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冲基金风云录2:悲剧英雄》((美)巴顿
《对冲基金风云录》读后感

读《对冲基金风云录》一书有感在选择第一本金融学课外读物时,由于长期以来对Morgan Stanley 这家国际顶尖投资银行的好感和向往,我选择了为她效力30 年之久并从首席战略官的位置上跳出来成立了自己的对冲基金的巴顿・比格斯先生著的《对冲基金风云录》亦如巴顿•比格斯先生本人,这本书的行文风格谦和而亲切。
作者以讲故事人的口吻,叙述了他在投资界40 余年的亲身经历和他所接触到的诸多优秀投资者的冒险史与个人奋斗史。
一、对此书的整体感悟阅读这本书的收获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让我这个对金融知识尚知之甚少的“门外汉”对对冲基金有了最初步的了解。
书中没有具体的投资理论或分析模型,但是作者的投资理念和对近一个世纪以来的股市行情的分析已渗透到了整本书中。
作者是个多/ 空头持股的不可知论者,同时又偏向于价值投资。
从他的眼里,我看到了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70年代的经济滞涨以及90年代末期的互联网泡沫破灭中,各路投资经理们的经营手法和跌宕起伏的人生。
有人能赚得盆满钵满就意味着有人要赔得血本无归,投资生存战的零和博弈总是那么残酷。
其次,这本书如同一个望远镜和放大镜,使我有机会对鲜为人知的“刺猬”(hedgehog)们的生活进行近距离的仔细观察。
在我曾经看过的不少关于华尔街的好莱坞电影中,投资经理们都过着挥金如土的体面生活,他们是上流社会的精英,操纵着各类衍生品的市场走势,控制着美国乃至世界的金融命脉。
然而,在这本书中,作者以一个亲历者的身份,为我们解开了这些精英的神秘面纱,展现出了他们最真实鲜活也最复杂奇特的生活方式。
沿着安多福(Andover)――耶鲁——哈佛商学院的辉煌路线,他们大多数人出身名校,凭借敏捷的头脑、扎实的功底和广阔的见识参与着一场竞争激烈的金钱游戏。
在这场刺激的游戏中,他们的表现不是以任何人性化的标准来衡量的,而是完全反映在硬性的量化标准上。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这让我想起了Morgan Stanley现任亚太区联席CEO#玮说过的话:“在投行业务的竞争中,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越来越低,专业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最新】《对冲基金风云录》读后感

【最新】《对冲基金风云录》读后感
>内容简介:书中的主人公是华尔街上执著专注的投资人士,他们是一群奇特.危险而迷人的家伙,在投资生存战中弱肉强食.作者比格斯讲述了一段又一段投资冒险与个人奋斗的经历,展示了投资家们形形色色的生活方式和经营手法,在他们身上,华尔街浓厚的商业文化.深邃的生存之道被演绎得出神入化.比格斯描绘了专业投资世界的大图景,也讲述了个中人物的小故事.作品像作者本人一样率直.机智.充满魅力,它揭开一层层神秘的幕布,让我们走进华尔街的总裁办公室和晚餐会,看到残酷而诱人的对冲基金世界的真实景象.
对冲基金风云录的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书中展示顶尖金融投资者的心路历程,揭秘基金世界鲜为人知的那些人和事,预判未来投资市场的风云变幻.金融大鳄巴顿?比格斯为您讲述形形色色的刺猬们在基金世界纵横驰骋.起起伏伏的人生过往!>适用于:关注对冲基金投资的读者,财经业内人士.
