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板絮凝池

合集下载

折板絮凝池计算书

折板絮凝池计算书

折板絮凝工艺设计计算书一、主要采用数据1、水厂规模为40000m3/d,已经加自用水量,则净水处理总水量应为:Q设计 =40000=1666、67=0、4632、设总絮凝时长为:T=17min3、絮凝区有效尺寸:V 有效 = Q设计×T×60=234、64、絮凝池的布置:将絮凝池分为两个并联的池,根据沉淀池的宽度10m,每个絮凝池的宽度为5m。

且设其有效深度H=3、6m;因此有,单个絮凝池的尺寸为13、0×5m×3、6m(长宽深)。

单个流量Q=0、23m2 /s, 将每个絮凝池分为三段絮凝,第一段采用相对折板(第1~3格)、第二段采用平行折板(第3~6格)、第三段采用平行直板(第7~8格)。

折板采用单通道。

1~6格折板厚度采用0、06m。

第7~8格为0、1m。

二、详细计算一)第一絮凝段:设通道宽度为B=1、4m,设计中间峰速v1=0、3m2 /s1)、中间数据①中间峰距:b1 =Q/(v1 *B)= =0、55m②中间谷距:b2 =0、55+0、355*2=1、26m2)、侧边数据①侧边峰距:b3 = = = 0、885m②侧边谷距:b4=0、885+0、355=1、2403)、速度①中间谷距速度:v2 = Q/(b2 *B)= =0、130 m2 /s②侧边峰距速度:v3 = Q/(b3 *B)= =0、186 m2 /s③侧边谷距速度:v4 = Q/(b4 *B)= =0、132 m2 /s4)、上下转弯数据①设上转弯高度:0、72m、上转弯速度:v上= Q/(0、72*B)= =0、228 m2 /s②设下转弯高度:0、90m下转弯速度:v下= Q/(0、9*B)= =0、193 m2 /s5)、水头损失⑴缩放损失①中间渐放段损失: h1 = =0、00186m (取0、5)②中间渐缩段损失: h2 = =0、00418 (取0、1)③侧边渐放段损失: h3 = = 0、00043 (取0、5)④侧边渐缩段损失:h4 = =0、00104⑵转弯损失如图有1个入口、2个上转弯、2个下转弯。

折板絮凝计算教学提纲

折板絮凝计算教学提纲

折板絮凝计算絮凝池絮凝池,又叫混凝池,就是指污水完成絮凝过程的池子。

1.絮凝的作用(1)通过药剂或机械作用使水中悬浮微粒集聚变大,或形成絮团,从而加快粒子的聚沉,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的现象;(2)通过药剂或机械作用使水中原有胶体或溶解的有机物失稳,形成小颗粒,再进一步(加药)形成絮团,形成固相沉降,从而与水相分离的现象。

2.絮凝过程(1)凝聚阶段:是药剂注入混凝池与原水快速混凝在极短时间内形成微细矾花的过程,此时水体变得更加浑浊,它要求水流能产生激烈的湍流。

(2)絮凝阶段:是矾花成长变粗的过程,要求适当的湍流程度和足够的停留时间,至后期可观察到大量矾花聚集缓缓下沉,形成表面清晰层。

(3)沉降阶段:它是在沉降池中进行的絮凝物沉降过程,要求水流缓慢。

大量的粗大矾花沉积于池底,上层水为澄清水,剩下的粒径小,密度小的矾花一边缓缓下降,一边继续相互碰撞结大,为耗时最长阶段。

一般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机质,胶体等。

顺带当然可以降低COD、BOD、色度、透光度。

考虑利于施工,当水质水量发生变化时,可以调节机械搅拌速度所以选择折板絮凝池。

絮凝设备选择表5-设计水量水厂设计水量为160000 m 3/d ,自用水量取5%。

折板分为两个系列,每个系列设计水量如下:设计中取Q 设=160000 m 3/d ,k=5%,n=2 Q==⨯+⨯224)05.01(1600003500.0 m 3/h=0.972 m 3/s折板絮凝池主要数据:总絮凝时间16min ,速度梯度G 要求由901-s 逐渐减至201-s 左右,絮凝池GT 值大于4102⨯,絮凝池有效水深0H 采用3.3m絮凝池布置成:第一段采用异波折板,第二段采用同波折板,第三段采用平行直板,折板布置采用单通道,絮凝池分为并联的四组,每组设计流量s m q 3243.0=,板宽采用500mm,夹角090,板厚60mm 。

