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片电容材质介绍
贴片电容材质分类

贴片电容材质分类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这个是按美国电工协会(EIA)标准,不同介质材料的MLCC按温度稳定性分成三类:超稳定级(工类)的介质材料为COG或NPO;稳定级(II 类)的介质材料为X7R;能用级(Ⅲ)的介质材料Y5V。
X7R电容器被称为温度稳定型的陶瓷电容器。
当温度在-55℃到+125℃时其容量变化为15%,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电容器容量变化是非线性的。
X7R电容器的容量在不同的电压和频率条件下是不同的,它也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大约每10年变化1%ΔC,表现为10年变化了约5%。
X7R电容器主要应用于要求不高的工业应用,而且当电压变化时其容量变化是可以接受的条件下。
它的主要特点是在相同的体积下电容量可以做的比较大。
COG,X7R,X5R,Y5V均是电容的材质,几种材料的温度系数和工作范围是依次递减的,不同材质的频率特性也是不同的。
NPO、X7R、Z5U和Y5V的主要区别是它们的填充介质不同。
在相同的体积下由于填充介质不同所组成的电容器的容量就不同,随之带来的电容器的介质损耗、容量稳定性等也就不同。
所以在使用电容器时应根据电容器在电路中作用不同来选用不同的电容器。
一 NPO电容器NPO是一种最常用的具有温度补偿特性的单片陶瓷电容器。
它的填充介质是由铷、钐和一些其它稀有氧化物组成的。
NPO电容器是电容量和介质损耗最稳定的电容器之一。
在温度从-55℃到+125℃时容量变化为0±30ppm/℃,电容量随频率的变化小于±0.3ΔC。
NPO电容的漂移或滞后小于±0.05%,NPO(COG) 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它只是一种电容COG(Chip On Glass)即芯片被直接邦定在玻璃上。
这种安装方式可以大大减小LCD模块的体积,且易于大批量生产,适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的LCD,如:手机,PDA等便携式产品,这种安装方式,在IC生产商的推动下,将会是今后IC与LCD的主要连接方式。
cbb电容和贴片电容

CBB电容和贴片电容一、CBB电容和贴片电容概述1.CBB电容和贴片电容的定义CBB电容是一种聚丙烯薄膜电容器,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低损耗、高可靠性等特点。
而贴片电容则是一种表面贴装型电容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容量大、可靠性高等优点。
2.CBB电容和贴片电容的特点CBB电容的特点包括:高绝缘性能、低损耗、高可靠性、耐高温、耐高压等。
而贴片电容的特点则包括:体积小、重量轻、容量大、可靠性高、易于安装等。
3.CBB电容和贴片电容的应用领域CBB电容广泛应用于电源滤波、耦合、去耦、旁路等电路中,同时也适用于高频电路和高压电路。
而贴片电容则广泛应用于数字电路、模拟电路、高频电路、低频电路等电路中,特别是表面安装型电子产品中。
二、CBB电容的原理和结构1.CBB电容的工作原理CBB电容是通过聚丙烯薄膜作为介质,在两个金属电极之间夹上绝缘材料,形成一个电容器。
当电压施加到电容器上时,电荷会储存在聚丙烯薄膜中,形成电场。
2.CBB电容的结构特点CBB电容的结构通常由金属电极、聚丙烯薄膜、绝缘材料等组成。
其中,金属电极通常采用铝或铜等材料,聚丙烯薄膜则采用聚丙烯塑料材料,绝缘材料则采用硅橡胶或陶瓷等材料。
3.CBB电容的主要参数和性能指标CBB电容的主要参数包括:容量、电压、损耗角正切值、绝缘电阻等。
其中,容量是指电容器能够储存的电荷量,电压是指电容器能够承受的最大电压,损耗角正切值是指电容器在交流电路中的能量损耗,绝缘电阻是指电容器两极之间的电阻值。