对冲基金风云录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这本书展现了不同投资者的反思和他们的逸事,多数与我在摩根士丹利那些年月遇到的人和发生的事有关;其他的则比较新,来自于我身为管理合伙人的那只对冲基金创建的过程以及后来的投资失误.在书中,你还将看到我的一班投资界朋友和熟人,以及我对投资界生存之战的一点感想和回忆.这本书并非投资宝典,在书页间你无法得到如何成功投资的答案,因为我自己也并不知道.投资业最让人着迷的一点就是:在这个行业中充斥着迷人的人物.对冲基金业中强悍.偏执甚至古怪的角色似乎尤其多.刺猬是迷人的动物,而对冲就像刺猬不知疲倦地寻找橡果那样不知疲倦地寻找投资机会,则往往可以把这个族类性格中最美和最丑的方面都展现出来.这本书带来的是一个局内人的观点,我希望它能让你开心并多了解一些事,无论你是否曾经做过投资.。
50部必读的投资经典(整理版)

《50部必读的投资经典》书目:第1部《聪明的投资者》[美国] 本杰明·格雷厄姆(1894-1978)第2部《巴菲特:从100元到160亿》[美国] 沃伦·巴菲特(1930-)第3部《战胜华力二街》[美国] 彼得·林奇(1944-)第4部《金融炼金术》[美国] 乔治·索罗斯(1930-)第5部《一个投机者的告白》[德国] 安德烈·科斯托拉尼(1906-1999)第6部《证券分析》[美国] 本杰明·格雷厄姆(1894-1976)第7部《漫步华尔街》[美国] 伯顿·麦基尔(1933-)第8部《华尔街45年》[美国] 威廉·戴尔伯特·江恩(1878-1955)第9部《怎样选择成长股》[美国] 菲利普·A·费舍(1908-2004)第10部《克罗谈投资策略》[美国] 斯坦利·克罗(1928-)第11部《艾略特波浪理论》[美国] 小罗伯特·鲁格劳特·普莱切特(1949-)第12部《投资学精要》[美国] 兹维·博迪(1943-)第12部《金融学》[美国] 罗伯特·C·莫顿(1944-)第14部《投资艺术》[美国] 查尔斯·艾里斯(1941-)第15部《股市趋势技术分析》[美国] 约翰·迈吉(1912-1987)第16部《笑傲股市》[美国] 威廉·欧奈尔(1933-)第17部《金融市场技术分析》[美国] 约翰·墨菲(1934-)第18部《资本市场的混沌与秩序》[美国] 埃德加·E·彼得斯(1952-)第19部《华尔街股市投资经典》[美国] 詹姆斯·P·奥肖内西(1931-)第20部《专业投机原理》[美国] 维克多·斯波朗迪(1952-)第21部《交易冠军》[美国] 马丁·舒华兹(1945-)第22部《罗杰斯环球投资旅行》[美国] 吉姆·罗杰斯(1942-)第23部《世纪炒股赢家》[美国] 罗伊·纽伯格(1903-1999)第24部《逆向思考的艺术》[美国] 汉弗莱·B·尼尔(1904-1978)第25部《通向金融王国的自由之路》[美国] 范·K·撒普(1945-)第26部《泥鸽靶》[美国] 弗兰克·帕特诺伊(1967-)第27部《伟大的博弈》[美国] 约翰·斯蒂尔·戈登(1944-)第28部《散户全上》[美国] 阿瑟·莱维特(1931-)第29部《非理性繁荣》[美国] 罗伯特·J·希勒(1946-)第30部《贼巢》[美国] 詹姆斯·B·斯图尔特(1951-)第31部《股票作手回忆录》[美国] 爱德温·李费佛(1877-1940)第32部《统计陷阱》[美国] 达莱尔·哈夫(1913-2001)第33部《1929年大崩盘》[美国] 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1908-2006)第34部《说谎者的扑克牌》[美国] 迈克尔·刘易斯(1960-)第35部《对冲基金风云录》[美国] 巴顿·比格斯(1932-)第36部《客户的游艇在哪里》[美国] 小弗雷德·施维德(1901-1966)第37部《共同基金常识》[美国] 约翰·鲍格尔(1929-)第38部《投资者的未来》[美国] 杰里米·J·西格尔(1945-)第39部《股市晴雨表》[美国] 威廉·彼得·汉密尔顿第40部《股市潜规则》[美国]迈克尔·帕内斯(1965-)第41部《与天为敌》[美国]彼得·伯恩斯坦(1919-)第42部《以交易为生》[美国]亚历山大·埃尔德(1950-)第43部《操纵金钱》[美国]安迪·凯斯勒(1958-)第44部《我如何在股市赚了200万》[美国]尼古拉斯·达瓦斯(1920-1977)第45部《股市真规则》[美国]帕特·多尔西(1950-)第46部《投资圣经:巴菲特的真实故事》[美国]安迪·基尔帕特里克(1945-)第47部《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美国]彼得·林奇(1944-)第48部《安德烈·科斯托拉尼最佳金钱故事》[美国]安德烈·科斯托拉尼(1906-1999)第49部《向格雷厄姆学思考,向巴菲特学投资》[美国]劳伦斯·克尼厄姆(1962-)第50部《债券之王:比尔·格罗斯的投资秘诀》[美国]蒂莫西·米德尔顿(1944-)附录1:50部必读的投资经典中外文书名对照表附录2:Value杂志推荐阅读的55部投资理财经典书目附录3:《财富》推荐的75本经典读物书目附录4:里奥·高夫《一次读完25本投资经典》书目Value建议阅读的投资经典55本大半年前,读书周报的一位编辑约我写一篇推荐各类投资理财书籍的文章,被我谢绝了。
