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海岛资源与开发利用情况

深圳市海岛资源与开发利用情况
深圳市海岛资源与开发利用情况

深圳市海岛资源与开发利用情况

发布时间:2011-10-22信息来源:政协深圳市委员会

深圳市位于广东省中部的珠江三角洲区域,北接东莞和惠州,南与香港特别行政区陆、海相连,东部有大亚湾、大鹏湾,西部有伶仃洋、珠江口;全市陆域土地面积202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14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57 3公里。

深圳拥有优越的港湾资源、滨海旅游资源及丰富多彩的海洋景观资源海,具有海洋城市的自然属性,具备打造全球物流重要组织枢纽的经济空间属性和成长条件。深圳经过20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滨海工业、海洋交通业、滨海旅游、海洋渔业为代表的支柱产业。深圳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其中,海洋交通运输业在海洋经济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深圳海岛组成与分布情况

深圳共有海岛39个(含有争议的内伶仃岛),海岛面积共5 9164平方公里,岛岸线长25 25公里。其中分布于东部海域28个,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12个;西部海域11个,其中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9个。

二、人居海岛的基本情况

由于深圳海岛面积很小,其中最大的内伶仃岛面积为4 799平方公里,其次是大铲岛面积为0 65平方公里,尚余多个小岛面积还不足0 0002平方公里,有9个小岛未命名。

(一)内伶仃岛

内伶仃岛面积4 7990平方公里,岛岸线长11 98公里,位于珠江主航道东侧,与淇澳岛隔海相望,距离本市赤湾8 5公里,地理座标为东经113°48′15″,北纬22°24′50″,岛上主要分南湾、北湾和东湾,岛的东部近岸水域为赤湾港区的优良锚泊地;其南部海域临近铜鼓航道,扼守赤湾港海运要冲,使之成为深圳市西部港区航运的生命线。1988年被列为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也是深圳市有人居住的第一大岛。目前内伶仃岛的争议尚未解决。

(二)大铲岛

大铲岛面积0 6500平方公里,岛岸线长4 00公里,与内伶仃岛隔矾石水道相望,距离妈湾1 15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3°50′35″,北纬22°30′50″。大铲岛形似铁铲,故名大铲岛,岛的周围海域水深4米—9米,建有水泥码头1座,上设大铲海关、边防检查站、商品检疫站、卫生检疫站、航运通信站以及海警部队等共计200多人。上世纪90年代,大铲岛已

列入深圳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中,纳入深圳市西部港区的发展蓝图,适宜连岛建港区,发展港口交通运输及临海工业。目前,深圳港大铲湾集装箱码头正在建设中。

(三)小铲岛

小铲岛面积为0 1896平方公里,岛岸线长2 12公里,位于大铲岛北部,距离大铲岛2 82公里。由于周边滩涂环境的优越,形成天然的牡蛎养殖基地。岛上虽无常住人口,但季节性的养殖生产人员和船只有上岛临时居住和停泊,是沙井蚝区的一个重要临时生产基地。岛的周围海域水深0 8米—4 1米,它与大铲岛同样已经纳入了西部港区发展蓝图。

(四)赖氏洲

赖氏洲是我市东部海域中最大的一个岛屿,面积为0 0387平方公里,岛岸线长0 95

公里。周围海域水深2 2米—8 8米。90年代曾有人试图从事旅游开发,但由于台风的侵袭,所有投资被毁于一旦,开发之事至今无人问津。

三、无居民海岛的开发与保护

《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管理规定》自2003年7日1日起施行。按《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管理规定》要求,无居民海岛属于国家所有,国家鼓励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严格限制炸岛、岛上采挖砂石、实体坝连岛工程等损害无居民海岛及其周围海域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活动。《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管理规定》发布后,厦门市出台了全国首部保护利用无居民海岛管理办法,突出“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以加强保护和生态修复为主,实现有序、科学管理,提升岛屿在海湾城市的品位。

对深圳海岛的利用管理,应结合海岛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既考虑与海洋功能区划的衔接,又应结合海岛自身的资源特征。关于无居民海岛的开发、保护与管理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考虑:

(一)明确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是无居民海岛管理的职能部门,市政府国土资源、建设、规划、公安、林业、民政、环保、海事等部门和当地镇人民政府应协助做好管理工作;

(二)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全市无居民海岛及周围海域的开发保护规划,报市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三)要充分认识到海岛生态系统的价值,尽可能地保持海岛的自然环境。

按《深圳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应以科学、永续、创新的观念指导海洋经

济的发展,调整和优化用海布局,优化海洋资源配置,实现海洋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海洋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相结合,促进我市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滨海工业等主要海洋产业的发展。由于深圳的无居民海岛面积很小,目前尚不适合居民居住及商业开发,也无实质开发利用的价值。为实现“美丽的海滨旅游城市、高品位的文化和生态城市”的总体目标,应以适度超前的理念对海岛自然景观加以保护,从而充分发挥深圳海洋整体

