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容量计算方法之令狐文艳创作
蓄电池容量计算公式

蓄电池容量计算公式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获取准确的蓄电池容量,可以在实际测试中使用
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其中,∑表示对一段时间内的所有采样数据求和,并将结果除以
3600是为了将单位转化成小时。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公式仅适用于恒定电流放电的情况。
如果电流在
放电过程中有变化,则需要使用积分的方法进行计算。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使用两种常见的方法来确定蓄电池容量:试验法和计算法。
试验法是通过实际测试电池的放电曲线,结合电池的额定电压和额定
电流,来估算电池的容量。
具体步骤如下:
1.使用恒定电流放电电池,并记录电池电压和放电时间。
2.根据放电曲线确定电池的结束电压(一般为电池的额定电压)和电
池容量。
3.根据结束电压和电池容量之间的关系,确定电池的容量。
计算法是通过电池的标称电流和标称电压,结合电池的工作时间,来
计算电池的容量。
具体步骤如下:
1.通过查找电池的规格书或者说明书,获取电池的标称电流和标称电压。
2.使用电池的标称电流进行放电,并记录工作时间。
3.根据标称电流和工作时间,计算电池的容量。
需要注意的是,蓄电池容量的计算公式、试验法和计算法都只是用来估算电池的容量,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电池的衰减和损耗,以及环境温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建议通过实际测试来获取准确的电池容量。
系统工程[完整版]汪应洛主编课后题答案之令狐文艳创作
![系统工程[完整版]汪应洛主编课后题答案之令狐文艳创作](https://img.taocdn.com/s3/m/36f92f0028ea81c759f57856.png)
第四章令狐文艳7 解:(c):S=( S 1, S 2, S 3, S 4, S 5, S 6, S 7)R b= (S 2 ,S 3),( S 2 ,S 4), ( S 3 ,S 1), ( S 3 ,S 4), ( S 3 ,S 5) , ( S 3 ,S 6), (S 3,S 7) ,(S 4,S 1) , ( S 5 ,S 3) , ( S 7,S 4), (S 7,S 6)⎥⎥⎥⎥⎥⎥⎥⎥⎥⎦⎤⎢⎢⎢⎢⎢⎢⎢⎢⎢⎣⎡=0101000000000000001000000001111100100011000000000A ⎥⎥⎥⎥⎥⎥⎥⎥⎥⎦⎤⎢⎢⎢⎢⎢⎢⎢⎢⎢⎣⎡=1101001010000011111010001001111110111111110000001M =(A+I)2P 1P9解:⎥⎥⎥⎥⎥⎥⎥⎥⎥⎥⎥⎥⎦⎤⎢⎢⎢⎢⎢⎢⎢⎢⎢⎢⎢⎢⎣⎡=100000000110000000111100111110100000110111001110001000110000101110001010110000001M9、(2)解:规范方法:1、 区域划分因为B(S)={3,6}所以设B 中元素Bu=3、Bv=6R(3)={ 1,2,3,4}、R(6)={ 2,4,5,6,7,8}R(3)∩R(6)={ 1,2、3,4} ∩ {2,4,5,6,7,8} ≠φ,故区域不可分解 2级位划分将满足C =R 的元素2,8挑出作为第1级将满足C =R 的元素4挑出作为第2级 将满足C =R 的元素1,5挑出作为第3级 将满足C =R 的元素3,7挑出作为第4级 将满足C =R 的元素6挑出作为第5级 将M 按分级排列: 提取骨架矩阵如下:建立其递阶结构模型如下:911的23·K )A SD·K=SE-SP·KC SE=2A SP·K=SR·K/P·KA SR·K=SX+S·KC SX=60L P·K=P·J+ST*NP·JKN P=100R NP·KL=I*P·KC I=0.02其中:LENGTH为仿真终止时间、TIME为当前仿真时刻,均为仿真控制变量;S为个体服务网点数(个),NS为年新增个体服务网点数(个/年),SD为实际千人均服务网点与期望差(个/千人),SE为期望的千人均网点数,SP为千人均网点数(个/千人),SX为非个体服务网点数(个),SR为该城市实际拥有的服务网点数(个),P为城市人口数(千人),NP为年新增人口数(千人/年),I为人口的年自然增长率。
