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蓝耳病的诊断治疗和防治
猪蓝耳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猪蓝耳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猪蓝耳病是一种由蓝耳病毒引起的急性烈性传染病,病毒属于法氏菌科的单纯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
本文将详细介绍猪蓝耳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一、病原学特点猪蓝耳病毒的核糖核酸(RNA)序列约为15.5kb,具有三种血清型:欧洲型(亚型1)、美洲型(亚型2)和亚洲型(亚型3)。
目前病毒主要传播方式是接触传播和粪口传播。
该病毒对猪的嗅觉、视觉和味觉均有破坏作用,而肠道病变则是其造成的主要病理表现。
二、诊断1.临床症状猪蓝耳病的临床表现较为明显,患猪通常出现高热、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且在短时间内就会有大量的病死现象。
同时,患猪的鼻部和身体多处可能会出现紫色、青色或灰色的皮疹,这些皮疹形状不规则,直径在2~10毫米之间,可以在针尖压迫下逐渐消失并再次出现。
2.病原学检测猪蓝耳病毒可以通过采用抗体检测或核酸检测的方法进行诊断。
常用的核酸检测方法包括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等,而抗体检测则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血凝试验、中和试验等。
这些检测方法需采集患猪的样本,如血液、淋巴组织、肠道内容物等,以便进一步确认病原体的存在。
三、防治1.预防措施猪蓝耳病是目前世界上最危险的猪病之一,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非常必要,包括以下方面:(1)加强猪圈卫生管理,养殖和销售猪只的场所必需严格隔离,并按规定消毒。
(2)建立兽医卫生制度,严格开展发病排查和疫情监测工作。
(3)通过疫苗接种、饲料添加剂和细胞生物学等手段降低病毒输入和传播风险。
2.治疗方案至今尚未研制出针对猪蓝耳病的特效治疗药物,因此,对于患者要采取及时隔离、消毒、强化补给等措施,减少死亡风险。
同时,针对不同状况的患猪,根据其临床症状采用符合规范的护理、营养和辅助治疗,以改进病情和提高生命体征状况。
综上所述,面对猪蓝耳病的突发,各国要加强监管,提高疾病识别和总体应变能力,科学有效地管理和控制这些猪农业的最大威胁之一,以保证农畜产业的正常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稳步增长。
猪蓝耳病的诊治与防控

症状。 4 . 3 血 清 学检 验
全方 可进 入 . 同时 隔 离 1 5 d进 行 观 察 。 ( 6 )定 期 开 展 免 疫 抗 体 检 测 , 根
据 免 疫 抗 体 消 长 规 律 和 免 疫 程 序 及 时
4 . 1 细茵分 离
仔 猪 补 给 葡 萄糖 ,在 饲 料 中 添 加 氟 苯
尼 考 、 阿 莫 西 林 、金 霉 素 、 土 霉 素 等 抗 菌 药 物 。 发 病 猪 用 安 乃 近 和 相 应 的 抗菌 药 物 治 疗 。 ( 4 )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禁 到 猪 蓝 耳 病 疫 区 购 买 种 猪 或 商 品 猪 .本 次 疫 情 就 是 由该 村 猪
免疫。
本地 养猪户 4 — 5月 之 间 ,相 继 出
( 1 )猪 瘟 检 测 , 用 抗 原 酶 联 免 疫
吸 附试 验法 ,结 果 为 阳性 。
( 7 )每 年 举 办 1 ~ 2次 不 同 层 次 兽
现 仔 猪 发 病 现 象 ,前 往 西 吉 县 畜 牧 兽
医 站 门 诊 就 诊 .由 于病 猪 已 全 部 接 种 猪 瘟 、 猪 丹 毒 、 猪 肺 疫 三 联 苗 和 W
麻 痹 ,运 动 失 调 ,病 程 一 般 3 ~ 6 d ,最
后 因衰 竭 而 死 。
处 理 规 程 》 作 销 毁 处 理 。 病 死 猪 的 垫
料 及 粪 便 等 污 染 物 作 堆 积 、 焚 烧 、深 埋处理 。
袁
江
3 病理 剖析
淋 巴 结 明 显 肿 大 。颌 下 淋 巴 结 、 肠 系膜淋 巴结 、腹股 沟淋 巴结 、肺 门