资源优势,促进海洋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将我市建设成海洋经济强市。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 策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麦积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摘要:通过对麦积区水资源现状分析,要解决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管好用好水资源,要突出水资源的节 约、保护和配置,加强工程管理,科学合理的开发利 用水资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 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1、水资源现状 麦积区位于天水市东北部,区内人口57.57万人,其中城市人口为12.18万人,土地面积518.1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75.27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2亩/人,本区以西秦岭为界,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28mm,且年内分配不均,65%的降水集中在6—9月份;区内季节变化明显,蒸发量较大,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300mm。岭南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包括党川、利桥两乡,境内流域面积1279km2,主要河流有白家河、花庙河、红崖河,多年平均径流量均在1亿m3左右,且水源稳定性较好;岭北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境内流域面积2180km2,主要河流有:渭河及支流藉河、牛头河、颖川河、东柯河。根据水文资料,渭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2.7亿m3,最大为30.43亿m3,最小为5.26亿m3,且随季节变化十分明显,丰水季节流量骤

增,最大为4920m3/s,枯水季节流量突减,最小仅为 0.34m3/s,而且含砂量大,多年平均含砂量为73kg/m3。 由于近年来连续干旱,部分河流出现连年干旱断流现象。如葫芦河98年断流时间为120天,99年、2000年断流均为84天;藉河97年断流长达330天,此后基本长年断流,仅在雨洪季节有短时洪水流过。 经现状分析,区内水资源量、需水量,可供水量在不同保证率p=50%(平水年),P=75%(枯水年),P=95%(偏枯年)时分别为:(见下表) 附表一单位:亿m3 续表单位:亿m 从上表可以看出,区内水资源从总量上看虽然相对较多,但其中地表水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地表水资源在区内利用率很低,造成的原因是:降雨量虽然较大,但年际变化也大,大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途径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本途径 一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 就学习动力而言,研究普通青少年的种种活动与兴趣,从中可以归纳出能够唤起学生强烈求知欲的各种教学方式、手段、工具、设施、方案、问题,以及如何布置作业、安排课堂内外学习等诸多要素,帮助学生更好地达成课程目标。 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充分利用公共设施和社区资源,使学生亲眼观察自己将要学习的知识、技能等在现实中的作用;运用种种声像手段可以向学生展示实际工作技能、口头表达能力、无私的行为及其他可观察的业绩。 根据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请一些在有关方面颇有建树的人士到学校讲课,他们可以结合自身的感受向学生介绍并共同讨论在学习上应该奋力达到的目标及其意义等。 二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及相应的教学材料 学生的水平难以整齐划一,为了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各门课程的选材不但需要了解学生目前已经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而且还应该兼顾他们之间的差异,设计大量方案,组织多种活动,准备相应的教学材料。比如, 阅览室和其他阅读材料汇编就应该备有从不同层次介绍同一主题的资料;布置作业,也应根据实际情况,从众多的方案和活动中选取与他们的知识、技能水平相当的题目;各种练习材料的具体内容往往需要课程设计者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加以提取和编排。 三创造性开发和使用教学用具

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校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具和学具,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服务。教学用具的开发和使用要因地制宜,简便实用,与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四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 学生能否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恰如其分地运用于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身的生活环境。一般说来,教师对校内环境及所在社区的某些方面都有所了解,应该加以很好地开发和利用。教师应该注意发掘学生生活经验方面的资源,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五制定参考性的技能清单 能通过调查整理,形成一个对各门学科和多种课外情境都有参考价值的技能清单。如:人文与社会课程学习领域的技能清单:要求:学生整理 六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 教学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新策略有多种多样的来源———来源于研究,来源于新教材和新手段,来源于先进教学法的报道,来源于同事,来源于督导人员,来源于对教学的自我总结,来源于对课堂学习情况的思考等。教师们要不断地考虑如何来充实自己的教与学的知识库,并且为增加这方面的知识作出不懈的努力。教师需要不断地提高通过自我总结和积极借助他人的反馈来分析自己的学习需要和学习风格的能力。教师应该善于运用教学日志、研究小组和个人教学心得集锦夹、同事指导、他人帮助、同事建议等自我评价和合作总结的手段、方法

经济建设及土地资源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经济建设及土地资源利用情 况调研报告 土地资源是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推动经济建设、保障人民生活的基本条件,是十分宝贵的资源和资产。根据县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由我牵头,县发改局、国土局、财政局、交通局、统计局、建设局等相关部门组成了《经济建设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思考》课题调研组,深入部分乡镇、企业和部门开展专题调研,了解我县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对我县未来10年的建设用地需求进行了预测。通过调研,调研组认为,在我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必需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在发展中谋保护、在保护中谋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我县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20__年全县土地总面积279907.68公顷(不包括与外县争议面积),其利用状况如下: (一)农用地:225417.2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XX.X%。其中:耕地面积47948.6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XX.X%;园地面积2417.92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XX.X%;林地面积137421.53公顷,

