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齿轮例题: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静载荷)
直齿锥齿轮传动计算例题图文稿

直齿锥齿轮传动计算例题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例题10-3 试设计一减速器中的直齿锥齿轮传动。
已知输入功率P=10kw ,小齿轮转速n1=960r/min ,齿数比u=3.2,由电动机驱动,工作寿命15年(设每年工作300天),两班制,带式输送机工作平稳,转向不变。
[解] 1.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1)选用标准直齿锥齿轮齿轮传动,压力角取为20°。
(2)齿轮精度和材料与例题10-1同。
(3)选小齿轮齿数z1=24,大齿轮齿数z2=uz1=3.2×24=76.8,取z2=77。
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1)由式(10-29)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即d 1d ≥√4d dd d 1d (1−0.5d )2d(d d d d [d d ])231) 确定公式中的各参数值。
① 试选d dd =1.3。
② 计算小齿轮传递的转矩。
d 1=9.55×106×10960d dd =9.948×104d ?dd③ 选取齿宽系数d =0.3。
④ 由图10-20查得区域系数d d =2.5。
⑤ 由表10-5查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d d =189.8MPa 1/2。
⑥ 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d d ]。
由图10-25d 查得小齿轮和大齿轮的接触疲劳极限分别为d ddddd =600ddd ,d dddd2=550ddd 。
由式(10-15)计算应力循环次数:d 1=60d 1dd d =60×960×1×(2×8×300×15)=4.147×109,N 2=d 1d =4.147×1093.2=1.296×109由图10-23查取接触疲劳寿命系数d HN1=0.90,d dd2=0.95。
取失效概率为1%,安全系数S=1,由式(10-14)得[d d ]1=d dd1d dddd1d =0.90×6001ddd =540ddd[d d ]2=d dd2d dddd2d =0.95×5501ddd =523ddd取[d d ]1和[d d ]2中的较小者作为该齿轮副的接触疲劳许用应力,即[d d ]=[d d ]2=523MPa2)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d 1d ≥√4d dd d 1d (1−0.5d )2d(d d d d [d d ])23=√4×1.3×9.948×1040.3×(1−0.5×0.3)2×(7724)×(2.5×189.8523)23dd =84.970mm(2)调整小齿轮分度圆直径1)计算实际载荷系数前的数据准备。
机械设计练习题_(6)

1、为什么轮齿的弯曲疲劳裂纹首先发生在齿根受拉伸一侧?解题要点:(1)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时,将轮齿视为悬臂梁,受载荷后齿根处产生的弯曲应力最大。
(2)齿根过渡圆角处尺寸发生急剧变化,又由于沿齿宽方向留下加工刀痕产生应力集中。
(3)在反复变应力的作用下,由于齿轮材料对拉应力敏感,故疲劳裂纹首先发生在齿根受拉伸一侧。
2、有一闭式齿轮传动,满载工作几个月后,发现硬度为200~240HBS 的齿轮工作表面上出现小的凹坑。
试问:(1)这是什么现象?(2)如何判断该齿轮是否可以继续使用?(3)应采取什么措施?解题要点:(1)已开始产生齿面疲劳点蚀,但因“出现小的凹坑”,故属于早期点蚀。
(2)若早期点蚀不再发展成破坏性点蚀,该齿轮仍可继续使用。
(3)采用高粘度的润滑油或加极压添加剂于没中,均可提高齿轮的抗疲劳点蚀的能力。
3、一对齿轮传动,如何判断大、小齿轮中哪个齿面不易产生疲劳点蚀?哪个轮齿不易产生弯曲疲劳折断?并简述其理由。
解题要点:(1) 大、小齿轮的材料与热处理硬度及循环次数N 不等,通常21HP HP σσ>, 而21H H σσ=,故小齿轮齿面接触强度较高,则不易出现疲劳点蚀。
(2)比较大、小齿轮的111Sa Fa FP Y Y σ与222Sa Fa FP Y Y σ,若111Sa Fa FP Y Y σ<222Sa Fa FP Y Y σ,则表明小齿的弯曲疲劳强底低于大齿轮,易产生弯曲疲劳折断;反之亦然。
4、图为两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已知条件如图所示。
试问: (1) 低速级斜齿轮的螺旋线方向应如何选择才能使中间 轴Ⅱ上两齿轮所受的轴向力相反?(2) 低速级小齿轮的螺旋角β2应取多大值,才能使 轴Ⅱ轴上轴向力相互抵?解题要点:(1)轴Ⅱ上小齿轮为左旋;Ⅲ轴上大齿轮为左旋。
(2)若要求Ⅱ轴上轮1、2的轴向力能互相抵消,则必须满足下式: F a1=F a2即 12122211t a n t a n ,t a n t a nββββt t t t F F F F == 由中间轴的力矩平衡,得222211dF d F t t = 则 1121211212t a n c o s /513cos /175tan tan tan ββββββ⨯⨯===d d F F t t 得1438.015sin 513175sin 2=︒⨯⨯=β 则 2161827.82'''︒=︒=β5、今有两对斜齿圆柱齿轮传动,主动轴传递的功率P 1=13kW ,n 1=200r/min ,齿轮的法面模数m n =4mm ,齿数z 1=60均相同,仅螺旋角分别为9°与18°。
王黎钦《机械设计》第5版名校考研真题(齿轮传动)【圣才出品】

