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学案新人教必修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必修1第2章第3节常见天气系统导学案1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学习目标1、掌握冷锋,暖锋的特点以及它们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状况;2、通过阅读有关的示意图(冷锋,暖锋),训练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3、通过掌握冷锋、暖锋的形成特征,学会分析现实生活中有关的锋面活动的天气变化4、掌握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气流运动特点和天气状况;5、锋面气旋的识别和判读及其所对应的天气。
学习重点1、锋面系统分类以及对天气的影响;2、掌握气旋、反气旋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气流运动特点和天气状况;3、锋面气旋的识别和判读及其所对应的天气。
学习难点1、理解冷锋与暖锋的关系,区分冷锋和暖锋;2、在锋面过境的不同时段,分析某地的天气变化规律;3、锋面气旋的识别和判读及其所对应的天气。
课前预习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依据课前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基础知识。
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
3、将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预习自测一、气团1、概念:位于对流层下部,在水平方向上的一定范围内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理属性相对稳定均匀的大团空气叫气团。
2、分类:根据气团本身的属性,以及经过地区的热力差异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大类。
二、锋与天气1、锋面特征(1)锋面自地面到高空向________一侧倾斜,其上侧一定是________。
(2)锋面两侧______、湿度、______差异很大。
(3)锋面附近______变化剧烈。
2、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与天气(1)冷锋过境前:暖气团控制,气温较____,气压较____。
过境时:常出现阴天、________、________、降温等天气现象。
过境后:冷气团控制,气温______,气压______,天气转好。
(2)暖锋过境前:________控制,气温较低,气压较高。
过境时:多云和降雨天气,连续性降水或雾。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常见天气系统教案1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一、课程标准: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课程标准分析:(1)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并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这是本节要达到的教学目的,也是课标规定的教学任务。
(2)本节课有很强的实践性,要对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予以重视,能运用天气图分析天气状况,主要从:气温、气压、湿度(包括降水)、风等方面分析天气系统的特点,综合出各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进一步明确天气系统移动前后的天气变化。
二、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节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
本章内容是紧扣住大气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系来讲的,各节内容联系紧密,环环相扣。
前面已近介绍了大气的组成、分布、热力状况以及大气的运动等方面的知识,为本节课打下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本课在前面的基础上,密切联系实际,来讲述影响我国天气变化的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从而使学生学会识读简易天气图,听懂广播、电视等的天气预报,为实际生活服务。
本课涉及到一些具体的天气实例也为后面学习气象翟海的学习做了铺垫。
学情分析:(略)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气团、锋面、锋线、锋、冷、暖锋、准静止锋、高、低气压、气旋、反气旋的概念。
2、学生能够举例分析出某个天气系统的形成原因及其气流特点,总结出各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3、通过实际的案例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天气变化与不同天气系统之间的关系和天气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在阅读等值线图和简易天气图的基础上能够识别出锋、低压、高压、气旋、反气旋等常见天气系统并绘制冷暖峰示意图。
2、运用列表比较法使学生归纳出各天气系统的形成原因、特点以及影响的异同。
3、会运用简易天气形势图分析各地天气系统及天气变化趋势。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通过对常见天气系统的学习和对各种天气系统形成、变化规律的认识,逐步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23《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教案课标要求:1.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与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2.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教材分析:本节由三部分内容组成:锋与天气,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案例———台风、寒潮及其危害。
锋与天气,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这两部分的内容都是先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如:气团(冷气团、暖气团)、锋(锋面、锋线)、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等等,然后再说明受这些天气系统的影响,会带来怎样的天气或天气会有怎样的变化过程。
最后都安排有一活动,这些活动既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又突出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在学习本节时已是10月中旬,此时本地可能会出现冷锋天气或高压控制下的晴朗天气,学习时可以根据当时的天气状况适当调整学习的顺序。
两个案例——台风、寒潮,是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带来的两个天气实例,它们属于自然灾害中的气象灾害,它们的发生机制和规律与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息息相关。
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⑴从图片和简易图中,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锋的概念与分类;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⑵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2.过程与方法:⑴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⑵用案例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⑶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天气的形成和变化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锋面系统。
(锋面系统:一是要区别冷暖锋的成因,二是要掌握锋面两侧的气压、温度、湿度、风和天气差异)2.低压、高压系统。
(要掌握其成因、气压特征、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四个方面。
)教学难点:1、冷、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3《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1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3《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1主备人备课成员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3《常见天气系统》2. 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一(1)班3. 授课时间:2023年2月16日,第3节4. 教学时数:45分钟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常见天气系统的种类和特点,如高气压、低气压、锋面、气旋和反气旋等。