蓄电池容量的计算方法

蓄电池容量的计算方法1.蓄电池容量的计算方法蓄电池的容量必须是以所定的电压、所定的时间可向负载提供的容量。
以下就容量计算方法进行说明:1、计算容量的必要条件A、放电电流有必要明确放电过程中负载电流的增减变化和其随时间变化情况。
B、放电时间可预期的负载的最大时间。
C、最低蓄电池温度预先推定蓄电池放置场所的温度条件,决定蓄电池温度最低值。
一般设置在室内时为50C,设置在特别寒冷地区室内时为-50C。
用空调保证室内温度时按实际温度作为最低温度。
D、允许的最低电压单格允许的最低电压(V/单格)=(负载所允许的最低电压+导线的电压损失)/串联格数2、容量的计算公式C= 1*[K1I1+K2(I2-I1)、、、、、、、KN(IN-IN-1)]/LC:250C的额定放电率换算容量(AH)、、、、、、UXL电池是10HR容量。
L:对因维护系数、使用年数、使用条件的变化而引起的容量变化而使用的修正值。
一般L值采用0.8。
K:由放电时间T、电池的最低使用温度、允许的最低电压而决定的容量换算时间。
I:放电电流下标1、2、、、、N:按放电电流变化顺序依次加给T、K、I3、容量的计算举例A、放电电流 140A(一定)B、放电时间 30分C、最低蓄电池温度 -550CD、允许的最低电压 1.6V/单格按上述条件,得出K=1.1C= 1 X1.1X140=192(AH/10HR)/0.8所以,可使用UXL220-2。
注:上述例子是针对放电电流一定的简单的负载类型电池容量的计算。
其他负载类型的计算请参考日本蓄电池工业标准[SBA6001]。
2.关于UPS容量的计算举例计算机设备应该加装不间断电源保护,其有两个主要作用:一是在市电中断时重要用电设备有干净纯洁的电源使用;二是在市电没有中断时,但是电源有杂波干扰,电压忽高忽低,频率变化频繁而影响计算机正常运行,如果经过UPS,其有稳压稳频的作用,电源干净可靠。
UPS的配置先要考虑哪些重要用电设备要做电源保护,从而计算出其负载;如PC机一般其容量为250W,计算机常用的服务器为700W,如果以PC机作为服务器一般以300W计算,HUB交换机为100W,(注意:计算容量时只能以最大负荷计算)例如:一个计算机机房有4台PC机,一台服务器,一个网络交换机需要进行2小时电源保护,计算如下:1)总负载计算4台PC机250W X 4 = 1000W1台服务器700W X 1 = 700W1台网络交换机100W X 1 =100W以上合计:1800W2)UPS容量计算在线式UPS一般功率因数为0.8,1800W÷0.8=2250VA,考虑UPS容量的冗余,一般以20%到30%(因为UPS的最佳工作状态就是负载70%到80%);所以设计推荐UPS容量应该为2250VA X 1.3 = 2925VA,从而可以得出选用3000VA的UPS3)品牌的选择在线式UPS当今市场上比较常用的知名品牌有美国山特,因为APC不是纯在线式UPS,所以我们推荐使用美国山特3000VA的UPS,型号为STK C3KS4)电池容量的计算美国山特3000VA型号为STK C3KS的UPS的功率因数为0.8(查资料可以得出),所以3000VA实际功率为3000VA X 0.8 = 2400W;美国山特3000VA型号为STK C3KS的UPS的电池直流电压为96V (查资料可以得出),根据W = U X I,所以I = W ÷ U =2400 ÷ 96 = 25A,计算得出电流为25A,延时1小时得用25AH的电池,现在需要延时2小时,即需要50AH的电池。
蓄电池使用计算公式

蓄电池使用计算公式蓄电池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储存起来的设备,它在现代社会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如家用电器、汽车、无人机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蓄电池的使用时间、充电时间、充放电效率等参数,这时就需要用到蓄电池使用计算公式。
本文将介绍蓄电池使用计算公式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一、蓄电池容量计算公式。
蓄电池的容量是指蓄电池能够存储的电荷量,通常用安时(Ah)来表示。
蓄电池的容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容量(Ah)= 电流(A)×时间(h)。
其中,电流是指蓄电池充放电时的电流大小,单位为安培(A);时间是指蓄电池充放电的时间长度,单位为小时(h)。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蓄电池的容量,从而更好地了解蓄电池的使用情况。
