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 LC470WUN-SAA2-731逻辑板电路原理图

合集下载

显示器二次电源原理

显示器二次电源原理

CRT显示器二次电源道理为了让彩显在不同行频扫描时,画面清晰不变,通常采用二次电源方法为行输出级供电,即将主电源发生的电压变换为随行频升高而升高的可变电压,以满足多频扫描的需要。

别的,在一些性能较高的彩显中还采用了高压独立供电的方式,将行频变化对画面的影响降至最低。

从二次电源的输入、输出电压值大小看,二次电源分为升压型与降压型,通常,输入电压为50V~75V的二次电源为升压型;输入电压为160V~210V 的二次电源为降压型。

SAMSUNG 753df彩显二次电源电路如图2所示。

该电路由IC401、L402、Q402、D401等元件构成了升压型并联开关电源式二次电源,为行输出电路提供60V~150V的工作电压。

开关控制过程接通电源后,彩显一次电源电路工作,IC401〔TDA4859〕得电〔+12V〕启动IC内部的二次电源振荡器,从⑥脚输出与行频同步的驱动电压。

此电压经Q401驱动放大后加到Q402的栅极,让Q402工作在开关状态。

在Q402饱和导通期间,+50V电压经L402、Q402、R413、Q414形成电流回路。

此期间电能化为磁能储存在电流L402中,这时储能电感L402的电动势极性为左正右负,如图3所示。

当Q402截止时,L402电动势极性变为左负右正,如图4所示,此时储存在L402中的能量通过D401释放给电容C409及行输出电路。

L402中能量释放完毕后,就完成了一个工作周期,下一个周期结束后,Q402饱和,L402储能,此时C409向行输出级供电。

从上述阐发可知,供应行输出级的电压上下取决于L402中储能的多少,而L402储能的多少又与Q402的饱和导通时间有关,即通过改变IC401⑥脚输出信号的占空比,就可控制开关管Q502的导通时间,从而控制二次电源的输出电压。

假设因某种原因二次电源输出电压升高时,行输出变压器T501⑤~⑦绕组的感应电压也会升高。

此感应电压R511限流及经D501、C505整流滤波后得到的直流电压上升〔此电压一路经R506、R504加到IC401的⑤脚电压误差反样比拟控制输出〕,IC401内部电路对⑤脚电压变化检测后,⑥脚输出的脉冲信号占空比减小,缩短了一个周期内Q402的导通时间,L402中的储能减少,从而使二次电源输出电压降低至正常值,到达了稳压的目的。

逆变电焊机原理及图纸

逆变电焊机原理及图纸

逆变触发电路图:脉冲及时序板原理图:IGBT逆变电焊机工作原理及输出特性本机采用三相交流380V电压经三相桥式整流、滤波后供给以新型IGBT为功率开关器件的逆变器进行变频(20KC)处理后,由中频变压器降压,再经整流输出可供焊接所需的电源,通过集成电路构成的逻辑控制电路对电压、电流信号的反馈进行处理,实现整机闭环控制,采用脉宽调制PWM为核心的控制技术,从而获得快速脉宽调制的恒流特性和优异的焊接工艺效果。

DC/AC逆变器的制作-------------------------------------------------------------------------------- 江苏电子网QQ:99296827这里介绍的逆变器(见图)主要由MOS 场效应管,普通电源变压器构成。

其输出功率取决于MOS 场效应管和电源变压器的功率,免除了烦琐的变压器绕制,适合电子爱好者业余制作中采用。

下面介绍该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及制作过程。

--拓普电子1.电路图2.工作原理这里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个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方波信号发生器(见图3)图3这里采用六反相器CD4069构成方波信号发生器。

电路中R1是补偿电阻,用于改善由于电源电压的变化而引起的振荡频率不稳。

电路的振荡是通过电容C1充放电完成的。

其振荡频率为f=1/2.2RC。

图示电路的最大频率为:fmax=1/2.2×3.3×103×2.2×10-6=62.6Hz;最小频率fmin=1/2.2×4.3×103×2.2×10-6=48.0Hz。

由于元件的误差,实际值会略有差异。

其它多余的反相器,输入端接地避免影响其它电路。

场效应管驱动电路。

图4由于方波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振荡信号电压最大振幅为0~5V,为充分驱动电源开关电路,这里用TR1、TR2将振荡信号电压放大至0~12V。

如图4所示。

各种整流滤波电路,电路图及原理讲解!

各种整流滤波电路,电路图及原理讲解!