通过分析不同天气系统的形成原因和影响,使学生能够识别和解释各种天气现象。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和图表分析天气系统的能力。
通过观察和分析天气图,使学生能够识别不同天气系统,并预测其未来的变化趋势。
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天气预报和气候分析中应用常见天气系统。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气象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观察和分析天气现象,使学生认识到天气系统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重要性。
同时,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强调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4. 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价值观。
通过学习常见天气系统,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气候和环境的影响,从而培养他们爱护地球、保护生态的责任感。
5. 思维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通过分析不同天气系统的优缺点,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鼓励他们在讨论和交流中分享观点,共同解决问题。
学习者分析三、学习者分析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在教学《常见天气系统》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理基础知识,包括地图、地球仪、地形、气候等。
他们了解了一些基本的气象知识,如温度、湿度、风向等。
此外,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到了一些天气现象,如晴天、雨天、风等。
这些知识为学习《常见天气系统》奠定了基础。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高中学生对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气象知识。
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天气现象来推测天气变化。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 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复习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1、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与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二、教材分析我们每天的生活与学习都会受到天气的影响,而造成不同的天气变化的原因是天气系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常见天气系统的特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使学生学习贴近生活,运用于实际。
三、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高一的教学内容,在高二复习时,学生对本内容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主要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同时通过分析简易天气图,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天气变化是不同天气系统作用的结果及天气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②理解锋面及高、低气压系统的活动与天气状况。
③识别常见天气系统。
2.过程与方法①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加强学生对天气形势的分析。
②本节教学以识图、辨图、启发诱导、学生多练为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学习、识别常见的天气系统,提高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树立学生学知识、用知识的观念。
了解天气变化与不同天气系统的关系及天气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尊重科学,树立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五、教学重难点1.掌握常见天气系统的特点以及常见天气图的判读方法。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学案七、教学方法归纳法、对比法、读图分析法八、课时安排: 1课时九、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媒体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导入[展示]我国常见天气现象结合清明时节的天气情况,引出天气系统的复习。
学生回忆清明节的天气,并了解我国其他天气现象。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将生活与地理联系起来。
2.知识梳理[展示]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梳理,重点内容特别讲解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并梳理。
3.知识归纳[展示]知识归纳总结表调动学生,激发激情与主动性。
学生对基础知识梳理后自主学习归纳,完成学案中的知识归纳表格。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地理第二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2.3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理解锋的概念与分类;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2.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个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3.能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2.用案例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3.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动机。
2.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认识观,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3.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冷锋的形成及其天气过程。
2.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
教学难点1.冷锋与暖锋的判断,理解冷锋天气与暖锋天气。
2.气旋与反气旋在南北半球不同的旋转方向。
3.天气系统图的分析,特别是理解锋面气旋。
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要求学生提前一周收看天气预报,了解近期的天气状况;收集与台风、寒潮相关的资料;收集1—2条天气谚语)导入新课从当天的天气状况引入。
有哪一位同学能够根据昨晚的电视天气预报,说出今天的天气如何?大家回忆一下前两天的天气与今天有什么不同?天气现象是我们最能感受到的一种自然现象。
这种自然现象是不断变化的,不仅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有晴、阴、雨、雪等变化,而且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天气也不相同。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会弄清其中的道理。
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还可以进行初步的天气预报。
下面我们就学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板书)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推进新课常见的天气系统主要有锋、气旋和反气旋。
我们首先来学习“锋与天气”。
(板书)一、锋与天气要了解锋的形成,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