猪蓝耳病的症状与治疗方法_猪蓝耳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猪蓝耳病的症状与治疗方法_猪蓝耳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猪蓝耳病曾称为神秘猪病、新猪病、猪流行性流产和呼吸综合症、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蓝耳病、猪瘟疫等,传播之快、牵涉面之广、发病率死亡率之高,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猪蓝耳病的症状与治疗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目录猪蓝耳病的症状1、急性型发病母猪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发热,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妊娠后期(105~107天),母猪发生流产、早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
母猪流产率可达50%~70%,死产率可达35%以上,木乃伊可达25%,部分新生仔猪表现呼吸困难,运动失调及轻瘫等症状,产后1周内死亡率明显增高(40%~80%)。
少数母猪表现为产后无乳、胎衣停滞及阴道分泌物增多。
1月龄仔猪表现出典型的呼吸道症状,呼吸困难,有时呈腹式呼吸,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升高到40℃以上,腹泻。
被毛粗乱,共济失调,渐进性消瘦,眼睑水肿。
少部分仔猪可见耳部、体表皮肤发紫,断奶前仔猪死亡率可达80%~100%,断奶后仔猪的增重降低,日增重可下降50%~75%,死亡率升高(10%~25%)。
耐过猪生长缓慢,易继发其他疾病。
生长猪和育肥猪表现出轻度的临诊症状,有不同程序的呼吸系统症状,少数病例可表现出咳嗽及双耳背面、边缘、腹部及尾部皮肤出现深紫色。
感染猪易发生继发感染,并出现相应症状。
种公猪的发病率较低,主要表现为一般性的临诊症状,但公猪的精液品质下降,精子出现畸形,精液可带毒。
2、慢性型这是目前在规模化猪场PRRS表现的主要形式。
主要表现为猪群的生产性能下降,生长缓慢,母猪群的繁殖性能下降,猪群免疫功能下降,易继发感染其他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
猪群的呼吸道疾病(如支原体感染、传染性胸膜肺炎、链球菌病、附红细胞体病)发病率上升。
猪蓝耳病的治疗方法猪蓝耳病感染后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大多数措施目的在于缓解急性症状,防止继发感染,减少损失。
①在发病的第一个月,可用阿斯匹林等药物治疗晚期妊娠猪,减少发热延长妊娠期。
猪蓝耳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猪蓝耳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猪蓝耳病是一种由猪蓝耳病病毒引起的猪类传染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空气传播和垂直传播传播。
它会导致猪存活率下降,生长受限,出现呼吸道疾病和生殖系统病变,给猪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及时准确地诊断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诊断猪蓝耳病主要依据包括临床症状、病理学改变、免疫学检测和病毒分离等多项标准。
猪蓝耳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呼吸道症状(咳嗽、喘息)、生长缓慢和生殖系统病变。
临床症状与病理学改变相结合,可以提供初步诊断的依据。
猪蓝耳病的病理学变化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炎症、肺炎、肠道出血和淋巴组织坏死等。
病理学检查通过对死亡猪的组织标本的观察,可以明确猪是否感染了蓝耳病病毒。
免疫学检测是确诊猪蓝耳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血凝试验(HI)和免疫荧光试验(IFA)等。
这些检测方法能够检测猪血清中的蓝耳病病毒特异性抗体,从而确定猪是否感染了蓝耳病病毒。
病毒分离是最确诊猪蓝耳病的手段。
它需要从病猪的组织或分泌物中分离出蓝耳病病毒,然后进行进一步的鉴定。
常用的分离方法包括动物接种法、组织培养法和聚合酶链反应(PCR)等。
防治猪蓝耳病的措施主要包括疫苗接种、环境和卫生管理、疾病监测和隔离等。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猪蓝耳病疫苗可供选择,可以预防该病的发生和传播。