Hedgehogging读后感

关于Hedgehogging的读后感Hedgehogging读后感这几天在读《对冲基金风云录》(《Hedgehogging》),作者巴顿.比格斯书中描述了他在xx年5月油价40美元做空的痛苦经历。
当时他从基本面的各个方面表明油价到达高点,石油的合理价在32美元。
做空的过程中市场不顾一切的上涨,巴顿.比格斯引用巴菲特的市场先生的观点说服投资者,价格偏离只会使投资变得更有吸引力,别忘了,我们信奉的是价值投资,而不是趋势投资。
他也这么做了,随着油价上涨不断增加空头仓位,也带来了巨额亏损。
幸运的是油价又回到42美元,加上中间看多期权对冲,总计损失2%。
这过程让他们经受了巨大精神折磨,和损失许多客户。
如果油价回到42美元不是平仓,而是继续坚持以前的看法油价跌到32美元持有大量空头仓位,可能就像他说的一样被当作顽固的疯子,滚进垃圾堆,从对冲基金经理人队伍中永远消失。
*作手回忆录让我们懂得了,若是对自己的判断缺乏信心,没有人能在这种游戏中走得太远。
这一信条成就了利物莫尔xx年代末大空头市场取得巨额的财富,也最终导致了最后破产消亡。
“我们是勇敢果断的价值投资者还是顽固不化的狂人?”但是市场走势和自己的判断完全相反的时候,你是相信自己的判断还是相信市场?真如孟子所说虽有智慧,不如乘势?投资者应该怎么做才能最大限度保护自己?Way Of The TurtleWay of The Turtle, by Curtis M. Faith算是比较好的一本讲交易的书。
原来我对交易是很不相信的,最近有点改变看法。
我原先的看法主要是受:一些讲交易策略的书所传导的错误信息;本身接触到真正靠交易赚到钱的人很少。
而我现在的认识是:单纯的交易确实是能赚钱的,因为它是以人类重复出现的心理偏向为基础的。
大多数讲交易策略的书,把交易吹嘘为一种可快速致富的途径,就注定了交易要失败。
真正成功的交易策略是试图从持续重复出现的心理偏向中获利,其收益率取决于这种心理偏向出现的:频率,幅度。
财富图书馆书号添加

商业兴衰《1929 年大崩盘》F837.125/4024(The Great Crash 1929),加尔布雷思(JohnKenneth Galbraith)著,1955 年出版。
《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非同寻常:欧洲历史上最荒唐可笑的群众性癫狂K500.5-49/5441(ExtraordinaryPopular Delusions and the Madness of Crowds),查理斯•麦基(Charles Mackay)著,1841 年出版(中译本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
@《有趣的钱财》(Funny Money),马克•辛格(Mark Singer)著,1985 年出版。
《沸腾岁月: 华尔街 60 年代牛市兴衰记》(The Go-Go Years: The Drama and Crashing Finale of Wall Street’s Bullish ’60s),约翰•布鲁克斯(John Brooks)著,企业《门口的野蛮人》I712.55/2245-1(Barbarians at the Gate: The Fall of RJR Nabisco),布赖恩•伯勒(Bryan Burrough)和约翰•黑利亚尔(John Helyar)著,《基业长青》从优秀到卓越F270/4944-2(Built to Last: Successful Habits ofVisionary Companies),吉姆•科林斯(Jim Collins)和杰瑞I波拉斯(Jerry I. Porras)《链锯》(Chainsaw: The Notorious Career of Al Dunlap in the Era of Profit-at-any-price),约翰•拜恩(John Byrne)著,《谁说大象不会跳舞?》K837.125.38/0442-2(Who Says Elephants Can’t Dance ?),郭士纳(Louis V. Gerstner)著,决策@《安那普尔那: 女人的地方》Annapurna(Annapurna: A Woman’s Place)阿琳•布鲁姆(Arlene Blum)著; @《出类拔萃之辈》(The Best and the Brightest),戴维•哈尔伯斯坦(David Halberstam)著《大洋深处: 埃塞克斯捕鲸船的悲剧》海洋深处:“埃塞克斯号”捕鲸船遇难记I712.45/4124-2,纳撒尼尔•菲尔布里克著, @《杀手天使》(The Killer Angels)I712.45/S524/,迈克尔•沙拉(Michael Shaara)著;《十三天: 