“大范围”说的是气团的空间尺度;“性质均一”意味着气团内部的一致性;“大范围空气”指气团是由空气组成的。
高中地理 2.3 常见天气系统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1)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①了解冷暖气团的性质②了解天气变化是不同天气系统作用的结果及天气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③理解锋面及高、低气压系统的活动与天气状况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②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和判断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能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
④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对地理事物的观察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天气和气候的形成及气团、锋面对天气影响的一般规律和对我国的影响。
【教学难点】:1.理解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2.低压系统、高压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教学课时】:1课时【讲授过程】:【导入】问:请大家回忆一下前两天的天气与今天有什么不同?大家首先要清楚一个问题天气与气候的区别1.天气: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2.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天气现象是我们最能感受到的一种自然现象,这种自然现象是不断变化的,不仅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晴、阴、雨、雪等变化,而且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天气也不相同。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会弄清其中的道理。
下面我们就学习“常见的天气系统”。
我们在小学、初中语文课中就学过“黄梅时节家家雨,清明时节雨纷纷”等描写天气的诗句,以及我国北方流行“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等俗语皆为描绘天气的变化,所以天气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请同学们想一想天气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答】根据大家的回答,我们可以总结归纳一下,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锋面系统和气压系统,那么下面让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锋面系统【书】。
而在学习锋面系统之前,我想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个概念---气团,何为气团?请看课本课本P.42注释1【讲述】一、气团及分类气团是指在水平方向上的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比较均匀,在垂直方向上各种物理特质也和相似的大团空气。
根据气团的温度差异,可以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冷空气和暖空气。
【过渡】:气团有位置的移动,不同性质的气团相遇时会产生剧烈的变化,当原有气团被新移来气团代替时,天气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两种气团的交界地区,天气变化尤为剧烈。
高中地理常见天气系统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地理常见天气系统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理解天气系统的概念和分类。
2. 掌握常见的天气系统(高压系统、低压系统、冷暖气团交汇区)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3. 能够分析实际天气现象,判断所属的天气系统。
二、教学内容1. 天气系统的概念和分类2. 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3. 低压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4. 冷暖气团交汇区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5. 实际天气现象的分析与判断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高压系统、低压系统、冷暖气团交汇区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2. 难点:实际天气现象的分析与判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天气系统的概念、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天气现象,判断所属的天气系统。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分析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天气预报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系统。
2. 新课导入:讲解天气系统的概念和分类。
3. 案例分析:分析高压系统、低压系统、冷暖气团交汇区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际天气现象,判断所属的天气系统。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天气现象。
6. 作业布置:让学生收集天气预报,分析其中的天气系统,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思路、逻辑表达能力,以及对天气系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天气预报视频:用于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2. 天气系统示意图:用于讲解和展示各种天气系统的特点。
3. 实际天气现象案例:用于分析weather systems 的影响。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天气系统的概念和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标导航】1、认识气团、2、掌握冷暖气团及冷暖锋地区别,对比分析各种锋面特征及其所带来地天气现象;3、结合锋面天气系统,分析常见天气现象;【学习重难点】1、分析冷锋、暖锋不同天气系统控制下地天气状况【问题导学】1、结合生活体验说说常见地天气现象有哪些?4、冷、暖气团地比较2、常见地天气系统:3、气团地概念: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气团温度湿度密度气压与锋面地位置关系冷气团低小大高在锋面以下暖气团高大小低在锋面以上5、锋面概念、特征(1)锋面:当性质不同地两个气团(暖气团、冷气团),在移动过程中相遇时,它们之间就会出现一个狭窄倾斜地交界面,叫做;{思考:锋地形成过程}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锋线:与相交而成地线,叫做锋线;锋:一般把和统称为锋.(2)锋面地三大特征①锋面有坡度:锋面在空间向冷区倾斜,具有一定坡度.②气象要素有突变:气团内部地温、湿、压等气象要素地差异很小,而锋两侧地气象要素地差异很大.锋面上侧一定是①团,下侧为②团;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③锋面附近天气变化剧烈:由于锋面有坡度,冷暖空气交绥,暖空气可沿坡上升或被迫抬升,且暖空气中含有较多地水汽,因而,空气绝热上升,水汽凝结,易形成天气.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6、思考:锋面一定会带来降水吗?比较项目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概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地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地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地锋第二章第一中学校高地球上地大气地理学科学案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第一课时)了解锋面地形成过程;锋血詁『雨区范围移动幅度很小的锋锋面剖面 示意图锋面符号 冷气旅晋气团气团位置 冷气团在锋下,暖气团在锋上 (冷气团密度大,暖气团密度小 ) 气团势力 冷气团强,暖气团弱 暖气团强,冷气团弱 势均力敌 移动方向 冷气团地移动方向 暖气团地移动方向 来回摆动锋前锋后 暖气团在前,冷气团在后 冷气团在前,暖气团在后 锋面坡度较大较小很小降水区地 位置延忡 到锋 大范雨区位置锋前锋后均有,以锋后为主锋刖延伸到锋后很大范围暖气囲戲迫抬升岭r 卑HR暖气团主动爬升________ -1 m■ 111 111表示冷锋天气地是(B )ABD【基础巩固】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所示四幅图中,2、 B 、 C 、 D 、 右图是某地某段时间内气温和气压地变化曲线,该地在这段时间内经历了( A 、快行冷锋慢行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温度3、 我国与冷锋活动有关地天气现象是( )①江准地区地梅雨 ②冬季地寒潮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4、 某地云层加厚,接着形成连续性降水, 两天后雨过天晴, A 、慢行冷锋过境 B 快行冷锋过境C 、暖锋过境D 、受准静止锋控制 5、 暖锋过境期间地天气一般表现为 A.