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柳永词两首》内容梳理
高二语文柳永词两首知识点

高二语文柳永词两首知识点高中语文文言文的学习中,总结好文言知识点是很重要的。
以下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二语文柳永词两首知识点的相关资料,供您阅读。
高二语文柳永词两首知识点:一.词的基本常识(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
词的别称有“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2)词牌和标题:标题是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词的主要内容;词牌是词的词调名称。
(3)词的分类:按字数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二.词人作品介绍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
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
原名三变,字景庄。
他在饱受世态炎凉后,“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改名柳永,54岁考取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
他曾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
有《乐章集》问世。
柳永是北宋专力写词的第一人。
他在扩大词境、发展慢词、丰富词作表现手法上都有杰出贡献。
柳词内容有三类:1.描写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生活风尚。
《望海潮》最为有名。
这是一首最早出现的,由文人创作的长调慢词,它形象地描绘出钱塘江的秀美景色和繁华富庶。
2.描写男女情爱。
这类词中有表现下层人民不幸以及作者对他们的深切同情的,如《定风波》,有写妓女悲苦和她们对轻薄男子怨恨的,如《少年游》,有写妓女渴望自由、渴望真正爱情生活的,如《迷仙引》。
3.江湖落拓的感慨是他词作的另一重要内容。
《雨霖铃》、《八声甘州》、《夜半乐》是这部分词的代表作。
语文必修4人教版《柳永词两首》课文解读

语文必修4人教版《柳永词两首》课文解读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语文必修4人教版《柳永词两首》课文解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文必修4《望海潮》课文解读东南形胜①,三吴②都会③,钱塘④自古繁华。
(钱塘是东南形势显要、湖山优美、风景秀丽的地方,它是三吴的都会,自古以来十分繁华。
①东南形胜:是说杭州地处东南方,地理形势优越。
形胜,地理形势特别好的地方。
②三吴:说法不一,《水经注》以吴兴、吴郡、会稽为三吴。
这里泛指江浙一带。
③都会:人口和货物集中的大城市。
④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唐宋时已经是一座著名的大城市,当时属吴郡。
)[起句是总写,“东南形胜,三吴都会”,一个四字对句,气势博大,力量非凡。
“东南”就方向言;“三吴”就地点言,“形胜”状其自然景观,“都会”赞其人文景观。
空间浩瀚,面积广大,给人以开阔之感,引起读者的阅读期待:是何处如此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下句紧接着作了回答:“钱塘自古繁华。
”词开篇三句就这样以“形胜”“都会”“繁华”六字对杭州给以概括交代,下面如数家珍,依次进行具体铺叙,形象描写。
]烟柳画桥①,风帘翠幕②,参差③十万④人家。
(如烟似雾的柳树、彩绘如画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高高低低、犬牙交错的房屋,约有十万户人家。
①烟柳画桥:这句写美丽的景色。
烟柳,雾气罩着的柳树。
画桥,雕饰华丽的桥梁。
②风帘翠幕:挡风的帘子和翠绿色的帏幕。
这句写富贵人家门窗的陈设。
③参差:cēncī,高下、大小不齐的样子。
这里形容楼阁、房屋的外形。
④十万:指人口众多,未必确数。
)[这是上承“三吴都会”一句进行的铺展描画。
纵目望去,垂柳含烟,薄雾如纱,虹桥卧波,胜景似画。
这里人烟阜盛,楼阁参差,勾心斗角,各抱地势,鳞次栉比,檐牙错落。
家家悬挂风帘,户户张设翠幕,微风过处,风帘轻摆,翠幕荡漾。
真是人间仙境、地上天堂啊!]云树①绕堤沙,怒涛卷霜雪②,天堑无涯③。
(高耸入云的大树笼罩着沙堤,奔腾的江流翻滚着巨浪,溅起雪白的浪花,一条大江浩浩荡荡,铺天盖地,绵延无边。
柳永词两首 知识积累

柳永词两首编稿:商章红审稿:姜虹学习目标1.了解词的常识;2.了解柳永的知识;3.理解这两首词的感情与意境。
知识积累文学常识词的知识词的起源词产生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
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因在雨中闻铃声而思念杨贵妃,故作此曲。
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
标题是词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词的主要内容。
【高清:柳永词两首】铺陈又叫“铺排”,多见于古体诗中,它运用叠句的手法,使句式反复、对称而又富于变化,在诗歌中主要起渲染烘托气氛的作用。
词的分类按长短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落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按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大、意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婉约派:题材狭窄、抒情、婉约缠绵细腻,语言含蓄,多写个人遭遇或者男女恋情,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作者简介【高清:柳永词两首】柳永(约987--约1053年),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
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
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
“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1034年)47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
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外。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其词在当时流传甚广对后世影响较大。
】他生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与歌妓们相处密切,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
他精通音律,既擅长作歌词,又擅长谱写乐曲。
他创制了许多词调,而且这些词调得到广泛的传播,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音乐家。
柳永作词雅俗兼擅,以俗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民间词的传统,开创了文人俚词一路。
精品文档 (144)《柳永词两首》课文解读