古巴导弹危机回忆录》D775.119/2273,罗伯特•肯尼迪著,经济学:《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约瑟夫•熊彼特著;《一切待售: 市场的好处和限度》(Everything for Sale: The Virtues and Limits of Markets),罗伯特•库特纳(Robert Kuttner)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十二章,凯恩斯著;《流行的国际主义》F11-0/4224,保罗•克鲁格曼著;《国富论》,亚当•斯密著;道德《贼巢》I712.55/4862-1,詹姆斯•斯图亚特;《告密者》I712.45/4823;《沉静领导》C933.2/7735 约瑟夫•L•巴达拉科;《房间里最精明的人》,贝萨尼•麦克林和彼得•艾尔金德著;@《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The Way We Live Now),I561.44/T847-3安东尼•脱勒洛普(Anthony Trollope)著;全球化《北京吉普: 美国企业在中国的短暂而不幸的婚姻》,F752.771.2/M281吉姆•曼(Jim Mann)著;《以自由看待发展》C92-05/4099;@《资本的神秘性: 为何资本主义在西方胜利,在其它地方却失败》(The Mystery of Capital: Why Capitalism Triumphs in the West and Fails Everywhere Else),赫尔南多•德索托(Hernando de Soto)著;《非零时代: 人类命运的逻辑》K02/5925;《石油•金钱•权力》D815.9/1481#1,丹尼尔•耶金(Daniel Yergin)著;@《工人: 工业时代考古学》J431/4224萨尔加多;投资《巴菲特致股东的信》F276.6/7742,劳伦斯•卡宁汉编; 《随机漫步的傻瓜-机遇在市场及人生中的隐蔽角色》随机致富的傻瓜F830.59/4144-11;《聪明的投资者》;《钱与球: 在不公平比赛中获胜的艺术》说谎者的扑克牌,未来刚刚发生等K837.125.38/4254一个想法1000万: NETSCARPE如何利用风险投资,G848.197.12/L675/迈克尔•刘易斯(Michael Lewis);领导力《永不退缩: 温斯顿丘吉尔讲演精选》为未竟的事业奋战到底: 丘吉尔演说精选D756.109/7142;丘吉尔之孙 Winston S. Churchill 编;《论领导力》C933/4022,约翰•加德纳著;《马丁•路德•金时代的美国(1954-1963)》外文图书借阅区-4楼D771.262-09(Parting the Waters: America in the King Years 1954-63),泰勒•布兰奇(Taylor Branch)著,《个人历史》K837.125.4/4917 格雷厄姆, K., Graham , K., 关键, 吉基旺(Personal History),凯瑟琳•格雷厄姆(Katharine Graham)著,《工商巨子》洛克菲勒传K837.127/3144,荣•切尔诺(Ron Chernow)著;谈判和管理《漫长的诉讼》I712.45/6029.1哈尔, J., Harr , J., 黄乔生;《有效的管理者》卓有效的管理者C93/4954杜拉克, B.F., 钟少光;《你还记得我吗?》(Remember Every Name Every Time),本杰明•莱维(Benjamin Levy)著,《久分必合: 戴姆勒-奔驰与克莱斯勒合并内幕》F451.664/2154维拉斯克, 比尔, Vlasic , Bill, 斯特茨, 布拉德利·A., Stertz , Brad, 胡小军, 熊焰, 刘丽洁;@《好女不过问: 谈判和性别鸿沟》(Women Don’t Ask: Negotiation and the Gender Divide),林达•巴布考克(Linda Babcock)和萨拉•拉谢佛(Sara Laschever)著,2003 年出版(中译本由台湾晨星出版公司出版);办公室政治@《来自纽约现场: 周六晚间直播节目野史》(Live from New York: An Uncensored History of Saturday Night Live),汤姆•希尔斯(Tom Shales)和詹姆斯•安德鲁•米勒(James AndrewMiller)著,《忠诚的代价: 美国前财长保罗·奥尼尔眼中的布什和白宫》D771.23/4244萨斯坎德, 罗恩, Suskind , Ron, 李星健, 宋宁, 张帆, 舒杭生;《君主论》(The Prince),尼科洛•马基雅弗利;《烦恼无穷》出事了(Something Happened)I712.45/3145.1-1赫勒, J., Heller , J., 宁芜;权力;《小沃森自传》(Father Son & Co:My Life at IBM and Beyond),小托马斯沃森(Thomas Watson Jr.)