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习题集

合集下载

发动机原理试题以及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发动机原理试题以及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一、单项选择题1、高速柴油机的实际循环接近于( D )A、定压加热循环B、定容加热循环C、定温加热循环D、混和加热循环2、增加排气提前角会导致( C )A、自由排气损失增加B、强制排气损失增加C、提前排气损失增加D、换气损失增加3、汽油机早燃的原因是混和气( C )A、自燃B、被火花塞点燃C、被炽热表面点燃D、被废气点燃4、对自然吸气的四冲程内燃机,提高充气效率的措施中有( D )A、提高进气气流速度B、加大进气迟闭角C、提高进气管内压力D、合理选择进气迟闭角5、为了保证新鲜工质顺利流入气缸,在活塞运动到上止点之前就打开气门。

从气门开启到上止点之间的角度称为( B )A、排气门提前角B、进气提前角C、排气迟闭角D、进气迟闭角6、单位时间内燃烧的混合气数量是汽油机的( C )A、火焰速度B、点火速度C、燃烧速度D、混合速度7、柴油机混合气形成的过程中,不使用的辅助手段是( D )A、大压缩比B、高压喷射C、进气运动D、加热进气道8、压力升高率用于评价( B )A、着火延迟期B、速燃期C、缓燃期D、后燃期9、四冲程发动机实际排气过程的持续长度( C )A、小于180°曲轴转角B、等于180°曲轴转角C、大于180°曲轴转角D、不小于180°曲轴转角10、发动机的工况变化取决于其所带动的工作机械的( A )A、运转情况B、功率情况C、速度情况D、传动情况11、柴油机出现不正常喷射的各种原因中包括( C )A、高压油管过细B、油管壁面过厚C、喷油压力过高D、喷油数量过多12、描述发动机负荷特性时,不能代表负荷的参数是( A )A、转速B、功率C、扭矩D、油门位置13、汽油机的燃烧过程人为地分为( C )A、5个阶段B、4个阶段C、3个阶段D、2个阶段14、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 C )A、定压过程B、定温过程C、多变过程D、绝热过程15、发动机的整机性能用有效指标表示,因为有效指标以( D )A、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B、气体膨胀的功为基础C、活塞输出的功率为基础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16、为了评价发动机进、排气过程中所消耗的有用功,引入的参数是( A )A、泵气损失B、传热损失C、流动损失D、机械损失17、柴油机间接喷射式燃烧室类型中包括下面列出的( D )A、半开式燃烧室B、开式燃烧室C、统一室燃烧室D、预燃室燃烧室18、发动机的外特性是一种( B )A、负荷特性B、速度特性C、调整特性D、万有特性19、柴油机的理想喷油规律是( B )A、均匀喷油B、先慢后快C、先快后慢D、先快后慢再快20、汽油机燃烧特点中包括( A )A、有时缺氧B、空气过量C、扩散燃烧D、喷雾燃烧21、汽油机的实际循环接近于( B )A、定压加热循环B、定容加热循环C、定温加热循环D、混和加热循环22、减小排气提前角会导致( B )A、自由排气损失增加B、强制排气损失增加C、提前排气损失增加D、换气损失增加23、汽油机爆震的原因是混和气( A )A、自燃B、被火花塞点燃C、被炽热表面点燃D、被废气点燃24、提高柴油机混合气质量的措施中有( C )A、提高进气气流速度B、加大喷油嘴油孔直径C、加强缸内空气运动D、合理选择喷油提前角25、为了增加流入气缸的新鲜工质数量,在活塞运动到上止点之后才关闭气门。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库及答案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库及答案

一、发动机的性能一、解释术语1、指示热效率:是发动机实际循环指示功与消耗燃料的热量的比值.2、压缩比:气功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3、燃油消耗率:发动机每发出1KW有效功率,在1h内所消耗的燃油质量4、平均有效压力: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所做的有效功5、有效燃料消耗率:是发动机发出单位有效功率时的耗油量6、升功率:在标定工况下,发动机每升气缸工作容积说发出的有效功率7、有效扭矩:曲轴的输出转矩8、平均指示压力:单位气缸容积所做的指示功2、示功图:发动机实际循环常用气缸内工质压力P随气缸容积V (或曲轴转角)而变化的曲线二、选择题1 、通常认为,汽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A )A、定容加热循环B 、等压加热循环C混合加热循环D 、多变加热循环6、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