第一段絮凝区设通道宽为1m ,设计峰速.v 1=0.35m/s,则峰距b 1:m b 694.00.135.0243.01=⨯= 谷距404.1355.02694.0212=⨯+=+=c b b 侧边峰距m c t b B b 1635.12)04.0.355.0(3694.029.42)(3213=+⨯-⨯-=+--=侧边峰距m c b b 519.1355.01635.134=+=+= 中间部分谷速2v :s m v 173.00.1404.1243.02=⨯= 侧边峰速'1v :s m v 420.00.11635.1243.0'1=⨯= 侧边谷速'2v :s m v 159.00.1519.1243.0'2=⨯=水头损失计算: a 中间部分: 渐放段损失:m gg v v h 0024.02173.035.05.0222222111=-=-=ξ 渐缩段损失:mg g v F F h 0054.0235.0)404.1694.0(1.012)(1222122122=⎥⎦⎤⎢⎣⎡-+=⎥⎦⎤⎢⎣⎡-+=ε布置每格有6个渐缩、渐放,故水头损失:m h 0468.0)0054.00024.0(6=+⨯=b 侧边部分: 渐放段损失:m gg v v h 00042.02159.0204.05.02222'22'11'1=-=-=ξ 渐缩段损失:m g g v F F h 0010.02204.0)529.11935.1(1.012)(1222'12'2'12'2=⎥⎦⎤⎢⎣⎡-+=⎥⎦⎤⎢⎣⎡-+=ξ每格六个渐缩渐扩:m h 0085.0)0010.000042.0(6'=+⨯=c 进口及转弯损失,共一个进口,一个上转弯,一个下转弯,上转弯处m H 53.04=下转弯处m H 9.03= 进口流速:s m v /3.03取 上转弯流速: s m v 458.00.153.0243.04=⨯= 下转弯流速: s m v 27.00.19.0243.05=⨯=上转弯8.1=ζ 下转弯进口0.3=ζm g g g h 0553.02458.08.1227.03223.03222"=⨯+⨯⨯+⨯=总损失:m h h h h 1106.00553.00085.00468.0"'=++=++=∑第一絮凝区总损失:m H 4424.01106.041=⨯= 第一絮凝区絮凝时间min 43.460243.03.39.4141=⨯⨯⨯⨯=T第一絮凝区平均G 值:143312.12743.410029.1604424.0100060--=⨯⨯⨯⨯==s T H G μγ 第二絮凝区设通道宽为1.4米,设计峰值s m V /25.01=则峰距1b : m b 694.04.125.0243.01=⨯= 谷距2b :404.1355.02694.0212=⨯+=+=c b b 侧边峰距m c t b B b 1635.12)04.0.355.0(3694.029.42)(3213=+⨯-⨯-=+--=侧边峰距m c b b 519.1355.01635.134=+=+= 中间部分谷速2v :s m v 124.04.1404.1243.02=⨯= 侧边峰速'1v :s m v 146.04.11635.1243.0'1=⨯= 侧边谷速'2v :s m v 114.04.1519.1243.0'2=⨯=水头损失计算:a 中间部分: 渐放段损失:m gg v v h 0012.02124.025.05.0222222111=-=-=ξ 渐缩段损失:mg g v F F h 0027.0225.0)404.1694.0(1.012)(1222122122=⎥⎦⎤⎢⎣⎡-+=⎥⎦⎤⎢⎣⎡-+=ε布置每格有6个渐缩、渐放,故水头损失:m h 0234.0)0027.00012.0(6=+⨯=b 侧边部分: 渐放段损失:m gg v v h 00021.02114.0146.05.02222'22'11'1=-=-=ξ 渐缩段损失:m g g v F F h 0005.02146.0)529.11935.1(1.012)(1222'12'2'12'2=⎥⎦⎤⎢⎣⎡-+=⎥⎦⎤⎢⎣⎡-+=ξ每格六个渐缩渐扩:m h 0043.0)0005.000021.0(6'=+⨯=c 进口及转弯损失,共一个进口,一个上转弯,一个下转弯,上转弯处m H 53.04=下转弯处m H 9.03= 进口流速:s m v /3.03取 上转弯流速: s m v 327.04.153.0243.04=⨯= 下转弯流速: s m v 193.04.19.0243.05=⨯=上转弯8.1=ζ 下转弯进口0.3=ζm g g g h 035.02327.08.12193.03223.03222"=⨯+⨯⨯+⨯=总损失:m h h h h 0627.0035.00043.00234.0"'=++=++=∑第二絮凝区总损失:m H 2508.00627.042=⨯= 第二絮凝区絮凝时间min 21.660243.03.39.44.142=⨯⨯⨯⨯=T第二絮凝区平均G 值:143329.8021.610029.1602508.0100060--=⨯⨯⨯⨯==s T H G μγ 第三絮凝区第三絮凝区采用平流直板布置,平均流速取0.10m/s 通道宽度为m 8.2165.110.243.0=⨯ 水头损失:共一个进口及三个转弯,流速采用0.10m/s 0.3=ξ则单元格损失为m gh 0061.0210.00.342=⨯⨯=总水头损失: m H 0183.00061.033=⨯= 停留时间: min 42.1260243.03.39.48.243=⨯⨯⨯⨯=T速度梯度: 1433345.1542.1210029.1600183.0100060--=⨯⨯⨯⨯==s T H G μγcbc DN700折板絮凝池平面图。