王黎钦《机械设计》第5版名校考研真题第8章齿轮传动一、填空题1.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哈尔滨工业大学2005研]【答案】齿面折断;齿面点蚀;齿面胶合;齿面磨损;齿面塑性变形2.直齿锥齿轮强度计算时,是以______当量圆柱齿轮为计算依据。
[武汉理工大学2004研]【答案】齿宽中点3.一软齿面的齿轮传动,小齿轮的齿面硬度应比大齿轮的齿面硬度______,原因是______。
[华中科技大学2001研]【答案】高;小齿轮的啮合次数多于大齿轮,因而小齿轮容易失效,为了使大小齿轮寿命比较接近4.齿轮传动中的功率损失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华东理工大学2005研]【答案】啮合面的摩擦损失;轮齿搅动润滑油时的油阻损失;轴支承在轴承中和轴承内的摩擦损失。
5.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中,轮1、2为高速级小、大齿轮,3、4为低速级小、大齿轮,若,四齿轮的模数、齿宽、材料、热处理均相同,在有限寿命内,接触强度最高的齿轮为______,最低的为______;弯曲强度最高的为______,最低的为______。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1研]【答案】2;3;2;36.在斜齿圆柱齿轮设计中,应取______模数为标准值;而在直齿圆锥齿轮设计中,就取______模数为标准值。
[中南大学2005年研]【答案】法面;大端面二、选择题1.已知某齿轮的转矩T=1000N∙m,分度圆直径d=200mm,则其圆周力()[山东大学2004研]。
A.1000NB.1NC.500ND.0.5N【答案】:A【解析】t 200020001001000N200TFd ⨯===2.一对相啮合的圆柱齿轮,其接触应力的大小是______。
[华南理工大学2006研]A.B.C.D.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答案】C【解析】相互啮合的圆柱齿轮的接触应力的大小总是相等。
机械设计填空选择(含答案)

第1章复习思考题:1.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是_______机械零件。
2.在各种机器中经常用到的零件称为____通用零件____。
只在特定型式的机器中出现的零件称为___专用零件_____。
由一组协同工作的零件所组成的独立制造或独立装配的组合体称为__部件_____。
3.下列零部件中不是标准件的是___B____。
A.V带B.齿轮C.滚动轴承D.滚子链4.机械零件与机器的关系是__局部___和__整体____的关系。
5.下列零件中不是通用零件的是___C___。
A.链轮B.花键C.曲轴D.螺旋6.所谓一般尺寸和参数的通用零件是指____除开巨型、微型及在高压、高温、低温条件下工作的通用零件_____________。
第2章复习思考题:1.一部完整的机器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__原动机部分____、__传动部分___、__执行部分2.设计机器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有_避免在预定寿命内失效____、__结构工艺要求__、_经济性要求___、__质量小要求_、__可靠性要求。
3.影响零件寿命的主要因素有__.材料的疲劳____、_材料的腐蚀____以及相对运动零件接触表面的磨损等三个方面。
4.机器的可靠度是指___在规定的使用时间内和预定的环境条件下机器能正常工作的概率_______。
零件的可靠度是__时间__的函数。
5.机械零件的设计准则一般有___强度准则刚度准则寿命准则振动稳定性准则可靠性准则__6.机器由于某种故障而不能完成其预定的功能称为___失效____。
7. ___腐蚀磨损__、和___疲劳____是引起零件失效的主要原因。
8.影响零件材料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有__应力集中零件尺寸大小零件表面品质_及环境状况。
9.下列标准代号的含义分别为:ISO-__国际标准____、GB/T -___ 国家推荐使用标准___、JB -___机械工业部颁标准___、QB -__企业标准____。
第3章复习思考题:1.___材料经过N次应力循环后,不发生破坏的应力最大值____称为材料的疲劳极限。
齿轮传动例题