望海潮东南形胜①,三吴②都会③,钱塘④自古繁华。
(钱塘是东南形势显要、湖山优美、风景秀丽的地方,它是三吴的都会,自古以来十分繁华。
①东南形胜:是说杭州地处东南方,地理形势优越。
形胜,地理形势特别好的地方。
②三吴:说法不一,《水经注》以吴兴、吴郡、会稽为三吴。
这里泛指江浙一带。
③都会:人口和货物集中的大城市。
④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唐宋时已经是一座著名的大城市,当时属吴郡。
)[起句是总写,“东南形胜,三吴都会”,一个四字对句,气势博大,力量非凡。
“东南”就方向言;“三吴”就地点言,“形胜”状其自然景观,“都会”赞其人文景观。
空间浩瀚,面积广大,给人以开阔之感,引起读者的阅读期待:是何处如此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下句紧接着作了回答:“钱塘自古繁华。
”词开篇三句就这样以“形胜”“都会”“繁华”六字对杭州给以概括交代,下面如数家珍,依次进行具体铺叙,形象描写。
]烟柳画桥①,风帘翠幕②,参差③十万④人家。
(如烟似雾的柳树、彩绘如画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高高低低、犬牙交错的房屋,约有十万户人家。
①烟柳画桥:这句写美丽的景色。
烟柳,雾气罩着的柳树。
画桥,雕饰华丽的桥梁。
②风帘翠幕:挡风的帘子和翠绿色的帏幕。
这句写富贵人家门窗的陈设。
③参差:cēncī,高下、大小不齐的样子。
这里形容楼阁、房屋的外形。
④十万:指人口众多,未必确数。
)[这是上承“三吴都会”一句进行的铺展描画。
纵目望去,垂柳含烟,薄雾如纱,虹桥卧波,胜景似画。
这里人烟阜盛,楼阁参差,勾心斗角,各抱地势,鳞次栉比,檐牙错落。
家家悬挂风帘,户户张设翠幕,微风过处,风帘轻摆,翠幕荡漾。
真是人间仙境、地上天堂啊!]云树①绕堤沙,怒涛卷霜雪②,天堑无涯③。
(高耸入云的大树笼罩着沙堤,奔腾的江流翻滚着巨浪,溅起雪白的浪花,一条大江浩浩荡荡,铺天盖地,绵延无边。
①云树:树木茂密如云。
②怒涛卷霜雪:又急又高的潮头冲过来,浪涛汹涌像卷起来的白色霜雪。
怒涛,每年阴历八月钱塘江有特大的潮汛。
高二语文《柳永词二首》粤教知识精讲

高二语文《柳永词二首》粤教知识精讲高二语文《柳永词二首》粤教知识精讲一. 教学内容:《柳永词二首》要点:一、作者介绍柳永〔约987—1053〕,初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属福建〕人。
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称他为柳屯田。
排行第七,也称柳七郎,或柳七.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但个人仕途坎坷,多次应进士试,不第。
生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与歌妓们相处密切,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
正由于这样的生活境遇,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
他精通音律,既擅长作歌词,又擅长谱写乐曲。
他创制了许多词调,而且这些词调得到广泛的传播,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音乐家。
许多歌妓因善于演唱他所作的词,或者得到他的嘉许使得身价大大提高。
柳永是词史上第一个大量创制慢词〔长调〕的词人.他的《乐章集》中有一半属于长调。
在他之前,慢词只是个别人试作,还不怎么流行。
由于他的提倡,使得慢词广为流行,形成了与小令并驾齐驱的局面。
长调的运用,扩大了词的容量,使词的表现手法得到发展和丰富.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他擅长于铺叙,《望海潮》和《雨霖铃》都是善用铺叙手法的范例。
他的词作具有很深广的群众基础,形成“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局面。
二、课文简析〔一〕蝶恋花1、原文及译文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他久立在高楼上微风拂面一丝丝一细细,望不尽的春日离愁,从遥远无边的天际黯然地升起。
碧绿的草色,迷蒙的烟光掩映在落日余晖里,默默无言,什么人会理解他独自凭栏的深沉含义?打算让这疏懒放纵的心情喝得沉醉,可是对着美酒要纵情高歌,勉强取得欢乐反而觉得毫无意味。
衣衫丝带渐渐觉得宽松了,可他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颜色憔悴。
2、基本解读这是一首表现刻骨相思相恋的情歌,表达了主人公为爱情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主旨〕抒情主人公的性别,作品没有明示,应是男女均可。
《柳永词两首》字词解释

