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蓝耳病的诊断与治疗
猪蓝耳病症状有哪些?最全症状解析,附防治措施!

猪蓝耳病症状有哪些?最全症状解析,附防治措施!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又称“猪蓝耳病”,本病以妊娠母猪的繁殖障碍(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及各种年龄猪特别是仔猪的呼吸道疾病为特征。
下面跟随畜牧堂小编一起来看一看猪蓝耳病症状以及防治方法吧!01急性型症状1.初期阶段一般持续 1-3周,典型的临床症状包括厌食、嗜睡、精神不振、发热。
猪群配种、怀孕、哺乳、保育及育肥阶段均可发病。
患猪首先会表现出发热和厌食,母猪的肛温很多超过 40℃,个别会高达41℃,这种发热在母猪及育肥猪中是短暂的。
病猪主要表现为间歇性厌食,母猪出现这种表现最多能达60%,通常持续1一7天。
在初期阶段,少部分发病猪会出现双耳、外阴、尾部、腹部及口部青紫、发绀,但这种发绀常只存在数小时或数天,不经治疗便可消失。
呼吸道症状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和急促,多发生在幼猪,成年猪偶尔也会出现快速的腹式呼吸或过度呼吸。
2.高峰期初期之后进入高峰期,其主要临床症状为早产、死胎、木乃伊胎儿,弱胎多,仔猪断奶前死亡率增高。
在猪蓝耳病发病高峰期出生并存活下来的仔猪非常虚弱,尤其是早产猪,加之并发呼吸系统疾病及腹泻,死亡率大大增加,若补救不及时或措施不当,可造成全窝死亡。
我们畜牧堂APP可以第一时间连线专业兽医师,帮助您判断病情,及时给出解决方案,控制疾病,减少您的损失。
3.末期急性猪蓝耳病末期的特点是:仔猪和生长猪中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如果控制及时,措施得力,末期即是完全恢复的前奏,相反,急性猪蓝耳病末期也可能是慢性猪蓝耳病的开始。
02慢性型症状主要表现为猪群的生产性能下降,生长缓慢,母猪群的繁殖性能和猪群免疫功能下降,易继发感染其他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
猪群的呼吸道疾病(如支原体感染、传染性胸膜肺炎、链球菌病、附红细胞体病)发病率上升。
与急性型猪蓝耳病相比,慢性猪蓝耳病的临床表现没有那么严重,大多数慢性病例其繁殖性能可恢复到正常水平。
猪蓝耳病感染的诊断与防治

3.公猪:发病率低(2%~10%),厌食,呼吸 加快,消瘦,病程稍长,部分瘫痪,四肢及腹下 皮肤发绀,全身蓝紫色,局部水肿,以关节、肩 部尤为明显,精液稀薄,镜检死精多,精子密度
低,活力下降,成年公猪病死率较低,瘫痪猪往
往继发链球菌混合感染,病情加重。 4.仔猪病情常常较重,初生仔猪贫血,轻度
那季,看江南人家,繁华如烟,看那桃红变果、柳绿变絮,终是不复那场马蹄得得
1c06f0ca1 EBET
(一)临床症状 1.母猪分急慢性两种:急性,持续高热、昏
睡、体温 40~41.5℃、心跳加快(130~160 次/
分)、呼吸困难(30~60 次/分)、咳、气喘、粪
干带粘液血丝,传染迅速,怀孕母猪用抗生素,
效果甚微,九一四有效。当母猪体温下降后,3~ 5 天开始流产,呼吸困难症状稍有减轻,产死胎、
木乃伊胎率达 20%~25%,产后仔猪发病率高,成 活率低,常常窝断奶后仔猪仅余 1~2 头。 慢染,猪体质差,粘膜苍白,黄疸、消瘦、 咳嗽,部分腹式呼吸,发情推迟或屡配不准,随 着病情延长,猪四肢、耳部发绀,出现蓝紫色, 从耳肩部开始,逐渐蔓延全身变色。哺乳母猪泌 乳减少,甚至无乳,加快仔猪死亡,特别是产后
溶液,肌肉注射,每日 1 次,连用 2 天。九一四
肌肉注射,10~15 毫克/千克体重,48 小时后重
复 1 次。病重、病长者加注维生素 B12、牲血素。
用土霉素 600 克/吨拌料,连喂 7 天,或附细优
那季,看江南人家,繁华如烟,看那桃红变果、柳绿变絮,终是不复那场马蹄得得
1000 克/吨拌料,混匀,用 10 天之后改为半量, 连用半个月。 2.规模化养猪场和养猪大户在后备母猪、哺 乳母猪配种前 2~3 周,肌肉注射蓝耳病疫苗 1 头份,其所产仔猪 14~18 日龄时,每头接种疫 苗 1 头份,体弱者不接种。 采编中心文章来源于:畜牧市场
猪蓝耳病的症状与治疗方法_猪蓝耳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猪蓝耳病的症状与治疗方法_猪蓝耳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猪蓝耳病曾称为神秘猪病、新猪病、猪流行性流产和呼吸综合症、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蓝耳病、猪瘟疫等,传播之快、牵涉面之广、发病率死亡率之高,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猪蓝耳病的症状与治疗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目录猪蓝耳病的症状1、急性型发病母猪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发热,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妊娠后期(105~107天),母猪发生流产、早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
