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中城市停车问题对策研究
我国城市停车难问题与解决策略分析

我国城市停车难问题与解决策略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导致城市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
城市停车难不仅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也给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带来了巨大压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解决策略。
首先,要加强城市停车管理与规划。
城市停车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停车资源供需不平衡。
许多城市停车场供给不足,而车辆数量却不断增加。
因此,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和合理布局停车场,来增加停车资源供给。
此外,还应加强对停车场建设的管理,确保停车场的规划与建设符合城市发展需要,同时采取措施防止停车场地价的过度炒作。
其次,要推动出行方式的多样化。
在城市停车难问题中,私家车的增加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因此,可以通过推动公共交通的发展和提升其服务质量,来鼓励更多人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此外,还可以鼓励绿色出行方式,如骑行和步行。
通过提供更多的便利设施和改善城市环境,引导居民改变出行习惯,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从而缓解城市停车难问题。
第三,要加强停车管理的科技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停车技术成为缓解城市停车难问题的重要手段。
政府可以加大对停车场建设的科技支持,并引进智能化的停车设施和管理系统。
通过智能停车系统,可以实现车辆停放的精确导引、车位实时监控和预约停车等功能,提高停车资源的利用率和管理效率。
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开放数据接口和建设停车信息平台,为居民提供实时的停车位查询和导航服务,提高停车的便利性和效率。
第四,要建立良好的停车文化和法制环境。
城市停车难问题的形成与停车秩序的混乱和违法现象的存在密切相关。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停车秩序管理的力度,加强执法力度,打击非法停车、乱停乱放等行为。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停车文明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停车规范意识和服务意识,推动形成文明、规范的停车行为。
最后,要加强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合作。
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通力合作。
政府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鼓励企业建设停车场,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优惠。
城市停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城市停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摘要: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停车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城市停车现状的调研与分析,总结出了城市停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如加大停车场建设力度、推广智能停车系统等,旨在提供一个参考和借鉴,帮助解决城市停车问题。
一、引言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和汽车所有量的不断增加,城市停车问题日益凸显。
城市停车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民的基本出行需求,还涉及到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研究城市停车现状及其发展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二、城市停车现状分析1.停车位不足:城市停车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商业区、居民区等场所停车位严重不足。
导致车辆无处停放,加剧道路拥堵现象。
2.停车费用高昂:部分城市停车费用过高,给人们的停车负担增加了不小的压力。
同时也导致了一些人违规停车或停车场不合规经营的问题。
3.停车管理不规范:城市停车管理的手段和方式较为混乱,停车执法不力导致违规停车现象屡禁不止。
同时停车管理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导致管理效果不佳。
三、城市停车发展对策1.加大停车场建设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城市停车场建设的力度,尤其是商业区和居民区停车位的建设。
可以利用地下空间或多层立体停车场等方式增加停车位的数量。
2.推广智能停车系统: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广智能停车系统,提高停车位的利用率和管理效率。
通过车牌识别系统、智能导航系统等,实现车辆实时监控和停车位的管理。
3.改善停车费用标准:政府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停车需求和市场规律,制定合理的停车费用标准。
同时,可以引入动态收费方式,根据拥堵程度和停车时段灵活调整停车费用。
4.健全停车管理体系:建立统一的停车管理体系,加强停车执法和管理力度。
设立专门的停车管理部门,完善停车管理规范和标准,并加大对违规停车的处罚力度。