在膨胀过程中,工质( B )A、不吸热不放热B 、先吸热后放热C先放热后吸热 D 、又吸热又放热A、燃料具有的热量为基础 B 、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C气体对活塞的做功为基础D 、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2、发动机的整机性能用有效指标表示,因为有效指标以D )A、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B、气体膨胀的功为基础C活塞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D 、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5 、通常认为,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C )A、定容加热循环 B 、定压加热循环C混合加热循环 D 、多变加热循环6、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

在压缩过程中,工质B )A、不吸热不放热 B 、先吸热后放热C先放热后吸热 D 、又吸热又放热2、发动机工作循环的完善程度用指示指标表示,因为指示指标以C )2、表示循环热效率的参数有( C )A、有效热效率 B 、混合热效率C指示热效率 D 、实际热效率3、发动机理论循环的假定中,假设燃烧是( B )A、定容过程B、加热过程C定压过程D、绝热过程8、汽油机实际循环与下列()理论循环相似A、混合加热循环、定容加热循环9、C定压加热循环汽油机常用的压缩比在(A、C 11 〜15 D、卡诺循环)范围内。

第一章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与总体构造习题

第一章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与总体构造习题

3、发动机排量:多缸发动机各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 称为发动机工作容积或发动机排量。 4、爆燃与表面点火 点燃发动机压缩比过大,气体压力和温度过高,或其 它原因在燃烧室内离点燃中心较远处的末端可燃混合 气自燃而造成的一种不正常燃烧现象叫爆燃; 表面点火是由于燃烧室内炽热表面与炽热处(如排 气门头部,火花塞电极,积炭处)点燃混合气产生的 另一种不正常燃烧现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9.发动机最经济的燃油消耗率对应转速是在最大转矩转 速与最大功率转速之间。( √ )
10.同一发动机的标定功率值可能会不同。 (√)
11.在测功机上测定发动机功率时,是在不带空气滤 清器、风扇、消声器、发电机等条件下进行的。( √ ) 四、选择题 1.发动机的有效转矩与曲轴角速度的乘积称之为 ( B )。
A、指示功率 最大功率
B、有效功率
C、最大转矩
D、
2.发动机在某一转速发出的功率与同一转速下所可能 发出的最大功率之比称之为( D )。
A、发动机工况 发动机负荷 B、有效功率 C、工作效率 D、
3.汽车耗油量最少的行驶速度是( B )。
A、低速
B、中速
C、全速
D、超速
4.汽车发动机的标定功率是指( A )。
3.柴油机与汽油机在可燃混合气形成方式和点火方式上有何 不同?它们所用的压缩比为何不一样? 答: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是在气缸内部完成的。当压缩行程 终了,气缸内被压缩的空气已具有很高的温度,并已达到柴 油的燃点。此时由喷油器喷入的燃油一遇高压高温的空气立 即混合、蒸发、雾化,同时自行着火燃烧。 化油器式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是在气缸外部通过化油器形成 的。进气行程中吸入的混合气,在压缩行程中温度得以提高, 从而使汽油(更好地蒸发后)和空气更好地混合雾化,这样 在压缩行程接近终了时,由火花塞点燃可燃混合气,使其能 迅速地、集中地、完全地燃烧。正如上述着火机制的不同, 所以汽、柴油机的压缩比不一样。柴油机压缩比较高是为了 保证压缩空气达到柴油的自燃温度(燃点)。 电子喷射式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是油嘴将燃油喷射到节气门 体或气缸内部,充分混合后由火花塞点火燃烧。

(完整版)汽车发动机构造习题集及答案

(完整版)汽车发动机构造习题集及答案

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总体构造和工作原理一、填空题1.往复活塞式点燃发动机一般由、、、、、和组成。

2.四冲程发动机曲轴转二周,活塞在气缸里往复行程一次,进、排气门各开闭一次,气缸里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次。

