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绿灯实验报告
十字路口的交通灯实训报告

十字路口的交通灯实训报告本次实训报告旨在分享我对十字路口交通灯的实训经历和相关观察所得。
通过实操和观察,我深入了解了交通灯的作用以及如何准确、高效地控制交通流量。
以下将详细介绍我在实训过程中的操作,以及对现有交通灯系统的一些观察和建议。
一、实训操作在实训中,我所控制的十字路口交通灯系统包括红灯、黄灯和绿灯。
我按照实训要求,准确地掌握了各个交通信号灯的工作原理和时长。
通过操作交通灯控制面板,我实践了交通信号灯的相序转换,并根据路口车流情况进行调整。
在实训中,我注意到了一些重要的问题和技巧。
首先,我了解到红灯和绿灯的时长应根据路口交通流量进行合理调配,以确保车辆和行人的顺利通行。
其次,黄灯的作用是为车辆和行人提供转换的时间窗口,因此需要根据交通流量和预期停车距离进行设置。
最后,我还学会了处理突发情况的应对策略,例如车辆临时停止或紧急情况下的信号切换。
二、观察与分析在实训过程中,我细致观察了路口交通情况,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以下是我所观察到的一些问题和现象:1. 路口交通流量的高峰期:根据观察,我发现交通流量通常在上下班时间、学校放学时间以及特定节假日等时间段内达到峰值。
这为灯光控制提供了依据,可以设置较长红灯时长来缓解拥堵情况。
2. 不按交通信号灯行驶的违规行为:偶尔有车辆和行人不遵守交通信号灯的规定,擅自通行或普遍闯红灯。
这对交通安全造成威胁,因此需要更加严格的监管和相关教育措施。
3. 需要增加左转独立信号:通过观察,我发现左转车辆与直行车辆互相影响的情况较为明显。
为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建议在适当的路口增加独立的左转信号,以减少交通阻塞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 公交优先信号设置:在繁忙路段上,通过设置公交优先信号可以提高公交车的运输效率,缩短乘客的等待时间,并鼓励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辆数量。
三、改进建议基于以上实训经验和观察,我提出以下改进建议,以改善现有的十字路口交通灯系统:1. 针对高峰期交通流量增加红灯时长: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合理延长红灯时长,确保交通流畅,缓解拥堵情况。
红绿灯控制实训报告总结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为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和安全性,红绿灯控制系统在交通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红绿灯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开展了红绿灯控制实训。
二、实训目的1. 掌握红绿灯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2. 学会使用单片机、PLC等常用电子元器件和编程软件。
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训内容1. 红绿灯控制系统基本原理(1)系统组成:包括控制器、交通灯模块、传感器模块、显示模块等。
(2)工作原理:控制器根据传感器采集的交通流量数据,自动调整红绿灯的切换时间,实现交通信号灯的智能控制。
2. 单片机编程与仿真(1)学习Keil uVision、Proteus等编程软件。
(2)编写单片机控制程序,实现红绿灯的基本控制功能。
3. PLC编程与仿真(1)学习PLC编程软件,如Step 7、EPLAN等。
(2)编写PLC控制程序,实现红绿灯的自动控制。
4. 虚拟仪器仿真(1)学习虚拟仪器技术,如LabVIEW等。
(2)利用虚拟仪器搭建红绿灯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实验。
5. 红绿灯控制系统设计(1)设计系统硬件电路图。
(2)编写系统控制程序。
(3)调试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学习红绿灯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设计、软件编程等相关知识。
2. 实践操作:在实验室进行单片机、PLC、虚拟仪器等设备的实际操作。
3. 团队合作:分组进行红绿灯控制系统的设计、编程、调试等工作。
4. 交流讨论:分享实训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
五、实训成果1. 成功搭建红绿灯控制系统,实现交通信号灯的自动控制。