各种整流滤波电路,电路图及原理讲解!基础电路一般直流稳压电源都使用220伏市电作为电源,经过变压、整流、滤波后输送给稳压电路进行稳压,最终成为稳定的直流电源。

这个过程中的变压、整流、滤波等电路可以看作直流稳压电源的基础电路,没有这些电路对市电的前期处理,稳压电路将无法正常工作。

1、变压电路通常直流稳压电源使用电源变压器来改变输入到后级电路的电压。

电源变压器由初级绕组、次级绕组和铁芯组成。

初级绕组用来输入电源交流电压,次级绕组输出所需要的交流电压。

通俗的说,电源变压器是一种电→磁→电转换器件。

即初级的交流电转化成铁芯的闭合交变磁场,磁场的磁力线切割次级线圈产生交变电动势。

次级接上负载时,电路闭合,次级电路有交变电流通过。

变压器的电路图符号见图2-3-1。

2、整流电路经过变压器变压后的仍然是交流电,需要转换为直流电才能提供给后级电路,这个转换电路就是整流电路。

在直流稳压电源中利用二极管的单项导电特性,将方向变化的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

(1)半波整流电路半波整流电路见图2-3-2。

其中B1是电源变压器,D1是整流二极管,R1是负载。

B1次级是一个方向和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正弦波电压,波形如图 2-3-3(a)所示。

0~π期间是这个电压的正半周,这时B1次级上端为正下端为负,二极管D1正向导通,电源电压加到负载R1上,负载R1中有电流通过;π~2π期间是这个电压的负半周,这时B1次级上端为负下端为正,二极管D1反向截止,没有电压加到负载R1上,负载R1中没有电流通过。

在 2π~3π、3π~4π等后续周期中重复上述过程,这样电源负半周的波形被“削”掉,得到一个单一方向的电压,波形如图2-3-3(b)所示。

由于这样得到的电压波形大小还是随时间变化,我们称其为脉动直流。

设B1次级电压为E,理想状态下负载R1两端的电压可用下面的公式求出:整流二极管D1承受的反向峰值电压为:由于半波整流电路只利用电源的正半周,电源的利用效率非常低,所以半波整流电路仅在高电压、小电流等少数情况下使用,一般电源电路中很少使用。

电路原理图说明P2-5

电路原理图说明P2-5

■ 电路原理图说明P2-5■ 整机拆卸方法P6-9■ 白平衡调试P10-10■ 软件升级P11-12■ 机型履历表P13-13■ 故障检修P14-18制作:厦华公司制造中心技术工艺部 2004年6月3日LC-22A1K电路原理图说明下面介绍一下LC-22A1K的基本工作流程:声音部分:本机型采用单个一体化全制式的高频头,射频信号经过一体化高频头输出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音频信号经射随晶体管V101 BC847后送入处理器N601 PT2314的第9脚。

AV/ VGA的音频信号同时送入N601的第11、16脚和第10、15脚,处理器PT2314具备了音频通道切换开关、处理第二伴音中频信号SIF、处理立体声解码及自动音量控制等,在这里进行选择切换,选取与画面显示对应的音频信号,送入功放IC N602 TDA7268,耳机插座并联在N602的输出端,在使用耳机收听时则切断伴音信号送扬声器,未接入耳机时将信号送入扬声器重现声音。

框图如下所示:PT2314芯片,第1脚VDD输入+9V电压; 26、27脚SDA、SCL控制;23、24脚作为音频的输出至功放IC。

图像部分:射频信号经过一体化高频头的VIDEO OUT脚经射随晶体管V102 BC847后输出视频信号,送入U11 VPC3230D的74脚;AV的视频信号送入U11的73脚;SVHS的YC信号分别送入U1的71、72脚。

(提示,U11位号布置在解码板,而信号源送入的信号,是由主板经排线连接的,因而为了防止干扰增加了磁环。

)VPC3230D进行通道切换并解码,解码成16bit的数字信号,送入下一级信号处理器进行处理。

VPC3230主要完成通道切换、彩色解码、图像效果调整等功能。

VPC3230的框图如下所示:U11 VPC3230D解码后16bit的数字信号, VPC3230D送出的VCLK、HSYNC、VSYNC、LLC是用来进行模式识别的关键信号,引脚分别为60、56、57、27、28。

奇美-夏普-日立-友达-三星-LG逻辑板维修资料

奇美-夏普-日立-友达-三星-LG逻辑板维修资料

V260B1-C01 配机芯有:8K60MAX1518包括一个高性能升压调节器、两个线性稳压控制器以及大电流运算放大器,用于有源矩阵薄膜晶体管(TFT )液晶显示器(LCD )。