3.二冲程发动机曲轴转周,活塞在气缸里往复行程一次,完成工作循环。

4.发动机的动力性指标主要有、经济性指标主要是。

5.发动机的有效功率与指示功率之比称为。

6.汽车用活塞式内燃机每一次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都必须经过、、和这样一系列连续工程,这称为发动机的一个。

二、解释术语1.上止点和下止点2.压缩比3.活塞行程4.发动机排量5.四冲程发动机6.爆燃与表面点火7.发动机有效转矩8.发动机有效功率9.发动机热效率10.发动机转速特性、外特性11.发动机负荷12.发动机燃油消耗率13.发动机工况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X)1.柴油机压缩比大于汽油机压缩比,因此压缩终了时压力及燃烧后产生的气体压力比汽油机高。

()2.多缸发动机各气缸的总容积之和,称为发动机排量。

()3.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越小,经济性越好。

()4.发动机总容积越大,它的功率也就越大。

()5.活塞行程是曲柄旋转半径的2倍。

()6.经济车速是指很慢的行驶速度。

()7.通常,汽油机的经济性比柴油机差,从外特性中的g e曲线比较,汽油机g e曲线比柴油机g e曲线平缓。

()8. 发动机转速过高过低,气缸内充气量都将减少。

( ) 9. 发动机转速增高,其单位时间的耗油量也增高。

()10. 发动机最经济的燃油消耗率对应转速是在最大转矩转速与最大功率转速之间。

()11. 同一发动机的标定功率值可能会不同。

( ) 12. 在测功机上测定发动机功率时,是在不带空气滤清器、风扇、消声器、发电机等条件下进行的。

( )四、选择题 1. 发动机的有效转矩与曲轴角速度的乘积称之为( ) 。

A 指示功率 B 、有效功率 C 、最大转矩 D 、最大功率 2. 发动机在某一转速发出的功率与同一转速下所可能发出的最大功率之比称之为( ) 。

(完整版)汽车发动机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汽车发动机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发动机的性能指标1.研究理论循环的目的是什么?理论循环与实际循环相比,主要作了哪些简化?答:目的:1.用简单的公式来阐明内燃机工作过程中各基本热力参数间的关系,明确提高以理论循环热效率为代表的经济性和以平均有效压力为代表的动力性的基本途径2.确定循环热效率的理论极限,以判断实际内燃机经济性和工作过程进行的完善程度以及改进潜力3.有利于分析比较发动机不同循环方式的经济性和动力性简化:1.以空气为工质,并视为理想气体,在整个循环中工质的比热容等物理参数为常数,均不随压力、温度等状态参数而变化2.将燃烧过程简化为由外界无数个高温热源向工质进行的等容、等压或混合加热过程,将排气过程即工质的放热视为等容放热过程3.把压缩和膨胀过程简化成理想的绝热等熵过程,忽略工质与外界的热交换及其泄露等的影响4.换气过程简化为在上、下止点瞬间开和关,无节流损失,缸内压力不变的流入流出过程。

2.简述发动机的实际工作循环过程。

四冲程发动机的实际循环由进气、压缩、燃烧、膨胀、排气组成3.排气终了温度偏高的原因可能是什么?有流动阻力,排气压力>大气压力,克服阻力做功,阻力增大排气压力增大,废气温度升高。

负荷增大Tr增大;n升高Tr增大,∈+,膨胀比增大,Tr减小。

4.发动机的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相比存在哪些损失?试述各种损失形成的原因。

答:1.传热损失,实际循环中缸套内壁面、活塞顶面、气缸盖底面以及活塞环、气门、喷油器等与缸内工质直接接触的表面始终与工质发生着热交换2.换气损失,实际循环中,排气门在膨胀行程接近下止点前提前开启造成自由排气损失、强制排气的活塞推出功损失和自然吸气行程的吸气功损失3.燃烧损失,实际循环中着火燃烧总要持续一段时间,不存在理想等容燃烧,造成时间损失,同时由于供油不及时、混合气准备不充分、燃烧后期氧不足造成后燃损失以及不完全燃烧损失4.涡流和节流损失实际循环中活塞的高速运动使工质在气缸产生涡流造成压力损失。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库及答案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库及答案