三、贴片电容的原理和结构1.贴片电容的工作原理贴片电容是一种表面贴装型电容器,其工作原理与CBB电容相似。
它是通过在两个金属电极之间夹上绝缘材料来形成电容器。
当电压施加到电容器上时,电荷会储存在绝缘材料中,形成电场。
2.贴片电容的结构特点贴片电容的结构通常由金属电极、绝缘材料等组成。
其中,金属电极通常采用铝或铜等材料,绝缘材料则采用陶瓷或聚合物等材料。
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使得贴片电容非常适合用于表面安装型电子产品中。
【重磅】贴片电容COG、NPO、X7R、Y5V、X5R介质区别

贴片电容COG、NPO、R7R、R5V、R5R介质区别在我们选择无极性电容式,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注意到电容的R5R,R7R,R5V,COG等等看上去很奇怪的参数,有些摸不着头脑,本人特意为此查阅了相关的文献,现在翻译出来奉献给大家。
这个是按美国电工协会(EIA)标准,不同介质材料的MLCC按温度稳定性分成三类:超稳定级(工类)的介质材料为COG或NPO;稳定级(II类)的介质材料为R7R;能用级(Ⅲ)的介质材料R5V。
这类参数描述了电容采用的电介质材料类别,温度特性以及误差等参数,不同的值也对应着一定的电容容量的范围。
具体来说,就是:R7R常用于容量为3300pF~0.33uF的电容,这类电容适用于滤波,耦合等场合,电介质常数比较大,当温度从0°C变化为70°C时,电容容量的变化为±15%;R5P与R5V常用于容量为150pF~2nF的电容,温度范围比较宽,随着温度变化,电容容量变化范围为±10%或者+22%/-82%。
对于其他的编码与温度特性的关系,大家可以参考表4-1。
例如,R5R的意思就是该电容的正常工作温度为-55°C~+85°C,对应的电容容量变化为±15%。
下面我们仅就常用的NPO、R7R、Z5U和R5V来介绍一下它们的性能和应用以及采购中应注意的订货事项以引起大家的注意。
不同的公司对于上述不同性能的电容器可能有不同的命名方法,这里我们引用的是AVR公司的命名方法,其他公司的产品请参照该公司的产品手册。
NPO、R7R、Z5U和R5V的主要区别是它们的填充介质不同。
在相同的体积下由于填充介质不同所组成的电容器的容量就不同,随之带来的电容器的介质损耗、容量稳定性等也就不同。
所以在使用电容器时应根据电容器在电路中作用不同来选用不同的电容器。
一、NPO电容器NPO是一种最常用的具有温度补偿特性的单片陶瓷电容器。
它的填充介质是由铷、钐和一些其它稀有氧化物组成的。
贴片电容材质NP0、X7R、Y5V、Z5U图解及分析

封 装 DC=25V DC=50V 0805 0.01μF---0.12μF 0.01μF---0.1μF 1206 0.01μF---0.33μF 0.01---0.47μF 2225 0.01μF---1μF 0.01μF---1μF
下表给出了 X7R 电容器可选取的容量范围。
封 装 DC=50V DC=100V 0805 330pF---0.056μF 330pF---0.012μF 1206 1000pF---0.15μF 1000pF---0.047μF 1210 1000pF---0.22μF 1000pF---0.1μF 2225 0.01μF---1μF 0.01μF---0.56μF
X 7R、Z5U 和 Y5V 电容器
Low Temp.
Symbol
High Temp.
Symbol
Max. Cap. change over temp. range (%) ±1.0 ±1.5 ±2.2 ±3.3 ±4.7 ±7.5 ±10 ±15 ±22 +22 to -33 +22 to -56 +22 to -82
Symbol
+10 -30 -55
Z Y X
+45 +65 +85 +105 +125 +150 +200
2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P R S T U V
Ex. :
X7R X : -55C 7 : +125 C R : 15%
X5R ,or(B) X : -55C ,(-25 C) 5 : +85 C ,(+85 C ) R : 15% ,(10%)
贴片电容材质介绍.