折板絮凝斜管沉淀池原理

折板絮凝斜管沉淀池原理

折板絮凝斜管沉淀池原理
1.污水进入池内:污水通过进水口进入絮凝斜管沉淀池,进水口通常
设置在池底部,使污水在进入沉淀池的同时获得一定的水流动能,促进混
合和均匀分布。

2.混合与絮凝:污水进入沉淀池后,通过设置搅拌装置加强了污水中
固体悬浮物和颗粒物质的混合。

同时,在污水中加入絮凝剂,絮凝剂会与
悬浮物质中的细小颗粒结合,形成较大的絮体。

絮体的生成和生长过程称
为絮凝,絮凝过程能够增大悬浮物和颗粒物质的比重,有利于后续的沉降。

3.沉降:随着絮凝剂的加入,絮体会逐渐变大,比重增大。

在重力的
作用下,絮体开始沉降到沉淀池底部。

为了加快沉降速度,沉淀池设计为
倾斜的形态,通常与水平面成一定的角度(约为55-65度)。

这种倾斜形
态可以增加沉降速度,缩短沉降时间,并且可以减少池的体积。

此外,在
沉淀池内设置一些折板或隔板,可以增加流体与絮体的接触面积,促进沉降。

4.分离:经过一定时间的沉降,絮体沉积于沉淀池底部。

清水从池底
的排水口排出,实现了悬浮物质和颗粒物质与清水的分离。

1.控制絮凝剂的投加量:絮凝剂的投加量需要根据实际水质和处理要
求进行调节。

如果投加量太多,会增加处理成本,并产生过多的沉淀物;
如果投加量太少,无法达到预期的水质处理效果。

2.控制沉降时间:沉降时间需要根据处理水质和水流量进行调节。


间过长会造成设备占地面积过大,时间过短则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沉淀效果。

3.定期清理沉淀物:沉淀池底部会积聚一定的絮体和沉淀物,定期清理这些沉淀物是保证污水处理效果的重要环节。

折板絮凝池讲解

折板絮凝池讲解

折板絮凝池讲解
折板絮凝池是一种常见的沉淀池,用于分离和沉淀污水中的悬浮颗粒和浮游生物。

折板絮凝池结构独特,主要由折板、压滤机和絮凝剂等组成部分构成。

下面将对折板絮凝池进行详细讲解。

1. 折板絮凝池结构
折板絮凝池中的折板是由高强度玻璃板或陶瓷板制成,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折板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的沉淀要求。

