的休息、运动和饮食习惯,不断完善和调整,
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受益终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培养xx的正确坐姿
xx区土场镇中心完全小学xx
有十二个字,言简意赅,透彻明了,道破了中华传统修身学问和武学功夫的重要关窍———这就是:
坐如钟,立如松,行如风,卧如弓。
这句话,既是理念,亦是方法;既是功夫境界自然而然的流露,亦是身心状态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日久天长,不仅对身心健康大有益处,而且,能有效缓解心理上的压力。
尽管老师们几乎都听过这句话,但有些老师不理解其中的真义,更谈不上身体力行,如法修持了。
对这句话有个诙谐的解释:
坐如钟,坐稳了才不会左右摇晃,就是有人撞你也装猪吃象,心里嘹亮。
站如松,站稳了是个人,倒下了进入坟,满楼风雨根基牢固,我自闲庭信步……不管是从正还是从谐,都道出了关键——坐要稳,立要直。
现如今,教育部更是把坐姿列入学生健康教育的一项内容。
可见,学生写字姿势不正确,危害不小,轻者影响写字质量,养成不良习惯;重者影响生长发育、不利于身心健康。
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以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书写,不仅有利于书写的规范,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如何理解“培养学生的正确坐姿”?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是这样解读的:
一、教给方法,正确读写
首先,我运用讲故事或讲道理的方式,让学生明白正确的读写姿势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
如给学生讲故事:
小朋友,今天老师在路上看到一只小花猫,哭得很伤心,老师把它带来了。
你们想知道小花猫为什么哭吗?(出示小花猫手指木偶,讲故事)小朋友,我以前像你们一样,也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可是,我读书、写字不注意姿势,有时躺着看书,有时走路看书,写字时,身子趴在桌子上,时间一长,就成了近视眼,整天带着眼镜,真不方便!别的小花猫能跑多快就就跑多快,天天能捉到小老鼠,美美地饱餐一顿;我一跑眼镜就要掉,老鼠眼前跑我也看不
清,天天饿肚子。
一出汗,热气就沾在镜片上,什么都看不清。
我真后悔啊!小朋友,你们可不要像我一样,要从小注意读书、写字的姿势!同学们,老师今天就要教会你们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
读书、写字姿势正确了,对我们学知识,长身体都有很大的好处。
接着,通过演示导行,让小孩子做到读书时身体坐直,头放正,肩放平,再把书拿起来,眼睛离书本一尺远;写字时做到身体端正,书本放平,手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边一拳。
并以儿歌形式巩固对读写姿势的记忆:
小朋友,爱读书,读书姿势要做到,身直、头正、肩要平,眼离书本一尺远。
小朋友,爱写字,写字姿势要讲究:
两点靠,八字形,头抬高,脚放平。
笔拿高,一关节,两点靠,两指捏,掌心空,立掌写。
同时辅以示范分解动作,教会学生写字时速度稍慢,握笔动作一步来,做完稍停片刻,让学生看清楚。
二、反复训练,持之以恒
早、午读及新授课是便于集中训练的好机会,在这些课上可以分两步走:
1.学生体验
对于学生课堂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反复抓,抓反复的做法,引导学生亲自体验,自悟问题的缘由,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
过去抓学生的坐姿,握笔,只要求做到“三个一”,至于为什么要“三个一”,学生就不得而知了,常常难以坚持。
现在,我把工作做到细微处。
先抓那些执笔写字时靠近笔尖的典型,让大家发现这样执笔是看不见笔尖的,为了看到笔尖,身体就得往前倾。
再抓那些写字时头向左偏的典型,让大伙看看那样的姿势有多搞笑,告诉孩子这样写的时间久了,自己就会感到很不舒服。
让学生明白这样不仅人易疲劳,而且容易造成近视和脊柱弯曲。
最后让学生尝试手指离笔尖稍远些,他们就能感到腰板可以挺直了,胸部就能与桌沿一拳的距离了。
这样,使学生在体验中养成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2.不断纠错
写字姿势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好,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纠正的。
要持之以恒,不能一曝十寒。
有些学生把“认真写字”做成了“紧张写字”。
听到老师要求认真写字的要求时,有的把肩膀高高耸起,手部肌肉异常紧张,有的大拇指食指紧紧握住笔杆,食指弯曲成了“90”度,样子十分怪异。
有些学生写字姿势不正确,老师巡视过去看到,他就拿起橡皮擦不停地擦,就是不敢当着老师的面下笔写,像惊弓之鸟,怯怯的,无所适从。
遇到这些时候,老师必须循循善诱,手把手教,反复强调,反复练习,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
三、定中有变,灵活处理
尽管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姿势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但凡事没有绝对。
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发现有这么一种现象:
上课要求学生一定要坐正和坚持住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有一部分学生却会因为我们一直要求他们坐正、坚持住而变得更加无法集中注意力和讨厌学习。
教学过程也会因为我们反复的提醒而出现断断续续、衔接不自然的事实,从而影响了教学效率。
为什么我们动机是好的,结果却是糟的?我想可能是因为:
1、我们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有的孩子因为性格原因,他本身就坐不住,专注力差,他坐不住时老师反复要他坐住,他心里就会烦躁,无论成年人或是未成年人只要心里烦躁,就会坐不住和注意力分散。
2、当他坐不住时我们反复批评或责罚他,他就会更加反抗和讨厌学习,内心就会产生抵触情绪。
当一个孩子内心抵触我们的时候他还能认真听讲吗?