贴片电容 材质介绍
X7R: 二类电介质电容器,是在工业中被广泛采 用的一种温度稳定型电容器,具有中等介电常数, 电气性能较稳定,在温度、电压与时间改变时性 能的变化并不显著,适用于隔直,偶合、旁路与 对容量稳定性要求不太高的鉴频电路。 由于X7R是一种强电介质,因而能造出容量比 NPO介质更大的电容器。在使用温度(55℃~+125℃)范围内容值变化率在± 15%以内, 容值老化率为1%。 容值范围 100pF~2.2uF 容 差 通常:± 10%,± 20% 使用温度 :-55~125℃ 温度 特性 ± 15%以内 额定电压 6.3V, 10V, 16V, 25V, 50V, 100V
贴片电容 材质介绍
Y5V:二类电介质,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常 用于生产比容较大的,标称容量较高的大容量电 容器产品,可以用小的尺寸做大容量的电容,但 其容量稳定性较X7R差,容量、损耗对温度, 电压等测试条件较敏感。 Y5V是一种普通用途的电容器,在使用温度 (-30~+85℃)范围内容值变化率较大,+22/82%以内。 容值范围 1000pF~10μF 容 差 +80/20% 使用温度 -30~+85℃ 温度特性 +22/-82% 以内 额定电压 10V,16V,25V,50V
贴片电容材质介绍
贴片电容 材质介绍
贴片电容 材质介绍
贴片电容的内部结构
贴片电容 材质介绍
贴片电容 材质介绍
贴片电容按材料分为 NPO、X7R、Z5U、Y5V 引脚封装有以下型号: 0201,0402,0603.0805.1206,1210,1812,18 25,2225.
贴片电容 材质介绍
假如某CPU的最大功耗为90W,核心电压为1.5V,那么最大负载电流为:90W/1.5V=60A 设定最大纹波电压为100mV,则要求电容的ESR值:
最全面陶瓷贴片电容终极学习篇(干货值得收藏)

最全面陶瓷贴片电容终极学习篇(干货值得收藏)
最全面陶瓷贴片电容(MLCC)知识篇章,值得电子工程师们珍藏。
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
——简称贴片电容、片容
日本及台湾地区常称为积层电容或叠层电容
MLCC—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s
1960’s 由美国人发明,1980’s日本人发扬光大并实现用低成本贱金属量产。
制造流程
内部结构
尺寸系列
标准系列化的外形尺寸
最常用英寸单位系统来表示:
0603—"06"表示:长0.06inch=1.6mm,
"03"表示:宽0.03inch=0.8mm
也有用国际单位系统表示:
1608—"16"表示:长1.6mm
"08"表示:宽0.8mm
表一贴片电容全系列尺寸表
最小规格尺寸01005(长0.25mm*宽0.125mm),目前只有少数几家日本公司在批量生产;0201、0402、0603是目前用量最大的尺寸规格,大型的MLCC企业均可批量生产。
国内,深圳宇阳是专做小尺寸MLCC的厂家;
2220及以上尺寸规格产品,市场占有量很小,大型企业一般不生产,主要是中小MLCC。
贴片电容器的材质和精度的计算

贴片电容器的材质和精度的计算
贴片电容的稳定性及容量精度与其采用的介质材料存在对应关系,主要分为三大类别:
一、是以COG/NPO为I类介质的高频电容器,其温度系数为±30ppm/℃,电容量非常稳定,几乎不随温度、电压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主要应用于高频电子线路,如振荡、计时电路等;其容量精度主要为±5,以及在容量低于10pF时,可选用B档(±0.1pF)、C档(±0.25pF)、D档 (±0.5pF)三种精度。
二、是以X7R为II类介质的中频电容器,其温度系数为±15,电容量相对稳定,适用于各种旁路、耦合、滤波电路等,其容量精度主要为K档(±10)。
特殊情况下,可提供J档(±5)精度的。
不同品种的电容器,最高使用频率不同。