占农用地面积的XX.X%;牧草地面积23404.39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XX.X%;其它农用地14224.78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XX.X%; (二)建设用地:4013.8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XX.X%。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3477.6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XX.X%;交通用地面积446.55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XX.X%;水利设施用地面积89.69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XX.X%。 (三)未利用地:50476.59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XX.X%。其中:未利用土地面积48599.31公顷,占未利用地面积的XX.X%;其它土地1877.27公顷,占未利用地面积的XX.X%。 二、我县未来10年建设用土预测 (一)交通建设用地预测。根据《__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十*五”规划》要求,拟建设以荔八公路为主干线,内接外连通乡出县的“一横十纵”公路运输网络。按照规划,到2020年全县交通运输用地规模为596.55公顷。需新增占用耕地84.43公顷、园地10公顷、林地10公顷、牧草地18公顷、其他农用地20公顷、未利用地7.57公顷。 (二)工矿用地预测。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积极调整优化工业产业化结构,着力搭建工业经济发展平台”的总体规划,到20__年,全县将初步完成三个工业聚集区规划建设:一是把平湖响水洞规划为电子材料、旅游产品、民族特色产品综合开发和深加工、植物油精深加工、饮料、酒、食品、生物饲料及畜产品、农产品的加工业为一体的轻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一)当地水资源量 按1956~2003年48年地表水资源量系列计算成果,衡水市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总量为6.13亿m3,其中地下水资源量5.71亿,地表水资源量0.73亿m3,重复计算量0.31亿m3,水资源可利用总量4.4亿m3。 衡水市人均水资源量148 m3,仅为河北省省人均水平319 m3的48%,全国人均2238 m3的6.6%,世界人均7300 m3的2%;亩均水资源量76 m3/亩,远低于农灌需水量,是河北省省乃至全国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衡水市大规模地兴建引蓄水工程开始于1958年,经历了“63.8”洪水的衡水人民开始大规模开挖排沥河道、兴建除涝工程。进入七十年代后,相继修建了大量闸涵和排灌扬水站,增加了蓄水能力,减少了自然灾害。截止2012年,初步形成了以衡水湖为中心的引、蓄、供、排、灌工程框架体系,水利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建成卫千引水、中线引黄、中线引江、岗黄应急引水等调水线路;形成了以衡水湖为主的蓄水体系,全市主要河道及较大支流河道上共有主要闸涵199处,其中各河主要闸涵37处,小型闸涵47处,分干渠道以上的闸涵115处。全市支渠以上河渠总长度5739 km,正常蓄水面积约86 km2,蓄水能力可达到3亿m3;全市3亩以上坑塘6018处,蓄水

能力可达3亿m3。9条骨干排沥河道按照正常水位蓄水能力可达1亿m3左右。机井保有量总数达7.5万眼,咸淡混浇井组12500组,地下防渗管道达27000 km。 按统计,近三年年平均供水总量为17.42亿m3,其中地表水供水2.87亿m3占16%,地下水开采量13.95亿m3(其中浅层地下水3.95亿m3,深层地下水10亿m3)占80%,微咸水0.6亿m3占4%。全市近三年年平均总用水量17.42亿m3,其中城乡工业生活用水2.34亿m3,农田用水14.2亿m3,河道外生态用水0.08亿m3,河湖坑塘生态调蓄补给0.8亿m3。农业用水比重较大,占总用水量的82%。

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 利用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摘要:地方课程资源只有经过开发,才能转化为可利用的社会教育资源。开发目的在于利用,在于使课程资源转化为地方课程,为学生个性发展服务。为此必须明确地方课程资源的类型、开发原则、开发和利用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思路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颁发的经国务院批准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都明确指出,要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地方课程是指为了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的需要,由地方根据国家管理政策和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设置、补充完善和改编,并由地方管理的课程。这类课程的含义可以扩大到包含当地的校本课程,并包括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配套开发、编制的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参等。”各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及各中小学都毫不例外地要涉及到建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问题。而这些课程的建设,首先面临一个先决条件──课程资源的开发问题。要想使课程资源在地方课程建设中发挥最大的支撑作用,必须明确地方课程资源的种类及其开发原则、开发和利用的基本思路。 一、地方课程资源的种类 课程资源通常指为保证教育正常进行而使用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总和,教育的历史经验或有关教育信息资料。地方课程资源具有广泛

性、丰富性、综合性、差异性(因地域、文化传统、学校的差异而可开发的课程资源的差异)、多质性(同一资源对于不同课程有不同的用途和价值)等特征,因此可从多层面、多角度,把它分为多种类型。根据我国目前中小学课程三级管理的实际,有的把教育资源分为三个层面:国家课程的教育资源,地方课程的教育资源,校本课程的教育资源;有的根据来源、性质、物理特性和呈现方式、存在方式来分。我们主要是对地方课程层面的资源分类。因为地方课程资源丰富,既有校内的也有校外的,既有看得见的也有看不见的,同时指导力量来自多方面,因此地方课程资源主要是从支持学生发展的内容线索、支持课程资源的范围、存在的特有方式、支持课程的指导力量等来划分。 1.从支持学生发展的内容线索来分。 所有课程都应从发展学生方面着手,地方课程更不例外。综合实践活动(含研究性学习)主要从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我等线索来组织内容,实践已证明,这对学生的发展是行之有效的,所以各地在实验开发地方课程资源时,都把这一课程内容线索的做法迁移到地方课程当中去,把地方课程资源分为学生与自然方面,学生与社会方面,学生与自我方面。如自然方面有本地动植物、地形地貌、环保、气候、季节、自然景观等。在社会课程资源方面,“为了保存和展示人类文明成果的公共设施如图书馆、展览馆等无疑是重要的课程资源;道路的线条美、雕塑的造型美、音乐的节奏美等均可成为陶冶学生情操的课程资源;人类活动的交往如政治活动、经济活动、司法活动、军事活动、外交活动、科技活动等也可以成为课程资源;影响人类社会的生产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框架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框架 编者按:最近发生的两件事情(印花税上调、厦门暂停PX项目)再次引起公众对政府发布信息的关注。无论这两件事情关注的是信息的公开、传播和相关制度,还是关注信息的管理、服务对象等,其性质都可以纳入到信息资源的这个范畴。总体来说,信息化的本质就是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涉及到信息的形成、消费和各种机制等结构化的框架。该从哪一个角度看待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框架?这些 框架包含哪些具体内容,将对日常工作有何指导作用?本报邀请专家,从机制、经济、工程、工作框架四个角度梳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框架。 信息资源目录与定位体系的建设仍然是薄弱的环节,应该加强各类信息资源的目录建设,努力在信息搜索定位技术及相关服务上有较大突破。 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其他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相比 具有更大的复杂性,这是因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诸多领域,涉及政府部门、企业单位、公益机构、社会公众等多方面的主体。 信息技术的进步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先进的手段。但是,实践证明,单纯的技术驱动思路不能完全做好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我们必须从更广阔的视角进行梳

