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医疗器械基础知识培训共24页文档

合集下载

医疗器械基础知识培训(两篇)

医疗器械基础知识培训(两篇)

引言:医疗器械是现代医疗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其正确的使用和维护对于医疗工作的安全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医疗器械基础知识的培训角度出发,介绍医疗器械相关的内容,包括器械分类、器械结构、器械维护、器械安全和器械消毒等方面。

概述:医疗器械是指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监测、缓解疾病或损伤的设备、仪器、器械、试剂和其他类似或相关物品。

了解医疗器械的基础知识,对于医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一、医疗器械分类1.根据功能,医疗器械可分为预防、诊断、治疗、监护和康复等不同类型。

2.根据使用环境,医疗器械可分为内科、外科、妇产科、口腔科等专科器械。

3.根据使用方式,医疗器械可分为手持、悬挂、固定等不同形式。

二、医疗器械结构1.医疗器械的结构由外壳、电路、传感器、控制器和电源等组成。

2.进一步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的医疗器械的特点和结构。

三、医疗器械维护1.医疗器械的维护包括日常洗消、定期检修和故障排除等。

2.不同类型的医疗器械有不同的维护方法和注意事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操作。

四、医疗器械安全1.了解医疗器械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确保医疗工作的安全性。

2.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禁忌和事故处理等,都需要医务人员有清晰的认识和正确的应对方法。

五、医疗器械消毒1.医疗器械的消毒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可以预防交叉感染和疾病传播。

2.介绍医疗器械消毒的不同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等。

总结:医疗器械基础知识培训将有助于医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患者安全。

通过了解医疗器械的分类、结构、维护、安全和消毒,可以有效地运用医疗器械,提高医疗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也提醒大家要始终保持对医疗器械的谨慎态度,确保其正确使用和保养,以降低潜在的风险和安全隐患。

引言:医疗器械是医疗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各种在诊断、治疗、监测和康复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器具和工具等。

对于这个行业而言,了解医疗器械的基础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医疗器械专业知识培训资料

医疗器械专业知识培训资料

医疗器械专业知识培训资料一、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

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

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妊娠控制;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

二、国家对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

第一类是风险程度低,实行常规管理可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第二类是具有中度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第三类是具有较高风险,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三、医疗器械产品应当符合医疗器械强制性国家标准;尚无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应当符合医疗器械强制性行业标准。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目录由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计生主管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重复使用可以保证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不列入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目录。

对因设计、生产工艺、消毒灭菌技术等改进后重复使用可以保证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应当调整出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目录。

四、常用药品及医疗器械家庭保健器材:疼痛按摩器材、家庭保健自我检测器材、血压计、电子体温表、多功能治疗仪、激光治疗仪、血糖仪、糖尿病治疗仪、视力改善器材、睡眠改善器材、口腔卫生健康用品、家庭紧急治疗产品;家庭用保健按摩产品:电动按摩椅/床;按摩棒;按摩捶;按摩枕;按摩靠垫;按摩腰带;气血循环机;足浴盆;足底按摩器; 手持式按摩器、按摩浴缸、甩脂腰带;治疗仪;足底理疗仪;减肥腰带;汽车坐垫;揉捏垫;按摩椅;丰胸器;美容按摩器。

家庭医疗康复设备:家用颈椎腰椎牵引器、牵引椅、理疗仪器、睡眠仪、按摩仪、功能椅、功能床,支撑器、医用充气气垫;制氧机、煎药器、助听器等。

医疗器械知识培训(培训材料)

医疗器械知识培训(培训材料)

优选专业
3
二 医疗器械的分类管理
优选专业
4
医疗器械的分类管理
国家对医疗器械进行分类管理:
●第一类是指,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 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
●第二类是指,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 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
●第三类是指,植入人体;用于支持、 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 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
展,从而对医疗器械上市后存在的风险评估不深入、不全面,
难以保证公众用械安全有效。
优选专业
23
主观原因
一是医疗机构采购制度不健全,采购人员的疏忽, 给不法供应商提供了机会; 二是采购人员忽视审查供应商及产品的合法性; 三是医疗器械销售利润空间的诱惑,存在不正当 竞争行为。
优选专业
24
五 使用单位应采取的相关措施
优选专业
26
医疗器械购、销、存管理制度
一、购进医疗器械前,应对供货企业进行审核,审核供货企业 的《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是否有此类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范围;是否有加盖企业印章 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的复印件;购进的产品是否有产品合格 证;购进医疗器械的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是否符合 规定要 求。不符合要求的器械不得购进,更不得从无医疗器械生产、 经营资格的企业购进医疗器械。 二、购进医疗器械应有合法票据,并建立真实完整的购进记录。 购进记录的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批号、有效期、 生产企业、供货单位、购进人员、购进数量和购货日期。供货 单位的“随货同行单”如包括以上内容的,收货人签收后可将 其视为购进记录。 企业医疗器械购进原始凭证和购进记录应保存至超过医疗器械 有效期2年备查。
业五个子行业。
医疗器械产品范围广阔,既有高耐用性的大型设备,也有