a0
F
F
F
F
F
•
•
4.齿轮受力方向的判别 圆周力 F :主动轮 与转动方向相反 从动轮 与转动方向相同 径向力F :各自指向轮心 轴向力F :圆锥齿轮 从小端指向大端 圆柱齿轮:主动轮 应用左(右)手定则,拇指方向即为轴向力方向 从动轮 与 主动轮的轴向力相反 5.根据给定工况,正确设计齿轮传动 熟悉不同工况下可能产生的主要失效形式(轮齿的折断、齿面疲劳点蚀、齿面磨损、 齿面胶合、轮齿塑性变形等,参见表4.1 ) ,正确确定设计准则,结合工况需求选择材 料、热处理方式及加工精度,在强度计算中,合理地选择各相关参数,掌握参数选择 原则,正确解释设计过程。 6.载荷系数引人的目的及主要影响因素 载荷系数K(K = K K K K )综合考虑了齿轮由于工作特性、制造及安装误差、 齿轮及其支承变形等因素引起的外部及内部附加动载荷、偏载及载荷分配不均等因素 对轮齿受力及应力的影响,利用计算载荷对齿轮进行强度计算,可以使所设计的齿轮 更安全、更符合实际工况需求。关于各系数引人的意义、主要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等 可参见表4.2。 7.熟练分析齿轮主要参数的选择原则 1 a m z z d m z (1)模数m和齿数 z 的选择。因为 , 2 当d 1 或a一定时,齿轮的接触 应力与m 和z的组合无关,因此软齿面闭式传动时,在满足齿根弯曲强度条件的基础上, m 尽可能取小值,而z尽可能取大值,常取 18-30 -2 z (但要注意传递动力时m 1.5 mm) ,因为齿数z多,可增大重合度 ,使传动平稳, m 小,可减小滑动速度,增加 z z 与z 应互质为好。在硬齿面闭式传动中,按齿根弯曲 耐磨和抗胶合性能。 z 且 z 17-20 ,以免传动尺寸过大。在开式传动中,由弯曲强度求得m 后应再 强度条件, =
机械设计练习题_(6)

1、为什么轮齿的弯曲疲劳裂纹首先发生在齿根受拉伸一侧解题要点:(1)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时,将轮齿视为悬臂梁,受载荷后齿根处产生的弯曲应力最大。
(2)齿根过渡圆角处尺寸发生急剧变化,又由于沿齿宽方向留下加工刀痕产生应力集中。
(3)在反复变应力的作用下,由于齿轮材料对拉应力敏感,故疲劳裂纹首先发生在齿根受拉伸一侧。
2、有一闭式齿轮传动,满载工作几个月后,发现硬度为200~240HBS 的齿轮工作表面上出现小的凹坑。
试问:(1)这是什么现象(2)如何判断该齿轮是否可以继续使用(3)应采取什么措施解题要点:(1)已开始产生齿面疲劳点蚀,但因“出现小的凹坑”,故属于早期点蚀。
(2)若早期点蚀不再发展成破坏性点蚀,该齿轮仍可继续使用。
(3)采用高粘度的润滑油或加极压添加剂于没中,均可提高齿轮的抗疲劳点蚀的能力。
3、一对齿轮传动,如何判断大、小齿轮中哪个齿面不易产生疲劳点蚀哪个轮齿不易产生弯曲疲劳折断并简述其理由。
解题要点:(1) 大、小齿轮的材料与热处理硬度及循环次数N 不等,通常21HP HP σσ>, 而21H H σσ=,故小齿轮齿面接触强度较高,则不易出现疲劳点蚀。
(2)比较大、小齿轮的111Sa Fa FP Y Y σ与222Sa Fa FP Y Y σ,若111Sa Fa FP Y Y σ<222Sa Fa FP Y Y σ,则表明小齿的弯曲疲劳强底低于大齿轮,易产生弯曲疲劳折断;反之亦然。
4、图为两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已知条件如图所示。
试问: (1) 低速级斜齿轮的螺旋线方向应如何选择才能使中间轴Ⅱ上两齿轮所受的轴向力相反(2) 低速级小齿轮的螺旋角β2应取多大值,才能使 轴Ⅱ轴上轴向力相互抵 解题要点:(1)轴Ⅱ上小齿轮为左旋;Ⅲ轴上大齿轮为左旋。
(2)若要求Ⅱ轴上轮1、2的轴向力能互相抵消,则必须满足下式: F a1=F a2即 12122211tan tan ,tan tan ββββt t t t F F F F == 由中间轴的力矩平衡,得222211d F d F t t = 则 1121211212tan cos /513cos /175tan tan tan ββββββ⨯⨯===d d F F t t 得1438.015sin 513175sin 2=︒⨯⨯=β 则 2161827.82'''︒=︒=β5、今有两对斜齿圆柱齿轮传动,主动轴传递的功率P 1=13kW ,n 1=200r/min ,齿轮的法面模数m n =4mm ,齿数z 1=60均相同,仅螺旋角分别为9°与18°。
齿轮传动的强度设计计算