二、蓄电池充电时间计算公式。
在实际使用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蓄电池的充电时间,以确保蓄电池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充满电。
蓄电池的充电时间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充电时间(h)= 容量(Ah)/ 充电电流(A)。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根据蓄电池的容量和充电电流来计算出蓄电池的充电时间,从而更好地安排充电计划。
三、蓄电池放电时间计算公式。
除了充电时间,我们还需要计算蓄电池的放电时间,以确保蓄电池能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所需的电能。
蓄电池的放电时间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放电时间(h)= 容量(Ah)/ 负载电流(A)。
其中,负载电流是指蓄电池在放电时所提供的电流大小。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根据蓄电池的容量和负载电流来计算出蓄电池的放电时间,从而更好地安排电能使用计划。
四、蓄电池充放电效率计算公式。
蓄电池的充放电效率是指蓄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情况,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
蓄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充放电效率(%)= 实际输出容量(Ah)/ 充电容量(Ah)× 100%。
其中,实际输出容量是指蓄电池在实际使用中所提供的电荷量,充电容量是指蓄电池在充电时所接受的电荷量。
蓄电池容量计算公式

蓄电池容量计算公式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蓄电池是一种能够存储电能并在需要时释放电能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交通工具以及各种能源系统中。
其容量是衡量蓄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计算蓄电池容量的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蓄电池的性能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蓄电池进行使用。
蓄电池容量的计算公式是一个基本的物理公式,主要是根据蓄电池的电流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来确定。
在电化学反应中,蓄电池的放电量与电流大小和放电时间成正比。
换句话说,电流越大,蓄电池的放电时间越短,反之亦然。
蓄电池容量通常用安时(Ah)来表示,即电池能够在一小时内提供的电流量。
计算蓄电池容量的公式如下:容量(Ah)= 电流(A)x 时间(h)容量为蓄电池的容量,单位为安时(Ah);电流为蓄电池的放电电流,单位为安培(A);时间为蓄电池的放电时间,单位为小时(h)。
举个例子来说明,假设我们有一个蓄电池的放电电流为5安培(A),放电时间为2小时(h),那么它的容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这就意味着这个蓄电池在满足5安培的放电电流条件下可以提供10安时的电能。
除了上述的简单公式之外,更加精确的蓄电池容量计算还需要考虑蓄电池的放电曲线和内阻等因素。
蓄电池的内阻会影响电流的流动速度,从而影响蓄电池的容量。
如果需要更准确地计算蓄电池的容量,可以通过实验测量蓄电池的放电曲线和内阻值,然后进行计算。
在选择合适的蓄电池时,除了考虑容量之外,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电压、充放电特性、循环寿命等。
不同类型的蓄电池有不同的特性和适用场景,因此在选择蓄电池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选择。