环境和卫生管理是防治猪蓝耳病的重要措施。
必须保持猪场的清洁卫生,加强日常的环境消毒和杀菌措施。
要加强对饲料、水和猪场工具的检疫,防止病毒的传播。
疾病监测是及时发现猪蓝耳病的关键。
猪场应该建立完善的疾病监测系统,定期进行病毒检测。
一旦发现病例,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病毒的传播。
准确诊断和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控制和预防猪蓝耳病的传播非常重要。
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学改变、免疫学检测和病毒分离等多种方法来诊断猪蓝耳病,可以为制定合理的防治方案提供依据。
采取疫苗接种、环境和卫生管理、疾病监测和隔离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该病的传播。
猪蓝耳病简介和防治课件PPT

生产性能恢复情况
观察治疗后的猪只生产性能恢复情 况,如采食量、增重速度等,以评 估预后效果。
免疫状态改善情况
检测治疗后的猪只免疫状态改善情 况,如抗体水平、细胞免疫功能等, 以评估预后效果和免疫保护水平。
03 预防措施与养殖管理优化
疫苗接种策略及注意事项
疫苗接种种类选择
针对猪蓝耳病的高危地区或养殖 场,应选用高效、安全的疫苗进
新型疫苗研发进展介绍
灭活疫苗
通过灭活病毒制备的疫苗,安全性高,但免疫效果相对较弱。
弱毒疫苗
利用致弱毒株制备的疫苗,免疫效果较好,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基因工程疫苗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的疫苗,具有高效、安全、可大规模生产等 优点,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挑战和机遇并存局面剖析
挑战
猪蓝耳病病毒的变异和进化使得疫苗 研发面临巨大挑战,同时疫情监测和 防控体系也需不断完善。
和充足。
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 入,如鱼、肉、蛋、奶、新鲜
蔬菜和水果等。
避免食用过于油腻、辛辣、刺 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身体负
担。
对于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的患 者,可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
以保证营养摄入。
后续监测和随访计划
制定详细的监测计划,包括定期测量 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以及 进行必要的血液检测和影像学检查。
猪蓝耳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猪传染病,主要通 过空气传播,病毒可在猪体内长期存在并不断排 毒。
流行病学及危害
猪蓝耳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对养猪业造成 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猪只的生长、繁殖和免 疫功能。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猪蓝耳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耳朵发蓝、 皮肤发红等,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肺部炎症和间 质性肺炎。
猪蓝耳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猪蓝耳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猪蓝耳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高传染性的疾病,主要影响猪类的呼吸系统和免疫系统,导致猪的生产性能下降、死亡率增加等严重后果。
因此,猪蓝耳病的诊断和防治非常重要。
一、病因诊断
1.症状诊断:猪蓝耳病的初期症状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呼吸困难等,接着猪出
