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及土地资源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土地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5篇范例)

土地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5篇范例)

土地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5篇范例)第一篇:土地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我市土地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摘要)一、铜陵市土地资源情况及利用现状铜陵地域面积小,境内多丘陵,耕地后备资源非常匮乏。

与大建设、大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相比,土地供给严重不足。

一是人均土地资源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根据2010年统计数据,全国人均土地约10.5亩、拥有耕地1.4亩。

而我市人均拥有土地2.25亩,人均耕地不足0.6 亩。

二是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大。

2006年至2010年期间,铜陵城市化率从48.7%提高到63%。

同期,铜陵年均建设用地增长速度达到20%,特别是近年来新上项目占用新增建设用地比例大幅提高。

三是人均占有建设用地水平较高。

城郊及农村建设用地分散,存在较多的“空心村”现象。

四是工业用地集约化程度近年有所提高但仍低于较发达地区。

2010年,我市开发区平均投资强度约110万元/亩,产出效益为150万元/亩。

同期,合肥经开区和高新区的投资强度为200-250万元,芜湖开发区的投资强度为150-180万元。

五是土地闲置或低效利用现象仍比较普遍。

从区域上看,主要分布在铜胥以东,泰山大道以西等区域;其余分布在大桥经济开发区“大通工贸园”及铜陵县金桥工业园;从项目类型上看,闲置土地主要涉及纺织、铜产品加工、机械制造、电子材料等产业,特别是一些一次性申请用地500亩以上的大型项目闲置土地较多;从时间上看,主要是在2007年工业用地招拍挂和控制指标制度未实施前形成的。

二、近期我市在提高土地利用率方面所做的探索一是实行“三集中”,即工业向工业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原则上不在工业园区外,审批单独选址新建工业项目。

全面推行人口向城区集中的做法,集中建造安置住宅小区。

截止2010年,全市共选址19宗土地,用地面积约110.9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80万平方米,安置拆迁户近2万户。

初步测算,此举可减少新增建设用地3600亩,节地效果显著。

土地利用调研报告

土地利用调研报告

土地利用调研报告土地利用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资源的利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深入了解和全面掌握当地土地利用现状,本次调研对所在地区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分析。

二、调研目的1.了解当地土地利用的类型和分布情况。

2.掌握农田、城市、工业、生态用地等各类土地的利用现状。

3.发现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4.为土地规划和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调研方法1.实地考察:前往所在地区进行实地勘察,进行目视观察和测量。

2.问卷调查:通过面对面和网络方式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群众对土地利用的认知和满意度。

3.数据收集:收集地方政府、行政部门和相关单位的相关数据和资料,包括规划设计图、土地利用报告和统计数据等。

四、调研结果1.土地利用类型和分布情况根据调查结果,该地区的土地利用主要分为农田、城市、工业和生态用地四类。

其中,农田占总面积的45%,城市用地占25%,工业用地占15%,生态用地占15%。

2.土地利用现状(1)农田利用:农田主要分布在乡村地区,主要用于种植作物。

尽管农田面积不大,但利用率相对较高,农作物产量稳定。

(2)城市利用:城市用地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和市区周边,包括住宅、商业、交通、教育等各类设施。

城市用地的占地面积逐年扩大,空间利用效率较高。

(3)工业利用:工业用地主要分布在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包括工厂、仓储、物流等。

工业用地的占地面积相对较大,但利用率较低,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大。

(4)生态利用:生态用地包括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主要起到生态保护和风景旅游的作用。

生态用地的占地面积不大,但对环境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3.土地利用问题和隐患(1)土地资源浪费:一些农田和生态用地存在闲置或被破坏的情况,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2)城市扩张压力:城市用地的不断扩张给周边的农田和生态用地带来压力,导致土地资源竞争加剧。

(3)工业用地污染:部分工业用地存在污染问题,严重影响周边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乡村振兴规划土地资源利用调查报告