1.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的计算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的计算中,由于赫兹应力是齿面间应力的主要指标,故把赫兹应力作为齿面接触应力的计算基础,并用来评价接触强度。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核算时,根据设计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计算公式。
用于总体设计和非重要齿轮计算时,可采用简化计算方法;重要齿轮校核时可采用精确计算方法。
分析计算表明,大、小齿轮的接触应力总是相等的。
齿面最大接触应力一般出现在小轮单对齿啮合区内界点、节点和大轮单对齿啮合区内界点三个特征点之一。
实际使用和实验也证明了这一规律的正确。
因此,在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的计算中,常采用节点的接触应力分析齿轮的接触强度。
强度条件为:大、小齿轮在节点处的计算接触应力均不大于其相应的许用接触应力,即:⑴圆柱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计算1)两圆柱体接触时的接触应力在载荷作用下,两曲面零件表面理论上为线接触或点接触,考虑到弹性变形,实际为很小的面接触。
两圆柱体接触时的接触面尺寸和接触应力可按赫兹公式计算。
两圆柱体接触,接触面为矩形(2axb),最大接触应力σHmax位于接触面宽中线处。
计算公式为:接触面半宽:最大接触应力:•F——接触面所受到的载荷•ρ——综合曲率半径,(正号用于外接触,负号用于内接触)•E1、E2——两接触体材料的弹性模量•μ1、μ2——两接触体材料的泊松比2)齿轮啮合时的接触应力两渐开线圆柱齿轮在任意一处啮合点时接触应力状况,都可以转化为以啮合点处的曲率半径ρ1、ρ2为半径的两圆柱体的接触应力。
在整个啮合过程中的最大接触应力即为各啮合点接触应力的最大值。
节点附近处的ρ虽然不是最小值,但节点处一般只有一对轮齿啮合,点蚀也往往先在节点附近的齿根表面出现,因此,接触疲劳强度计算通常以节点为最大接触应力计算点。
参数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节点处的载荷为综合曲率半径为接触线的长度为,3)圆柱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将节点处的上述参数带入两圆柱体接触应力公式,并考虑各载荷系数的影响,得到:接触疲劳强度的校核公式为:接触疲劳强度的设计公式为:•KA——使用系数•KV——动载荷系数•KHβ——接触强度计算的齿向载荷分布系数•KHα——接触强度计算的齿间载荷分配系数•Ft——端面内分度圆上的名义切向力,N;•T1——端面内分度圆上的名义转矩,N.mm;•d1——小齿轮分度圆直径,mm;•b ——工作齿宽,mm,指一对齿轮中的较小齿宽;•u ——齿数比;•ψd——齿宽系数,指齿宽b和小齿轮分度圆直径的比值(ψd=b/d1)。
齿轮传动设计计算实例(114)

解:
cos
mn 2a
z1
z2
4 30 60
2 190
0.9474
所以
1840
tan t
tan n cos
tan 20 cos1840
0.3640 0.9474
0.3842
d1
mn cos
z1
4 30 0.9474
mm 126.662mm
F2
2KT1 bm 2 z 2
YFa2YSa2
F1
YFa 2 YSa 2 YFa1YSa1
82.76 2.2881.734 MPa 2.52 1.625
80.18MPa< F 2
故轮齿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足够。
(4)计算齿根传动的中心距 a
a
m 2
z1
z2
2 2
db2 d 2 cos t 253.325 0.9335mm 236.479mm
例 3 试设计带式运输机减速器的高速级圆柱齿轮传动。已知输入功率 P 40kW ,小齿轮转速 n1 970r / min ,传动比 i 2.5 ,使用寿命为 10a(年)(设每年工作 300d(天)),单班制,电动机驱动,
(3)校核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由式(8.45)
H 3.17Z E
KT u 1
bd 12 u
H
确定有关参数和系数:
1)分度圆直径
d1
mn z1 cos
3 24 cos1415
mm 74.29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