2. 掌握单片机、PLC等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
3.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六、实训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对红绿灯控制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其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交通灯控制实验报告

交通灯控制实验报告交通灯控制实验报告引言:交通灯是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交通流量的控制,有效地维护交通秩序和安全。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交通灯控制系统,探究不同交通流量下的信号灯变化规律,并分析其对交通流畅度和效率的影响。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由红、黄、绿三种颜色的LED灯组成,分别代表红灯、黄灯和绿灯。
通过按键控制,可以切换不同灯光的显示状态。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将模拟不同交通流量情况下的信号灯变化。
实验过程:1. 低交通流量情况下:首先,我们模拟低交通流量情况。
设置红灯时间为20秒,绿灯时间为30秒,黄灯时间为5秒。
在这种情况下,红灯的时间较长,确保道路上的车辆能够安全通过。
绿灯时间相对较短,以充分利用交通资源,提高交通效率。
黄灯时间较短,用于过渡信号灯变化。
2. 中等交通流量情况下:接下来,我们模拟中等交通流量情况。
设置红灯时间为30秒,绿灯时间为40秒,黄灯时间为5秒。
在这种情况下,红灯时间相对较长,确保道路上的车辆能够顺利通过。
绿灯时间适中,以保持交通的流畅性。
黄灯时间依然较短,用于过渡信号灯变化。
3. 高交通流量情况下:最后,我们模拟高交通流量情况。
设置红灯时间为40秒,绿灯时间为50秒,黄灯时间为5秒。
在这种情况下,红灯时间最长,确保道路上的车辆能够完全通过。
绿灯时间相对较长,以缓解交通压力,提高交通效率。
黄灯时间仍然较短,用于过渡信号灯变化。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发现不同交通流量下的信号灯变化对交通流畅度和效率有着明显的影响。
在低交通流量情况下,红灯时间较长,确保车辆安全通过,但可能导致交通效率稍有降低。
在中等交通流量情况下,信号灯的设置更加平衡,保证了交通的流畅性和效率。
而在高交通流量情况下,红灯时间最长,确保车辆完全通过,但也导致交通效率相对较低。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交通灯的设置应根据不同交通流量情况进行合理调整,以保证交通的流畅性和效率。
交通信号灯实验报告

交通信号灯实验报告一、引言交通信号灯是城市交通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通过信号指示交通流向,确保道路交通的有序进行。
本文基于对交通信号灯的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旨在探讨信号灯在交通流控制方面的效果,并评估其对车辆和行人的影响。
二、实验方法1. 实验装置与设置在一条拥有车辆和行人交叉流动的道路上,我们设置了一组交通信号灯,并通过定时和'感应设备进行调控。
该交通信号灯分为红、绿、黄三个信号灯,每个信号灯的显示时间均可进行调整。
2. 实验观测与数据采集我们在实验过程中观测并记录了道路上车辆和行人的流动情况,同时还记录了交通信号灯每个信号灯的显示时间以及通过信号灯的车辆和行人数量。
三、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1. 交通流控制交通信号灯对交通流控制起到了关键作用。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发现交通信号灯的定时控制能够在车辆和行人之间合理划分时间,避免交通事故因冲突而产生。
此外,通过在交通信号灯设置感应设备,能够根据道路的实际情况进行智能调控,使交通流畅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2. 车辆延误与行程时间车辆延误是指车辆在通过交通信号灯时多余的等待时间。
我们通过观察交通信号灯绿灯显示时间和通过车辆数目的关系,发现在设置合理的绿灯显示时间下,车辆延误时间可以得到一定的缓解。
然而,当车辆流量高峰期,延误时间仍然较长,这表明仅靠信号灯的优化仍然无法完全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3. 行人过街安全与效率交通信号灯不仅对车辆流量进行调控,也对行人过街提供了安全保障。