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运动能力减弱等症状,最后可能出现腹泻、四肢抽搐、病死等情况。
如果发现猪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进行猪蓝耳病的病因诊断。
2.实验室诊断:为了确诊猪蓝耳病病原体,可以进行血清学检测、病毒分离、基因检
测等多种实验室诊断方法。
其中,血清学检测可以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水平,病毒分
离可以通过将病原体分离出来进行进一步观察,基因检测可以对病原体的DNA或RNA进行
检测,以确定其存在和类型。
二、防治措施
1.疫苗接种:目前市面上已经有多种猪蓝耳病疫苗可以使用,可以有效地减轻病情。
疫苗接种可以刺激猪体内的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增强猪体抵御病原体侵袭的能力。
2.环境清洁消毒:猪蓝耳病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空气传播、污染水源等多
种方式。
因此,对猪圈、饮水设施、饲料等环境要及时清洁、消毒,减少病毒污染的可能性。
3.饲养管理: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增强猪体抵御病毒侵袭的能力,降低感染率。
包括做好猪圈的保温、通气、环境湿度等工作,提供干净饮用水和饲料,避免应激等。
总之,猪蓝耳病的诊断和防治需要多种手段的配合,包括病因诊断、疫苗接种、环境
清洁消毒、饲养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只有通过全面的预防工作,才能有效地减少猪圈中猪
蓝耳病的发生率,保障猪的健康生长。
猪蓝耳病的预防及治疗

猪蓝耳病的预防及治疗猪蓝耳病,又称猪传染性蓝耳病(PRRS),是由猪传染性蓝耳病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类传染病。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对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猪蓝耳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发热、流涕、咳嗽、腹泻等,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猪只的死亡。
预防和治疗猪蓝耳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猪蓝耳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以帮助养猪户更好地管理和保护猪只的健康。
一、猪蓝耳病的预防1. 养猪场的消毒猪蓝耳病病毒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因此养猪场的消毒工作非常重要。
养猪场应定期对猪舍、饲料槽、饮水器、猪圈等设施进行彻底的消毒,以减少病毒的传播和扩散。
2. 饲料和水的卫生定期清洗和消毒饲料槽和饮水器,保持饲料和水的卫生。
要确保饲料和水的质量符合标准,避免因为饲料和水中含有病毒而导致猪只感染猪蓝耳病。
3. 限制人员和物品进出养猪场要严格限制外来人员和物品的进出,避免带入病毒。
在进出的时候,要做好消毒措施,以保证养猪场的环境清洁和卫生。
4. 强化生物安全措施加强生物安全措施,禁止猪只的无序调换和外出,并对工作人员进行猪蓝耳病的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防范意识。
5. 疫苗接种猪蓝耳病疫苗接种是预防猪蓝耳病最主要的手段。
养猪户应根据疫情情况,定期为猪只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猪只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的风险。
1. 及时隔离一旦发现有猪只出现猪蓝耳病的症状,应立即将其隔离,防止病毒的进一步传播。
同时要做好隔离猪只的卫生和护理工作,减轻其症状,提高其生存几率。
2. 给予适当药物治疗在隔离猪只的应根据兽医的建议,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以减轻猪只的症状,并防止疾病的恶化。
药物治疗的选择应根据猪只的具体症状和病情而定,必须由有资质的兽医进行指导。
3. 加强营养和护理在治疗过程中,要给予猪只充足的营养和良好的护理,提高其体质和免疫力,帮助其更快地康复。
