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龙东地区2016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6年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收敛(liǎn)炽痛(zhì)嶙峋(lín)B.翩然(piān)牟取(móu)归省(shěng)C.束缚(sù)梦寐(mèi)诘问(jié)D.鄙夷(bǐ)拮据(jū)冗杂(rǒng)【考点】字音字形【答案】D【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常用字的正确读音。
A项“炽”读“chì”;B项“省”读“ xǐng”;C项“束”读作“sh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骇人听闻妇孺皆知引颈受戳B.无与伦比通霄达旦玲珑剔透C.顾名思义人迹罕至根深蒂固D.正襟威坐无可置疑变幻多姿【考点】字音字形【答案】C【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常用字的正确字形。
A项中的“引颈受戳”应该是“引颈受戮”;B 项“通霄达旦”应该是“通宵达旦”;D项的“正襟威坐”应该是“正襟危坐”。
3.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
将“领会”政为“领悟”。
B.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
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互换位置。
C.通过调查,使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
删掉“通过”或“使”。
D.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去掉“防止”或“不”。
【考点】修改病句【答案】A【试题解析】此题考查病句的修改,A项的病因是“领会”“形象”搭配不当。
“领悟形象”也不正确,可以将“领会”改为“感受”。
4.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林冲——误入白虎堂(《水浒传》)B.周瑜——舌战群儒(《三国演义》)C.华子良——白公馆装疯(《红岩》)D.孙悟空——大闹天宫(《西游记》)【考点】文学名著【答案】B【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名著中人物和情节的搭配。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6年中考语文真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6年中考语文真题一、积累与运用(25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收敛.(liǎn)炽.痛(zhì)嶙.峋(lín)B.翩.然(piān)牟.取(móu)归省.(shěng)C.束.缚(sù)梦寐.(mèi)诘.问(jié)D.鄙.夷(bǐ)拮据.(jū)冗.杂(rǒng)【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骇人听闻妇孺皆知引颈受戳B.无与伦比通霄达旦玲珑剔透C.顾名思义人迹罕至根深蒂固D.正襟威坐无可置疑变幻多姿【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
用反选排除法,有错就排除,A“戳”为“戮”,B“霄”为“宵”,D“威”为“危”答案为C。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3分)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
将“领会”政为“领悟”。
B.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
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互换位置。
C.通过调查,使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
删掉“通过”或“使”。
D.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去掉“防止”或“不”。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
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
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本题可由以上方法先判断各句的病因,要比较修改内容,判断正误。
A句“领会”与“形象”动宾搭配不当,所以修改是错误的。
龙东地区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5-中考 (2)

:2016年龙东地区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第5页-中考总结:话题作文与学期梳理课程特色:以写作问题为纲,以解决中高考语文写作问题和讲授踩分词为主,每节课仍会讲解2—3篇阅读题,作为对应练习和提高。
学习时,要求学生熟记理解每一讲的”地图内容”,以便考试时融会运用。
适合学员想扎实写作基础,稳固提高作文水平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必考文学常识一本通》第十五章:学期课程融汇与升华课程特色:以解决阅读问题为纲,融会踩分词和阅读答题要求,进行专题训练,侧重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结合《中学语文知识地图踩分词》进行阅读答题运用,二是答题结构与题型,每节课中以阅读概括能力、理解表述能力、判定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题为引导进行学习。
适合学员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掌握不够全面,想稳固提高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文言文必考140字》课程特色:全面地检测与分析学生考试丢分的问题,让学生清楚自己问题在哪,并且怎样改,通过思维训练,加以解决,重点教会学生如何凭借一张知识地图,去解决所有的语文阅读写作问题。
