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材料成形原理资料选用
华科材料成型原理考研810资料

华科材料成型原理考研810资料材料成型原理是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研究材料的成型过程以及相关的原理和方法。
在华中科技大学(简称华科)的考研810资料中,材料成型原理也是一门必修课程。
本文将介绍华科材料成型原理考研810资料的相关内容和学习要点。
一、概述华科材料成型原理考研810资料主要包括材料成型基础知识、成型方法与工艺、材料成型过程与性能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考生将掌握材料成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不同成型方法的适用范围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二、材料成型基础知识在材料成型原理的学习中,首先需要了解材料的基本性质和成型过程中涉及到的力学、热学等基础知识。
这些基础知识包括材料力学性能、热学性能、流变学等。
掌握这些知识对于理解材料成型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三、成型方法与工艺材料成型涉及到多种方法和工艺,包括压力成型、非压力成型、粉末冶金成型等。
学生需要深入了解不同成型方法的工作原理、适用范围以及优缺点。
此外,还需要掌握成型工艺中的各种参数和操作要点,以确保成型品的质量和效率。
四、材料成型过程与性能材料成型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应力、形变和温度变化,对成型品的性能产生影响。
学生需要了解这些变化的影响规律,以及如何通过调控成型工艺来优化材料的性能。
此外,还需要学习成型品的缺陷与损伤及其修复的方法,以提高材料的寿命和可靠性。
五、实践与实验除了理论学习,华科材料成型原理考研810资料还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学生需要参与一定的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通过实践来加深对材料成型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这些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学习要点(1)建立牢固的基础知识:在学习材料成型原理之前,应该先学好相关的基础课程,如力学、热学、材料科学基础等。
只有建立了牢固的基础,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材料成型原理。
(2)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材料成型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践来验证和应用。
常用快速成型系统及其选择原则_史玉升

以加工时间稍长, 且其材料适用范围不广。 表 1 常用 RP 系统国内外的主要制造商 及其主要特性参数
成型 所用 工艺 材料
系统型号
成型空间 / mm
制造商
LOM - 1050Plus
LOM - 2030H
ZIPPY
ZIPPY
LOM
卷材 ZIPPY
SSM- 500
380 250 350 815 550 508 380 280 340 1180 730 550 750 500 450 500 400 400
金属、 EOSINT P-350 SLS 陶瓷 EOSINT S-700
340 340 590 720 380 400
及其 AFS-300 复合 AFS-320MZ
300 400 320 320 440
粉末 HRPS-III
400 400 500
H RPS- I
300 300 300
华中科技大学
DTM( 美国)