要保持猪只的猪舍和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减少外界的干扰,提供安静的生活环境。
4. 加强后续管理病愈的猪只也需要加强后续的管理,包括恢复期的饲养和观察,以及对周围环境和其他猪只的检测和监控,确保病毒不再传播。
猪蓝耳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猪蓝耳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猪蓝耳病是一种由蓝耳病毒感染引起的猪传染病,严重危害养猪业发展和猪肉安全。
如何进行猪蓝耳病的诊断及防治成为关键。
诊断:
(一)症状虚弱、体温升高:猪蓝耳病早期症状与其他猪传染病相似,表现为食欲不振、发热、全身无力等。
发病后5-7天,病猪腮腺肿大成为独特的表现。
当病猪耳轮、喉咙、前额或者同侧眼球周围出现蓝色斑点或者瘀点时,诊断更为明确。
(二)血清学检测:血清学检测是猪蓝耳病的重要诊断手段,主要包括病毒抗体检测
和病毒抗原检测。
(三)病理学检查:在病理学检查中,病猪的腮腺、淋巴结、脾脏、肺等组织表现为
出血性坏死和淋巴细胞增生,辅以电镜、PCR法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可更明确确诊。
防治措施:
(一)做好卫生防疫:加强猪圈卫生、消毒,避免污染环境导致病毒扩散。
隔离病猪,封锁猪场。
在疫情高发时,停止引进活畜。
(二)疫苗预防:猪蓝耳病疫苗在疫苗接种后7-14天内达到保护力,能够有效地预防猪蓝耳病的发生。
疫苗接种前应先检测种猪的体内是否存在病毒抗体,确保接种效果。
(三)加强营养管理:营养不良是病毒入侵的重要因素。
为猪群提供优质饲料、增加
营养含量,增强猪群的免疫力,提高疾病的抵抗力。
(四)及早治疗:发现猪蓝耳病病猪后,应在疫苗接种的基础上进行药物治疗,促进
病猪的康复。
常用药物包括抗病毒药物和生物制剂。
总之,猪蓝耳病的诊断及防治需要多方面的措施,从卫生防疫、营养管理、疫苗预防、药物治疗等多个方面综合进行,才能保证猪群健康,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欲 不 振 。 断 奶 仔 猪 感 染 后 大 多 出 现 呼 吸 困 难 、咳 嗽 、肺 炎 症 状 ,有些 下 痢 、
关 节 炎 、皮 肤 有 斑 点 。 ( ) 育 肥 猪 体 温 可 升 高 至 4 ℃ 左 3 1
( ) 无 害 化 处 理 病 死 猪 尸 体 。 养 1 猪 场 ( ) 要 及 时 通 过 深 埋 、焚 烧 等 户 无 害 化 方 法 处 理 死 胎 、 死 猪 ,严 格 控 制 病 猪 的流 动 ,防止 疫 情 扩 散 蔓 延 。 ( )开 展 紧 急 免 疫 T 作 。 从 省 畜 2 牧 兽 医 局 动 物 疫 病 检 测 实 验 室 看 .蓝 耳 病 疫 情 中 常 同 时 伴 有 猪 瘟 发 生 ,有 蓝 耳 病 存 在 的 地 方 猪 瘟 免 疫 抗 体 合 格 率 显 示 下 降 。 因 此 ,要 加 强 猪 瘟 的 免 疫 T 作 .规 模 饲 养 场 户 要 按 照 免 疫 程
群 健 康 地 成 长 . 这 对 畜 牧 业 的 发 展 有
着 深远 的 意 义 。
水 平 存 在 的 情 况 下 ,在 细 胞 上 的 复 制
能力反而得到增强。
12 流 行 特 点 .
关 键 词 : 蓝 耳 病 ;诊 断 ; 流 行 病 ; 防
治 : 治 疗
外 阴 、腹 部 、尾 部 发 绀 , 以耳 类 最 为
时 间 短 ,但 精 液 品 质 下降 ,死精 增 多 。
22 病 理 指 标 .
序及 时接种 疫苗 。接种疫 苗时 要保证
质 量 ,可 适 当增 加剂 量 ,注 意 接 消 毒 , 防 止 免 疫 失 败 或 人 为 传播 疫 源 。别 外 , 根 据 各 场 实 际 ,积 极 做 好 口 啼 疫 、 猪
2 诊 断
21 临 床 指 标 .
根 据 临床 和血 清学调 查 ,该病在 我 国
普 遍 存 在 , 现 阶段 的 研 究 表 明 , 有 时
在 同 一 猪 场 中会 同 时存 在 好 几 种 蓝 耳
病 病 毒 株 感 染 , 并 不 断 发 生 变异 。
20 0 6年 5月 底 开 底 . 一 场 “ 热 病 ” 高
本 病 的 病 原 为 猪 生 殖 呼 吸 综 合 症 病 毒 , 由 莱 期 塔 德 病 毒 引 起 。 猪 繁 殖 和 呼 吸 障 碍 综 合 症 病 毒 为 单 股 正 链 R A 病 毒 ,属 套 式 病 毒 目 ,动 脉 炎 病 N 毒 科 , 动 脉 炎 病 毒 属 。 不 凝 集 哺 乳 动 物 或 禽 类 红 细 胞 ,有 严 格 的 宿 主 专 一 性 ,对 巨 噬 细 胞 有 专 嗜 性 。 作 为 R A N 病 毒 。P R V 的 基 因 在 合 成 时 容 易 出 RS
215 01 口匾目 匝 .