在折板絮凝池中,絮凝剂通常通过管道输送到折板之间,通过重力作用将悬浮颗粒和浮游生物沉淀到折板底部。

2. 折板絮凝池工作原理
折板絮凝池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重力作用将悬浮颗粒和浮游生物沉淀到折板底部,从而实现污水处理的效果。

在折板絮凝池中,絮凝剂会与悬浮颗粒和浮游生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较大的絮凝体。

这些絮凝体可以通过管道输送到压滤机进行进一步处理。

3. 折板絮凝池的优点
折板絮凝池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 结构独特,稳定性好,可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水质。

- 能够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悬浮颗粒和浮游生物,提高水质。

- 操作简单,维护方便,成本较低。

4. 折板絮凝池的缺点
折板絮凝池也存在一定的缺点:
- 折板絮凝池的沉淀效果受到水质的影响,如果水质较差,沉淀
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

- 折板絮凝池的使用寿命受到材料的影响,如果材料更换不及时,可能存在损坏的风险。

- 折板絮凝池的占地面积较大,需要有足够的空间来安装和使用。

折板絮凝斜管沉淀池原理

折板絮凝斜管沉淀池原理

折板絮凝斜管沉淀池原理
折板絮凝斜管沉淀池是一种常用于处理工业废水和市政污水的水处理设备。

其原理主要基于震荡和沉降的作用,通过结构设计和操作方式,使悬浮物能够有效快速沉降,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沉淀池内的折板设计引入了斜管结构,使水流可以沿着斜管径向流动。

在沉淀池的进水端,经过预处理后的废水进入池内,在水流的作用下,污染物悬浮于水中。

随后,水流通过折板斜管的引导,发生震荡,将污染物与水分离。

沉淀池的折板斜管设计使水流在流动过程中频繁改变方向和速度,从而增加了碰撞和混合的机会,加速了污染物的聚集和沉降。

同时,折板结构还能够有效地延缓流速,使水流停留的时间延长,有利于悬浮物颗粒的沉降。

在水流通过折板斜管的过程中,较大的颗粒会沉降至底部,形成污泥;较小的颗粒则会悬浮于水中,通过溢流口排出。

通过这种结构设计和操作方式,可以达到去除悬浮物、沉淀污泥的目的,提高水的浊度和水质。

需要注意的是,折板絮凝斜管沉淀池并不能完全去除水中的所有污染物,特别是溶解性污染物和某些微生物。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与其他水处理工艺结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净化效果。

毕业论文折板絮凝池

毕业论文折板絮凝池

3.2.4.1折板絮凝池的设计计算1.设计参数水厂处理构筑物的设计水量为54000dm/3=0.6253/m s。

絮凝池近期考虑两组,每座设2池,每组设计水量为0.313m3/s, 单池处理水量为0.156 m3/s。

, 采用三段式, 总絮凝时间17min, 第一段为相对折板,第二段为平行折板,第三段为平行直板。

折板布置采用单通道, 速度梯度G要求由减至左右, 絮凝池总GT大于。

考虑与沉淀池合建, 每组池宽取8.9m, 两池之间的隔墙厚取100mm, 则单池宽度3.2m, 絮凝池布置如图3.2.3。

图3.2.3 折板絮凝池斜管沉淀池布置图絮凝池有效水深H0采用3.2m, 折板宽采用500mm, 夹角90°, 板厚60mm。

折板示意图如下:图3.2.4 折板大样图2.设计计算:(1)第一絮凝区:设通道宽为1.4m,设计峰速采用0.35m/s,则峰距1b :m b .320.41.320651.01=⨯=谷距2b : m c b b 1.03553.0232.0212=⨯+=+=。