5.倡导绿色出行:倡导绿色出行,引导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辆的使用。
同时鼓励步行和骑行出行,减轻城市交通压力和停车需求。
关中地区大中城市停车问题浅析

关中地区大中城市停车问题浅析关中地区是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和文化中心,包括陕西省的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等大中城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中城市停车问题逐渐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就关中地区大中城市停车问题进行浅析,希望能够引起社会的重视和关注。
一、停车需求日益增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汽车普及率的增加,大中城市的停车需求日益增加。
尤其是在商业中心区、居住区和办公区,停车需求更是迫切。
人们在出行、购物、就医、办公等各方面都需要停车,而停车位的紧缺问题已成为社会痛点。
据统计,目前关中地区大中城市的私人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这无疑给停车问题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二、停车资源短缺大中城市停车资源相对短缺是导致停车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城市道路规划和建设难以完全满足停车需求,尤其是在老城区,停车资源更加紧张。
加之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滞后,许多居民小区和商业区的停车设施严重不足,导致停车难题严重。
而在一些老旧小区和城市街区,由于道路狭窄、用地有限,停车位更是难以满足需求。
三、停车管理亟待升级当前,关中地区大中城市停车管理水平相对滞后,停车管理亟待升级。
停车乱象频现,非法霸占、乱停乱放现象屡禁不止。
一些商业中心、居住区和办公区的停车场没有规范管理,导致停车秩序混乱,影响市容市貌。
现有的停车设施和管理手段也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停车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四、解决停车问题需要综合施策在对关中地区大中城市停车问题进行浅析的基础上,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当前的紧迫课题。
为了有效解决大中城市停车问题,亟需综合施策:1.加大停车资源建设力度,通过规划建设停车场、停车楼等公共停车设施,缓解停车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充分发挥停车位的利用效率。
2.采取科学合理的停车定价机制,引导车辆合理分布和用车行为。
通过制定不同区域和时段的停车费用标准,合理规范车辆停放行为,减少停车资源浪费。
大城市停车难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研究

大城市停车难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研究第一章引言1.1 课题背景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3 研究方法和框架1.4 研究内容和结构第二章城市停车难问题的现状及特点2.1 城市停车难问题的定义2.2 大城市停车难问题的普遍性2.3 停车难问题的特点与表现第三章大城市停车难问题的成因分析3.1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问题3.1.1 城市规划的长期性和滞后性3.1.2 城市土地利用不合理3.2 交通需求与供给不匹配3.2.1 高速公路网络不完善3.2.2 公共交通系统建设不足3.3 停车设施规划与管理不合理3.3.1 停车位配比不足3.3.2 停车收费不合理3.4 车辆拥有与使用问题3.4.1 私人车辆增加速度过快3.4.2 公司车辆配备不当第四章大城市停车难问题的治理对策4.1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策略4.1.1 合理规划城市发展布局4.1.2 加强城市更新与再造4.2 交通需求与供给平衡策略4.2.1 完善公共交通系统4.2.2 发展智能交通系统4.3 停车设施规划与管理策略4.3.1 加大停车位建设力度4.3.2 推行差异化停车收费4.4 车辆拥有与使用4.4.1 鼓励绿色出行方式4.4.2 加强企事业单位车辆管理第五章成因与对策的实证研究5.1 研究方法和数据采集5.2 成因与对策的实证分析5.2.1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实证分析5.2.2 交通需求与供给平衡实证分析5.2.3 停车设施规划与管理实证分析5.2.4 车辆拥有与使用实证分析第六章结果与讨论6.1 成因与对策的有效性评价6.2 成因与对策的改进与完善探讨第七章结论7.1 主要研究发现总结7.2 研究局限性与推广前景第八章建议8.1 从领导角度的建议8.2 从居民角度的建议8.3 从企事业单位角度的建议第九章结束语9.1 研究回顾9.2 研究意义与价值9.3 对未来的展望以上是关于的课题报告大纲。
在每个章节中,将系统分析城市停车难问题的成因,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并通过实证研究评估其有效性。
我国大中城市停车管理问题研究

我国大中城市停车管理问题研究【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大中城市停车难的表现与原因,介绍了国外有关停车管理的措施与经验,提出了解决大中城市停车管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即:限制策略:减少汽车增长,完善公共交通体系;建设策略: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统筹布局;管理策略:加强智能管理,提高科技手段;体制策略:注重监管体制的协同一致性;法治策略:制定和完善停车相关政策法规体系。
【关键词】大中城市;停车管理;问题;对策建议2011 年中国汽车保有量首次突破1亿辆大关,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1 年国产汽车产销量只有207 万辆,2010 年达到1800 万辆,汽车社会来得太快,配套机制严重准备不足。