适合学员想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成绩稳步提高的初中生赠送《学生优秀作品及点评指导(2.0版)》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第二节:说明文专题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
该课程两个重心:一是各类题型答题方法和技巧的分析,特别是易错点的点评;另一个方面是对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表述能力的训练。
适合学员阅读能力迅速提升的5—7级学生赠送《语文阅读得高分策略与技巧》(小学版)第二节:说明文专题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
2016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收敛(liǎn)炽痛(zhì)嶙峋(lín)B.翩然(piān)牟取(móu)归省(shěng)C.束缚(sù)梦寐(mèi)诘问(jié)D.鄙夷(bǐ)拮据(jū)冗杂(rǒ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骇人听闻妇孺皆知引颈受戳B.无与伦比通霄达旦玲珑剔透C.顾名思义人迹罕至根深蒂固D.正襟威坐无可置疑变幻多姿3..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将“领会”政为“领悟”.B.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互换位置.C.通过调查,使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删掉“通过”或“使”.D.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去掉“防止”或“不”.4..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林冲﹣﹣误入白虎堂(《水浒传》)B.周瑜﹣﹣舌战群儒(《三国演义》)C.华子良﹣﹣白公馆装疯(《红岩》)D.孙悟空﹣﹣大闹天宫(《西游记》)5..下面情境下,表述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情境】夏天某日,初二学生小明给同班好友小亮打电话,约小亮周一起去江边游玩。
想到父母说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出于安全考虑小亮不想去,同时也想劝小明不要去。
小亮对小明说:。
A.夏天周末江边游玩的人多,我父母说不安全,不让我去.很抱歉,你还是约别人一起去吧.B.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周末人多会更不安全.你脑子没病的话你就别去,反正我不去.C.周末去江边?你是不是不想活了.你去不去我管不着,我可不敢陪你去.D.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周末人多会更不安全.我俩年纪小,又没有家长陪伴,就都不要去了.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当狂风在你耳边呼啸时,你只当是;当暴雨在你眼前倾泻时,你只当是;当闪电在你头顶肆虐时,你只当是。
2016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6年初中升学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积累与运用1.【答案】D【解析】做这类题时要注意名音字和形声字中不读声旁的字。
A“炽痛”的“炽”读“chì”;B“归省”的“省”读“xǐn g”;C“束缚”的“束”读“shù”。
【考点】辨识汉字字音2.【答案】C【解析】A引颈受截—引颈受戮;B通霄达旦—通宵达旦;D正襟威坐—正襟危坐。
【考点】正确书写词语3.【答案】A【解析】A指配不当,应把“领会”改成“感受”。
【考点】修改病句4.【答案】B【解析】阅读名著时要知道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和相关故事情节。
B项中“舌战群儒”的是“诸葛亮”。
A指配不当,应把“领会”改成“感受”。
【考点】识记名著常识5.【答案】D【解析】小亮所说的话要委婉,既要告诉小明自己不去的原因,又要告诉小明其中存在的危险,劝阻小明不要去。
A项没有达到劝阻小明的效果:B,C两项语言过于生硬,不礼貌。
【考点】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6.【答案】C【解析】通过阅读整段话,可以发现所填句子与前面的内容相反。
“狂风呼啸”对“微风拂面”;“暴雨倾泻”对“屋檐滴水”;“闪电肆虐”对“萤火流逝”。
【考点】衔接句子7.【答案】(1)只有香如故(2)树木从生(3)不以疾也(4)了却君王天下事(5)关山度若飞(6)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解析】根据课本原文熟背可得8.【答案】(1)郭:外城(2)去:离开【解析】翻译时要把关建词语翻译准确,做到语句通顺。
二、阅读9.【答案】(1)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
(2)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解析】翻译时要把关建词语翻译准确,做到语句通顺。
【考点】翻译文言文句子10.【答案】人和【解析】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一句中,可以看出来“人和”最重要。
【考点】理解文章内容11.【答案】菊花都是黄色的。
【解析】“这”前指的是前句话中人们对菊花颜色的错误认识,即“菊花都是黄色的”。
2016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6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收敛(liǎn)炽痛(zhì)嶙峋(lín)B.翩然(piān)牟取(móu)归省(shěng)C.束缚(sù)梦寐(mèi)诘问(jié)D.鄙夷(bǐ)拮据(jū)冗杂(rǒng)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骇人听闻妇孺皆知引颈受戳B.无与伦比通霄达旦玲珑剔透C.顾名思义人迹罕至根深蒂固D.正襟威坐无可置疑变幻多姿3. 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将“领会”政为“领悟”.B.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互换位置.C.通过调查,使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删掉“通过”或“使”.D.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去掉“防止”或“不”.4. 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林冲–误入白虎堂(《水浒传》)B.周瑜–舌战群儒(《三国演义》)C.华子良–白公馆装疯(《红岩》)D.孙悟空–大闹天宫(《西游记》)5. 下面情境下,表述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情境】夏天某日,初二学生小明给同班好友小亮打电话,约小亮周一起去江边游玩。