乡村振兴规划土地资源利用调查报告

乡村振兴规划土地资源利用调查报告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成为了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了深入了解乡村振兴规划下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特进行了一次基于实地调研的综合性调查。

以下是调查报告的内容。

一、乡村背景和土地资源概况调查所属乡村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土地资源面积广阔,多样性丰富,包括耕地、林地、草地等类型。

二、土地资源利用现状2.1 耕地利用状况通过实地调研,发现耕地利用程度较高,大部分农田被用于种植粮食作物,少部分用于经济作物的种植。

2.2 林地利用状况该乡村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林地利用主要分为经济林和生态林两类。

经济林主要用于木材和竹子的经营,而生态林则用于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2.3 草地利用状况草地作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被充分利用。

调查结果显示,该乡村的草地利用较为合理,主要用于放牧和饲养家畜。

三、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例如,部分农田存在小规模的荒地和秸秆焚烧习惯,这对于土壤的保护和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

另外,草地过度放牧、禁止砍伐的林地却出现乱伐的现象,也反映出土地资源利用存在不合理和盲目的行为。

四、土地资源规划与管理在乡村振兴规划中,土地资源规划与管理至关重要。

应当根据土地资源的特点和乡村发展的需求,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

同时,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监管和管理力度,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五、合理利用耕地资源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应高度重视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通过调整种植结构、推广科技创新等措施,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率和产出。

六、生态林的保护和经济林的发展在土地资源利用中,生态林的保护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的平衡至关重要。

同时,加大经济林的培育和经营力度,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

七、草地管理与畜牧业发展草地的合理利用可以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因此,应加强对草地的保护和管理,控制过度放牧的现象,提高草地的恢复和再生能力,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利用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土地利用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土地利用情况调查分析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某地区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综合分析,以了解该地区的土地资源利用状况、问题与挑战。

通过对土地利用情况的详细调查和分析,可以为改善土地利用方案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建议。

二、调查方法为了获得准确的土地利用数据,我们采取了以下调查方法:1. 采用无人机航拍技术获取高分辨率的土地利用影像数据;2. 结合地面实地调查,进行土地利用类型的人工识别和分类;3. 收集相关部门的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权属和土地利用政策等资料;4. 与当地政府和企业进行座谈,了解土地开发利用情况和规划。

三、调查结果经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到如下土地利用情况的结果:1. 农用土地:占总面积的60%,主要用于农作物种植和养殖业。

其中,水稻种植是主要农业产业,占据农用土地的50%。

2. 工业用地:占总面积的20%,主要分布在乡镇城市和工业园区,用于工厂建设和工业生产。

3. 住宅用地:占总面积的10%,主要用于城市建设和居民住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住宅用地面积逐年增长。

4. 商业用地:占总面积的5%,主要用于商业办公楼、购物中心和酒店等商业设施的建设。

5. 其他用地:占总面积的5%,包括公共设施用地、交通用地和矿产资源开发用地等。

四、问题与挑战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与挑战:1. 农用土地过度利用:由于农业生产的需求不断增长,农民过度利用土地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2. 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这给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带来了压力。

3. 土地污染问题:部分工业用地可能存在土壤污染问题,需要加大治理力度,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土地利用规划不合理:部分土地利用规划与实际情况不符,需要对土地利用规划进行优化和调整。

五、建议与展望基于调查结果和问题与挑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减少农用土地的过度利用。

土地资源调研报告例文[5篇范文]

土地资源调研报告例文[5篇范文]

土地资源调研报告例文[5篇范文]第一篇:土地资源调研报告例文调研报告范文土地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既是重要的资源,也是重要的资产,还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丌断发展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丌断深化,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对土地管理工作的丌断加强,我国的土地市场建设获得了较大发展,土地资本运营已成为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

**是一个较为贫困落后的山区县,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丌足,加大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力度,加快国有土地资本运营显得尤为重要。