SLA 使用的是可光固化的液体材料, 当扫描器 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将激光器的能量按分层信息传递 给成型液面后, 扫描区就发生聚合反应和固化, 完成 一层的加工。SLA 所用激光器的激光波长有限制, 一般采用 UV HeCd 激光器( 325nm) 和 UV Argon Ion 激光器( 351nm, 364nm) 。采用这种方法成型的零件 有较高的精度且表面光洁, 但可用材料的范围较窄。
表 1 列出了常用 RP 系统的制造商及其主要特 性参数。
LOM 的层面信息通过每一层的轮廓来表示, 激 光扫描器动作由这些轮廓信息控制, 它采用的材料 是具有厚度信息的片材。这种加工方法只需要加工 轮廓信息, 所以可以达到很高的加工速度。但材料 范围很窄, 每层厚度不可调整是其最大的缺点。
华中科技大学考研810材料成形原理历年真题分析及经验分享

华中科技⼤学考研810材料成形原理历年真题分析及经验分享《材料成形原理》历年(04--15)真题分析⼀、论述题(⼀)焊接1、裂纹(1)凝固裂纹(详细题⽬不记得了,根据氧化⾊及含⼤量S判断为凝固裂纹)(2015)(2)0.65%的U71Mn钢⽤E43013焊条焊接,数⼩时后出现多条裂纹,说明该裂纹的种类,形成机理及防治措施。
(2014)(3)1Cr-0.5Mo耐热钢,焊接中未产⽣裂纹,消除残余应⼒热处理中,热影响区产⽣裂纹,晶内有Cr的碳化物。
判断种类,简述机理及防治措施。
(2013)(4)焊接过程中产⽣,长105mm,含⼤量S,表⾯有氧化⾊,判断是哪种裂纹及形成机理。
(2012)(5)⽤16Mn钢制压⼒容器,裂纹在中⼼位置,呈纵向分布,晶间开裂,有液膜,断⼝有氧化⾊,判断类型,论述产⽣机理及防治措施。
(2011)(6)18MnMoV合⾦钢制压⼒容器,钢板的合⾦成分含量(重量百分⽐)为C:0.18% Mn:1.2% Mo:0.80% V:0.35% ,板厚25mm,焊接时采⽤埋弧⾃动焊,制造完毕3天后,在焊接热影响区产⽣了⼀条长102mm裂纹,表⾯有明显的⾦属光泽。
试确定该裂纹的种类,分析产⽣机理。
(2009)(7)分析热裂的原因,以奥⽒体钢为例说明防治措施(2007)(8)氢致裂纹的特点,产⽣机理及防治措施(2006)2、变形(1)两块长1500mm,厚为12mm,宽度分别为150mm,300mm的Q235钢进⾏开V型坡⼝对接焊接,在焊接过程中可能会产⽣哪些变形,防⽌这些变形的主要措施。
(2013)(2)厚度为15mm,横截⾯积不同的两块Q235A钢板进⾏对接焊,横截⾯积如图所⽰(不对称),焊后可能出现哪⼏种焊接变形,如何防⽌这些变形的产⽣。
(2011)(3)简述长度为5m的T型梁焊接时(主要为沿长度⽅向腹板与翼板的⾓焊缝),可能产⽣哪⼏种焊接变形,并指出防⽌其焊接变形的⼯艺措施。
(2008)(4)两长⽅形薄钢板沿长度⽅向板边对接(⼿⼯电弧焊)可能产⽣哪⼏种变形。
华科 材料成型原理 第一部分 液态金属凝固学答案

华科材料成型原理第一部分液态金属凝固学答案华科材料成型原理第一部分液态金属凝固学答案第一部分:液态金属的凝固2.1答:(1)纯金属的液态结构是由原子集团、游离原子、空穴或裂纹组成。
原子集团的空穴或裂纹中有不规则排列的自由原子。
这种结构处于快速变化状态,液体中存在能量波动。
(2)实际的液态合金是由各种成分的原子集团、游离原子、空穴、裂纹、杂质气泡组成的鱼目混珠的“混浊”液体,也就是说,实际的液态合金除了存在能量起伏外,还存在浓度起伏和结构起伏。
2.2答案:液态金属的表面张力是界面张力的特例。
表面张力对应于液气界面张力对应于固-液、液-气、固-固、固-气、液-液、气-气的交界面。
表面张力?与附加压力P的关系如下:(1)P=2/r。
当因表面张力而增长的曲面为球体时,r为球体的半径;(2) p=0?(1/R1+1/r2),其中R1和r2分别是曲面的曲率半径。
附加压力是因为液面弯曲后由表面张力引起的。
2.3答案:液态金属的流动性和冲孔能力是影响成形产品质量的因素;区别:流动性是决定因素件下的冲型能力,它是液态金属本身的流动能力,由液态合金的成分、温度、杂质含量决定,与外界因素无关。
而冲型能力首先取决于流动性,同时又与铸件结构、浇注条件及铸型等条件有关。
提高液态金属冲孔能力的措施:(1)金属性质方面:①改善合金成分;②结晶潜热l要大;③比热、密度、导热系大;④粘高度和表面张力。
(2)铸型性质方面:①蓄热系数大;②适当提高铸型温度;③提高透气性。
(3)浇注条件方面:①提高浇注温度;②提高浇注压力。