我们观察到,适当的行人过街时间设置能够保证行人过街的安全性,避免与车辆发生冲突。
同时,设置行人过街时间对行人效率也具有重要意义,过长的等待时间适得其反,可能导致行人不遵守交通信号灯的规定,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四、结论通过交通信号灯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交通信号灯对交通流控制起到重要作用,能够在车辆和行人之间合理划分时间,保证道路交通有序进行。
2. 车辆延误时间可以通过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的绿灯显示时间进行缓解,但仅靠信号灯的优化无法完全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十字路口交通灯实验报告

十字路口交通灯实验报告1. 研究背景交通信号灯是现代城市交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十字路口等交通拥堵区域,交通信号灯的合理运行可以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事故发生率,并改善城市居民的出行体验。
因此,对十字路口交通灯的研究与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模拟十字路口交通流量,研究不同信号灯配时方案下的交通效果,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为优化十字路口交通灯配时方案提供参考。
3. 实验设计3.1 实验设备与材料•4个模拟交通灯控制器•1个实验模拟器•计算机与数据采集设备3.2 实验步骤步骤1:确定实验参数根据实际道路情况,确定模拟交通流量的车辆数目和车辆类型,并设置实验参数,如绿灯时间、红灯时间等。
步骤2:模拟交通流量利用实验模拟器模拟十字路口的交通流量,确保实验过程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步骤3:采集数据使用数据采集设备,记录各个交通灯的状态(红/黄/绿)以及交通流量情况,并将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分析。
步骤4:分析数据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分析各个交通灯的运行情况,对交通流量、等待时间、平均通过时间等指标进行统计和评估。
步骤5:优化方案根据实验结果,对不同的交通灯配时方案进行评估和比较,找出最佳的配时方案,以提高交通效率和减少交通拥堵。
4.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多次实验与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 针对不同的交通流量,应采用不同的信号灯配时方案,以充分利用道路资源。
- 合理的信号灯配时方案可以显著减少车辆等待时间,提高交通效率。
- 考虑到行人的通行需求,应适当增加过街时间,以确保行人安全。
5. 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模拟十字路口交通流量,并研究不同信号灯配时方案的交通效果,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在实际交通管理中,应根据不同道路情况和交通流量进行合理的信号灯配时方案的设计,以提高交通效率和保障交通安全。
6. 参考文献[1] 王明. 基于交通仿真的信号配时优化研究[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15, 15(5): 113-118.[2] 李刚, 张伟. 基于仿真的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优化方法研究[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16, 16(1): 60-66.[3] 张宇, 张明. 基于交通仿真的信号配时方案优化[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17, 17(5): 60-64.。
红绿灯实验报告

红绿灯实验报告第一篇:红绿灯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日期:实验一、红绿灯控制一、实验目的熟悉软件的使用,掌握plc编程的方法,编写程序控制十字路口的红绿灯。
二、实验设备一台安装有STEP 7-MivroWIN4.0与S7200_simulation的电脑。