20**年下半年实施县乡机极改革,新组建**县国土资源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提高土地对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为目标,坚持资源保护不资产管理幵重,建立健全土地收购储备各项制度,加大国有土地储备交易工作力度,严格执行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出让觃定,土地市场的培育发展和觃范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土地市场建设的现状近年来,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在丌断深化,如何盘活土地,抓好土地储备交易工作成为经营城市的一大课题。

为此,我们挄照县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在改造旧城、开发新城工作中,为实现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在完善土地储备交易制度方面结合县情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一)成立机极建章立制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产生是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调控土地二级市场的内在需求,也是深化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必然结果。

由亍我县城镇觃模较小,布局分散,城区基础设施丌完善,城市建设资金短缺,过去长期实行无偿、无期限的土地使用制度,大部分存量国有土地以划拨方式迚行转让,非法入市现象严重,应征土地出让金随意减免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大量国有土地资产流失,政府难以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也为土地交易中的“暗箱操作”提供了瘟床。

针对这一情况,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亍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国发[20**]15 号)和国土资源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觃定》(国土资源部第39 号令)等文件精神,依法觃范土地市场,确保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高度垄断。

土地利用调研报告

土地利用调研报告

【导语】⼟地利⽤的⼴度、深度和合理程度是它的⽣产规模、⽔平和特点的集中反映。

以下是整理的⼟地利⽤调研报告,欢迎阅读!【篇⼀】⼟地利⽤调研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列席会议的各位同志: 根据县⼈⼤常委会20**年⼯作计划安排,经县⼈⼤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组成调研组对县⼈民政府新⼀轮⼟地利⽤总体规划修编⼯作情况进⾏了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调研的基本情况 调研组根据调研内容,及时就调研重点、调研⽅式等与县国⼟资源局联系后,⼀是于20**年8⽉27⽇到国⼟资源局召开局班⼦成员、规划股负责⼈参加的会议,听取国⼟局关于XX县新⼀轮⼟地利⽤总体规划修编(2006-2020年)⼯作情况汇报,座谈了解相关⼯作情况。

⼆是到国⼟局规划股、第⼆次⼟地调查办公室查阅相关资料。

三是与负责修编⼯作的作业单位“昆明麦普房产⼟地评估咨询有限公司”取得联系,进⼀步核实了解修编⼯作各⼯作阶段⼯作任务的完成情况。

⼆、新⼀轮⼟地利⽤总体规划修编⼯作完成情况 ⼟地利⽤总体规划是实⾏最严格⼟地管理制度的纲领性⽂件,是落实⼟地宏观调控和⼟地⽤途管制,规划城乡建设和统筹各项⼟地利⽤活动的重要依据。

⾃⼟地管理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已于1987年和1997年对⼟地利⽤总体规划进⾏编制和修订。

⾃2005年起,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开发格局的深刻变化,开展了第三轮规划,规划期为2006-2020年。

县委、县政府⾼度重视新⼀轮⼟地利⽤总体规划修编⼯作,认真贯彻党的精神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国务院、国⼟资源部和省、市⼈民政府关于深化改⾰加强⼟地管理的决定、关于做好⼟地利⽤总体规划修编前期⼯作意见的通知要求,成⽴了XX县⼟地利⽤总体规划修编⼯作领导⼩组,制定了《XX县⼟地利⽤总体规划修编前期⼯作⽅案》。

通过依法进⾏公开招标,确定昆明麦普房产⼟地评估咨询有限公司作为技术作业单位,部署开展全县⼟地利⽤总体规划修编的前期⼯作。

通过县国⼟资源局、各乡镇⼈民政府和技术作业单位的努⼒,修编⼯作已取得阶段性突破,预期⽬标能圆满实现。

土地资源配置调研报告

土地资源配置调研报告

土地资源配置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在现代社会中,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土地资源是国家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它的配置对于国家的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而土地质量和数量并未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开发,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愈发引起人们的重视。

因此,本次土地资源配置调研旨在了解当前的土地资源使用情况,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二、调研背景本次调研是针对当下国内土地资源的使用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土地资源现状:了解当前土地资源的种类、面积、分布等情况,以及其开发利用状况和各类土地资源的使用状况。