针对这些现象我们可以灵活调整自己的做法。
例如我们可以从提高自身的讲课水平和引导学生认真听讲的技巧方面着手,以达到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的目的。
而不要过于要求坐姿。
当我们要求所有学生都一样集中和坚持坐住时,就会矫枉过正。
尤其是对那些特别好动和坐不住的孩子,更不能一味要求他坐好坐久,强他所难只会让他更好动和脾气暴躁。
谈到这,有人可能不禁要问“你这样说是对的,但如果孩子不集中注意力听课那就放任他随意不听讲吗?”当然不是,孩子能否听得进课与坐姿并不完全成正比关系,教过一二年级的老师会发现,好多孩子你看他不认真听课,他考试成绩却也挺好。
对这样的孩子,我们可以采纳学习忽视的策略,也就是只要他不影响周边孩子,我们就假装看不见,课下再想办法教育。
试想想:
一个班五六十个孩子,如果你总是竭尽全力地找出哪些孩子坐不好,你会发现时时都有。
如果你每次都停下来去纠正那些孩子,那就根本没有时间进行教学。
所以,《改善学生课堂表现的50个方法》里说:
“忽略一些问题吧!选择你的战场,可以使你免于其他战争,也会达到你想要的效果。
”
动机好,结果糟,还有第三种可能,那就是发生在练习课或复习课上。
练习课上老师常会根据学生学习难点进行重点讲解与训练,有时还要求学生当堂订正;复习课上要根据复习内容进行适时记忆、即时掌握过关。
在这两种课上学生的步调是不可能一致的,有的慢,有的快。
老师对学生的用力也不可能是完全平均的,有些时候我们还需要采取帮扶策略,学得快的帮助学习慢的,订正得好的帮助不会订正的。
这些时候如果还要求课堂秩序井然,那教学效率就枉然了。
所以这个时候一线的老师更希望巡堂的领导能理解课堂有点乱的原因,那是要达到练习与复习的目的,保证尽可能多的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
这些课我们应该如何维持秩序呢?学生相对进入学习状态时我们不做过分要求,有时甚至可以适当放松要求;待学生们慢慢放松,并以忘我坐姿呈现时,我们就引导学生坐正坐直。
隔一小段时间又允许他们放松下来,待他们现进入忘我状态时又引导他们坐下和坐正,如此反复。
事实上,这种一张一弛的方式更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注意力。
时间一久,孩子们的注意力不但不会因此而变得更不能集中,相反却会更坐得住,更能保持好的精力。
就象弓箭手拉弓,一开始的时候他总是拉一拉再松一松,再拉一拉松一松,持续发力,直到拉满弓为止。
而不是一直让弓满弦,绷着不动。
这样不但难以持久,甚至会断弦。
教育中见功效的不是强迫,而是引导,根据孩子的兴趣引导其自然产生专注力和良好的自我克制力,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
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姿势也是如此。
对于实在难以改变的孩子,我们不妨改变自己的心态:
尽人事,听天命,尽最大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行。
虽然说出这样的话需要很大的勇气与智慧,但这恰恰就是不以个人意愿而转移的教育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