理,形成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结构化思路框架。 机制框架:重要推动力 合理的机制是推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动力。理顺机制对推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至关重要,特别是对宏观政策的制定和顶层政策的设计来说,理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机制关系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所谓机制是指一个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或这个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也即指事物之间推动或制约的作用原理或机理。 从方法论的角度讲,理清机制需要从研究有关行为主体以及相关的行为过程入手。从全社会看,从事信息资源开发的主体主要有三类:政务部门、公益性信息机构和信息企业。相应的信息资源开发主要过程包括:政务部门从事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公益性信息机构从事的信息资源的公益性开发和服务,信息企业从事信息资源的市场化开发和服务。 政务部门开发信息资源主要依靠行政机制。公益性信息机构从事信息服务主要依靠公益机制。信息企业从事信息开发活动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这三种机制构成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机制框架(见图1)。 图1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机制框架

调查报告 关于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和污染程度调查

关于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和污染程度 调查 “” 科技实践活动调查报告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思想为指针,全面贯彻实施教育要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精神,以践行“人本教育”理念为宗旨。学校特举行八、九两个年级全员参加的“关于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和污染程度的调查”大型科技活动。旨在通过这项活动使学生全面认识到“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就是资源积累”、“保护水资源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的生命线”。让他们为当地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彰显他们个体的生命价值。 〔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调查和自然资源调查的意识; 2、力求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达到提高全民对水资源保护和有效利用的认识,让节约用水的思想深入人心; 3、力求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使当地居民都能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达到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的至高境界。 4、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全面了解过去及现在当地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和污染程度与治理措施,以便于为当地政府提供这方面的资料,为今后本地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及防治保护提供可行性依

据。 〔活动方法〕: 一、调查走访; 二、实地调查; 三、交流与合作。 〔活动步骤〕: 为确保本次活动的实效,现将活动的实施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各小组学生向当地长期居住的老人或村委会干部了解当地过去及当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和污染程度状况,要求每位组员在调查中作好笔录,以利于后期资料整理; 第二阶段:各小组按本村或本组的实际情况作好出行安排,分步骤有序地开展目前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和污染程度的实地调查,要求每位组员在调查中作好详细记载(地点、水源水质、污染程度及污染原因等),以确保后期的资料整理; 第三阶段:学生将调查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形成各有特色的且富有一定价值的个体调查报告; 第四阶段:材料汇总,由指导教师进行分类整理,通过整理形成能代表共性的可行性报告,并向当地政府如实呈报,为当地今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污染治理提供可行性依据。 〔活动总结评价〕: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充分展现出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乐于探究与实践的精神,在八、九年级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本次活动达

2017学年深圳市福田区七上期末数学试卷

2017年广东深圳福田区七年级上学期北师版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共36分) 1.的相反数是 A. 2.年月 B. C. D. 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决定,实施普遍二孩政策,中国从年开始,推行了 年的城镇人口独生子女政策真正宣告终结,“未来中国人口不会突破亿?”是政策调整决策中的重要考量, “经过高、中、低方案反复测算,未来中国人口不会突破.” A. B. C.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D. 3.下列调查方法合适的是 A.为了了解冰箱的使用寿命,采用普查的方式 B.为了了解全国中学生的视力状况,采用普查的方式 C.为了了解人们保护水资源的意识,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D.对“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零部件的检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4.下列各组代数式中,不是同类项的是 A.和 B.和 C.和 D.和 5.从边形一个顶点出发,可以作条对角线. A. B. C. D. 6.有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则下列各式不成立的是 A. B. C. D. 7.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平面截一个球,得到的截面一定是圆 B.一个平面截一个正方体,得到的截面可以是五边形 C.棱柱的截面不可能是圆 D.甲、乙两图中,只有乙才能折成正方体 8.某种商品的标价为元,若以九折降价出售,相对于进货价仍获利,该商品的进货价为 A. 9.方程元 B.元 C.元 是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则 D.元 A. B. C. D.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长方形的长是米,宽比长短米,则它的周长可表示为米 B. C.表示底为,高为的三角形的面积 表示一个两位数,它的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是 D.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千米的两地相向出发,其行走的速度分别为千米/小时和千米/小时,经过 小时相遇,则可列方程为 11.关于,的代数式中不含有二次项,则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练习题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练习题 单选题 1、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主体是( A )。 A档案工作者B档案信息利用者 C档案资料D检索工具和处理手段 2、《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于( D )正式实施,档案馆成为政府信息的查阅场所,依法为社会提供政府信息公开的查阅服务。 A2007年4月1日B2007年10月1日 C2008年1月1日D2008年5月1日 3、档案馆(室)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法是( B )。 A档案外借B档案阅览C档案咨询D档案复制 4、告诉利用者如何使用检索工具查找档案的咨询活动,属于(A )。 A 指导性咨询 B 文献专题咨询 C 专项事实咨询D数据咨询 5、《档案法》规定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 D )向社会开放。 A 10年 B 20年 C 25年 D 30年 6、《浙江省国家档案馆管理办法》规定,国家档案馆保管的重大活动档案,进馆满( D ),应当向社会开放。 A 30年 B 10年 C 1年 D 6个月