2.土地资源保护:了解当前各地的土地保护政策和相关技术措施,以及政府对农业、生态、文化等方面土地资源的保护措施。

3.土地资源利用:了解当前各地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和使用方式,包括工业用地、商业及服务业用地、住宅用地、农业用地、生态用地等。

4.土地资源开发:分析目前各地土地资源的开发现状和主要开发模式,包括国有土地出让、民间投资、农村土地流转等。

三、调研结果1.土地资源现状中国土地资源总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其中19.6%为城市居住用地,23.7%为农村居住用地,31.2%为耕地,9.9%为林地,8.8%为草地,4.1%为盐碱地,2.6%为建设用地。

从土地利用情况来看,城市居住用地的数量占比持续上升,而耕地和林地的数量占比则呈下降趋势。

同时,陆地资源的使用效率还有待提高,部分地区存在土地浪费的情况。

2.土地资源保护各地政府出台了多项法规、政策和技术措施,加强了对土地资源的保护,主要措施包括:(1)建立土地资源监管与审计制度,强化对土地资源使用情况的监管与治理;(2)加强生态保护,提高土壤肥力恢复能力,预防土壤退化,以及加强湿地保护等;(3)推进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资源盘活利用率。

调研土地资源工作总结

调研土地资源工作总结

调研土地资源工作总结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城乡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土地环境,我单位进行了一次土地资源调研工作,现将总结如下:
一、调研范围。

本次调研主要涵盖了我单位所在地区的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各类土地资源,重点关注了土地利用现状、土地资源分布、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等方面。

二、调研内容。

1.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我们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进行了全面的了解。

发现在一些地区存在着土地过度开发、滥用化肥农药等问题,对土地资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2.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我们对农田水利设施、林地开发、草地保护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发现一些地区存在着资源利用不合理、浪费严重的情况。

三、调研成果。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刻认识到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
1.加强土地资源保护意识,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力度。

2.推动农田水利设施的改造升级,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3.加强对林地、草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遏制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

四、展望。

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土地资源调研工作,不断完善土地资源管理体系,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土地资源保护,共同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力量。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土地资源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我们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土地资源一定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建设及土地资源利用情况调研报告土地资源是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推动经济建设、保障人民生活的基本条件,是十分宝贵的资源和资产。

根据县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由我牵头,县发改局、国土局、财政局、交通局、统计局、建设局等相关部门组成了《经济建设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思考》课题调研组,深入部分乡镇、企业和部门开展专题调研,了解我县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对我县未来10年的建设用地需求进行了预测。

通过调研,调研组认为,在我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必需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在发展中谋保护、在保护中谋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我县土地资源利用现状20__年全县土地总面积279907.68公顷(不包括与外县争议面积),其利用状况如下:(一)农用地:225417.2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XX.X%。

其中:耕地面积47948.6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XX.X%;园地面积2417.92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XX.X%;林地面积137421.53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XX.X%;牧草地面积23404.39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XX.X%;其它农用地14224.78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XX.X%;(二)建设用地:4013.8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XX.X%。

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3477.6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XX.X%;交通用地面积446.55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XX.X%;水利设施用地面积89.69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XX.X%。

(三)未利用地:50476.59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XX.X%。

其中:未利用土地面积48599.31公顷,占未利用地面积的XX.X%;其它土地1877.27公顷,占未利用地面积的XX.X%。

二、我县未来10年建设用土预测(一)交通建设用地预测。

根据《__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十*五”规划》要求,拟建设以荔八公路为主干线,内接外连通乡出县的“一横十纵”公路运输网络。