9 3
疫病 防治
常见。 现 这 些 症 状 后 , 大 量 怀 孕 母
耳病 病 毒反 转录 聚酶链 式 反应 ( T R — P R)检 测 阳 性 。 C 疑 似 :符 合 上 述 标 准 21 22判 .和 . 定 为 疑 似 高 致 病性 猪 蓝 耳 病 。 确 诊 : 符 合 疑 似 结 果 标 准 , 并 且 符 合 上述 病 原 学 指 标 23中 之 一 的 ,判 . 定 为 高致 病 性 猪 蓝 耳病 。
隔 3周 以后 每 隔 5个 月免 疫 1 。 次
3 . 种 源 控 制 .2 2 严 禁 到 猪 蓝 耳 病 疫 区 购 买 种 猪 或 商 品猪 。规 模 饲 养 场应 坚 持 自繁 自养 , 慎重引种 。
323 加 强饲 养 管 理 . - 及 时 清 除并 无 害 化处 理 猪 的粪 、
综 合 对 症 治 疗 ,应 在 水 和 饲 料 中 添 加 抗 生 素 .并 结 合 注 射 对 病 猪
进 行 治 疗 . 以 减 少 细 菌 二 次 感 染 引 起
苯 尼 考 或 强 力 霉 素 , 也 可 在 饮 水 中添
周 的仔 猪料 中应 添加 适 量 的抗 菌 素 ,
加 可 溶 性 抗 生 素 ,周循 环 间歇 给 药 。 当 猪 群 大 规 模 发 病 时 。治 疗 效 果
一
的 死 亡 。 为 控 制 并 发 或 继 发 感 染 ,可
例 如 。氟 甲 砜 霉 素 和 强 力 霉 素 , 可 很
选用 抗 生 素或 磺 胺类 药 物进 行 治 疗 , 同 时 配 合 选 用 中 成 药 、 免 疫 球 蛋 白 或 适 量 解 热 药 等 药 物 治 疗 ,不 可 滥 用 药 , 用 药 剂量 不 宜 大 。
现 性 在 性错 误 .可 出现 点 突 变 、删 除 、
对 中 国 养 猪 业 造 成 重 创 , 而 罪 魁 祸 首
就 是 变异 的 高 致病 性 P R S R . V。这 次 高
致 病 性 蓝 耳 病 的 大 流 行 ,其 传 播 速 度
之 快 、 流 行 范 围之 广 、 死 亡 率 之 高都
生 素 E 可 提 1 0 。 生 物 素 可 提 高 0% 5 % ) 矿 物 质 5 1% ( e C 、 I 0 , ~0 F、 a 、 S 、Mn ,注 意 氨 基 酸平 衡 。 e ) ( ) 防 止 猪 群 流 动 。 发 病 期 间 停 5
猪 流 产 或 早 产 ,产 下 木 乃 伊 、 死 胎 有 病 弱 仔 猪 .死 产 率 可 达 8 ~ 0 % 。 早 0 10 产 母 猪 分娩 不 顺 ,少 奶 或 无奶 。 ( ) 仔 猪 特 别 是 吃 奶 猪 , 死 亡 率 2 很 高 。可 达 8 % 以上 。 l 症 状 与 日 0 I 缶床 龄有 关 .早产 的仔猪 出生 时或数 天 内 死 亡 。大 多 数 新 生 仔 猪 }现 呼 吸 ( } { 腹 式呼 吸) 、肌 肉震 颤 、后 躯 麻 痹 、共 济
世纪 8 0年 代 首 发 生 于 美 国 , 在 随 后 的 1 0年 时 间 里 ,迅 速 蔓 延 全 球 ,A 4 发 -' t l 现 几 乎 所 有 的 家猪 都 感 染 了 P  ̄S R V。
19 9 6年 我 国 初 次 报 道 了 该 病 的 存 在 。
5 % 以上 .母 猪 流 产 率 可 达 3 %以 上 , 0 0
吸 , 少 数 母 猪 ( — % ) 耳 朵 、乳 头 、 15
情 况 对 发 病 场 进 行 有 效 的控 制 和 隔 离 。