想到父母说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出于安全考虑小亮不想去,同时也想劝小明不要去。
小亮对小明说:。
A.夏天周末江边游玩的人多,我父母说不安全,不让我去.很抱歉,你还是约别人一起去吧.B.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周末人多会更不安全.你脑子没病的话你就别去,反正我不去.C.周末去江边?你是不是不想活了.你去不去我管不着,我可不敢陪你去.D.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周末人多会更不安全.我俩年纪小,又没有家长陪伴,就都不要去了.6.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当狂风在你耳边呼啸时,你只当是;当暴雨在你眼前倾泻时,你只当是;当闪电在你头顶肆虐时,你只当是。
2016年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收敛(liǎn)炽痛(hì)嶙峋(lín)B.翩然(piān)牟取(móu)归省(shěng)C.束缚(sù)梦寐(mèi)诘问(jié)D.鄙夷(bǐ)拮据(jū)冗杂(rǒng)【考点】字音字形【答案】D【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常用字的正确读音。
A项“炽”读“chì”;B项“省”读“ǐng”;C项“束”读作“sh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骇人听闻妇孺皆知引颈受戳B.无与伦比通霄达旦玲珑剔透C.顾名思义人迹罕至根深蒂固D.正襟威坐无可置疑变幻多姿【考点】字音字形【答案】C【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常用字的正确字形。
A项中的“引颈受戳”应该是“引颈受戮”;B项“通霄达旦”应该是“通宵达旦”;D项的“正襟威坐”应该是“正襟危坐”。
3.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
将“领会”政为“领悟”。
B.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
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互换位置。
C.通过调查,使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
删掉“通过”或“使”。
D.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去掉“防止”或“不”。
【考点】修改病句【答案】A【试题解析】此题考查病句的修改,A项的病因是“领会”“形象”搭配不当。
“领悟形象”也不正确,可以将“领会”改为“感受”。
4.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林冲——误入白虎堂(《水浒传》)B.周瑜——舌战群儒(《三国演义》)C.华子良——白公馆装疯(《红岩》)D.孙悟空——大闹天宫(《西游记》)【考点】文学名著【答案】B【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名著中人物和情节的搭配。
“舌战群儒”的是诸葛亮。
中考龙东地区语文试卷答案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 【答案】A解析:根据拼音,可知“piāo”为三声,“lǚ”为二声,“bù”为四声,“lián”为二声。
2. 【答案】D解析:根据汉字笔画数,可知“衣”为六画,“冠”为七画,“帽”为十画,“戴”为九画。
3. 【答案】B解析:根据词语搭配,可知“春暖花开”与“鸟语花香”为并列关系。
4. 【答案】C解析:根据句子结构,可知“她”为代词,作主语。
5. 【答案】D解析:根据诗句内容,可知诗人赞美了春天的美好景色。
二、阅读理解(一)文言文阅读1. 【答案】A解析:根据上下文,可知“道”在此处指道路。
2. 【答案】C解析:根据句意,可知“行者”指的是行走的人。
3. 【答案】B解析:根据句意,可知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二)现代文阅读1. 【答案】C解析:根据文章内容,可知作者认为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好。
2. 【答案】D解析:根据文章结构,可知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3. 【答案】A解析:根据文章内容,可知作者认为我们应该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三、作文题目:我的梦想答案: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
自从我小时候看到那些在实验室里辛勤工作的科学家们,我就立志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在我心中,科学家是伟大的。
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人类带来了无数福祉。
我想,如果我也能成为一名科学家,那么我就能为人类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努力学习各门功课,积极参加各种科技活动。
在课堂上,我认真听讲,课后主动请教老师。
在家里,我阅读大量的科普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我还加入了学校的科技创新小组,和同学们一起研究各种科学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难。
有时候,实验失败让我感到沮丧,但我想,这正是我成长的机会。
我告诉自己,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如今,我已经步入初中,离实现梦想又近了一步。