小型云母电容器在250MHZ以内;圆片型瓷介电容器为300MHZ;圆管型瓷介电容器为200MHZ;圆盘型瓷介可达3000MHZ;小型纸介电容器为80MHZ;中型纸介电容器只有8MHZ。
三、是以Y5V为II类介质的低频电容器,其温度系数为:+30~-80,电容量受温度、电压、时间变化较大,一般只适用于各种滤波电路中。
其容量精度主要为Z档(+80~-20),也可选择±20精度的。
贴片电阻在电路上出现问题,有可能是贴片电容本身质量不良,亦有可能是设计时选取规格欠佳或是在表面贴装机械力热冲击等对贴片电容造成一定的损伤等因素造成。
正确选择一颗贴片电容时,除了要提供其规格尺寸及容量大小外,还必须特别注意到电路对这颗片式电容的温度系数、额定电压等参数的要求。
贴片电容标准命名方法及定义:贴片电容的命名,国内和国外的产家有一此区别但所包含的参数是一样的。
贴片电容基础知识

贴片电容英贴片电容全称:多层(积层,叠层)片式陶瓷电容器,也称为贴片电容,片容。
英文全称:Multi-layerceramiccapacitors。
英文缩写:MLCC。
目录一、基本概述二、尺寸三、命名四、分类五、MLCC电容品牌与选型六、作用七、内部结构八、封装一、基本概述贴片电容(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是目前用量比较大的常用元件,就AVX公司生产的贴片电容来讲有NPO、X7R、Z5U、Y5V等不同的规格,不同的规格有不同的用途。
下面我们仅就常用的NPO、X7R、Z5U和Y5V来介绍一下它们的性能和应用以及采购中应注意的订货事项以引起大家的注意。
不同的公司对于上述不同性能的电容器可能有不同的命名方法。
二、尺寸贴片电容的尺寸表示法有两种,一种是英寸为单位来表示,一种是以毫米为单位来表示,贴片电容的系列型号有0402、0603、0805、1206、1210、1808、1812、2010、2225、2512,是英寸表示法,04 表示长度是0.04 英寸,02 表示宽度0.02英寸,其他类同型号尺寸(mm)三、命名1、贴片电容的命名所包含的参数有贴片电容的尺寸、做这种贴片电容用的材质、要求达到的精度、要求的电压、要求的容量、端头的要求以及包装的要求。
一般订购贴片电容需提供的参数要有尺寸的大小、要求的精度、电压的要求、容量值、以及要求的品牌即可。
如下华新科(WALSIN)系列的贴片电容的命名:原厂命名料号:0805N102J500CT0805:是指该贴片电容的尺寸套小,是用英寸来表示的08 表示长度是0.08 英寸、05 表示宽度为 0.05 英寸;N:是表示做这种电容要求用的材质,这个材质一般适合于做小于10000PF以下的电容;102:是指电容容量,前面两位是有效数字、后面的2 表示有多少个零102=10×102也就是= 1000PF ;J:是要求电容的容量值达到的误差精度为5%,介质材料和误差精度是配对的;500:是要求电容承受的耐压为50V 同样500前面两位是有效数字,后面是指有多少个零;C:是指端头材料,现在一般的端头都是指三层电极(银/铜层)、镍、锡 T:是指包装方式;T:表示7"盘装编带包装;2、贴片电容的颜色,常规见得多的就是比纸板箱浅一点的黄和青灰色,这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会有产生不同差异,贴片电容上面没有印字,这是和他的制作工艺有关(贴片电容是经过高温烧结面成,所以没办法在它的表面印字),而贴片电阻是丝印而成(可以印刷标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貼片電容 材質介紹
EIA: Class I
C0G = NP0 C:0 0 : -1 G : ±30 ppm
貼片電容 材質介紹
用的一種溫度穩定型電容器,具有中等介電常數, 電氣性能較穩定,在溫度、電壓與時間改變時性 能的變化並不顯著,適用於隔直,偶合、旁路與 對容量穩定性要求不太高的鑒頻電路。 由於X7R是一種強電介質,因而能造出容 量比NPO介質更大的電容器。在使用溫度(55℃~+125℃)範圍內容值變化率在±15%以內,容 值老化率為1%。 容值範圍 100pF~2.2uF 容 差 通常:±10%,±20% 使用溫度 :-55~125℃ 溫度特 性 ±15%以內 額定電壓 6.3V, 10V, 16V, 25V, 50V, 100V