按照规划,到2020年全县交通运输用地规模为596.55公顷。

需新增占用耕地84.43公顷、园地10公顷、林地10公顷、牧草地18公顷、其他农用地20公顷、未利用地7.57公顷。

(二)工矿用地预测。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积极调整优化工业产业化结构,着力搭建工业经济发展平台”的总体规划,到20__年,全县将初步完成三个工业聚集区规划建设:一是把平湖响水洞规划为电子材料、旅游产品、民族特色产品综合开发和深加工、植物油精深加工、饮料、酒、食品、生物饲料及畜产品、农产品的加工业为一体的轻工业聚集区;二是把通州规划为以大理石板材、高岭土、中药材粗加工为主的工业聚集区;三是把四寨规划为以水泥制造、建筑材料生产为主的工业聚集区。

到2020年独立工矿用地面积达441.01公顷,需新增占用耕地121.97公顷、园地26公顷、林地12公顷、牧草地15公顷、其他农用地10公顷、未利用地15.03公顷。

(三)城镇用地预测。

全县城镇建设的总体目标是要坚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城市,把加快城镇化作为推动经济增长和调整经济结构的战略支点,继续完善城镇总体布局。

全县的城镇建设要以中心集聚,轴线拓展,加强重点乡镇建设,强化交通干线城镇的培育,实施点轴发展战略。

同时要加快县城基础设施建设,以道路为重点,不断完善县城道路骨架,实施硬化、绿化、亮化工程,力争住房、街道、供电、供排水、通讯、环保、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

到2020年全县城镇规模达535.89公顷。

需新增占用耕地250公顷、园地6公顷、林地4公顷、牧草地5公顷、其他农用地10公顷、未利用地5公顷。

(四)农村居民点用地预测。

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中心村建设为重点,通过完善交通、道路、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到2020年全县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预计达2880.20公顷,需新增占用耕地5公顷、园地3公顷、林地2公顷、牧草地3公顷、其他农用地15公顷、未利用地2公顷。

(五)水利设施用地预测。

水利设施建设重点一是抓好防洪排涝、加固河堤、疏通河道工程建设,抓好以六硐护河堤、排洪工程和掌布河防洪工程建设,新建堤防8.4千米,排洪遂沟5千米;二是根据全州水电开发统一规划,加快抓好槽渡河、六硐河、霸王河三条流域水电开发,建成装机7.5万千瓦的甲江水电站、装机2.XXX 万千瓦的河湾水电站等。

配套做好电网输送系统工程建设,继续完善农村和县城电网改造,加快输电线路网络建设。

三是提高小水电电力就地转化能力。

十*五期间,要积极争取新建和续建通州五里坝水库、摆茹水库、水落洞水库等三个重点项目,新建县城二级翻水坝工程。

预计到2020年水利、水电设施建设用地规模将达到439.55公顷,需新增占用耕地99.6公顷、园地35公顷、林地36公顷、牧草地30公顷、其他农用地57公顷、未利用地92.4公顷。

(六)特殊建设用地预测。

按照省委、省政府“贵州南部旅游环线”建设要求,围绕“世界地质奇观旅游县”品牌,加强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__特色旅游商品市场,以景区景点生态环境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形成与生态旅游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旅游基础设施,完善城镇和景区景点的综合配套服务功能,提高承载能力,发挥旅游“一业带多业、多业促发展”作用。

“十*五”期间,国家天文台XXX米口径大射电望远镜项目落户__,并协助国家天文台搞好台址的建设,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以及县城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建设。

预计到2020年全县特殊建设用地规模将达到143.73公顷,需新增占用耕地50公顷、园地5公顷、林地3公顷、牧草地2公顷、其他农用地3公顷、未利用地7公顷。

预计到2020年,以上建设用地规模将达到5036.93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XX.X%,预计将新增建设用地1080公顷。

需占用耕地611公顷、园地85公顷、林地67公顷、牧草地73公顷、其他农用地115公顷、未利用地129公顷。

三、我县土地资源的利用潜力(一)土地后备资源利用前景。

按后备资源调查和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分析,我县在当前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可开发利用的土地后备资源达35119.7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XX.X%,其利用现状主要为荒草地、灌木林地和疏林地。

