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专业知识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皮肤科宣传小知识

皮肤科宣传小知识

皮肤科宣传小知识一、皮肤的结构与功能1. 结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

表皮是皮肤的最外层,又分为角质层、透明层(仅在手掌和足底较厚皮肤存在)、颗粒层、棘层和基底层。

角质层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水分流失和外界有害物质侵入;基底层则是细胞的生发层,不断产生新细胞并向表层推移。

真皮主要由胶原蛋白、弹性纤维等组成,赋予皮肤弹性和韧性。

其中还包含血管、神经、毛囊、皮脂腺、汗腺等结构。

皮下组织主要由脂肪组织构成,起到缓冲、保暖等作用。

2. 功能保护功能:作为人体的第一道屏障,防止机械性损伤(如摩擦、撞击)、物理性损伤(如紫外线、电流)、化学性损伤(如酸、碱等化学物质)和微生物的入侵。

调节体温:通过汗腺分泌汗液散热,以及皮下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体温。

感觉功能:皮肤中有丰富的神经末梢,能感受触觉、痛觉、温度觉等多种感觉。

分泌和排泄功能:皮脂腺分泌皮脂,滋润皮肤和毛发;汗腺分泌汗液,排出部分代谢废物。

吸收功能:皮肤能够有选择地吸收一些物质,如脂溶性物质更容易被皮肤吸收,这也是护肤品能够发挥作用的基础之一。

二、常见皮肤疾病1. 痤疮病因:主要与雄激素水平升高、皮脂分泌增加、痤疮丙酸杆菌繁殖、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等因素有关。

症状:好发于青少年,主要表现为面部、胸部、背部等部位出现粉刺(白头粉刺和黑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多形性皮损。

预防和治疗:预防方面,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清洁导致皮肤屏障破坏;饮食上少吃高糖、高脂肪、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熬夜。

治疗方法包括外用药物(如维A酸类药物、过氧化苯甲酰、抗生素等)、口服药物(如抗生素、异维A酸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还可配合光疗等物理治疗方法。

2. 湿疹病因:病因复杂,可能与遗传、免疫异常、环境因素(如过敏原、气候变化、化学物质刺激等)、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等有关。

症状: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结痂、苔藓样变等多形性皮疹,可对称分布,边界常不清晰。

皮肤专业知识大全

皮肤专业知识大全
年龄增长、重力作用、缺水等因素导致皮肤弹性和紧致度下降,形成皱纹和松弛。
解决方案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饮食均衡、适度运动等;使用紧致和抗氧化的护肤品;进行激光治疗、注射 美容等医学美容手段。
03 皮肤护理与保养
日常皮肤护理
清洁
使用适合自己肤质的洁面产品 ,早晚各一次,注意T区的清洁

保湿
洗完脸后,及时使用适合自己 的保湿产品,保持皮肤的水分 。
解决方案
多喝水,保持室内湿度适中;选择保湿效果好的护肤品;避免过度清洁和使用刺 激性的化妆品。
皮肤色斑
皮肤色斑产生的原因
紫外线照射、遗传、内分泌失调等因素导致黑色素细胞活跃 ,形成色斑。
解决方案
避免紫外线照射,使用防晒霜;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美白淡斑 产品;进行激光治疗等。
皮肤松弛与皱纹
皮肤松弛与皱纹产生的原因
04 皮肤疾病与治疗
常见皮肤疾病及其症状
痤疮
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表现为皮肤上 的红色丘疹、脓疱和结节,常伴有疼 痛和瘙痒。
湿疹
一种慢性皮肤病,表现为皮肤上的红 斑、水疱、糜烂和渗出,常伴有剧烈 瘙痒。
银屑病
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皮肤 上的红色斑块,表面覆盖着银白色鳞 屑,可伴有瘙痒和疼痛。
皮肤专业知识大全
目录
• 皮肤基础知识 • 常见皮肤问题及解决方案 • 皮肤护理与保养 • 皮肤疾病与功能
结构
皮肤由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表皮层是皮肤的最外层,具有保护、调节体温和感受外界刺激等 功能;真皮层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维持皮肤的弹性和紧致度;皮下组织则储存脂肪,起到保温和缓 冲作用。
皮肤过敏
皮肤过敏产生的原因
皮肤受到外界刺激,如化学物质、紫外线、花粉等,导致皮肤出现红肿、痒、 刺痛等症状。