一、发动机的性能二、选择题1、通常认为,汽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A )A、定容加热循环B、等压加热循环C、混合加热循环D、多变加热循环6、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

在膨胀过程中,工质( B )A、不吸热不放热B、先吸热后放热C、先放热后吸热D、又吸热又放热2、发动机的整机性能用有效指标表示,因为有效指标以( D )A、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B、气体膨胀的功为基础C、活塞输出的功率为基础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5、通常认为,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C )A、定容加热循环B、定压加热循环C、混合加热循环D、多变加热循环6、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

在压缩过程中,工质( B )A、不吸热不放热B、先吸热后放热C、先放热后吸热D、又吸热又放热2、发动机工作循环的完善程度用指示指标表示,因为指示指标以( C )A、燃料具有的热量为基础B、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C、气体对活塞的做功为基础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2、表示循环热效率的参数有( C )。

A、有效热效率B、混合热效率C、指示热效率D、实际热效率3、发动机理论循环的假定中,假设燃烧是( B )。

A、定容过程B、加热过程C、定压过程D、绝热过程4、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 D )。

A、绝热过程B、吸热过程C、放热过程D、多变过程5、通常认为,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C )加热循环。

A、定容B、定压C、混合D、多变6、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 D )。

A、绝热过程B、吸热过程C、放热过程D、多变过程7、通常认为,低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B )加热循环。

A、定容B、定压C、混合D、多变8、汽油机实际循环与下列( B )理论循环相似。

A、混合加热循环B、定容加热循环C、定压加热循环D、卡诺循环9、汽油机常用的压缩比在( B )范围内。

A、4 ~ 7B、7 ~ 11C、11 ~ 15D、15 ~ 2210、车用柴油机实际循环与下列( A )理论循环相似。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一、选择题1. 汽车发动机的四个冲程中,哪个冲程不会产生机械功?A. 进气冲程B. 压缩冲程C. 功率冲程D. 排气冲程2. 以下哪种类型的发动机具有最高的热效率?A. 汽油发动机B. 柴油发动机C. 电动发动机D. 混合动力发动机3. 在四冲程发动机中,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是由什么控制的?A. 飞轮B. 曲轴C. 凸轮轴D. 涡轮增压器4. 以下哪个部件的主要作用是将线性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A. 活塞B. 曲轴C. 连杆D. 凸轮轴5. 发动机的压缩比是指什么?A. 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的比值B. 燃烧室容积与气缸总容积的比值C. 进气门面积与排气门面积的比值D. 气缸直径与活塞直径的比值二、填空题1. 发动机的两个基本循环是______循环和______循环。

2. 在汽油发动机中,混合气的形成主要发生在______。

3. 柴油发动机与汽油发动机的主要区别在于柴油发动机没有______。

4. 发动机的点火方式通常分为两种,即______点火和______点火。

5. 涡轮增压器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发动机的______和______。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流程。

2. 说明汽油发动机与柴油发动机的主要区别。

3. 描述涡轮增压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4. 讨论发动机压缩比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5. 解释什么是发动机的热效率以及提高热效率的方法。

四、论述题1. 分析现代汽车发动机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创新措施。

2. 论述电动汽车技术对传统内燃机汽车的挑战与影响。

3. 探讨未来汽车发动机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可能的技术突破。

五、计算题1. 给定一个发动机的排量为2.0升,压缩比为10:1,计算其燃烧室的容积。

2. 如果一个发动机的功率为100千瓦,转速为3000转/分钟,计算其每分钟的功输出。

3. 假设一个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为250克/千瓦时,计算该发动机在100千瓦功率输出下每小时的燃油消耗量。

发动机原理习题

发动机原理习题

发动机原理习题1. 问题:什么是发动机?答案:发动机是一种能够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设备。

它是驱动车辆或机械运转的核心部件。

2. 问题:请简述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答案:内燃机是一种常见的发动机类型,工作原理如下:a. 压缩冲程:活塞由曲轴推向气缸,将气体压缩至高压状态。

b. 燃烧冲程:燃料被喷入气缸并点燃,产生爆炸将活塞推向下。

c. 排气冲程:废气通过打开的排气门排出气缸。

d. 进气冲程:新鲜空气通过进气门进入气缸。

3. 问题:请说明发动机利用何种机构实现循环工作?答案:发动机利用曲轴机构实现循环工作。

曲轴与活塞通过连杆相连,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曲轴通过活塞的上下运动将燃烧冲程转化为旋转运动,从而驱动机械运转。