三、控制要求分析实验利用PLC控制十字路口的红绿灯。
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分为横向控制灯和纵向控制灯,每个方向有红、绿、黄3种颜色的控制灯。
当电路接通,双向红绿灯开始正常工作,横向的绿灯和纵向的红灯先亮。
横向的绿灯亮维持8s,在横向绿灯亮的同时纵向的红灯也亮起,并维持10s。
第8秒时横向的绿灯熄灭,同时亮起黄灯并维持2s 后熄灭。
第10s时,横向黄灯熄灭的同时亮起红灯并维持10s,同时纵向的绿灯亮起并维持8s。
当纵向绿灯熄灭并亮起黄灯持续2s后红灯亮起,同时横向的绿灯也亮起并维持8s到此一个循环就此结束下一个循环开始。
当按下紧停按钮时两路同时亮黄灯2s后,其中一路亮红灯另一路亮绿灯。
本实验设置了两个紧停按钮。
四、PLC的I/O分析I0.1,I0.2两个紧停按钮。
M0.1,M0.2中间继电器。
Q0.0横向绿灯,Q0.1横向黄灯,Q0.2横向红灯,Q0.3纵向红灯,Q0.4纵向绿灯,Q0.5纵向黄灯。
T37、T41为8s定时器,T38、T42为2s定时器,T39、T40为10s定时器。
五、PLC梯形图程序及指令表程序梯形图程序:指令表程序:LD I0.1 = M0.1 Network 2 LDN M0.2 AN M0.1 AN T37 LDN M0.1 A T38 A M0.2 OLD = Q0.0 Network 3 LDN M0.2 AN M0.1 AN T39 TON T37, 80 Network 4 LDN M0.2 AN M0.1 AN T38 A T37 LDN M0.2 AN T38 A M0.1 OLD LDN M0.1 AN T38 A M0.2 OLD = Q0.1 Network 5 LDN M0.1 AN M0.2 A T37 LDN M0.2 A M0.1 OLD LDN M0.1 A M0.2 OLD TON T38, 20 Network 6 LDN M0.2 AN M0.1 AN T39 A T38 LDN M0.2 A T38 A M0.1 OLD = Q0.2 Network 7 LDN M0.1 AN M0.2 A T38 TON T39, 100 Network 8 LDN M0.1 AN M0.2 AN T40 LDN M0.1 A T42 A M0.2 OLD = Q0.3 Network 9 LDN T42 AN M0.1 AN M0.2 TON T40, 100 Network 10 LDN M0.1 AN M0.2 AN T41 A T40 LDN M0.2 A T38 A M0.1 OLD = Q0.4 Network 11 LDN M0.1 AN M0.2 AN T42 A T40 TON T41, 80 Network 12 LD T41 AN M0.2 AN T42 AN M0.1 LDN T42 A M0.1 AN M0.2 OLD LDN T42 AN M0.1 A M0.2 OLD = Q0.5 Network 13 LDN M0.1 AN M0.2 A T41 LDN M0.2 A M0.1 OLD LD M0.2 AN M0.1 OLD TON T42, 20 Network 14 LD I0.2 = M0.2六、实验过程记录及分析根据实验要求,编写plc梯形图程序。
(完整word版)电子技术实验(交通信号灯)-刘家豪(word文档良心出品)

交通控制灯实验报告一.实验项目内容:以4个红色指示灯,4个绿色指示灯和4个黄色指示灯模拟路口的东,南,西,北4个方向的红绿黄交通灯。
控制这些指示灯,使它们按以下规律亮和灭。
1.东、西方向绿灯亮,南、北方向红灯亮,时间30s。
2.东、西方向黄灯闪烁,南、北方向红灯亮,时间2s。
3.东、西方向红灯了,南、北方向绿灯亮,时间30s。
4.东、西方向红灯亮,南、北方向黄灯闪烁,时间2s。
5.返回1,继续运行。
二、实验时间计划表:主要任务计划学时数实际学时数完成情况资料查询 4 3 完成仿真调试 2 2 完成报告撰写 2 2 完成三、方案论证:本次实验利用Mulitisim软件进行仿真,相比利用实际组合逻辑,时序电路来说,利用软件进行仿真的最大优势在于其灵活性较高。
可以无成本的进行电路修改,电路功能测试等。
因此通过查询相关资料,了解交通控制灯所需具体电路模块,利用Mulitisim软件进行电路的搭建可行性较高。
同时遇到问题后,十分容易检测出来,也较容易进行修改。
四、电路原理简介:如图1所示。
它主要由控制器、定时器、译码器和秒脉冲信号发生器等部分组成。
其中,秒脉冲发生器是该系统中定时器和控制器的标准时钟信号源,译码器输出两组信号灯的控制信号,经驱动电路后驱动信号灯工作,控制器是系统的主要部分,由它控制定时器和译码器的工作。
TL:表示东西方向或南北方向绿灯亮的时间间隔30秒,即车辆正常通行的时间间隔。
定时时间到,TL=1,否则TL=0。
TY:表示黄灯亮的时间间隔为2秒。
定时时间到,TY=1,否则, TY=0。
ST:表示定时器到了规定的时间后,由控制器发出状态转换信号,由它控制定时器开始下一个工作状态的定时。