美容行业-皮肤的专业知识(33页)

美容行业-皮肤的专业知识(33页)

2021/9/8
12
眼袋、黑眼圈
眼部皮肤的特征:
(1)皮肤薄,只有面部的四分之一,没有皮 脂腺和汗腺分泌,不会分泌油脂,缺油易干 燥
(2)真皮层有疏松的结缔组织:对外界刺激 易敏感,易产生血液循环不良
(3)丰富的微血管和淋巴神经组织:对外界 刺激易敏感,易产生血液循环不良
(4)每天眨眼次数1—2万次,易造成眼部 疲劳,易出现皱纹。
保养:注意防晒、导入精华素抑制色素分泌,分解黑色素、 合理睡眠、保持心情舒畅、吃富含vc的食物和水果。
2021/9/8
8

常识: (1)鱼尾纹长斑:甲状腺免疫力低 (2)眼下长斑:女性荷尔蒙失调、子
宫疾病、或吃避孕药 (3)脸颊长斑:肝脏虚弱、紫外线照
射、失眠 (4)嘴角周围长斑:妇科疾病
2021/9/8
2、透明层
构成:角质层的下层,由2—3层扁平无核的 角化死细胞组成 作用:透明层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角母蛋白和 磷脂类物质,可以防止体内、体外的水、电 解质透过的屏障作用。
只有手掌和足底等角质层厚的部位才有,是角质层的前期。
2021/9/8
20
3、颗粒层
构成:位于透明层下,由3—5层梭形细胞组 成。 作用:颗粒层细胞内含有透明蛋白,角质蛋 白形成的小颗粒,有折光作用,可以减少紫 外线射入体内。
(三)皮下组织
构成:位于真皮层下,由大量的脂肪 细胞和少量结蒂组织构成 作用:保温防寒、储存能量,缓冲外 力,保护内部组织
皮下组织的薄厚由个人的营养、健康状况,以及身体部位的不同 而不同的。
2021/9/8
27
(四)皮肤的附属器
包括:皮脂腺、汗腺、毛发、甲
2021/9/8
28

关于皮肤的专业知识

关于皮肤的专业知识

以下是关于皮肤的一些专业知识:
1. 皮肤的结构: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层构成。

表皮是最外层,由角质层、颗粒层、有棘层和基底层等组成。

真皮位于表皮下方,包含胶原纤维、弹性纤维、毛囊、汗腺、皮脂腺等结构。

皮下组织位于真皮下方,主要由脂肪组织组成。

2. 皮肤功能:皮肤具有多种重要功能。

它提供保护作用,防止外界物质和微生物侵入,调节体温,感知触觉、疼痛和温度等刺激,合成维生素D,排泄汗液和油脂等。

3. 皮肤类型:皮肤类型可以分为干性、油性、混合性和敏感性。

干性皮肤缺乏油脂和水分,容易干燥;油性皮肤过多地分泌油脂,容易出现油光和痘痘;混合性皮肤部分区域油脂分泌旺盛,而其他区域较干燥;敏感性皮肤容易对外界刺激产生过敏反应。

4. 常见皮肤问题:常见皮肤问题包括痤疮(粉刺)、湿疹、皮炎、湿疹、皮肤瘙痒、皮肤干燥、色素沉着、皮肤炎症等。

这些问题可能是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饮食习惯、荷尔蒙变化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5. 护肤原则:保持良好的皮肤健康需要注意以下原则:定期清洁皮肤,保持适当的水分平衡,使用合适的护肤品,避免暴晒和有害物质,均衡饮食,保持充足的睡眠,并控制压力和焦虑。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您有任何具体的皮肤问题或需求,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皮肤科医生以获取个性化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皮肤的专业知识讲解学习