(4)就铸件结构而言:①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铸件厚度;②降低结构复杂程度。
2.4解决方案:浇筑模型如下:则产生机械粘砂的临界压力p=2?/r显然,r=1×0.1cm=0.05cm22*1.5=6000pa-40.5*10则p=不产生机械粘砂所允许的压头为h=p/(ρ液体*g)=2.5解:由stokes公式6000=0.08米7500*102r2(r1-r)2上浮速度v=9r为球形杂质半径,γ1为液态金属重度,γ2为杂质重度,η为液态金属粘度γ1=g*ρ液=10*7500=75000γ2=g2*ρmno=10*5400=5400022*(0.1*10-3)*(75000-54000),因此浮动速度v==9.5mm/s9*0.00493.1解决方案:(1)对于立方核,△ g平方=-a△ GV+6A?①令d△g方/da=0即-3a△gv+12a?=0,则*2三2临界核尺寸a=4/△ GV,明白吗=a*△gv,代入①4△g方=-a△gv+6a**3*2a*1*2△gv=a△gv42*均质形核时a和△g方关系式为:△g方=**1*3A.△ 球形核的GV2(2)△ g球=-*4*3*2πr△gv+4πr?3*临界核半径r=2/然后△ GV=球*2*3πr△gv3所以△g球/△g方=**1*32*3πr△gv/(a)△gv)23*设置R*=2/△gv,a=4?/△ 将GV代入上述公式以获得△g球/△g方=π/6<1,即△g球****2*2.25*10-5*(1453+273)-9解决方案3-7:R平均值=(2?LC/L)*(TM/△ T) =cm=8.59*10m1870*3196.6*△ g=平均值*一万六千三百二十二π?lc*tm/(l*△t)33216(2.25*10-5*104)*(1453+273)-17=π*=6.95*10j 18703(*106)*31926.63.2答:从理论上来说,如果界面与金属液是润湿得,则这样的界面就可以成为异质形核的基底部,否则它不会工作。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华中科技大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华中科技大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1. 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通常用哪几个指标衡量?答: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疲劳极限等。
2. 何谓同素异晶转变,纯铁不同温度下的晶格变化如何?答:同素异晶转变:金属在固态下,随温度的改变由一种晶格转变为另一种晶格的现象称为同素异晶转变。
纯铁在1538。
C结晶为σ-Fe ,体心立方结构;温度降到1394。
C时,σ-Fe转变为γ-Fe,面心立方结构;降到912。
C时,γ-Fe转变为α-Fe,为体心立方结构3. 从状态图看含碳0.4%、0.9%的碳钢在室温下由哪些组织构成?答:0.4%由铁素体(F)+珠光体(P)0.9%由二次渗碳体(Fe3CⅡ)+珠光体(P)4. 淬火的目的是什么?答:淬火的主要目的是使奥氏体化后的工年获得尽量多的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然后配以不同的温度回火获得各种需要的性能。
例如:提高钢件的机械性能,诸如硬度、耐磨性、弹性极限、疲劳强度等,改善某些特殊钢的物理或者化学性能,如增强磁钢的铁磁性,提高不锈钢的耐蚀性等。
5.某弹簧由优质碳素钢制造,应选用什么牌号的钢?应选用怎样的热处理工艺?答:含碳量在0.6%-0.9%之间,65、70、85、65Mn.65Mn淬火+中温回火6.从下列钢号中,估计出其主要元素大致含量20 45 T10 16Mn 40Cr答:0.2%C 、0.45%C、1.0%C,Mn≤0.4%,Si≤0.35、0.16%C,Mn1.2%-1.6% 、0.4%C,0.8-1.1%Cr7.简述铸造成型的实质及优缺点。
答:铸造成型的实质是:利用金属的流动性,逐步冷却凝固成型的工艺过程。