无论是动态还是静态交通矛盾都逐渐显现出来:第一,现有的城市道路布局、设施设置规划不够合理,道路的通行能力严重不足;其次,停车设施也不充足,停车场规划不合理、管理制度不规范,这些无疑加剧了交通与停车的发展矛盾,不可避免的直接影响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以及人民生活、出行和休闲的品质,在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方面停滞不前。
《雅典宪章》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
因此,为长远发展目标计,从城市布局结构的调整出发,建立并完善能够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城市停车管理系统,不仅必要,而且紧迫。
一、我国大城市停车难的表现与原因正如前述,我国私人汽车数量增长过于快速,私人汽车已逐渐的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难免给各大城市的停车问题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工作上班停车难,如果是在市中心上班,那停车更是难上难;第二,办事进城停车难,几乎所有停车场都是满的,往往要在目的地周围转上几圈才能勉强找到车位;第三,下班回家停车难,现有住宅小区大部分缺少必要的停车库,马路边、人行道、甚至草坪上都停车,甚至有时小区紧急的救护车和消防车“望路兴叹”。
可见,多时段多路段多方面的停车难问题,已成为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活可持续优化的重要瓶颈。
城市停车问题治理对策探析

城市停车问题治理对策探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停车问题日益凸显。
不论是因为车辆增多、停车场不足、违规停车等原因,都给城市交通、环境和市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困扰。
对城市停车问题进行治理需求迫切。
本文将探讨城市停车问题的现状及对策,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城市停车问题的现状及影响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汽车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私人交通工具。
车辆增多导致了城市停车位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在商业区、居民区、办公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
这给市民的出行和停车带来了严重的困扰。
违规停车也是城市停车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违章停车的人数增多,不仅给交通秩序带来了混乱,也给城市环境和市民生活造成了诸多影响。
城市停车问题给城市交通、环境和市民生活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
停车位不足导致了交通拥堵现象的加剧,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不便和损失。
违规停车不仅影响了道路通行秩序,也给城市环境和市民生活带来了噪音和污染。
停车位不足也会导致停车费用不断上涨,增加了市民的生活成本。
城市停车问题不仅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挑战,也给市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困扰。
1.提升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水平为了缓解城市停车问题,可通过提升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水平来引导市民减少私人汽车使用。
比如增加公共交通线路和频次,扩大公共交通覆盖面,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营质量等。
这样能够降低市民对私人汽车的需求,从而减少城市交通压力。
2.加强停车设施建设和管理城市停车问题的根本在于停车位不足,因此应加强停车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通过建设停车楼、地下停车场、路边停车位等方式,增加停车位的供给。
加强对停车位的管理和规范,严格执法,打击违规停车行为,提高停车位的利用率和公平性。
3.推行停车指引和智能化管理通过在城市主要交通枢纽、商业区、居民区等地方设置停车指引系统,引导车辆有序停放,减少拥堵和违规停车现象。
利用智能化技术,建设停车APP、智能停车场等设施,提高停车管理的效率和便捷性。
4.加强市民意识和教育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市民对停车规则和道路交通法规的遵守意识,引导市民文明停车,从而减少违规停车现象。
大城市停车难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研究

大城市停车难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研究一、引言大城市停车难问题是指在城市中出现的停车位供需失衡现象,给城市交通和市民生活带来种种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大城市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城市管理和交通规划的热点问题。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大城市停车难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进行深入研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二、大城市停车难问题的成因分析1. 城市规划失误:一些城市规划者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未充分考虑到停车需求的增长,没有合理安排停车位建设。
2. 土地利用不合理:城市土地资源有限,停车场用地往往被其他用途占用,导致停车位供给不足。
3. 车辆保有量快速增长: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但停车位的扩建速度未能跟上。