皮肤的专业知识讲解学习

皮肤的专业知识皮肤的专业知识一。

认识皮肤①:皮肤是身体最大的器官,也是最活跃的器官之一,覆盖于人体的表面。

成人的皮肤面积为⒈5—2平方米,总重量占人体体重的16% 。

②:眼部的皮肤是最薄的,而以手掌及脚掌的皮肤为最厚。

③:皮肤具有弹性及保护作用,在正常情况下,新陈代谢促使皮肤不断重现生机。

皮肤的基本构造①:胶原纤维,②:网状纤维③:弹力纤维④:基质⑤:细胞二。

皮肤的分层,皮肤由外向内可分三层,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 .另外皮肤还有一些附属器官(皮脂腺,汗腺,毛发,指甲)先说表皮表皮是皮肤的最外层,覆盖全身,有保护的作用,表皮的平均厚度为0.07到2毫米表皮没有血管,但有很多细小的神经末梢,能感知外界的刺激,产生触觉,痛觉,冷觉,热觉,压力觉等感觉.现在说真皮,真皮位于表皮深层,向下于皮肤组织相连,于后者无明显界限,真皮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其内分布着各种结缔组织细胞和大量的胶原纤维弹性纤维,使皮肤既有弹性,又有韧性。

结缔组织细胞以成纤维细胞和肥大细胞较多。

真皮的厚度不同,手掌、足底的真皮较厚,约3mm以上,眼睑等处最薄,约0.6mm。

一般厚度在1—2mm之间。

真皮可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

皮比表皮厚,主要有结缔组织构成。

真皮含有大量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使皮肤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真皮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

真皮位于表皮和皮下组织之间,主要由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网状纤维和无定型基质等结缔组织构成,其中还有神经和神经末梢,血管,淋巴管,肌肉以及皮肤的附属器现在说皮下组织,皮下组织属于间叶组织,主要组成成分为脂肪细胞、纤维间隔和血管。

此外,皮下组织内尚分布有淋巴管、神经、汗腺体以及毛囊(乳头部)。

脂肪细胞为圆形或卵圆形,平均直径约为94微米,打折可达120微米。

胞质内充满脂质、少数线粒体和较多游离核糖体,胞核挤向边缘切变扁平。

脂肪细胞聚集,想成大小不一的脂肪小叶,其间以纤维间隔为界(脂肪小叶间隔)。

皮下组织内富有血管,由小叶间隔小动脉分支形成毛细血管,伸入脂肪小叶并围绕着每个脂肪细胞。

皮肤基础知必学识点

皮肤基础知必学识点

皮肤基础知必学识点
1. 皮肤结构:皮肤由三层组成,分别是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

表皮
是最外层,由角质层、颗粒层、透明层和基底层组成,起到保护作用。

真皮位于表皮下方,包含有血管、毛囊、汗腺和神经末梢等结构。


下组织主要由脂肪组织组成,起到保护和储存能量的作用。

2. 皮肤功能:皮肤具有多种功能,包括保护作用、感觉作用、体温调节、排泄和吸收作用。

皮肤能够防止外界物质的侵入,通过神经末梢
提供对温度、压力、触觉等的感知,并通过调节汗液分泌和血管收缩
扩张等方式维持体温稳定。

3. 皮肤的颜色:皮肤的颜色主要取决于皮肤中的黑色素含量。

黑色素
是一种色素细胞产生的色素,它能吸收紫外线,起到保护皮肤不受阳
光伤害的作用。

人的皮肤颜色因遗传、外界环境和个体差异等因素而
不同。

4. 皮肤病:皮肤病是指影响皮肤健康的各种疾病。

常见的皮肤病包括
痤疮、湿疹、银屑病、荨麻疹等。

皮肤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
物理疗法和手术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需要根据不同的皮肤病类型和
严重程度来确定。

5. 皮肤保养:保持皮肤健康需要适当的皮肤保养方法。

常见的皮肤保
养方法包括保持皮肤清洁、定期使用适合自己的洗面奶和护肤品、补
水和防晒等。

此外,均衡的饮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对皮肤健康有益。

以上是皮肤基础知识的几个必学识点,有助于对皮肤的结构、功能、
疾病和保养等方面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皮肤基础知识大全