7、档案编研工作的首要环节是( A )。 A选题B选材C加工D辅文编写 8、现行文件汇编,选材时应特别注意文件的( C )。 A政策性B机密性C时效性D指导性 9、要求做到“从宽防漏”原则的是选材的( A )。 A初选B复选C定选D贯彻始终 10、在加工过程中必须忠于原文,注意维护档案内容的历史真实性,保存档案文献的原文原意,切不可妄行增删改易,这是( B )的要求。 A求实原则B存真原则C慎改原则D规范原则11、我国档案部门开展编研工作的最基本形式是( A )。 A档案文献汇编B编写评价或介绍档案材料的工具书 C档案参考材料D编史修志 12、档案文献汇编一般由汇编题名、编辑说明、目录和正文等构成,而正文以( A )为主,按一定体例进行编排。 A全录式转录B节录式转录C综合提炼D问答式摘录13、《浙江省改革开放三十年大事记》属于( B )。 A机关大事记B国家或地区大事记 C专题大事记D个人大事记 14、会议简介的主体部分是( C ) A会议名称及届次B会议时间、地点、主持人 C会议主要议程及内容D会议参加人员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及对策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麦积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摘要:通过对麦积区水资源现状分析,要解决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管好用好水资源,要突出水资源的节 约、保护和配置,加强工程管理,科学合理的开发利 用水资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 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1、水资源现状 麦积区位于天水市东北部,区内人口万人,其中城市人口为万人,土地面积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万亩,人均耕地面积亩/人,本区以西秦岭为界,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28mm,且年内分配不均,65%的降水集中在6—9月份;区内季节变化明显,蒸发量较大,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300mm。岭南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包括党川、利桥两乡,境内流域面积1279km2,主要河流有白家河、花庙河、红崖河,多年平均径流量均在1亿m3左右,且水源稳定性较好;岭北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境内流域面积2180km2,主要河流有:渭河及支流藉河、牛头河、颖川河、东柯河。根据水文资料,渭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亿 m3,最大为亿m3,最小为亿m3,且随季节变化十分明显,丰水季节流量骤增,最大为4920m3/s,枯水季节流量突减,最小仅为s,而且含砂量大,多年平均含砂量为73kg/m3。

由于近年来连续干旱,部分河流出现连年干旱断流现象。如葫芦河98年断流时间为120天,99年、2000年断流均为84天;藉河97年断流长达330天,此后基本长年断流,仅在雨洪季节有短时洪水流过。 经现状分析,区内水资源量、需水量,可供水量在不同保证率p=50%(平水年),P=75%(枯水年),P=95%(偏枯年)时分别为:(见下表) 附表一单位:亿m3 从上表可以看出,区内水资源从总量上看虽然相对较多,但其中地表水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地表水资源在区内利用率很低,造成的原因是:降雨量虽然较大,但年际变化也大,大部分以洪水形式流走;入境水由于没有相应的调蓄工程,再加

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摘要:地方课程资源只有经过开发,才能转化为可利用的社会教育资源。开发目的在于利用,在于使课程资源转化为地方课程,为学生个性发展服务。为此必须明确地方课程资源的类型、开发原则、开发和利用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思路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颁发的经国务院批准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都明确指出,要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地方课程是指为了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的需要,由地方根据国家管理政策和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设置、补充完善和改编,并由地方管理的课程。这类课程的含义可以扩大到包含当地的校本课程,并包括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配套开发、编制的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参等。”各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及各中小学都毫不例外地要涉及到建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问题。而这些课程的建设,首先面临一个先决条件──课程资源的开发问题。要想使课程资源在地方课程建设中发挥最大的支撑作用,必须明确地方课程资源的种类及其开发原则、开发和利用的基本思路。 一、地方课程资源的种类 课程资源通常指为保证教育正常进行而使用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总和,教育的历史经验或有关教育信息资料。地方课程资源具有广泛性、丰富性、综合性、差异性(因地域、文化传统、学校的差异而可开发的课程资源的差异)、多质性(同一资源对于不同课程有不同的用途和价值)等特征,因此可从多层面、多角度,把它分为多种类型。根据我国目前中小学课程三级管理的实际,有的把