4. 问题:发动机是如何实现点火的?答案:大多数内燃机使用火花塞进行点火。

火花塞通过电活性材料产生火花,点燃进入气缸的混合气体。

点火时机由点火系统控制,确保燃烧在正确的时机发生。

5. 问题:发动机中的供油系统有什么作用?答案:供油系统负责供应燃料并控制供油量。

燃料通过喷油器喷入气缸,在燃烧冲程中与空气混合并点燃。

供油系统还需要根据运行状态调整供油量,以确保发动机的高效运行。

6. 问题:发动机中的冷却系统有什么作用?答案:冷却系统用于控制发动机的温度,防止过热。

冷却系统通过循环冷却液来吸收和散发发动机的热量,确保发动机保持在适宜的工作温度范围内。

7. 问题:发动机的排气系统的功能是什么?答案:排气系统负责将废气从气缸排出。

废气通过排气门进入排气管,并流向排气管末端,最终排入大气中。

排气系统还可以减少噪音和排放有害气体的数量。

8. 问题:发动机如何实现可变气门正时?答案: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可以根据发动机负荷和转速调整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时间。

这一技术通过液压或电子控制系统,改变进气和排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时间,以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和动力输出。

9. 问题:请简要介绍涡轮增压器在发动机中的应用。

答案:涡轮增压器通过利用废气能量来增加进气气压,提高发动机的动力输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发动机原理》习题集第1章发动机的性能一、解释术语1、指示热效率2、压缩比3、燃油消耗率4、平均有效压力5、有效燃料消耗率6、升功率7、有效扭矩8、平均指示压力9、示功图二、选择题1、通常认为,汽油机的理论循环为()A、定容加热循环B、等压加热循环C、混合加热循环D、多变加热循环2、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

在膨胀过程中,工质()A、不吸热不放热B、先吸热后放热C、先放热后吸热D、又吸热又放热3、发动机的整机性能用有效指标表示,因为有效指标以()A、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B、气体膨胀的功为基础C、活塞输出的功率为基础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4、通常认为,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A、定容加热循环B、定压加热循环C、混合加热循环D、多变加热循环5、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

在压缩过程中,工质()A、不吸热不放热B、先吸热后放热C、先放热后吸热D、又吸热又放热6、发动机工作循环的完善程度用指示指标表示,因为指示指标以()A、燃料具有的热量为基础B、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C、气体对活塞的做功为基础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7、表示循环热效率的参数有()。

A、有效热效率B、混合热效率C、指示热效率D、实际热效率8、发动机理论循环的假定中,假设燃烧是()A、定容过程B、加热过程C、定压过程D、绝热过程9、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A、绝热过程B、吸热过程C、放热过程D、多变过程10、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A、绝热过程B、吸热过程C、放热过程D、多变过程11、通常认为,低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A、定容加热循环B、定压加热循环C、混合加热循环D、多变加热循环12、汽油机实际循环近似于下列理论循环的()A、混合加热循环B、定容加热循环C、定压加热循环D、卡诺循环13、汽油机常用的压缩比范围为()A、4 ~7B、7 ~11C、11 ~15D、15 ~2214、车用柴油机实际循环近似于下列理论循环的()A、混合加热循环B、定容加热循环C、定压加热循环D、卡诺循环15、非增压发动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缸内压力最低出现在()A、做功行程结束B、排气行程终了C、压缩行程初期D、进气行程中期16、自然吸气柴油机的压缩比范围为()A、8 ~16B、10 ~18C、12 ~20D、14 ~2217、发动机理论循环的假设燃烧是加热过程,其假设前提是()A、温度不变B、工质不变C、压力不变D、容积不变三、填空题1、P-V图上曲线所包围的面积表示工质完成一个循环所做的有用功,该图称为____________。