皮肤基础知识大全

皮肤基础知识大全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时刻保护着我们的身体,同时也是我们外在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皮肤的基础知识,对于保持皮肤健康、解决皮肤问题以及正确选择护肤产品都至关重要。

一、皮肤的结构皮肤主要分为三层: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

表皮是皮肤的最外层,它又可以细分为五层。

从外到内依次是角质层、透明层(只存在于手掌和脚掌)、颗粒层、棘层和基底层。

角质层就像是城墙的砖块,起着保护皮肤的作用,防止水分流失和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入。

基底层则不断产生新的细胞,逐渐向表层推移,最终形成角质细胞脱落。

真皮位于表皮下方,包含了胶原蛋白、弹性纤维和基质等。

胶原蛋白赋予皮肤强度和韧性,弹性纤维让皮肤具有弹性,基质则为细胞提供营养和支持。

如果真皮中的这些成分受损,皮肤就会出现皱纹和松弛。

皮下组织主要由脂肪组成,具有保温、缓冲和储存能量的功能。

二、皮肤的类型常见的皮肤类型有干性皮肤、油性皮肤、中性皮肤、混合性皮肤和敏感性皮肤。

干性皮肤缺乏油脂,容易出现干燥、起皮和细纹。

这类皮肤需要注重保湿,选择富含油脂和保湿成分的护肤品。

油性皮肤油脂分泌旺盛,往往伴有毛孔粗大和易长痘痘的问题。

控油和清洁是护理油性皮肤的关键,同时要注意水油平衡。

中性皮肤是最理想的状态,油脂和水分分泌平衡,皮肤光滑细腻。

只需做好基础的清洁、保湿和防晒即可。

混合性皮肤通常是 T 区(额头、鼻子和下巴)出油较多,而两颊较干。

需要分区护理,T 区控油,两颊保湿。

敏感性皮肤对外界刺激较为敏感,容易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

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护肤品是重中之重。

三、皮肤的功能皮肤具有多种重要功能。

首先是保护功能,它能阻挡紫外线、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的侵入。

其次是感觉功能,皮肤上分布着丰富的神经末梢,能感知温度、疼痛、压力等刺激。

再者是调节体温的功能,通过出汗和血管的收缩舒张来维持体温的稳定。

此外,皮肤还具有代谢和吸收的功能。

四、影响皮肤健康的因素1、遗传因素:有些人天生皮肤就比较好,而有些人则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遗传。

皮肤科学知识点

皮肤科学知识点

皮肤科学知识点皮肤是身体最大的器官,扮演着保护、感知、排泄等重要功能。

在医学领域中,皮肤科学也被称为皮肤病科学,是研究皮肤疾病及其相关治疗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皮肤科学的重要知识点:一、皮肤的结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

表皮是最外层的皮肤,由角质层、颗粒层、透明层和基底层组成,具有防护和呼吸等功能。

真皮位于表皮下方,主要由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构成,具有支持和供血功能。

皮下组织主要由脂肪组织构成,具有储能和隔热作用。

二、常见皮肤疾病1.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多发生于青春期。

主要表现为面部粉刺、脓包等症状。

2. 湿疹:是一种皮肤炎症,可以分为湿疹和干燥性湿疹两种类型。

主要表现为皮肤潮湿、瘙痒、脱屑等症状。

3.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红斑、鳞屑等症状。

4. 疣: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突起、有茧状、颜色不均匀等症状。

三、皮肤保养良好的皮肤保养习惯对于保持皮肤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皮肤保养的建议:1. 清洁:保持皮肤清洁,每天洗澡、洗脸,去除污垢和尘埃。

2. 润肤:选择适合自己肤质的润肤霜或乳液,保持皮肤水润光滑。

3. 防晒:外出时使用防晒霜,防止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4. 饮食:多吃水果、蔬菜,保持饮食均衡,有助于皮肤的健康和美容。