根 据 不 同 继 发 感 染 病 症 对 症 下 药 .从 而 使 猪 蓝 耳 病 得 到 很 好 的 控 制 , 使 猪
添 加 和 毒 株 间 基 因 重 组 .因 此 P R V R S 的 基 因 容 易 发 生 变 异 。病 毒 的 增 殖 具 有 抗 体 依 赖 性 增 强 作 用 ,在 中 和 抗 体
出现 呼 吸 道 综 合 症 状 为 主 要 特 征 。2 0
不 同 年 龄 和 用 途 的 猪 均 可 感 染 .但 以 妊 娠 母 猪 和 1 龄 以 内 的 仔 猪 最 易 感 月
染 。 患 病 猪 和 带 毒 猪 是 本 病 的 重 要 传
染 源 。 主 要 传 播 途 径 是 接 触 感 染 、空 气 传 播 和 精 液 传 播 ,也 可 通 过 胎 盘 垂
大 程 度 切 断 仔 猪 与 仔 猪 间 疾 病 的 水 平 传 播 :对 于 生 长 育 成 期 仔 猪 , 可 以在
1~ 3周龄 和 1 — 8周 龄使 用 有 效 药 品 21 71 进 行 预 防 ,例 如 。可 在 饲 料 中 添 加 氟
般 不 理 想 。 当 疫 病 发 生 时 , 要 采 取
321 疫 苗 免 疫 ..
右 , 食 欲 明 显 减 少 或 废 绝 , 多 数 全 身 发 红 .呼 吸 加 快 ,咳 嗽 明 显 ,个 别 病 猪 流 少 量 粘 鼻 液 。无 继 发 感 染 的 病 猪 死亡率较低。
( )种公 猪 发 病 时症 状 轻 微 ,持 续 4
用 猪 蓝 耳 病 疫 苗 对 全 部 母 猪 和 公 猪 进 行 免 疫 ,其 础 免 疫 进 行 2次 , 间
疫病 防治
猪蓝耳病 的诊断治疗和 防治
晋 永 兴 ( 南郸 城县 职业 中专 4 7 5 ) 河 7 1 0
摘 要 :蓝 耳 病 . 又 称 猪 繁 殖 与 呼 吸 综
蓝 耳 病 是 由 猪 繁 殖 与 呼 吸 综 合 症 病 毒 变 异 株 引起 的 一 种 急 性 高 致 死 性 疫 病 。该 病 毒 传 染 性 极 强 , 临 床 上 表 现 为 精 神 沉 郁 、食 欲 减 少 或 废 绝 、 发 热 。 出 现 不 同 程 度 的 呼 吸 困 难 。 猪 场 仔 猪 发 病 率 高 达 10 、死 亡 率 可 达 0%
3 猪 蓝 耳 病 的预 防和 治 疗
31 猪 蓝 耳 病 发 生 场 ( ) 的 综 . 户
合 防 疫 措 施
保 持 饲 养 用 具 的 清 洁 ,减 少 饲 养 密 度 , 通 风 、降 温 ,改 善 其 猪 舍 环 境 。 调 整 日粮 。 对 病 猪 饲 喂 高 能 量 饲 料 、青 饲 料 .提 高 维 生 素 含 量 5 1% ( 中 维 —O 其
育 肥 猪 也 可 发 病 死 亡 是 期 特 征 。 本 文 以 规 模 化 猪 场 的 实 际 观 察 为 例 ,讨 论 在 生 产 上 如 何 做 好 防 治 蓝 耳 病 的 指 导 工作 。
1 流 行 病 学
11 病 原 .
直 传 播 。易 感 猪 可 经 口 、鼻 腔 、肌 肉 、
本 病 是 一 种 高度 接 触 性 传 染病 ,
呈 地 方 流 行 性 。 只感 染 猪 ,各 种 品种 、
合 症 ( KRS ,是 由 动 脉 炎 病 毒 科 , P .) 猪 繁 殖 与 呼 吸 综 合 症 病 毒 ( RRS ) P ..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