第二篇示例:蓄电池是一种可以蓄积电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电动汽车、太阳能发电系统、应急照明等。
蓄电池的容量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代表了蓄电池可以储存的电能量大小,通常以安时(Ah)为单位进行表示。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需要根据蓄电池的使用需求来计算其容量,以确保其可以满足相应的电能需求。
蓄电池电量计算方法

蓄电池电量计算方法以下是 7 条关于蓄电池电量计算方法的内容:1. 嘿,你知道吗?蓄电池电量计算其实就像数数一样简单!比如说,你看你的手机电池,它显示还有 80%的电,这就是一种直观的电量显示呀!那怎么具体算呢?可以通过电压和电流来算呀!就像你知道自己兜里有多少钱,是通过一张一张数出来的一样嘛,不是很难理解吧?2. 咱来讲讲蓄电池电量计算哦!这可真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呀!比如你骑着电动车,你怎么知道还能跑多远呢?那就要算算蓄电池还有多少电呀!就像你要知道去一个地方有多远,得看看地图算算路程呀!别觉得复杂啦,慢慢学就会啦!3. 喂喂喂,蓄电池电量计算可重要啦!你想想,如果不知道电量还剩多少,那不就像闭着眼睛走路一样危险嘛!比如你用的笔记本电脑,突然没电关机了可咋整呀!那怎么算电量呢?其实就是一些公式和数据啦,搞懂了就没问题啦,难道你不想搞懂呀?4. 哇塞,蓄电池电量计算有窍门的哦!就好像找到一条秘密通道一样神奇呢!比如说你家里停电了用蓄电池照明,你肯定得知道大概能用多久吧!那就得知道电量情况呀!这并不难呀,只要用心去学去理解,肯定能搞得定呀,是不是呀?5. 嘿呀,蓄电池电量计算真的不难呀!就跟你每天吃饭一样自然呢!举个例子,你玩遥控汽车,玩着玩着没电了,以后你就知道提前算算电量还够不够呀!其实就是那么回事儿,没那么玄乎啦,快点学起来吧!6. 哎呀,别把蓄电池电量计算想得那么难嘛!就像你走路知道迈哪只脚一样简单呀!比如说你用充电宝给手机充电,你肯定关心还能充几次吧,这就得靠算电量啦!很有意思的哦,别害怕呀!7. 哼,蓄电池电量计算没那么可怕啦!就像解一道有趣的谜题一样嘛!比如你想知道你的电动汽车还能跑多远,不就得搞清楚电量嘛!别觉得难就退缩呀,去试试嘛,试了才知道自己能不能行呀!我的观点结论是:蓄电池电量的计算虽然需要一些知识和方法,但只要用心去了解和实践,每个人都能掌握,真的没那么难啦!。
蓄电池容量计算公式

蓄电池容量计算公式
蓄电池容量的计算公式有多种,以下提供两种常用的计算方法:
1.蓄电池容量=自给天数×日平均负载×最大放电深度。
例如在设计蓄电池可以在阴天提供制冷/制热
所需要的功率时,取自给天数2天,日平均负载38AH,最大放电深度以80%计算,得到蓄电池容量为95AH。
2.蓄电池容量=负载功率×日工作时间×(存贮天数+1)÷放电深度÷系统电压。
其中,蓄电池容量单位
为Ah,负载功率单位为W,日工作时间单位为h,存贮天数单位为d,放电深度一般取0.7左右,系统电压单位为V。
例如,在蓄电池充满的情况下,若在阴雨天可连续正常工作6天,负载日耗电量为7.5Ah,则需要的蓄电池容量为7.5×10×7÷0.7÷12=63Ah。
以上计算公式仅供参考,具体计算方式可能因蓄电池类型和应用场景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蓄电池的放电率、温度等因素对容量的影响,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正。
建议在实际操作中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取准确的计算结果。
蓄电池容量计算方法

蓄电池容量计算方法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蓄电池容量计算部分1、常用的蓄电池容量计算方法 (1)容量换算法(电压控制法)按事故状态下直流负荷消耗的安时值计算容量,并按事故放电末期或其他不利条件下校验直流母线电压水平。
(2)电流换算法(阶梯负荷法)按事故状态下直流的负荷电流和放电时间来计算容量。
该方法相对于电压控制法,考虑了大电流放电后负荷减小的情况下,电池具有恢复容量的特性,该算法不需在对电池容量进行电压校验。
2、采用容量换算法计算容量按持续放电负荷计算蓄电池容量,取电压系数Ku=,则计算的单个电池的放电终止电压为:V (4-1)蓄电池的计算容量:(4-2)式中 Cc —事故放电容量;Kcc —蓄电池容量系数; Krel —可靠系数,一般取对于阶梯型负荷,可采用分段计算法计算。