图3.2.5 第一絮凝区折板布置图侧边峰距3b :m c t b B b 7586.02)04.0355.0(332.02.232)(3213=+⨯-⨯-=+--=侧边谷距4b : m c b b 4250.1355.07586.034=+=+=中间部分谷速2v : s m v /108.003.14.1156.02=⨯=(0.1~0.15m/s )侧边峰速1v ':s m v /162.07586.04.1156.01=⨯=' (0.25~0.35m/s) 侧边谷速2v ':s m v /107.04250.14.1156.02=⨯='水头损失计算: ① 中间部分:渐放段损失: ()m gv v h 0028.08.92108.032.05.0222222111=⨯-⨯=-=δ渐缩段损失:m g v F F h 0063.08.9235.003.132.01.0121222122122=⨯⎥⎥⎦⎤⎢⎢⎣⎡⎪⎭⎫ ⎝⎛-+=⎥⎥⎦⎤⎢⎢⎣⎡⎪⎪⎭⎫ ⎝⎛-+=δ 按图布置,每格设有6个渐缩和渐放,故每格水头损失:m h 465.00063.00028.006=+⨯=)(② 侧边部分:渐放段损失:()m gv v h 00037.08.92107.0162.05.0222222111=⨯-⨯='-'='δ渐缩段损失:m g v F F h 00089.08.92162.04250.17586.01.0121222122122=⨯⎥⎥⎦⎤⎢⎢⎣⎡⎪⎭⎫ ⎝⎛-+='⎥⎥⎦⎤⎢⎢⎣⎡⎪⎪⎭⎫ ⎝⎛''-+='δ 每格共6个渐缩和渐放,故m h 076.000089.000037.006=+⨯=')( ③ 进口及转弯损失:共1个进口,1个上转弯,2个下转弯,上转弯处水深4H 为0.5米,下转弯处水深为3H =0.9米,进口流速取0.3m/s 。

折板絮凝斜管沉淀池原理

折板絮凝斜管沉淀池原理

折板絮凝斜管沉淀池原理
折板絮凝斜管沉淀池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设备,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和浮游生物,从而实现水的净化和澄清的目的。

该沉淀池在结构上采用了特殊的折板设计,使水在池内自然流动,并通过重力作用将悬浮物沉淀到池底,从而达到净化水的效果。

1.混凝絮凝:将聚合混凝剂加入水中,通过化学反应使悬浮颗粒物和浮游生物凝结成较大的团簇,从而更易沉淀。

2.斜管沉淀:在池内设置一定角度的斜管,使水沿斜管自然流动。

在斜管中,由于重力的作用,沉淀物质会向下沉积,而清水则从斜管的顶部流出。

3.折板扩散:在沉淀池内设置多个折板,通过折板的间隔和设计,使水在池内产生较大的扩散,从而增加颗粒物与混凝剂的接触面积,加速沉淀效果。

4.污泥排放:沉淀池底部设有污泥收集槽,沉淀物沉积在此处,并通过污泥排放管道进行排放处理。

使用折板絮凝斜管沉淀池的好处包括:
1.高效净化:通过混凝絮凝、斜管沉淀和折板扩散,能够有效去除悬浮颗粒物和浮游生物,提高水的透明度和澄清度。

2.减少处理时间:折板絮凝斜管沉淀池能够加速沉淀速度,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水的净化处理。

3.简化工艺:相比传统的沉淀池,折板絮凝斜管沉淀池在结构上更简化,使用更方便,维护成本也相对较低。

4.污泥处置方便:设计有特定的污泥收集槽和污泥排放管道,方便对
沉淀物质进行处理和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总之,折板絮凝斜管沉淀池的原理是利用混凝絮凝和斜管沉淀的过程,通过折板设计加速沉淀速度,从而实现水的净化和澄清。

它具有处理效率高、工艺简化、操作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和城市给水净
化中。

平流式折板絮凝池计算例题

平流式折板絮凝池计算例题

平流式折板絮凝池计算例题3.2折板絮凝池3.2.1设计流量q=4.5×104×1.08/86400=0.562m3/s3.2.2絮凝反应时间t=15min,分三部分,反应时间各占到5min。

3.2.3池子体积v=qt=0.562×15×60=505.8m33.2.4池子面积池深取4.2m(有效率水深h=3.9m),则2a=v/h=505.8/3.9=129.7m考量折板厚度、隔墙在池内占到面积系数1.05,则池子面积a=1.05×129.7=136.2m23.2.5池长池宽b=11.4m(与后述平流沉淀池等宽)l=a/b=136.2/11.4=12m3.2.6采用平流式布置折板,分三段,即为相对折板、平行折板和平行直板。