其中:可开垦为耕地的后备资源1812.57公顷,园地后备资源9733.74公顷,林地后备资源1059.29公顷,牧草地后备资源12976.12公顷。

我县土地后备资源、特别是园地后备资源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

(二)已利用土地的生产力和利用率分析。

据调查和农业部门资料,20__年,我县粮食作物平均单产3750公斤/公顷,复种指数为XX% 因此,大力治理和改造中低产田土,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增加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提倡科学种田,提高作物单产和复种指数,耕地生产力将有较大增长。

我县园地大部分为低产园,产量仅为4250公斤/公顷,只要加强管理,更新老龄园木,选用优良品种,单产可有效提高。

林地利用率和生产率均较低,有林地仅占林地面积的XX.X%,且有林地活立木蓄积量低,因此,只要加强林业管理、科学采伐,选育速生优良材种,大力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林业将有较大的发展。

我县牧草地全部为天然草地,单位产草量低,仅为15030公斤/公顷,据畜牧部门预测,只要加快草场更新速度,加大科技投入,建设人工草场和改良草场,可将草场单位产草量提高,我县畜牧业发展有很大潜力。

我县城镇建设用地面积较大,且较零乱、分散。

通过加强规划改造,充分利用村寨空闲地,逐步搬迁集中,提高土地利用率,可节约大量建设用地。

四、我县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土地资源总量大、土地质量总体较差。

我县土地总面积居全州第二位,人均土地面积、耕地面积和林地面积分别为0.92公顷、0.16公顷和0.45公顷,均居全州第三位;人均牧草地0.08公顷,居全州第五位。

总的来看,我县土地人均量大,但土地质量较差,耕地中有4682.46公顷坡度在25度以上。

全县中低产田土占XX%左右,低产林地、园地、牧草地也占有相当比例,全县土地质量总体较差。

(二)土地利用不充分,经营粗放,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较低。

我县属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落后,生产投入较少,致使耕地质量普遍较差,高产稳产农田比重小,中低产田土占XX%左右,耕地复种低,全县土地利用率仅为XX.X%,垦殖指数为XX.X%,耕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较低;林地面积较大,但有林地仅占林地面积的XX.X%,且有相当部分是低产林地,单位面积活立木蓄积量、蓄积率和产出率均低。

园地所占比例小,开发利用程度不高,全县可开发园地后备资源9733.74公顷尚未得到开发利用,且园地大部为低产园地,果园产量低;县境内牧草地均为天然草地,尚未进行人工改良开发利用,草质差、产草量低,单位面积载畜量低,牧业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建设用地利用率低,浪费较大,全县农村人均居民点用地111.1平方米,属超标范围。

(三)人口不断增长,建设用地增加,耕地面积逐年下降,土地供需矛盾日趋尖锐。

我县20__年末总人口为30.5万人,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__年末,我县人口将达到33.XXX万人,城镇人口将达8.XXX万,城镇化水平达XX.X%;2020年末,人口将增至35.XXX 万人,城镇人口将达13.XXX万,城镇化水平达XX.X%。

据近几年的调查统计和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结果,每年我县建设占用均超过20公顷,且呈上升趋势。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建设占地还将不断增加,土地供需矛盾日趋尖税。

(四)生态条件破坏严重,土地质量不断下降。

随着人口的增加,对农用地的需求量加大,盲目毁林开荒,使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剧,耕地肥力逐年下降,旱涝灾害频繁,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加之近年来大量施用化学肥料,农家肥施用减少,重用轻养,造成耕地理化性破坏严重,土壤板结,耕地质量受到极大影响。

五、建设与保护的思考(一)保增长、保红线。

要在保障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用地的基础上,保障现有耕地总量不变。

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扩内需、保增长”的总体要求,加快经济社会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大耕地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各类土地违法行为,加大土地开发整理,确保土地总量。

(二)严格土地供应政策,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要结合我县实际,落实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控制标准,根据有关规定,制定有关工业项目进入标准、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控制标准和农村居民点规划建设用地指标准并组织落实到位,推动建设用地实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

(三)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规划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确保我县各类建设用地的关键,重视和抓好规划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