教育资源分为三个层面:国家课程的教育资源,地方课程的教育资源,校本课程的教育资源;有的根据来源、性质、物理特性和呈现方式、存在方式来分。我们主要是对地方课程层面的资源分类。因为地方课程资源丰富,既有校内的也有校外的,既有看得见的也有看不见的,同时指导力量来自多方面,因此地方课程资源主要是从支持学生发展的内容线索、支持课程资源的范围、存在的特有方式、支持课程的指导力量等来划分。 1.从支持学生发展的内容线索来分。 所有课程都应从发展学生方面着手,地方课程更不例外。综合实践活动(含研究性学习)主要从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我等线索来组织内容,实践已证明,这对学生的发展是行之有效的,所以各地在实验开发地方课程资源时,都把这一课程内容线索的做法迁移到地方课程当中去,把地方课程资源分为学生与自然方面,学生与社会方面,学生与自我方面。如自然方面有本地动植物、地形地貌、环保、气候、季节、自然景观等。在社会课程资源方面,“为了保存和展示人类文明成果的公共设施如图书馆、展览馆等无疑是重要的课程资源;道路的线条美、雕塑的造型美、音乐的节奏美等均可成为陶冶学生情操的课程资源;人类活动的交往如政治活动、经济活动、司法活动、军事活动、外交活动、科技活动等也可以成为课程资源;影响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的价值观念、宗教伦理、风俗习惯等与教育教学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因而也是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学生与自我方面,指当地学生自我成长的心理素质教育、品德教育、个性教育等资源。强调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我等内容线索,意味着地方课程突破了传统学科疆域的束缚,意味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实现得以保障。 2.从支持课程的范围来分。

张家界市红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调查

张家界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现状的调查 为了更好的了解张家界市红色资源,更好的弘扬红色精神,我们特利用两周的时间通过上网查资料,翻阅书籍,以及询问当地专家的方式对张家界市红色资源开发和保护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不仅对张家界市的红色资源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更加体会到了红色旅游资源在红色精神的传承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红色旅游资源的含义: 国家旅游局认为,红色旅游资源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是指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各族人民开展革命斗争期间所保留的重要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地域范围主要是指革命老区和红军长征路线。 二、张家界市红色旅游资源具体情况: 据调查,张家界市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据统计,红二、六军团在张家界市展开过重大战斗、策划过重要行动的旧址、遗址共20处;解放战争、湘西剿匪时留下的战场遗址、纪念地10余处;与贺龙元帅及其亲属参加革命活动有关的纪念地、故居7处。此外,革命战争年代留下了大量的红色歌曲和红色故事。这些红色资源大部分品味较高,且承载着丰富的革命精神。 据初步论证,张家界市红色旅游资源计有32处(含已开发利用的),具体情况如下:1.贺龙故居1896年3月22日,贺龙元帅诞生于此。位于桑植县洪家关西端,由贺龙祖父贺良仕修建。2.贺龙纪念馆、贺龙桥贺龙纪念馆、贺龙桥都位于桑植县洪家关贺龙故居对面。3.红二、六军团(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刘家坪,刘家坪又名珠玑塔。距桑植县城13公里。4.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湘鄂川黔苏区)纪念馆位于永定城区解放路。5.红二、六军团指挥部旧址龙堰峪。位于桑植县刘家坪,距县城14公里。6.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金鞭溪上流域“红军路”,红军纪念碑。7.贺龙刀劈芭茅溪盐局旧址。芭茅溪距桑植县城75公里,是毗邻湖北鹤峰的小镇。8.桑植起义遗址澧源镇9.桑植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县政府院内。10.中华苏维埃六县联合政府旧址。位于桑植县城北80公里的白竹坪马家新屋,毗邻湖北鹤峰。11.中华苏维埃慈桑县革命委员会旧址。位于桑植县城东38公里的空壳树乡普慈塔彭氏庄院内。12.桑植县农民协会旧址。位于县城澧源镇东正街92号,原是一栋商绅大府第。13.红军学校遗址。位于桑植县城今桑植一中校园内。占地4公顷。14.红军医院遗址。位于桑植县城北17公里的洪家关乡鱼鳞寨北麓“民家”村落。15.红四军“罗峪整编”遗址谷罗山。位于桑植县城20多公里。16.红六军团司令部旧址。位于桑植县瑞塔铺

《档案工作实务》 第3章《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第1节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概述(含答案)

第三章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一节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决定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成败的关键是(A)。 A.档案工作者 B.馆(室)藏档案资料的丰富程度 C.档案利用者的知识水平 D.档案信息的共享程度 2.(B)是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效果的反馈信息源。 A.档案工作者 B.档案信息利用者 C.档案资料 D.检索工具和处理手段 3.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任务是(D)。 A.满足社会档案信息需求 B.产生经济效益 C.产生社会效益 D.实现档案信息共享 4.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主体是(A)。 A.档案工作者 B.档案信息利用者 C.档案资料 D.检索工具和处理手段 5.坚持(D)是确保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 A.服务原则 B.开放原则 C.法治原则 D.效益原则 6.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起到直接控制作用的是(B)。 A.档案工作者 B.档案利用者 C.档案信息