优点:1.工艺灵活生大,2.成本较低,3.可以铸出外形复杂的毛坯缺点:1.组织性能差,2机械性能较低,3.难以精确控制,铸件质量不够稳定4.劳动条件太差,劳动强度太大。
8.合金流动性取决于哪些因素?合金流动性不好对铸件品质有何影响?答:合金流动性取决于 1.合金的化学成分 2.浇注温度 3.浇注压力 4.铸型的导热能力5.铸型的阻力合金流动性不好:产生浇不到、冷隔等缺陷,也是引起铸件气孔、夹渣和缩孔缺陷的间接原因。
华中科技大学工程材料学课件第11章机械设计与选材

击应力,不能断裂或超量的变形。 • 适应工作环境 温度、电、磁、热、腐蚀等作用下,热
膨胀不能超限,绝缘或导电,合理的外观。 • 保证零件经久耐用 即零件要有一定的寿命。
工程材料学
二、使用性能原则
零件根据使用性能选材的步骤
通过对零件工作条件和失效形式的全面分析,确定零 件对使用性能的要求;利用使用性能与实验室性能的相应关
三、零件失效形式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1.变形失效
过量弹性变形失效:由于发生过大的弹性变形而造成的零件 失效。弹性变形超过了工作能容许的范围,造成与其配合
的零件相撞而破坏E;v细al长ua杆ti的on弹o性n失ly稳. 而发生塑性弯曲或 eated w断小i裂。th。A材sp料o的se弹.S性li模de量s仅fo决r 定.N于E成T分3,.5热C处lie理n对t P其r影of响ile较5.2.0
要考虑Co材p料yr的ig韧h性t 2,0特19别-2是0冲19击A韧s性po的s脆e P性t转y 变Lt温d.度。
疲劳断裂失效:在低于屈服应力的交变循环应力作用下发生的 断裂,是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势之一。机械设计的校核 用σ-1(疲劳强度),材料的实质是裂纹扩展速率,它要求 材料有良好的强韧性配合。但在设计中应考虑工作时实际 发生的循环次数,不可都以无限次校核。
1、使用性能原则
使用性能主要指E零v件alu在a使tio用n状o态nl下y.应具有的力学性 eated能w、i物th理A性s能po和se化.S学li性de能s。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
《材料成型原理》教学大纲(金属凝固原理及塑性成形原理部分,基础知识点概括,考研必备)

§ 9–1 液态金属的脱氧 先期脱氧(焊接) 、预脱氧(熔炼) 、沉淀脱氧、扩散脱氧、真空脱氧;各种脱氧原理 的概念及优、缺点;锰、硅沉淀的脱氧的比较,温度、熔渣的性质对其脱氧效果的影响; § 9–2 液态金属的脱碳反应 液态金属的脱碳精炼反应原理、目的及工艺原则; § 9–3 液态金属的脱硫 液态金属的脱硫原理及脱硫效果的影响因素、目的及工艺原则; § 9–4 液态金属的脱磷 液态金属的脱磷原理及脱磷效果的影响因素、目的及工艺原则;
小于 180o,所以,非均质形核功Δ G he 远小于均质形核功Δ G ho , 越小,Δ G he 小,夹杂界面
的非均质形核能力越强,形核过冷度越小; §3-4 晶体长大 液-固界面自由能及界面结构类型、本质及其判据;晶体长大方式
第四章 单相及多相合金的结晶
本章从凝固过程溶质再分配的规律谈起,着重讨论所涉及到的“成分过冷”条件及其对 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规律、 单相固溶体合金及多相合金的凝固。 并为后续章节的内容的讨论 奠定基础。 §4-1 凝固过程中溶质再分配
《材料成型原理》教学大纲
总学时: 96→ 总学分: 6 一、 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材料成型原理》 是材料成形及控制专业主要的院定必修课之一。 本课程的任务是对材 料的凝固成形、塑性成形、焊接成形等近代材料成形技术中共同的物理现象、基本规律及各 成形技术的基本原理、理论基础、分析问题的方法加以阐述,使学生对材料成形过程及原理 有深入广泛的实质性理解,为后续的成形技术具体工艺方法、设备控制等课程的学习,为开 发新材料及其成形技术、分析和解决成形过程中的质量缺陷问题奠定理论基础。 二、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 了解液态金属和合金的结构、性质,掌握液态金属与合金凝固结晶的基本规律及结 晶过程中的伴随现象,了解冶金处理对凝固组织与材料性能的影响。 