四、皮肤科学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皮肤科学也在不断发展。

皮肤科学的研究范围涵盖了皮肤生理、病理、治疗等多个方面,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皮肤保养和治疗方法。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相信皮肤科学将为人类带来更多的健康福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皮肤的保养和健康,及时发现皮肤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同时,也要关注并支持皮肤科学的研究和发展,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

愿我们拥有一张健康、美丽的皮肤,展现出最自信的自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皮层的结构
• 角质层(1) • 透明层(2) • 颗粒层(3) • 棘层(4) • 基底层(5)
角质层的基本知识
• 构成 :表皮的最外层,由4—8层扁平无 核的角化死细胞构成,细胞排列紧密。
• 作用:(1)细胞中充满了角质蛋白, 具有较强的吸水性,使皮肤柔软,不会 有干燥, 皲裂的现象产生。(2)对物 理因素的防护:紫外线,湿度,温度(3) 化学因素的防护:酸,碱
中性皮肤
• 中性皮肤是最好的皮肤,皮肤的纹理细 腻,有光泽、有弹性、皮脂膜适中呈弱 酸性,ph值在5—5.6之间,皮肤不油不 干水油平衡。
• 缺点:越好的皮肤越不好保养,易变为 干性或油性。
干性皮肤
• 干性皮肤的纹理细腻、皮肤没有光泽、 没有弹性、皮脂膜较薄,呈酸性,ph值 在4.5—5之间,皮肤干燥缺水。
皮肤专业知识
主讲人:程颖松
皮肤的定义
• 皮肤是位于人体表面的与外界环境直接 接触的一种组织。覆盖于人体最外层, 对人体起着极其重要的保护作用。
•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成人的皮肤面 积为⒈5—2平方米,总重量占人体体重 的16%
皮肤的功能
• 1保护 • 2感知 • 3调节体温 • 4分泌、排泄 • 5吸收 • 6呼吸 • 7新陈代谢
皮肤的结构
• 一)表皮层 • 二)真皮层 • 三)皮下组织
表皮层基本内容
• 定义:表皮是最外层皮肤,覆盖全身,有保护作用。表 皮没有血管,划伤后不会出血,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它 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外界环境的事物。
• 结构:表皮由外向内又分为五层:角质层、透明层、颗 粒层、棘层、基底层。
• 新陈代谢:表皮各层实际是处于角化过程中不同阶段 的细胞形成,基底层的基底细胞是表皮的生命之源, 它不断的产生新的细胞并逐步不断的向皮肤的表层推 移,变成各层细胞,最后变成死细胞,以皮屑的方式 脱落,从一个基底细胞产生,到最后变成皮屑脱落大 约28天
• 作用:具有分裂增生能力,可以产生细 胞,产生黑色素细胞 ,决定皮肤颜色, 在皮肤的修复起到重要作用。
真皮层
皮肤的支撑组织,比表皮厚约4倍,此层的含水 量占全部组织的60%,决定皮肤的坚实与弹性! 分为乳头层,网状层!乳头层:分布着血管和 神经连接于表皮深层;网状层:分布着毛发, 神经,皮脂腺,汗腺,胶原纤维(抗拉),弹 力纤维(较好的弹性);基质,酸性黏多糖类, 玻尿酸,硫酸软骨素(具有亲水性),还含有 血管 ,淋巴管,神经,皮肤附属器,如毛发, 皮脂腺,大小汗腺。
透明层基本知识
• 构成:角质层的下层,由2—3层扁平无 核的角化死细胞组成 ,通常分布于手掌和 脚掌
• 作用:透明层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角母蛋 白和磷脂类物质,可以防止体内、体外 的水、电解质透过的屏障作用。
颗粒层的基本知识
• 构成:位于透明层下,由3—5层梭形细 胞组成。
• 作用:颗粒层细胞内含有透明蛋白,角 质蛋白形成的小颗粒,有折光作用,可 以减少紫外线射入体内,起到保护作用。
吸收作用
• 皮肤的吸收作用主要通过以下3条途径: 透过角质层细胞; 角质层细胞间隙和毛囊; 皮脂腺或汗管。
新陈代谢作用
• 糖、蛋白质、脂类代谢; 水和电解质代谢:皮肤是人体一个主要 贮水库,大部分贮存于真皮。代谢能力 儿童>女性>男性; 黑素代谢:黑人黑素小体较大且不易被 酸性水解酶降解,白人则反之。
• 2洗面法:根据紧绷感消失的时间长短:油性: 20分钟之内,干性:30—40分,中性:20— 30分
• 3擦拭法:利用面纸巾反复的在鼻子,额头擦 拭:油性:纸巾油光闪亮,干性:纸巾变化不大; 中性:介于两者之间
皮肤的分类
• 1 中性皮肤 • 2 干性皮肤 • 3 油性皮肤 • 4 混合性皮肤 • 5 问题性皮肤
棘层的基本知识
• 构成:在颗粒层的下层,由4—8层带棘 突的多角形细胞组成,是表皮层最厚的 一层。
• 作用:存储淋巴液,是供给表皮细胞养 分,氧气,以及废物废气与水分运输的 工具。