我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我相信,只要我努力拼搏,我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龙东地区2016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5题,共24分)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6分)世间万物,各有千秋。
江河没有大海的汹涌澎.湃,却有惋蜒流转的气韵;小草没有青松的高大挺拔,却有绿意勃勃的柔韧;星星没有月亮的姣洁明亮,却有熠熠生辉的闪烁。
我们不必感慨.自己的不足,发挥自己的长处,风景这边独好。
(1)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2分)(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感慨.汹涌澎.湃(3)找出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2分)____改为____ ____改为____【答案】(1)略(2)kǎi pēng(3)惋改蜿姣改皎【解析】(1)试题分析:抄写汉字,要做到:准确,即不要抄错字;规范,即笔划要清楚;端正,即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在格中的位置要正确;整洁,即不要涂改。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试题分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文段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
“惋”字表心情,“蜿”字表形象;“姣”形容美好的样子,“皎”形容白色。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沸沸扬扬....。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B.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蛔蝈在窃窃私语。
(法布尔《绿色蝈蝈》)C.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D.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恰当,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
A“沸沸扬扬”形容气氛不安定,不形容声音,不符合句意。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到2016年4月,应用于移动通信芯片的国产自主卫星导航IP核数量近1800万左右。
B.杨绛先生文学语言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
C.今年传奇欧美音乐界小提琴家耶胡迪·梅纽因100周年诞辰。
D.5月21日,2016年世界羽毛球团体赛尤伯杯在江苏昆山落幕,使中国羽毛球女队击败韩国队卫冕成功。
【答案】B【考点定位】辨析或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诗文默写。
(10分)(1)____,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2)小时候/________/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3)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4)但愿人长久,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5)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刺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马快弦急说明战斗激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7)古诗(词、曲)中有很多关于“夏天”的句子,请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
【答案】(1)潮平两岸阔(2)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3)晴川历历汉阳树(4)千里共婵娟(5)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6)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7)示例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示例二: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解析】试题分析:默写诗文句子,易写错字,一是由于记忆不清,二是好望文生义,所以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本题中易错字有:枚、婵娟、隔、犹、卢、霹雳、弦、碧,要根据语境仔细判断,注意书写,不要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5.走近名著。
(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康塞尔和我,彼此紧挨着……我不再感到我的衣服、我的鞋底、我的空气箱的沉重了……所有这些物体,在水中失去了—部分重量……因此我进一步了解了阿基米德发现的这条物理学原理……”“……在我们头上是成群结队的菅状水母,它们伸出它们的天蓝色触须……还有月形水母,它那带乳白色或淡玫瑰红的伞,套了天蓝色框子,给我们遮住了阳光。
在黑暗中,更有发亮的半球形水母,为我们发出磷光,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1)上面的文字选自____(作者)的小说____。
(2分)(2)这部小说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2分)【答案】(1)凡尔纳《海底两万里》(2)科学性、幻想性【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识记文学名著内容。
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第6-9题,共10分)2015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现有吸烟人数比五年前增加1500万,已高达3.16亿。