五、单元电路设计:1.定时器:定时器由与系统秒脉冲同步的计数器构成,要求计数器在状态转后在时钟上升沿作用下,计数器从零开始进行增1计数,向控制器提供模2的定时信号TY和模30的定时信号TL。
控制器控制器是交通管理的核心,它应该能够按照交通管理规则控制信号灯工作状态的转换。
十字路口红绿灯闪烁实验

实验三十字路口红绿灯闪烁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对红绿黄灯的控制,熟练掌握8255A接口芯片的编程方法二、实验内容对8255A接口芯片进行编程,使红黄绿发光二级管按照十字路口交通灯的形式点亮或者熄灭。
三、线路连接发光二级管共8个,其中两组红黄绿灯用六个,L2、L3、L4为一组,L5、L6、L7、为一组;试验台连接如图所示。
高电平时,灯点亮。
四、编程提示1、红、黄、绿灯变化规律设有一个十字路口,两组灯分别代表东西和南北两个方向,其红黄绿灯变化规律为:(1)两个路口红灯全亮(2)南北路口绿灯亮,东西路口红灯亮(3)南北路口绿灯灭,东西路口红灯亮(4)两个路口黄灯闪烁(5)两个路口红灯全亮(6)东西路口绿灯亮,南北路口红灯亮(7)东西路口绿灯灭,南北路口红灯亮(8)两个路口黄灯闪烁(9)转向(2)循环执行2. 设置8255A方式控制字设置8255A的端口C工作在方式0,为输出。
D0、D1控制绿灯,D2、D3控制黄灯,D4、D5控制红灯。
需要点亮哪一位指示灯时,8255A相应端口对应为就输出“1”。
五、流程图译码器端口YN 两个路口红灯亮延时南北路口绿灯亮,东西路口红灯亮有键按下?延时南北路口绿灯灭两个路口黄灯闪烁两个路口红灯亮延时显示提示信息东西路口绿灯灭读端口C数据并保存两个路口红灯亮延时设控制字为80H(端口C均为输出)东西路口绿灯亮,南北路口红灯亮延时两个路口黄闪烁设控制字为81H(端口C低四位为输入)读/写结束开始六、实验程序DATA SEGMENTIOPORT EQU 0D880H-280HIO8255C EQU IOPORT+282HIO8255T EQU IOPORT+283HPB DB ?MESS DB 'ENTER ANY KEY CAN EXIT TO DOS!',0DH,0AH,'$' DATA ENDSSTACK SEGMENT STACKSTA DW 50 DUP(?)TOP EQU LENGTH STASTACK ENDS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DS:DATA,ES:DATA,SS:STACK START: MOV AX,DATAMOV DS,AXMOV ES,AXMOV AH,09HMOV DX,OFFSET MESSINT 21HMOV DX,IO8255TMOV AL,81HOUT DX,ALMOV DX,IO8255CIN AL,DXMOV PB,ALMOV DX,IO8255TMOV AL,80HOUT DX,ALMOV DX,IO8255CMOV AL,PBOR AL,0CHOUT DX,ALMOV AL,30HOUT DX,ALCALL DELAY10LLL: MOV DX,IO8255CMOV AL,12HOUT DX,ALCALL DELAY10CALL DELAY10CALL DELAY10CALL DELAY10OUT DX,ALMOV CX,0040H TTT: MOV AL,0CHOUT DX,ALPUSH CXMOV CX,80HLOP1: CALL DELAY1LOOP LOP1MOV AL,00HOUT DX,ALMOV CX,80HLOP2: CALL DELAY1LOOP LOP2POP CXLOOP TTTMOV AL,30HOUT DX,ALCALL DELAY10 MOV AL,21HOUT DX,ALCALL DELAY10 CALL DELAY10 CALL DELAY10 CALL DELAY10 MOV AL,20HOUT DX,ALMOV CX,0040H GGG: MOV AL,0CHOUT DX,ALPUSH CXMOV CX,80H LOP3: CALL DELAY1 LOOP LOP3MOV AL,00HOUT DX,ALMOV CX,80HLOP4: CALL DELAY1LOOP LOP4POP CXLOOP GGGMOV AL,30HOUT DX,ALCALL DELAY10MOV DL,0FFH INT 21HJNZ PPPJMP LLLPPP: MOV AX,4C00H INT 21HDELAY1 PROC NEARPUSH CXMOV CX,0FFFFH CCC: LOOP CCCPOP CXRETDELAY1 ENDPDELAY10 PROC NEARPUSH AXPUSH CXMOV CX,0F00H UUU: CALL DELAY1LOOP UUUPOP CXPOP AXRETDELAY10 ENDPCODE ENDSEND START思考题问:程序中红.绿.黄灯点亮和熄灭的延时时间是如何设定的?答:通过CALL指令调用子程序DELAY10,DELAY10的功能是通过执行循环执行压入堆栈和弹出堆栈来实现延时,改变循环次数即CX的设定值即可改变延时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