母猪流产率可达50%~70%,死产率可达35%以上,木乃伊可达25%,部分新生仔猪表现呼吸困难,运动失调及轻瘫等症状,产后1周内死亡率明显增高(40%~80%)。
少数母猪表现为产后无乳、胎衣停滞及阴道分泌物增多。
1月龄仔猪表现出典型的呼吸道症状,呼吸困难,有时呈腹式呼吸,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升高到40℃以上,腹泻。
被毛粗乱,共济失调,渐进性消瘦,眼睑水肿。
少部分仔猪可见耳部、体表皮肤发紫,断奶前仔猪死亡率可达80%~100%,断奶后仔猪的增重降低,日增重可下降50%~75%,死亡率升高(10%~25%)。
耐过猪生长缓慢,易继发其他疾病。
生长猪和育肥猪表现出轻度的临诊症状,有不同程序的呼吸系统症状,少数病例可表现出咳嗽及双耳背面、边缘、腹部及尾部皮肤出现深紫色。
感染猪易发生继发感染,并出现相应症状。
种公猪的发病率较低,主要表现为一般性的临诊症状,但公猪的精液品质下降,精子出现畸形,精液可带毒。
2、慢性型这是目前在规模化猪场PRRS表现的主要形式。
主要表现为猪群的生产性能下降,生长缓慢,母猪群的繁殖性能下降,猪群免疫功能下降,易继发感染其他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
猪群的呼吸道疾病(如支原体感染、传染性胸膜肺炎、链球菌病、附红细胞体病)发病率上升。
猪蓝耳病的治疗方法猪蓝耳病感染后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大多数措施目的在于缓解急性症状,防止继发感染,减少损失。
①在发病的第一个月,可用阿斯匹林等药物治疗晚期妊娠猪,减少发热延长妊娠期。
猪蓝耳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猪蓝耳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猪蓝耳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高传染性的疾病,主要影响猪类的呼吸系统和免疫系统,导致猪的生产性能下降、死亡率增加等严重后果。
因此,猪蓝耳病的诊断和防治非常重要。
一、病因诊断
1.症状诊断:猪蓝耳病的初期症状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呼吸困难等,接着猪出
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运动能力减弱等症状,最后可能出现腹泻、四肢抽搐、病死等情况。
如果发现猪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进行猪蓝耳病的病因诊断。
2.实验室诊断:为了确诊猪蓝耳病病原体,可以进行血清学检测、病毒分离、基因检
测等多种实验室诊断方法。
其中,血清学检测可以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水平,病毒分
离可以通过将病原体分离出来进行进一步观察,基因检测可以对病原体的DNA或RNA进行
检测,以确定其存在和类型。
二、防治措施
1.疫苗接种:目前市面上已经有多种猪蓝耳病疫苗可以使用,可以有效地减轻病情。
疫苗接种可以刺激猪体内的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增强猪体抵御病原体侵袭的能力。
2.环境清洁消毒:猪蓝耳病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空气传播、污染水源等多
种方式。
因此,对猪圈、饮水设施、饲料等环境要及时清洁、消毒,减少病毒污染的可能性。
3.饲养管理: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增强猪体抵御病毒侵袭的能力,降低感染率。
包括做好猪圈的保温、通气、环境湿度等工作,提供干净饮用水和饲料,避免应激等。
总之,猪蓝耳病的诊断和防治需要多种手段的配合,包括病因诊断、疫苗接种、环境
清洁消毒、饲养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只有通过全面的预防工作,才能有效地减少猪圈中猪
蓝耳病的发生率,保障猪的健康生长。
猪蓝耳病的诊断和防控

6 猪 场 兽 医 2.