基底层的基本知识
• 构成:表皮层的最下层,由基底细胞和 黑色素细胞组成。构成:在颗粒层的下 层,由4—8层带棘突的多角形细胞组成, 是表皮层最厚的一层。
皮下组织
位于真皮之下与肌膜之间。有结缔组织及 脂肪小叶构成,又叫脂肪层。
作用:1维持体温 2储存,调节体温 3保护(缓冲外表压力) 4人体曲线,男女体型
皮肤类型的测辨
• 1目测法:依据皮脂腺分泌的油脂量和汗腺分 泌的汗水量;毛孔大小;皮肤的光泽度,光滑 度,弹性,松弛的程度来判断。(油性:油腻 光亮,毛孔粗大。干性:细致薄干,毛孔细致。 中性:皮肤细腻,毛孔细小)
• 缺点:口周、眼周易长皱纹、脸颊易长 斑是最常见的皮肤,占人群的80%,全 脸“T”字部位偏油,两颊及眼周偏干。
• 缺点:口周、眼周易长皱纹、脸颊易长 斑
问题性皮肤
• (1)斑 • (2)皱纹 • (3)痤疮 • (4)敏感 • (5)过敏

• 斑分为:活性斑和定性斑。活性斑受外界光照和内分泌等因素影 响颜色深浅会变化,是可以祛除的,如:黄褐斑、日晒斑、妊娠 斑;定性斑是不受外界因素影响变化的,一旦祛除是不会再长出 来,如:雀斑、老年斑、色素痣、黑变斑。
• 缺点:易长老化皱纹、易缺水过敏
油性皮肤
• 油性皮肤是不易衰老的肌肤,毛孔粗大、 皮肤油亮有光泽、有弹性、皮脂膜较厚, 呈弱碱性ph值在5.6—6.6之间,油脂分 泌旺盛。
• 缺点:皮肤黑粗黑黄易长青春痘及疤痕
混合性皮肤
• 混合性皮肤是最常见的皮肤,占人群的 80%,全脸“T”字部位偏油,两颊及眼 周偏干。
保护作用
机械性损伤的防护 物理性损伤的防护 化学性刺激的防护 微生物的防御作用 防止体液丢失过多
调节体温作用
• 皮肤对体温的调节,既是作为外周感受 器,也是效应器。皮肤通过汗液挥发、 血管舒缩、流经皮肤血流量的多少在调 节体温上起着重要作用。
分泌,排泄作用
• 小汗腺的分泌排泄; 大汗腺的分泌排泄; 皮脂腺的分泌排泄; 小汗腺分泌汗液。正常情况下,24h 约分泌500ml汗 液,称为不显性出汗。当环境温度高于30℃、精神紧 张、恐惧或进食刺激性食物时,小汗腺分泌活动明显 增加,出汗增多,称为显性出汗,通过汗液挥发带走 热量起调节体温的作用; 皮脂腺分泌在皮肤表面构成—乳化的膜,起润泽皮肤、 毛发的作用,还有抑制体表微生物繁殖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