和彼得•皮特(Peter Petre)著,《大曝光: 好莱坞与华尔街之间的斗争》(Indecent Exposure: A True Story of Hollywood and Wall Street),戴维•麦克林蒂克(David McClintick)著,《影响力: 你为什么会说“是”》影响力B848/1623西奥迪尼, 罗伯特.B, Cialdini , R.B., 张力慧@《权力掮客: 罗伯特•摩西斯和纽约的衰败》成为官僚= The Power Broker(The Power Broker: Robert Moses and the Fall of New York)I712.45/2231卡洛, 罗伯特·A., 高晓晴项目管理@《美国钢铁: 钢铁工人和传统制造业地区的复兴》(American Steel: Hot Metal Men and the Resurrection of the Rust Belt),理查德•普雷斯顿(Richard Preston)著,@《价值连城的分子: 制药艰辛录》(The Billion-Dollar Molecule: One Company’s Quest for the Perfect Drug),巴里•沃斯(Barry Werth)著, @《卡迪拉克沙漠》(Cadillac Desert: The American West and Its DisappearingWater)TV213.4-017.12/R377Reisner , Marc.;《原子弹诞生记》揭开核冷战铁幕的权威报告——瓶中之蝎(上下册)(The Making of the Atomic Bomb),理查德•罗兹(Richard Rhodes)著,战略《孙子兵法》(The Art of War),作者: 孙子(约公元前 500 年)。
励志电影电视剧等3篇励志电影

励志电影电视剧励志电影1、《诺玛雷》(normarae),1979年2、《打工好汉》(gungho),1986年3、《巴顿将军》(patton),1970年4、《月色撩人》(moonstruck),1987年5、《赫伯与多乐茜》(herbanddorothy),XX年6、《我成功的秘密》(thesecretofmysuccess),1987年7、《冒险之事》(somethingventured),XX年8、《一袭灰衣万缕情》(maninthegrayflannelsuit),1956年9、《报信的人》(repoman),1984年10、《监守自盗》(insidejob),XX年励志电视剧1、《杜拉拉升职记》2、《我的兄弟叫顺溜》3、《女人不哭》4、《亮剑》5、《士兵突击》6、《我的团长我的团》7、《闯关东》8、《血色浪漫》9、《我的青春谁做主》10、《恰同学少年》励志电影百万宝贝《百万宝贝》(million dollar baby)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在XX年制作的励志电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希拉蕊史旺与摩根弗里曼等人主演。
该片获得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等奖项。
电影剧情年纪老迈的拳击教练法兰基邓恩(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饰)几乎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拳击事业。
很多叱咤拳坛的拳手都曾得益于他的点拨。
在他的生命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永无休止的拳击课程和细致严谨的拳击理论。
而他的这些理论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保护自己永远是第一位的。
对事业过分执着令法兰基同女儿的关系形同路人。
同时,这也成为老人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很久以来,他都过着极度自闭的生活。
法兰基唯一的朋友斯凯普(摩根弗里曼饰)也曾是一名拳击手。
在过去的23年里,他们每天从事的几乎都是相同的工作。
斯凯普除了打理法兰基的拳馆之外还是最了解他的人。
只有他知道,法兰基坚硬冷酷的外表下那颗火热的心一直都期待着宽恕和救赎。
玛吉菲茨杰拉德(希拉里斯旺克)是一个意志坚定的女人,她了解自己的目标并知道如何去实现它。
好莱坞十二部经典黑帮悍匪电影

由环球公司制作发行的讲述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盗匪约翰·迪林格的故事的影片《公众之敌》已经在北美上映多日,导演迈克尔·曼和两大主演约翰尼·德普以及克里斯蒂安·贝尔再次让人们领略到了悍匪的魅力,以及双雄对峙的精彩。
其实此类黑帮电影向来都受到观众们的喜爱,借此之机我们就来回顾一下好莱坞经典的黑帮悍匪电影。