2、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复杂的_______________过程。

3、四冲程发动机的四个冲程为:进气冲程、_________________、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四冲程发动机的实际循环由进气、压缩、燃烧、_____________、和排气五个过程组成。

4、一个实际循环中,工质对活塞所做的有用功称为_________________。

5、升功率用来衡量发动机________________利用的有效程度。

6、同样排量的两种汽油机,其功率大小可能并不相同,说明强化程度和技术先进程度不同,衡量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 。

7、具有相同标定功率的两种柴油机,如果其干质量不同,说明材料利用程度和技术先进程度不同,衡量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 。

四、判断题1、比质量是指发动机的干质量与所给出的标定功率之比。

[ ]2、升功率是指发动机的标定功率与其质量之比。

[ ]五、简答题1、解释发动机的指示指标和有效指标的联系和区别。

2、什么是发动机的机械损失?它由哪些损失组成?3、发动机的指示指标有何作用?六、综述题1、简述机械损失的组成及影响机械损失的因素。

2、讨论发动机实际循环和理论循环的差异。

七、计算题1、测量得到某柴油机的有效功率P e=130 (kW ),每小时消耗柴油量B=35 (kg / h),求该柴油机的有效燃料消耗率b e。

2、某汽油机在转速n=5000 (r / min)时,测量出其有效功率P e=120 (kW ),求该汽油机的有效扭矩T eq。

第2章发动机的换气过程一、解释术语1、配气相位2、气门重叠3、充气效率4、可变技术5、残余废气系数二、选择题1、发动机的换气过程是指()A、进气过程B、排气过程C、进排气过程D、气门开启时期2、发动机的换气损失是指()A、进气损失B、排气损失C、进排气损失D、机械损失3、为了评价发动机进、排气过程中所消耗的有用功,引入的参数是()A、泵气损失B、传热损失C、流动损失D、机械损失4、四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中存在气门叠开现象的原因是()A、进气门早开和排气门早开B、进气门晚关和排气门早开C、进气门早开和排气门晚关D、进气门晚关和排气门晚关5、充量系数用于评价发动机实际换气过程完善程度,它的物理意义是反映()A、机械效率B、流动效率C、换气效率D、容积效率6、为了利用气流的运动惯性,在活塞运动到上止点以后,才关闭气门。

从上止点到气门完全关闭之间的曲轴转角称为()A、排气提前角B、进气提前角C、排气迟闭角D、进气迟闭角7、在发动机超临界排气阶段,排气流动速度()A、低于音速B、等于音速C、高于音速D、亚音速8、为了增加流通面积,在活塞运动到上止点之前,就开启气门。

从气门开始打开到上止点之间的曲轴转角称为()A、排气提前角B、进气提前角C、排气迟闭角D、进气迟闭角9、在发动机强制排气阶段,排气流动速度()A、低于音速B、等于音速C、高于音速D、和音速无关10、为了利用气流的运动惯性,在活塞运动到下止点以后,才关闭气门。

从下止点到气门完全关闭之间的曲轴转角称为()A、排气提前角B、进气提前角C、排气迟闭角D、进气迟闭角11、发动机实际换气过程完善程度的评价参数有()。

A、机械效率B、热效率C、进气马赫数D、充量系数12、从发动机是能量转换装置角度,发动机换气过程完善程度的评价参数也包括()A、燃烧损失B、传热损失C、换气损失D、机械损失三、填空题1、评价发动机换气过程的指标主要是和。

2、进气损失与排气损失之和称为,排气损失包括和。

3、一般将四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分作自由排气、___________、进气和气门叠开四个阶段。

将进、排气门开关角度以及相对上、下止点的位置画出所得到的图称为____________。

4、发动机的换气过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进、排气门开、闭的四个角度中,_________________ 对充量系数的影响最大。

四、判断题1、在进、排气门开、闭的四个定时中,排气提前角对充量系数的影响最大。

[ ]2、从排气门打开到气缸压力接近排气管压力的这个时期,称为强制排气阶段。

[ ]3、在超临界排气期间,排出的废气量由缸内和排气管内的压力差来决定。

[ ]4、排气终了时,排气管内废气压力高,说明残余废气密度大,残余废气系数上升。

[ ]5、充量系数总是小于1的。

[ ]6、发动机进气终了的温度T a低于进气状态温度T s 。

[ ]五、简答题1、用什么参数评价发动机换气过程所消耗的功?为什么?2、从哪些方面评价发动机换气过程的完善程度?为什么?3、何谓气门叠开?增压发动机为何可以有较大的气门叠开角?4、引起工质进气终了温度T a高于进气状态温度T s的原因是什么?5、分析发动机进、排气门提前开启和迟后关闭的原因。