4. 停车管理不善:一些城市停车管理措施不完善,缺乏科学的停车管理和手段,导致停车位使用不高效。
5. 停车文化不良:城市居民停车意识不强,乱停乱放现象普遍存在,导致道路停车位被滥用。
三、大城市停车难问题的影响分析1. 交通堵塞:停车难导致车辆在寻找停车位的过程中拥堵道路,加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2. 环境污染:车辆在寻找停车位时产生大量废气和噪音,增加城市的环境污染。
3. 经济损失:停车难影响人们出行和购物,降低商业经济的活跃程度,带来经济损失。
4. 市民生活不便:停车难给市民的生活带来不便,增加市民出行的成本和时间。
四、大城市停车难问题治理对策研究1. 加强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阶段充分考虑停车位建设需求,合理规划停车设施的用地。
2. 完善停车设施建设:增加停车位总量,建设地下停车库、多层停车场等,提高停车位利用率。
3. 制定科学的停车:采取合理的停车费用、停车时间限制等,引导市民合理停车。
4. 推广智能停车系统:利用智能化技术提高停车位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手机APP等方式方便市民停车。
5. 增加公共交通供给: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提高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和舒适度,减少市民对私家车的依赖。
关于城市停车问题的对策研究

关于城市停车问题的对策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鼓励汽车进入家庭的相关政策,我国机动车的数量在不断攀升,然而与之对应的作为交通静态设施的停车场地却严重不足,使停车难已经成为困扰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的顽疾,同时因为停车难而引起的各种纠纷也逐渐增多。
能否解决城市交通堵塞和停车难的问题,已成为影响、制约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以及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给停车场规划一个空间,解决城市停车问题,创造良好的停车环境,对于保证城市交通的安全与畅通,促进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的深入开展,在现阶段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字:停车难;停车系统;城市规划;停车产业化Abstract: Can you solve the problem of urban traffic congestion and parking difficulties has become affected, restricting urban constru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the urban environment, to carry out an important factor, therefore, a space to the parking plan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urban parking, create the parking environment, to guarantee the safety and smooth flow of city traffic, promot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the urban environmen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t this stage.Key words: parking difficult; parking system; urban planning; parking Industrialization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城市停车系统的现状情况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大中城市停车问题对策研究
作者:梅振宇,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
针对我国大中城市停车位短缺、停车场布局不合理、"停车难,乱停车"等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大中城市现状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从停车设施的配置标准、规模、布局、建设、管理等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正文】
0 概述
车辆停放是交通过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世界上许多大城市的交通阻塞,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停车紧张对动态交通的影响。
工业化对城市交通的影响、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非)机动车保有量的猛增、特别是大量私有汽车的出现,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的大城市的停车问题日趋严重。
一方面动静态的交通相互干扰造成道路通行能力的下降,增加了运输成本,另一方面长期低速、怠速行驶的汽车排放出的废气又给城市环境带来严重污染。
因此,对我国大中城市停车问题对策进行研究,合理地解决好停车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1 研究背景
1.1 建立完善的停车系统,是实现大中城市总体发展战略的要求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随着新世纪全国各大中城市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以及加入WTO后私人购车高峰期的即将到来,交通需求将显著增加,停车设施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城市的交通运行效率和生活环境品质,停车设施的过度短缺、布局不合理和管理不规范,都将对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从长远发展目标来看,结合城市布局结构的调整,建立和完善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城市停车系统,十分紧迫和必要。