Lv s O KA DP U T Y|D s R o2 7 |E T c N O L R N U T yN 5
.Hale Waihona Puke 猪蓝耳病 的诊 断和防控
贺 明仙 赵 福秋
大 出 血 , 面 呈 大 理石 样 : 脏 边缘 有 切 脾 黑 色 的梗 死 灶 ; 肾脏 呈 土黄 色 , 面 针 表 尖 至小 米 粒 大 出血 点 斑 : 桃 体 出 血 、 扁 坏 死 , 脏 点 状 出血 , 的 病 猪 肠 、 肝 有 膀
( 南 省 华坪 县 畜 牧 兽 医站 , 南 华坪 云 云
640 ) 7 80
胱有 点状 出血 。 4 发 病 原 因
中 图分 类 号 :88 8 文献 标识 码 : ¥5. 2 B
文 章 编号 :0 8 0 1(000 —0 2 0 10 — 4 4 1) 0 6— 2 2 9
猪; 五是 农 村 环境 条件 差 . 量 蚊蝇 害 大
目前 该 病 已成 为 困 扰 养猪 业 发 展 的一 个主 要 传 染 病 。 近几 年来 我 国南 方 部 分地 区猪 群 发 生 以高 热 、厌 食 或 不 食 、 结 膜 炎 、 嗽 、 喘 、 躯 无 力 眼 咳 气 后 和 不 能 站 立 、 摆 . 病 范 围 广 。 猪 摇 发 仔 死亡率高为特 征的一种新 的传染病 , 即 “ 高热 病 ” 本 病新 发病 地 区来 势 凶 猛 , 染 性 和死 亡 率 ( 猪 ) 高 , 失 传 仔 较 损 惨 重 , 许 多 养 猪 生 产 者 产 生 了恐 惧 给 心理 , 养猪 积 极 性 受 到极 大 伤 害 。 对 针
差 ; 是 外 源 传 入 , 源 流 动 大 , 地 二 猪 外
规模养猪场猪蓝耳病的诊断与治疗案例

一、猪蓝耳病的概述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一种免疫抑制性病,以成年猪生殖障碍、早产、流产和死胎,以及仔猪呼吸异常为特征的传染病。
高致病性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病性传染病。
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 50%,母猪流产率可达30%,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
二、规模猪场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本病呈地方性流行,传播迅速。
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猪均感染。
易感性有一定差异,种猪、生长猪和育肥猪症状较温和。
母猪、仔猪症状较严重,仔猪致死率可达 80%~100%。
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主要传染源,感染猪能大量排毒,如鼻分泌物、粪便、尿液中均含有病毒;耐过猪可长期带毒且长期向体外排毒。
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与消化道传播——水平传播。
垂直传播发现的病例较少。
当健康猪与病猪接触时,如果饲养密度过大、圈舍潮湿、空气不流通、寒冷、阳光不足、频繁调运、天气突变等都容易导致本病的发生与流行;特别是大型养猪场该病发生较多,传播快,舍外散养传播速度慢。
母猪产前一周发生早产、流产或生产成绩下降,环境越差,感染越快,1~3个月后重复发生,呈持续感染,流行期一般70~100天,最长4~6个月。
病初呈大流行性传播,有明显“跳跃式”传播,无明显季节性,春季多发,仔猪冬季严重,母猪常年发病。
继发细菌及支原体等感染使症状加剧,死亡率增高。
三、规模猪场猪蓝耳病的传染源与传播途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病原体多经接触传播,感染猪和康复猪是主要的传染源。
病毒可以通过鼻、眼分泌物、胎儿及子宫甚至公猪的精液排出,感染健康猪。
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或公猪的精液经生殖道在同猪群间进行水平传播,也可以进行母子间的垂直传播。
风媒传播在本病流行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气源性感染可以使本病在3公里以内传播。
新疫区常呈地方性流行,而老疫区则多为散发性。
口、鼻的感染可能是自然感染的途径。
中药治疗猪蓝耳病的方剂

中药治疗猪蓝耳病的方剂
摘要:
1.猪蓝耳病的概念与症状
2.中药治疗猪蓝耳病的方剂
2.1 板蓝根
2.2 黄芪
2.3 柴胡
2.4 穿心莲
2.5 麻黄
2.6 桂枝
2.7 白芍
2.8 甘草
正文:
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