D.检索工具 7.提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九个方面主要内容的是(B)。 A.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 B.关于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意见 C.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 D.关于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 8.(A)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根本目的和总的指导思想。 A.服务原则 B.开放原则 C.法治原则 D.效益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 1.各级国家档案馆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档案网站(ABC)。 A.提供档案网上检索利用 B.定期公布开放档案日录 C.定期公布开放档案全文信息 D.定期开展文件归档 2.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有服务原则、(BCD)。 A.保密原则 B.开放原则 C.法治原则 D.效益原则 3.利用“中国档案信息网”,可以提供的服务有(ACD)。 A.档案网上检索利用 B.开展网上投诉 C.公布开放档案全文信息 D.公布开放档案目录 4.国家档案局建设“中国档案信息网”,主要是为了建立全国性、分布式、互联互通的(BD)。 A.档案信息资源体系 B.公开档案信息发布平台 C.档案信息安全体系

4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4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4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4.1水资源状况 4.1.1水资源分区 水资源分区采用区域区划的有关规定和方法,在高级分区中以水 资源中地表水的区域自然形成(流域、水系)为主,在低级分区中,考虑供需系统及行政区域,水资源分区与行政区域有机结合,保持行政区域和流域分区的统分性、组合性与完整性,适应水资源评价、供需分析、合理配置、节约保护、综合治理和科学管理等工作的需要。 根据贵州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分区成果,石阡县全境属于长江流域一级水资源分区;二级水资源分区包括乌江和洞庭湖水系;三级分区包括乌江思南以上和洞庭湖水系的沅水浦市镇以上;四级分区为思南以上的余庆河~石阡河、沅江浦市镇以上的施洞以上四级分区。结合石阡县河流分布状况,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特点,综合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今后规划等因素,将石阡县划分为6个水资源五级区:直汇乌江区、余庆河区、本庄河区、黑滩河区、石阡河区、汇入沅江流域区。石阡县全县面积为2165.49km2,其中境内乌江流域面积为2070.51 km2,占全县面积的95.6%,境内洞庭湖水系流域面积为94.98 km2,占全县面积的4.4%。石阡县河流水系及水资源分区见图 1和图2。各水资源区面积见表4.1.1-1。 表4.1.1-1石阡县水资源分区表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 分区面 积 (km2) 长江乌江思南以上 余庆河~石阡 河 直汇乌 江 36.84

(2070.51km 2 ) 余庆河 336.11 本庄河 171.23 黑滩河 79.24 石阡河 1447.09 洞庭湖水系 沅江浦市镇以上 施洞以上 (94.98km 2) 汇入沅江 94.98 4.1.2 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 4.1.2.1 降雨的时空分布特点 根据石阡县境内站网布设状况,选择石阡气象站、石阡水文站、石固雨量站、坪山雨量站、聚凤雨量站、本庄雨量站、白沙雨量站、扶堰雨量站、甘溪雨量站、中坝雨量站、尧寨雨量站等站进行分析,依据各站实测资料,并以石阡气象站为参证站,对各站降雨资料进行插补延长,计算各站多年平均降雨量成果见表4.1.2-1。 表4.1.2-1 石阡县境内雨量站情况表 站名 降雨量均值(mm ) Cv 观测项目 备注 石阡气象站 1103.3 0.16 降雨、蒸发、气温等 Cs=2Cv 石阡水文站 1093.4 0.16 降雨、径流等 石固雨量站 1016.9 0.19 降雨 坪山雨量站 1191.4 0.21 降雨 聚凤雨量站 1069.0 0.18 降雨 本庄雨量站 1145.6 0.17 降雨 白沙雨量站 1141.2 0.18 降雨 扶堰雨量站 1150.2 0.21 降雨 甘溪雨量站 913.6 0.17 降雨 中坝雨量站 1051.0 0.16 降雨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几点想法(精)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几点想法 花东中学李洪霞 长期以来,由于教材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以至于一谈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是教材本身。而在新课程理念下,现代课程观呈现出多元化、综合化、现代化、实用化、开放化、结构化的特征。 生物新课程的实施为中学生物学科的教学注入了更为丰富的内容体系,拓展了生物课程资源的选择范围,为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更为灵活的延伸空间。随着生物教学改革步伐的不断深入,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将会逐渐摆脱传统狭隘的课程资源观,呈现出各种更为丰富多彩的形式和途径。作为一名中学教师,要树立生物教育的大资源观,注重生物课程资源的整合,拓宽生物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视野。基于上述认识结合日常的生物教学工作,谈谈在生物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实践过程中的一些切身感受和做法。 课程资源与课程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恰当而有效地加工和利用课程资源,有助于提高课程建设的层次和水平。例如在新的课改理念下,为了弥补国家课程的单一和不足,可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开设一系列的校本课程。 一、日常生活中的生物课程资源 学生对自己身边的各种事物最为熟悉和最感兴趣,同时也最容易激起学生对生物的探究欲望。善于引导学生关注和认识身边的科学素