药品医疗器械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药品医疗器械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药品的不良反应与处理
药品的不良反应
药品的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用法和用量 下出现的不期望的、有害的反应。不良 反应可以是轻微的,如头痛、恶心等; 也可以是严重的,如过敏反应、肝肾损 伤等。
VS
药品不良反应的处理
对于轻微的不良反应,可以采取停药、减 量或更换药物等措施;对于严重的不良反 应,需要及时就医,采取紧急救治措施。 同时,还需要向相关部门报告不良反应情 况,以促进药品安全性的监测和研究。
注册
医疗器械的注册需要提交产品技术要 求、注册检验报告、临床评价报告等 资料,经过审查后获得注册证。
医疗器械的监管与维护
监管
医疗器械的监管机构负责对医疗器械 进行监督检查、抽检和不良事件监测 ,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维护
医疗器械的维护和保养对于保证产品 的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非常重要,使 用单位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05
药品与医疗器械的法律 法规
药品与医疗器械的法律法规体系
药品管理法
规定了药品的研发、生产、经营、使用等环 节的管理要求,是药品监管的基本法律。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对医疗器械的设计、生产、经营、使用等环 节进行了规范,保障公众用械安全有效。
药品与医疗器械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要点一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
对药品生产的全过程进行规范,确保药品质量可控、安全 有效。
要点二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MP)
对医疗器械生产过程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 性和有效性。
药品与医疗器械的监管政策
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政策
通过集中采购,降低药品价格,减轻患者负担,促进药 品市场的公平竞争。
医疗器械注册证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专业知识培训资料

医疗器械专业知识培训资料

医疗器械专业知识培训资料一、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

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

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妊娠控制;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

二、国家对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

第一类是风险程度低,实行常规管理可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第二类是具有中度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第三类是具有较高风险,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

三、医疗器械产品应当符合医疗器械强制性国家标准;尚无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应当符合医疗器械强制性行业标准。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目录由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计生主管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重复使用可以保证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不列入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目录。

对因设计、生产工艺、消毒灭菌技术等改进后重复使用可以保证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应当调整出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目录。

四、常用药品及医疗器械家庭保健器材:疼痛按摩器材、家庭保健自我检测器材、血压计、电子体温表、多功能治疗仪、激光治疗仪、血糖仪、糖尿病治疗仪、视力改善器材、睡眠改善器材、口腔卫生健康用品、家庭紧急治疗产品;家庭用保健按摩产品:电动按摩椅/床;按摩棒;按摩捶;按摩枕;按摩靠垫;按摩腰带;气血循环机;足浴盆;足底按摩器; 手持式按摩器、按摩浴缸、甩脂腰带;治疗仪;足底理疗仪;减肥腰带;汽车坐垫;揉捏垫;按摩椅;丰胸器;美容按摩器。

家庭医疗康复设备:家用颈椎腰椎牵引器、牵引椅、理疗仪器、睡眠仪、按摩仪、功能椅、功能床,支撑器、医用充气气垫;制氧机、煎药器、助听器等。

药品、医疗器械基础知识培训

药品、医疗器械基础知识培训

02 医疗器械基础知识
医疗器械的定义与分类
0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2
03
04
医疗器械分类
根据风险程度,医疗器械可分 为三类,即一类、二类和三类

一类医疗器械
风险较低,如医用棉签、纱布 等。
二类医疗器械
具有一定风险,如血压计、血 糖仪等。
三类医疗器械
风险较高,如心脏起搏器、人 工关节等。
常用医疗器械及其用途
医用影像设备
01
02
03
选用原则
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选择 合适的药品和医疗器械。
使用方法
遵循说明书,正确使用药 品和医疗器械。
注意事项
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定期 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5 药品与医疗器械的创新与 发展
药品与医疗器械的研究进展
1 2 3
新型药物靶点的发现
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不断发现新的药 物靶点,为开发更有效的药物提供了基础。
审批流程
药品与医疗器械的注册与审批流程一般包括申请、受理、技术审评、行政审批等多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
药品与医疗器械的生产与流通
生产管理
药品与医疗器械的生产企业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 要求,取得相应的生产许可和认证,同时要建立完善的质 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的安全有效。
流通管理
药品、医疗器械基础知识培训
目 录
• 药品基础知识 • 医疗器械基础知识 • 药品与医疗器械的管理 • 药品与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 • 药品与医疗器械的创新与发展
01 药品基础知识
药品的定义与分类
药品定义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 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 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医疗器械基础知识培训