2、泵气损失的含义是什么?与换气损失有何不同?六、综述题1、充气效率的定义是什么?试述影响发动机充气效率的主要因素。

七、分析题1、提高充气效率的技术措施有哪些?2、请讨论减少换气损失的措施。

第3章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一、解释术语1、燃烧速度2、火焰速度3、汽油机滞燃期4、着火延迟5、过量空气系数6、空燃比二、选择题1、汽油机爆震燃烧的根本原因是远端混合气()A、被过热表面点燃B、因温度过高自燃C、受火焰传播燃烧D、由已燃气体点燃2、汽油机出现表面点火的原因中包括()A、压力过高B、清除水垢C、浓度过高D、积炭过多3、提高汽油机的压缩比,要相应提高所使用汽油的()A、热值B、点火能量C、辛烷值D、馏程4、汽油机的燃烧过程是()A、温度传播过程B、压力传播过程C、热量传播过程D、火焰传播过程5、汽油机的燃烧过程人为地分为()A、5个阶段B、4个阶段C、3个阶段D、2个阶段6、汽油机混合气形成过程中,为便于燃料蒸汽向空气扩散混合,采用的措施是()A、加热B、雾化C、蒸发D、加压7、属于汽油机燃烧特点的是下面列出的()A、空气过量B、有时缺氧C、扩散燃烧D、混合气不均匀8、汽油机的火焰速度是()A、燃烧速度B、火焰锋面移动速度C、扩散速度D、气流运动速度9、提高压缩比使汽油机的爆震倾向加大,为此,可采取的措施有()A、减小喷油提前角B、减小点火提前角C、加大喷油提前角D、加大点火提前角10、评价速燃期的重要指标中有()A、温度升高率B、最大压力出现时刻C、最高温度D、压力升高时刻11、下列措施中,不能够消除汽油机爆震的是()A、增大点火提前角B、推迟点火提前角C、加强冷却D、选用高牌号的汽油12、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中对理论空燃比进行反馈控制的是()A、空气流量传感器B、压力调节器C、电源电压D、氧传感器13、汽油机的不规则燃烧包括()A、爆燃B、早燃C、自燃D、燃烧的循环变动14、早燃发生在火花塞点火()A、之后出现B、同时出现C、之前出现D、不规则时出现15、汽油机用功率混合比的混合气工作时,燃烧速度最快,功率也最大。

功率混合比是指混合气的过量空气系数 a为()A、0.75 ~0.85B、0.85 ~0.95C、0.95 ~1.05D、1.05 ~1.1516、下列汽油机燃烧室中,属于分层给气燃烧室的是()A、多球形燃烧室B、火球高压缩比燃烧室C、浴盆形燃烧室D、德士古燃烧系统TCCS燃烧室17、从改善各缸混合气分配的均匀性考虑,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宜采用()A、单点喷射B、同时喷射C、分组喷射D、顺序喷射18、评价速燃期的重要指标中,衡量发动机工作平稳性的是()A、温度升高率B、压力升高率C、最高温度D、最大压力19、单位时间内燃烧的混合气数量是汽油机的()A、火焰速度B、点火速度C、燃烧速度D、运动速度20一般说来,提高汽油机的压缩比,要相应提高所使用汽油的()A、热值B、点火能量C、辛烷值D、馏程21、汽油的辛烷值反映其()A、着火性能B、抗爆性能C、安全性能D、点火性能22、对于汽油,化学当量的空燃比A / F为()A、15.7B、14.1C、14.8D、13.923、1kg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称为燃料的()A、放热率B、高热值C、低热值D、热值三、填空题1、根据汽油机燃烧过程中气缸压力变化的特点,可以将汽油机燃烧过程分为、和三个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