器件还包括一个逻辑控制、具有可调节延时的高压开关。

V315B3-C01 配机芯有8M19TPS65161的20、21、22:电源输入Vin; 此IC 与外围电配合可产生几路电压:VGH :23V V AAP :13.5V VGL :负5V VDA : VON : VOFF : VLOGIC :3.3V 等32寸奇美屏驱动板(屏供电12V )V320B1-C03 配机芯有:8M10FP5138:电源管理芯片,升压、降压、升降压转换IC ,驱动能力强,可以很好的提供LCD 屏正负偏设计方案,各组电压输出稳定,还可以适用于7—12寸LED 液晶屏背光升压垣流驱动。

有短路保护、开路保护、软启动功能,工作电压1.8—15V ,工作电流5.5mA 。

1脚:FB 反馈 2脚:SCP 保护/软启动 3脚:VCC 供电 4脚:CTL 控制 5脚:OUT 输出 6脚:GND 地 7脚:OSC 振荡 8脚:COMP 补偿V296W1-C1,X7 配机芯有:8TG5V296W1-C1逻辑板电路主要有三大部分组成:1.由U4(CM2651B-KQ )为核心的时序与逻辑控制电路,主要功能是将串行的LVDS 信号变成并行的控制信号,用于薄腊晶体管的控制或驱动;2.由U7—U11(HX8904TA 、HX8904SA )为核心的伽玛放大电路,主要是将伽玛信号进行适当的放大,控制薄膜晶体管,实现画面对比度的调整;3.由UP1(FA3269A V )为核心的DC-DC 变换电路,主是是将主板送来的5V 供电变成VGH (20V )、VDA (15V )、VGL (—5V )、V5V (5V )、VDD (3.3V )等等,用于屏驱动供电,此逻辑板损坏的最多的地方就是这部分,易损坏元件为UP1、QP5、DP3、UP2、RP37、LP2电感等等。

主板CPU供电电路完全图解

主板CPU供电电路完全图解

主板CPU供电电路完全图解12007-11-12 01:35:09 业界| 评论(1) | 浏览(5618)相信大家看主板导购文章的时候经常听到说这块主板是三相供电,那块是两相供电的说法,而且一般总是推荐三相供电的主板。

那么两相三相到底代表什么,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应该怎么选择呢?本文将就这个问题展开,尽量让大家能够自己分辨出主板到底几相供电,并且提供一点购买建议。

CPU供电电路原理图我们知道CPU核心电压有着越来越低的趋势,我们用的ATX电源供给主板的12V,5V直流电不可能直接给CPU供电,所以我们要一定的电路来进行高直流电压到低直流电压的转换,这种电路不仅仅用在CPU的供电上,但是今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这里。

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供电电路的原理,以便大家理解。

一般而言,有两种供电方式。

1.线性电源供电方式:通过改变晶体管的导通程度来实现,晶体管相当于一个可变电阻,串接在供电回路中。

上图只要是学过初中物理的都懂,通过电阻分压使得负载(这里想像为CPU)上的电压降低。

虽然方法简单,但由于可变电阻与负载流过相同的电流,要消耗掉大量的能量并导致升温,电压转换效率非常低,一般主板不可能用这种方法。

2.开关电源供电方式:我们平时用的主板基本都用这种方式,原理图如下。

其工作原理比刚刚的电路复杂很多,笔者只能简单说说:ATX供给的12V电通过第一级LC电路滤波(图上L1,C1组成),送到两个场效应管和PWM控制芯片组成的电路,两个场效应管在PWM控制芯片的控制下轮流导通,提供如图所示的波形,然后经过第二级LC电路滤波形成所需要的Vcore。

上图中的电路就是我们说的“单相”供电电路,使用到的元器件有输入部分的一个电感线圈、一个电容,控制部分的一个PWM控制芯片、两个场效应管,还有输出部分的一个线圈、一个电容。

强调这些元器件是为了后文辨认几相供电做准备。

由于场效应管工作在开关状态,导通时的内阻和截止时的漏电流都较小,所以自身耗电量很小,避免了线性电源串接在电路中的电阻部分消耗大量能量的问题。

超详细开关电源芯片内部电路解析

超详细开关电源芯片内部电路解析

超详细开关电源芯片内部电路解析作为一名电源研发工程师,自然经常与各种芯片打交道,可能有的工程师对芯片的内部并不是很了解,不少同学在应用新的芯片时直接翻到Datasheet的应用页面,按照推荐设计搭建外围。