医疗器械基础知识培训

医疗器械基础知识培训一、医疗器械的定义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使用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一)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二)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补偿;(三)对解剖或者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节;(四)妊娠控制。

二、医疗器械的分类对医疗器械实行分类管理第一类指,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效性的医疗器械。

第二类指,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

第三类指,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

三、医疗器械的管理1.对医疗器械实行产品生产注册制度。

生产第一类医疗器械,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并发给产品生产注册证书。

生产第二类医疗器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并发给产品生产注册证书。

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并发给产品生产注册证书。

生产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应当通过临床验证。

2.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一般有效期四年。

3.经营企业二类医疗器械实行备案制度。

4.医疗器械注册证格式或者注册证编号的编排方式为:XI 械注x 2 xxxx 3 x 4 xx 5 xxxx 6。

其中:XI为注册审批部门所在地的简称:境第三类医疗器械、进口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为“国”字;境第二类医疗器械为注册审批部门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x2为注册形式:“准”字适用于境医疗器械;“进”字适用于进口医疗器械;“许”字适用于香港、澳门、地区的医疗器械;xxxx为首次注册年份;X4为产品管理类别;XX5为产品分类编码;XXXX为首次注册流水号。

延续注册的,XXXX3和XXXX数字不变。

医疗器械培训资料

医疗器械培训资料

医疗器械培训资料一、医疗器械的定义和分类医疗器械是指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矫正或缓解人体疾病的医疗工具、设备、器具或其他类似或相关物品。

根据其功能和特性,医疗器械可以分为诊断器械、治疗器械、康复器械、维护器械和手术器械等几大类别。

二、医疗器械的安全管理1. 监管机构的角色医疗器械的安全管理主要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其主要职责包括医疗器械的注册、检验、监督和管理等工作。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也承担着监督医疗器械使用安全的职责。

2. 医疗器械注册医疗器械的注册是保证其安全有效使用的重要途径。

注册过程中需要提交相应的技术文件和临床试验数据,经过严格审核后才能获得注册证书。

3. 医疗器械标志医疗器械的包装和标志上需要标明医疗器械的名称、型号、规格、生产企业、产品有效期、存储条件等信息。

用户在购买和使用时应认真查看并遵循相关要求。

4.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并且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控制和监督。

用户在使用医疗器械时应按照说明书正确操作,并且定期检查器械的完好性和性能。

三、医疗器械使用技巧1. 器械使用前准备在使用医疗器械之前,需要对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处理,确保器械的无菌和安全性,以避免交叉感染和其他风险。

2.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在使用医疗器械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包括正确的使用方法、使用次数和使用时长等。

尤其是对于手术器械和高风险器械,操作者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 注意医疗器械的维护保养医疗器械的维护保养对于其使用寿命和性能的保持至关重要。

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保持器械的清洁干燥以及进行定期的维护工作,能够有效延长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并且保证其正常的工作状态。

四、医疗器械的培训和教育1. 器械操作培训使用医疗器械的操作者必须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教育,学习器械的正确操作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常见故障的解决方案等。