班级:学号:
姓名:日期:
实验一、红绿灯控制
一、实验目的
熟悉软件的使用,掌握plc编程的方法,编写程序控制十字路口的红绿灯。
二、实验设备
一台安装有STEP 7-MivroWIN4.0与S7200_simulation的电脑。
三、控制要求分析
实验利用PLC控制十字路口的红绿灯。
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分为横向控制灯和纵向控制灯,每个方向有红、绿、黄3种颜色的控制灯。
当电路接通,双向红绿灯开始正常工作,横向的绿灯和纵向的红灯先亮。
横向的绿灯亮维持8s,在横向绿灯亮的同时纵向的红灯也亮起,并维持10s。
第8秒时横向的绿灯熄灭,同时亮起黄灯并维持2s后熄灭。
第10s时,横向黄灯熄灭的同时亮起红灯并维持10s,同时纵向的绿灯亮起并维持8s。
当纵向绿灯熄灭并亮起黄灯持续2s后红灯亮起,同时横向的绿灯也亮起并维持8s到此一个循环就此结束下一个循环开始。
当按下紧停按钮时两路同时亮黄灯2s后,其中一路亮红灯另一路亮绿灯。
本实验设置了两个紧停按钮。
四、PLC的I/O分析
I0.1,I0.2两个紧停按钮。
M0.1,M0.2中间继电器。
Q0.0横向绿灯,Q0.1横向黄灯,Q0.2横向红灯,
Q0.3纵向红灯,Q0.4纵向绿灯,Q0.5纵向黄灯。
T37、T41为8s定时器,
T38、T42为2s定时器,
T39、T40为10s定时器。
五、PLC梯形图程序及指令表程序
梯形图程序:
指令表程序:
LD I0.1 = M0.1 Network 2 LDN M0.2
AN T37 LDN M0.1
A T38
A M0.2 OLD
= Q0.0 Network 3 LDN M0.2 AN M0.1 AN T39 TON T37, 80 Network 4 LDN M0.2 AN M0.1 AN T38
A T37 LDN M0.2 AN T38
A M0.1 OLD
LDN M0.1 AN T38
A M0.2 OLD
= Q0.1 Network 5 LDN M0.1 AN M0.2
A T37 LDN M0.2
A M0.1 OLD
LDN M0.1
A M0.2 OLD
TON T38, 20 Network 6 LDN M0.2 AN M0.1 AN T39
A T38 LDN M0.2
A T38
OLD
= Q0.2 Network 7
LDN M0.1
AN M0.2
A T38
TON T39, 100 Network 8
LDN M0.1
AN M0.2
AN T40
LDN M0.1
A T42
A M0.2 OLD
= Q0.3 Network 9
LDN T42
AN M0.1
AN M0.2 TON T40, 100 Network 10 LDN M0.1
AN M0.2
AN T41
A T40
LDN M0.2
A T38
A M0.1 OLD
= Q0.4 Network 11 LDN M0.1
AN M0.2
AN T42
A T40
TON T41, 80 Network 12
LD T41
AN M0.2
AN T42
AN M0.1 LDN T42
AN M0.2
OLD
LDN T42
AN M0.1
A M0.2
OLD
= Q0.5
Network 13
LDN M0.1
AN M0.2
A T41
LDN M0.2
A M0.1
OLD
LD M0.2
AN M0.1
OLD
TON T42, 20
Network 14
LD I0.2
= M0.2
六、实验过程记录及分析
根据实验要求,编写plc梯形图程序。
打开软件录入程序,运行调试直到达到正确控制红绿灯的亮灭。
模拟软件S7-200调试时,双向红绿灯开始正常工作,横向的绿灯和纵向的红灯先亮。
横向的绿灯亮维持8s,在横向绿灯亮的同时纵向的红灯也亮起,并维持10s。
第8秒时横向的绿灯熄灭,同时亮起黄灯并维持2s后熄灭。
第10s时,横向黄灯熄灭的同时亮起红灯并维持10s,同时纵向的绿灯亮起并维持8s。
当纵向绿灯熄灭并亮起黄灯持续2s后红灯亮起,同时横向的绿灯也亮起并维持8s到此一个循环就此结束,下一个循环开始。
按下紧停按钮I0.1、I0.2时,Q0.1、Q0.5同时亮起并维持2s后熄灭,同时其中一路常亮绿灯,另一路常亮红灯。
说明实验程序正确,保存好实验数据,做好记录。
关闭软件。
七、时序分析
正常无故障运行:
Q0.0横向绿灯,Q0.1横向黄灯,Q0.2横向红灯,Q0.3纵向红灯,Q0.4纵向绿灯,Q0.5纵向黄灯。
I0.1、I0.2为紧停开关
当按下紧停按钮I0.1:横向红灯(Q0.2)亮,纵向绿灯(Q0.4)亮。
当按下紧停按钮I0.2:横向绿灯(Q0.0)亮,纵向红灯(Q0.3)亮。
八、实验心得体会
通过实验操作,了解掌握了plc编程的原理和方法,同时实验前期遇到很多各类问题,均得到了解决,对plc产生了初步的兴趣。
对以后进一步学习plc相关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