该病主要侵袭繁殖和呼吸系统,表现为母猪繁殖障碍、仔猪断奶前高死亡率、育成猪的呼吸道疾病三大症状。
中药治疗猪蓝耳病的方剂有以下几种:
1.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作用,对猪蓝耳病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2.黄芪:具有益气健脾、扶正祛邪的作用,可以提高猪的免疫力,增强抵
抗力。
3.柴胡:具有解表和里、疏肝解郁的作用,可以缓解猪蓝耳病引起的发热、食欲减退等症状。
4.穿心莲: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作用,对猪蓝耳病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5.麻黄:具有发汗解表、宣肺止咳的作用,可以缓解猪蓝耳病引起的呼吸道症状。
6.桂枝:具有发汗解表、温通经脉的作用,可以增强猪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7.白芍:具有养阴止痛、舒肝解郁的作用,可以缓解猪蓝耳病引起的腹痛、肌肉疼痛等症状。
8.甘草:具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的作用,可以增强其他中药的疗效,降低药物副作用。
以上方剂可以根据猪蓝耳病的具体症状进行适当调整,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治疗需要坚持一段时间,效果可能较慢,应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使用。
猪得了蓝耳病能自愈吗?猪蓝耳病的症状及治疗

猪得了蓝耳病能自愈吗?猪蓝耳病的症状及治疗猪得了蓝耳病怎么办?猪蓝耳病的症状有哪些?蓝耳病蓝耳病对猪场影响很大,让猪场管理者为之头疼,一头猪只要感染蓝耳病毒且发病,会引起母猪流产、产死胎及仔猪呼吸道症状外,还容易与其它病毒造成交叉感染,一旦发病极容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猪得了蓝耳病怎么办?猪蓝耳病的症状有哪些?蓝耳病蓝耳病对猪场影响很大,让猪场管理者为之头疼,一头猪只要感染蓝耳病毒且发病,会引起母猪流产、产死胎及仔猪呼吸道症状外,还容易与其它病毒造成交叉感染,一旦发病极容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蓝耳病暴发集中在两个因素:1、基础抗体没做好,猪群抗体水平不足或参差不齐;2、蓝耳病暴发具有条件性,猪群基础抗体水平下降时会诱发该病显现,特别是养殖条件应激源(水源、原料品质、温度、空气质量、养殖密度以及动物福利等)过多时容易发病。
猪蓝耳病的症状1.怀孕母猪感染后,体温升高至40~41°C,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呼吸困难,部分猪的耳部、腹部、四肢末端皮肤呈青紫色,常见耳尖发绀。
随后发生早产、死胎、流产、木乃伊胎等,流产多发于妊娠后期,因此可发现活产的仔猪弱小,产后不久死亡。
2.公猪感染后表现精神不振,厌食、嗜睡,呼吸急促,精子数量及质量下降。
3.育肥猪感染后,仅出现食欲下降和轻微的呼吸困难,体温略高,部分猪只两耳发蓝。
4.哺乳仔猪常表现为严重的呼吸困哪,张口呼吸、流鼻涕。
有的会出现呕吐、腹泻、瘫痪等,耳尖和尾尖发蓝紫色,仔猪感染后死亡率高达80%以上。
猪蓝耳病的防控措施1.对于染病的妊娠母猪应该先使用高锰酸钾溶液给母猪清洗产道,之后肌肉注射青霉素,同时在饲料中添加一些多维饲喂母猪,恢复采食;2.对于染病的仔猪可以注射基因工程干扰素,已达到补充电解质的效果,用量是50斤以下的小猪1ml,使用生理盐水或黄芪多糖稀释;3.针对成年的染病猪只可以肌肉注射头孢噻呋钠,如果有高热的症状的话可以注射核糖核酸配合治疗;4.如果患病猪只症状复杂的话可以注射抗菌增效针+呼尔克,拌料的时候使用勉益力管家+平喘素,使用剂量加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蓝耳病的诊断与治疗
某猪场在一段时间内出现大量猪群死亡的现象,这
种现象初期表现为成年猪上吐下泻,之后出现妊娠期猪
流产的现象,最后成年猪和猪仔大量死亡。
通过对症状
进行分析,首先在一段时间内种猪高烧不退,身体表面
呈现出蓝紫色的斑点,斑点主要集中在腹部以下、耳朵
以及背部和臀部。
种猪相对于平常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不仅情绪不稳定,还会出现走路摇摆现象,个别的种猪
在发病过程中出现流产现象,最终影响猪的生
1案例概述
o
2猪蓝耳病诊断
2.1 病理变化为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需要对死猪进行科学解剖。