X7R: 二類電介質電容器,是在工業中被廣泛採
貼片電容 材質介紹
Y5V:二類電介質,具有較高的介電常數,常
用于生產比容較大的,標稱容量較高的大容量電 容器產品,可以用小的尺寸做大容量的電容,但 其容量穩定性較X7R差,容量、損耗對溫度, 電壓等測試條件較敏感。 Y5V是一種普通用途的電容器,在使用溫 度(-30~+85℃)範圍內容值變化率較大,+22/82%以內。 容值範圍 1000pF~10μF 容 差 +80/20% 使用溫度 -30~+85℃ 溫度特性 +22/-82%以 內 額定電壓 10V,16V,25V,50V
貼片電容材質介紹
貼片電容 材質介紹
貼片電容 材質介紹
貼片電容的內部結構
Hale Waihona Puke 貼片電容 材質介紹貼片電容 材質介紹
電容量溫度特性是選用電介質種類的一個重要依據:
C0G類介質電容器是最常用的溫度補償型電容器,屬於 C0G Ⅰ類介質材料,其性能穩定。溫度係數在0±30ppm/℃以內, 電容值隨頻率和電壓的變化小於±0.05%,具有好的高頻特 性。 NPO:一類電介質,電氣性能最穩定,基本上不隨溫度、 NPO 電壓與時間性的改變而改變,適用於對穩定性要求高的高 頻電路。 容值範圍 0.47pF~10nF, 容差通常:±5%,±10%.
貼片電容 材質介紹
EIA: Class II & III
X7R X : -55℃ ℃ 7 : +125 ℃ R : ±15%
Y5V Y : -30 ℃ 5 : +85 ℃ V : +22 to -82%
Z5U Z: +10 ℃ 5 : +85 ℃ U: +22 to -56%
貼片電容 材質介紹
貼片電容 材質介紹
貼片電容 材質介紹
ESR的理解
主板上的每個電容,設計時一般是按最大負載時的工作情況來設計的,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只 要更換和原電容參數值相等的電容即可,當然,如果追求超頻性或穩定性,可以適當提高一些。但 有個誤區:原參數值指的主要是什麼?大多數人可能以為是電容的容量,其實錯了。在高頻開關電 源中,決定電容取值的主要參數是耐壓及ESR(等效串聯電阻),而不是容量。電容的容量,只在 信號發生、高通、低通、帶通等幾類電路中有意義,而在濾波方面並沒起多大作用。 電源的穩定性,主要體現在紋波電壓的大小,一般情況,CPU的供電要求在輸出最大負載電流 時紋波電壓低於100mV,最大負載電流可以這樣計算: 假如某CPU的最大功耗為90W,核心電壓為1.5V,那麼最大負載電流為:90W/1.5V=60A 設定最大紋波電壓為100mV,則要求電容的ESR值: ESR < 100mV/60A=1.66m 這樣的話,如果我們選用NCC的KZG系列1500uF/6.3V的電容來作濾波,查PDF文檔得知,該電 容的ESR值=26 m ,這樣就至少需要16只電容(26 m /16=1.625 m )才能勝任濾波的工作;如果 改為KZG系列3300uF/6.3V的,其ESR值=12 m ,那麼只需要8只電容即可(12 m /8=1.5 m );如 果選用NCC的PS系列固體電容會怎麼樣呢?2.5V/1500uF的,查PDF文檔得知,其ESR值為8 m ,4V/820uF的ESR同樣為8 m ,因為CPU的核心電壓僅為1.5V,所以這兩款電容均能勝任,經 計算,只需5只固體電容即可勝任此工作。(8 m /5=1.6 m )。 現在知道,為什麼老式的主板採用上千uF的鋁電解,而新式的主板只採用幾百uF的固體電容了 吧,也知道,為什麼有時換了比原容量大幾倍的,仍然不能保證系統穩定的真正原因了吧. 看完這段文章,我想大家也能夠為自己的主板選擇合適的電容了吧(只要耐壓大於供電電壓, ESR小於原電容的標稱值即可,容量大小是不需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