锋前气压急剧升高,常出现雷暴天气 C.锋前水汽凝结,常形成雨、雾天气10- 肝 7 6 ③北 弋压(hPi)■1021 1025 10231019 1016方夏季地暴雨 ④廿北方地春旱 1DI 辺④ 14 15 16 17 18 (B ) 气温上升,气压降低,该地是() 二、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地区某日气温水平分布模式图 答1〜2题. B.锋后空气湿度增加,常形成大范围降水 D.锋后气温降低,常出现晴朗天气”图中等温线之间地距离相等 ).读图回②-3TIT2宅 3r 4弋 1•若该地有一锋面活动,则该锋面地位置可能在 (A .①附近B .②附近C.③附近D.④附近2•关于图中各地地叙述,正确地是 ( ) A .①②两地盛行偏南风 C.④⑤两地气压最高 【拓展提升】 三、读“锋面示意图” B .②③两地可能出现降水D .③ 地风力小于⑥地,完成下列问题./ZZZZZ/ZZZZ/ZZ/Z/ZZZZ/ZZZ/ZZ 冷Z7777ZZ?77/7777Z777ZZZZZZZ7Z图中锋面A 是 锋, 当冷锋过境时,一般出现 当暖锋过境时,一般形成B 图中锋后气团为 ,并形成 天气.天气.(4)我国北方季地天气和季地天气,是在快行冷锋控制下形成地. 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四、读图,回答下面问题.(1)该锋面属于___________ 锋.当该锋面地处我国南岭一带时,在其控制下将会出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气.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2)夏季影响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暖气团有(双选)( )A.来自印度洋地热带海洋气团B.来自太平洋地热带海洋气团C.来自印度洋地赤道气团D.来自太平洋地赤道气团(3)6月初,上述暖气团移至长江下游地区与北方南下地冷气团相遇,该地区将在江淮准静止锋控制下,出现____________ 天气.文档来源网络及个人整理,勿用作商业用途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反思】1.冷锋过境时风速大,还是暖锋过境时风速大?为什么?2. 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分别与哪种锋面活动有关?【小结】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 .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 cludes some parts, in cludi ng t ext, pictures, and desig n. Cop yright is personal own ersh ip.用户可将本文地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 地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地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文 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人及相关权利人地书面许 可,并支付报酬.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Users mayuse the contents or services of this article forpersonal study, research or app reciati on, and othernon-commercial or non-profit purposes, but at the sametime, they shall abide by the pro visi ons of cop yright law and other releva nt laws, and shall not infringe upon the legitimate rights of thiswebsite and its releva nt obligees. In additi on, whe n any content or service of this article is used for other purp oses, writte n p ermissi on and remun erati on shall be obta ined from the p ers on concerned and the releva nt obligee.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地地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文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Reproduction or quota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must be reas on able and good-faith citati on for the use of n ews or in formative p ublic free in formati on. It shall n ot misi nterpretor modify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and shall bear legal liability such as cop yright.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 .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 cludes some parts, in cludi ng t ext, pictures, and desig n. Cop yright is personal own ersh ip.用户可将本文地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 地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地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文 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人及相关权利人地书面许 可,并支付报酬.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Users mayuse the contents or services of this article forpersonal study, research or app reciati on, and other non-commercial or non-profitpurposes, but at the sametime, theyshall abide by the pro visi ons of cop yright law and other releva nt laws, and shall not infringe upon the legitimate rights of thiswebsite and its releva nt obligees. In additi on, whe n any content or service of this article is used for other purp oses, writte n p ermissi on and remun erati on shall be obta ined from the p ers on concerned and the releva nt obligee.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地地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文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Reproduction or quota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must be reas on able and good-faith citati on for the use of n ews or in formative p ublic free in formati on. It shall n ot misi nterpretor modify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and shall bear legal liability such as cop yright. 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