材,不仅可以扩展生物课程资源的选择范围,同时也是生物教师基本的职业素养。例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吃的学问、喝多少水等;我们的居住环境有街道景观、空气质量、土地保护等;孩子们身体的茁壮成长有身体的测量、骨骼之谜、奇妙的指纹、人的性格、肤色、血型、遗传等;日常活动有家庭日用水量估算、废旧电池回收、塑料袋用量调查等活动。这些在学生身边随处可见的简单材料或活动经过精心整合设计后,就成为了具有结构性的生物课程资源,在学生的生物课外活动中引发起浓厚的探究兴趣和深度思考,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个性区位中的生物课程资源 中学生物课的教学重视学生生物科学探究的开放性,鼓励利用本地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个性化的区位特色值得生物科学教师去充分开发和利用。我国幅员辽阔,每所学校所在地区由于自然位置、地理条件等不同,形成了历史、气候、动植物、农作物、水资源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正是由于这种差异,形成了我们习惯上所说的地方特色资源,从生物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角度看,这些个性资源具有更多样和更生动的实用价值。“水的三态”变化及江河湖泊——水利与防洪、防止水域面积缩小;草原——牧草繁殖、防止沙化;乡村中的自然环境等等。从小范围来讲,每个学校所在地,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都蕴含着丰富的科学课程资源,以我校为例,地处农村,校园内外到处可见可利用的中草药,学生在平时的饮食中也经常用到这些药材,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堪忧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堪忧 作者:崔昊 如何良好地开发信息、利用信息资源,已成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当我们在谈论这个数据爆炸年代如何去存储信息的时候,往往我们忽略了一个更加严峻的问题,那就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毕竟在这些正处在爆炸式增长的数据中,蕴含着人类赖以持续发展的智慧,同时,在这些数据中,也并不都是精华,也有糟粕。于是,这就对我们如何良好地开发信息、利用信息资源,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近日,作为国内较早关心信息化建设,关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大型综合性媒体集团,《光明日报》举办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专题研讨会”,组织了业内许多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专家、学者参加,包括中国社科院计算机网络中心主任、社科院信息办主任解延德、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陈传夫等知名人士,同时,作为国际上的权威调查机构,IDC中国公司副总裁万宁先生也出席了此次会议。另外,在信息数据存储领域有着领先地位的EMC,作为本次研讨会的厂商代表,EMC公司客户解决方案总监马隽也发表了其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看法。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作为国际上权威的调查机构,IDC一直非常关心数据存储产业的发展,在研讨会上,IDC中国副总经理万宁引述IDC最新研究报告《数字宇宙膨胀:到2010年全球信息增长预测》数据指出,2006年全球每年制造、复制出的数字信息量共计1610亿GB,中国数字信息量为127.1亿GB ,占全球信息量的7.9%;受“富媒体”、用户创建内容和16亿网民三大因素推动,到2010年,全球数字信息量预计为9880亿GB,而中国的数字信息量预计为900.5亿多GB,占全球信息量的9.1%。由此看出,中国的信息增长速度还要高于全球,2006-2010,全球信息量增幅为6倍,而中国则高达7倍。相比之下,印度的数字信息量预计为172亿GB,韩国的数字信息量预计为157亿GB,日本的数字信息量预计为520亿GB。 这就说明,我国信息资源不仅整体规模十分庞大,而且仍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对于如此众多的信息的存储、利用是全社会,尤其是以国家主体的政府政务系统和以商业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商务系统非常关心的一件事情。 对于电子政务与政府机构领域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解延德主任表示,目前在实际工作中,他们遇到了很多问题,他表示,10年来我们国家信息化建设是急速发展,但真正的信息共享、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我们还没有做到,特别是在信息开发和信息应用过程中,我们确实有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解决。现在网络是基础、信息是关键、应用是问题、管理是保障,必须要融合到一起才能健康地发展,最难的是数字化办公、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我们还处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办公流程简单结合的层面上。 他认为,对信息资源的保护、分析和利用对于提高执政能力、加强自身建设、推动社会进步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当前我们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因此,当前只有以应用为目推进信息化建设,才能取得实质的进展。 而对于目前我国存储设备的购买、管理和利用,很多业内人士都表示还非常的不健全,

承德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分析解析

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承德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姓名: 学号: 院(系、部):地理系 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班级:2010级1班 指导教师:杨印书 完成时间: 2014 年 4 月

承德市是河北省主要的旅游城市之一。2009年承德市提出“创建国际旅游城市”的目标,力争到2020年将承德市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吸引力、聚集力和知名度的旅游城市。这个决策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考虑到承德市发展的实际,有利于宣传承德市,提高承德市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因此,如何发挥历史文化优势,深层次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承德市经济发展,需要深入研究探讨。本文概括了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概念和程序,论述了旅游资源开发的类型和影响因素。并通过资料收集法、文献法和实地调查法等方法集中探讨了承德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影响因素,综合分析找出问题,探究原因,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以促进承德市旅游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承德市;旅游资源;影响因素

Chengde City, Hebei Province, is one of the main tourist cities. Chengde City in 2009 that "create an international tourist city," the goal, and strive to 2020, playing in Chengde city with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attraction, gathering strength and visibility of the tourist city. This decision times,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actual development of Chengde, Chengde City in favor of propaganda, raise Chengde City's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and competitiveness. So, how to play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dvantages, in-depth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and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engde city, need further study to explore.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concepts and procedur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discusses the types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And through data collection, literature and field surveys and other methods focused on the status and influence factors Chengde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o identify problems, explore the reasons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to promote health tourism Chengde City orderly development. Keywords: Chengde City; tourism resource; influence facto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