1.2 尽快改善停车供给状况,是适应城市机动交通快速发展的要求
一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道路容量限制、全国汽车产业政策和城市交通发展政策等因素。
全国大多数大中城市已经开始进入机动车快速增长时期,如上海人均GDP已达到4500美元,全市机动车拥有量从1995年底的40多万辆增至1999年底的70万辆。
当前,"鼓励轿车进入家庭"已被列入国家"十五"计划纲要中,随着国家一系列鼓励私人轿车消费的政策进一步出台及各种型号轿车的争相上市,全国的私车消费将会加速发展。
为了适应城市机动交通的发展趋势,必须在轿车家庭消
费的高潮来临之前,未雨绸缪,提高前瞻意识,适度超前规划和建设停车设施,以免加剧现有停车供需的矛盾。
1.3 调整优化停车供需关系,是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较长时期以来,全国大中城市的停车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于机动车辆的快速增长,致使停车矛盾愈加严重,"停车难、乱停车"的恶性循环成为城市交通管理的难点和热点问题。
停车泊位供给短缺直接引发出行不便、堵塞交通、损毁绿化、破坏环境、威胁安全等问题,从而影响生活质量,提高生产成本,阻碍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其危害不言而喻。
如果不及早采取措施,将不利于城市有序、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因此,必须对停车的供需关系进行优化调整,促进城市停车系统的协调发展。
2 主要存在问题
2.1 停车泊位严重短缺,供需失衡
与城市急剧扩大的停车位需求相比,城市公共停车位缺口大、配建停车位不足。
笔者对广州市番禺区做过调查,发现现有机动车停车泊位75139个,摩托车停车泊位85964个。
而目前机动车保有量为22.7万辆,摩托车保有量为38.5万辆,停车需求量远大于停车设施供应的泊位数。
随着机动车的迅速发展,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而没有足够的停车设施,势必造成大量车辆占路停车,严重影响行车速度和道路通行能力,降低运营效率。
2.2 公共停车场泊位利用率低,经营效益差
尽管当前停车泊位十分紧张,但许多公共停车场库的使用率却很低,经营状况普遍较差。
一项抽样调查表明,车主和司机大多数其实都愿意将车入库停放,但由于停车库收费相对偏高、不便于就近停放等原因,而选择了路边停车。
南京市新街口附近立体停车库在高峰期间的停放率也不超过20%,造成亏损和经营困难,极大地挫伤了投资建设经营停车场主的积极性。
……
3 国内外城市经验
"停车难"是世界各大城市在机动交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他们分别从规划、财政、法规等方面对停车场的建设和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对策。
尽管具体情况各不相同,但总的经验可以概括为:管理法制化、技术信息化、公私协作化以及目标导向化。
停车设施的供给正逐步由单纯以需求为导向的适应性政策转向有利于停车需求管理的引导性政策,即由大量增建路外停车设施转向合理控制和管理停车设施的方式,由此将小汽车的使用纳入到促进公共交通发展的这一总体目标之下,以适应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1 美国--过量供给转向控制供给
3.1.1 1970年代以前,以增建路外停车场为主,实行停车位下限控制,造成供给相对过量。
职工上班停车费用多由业主支付,加剧了对小汽车使用的依赖,并使开发密度进一步降低。
3.1.2 1970年代以后,对停车场的态度转向控制和管理,提出征收就业地点停车税方案,实施包括停车管理在内的"睿智"增长战略,部分城市实施"业主现金支付停车费来代替其它的任何停车津贴"方案等,以减少交通拥挤,增加公交出行量。
3.2 欧洲--停车需求管理
停车管理作为交通需求管理的重要部分,主要政策包括:
3.2.1 实行居民停车许可制度,鼓励他们把车停在家里而使用其他交通方式,并减少路上停车空间需求。
3.2.2 提出办公地点停车税计划,即办公地点停车位的提供者应向地方当局申请许可,并对停放于办公地点的上班、业务目的的停车征税。
该计划的实施要求有良好的公交服务,相应加强路内停车的管理,并考虑对城市经济活动的影响。
3.3 澳大利亚--中心区停车控制
政府在实施交通需求管理政策中,为对停车的供给、价格和管理进行控制,提出了以下具体措施:……
4 我国大中城市停车问题对策
4.1 对城市中心区的停车设施布局进行合理规划
使城市中心区的任一区域内都能给合理出行的车辆提供足够的停车空间,调整路外与路边停车设施的比例,尽量使车辆停于路外停车场,节约占用道路的空间,最大限度地减小停车对动态交通的影响。
4.2 对城市中心区停车实行控制政策
限制中心区的停车;同时,对中心区的停车设施建设也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达到控制停车需求及供给的目的,这样可以有效地改善中心区的停车状况。
4.3 加大对路边停车的管理力度及处罚措施
严禁路边乱停乱放,同时应控制路边停车场的设立,减小路边停车对道路交通流的影响。
中心区收费路边停车场所实行咪表管理,并且对停车时间进行限制,可以提高路边停车的周转率,有效地利用路边停车位。
4.4 制定合理的建筑物配建停车场指标
通过制定合理的建筑物配建停车场指标,对保持城市的停车需求与供应的平衡关系,改善中心区的交
通状况有很好的控制和调节功能。
因此,合理提高建筑物配建停车位的指标是改善城市中心区停车状况的有效手段,并且应根据城市适当的发展阶段对其指标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大管理力度,确保建筑物、尤其是居住区的停车位应按指标值配建。
……
5 结语
随着小汽车产业的发展,我国大中城市机动化是不可遏制的事实。
我国大中城市应严肃正视这个问题。
停车问题在我国大城市现已成为难题,如何对停车设施进行合理地规划,对车辆停放进行有效地管理,切实地处理好路边、路外停车与路上运行车辆的动、静态关系,成为我国大中城市迫切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停车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分析,这对于人口众多的我国大城市具中有更加积极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