1.《伤面人》Scarface (1932)导演:霍华德·霍克斯理查德·罗森主演:保罗·穆尼卡伦·莫利安·德拉克阿尔·卡彭介绍:黑帮·教父——芝加哥王:阿尔·卡彭掌权时间:1925-1931年江湖地位:卡彭时代的黑手党徒风衣下藏着冲锋枪,火并时用手榴弹开路,强硬残忍的作风令其他黑帮胆寒。
卡彭亲手干掉的不下百人,侥幸躲过的伏击至少百次。
卡彭留给黑手党的3大遗产是:重机枪比冲锋枪好使;要按时向联邦政府纳税;以及做爱时一定要戴安全套。
当一部分黑手党徒来到芝加哥发展时,这座美国第二大城市迅速取代新奥尔良成为全美犯罪率最高的城市。
阿尔·卡彭,是黑手党“暴徒时代”当仁不让的标志。
卡彭不是西西里人,他出生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
但是,当卡彭在10个月内连续干掉322个对手之后,他就升级为第一个非西西里裔的黑手党教父。
那场载入史册的屠杀始于1929年2月14日,一个充满着玫瑰花香和情人热吻的日子。
下午4 点,卡彭和他的手下身着警服,冲进一座汽车房。
里面的人没有反抗,老老实实地靠墙站成一排等待搜查。
但是他们等到的却是一阵疯狂扫射,空气里弥漫着火药和鲜血的味道。
14人当场毙命,包括控制城北的教父“甲壳虫”莫兰。
接下来的日子里,一个又一个的对手死在卡彭枪下。
除了手枪、冲锋枪等常规武器外,卡彭甚至动用了手榴弹和重型机关枪。
连续10个月清洗行动的成功,全仰仗卡彭的新发明——“G2”小组。
这是一个负责搜集情报、进行间谍和反间谍的行动部门。
青春励志美剧电影

青春励志美剧电影想必不少的人都喜欢看关于青春励志的美剧电影。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青春励志美剧电影,供大家参阅!青春励志美剧电影《黄金时代》(the best yearsof our lives)1946年电影简介:1945年,战争的乌云终于过去了。
在美国中部的布恩市,有三位同乡军人复员后,乘坐同一架飞机回到了故乡。
这三个人是原银行职员艾尔中士、原百货店职员弗雷德上尉和水兵霍默。
其中艾尔已过中年,霍默则最年轻,他们分手前约好以后再见,然后各自回家了。
回家后,幸运的艾尔受到妻子米莉、长大成人的女儿与儿子极其热情地迎接。
从此,艾尔和他美丽的妻子可爱的儿女过着安宁、美满的生活。
但是,弗雷德回家时却看到自己的父亲酒精中毒,母亲也已堕落,而出征前才结婚的妻子经常出没于夜总会,跟别的男人鬼混。
在战场上失去了双手的霍默,虽装上了假手,却仍给双亲、情人及周围的人带来极大负担。
在约好的那一天,三人在一家酒吧间相见,各谈自己的遭遇:霍默说爱人与亲戚的怜悯使他受不了,而弗雷德为自己妻子的离别而愤愤不平……当天晚上,弗雷德接受艾尔的邀请,去他家做客,与艾尔的女儿一见倾心。
后来,弗雷德找到当售货员的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在飞机场他看到那架送他们回来的”空中堡垒”,但现在已成了一大堆废铁,触景生念,决定拿这些废金属来做建筑材料生意。
在霍默的婚礼上,二人又欢聚一堂,弗雷德告诉艾尔的女儿,等他事业成功后一定会娶她的。
三位老兵复员后终于以幸福作为了生活的结局……青春励志美剧电影《阿波罗13》(apollo 13)1995年电影简介:1970年4月,太空船阿波罗13号正在执行登陆月球的任务,但控制中心忽然接获太空船在20万5千哩外传来的讯息——“休斯顿,我们出问题了!”这句话如洪水般扰乱了中心内所有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心,这是他们最不愿听到的消息。
太空船已快接近月球了,然而在外太空中的一场爆炸,导致阿波罗13号失去氧气、动力还有导向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格斯多次被《机构投资者》杂志评选为“美国第一投资策略师”;1996年至2003年,他一直在全球投资策略 师评比中名列前茅。2003年6月,比格斯离开摩根士丹利,与两位同事共同发起了Traxis合伙基金,并成为当年规 模最大的新发对冲基金。如今,Traxis管理的资金超过10亿美元。
看点2:金融业行业生存法则,业内人士必读参考书。 尤其是当你正准备踏入这个行业。一份金光闪闪的简历可能成为你找工作时的敲门砖,但大多数投资赢家出身 并不显赫,只是拥有头脑、胆识、决心和直觉。衡量投资的是业绩,靠数字说话。同时,在这个行业中,特别是大 型基金公司里,与人共事并非易事,火药味也弄得多。原本正常的摩擦会被投资业绩的压力,以及内部和外部双重 的竞争而放大。你必须得足够坚强,修炼出一张厚脸皮,不然你真会撑不下去。
内容简介 前摩根斯坦利全球投资策略师、现对冲基金合伙人巴顿比格斯在本书中延续了前一本畅销作品《对冲基金风云录》 的风格,将虚构与写实的手法巧妙结合,向读者描绘了一个真实而残酷的对冲基金世界。