以东直门车站为例,各阶段负荷分I1=325.27A I2=293.45A I3=46.36A I4=13.64A m1= m2= m3=1h m4=2h80.1108220885.0=⨯=Ud ccsrel c K C K C =在4个不同阶段,任意一个时期的放电容量为:(4-3) 总的负荷容量为:(4-4)在计算分段ta 内,所需要的蓄电池容量计算值为:(4-5) 其中,容量系数Kcca 按计算分段的时间ta 决定。
通过查图 (GF 型蓄电池放电容量与放电时间的关系曲线),对应于事故时间4小时和放电终止电压,得出容量系数Kcc=。
分别计算n 个分段的蓄电池计算容量,然后按照其中最大者选择蓄电池,则蓄电池的容量为:(4-6) 放电电压水平的校验(1)持续放电电压水平的校验。
事故放电末期,电压将降到最低,校验是否符合要求的方法如下:事故放电期间蓄电池的放电系数(4-7) 式中,Cs —事故放电容量(Ah ),t —事故放电时间通过计算出来的K 值和对应的事故放电时间,可以通过蓄电池的冲击放电曲线,求出单只电池的电压,再乘以蓄电池只数,得到蓄电池整组电压,该电压值应大于198V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蓄电池容量计算部分
令狐文艳
1、常用的蓄电池容量计算方法
(1)容量换算法(电压控制法)
按事故状态下直流负荷消耗的安时值计算容量,并按事故放电末期或其他不利条件下校验直流母线电压水平。
(2)电流换算法(阶梯负荷法)
按事故状态下直流的负荷电流和放电时间来计算容量。
该方法相对于电压控制法,考虑了大电流放电后负荷减小的情况下,电池具有恢复容量的特性,该算法不需在对电池容量进行电压校验。
2、采用容量换算法计算容量
2.1 按持续放电负荷计算蓄电池容量,取电压系数Ku=0.885,则计算的单个电池的放电终止电压为:
V (4-1)
蓄电池的计算容量:
(4-2)
式中 Cc —事故放电容量;
Kcc —蓄电池容量系数;
Krel —可靠系数,一般取1.40
80.1108
220885.0=⨯=Ud cc
s rel c K C K C =
I1=325.27A
I2=293.45A
I3=46.36A
I4=13.64A
m1=0.5h
m2=0.5h
m3=1h
m4=2h
在4个不同阶段,任意一个时期的放电容量为:
(4-3)
总的负荷容量为:
(4-4)
在计算分段ta 内,所需要的蓄电池容量计算值为:
(4-5)
其中,容量系数Kcca 按计算分段的时间ta 决定。
通过查图 (GF 型蓄电池放电容量与放电时间的关系曲线),对应于事故时间4小时和放电终止电压1.80V ,得出容量系数
Kcc=0.77。
分别计算n 个分段的蓄电池计算容量,然后按照其中最大者
mi i mi t I C =n
选择蓄电池,则蓄电池的容量为:
(4-6)
2.2 放电电压水平的校验
(1)持续放电电压水平的校验。
事故放电末期,电压将降到最低,校验是否符合要求的方法如下:
事故放电期间蓄电池的放电系数
(4-7)
式中,Cs —事故放电容量(Ah ),t —事故放电时间
通过计算出来的K 值和对应的事故放电时间,可以通过蓄电池的冲击放电曲线,求出单只电池的电压,再乘以蓄电池只数,得到蓄电池整组电压,该电压值应大于198V 。
(2)冲击放电电压水平的校验。
冲击放电过程中,放电时间极短,放电电流较大。
尽管消耗电量较少,但对电压影响较大。
所以,按持续放电算出蓄电池容量后,还应校验事故放电初期、末期及其他放电阶段中,在可能的大冲击放电电流作用下蓄电池组的电压水平。
①事故放电初期,电压水平的校验
事故放电初期的冲击系数为
(4-8)
式中,Krel —可靠性系数,一般取1.1
I ch0—事故放电初期的放电电流,(A)
10
tC KrelCs
K
根据计算出来的K 值,由蓄电池冲击放电曲线中的“0”曲线查得单个电池的电压值,在求出整组电池电压值。
②事故放电过程中,包括事故放电末期出现大冲击电流时放电系数和冲击系数。
(4-9)
(4-10)
根据冲击负荷,查蓄电池冲击放电曲线组中对应的Kf 的曲线,求得单个电池电压,并由此求得蓄电池组的端电压。
一般情况下,事故放电初期和末期或大电流放电阶段末期的电压水平,往往是整个放电过程的电压控制点。
通过计算和校验,东直门电池容量为814Ah ,选用两组500Ah 蓄电池。
本次电池容量计算采用电压控制法,并对放电电压水平和冲击放电电压水平进行校验。
通过计算,下述电池容量满足事故期间的放电需求。
10tC C K K s
rel
f =10
C I K K chf rel ch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