2. 掌握材料成形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冶金现象及内部规律 。 3. 掌握塑性成形力学基础理论、塑性成形过程中的分析方法与原理。 三、 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的理论基础是数学、物理、物理化学、冶金传输原理、工程力学、金属学与热处 理。本课程重点在于阐述成形技术的理论基础、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方法,而不涉及具体 成形工艺方法及参数。 各种具体的成形工艺方法、 原理过程及控制等将在后续专业课程中学 习。 四、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章次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内容 绪论 液态金属的结构和性质 凝固温度场 金属凝固热力学与动力学 单相及多相合金的结晶 铸件宏观组织及其控制 特殊条件下的凝固与成形 液态金属与气相的相互作用 液态金属与渣相的相互作用 液态金属的净化与精炼 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与性能 凝固缺陷及控制 粉末冶金原理 金属塑性成形的物理基础 应力分析 应变分析 屈服准则 材料本构关系 金属塑性变形与流动问题 塑性成形力学的工程应用 总学时数 2 4 6 4 4 2 4 4 4 4 4 12 4 4 6 4 3 8 4 9 课堂讲授学时数 2 4 4 4 4 2 4 4 4 4 4 8 4 4 6 4 3 6 2 9 2 2 4 2 实验时数
华科-工程材料学-思维导图 十.选材及设计

弹簧(弹簧钢)
下料+压力成型+淬火+中温回火+喷丸强化
轴类(调质钢)
下料+锻造+正火+加工+调质+喷丸+精加工
零件的失效 十.选材及设计
选材原则 例子
设计不当
失效原因
选材不当 加工不当
类别错误 质量不过关 淬火不当 回火不当
安装与使用不当
过量变形失效
弹性,刚度不足 塑性,屈服强度不够
塑性断裂(有先兆),抗拉压强度不够
形式
断裂失效
脆性断裂(无先兆),热处理不当,含杂质 疲劳断裂,裂纹敏感性高(喷丸处理)
蠕变断裂
表面损伤失效(磨损,接触疲劳,腐蚀)
力学性能
一般原则
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性能
经济性
程序,工作条件,失效形式,抗力指标,多种 候选材料,工艺性和经济性
机床齿轮(调质钢)
锻造+正火/等温退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 +表面高频淬火,低温回火/渗氮+精磨
汽车变速齿轮(渗碳钢)
下料+锻造+正火+加工+渗碳+淬火,低温回火 +喷丸+磨削加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教材:08年以前华科使用的是陈平昌、朱六妹、李赞材料成形原理第一版
08年也发生了教材改革,目前华科本校使用吴树森、柳玉起主编,材料成
形原理第2版;
2:PPT课件这个挺重要影响深刻的是包辛格效应10年和11年连续两年考,但是教材上是找不到滴,课件上有。
课件的巨大好处是至少知道了那些是重点。
3:材料成形工艺
这本书很重要,11年的从中出了一道原题。
复试时尤其如此。
也有两个版本。
《材料成形工艺》第一版夏巨谌2005-1-1出版
《材料成形工艺》第二版夏巨谌,张启勋2010-2-1出版
建议买第一版的。
因为大多数老师手头上都是第一版,用习惯了。
第一版和第二版好像在课后习题上有所区别,第一版更全一些。
(这个是个人意见,因为我没有第二版,没研究过,听研友提及过)
4:十年真题
5:所谓的笔记和课后习题
网上有一部分卖资料的笔记和课后题都是对应第一版。
习题和答案我传上来了,做做参考即可。
大家也不要去买了。
这些资料就够了,有同学想把金属塑性成形解析方法(主要是主应力法)搞的相当明白的,可以参考专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