过去20年,对冲基金就是一场淘金热。像一切泡沫和疯狂一样,它最终也归为泡影,摧毁了很多自大狂、大部 分新手,甚至一些实力雄厚的人士。那些在短短几年中积累起来大量财富的对冲基金经理多数都很年轻,在大肆挥 霍时毫不犹豫,招来了别人强烈的的仇恨和妒忌。这个故事值得深思之处在于它讲述的胜利和悲剧。
编辑推荐 看点1:美国第一投资策略师巴顿比格斯最新力作
巴顿·比格斯在美国整个投资界的声誉和影响力,几乎可与索罗斯、朱利安等一班金融大鳄匹敌。身为大摩的 首席执行官时,他的一句评论足以引发华尔街乃至全球投资者的震动,而作为对冲基金界的“老兵”,他所亲身经 历的故事比投资界中多数的见闻都丰富,有吸引力。他以内幕人的身份再次揭开了对冲基金的神秘面纱,描绘了圈 中各种聪明绝顶、雄心勃勃、却又贪婪成性、挥霍无度的“天才”最真实的投资人生和悲喜臣服。
媒体评论
目录 序 第一章:弗吉尼亚,比格奈克 耐心是一种美德,科技股分析师们巧舌如簧,说得头头是道,实际上,他们的判断可能大错特错。一只好股票是你 能想到的最棒的财富制造机器,但是,股市要求你具备勇气和耐心。
第二章:亚利桑那联大 乔获得工商管理学士学位。他直奔纽约,兜里揣了500美元,满怀憧憬。他想当一名华尔街的分析师……纽约的街 道该是金子铺的吧,他肯定能赚到很多钱。
这本书讲的是投资管理业务、对冲基金的起起落落,以及金融大恐慌带来的各种灾祸与折磨。把书写成故事, 是为了给人物加上伪装,就像在我的前一本书《对冲基金风云录》中一样。可是,归根结底,这是一本关于人,或 者说关于投资人士的书。我小小的愿望是,他们的故事能够帮助未来的投资者在因金融事业上的胜利而冲昏头脑、 遇到绝望的黑狗,或受到骄傲自满的侵蚀时,懂得更好地应对。
在大型对冲基金公司里,火药味还要浓得多,我在第七、第八章和之后的章节都为此花了些笔墨。当市场环境 特别困难或面临生死抉择时,就连最亲密的关系—不论是工作上还是家里—都会分崩离析。那种环境和压力堪比战 场。投资新手应该弄清他们将会面临什么样的处境,而唯一的防护机制就是做好心理准备。
乔·希尔的对冲基金故事不是一出西奥多·德莱塞式的美国悲剧。这是一个现代版的对冲基金悲剧:一个好人 不断挑战自己、追求成功时发生的故事。就像F·斯哥特·费茨吉拉德的那句话,“给我个英雄,我就能给你写出 个悲剧。”
这就是为何我花了些篇幅在乔·希尔的成长背景上。书中前几章想要描写他性格的形成,包括他的好胜心、拼 劲、韧性,还有他的孤独和爱恋。我努力把他写成一个有魅力的人物,一个英雄,因为我想要表现为什么一些有着 健全和极好品性的人也会被恶浪吞噬。
投资这行也脱不开办公室里的人际关系。在第三、第四和第五章里,我想要表现:在一家投资管理公司中日复 一日地与人共事时,原本正常的摩擦会被投资业绩的压力,以及内部和外部双重的竞争而放大。你必须得足够坚 强,修炼出一张厚脸皮,不然你真会撑不下去。
第六章:跳槽 “我们这儿做投资的分三类人:追涨队员,钟爱上涨的股票,不在乎什么估值,只买入价格动向明显的股票;极 客,量化专家,靠电脑上的模型买股票;还有一根筯,价值投资者,换句话说,他们买入那些恶心难看的股票,因 为那些股票便宜。”
第七章:普利斯通 米奇相信,建仓的时机应该由价格趋势来决定。仅仅估值本身是不够的,如果把估值作为唯一的建仓标准,往往会 陷入价值陷阱。他决定,一只股票无论多便宜,只要它还没显示出积极上行趋势。同理,一只股票无论多贵,出了 多么负面的消息,只要向下的价格趋势还未形成,他也不会卖空。
在我职业投资生涯的40年中,我看到了太多迷人而雄心勃勃的伊卡露斯从高处跌落。投资这行养成了他们的羽 翼。本书的主角,乔·希尔,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但他从麻雀变凤凰再到灭亡的故事映射出了我所认识的许多对冲 基金人士的人生轨迹。我注意到,对冲基金的成功与出身于名门、毕业于名校并无关联。一份金光闪闪的简历可能 成为你找工作时的敲门砖,但大多数投资赢家出身并不显赫,只是拥有头脑、胆识、决心和直觉。衡量投资的是业 绩,靠数字说话。
前言 这是一部故事形式的商业和投资书籍。我已经开始相信,职业投资者,尤其是对冲基金人士,不仅需要具备高超的 分析能力和判断力、极强的韧劲、一些运气,而且,要想生存下去并取得成功,他们还必须深刻地理解:他们注定 要受到极端情绪波动和骄傲自满心理的影响。这两种顽疾对于他们的投资、对于他们与最亲密的人的关系,都会产 生致命的伤害。觉得这是危言耸听吗·我可不这么想!
第十六章:丑恶的年代 杠杆和骄傲是致命的祸根。杠杆生自人们的贪婪,如今也可怕地放大了他们的损失。自我膨胀令他们拼命追求极度 奢侈的生活。所有这一切相加,导致了他们在经济上和感情上的破产。危机使许多矛盾浮出水面,撕裂了生活的经 纬。
第十七章:收场 如果人们能以史为鉴,那该有多少教训可供汲取!但激情和党派之见蒙蔽了我们的双眼;而经验之光不过是船尾的 灯盏,照亮的只有身后的波澜。 尾声
插图
精彩书摘 第四章