《柳永词两首》字词解释
【形胜】
地理形势重要。
【参差】
形容楼阁高低不齐。
【天堑】
天然的壕沟,此处形容钱塘江的壮阔。
堑,qiàn。
【重湖叠巘清嘉】
巘,yǎn,山峰。
清嘉,秀丽。
【高牙】
原指军前大旗,因旗杆以象牙为饰而得名。
词中代指高官孙何。
【异日图将好景】
画下来。
将,助词,无实义。
【蝉】
寒,既指傍晚雨后天寒,更指心寒。
“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长亭】
本送别之亭。
【都门】
原送别之地。
【兰舟】
催,反衬留恋时间之长,难舍难分。
【烟波】
千里。
【烟霭之浓之重】
暗指阻隔之厚,衬托离情之深。
情景交融。
【暮霭】
沉沉。
【楚天】
阔,浩渺无边,徒叹何去何从,倍增穷途之感。
【以上为实写之景】
以下为虚写之景。
【杨柳】
“柳”同“留”谐音,古人有折柳送别习俗,寓指不忍分别。
【晓风】
清晨凉风习习,倍觉凄凉。
【残月】
残缺不全的月亮正指人已离别,难以团圆。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梳理——柳永词两首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梳理——柳永词两首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异日图将好景
今义:美好的景况古义:________________
(2)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义:不热闹;使受到冷淡的待遇
古义:________________
(3)便纵有千种风情
今义:人的仪表举止;情怀,意趣;流露出来的男女相爱的感情(常含贬义)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乘
乘醉听箫鼓( )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
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 )
(2)归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
而皆背晋以归梁( )
后五年,吾妻来归( )
完璧归赵( )
若水之归海( )
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嬉嬉钓叟莲娃( )
(2)都门帐饮无绪( )
(3)异日图将好景( )
[答案]
一、(1)美景;(2)清冷,凄清;(3)风流情意。
二、(1)介词,趁着/动词,坐/古时一车四马叫乘/动词,顶着,冒着;(2)动词,返回/动词,归附,归向/动词,女子出嫁/动词,送回,归还/动词,归向,汇聚。
三、(1)名词作动词,采莲;(2)名词作动词,设帐;(3)图,名词作动词,画。
高二下册《柳永词两首》课文及赏析

高二下册《柳永词两首》课文及赏析柳永词两首【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山献)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赏析: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这首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开头三句,入手擒题,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
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三吴,旧指吴兴、吴郡、会稽。
钱塘,即杭州。
此处称“三吴都会”,极言其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字字铿锵有力。
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
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
“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内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参差十万人家”一句,转弱调为强音,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
“参差”为大约之义。
“云树”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
一个“绕”字,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
“怒涛”二句,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
“天堑”,原意为天然的深沟,这里移来形容钱塘江。
钱塘江八月观潮,历来称为盛举。
描写钱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笔。
“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
珠玑、罗绮,又皆妇女服用之物,并暗示杭城声色之盛。
“竞豪奢”三个字明写肆间商品琳琅满目,暗写商人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
下片重点描写西湖。
西湖,蓄洁停沉,圆若宝镜,至于宋初已十分秀丽。
重湖,是指西湖中的白堤将湖面分割成的里湖和外湖。
叠山,是指灵隐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叠叠的山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永词两首
一、文学常识
①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得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
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 字以内)、中调(59—90 字)、长调(91 字以上)词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词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②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三变”“柳七”“柳屯田”。
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二、写作素材
翻开灿若银河的唐诗宋词,数不胜数的当算离别诗了,王勃壮怀高歌: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柳永则声情哀怨: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江淹却千帆过尽一言蔽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还有人捶胸顿足:扬鞭哪忍匆匆!当今又有汪国真低吟:人生一瞬百年,哪堪去去还还。
无论耳在何处,只祈如水如船。
又来了席慕蓉温柔的警语:如果离别能够勾起我们因聚在一起而引起的疏忽的细节,离别真的不好吗?如此种种情思,真是美不胜收。
涵咏不同时代不同人生的感悟,会让你有意外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