如此一来即使应用没有问题,却也忽略了更多的技术细节,对于自身的技术成长并没有积累到更好的经验。

今天以一颗DC/DC降压电源芯片LM2675为例,尽量详细讲解下一颗芯片的内部设计原理和结构。

LM2675-5.0的典型应用电路打开LM2675的DataSheet,首先看看框图这个图包含了电源芯片的内部全部单元模块,BUCK结构我们已经很理解了,这个芯片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对MOS管的驱动,并通过FB脚检测输出状态来形成环路控制PWM驱动功率MOS管,实现稳压或者恒流输出。

这是一个非同步模式电源,即续流器件为外部二极管,而不是内部MOS管。

下面咱们一起来分析各个功能是怎么实现的类似于板级电路设计的基准电源,芯片内部基准电压为芯片其他电路提供稳定的参考电压。

这个基准电压要求高精度、稳定性好、温漂小。

芯片内部的参考电压又被称为带隙基准电压,因为这个电压值和硅的带隙电压相近,因此被称为带隙基准。

这个值为1.2V左右,如下图的一种结构:这里要回到课本讲公式,PN结的电流和电压公式:可以看出是指数关系,Is是反向饱和漏电流(即PN结因为少子漂移造成的漏电流)。

这个电流和PN结的面积成正比!即Is->S。

如此就可以推导出Vbe=VT*ln(Ic/Is) !回到上图,由运放分析VX=VY,那么就是I1*R1+Vbe1=Vbe2,这样可得:I1=△Vbe/R1,而且因为M3和M4的栅极电压相同,因此电流I1=I2,所以推导出公式:I1=I2=VT*ln(N/R1) N是Q1 Q2的PN结面积之比!回到上图,由运放分析VX=VY,那么就是I1*R1+Vbe1=Vbe2,这样可得:I1=△Vbe/R1,而且因为M3和M4的栅极电压相同,因此电流I1=I2,所以推导出公式:I1=I2=VT*ln(N/R1) N是Q1 Q2的PN结面积之比!这样我们最后得到基准Vref=I2*R2+Vbe2,关键点:I1是正温度系数的,而Vbe是负温度系数的,再通过N值调节一下,可是实现很好的温度补偿!得到稳定的基准电压。

电脑主板供电电路原理图解

电脑主板供电电路原理图解

电脑主板供电电路原理图解一、多相供电模块的优点:1.可以提供更大的电流,单相供电最大能提供25A的电流,相对现在主流的处理器来说,单相供电无法提供足够可靠的动力,所以现在主板的供电电路设计都采用了两相甚至多相的设计,比如K7、K8多采用三相供电系统,而LGA755的Pentium系列多采用四相供电系统。

2.可以降低供电电路的温度。

因为多了一路分流,每个器件的发热量就减少了。

3.利用多相供电获得的核心电压信号也比两相的来得稳定。

一般多相供电的控制芯片(PWM芯片)总是优于两相供电的控制芯片,这样一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日后升级新处理器的时候的优势。

二、完整的单相供电模块的相关知识该模块是由输入、输出和控制三部分组成。

输入部分由一个电感线圈和一个电容组成;输出部分同样也由一个电感线圈和一个组成;控制部分则由一个PWM控制芯片和两个场效应管(MOS-FET)组成(如图1)。

图1单相供电电路图主板除了给大功率的CPU供电外,还要给其它设备的供电,如果做成单相电路,需要采用大功率的管,发热量很大,成本也比较高。

所以各大主板厂商都采用多相供电回路。

多相供电是将多个单相电路并联而成的,它可以提供N倍的电流。

小知识:场效应管:是一种单极性的晶体管,最基本的作用是开关,控制电流,其应用比较广泛,可以放大、恒流,也可以用作可变电阻。

PWM芯片:PWM即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该芯片是供电电路的主控芯片,其作用为提供脉宽调制,并发出脉冲信号,使得两个场效应管轮流导通。

实际电感线圈、电容和场效应管位于CPU插槽的周围(如图2)。

图2主板上的电感线圈和场效应管了解了以上知识后,我们就可以轻松判断主板的采用了几相供电了。

三、判断方法:1.一个电感线圈、两个场效应管和一个电容构成一相电路。

这是最标准的供电系统,很多人认为:判定供电回路的相数与电容的个数无关。

这是因为在主板供电电路中电容很富裕,所以,一个电感加上两个场效应管就是一相;两相供电回路则是两个电感加上四个场效应管;三相供电回路则是三个电感加上六个场效应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