2016年5月31日是第二十九个世界无烟日,学校准备开展以“无烟中国,无烟校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6.请你为学校的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不超过20个字)(2分)7.生活中哪些公共场所常有吸烟现象?请列举出三个。
(3分)8.为了让烟民更好地戒烟,请想出两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并写在下面。
(2分)9.课间,在校园的某个角落,假如你发现有同学正在吸烟,你将如何劝阻?(3分)【答案】6.示例一:控烟禁烟无烟无害示例二:无烟你我他健康靠大家7.示例:网吧、商场、车站、酒店、餐厅等8.示例:在烟草的包装上增加健康警示语;印发禁烟宣传单;到社区演讲9.示例:略【解析】6.试题分析:拟写宣传标语,首先要抓住材料的主题,拟写的句子要突出这一主题,语言要精练、有力,有情感色彩,有宣传鼓动性。
如果是两小句,最好用对偶。
本题不可照抄活动主题辞“无烟中国,无烟校园”,可从提倡健康生活,杜绝吸烟现象这个方面来拟写标语。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7.试题分析:本题不难,根据题中的问题“哪些公共场所常有吸烟现象”,根据生活观察即可作答。
一般是在疏于管理,行为比较自由,人群聚集的地方抽烟的人多。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能力层级为探究F。
8.试题分析:本题的答点是让烟民的戒烟的措施,分析生活中烟民行为的特点,从宣传提醒,提高认识和加强有效的管理措施两方面来拟定建议。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能力层级为探究F。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10-25题,共36分)(一)阅读古诗文,回答第10-13题。
(共10分)【古诗赏析】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两句,揭示了作者和征人们怎样的共同心理?(2分)【答案】这两句诗揭示了作者和征人们思念家乡却因未建功立业而无法回去的矛盾心理。
【解析】试题分析:此首诗是边塞诗,根据所学所记,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与思想内容,抓住诗句中“家万里”和“归无计”两词,即可理解“征夫”与诗人思乡心切而又坚守边疆为国报效的矛盾心理。
【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古文阅读】(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
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
此皆朕所目见。
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节选自《贞观政要》)【注释】①侍臣:身边的大巨。
京师:京城。
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令陕西西安市)。
③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
④孜孜:勤恳的样子。
⑤稔(rn):丰收。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1)时时而间进..孜孜____..____ (2)故夙夜12.翻译下列语句。
(4分)(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分)(2)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2分)13.甲乙两文谈论的都是治国问题,甲文中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__ _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是。
(用自己的话表述)(2分)【答案】11.(1)间进:偶然进谏。
(2)夙夜:早晚,这里是从早到晚的意思。
12.(1)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2)帝王能做到清静,百姓怎么会不安居乐业呢?13.甲:广开言路,修明政治(或:善于纳谏)。
乙:治国以民为本,要让百姓安居乐业。
【解析】12.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
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有:“所谓”“清净”“所得”,翻译后要疏通句子。
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3.试题分析:阅读全文,根据所学所记,了解文章内容,抓住其中事件结果或关键语句即“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即可理解两文所表达的思想。
【考点定位】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
能力层级为理解B。
(二)阅读《蓝牙技术》一文,回答第14-17题。
(共8分)蓝牙技术①科技时代,蓝牙这个新的无线通信技术也随之出现了。
它孕育着颇为神奇的前景,这项技术在未来生活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②公元10世纪,丹麦国王就叫蓝牙,因为他本人喜欢吃蓝莓,所以牙龈每天都是蓝色的,这才有了这个名字。
而在行业协会筹备阶段,往往需要一个极具有表现力的名字来命名这项高新技术,行业组织人员在经过一夜关于欧洲历史和未来无线技术发展的讨论后,有些人认为用蓝牙国王的名字命名再合适不过了。
因为国王的口齿伶俐,善于交际,就如同这项即将面世的技术,技术将被定义为允许不同工业领域之间的协调工作,保持着各个系统领域之间的良好交流,例如计算机、手机和汽车行业之间的工作。
③蓝牙是—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的无线电技术。
它可以在包括移动电话、PDA (掌上电脑)、无线耳机,笔记本电脑、相关外设等众多设备之间进行无线信息交换,有了它,不仅可以有效地简化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也能够成功地简化设备与因特网之间的通信,从而使数据传输变得更加迅速高效,这就为无线通信拓宽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