向前冲,向上爬 1998年的格兰特资产管理公司是一家大型跨国投资管理公司,资产达2 500亿美元。投资管理部设在纽约。大 卫?道斯主管着七大产品线之一的美国股票部,手下有一位投资副总监,还有三名投资组合经理负责较小的专项业 务—科技股、新兴成长股、中小盘价值股。此外,部门里还有五名分析师,乔就是其中一个。部门管理的资产共约 300亿美元。 乔没想到,这份工作他好像还真能胜任,他觉得自己的水平说不定还超过其他四名分析师,甚至是组合投资经 理。按说这些人经验更丰富,受过更好的教育。三名组合投资经理和分析师里的三位都毕业于常春藤,上过哈佛、 斯坦福、哥伦比亚这类名校的全日制商学院。两位投资组合经理还是注册金融分析师(CFA)。CFA资格很受看重, 份量抵得上MBA。 每位分析师负责不同的行业,他们的任务是密切跟踪自己行业内公司的变化。为此,他们得跟经纪公司的专门 分析师打交道,后者是熟知某些企业的专家。他们要参加管理层会议、各种讨论会,有时还要到公司拜访。分析师 还经常要对投资组合经理感兴趣的公司进行研究,写出报告和推荐意见。 当上投资组合经理是每个分析师的梦想,他们展开激烈竞争,努力展现自己的聪明、警觉,当然还有最重要 的—对投资的准确判断。他们中有几个极力巴结道斯(在乔看来简直是寡廉鲜耻)。有一位,老爹曾是通用电气的 一位执行副总裁,居然安排道斯和老爹打高尔夫,另一个则经常在51街的壁球俱乐部跟两位投资组合经理打壁球。 拍马屁、拉关系、打壁球,这些都让乔很反感。他没上过好学校,不认识该认识的人,连壁球场都没见过。然 而,他像以往一样,用严肃坚强的外表掩饰了心中的不安全感。 分析师偶尔会自己找股票推荐,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少,通常他们还是被动反应,而非主动出击。乔注意到这 一点,决定在自己所负责的行业,也就是航空和国防工业里,主动挖掘出一些好股票。他仔细研究行业内的各家公 司,却犹豫不决,不知是否该这么快拿出推荐意见。他担心如果第一次推荐就失手,他的声誉会大打折扣。 ***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的第一次投资建议来自一个很离谱的消息来源。橄榄球。 小摩托跟全美大联盟球队解约后,让洛杉矶一家叫做太阳美国(Sun America)的保险公司招了进去,当上了 批发销售部的一名培训生,主要工作是销售各种年金保险产品。乔和小摩托一直有联系。小摩托建议乔关注一下太 阳美国的权益类变额年金产品,他正在接受培训推销这类产品。 乔研究了这家公司的年报,看了经纪人的研究报告,跟两位负责该公司的分析师谈了话。太阳美国是一家金融 服务公司,业务范围颇广,从退休储蓄产品到投资产品和服务应有尽有。当时,公司股价是每股盈利的15倍。考虑 到公司盈利每年以20-25%的速度增长,这样的市盈率似乎偏低。乔告诉小摩托,权益类变额年金产品在牛市期间应 该很好卖。“就算你什么都不懂也无所谓。”他告诉小摩托,“只要笑得够甜就行了。” “嘿,”小摩托说,“我就是准备赚点好赚的钱。销售部的人告诉我,他们有种好办法,让你可以买卖国际和 新兴市场基金份额,保险赚钱。” 乔问,“怎么操作?” 小摩托解释说,通过这个系统可以买入或卖出某只国际股票基金的份额。投资人根据美国市场变化进行尾盘交 易,这里面的假设是,第二天欧洲和亚洲证券市场开市时,基金单位的价格会做相应运动。小摩托说,到目前为止 这种操作还是合法的,虽然这样可能会影响基金的表现,伤害长期投资人的利益 。 “真狡猾。”乔说。 在小摩托的催促下,乔拜访了太阳美国公司,见到了投资者关系负责人和首席财务官。这家公司的内部情况错 综复杂,弄清账目既费时又费力,但是,乔开始相信他们的运作模式是实实在在可行的。公司经营状况良好,不断 创新,高级管理层以聪明著称。首席执行官埃利?布罗德是个善于推陈出新的家伙,打了不少胜仗。只要牛市继 续,15倍市盈率算是便宜的。 回到纽约后,乔整理了材料,对道斯和委员会做了一次关于太阳美国的报告。等他讲完,资深分析师比尔?汉 森就太阳美国的财务状况提出质疑。乔已经觉察出汉森嫉妒他跟道斯的关系。汉森讲话一向无所顾忌,咄咄逼人。 此刻,他嚷嚷着,“他们的股票今年已经涨了25%,这家公司不过是个投机性的销售机构。” 乔盯着他,眼神让人捉摸不透。汉森真是不可理喻,但乔气定神闲。在联大,他学会了如何挑战教练们和那些 自命不凡的主管,那就是在表达不同意见时去掉有火气的字眼,冠以“恕我直言”或“请恕我直言”。现在,他用 的正是这一招。 “请恕我直言,”乔说,“现在是牛市,公司业绩和股票价格都有上涨的动力。这家公司管理得不错。你可以 说他们只是一家激进的销售机构,但现在比它差得多的公司上市的比比皆是。我认为太阳美国会有好表现的。” 会后,道斯和两位组合投资经理分别在40多美元和50多美元的关键价位大量吃进了太阳美国股票(见图 4.1)。接下来的几个月,太阳美国股价涨了15%。然后,突然之间,1998年8月20日,再保险巨头美国国际集团 (AIG)宣布准备收购太阳美国,出价比当时股价高出40%。这算是一次友好收购,因为双方管理层在宣布成交之前 进行了谈判。 消息公布那天,道斯冲进分析师的办公室,一把抓住乔,拥抱他。 “AIG宣布收购太阳美国!”他大叫,“溢价40%!干得漂亮。AIG真牛。祝贺你!嘿,伙计,你的股票现在红 得发紫。我还要买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