培训内容应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并且要定期进行复习和考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 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 和诊断药品等。 •1.1处方药:必须凭医生(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 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 •1.2非处方药:不需要凭医生处方,消费者即可自行判断、 购买、使用。OTC(柜台销售药)
•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的药品。 •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又能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 用能产生精神依赖性的药品。依据对人体产生依赖性和危害人体健康的程 度可分为:一类精神药品和二类精神药品 •毒性药品:是指毒性剧烈,治疗量与中毒剂相近,使用不当会至人中毒或 死亡的药品。 •放射性药品:是指用于临床诊断或者治疗的放射性核素制剂或者其标记物。 •中药饮片:是指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可直接用于调配或制剂的中药材 及中药材的加工炮制品。 •中药材:一般是指未经加工的中药原料药。
山楂笑食片 豫卫食准字 (2019)第0208号
化妆品是指以涂擦、喷洒 或者其他类似的方法,散 布于人体标明任何部位 (皮肤、毛发、指甲、口 唇)以达到清洁、消除不 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 饰目的的产品。
化妆品标签、小包装或者 说明书上不得注有适应症, 不得宣传疗效,不得使用 医疗术语。
保健食品与药品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保健食品没有 确切的治疗作用,不能用于治疗疾病,只是具有保 健功能,只是具有保健功能,不可宣传治疗功效。
一、基本概念 二、药品批准文号 三、药品特殊性 四、药品的名称 五、药品的类别及剂型 六、药品的规格 七、药品的质量标准 八、药品的批号及有效期 九、常见相关术语 十、医疗器械相关基础知识
1、药品的概念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 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与主治、用法、 用量的物质。
2.医疗器械的定义:是指单独或者组合适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 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使用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 (一)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 (二)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补偿 (三)对解剖或者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节; (四)妊娠控制。 国家对医疗器械实行产品生产备案和注册制度。注册证有效期是4年。 常见医疗器械证号:例如:国食药监械(准)字2019第3661059号
保健食品的定义
消毒产品包括消毒剂、消 毒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 性使用医疗用品.消毒产品 不是药品,其外包装、说 明书、标签上不应出现或 暗示对疾病有疗效效果。
如:酒精(乙醇批复消毒 液){冀卫消正字(2019) 第0134号}
84消毒液(卫消字 (2019)第0004号)
以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 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 目的的食品
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 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 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 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 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如:川奇消食片(国食健 字G20190874)
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 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 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 药材的物品,但是不包括 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预包装食品:指预先定量 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 容器中的食品
化学名: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式予以命名 如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通用名为扑热息痛), 不同药厂生产的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复方制剂,商品名 有百服咛、泰诺林、必理通等。 药品的化学名一般多见于说明书上。
在药品包装或说明书上应标有药品通用名。药品商
品名称不得与通用名称同行书写,其字体和颜色不
得比通用名称更突出和显著,其字体不得大于通用 名称所用字体的二分之一。
对某些保健食品利用非法广告进行夸大宣传,号称 “包治百病”,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以免受 到广告的欺骗耽误正常的治疗、加重病情。
1.专属性——对症治疗,换什么病用什么药,属于特殊 商品 2.两重性——防病治病,不良反应 3.质量的重要性——符合法定质量标准的合格药品才能 保证疗效 4.限时性——先储备,药等病,不能病等药,有效期
非处方药:不需要凭医生处方,消费者 即可自行判断、购买、使用。
•OTC——Overy the counter 国外称为柜台销售药 •非处方药分为甲类非处方药和乙类非处方药 •非处方药专用标示图案分为红色和绿色,红色专有标识用于甲类分处方药, 绿色专有标识用于乙类非处方药品 •非处方药警示语:“请仔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 导下购买和使用” 非处方药可开架销售 还可在超市、宾馆、百货店销售
常见的药物的剂型主要有:注射剂、片剂、胶囊剂、丸剂、 糖浆剂、颗粒剂、散剂、口服溶液剂、混悬剂、乳剂、酊剂、 栓剂、软膏剂、眼膏剂、滴眼剂、气(粉)雾剂和喷雾剂、 膜剂、滴耳剂、滴鼻剂、洗剂、擦剂、凝胶剂、贴膏、透皮 贴剂等。
•处方药警示语是什么? •“凭医师处方销售、购买和使用” •处方药不得开架销售 •国际通用的处方药英文缩写是RX
例如: 一次性输液器(一次性无菌用品) 国食药监械(准)字2019第3661059号 手术台、手术刀、注射器、输液管等; 医疗器械的分类管理:
第一类: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 医疗器械;第二Biblioteka :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
第三类:植入人体,用以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 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 医疗器械。
不良反应:1.副作用 2.毒性 作用 3.后遗效应 4.变态反应 5.继发反应 6.特异质反应 7. 药物依赖性 8.致癌作用 9. 致突变 10.致畸作用
通用名:国家药典或药品标准采用的通用名称为法定名称。通用名可以帮助 识别药品,避免重复用药。 通用名称不可用作商标注册。如:多潘立酮片 商品名:商品名又称商标名,指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特定企业使 用的该药品专用商品名称 如:吗丁啉 商标名通过注册即为注册药名常用® 标示
1、药品自热属性的分类
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 生素原料药及其制剂、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 血液制品和诊断药。 2、药品使用的安全性及其流通使用的监管分类 A、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B、内服药与外用药 C、麻醉药品、 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 3、药品的剂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