通过解剖发现,猪喉咙内出现出血现象,膀胱呈现粘合,同时分布情况出现不规律现象。
同时心冠增大,脂肪堆积数量增加,腹部淋巴出现结块现象,对于流产的种猪在胎盘处出现大量的沉淀透明液体,这种液体主要集中在边缘,还伴随一定数量红肿现象。
2.2 病原体检查
为进一步确定疾病类型,需要对病原体进行检查。
具体方式如下:在无菌环境下,取出病猪的扁桃体和血液,并对病猪的肝胆、脾肾肺进行检查。
首先,需要采用细菌抽样方式对镜片下的染色体与样板进行分离,此时发现,在显微镜的观测下,并没有发现细菌。
其次,取出猪的一部分血液放置于试菌盒内,发现病猪的抗体呈现出阳性状态,最后,将病猪的扁桃体放入除菌器中,发现液体的颜色呈现出蓝色,最终确定该病为猪蓝耳病。
3猪蓝耳病治疗与预防
3.1 治疗措施
(1)需要按照科学方式完成猪群营养的供给。
由于猪蓝耳病的病句通过肠胃发出,导致猪内部肠胃出现粘连现象,影响对影响物质的吸收,在肾脏功能方面快速下降,养过程中
重时发生衰竭。
因此养殖者应该在喂
通过一定数量的
健胃产品进行辅助治疗。
具体如多维肌酸、欣康药剂等。
这些药物能够促进猪肠胃消化,避免病菌进入体内;(2)对于发生发烧情况的猪,养殖者可以通过调节酸碱度促进猪的生长,同时利用小苏打水抑制体内病菌的繁殖;(3)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情况的种猪进行分阶段治疗,同时对种猪的生长环境进行严格清洁,严格控制细菌滋生。
在养殖过程中,一旦出现猪蓝耳病,需要及时进行
预防,对于生病的猪应该及时进行隔离。
将健康猪和生病猪进行隔离饲养,保证将病菌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同时对于种猪,应该做好检测作用,对于病猪应该分阶段治疗,对于死猪应该技术处理销毁,同时对污染物质进行焚烧,避免病菌的扩散。
最后,对于已经确定的病猪应该进行集中宰杀,控制疾病传播来源。
此外,处于不同年龄段的患病猪治疗方式也存在一定差别。
(1)仔猪患病。
主要补充电解质与对症用药。
如果仔猪已经断奶,患病后进行隔离治疗与饲养,给其注射金泰秒疫苗;(2)母猪患病。
首先对母猪产道进行清理,利用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后,再次用蒸馏水清洗干净。
其次注射青霉素+皮下注射脑垂体后叶素(根据病情选择合适剂量);(3)猪出现高热症状,治疗时使用中草药解百热加?A孢噻呋钠等药物配合使用,一边用清热解毒的中草药拌水饮用,另外也采取注射药物控制病情,最关键要关注体温的起伏,不能让其长时间高烧,并每日注射1 到2次药物,连续治疗4〜5次。
3.2 预防措施第一,应该培养健康的种猪群体,尽可能做到自繁自养的模式。
养殖场要根据《动物防疫法》的相关规定进行科学选址,采取封闭式管理,严禁病源体从外面带进猪场。
猪场饲料的要做到:严把采购质量关,要购进质量好的饲料,并做到营养搭配,科学管理,在保证
饲料质量的同时,还要注意环境卫生,尽量减少老鼠、狗和鸟类等动物进入到猪场内,并要时刻关注猪群的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二,对于新引进的种猪进行严格检疫,从猪的外形、精神状态和食欲等情况来判断猪只的健康,如没有发现问题的引进回的猪要进行隔离21 天,最终确定没有问题的进行混养。
但需要在引种之前详细了解引种猪场病疫发生情况,有条件的对挑选的引进猪进行血清检测,确定引进猪是否存在病菌。
如若引进猪血清检测结果呈阴性,即可将引进猪带入养殖场。
再将引进猪带入养殖场后,需要对其进行隔离饲养一个半月或二月左右,在确定引进猪毫无病症的情况下,将其混入猪群之中。
第三,对于种猪应该进行严格的疫苗接种,同时按照科学方式分阶段完成接种工作。
并定期对猪进行严格检查,及时有效控制各类不良状况。
为了避免养殖场内细菌滋生,使猪患病,还要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清洁与消毒,保证养殖场干净、卫生。
为了避免饲养密度过高使猪患病,还要根据猪的生长情况及环境,定期驱虫,选择适合的饲料,并注意控制饲养密度,从而保证猪良好进食,而不会引发疾病。
综上所述,猪蓝耳病会导致猪死亡,同时这种疾病还具有严重的传染性,一旦在猪群中蔓延,将会造成严重的
经济损失。
因此加强对猪蓝耳病的研究,提高诊断效率,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并做好预防工作,对于促进我国猪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1.524000 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动物卫生监督所;2.524400广东省廉江市石城畜牧兽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