第一、二段采用120度折板,规格为l×b=4130×800mm,厚为50mm,钢筋混凝土制,第三段采用直板,厚为50mm,钢筋混凝土制。

3.2.6.1相对折板取波峰流速v1=0.35m/s,波谷流速v2=0.15m/s2bcosαv1-v2v2=0.6m谷宽b=2bcosα+a=1.4m2折板的通道拐弯处的过水断面面积为通道过水断面的1.2—1.5倍,按此原则对折板进行凑整计算,核算后,确定折板数量为7.5×2×4=60块。

折板的通道拐弯处宽s1=1.2×0.562/3.9×0.35=0.49m则1800拐弯处流速v0=0.562/3.9×0.49=0.29m/s渐放段水损v12-v220.352-0.152=0.5⨯=0.0026mh1=0.52g2⨯9.8渐缩段水损h2=[1+0.1-(f1f2)]2v122g=[1+0.1-(0.61.4)20.352]=0.0057m19.6每个180拐弯处水损hi=30v022g=3⨯0.29219.6=0.0129m∑h=n(h1+h2)+∑hi=3×7×(0.0026+0.0057)+2×0.0129=0.20m3.2.6.2平行折板挑板间流速v=0.185m/s,折板间距b=1.4m折板数量为6.5×2×2=26块折板的地下通道拐弯处阔s2=1.5×0.562/3.9×0.185=1.2m则1800拐弯处流速v0=0.562/3.9×1.2=0.12m/s每一个90平行麦拿伦的水损h=0.62g0v22g=0.6⨯0.185219.6=0.001m每个180拐弯处水损hi=30=3⨯0.12219.6=0.0022m∑h=nh+∑hi=(12+13)×0.001+2×0.0022=0.029m3.2.6.3平行直板取板间流速v=0.1m/s,间距b=1.87m地下通道拐弯处阔l=0.562/3.9×0.1=1.44m∑h=nh=3×3×0.1219.6=0.006m3.2.6.4计算结果综上所述,=50s-1,t=50×15×60=4.5×104(合格)3.2.7排泥系统排泥使用穿孔管排泥,管径dn200mm,每两块板间设一根,共八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折板絮凝池本设计采用折板絮凝池。

折板絮凝池是在絮凝池内,放置一定数量的折板,水流沿折板上、下流动,经过无数次折转,促进颗粒絮凝。

这种絮凝池因对水质水量适应性强,停留时间短,絮凝效果好,又能节约絮凝药剂,因此选用次絮凝池。

设计计算:1.单组絮凝池有效容积Q=30000/24=1250m3/hV=QT=1250*12/4/60=62.5m32.絮凝池长度取 H’=3.25m,B=6.0mL’=V/H’/B=62.5/3.04/6=3.25m絮凝池长度方向用隔墙分成三段,首段和中段均为1.0米,末段格宽为2.0米,隔墙厚为0.15米,则絮凝池总长度为L=3.25+5*0.15=4.0m2.各段分隔数与沉淀池组合的絮凝池池宽为24.0米,用三道隔墙分成四组,每组池宽为B’=[24-3*0.15]/4=5.8875m首段分成10格则每格长度L1=2[5.8875-4*0.15]/10=1.06m首段每格面积为 f1=1.0*1.06=1.06m2通过首段单格的平均流速为 v1=1250/3600/4/1.06=0.082m/s中段分为8格,末段分为7格,则中段和末段的各格格长、面积、平均流速分别为L2=1.36m f2=1.36m2 v2=0.064m/sL3=0.71m f3=1.42m2 v3=0.061m/s3.水头损失计算相对折板取v1=0.14m/s v2=0.27m/sh 1=0.5*(v12-v22)/2g=0.00136m渐缩段水头损失取F1=0.56m2 F2=1.06m2h 2=[1+0.1-(F1/F2)2]v2/2g=0.00082mh=0.312m 平行折板取v=0.2h 1=0.6*v2/2g=0.6*0.22/2/9.81=0.001223m 同理 h 2=0.00378m h 3=0.0042mh=24*0.00082+8*(0.00378+0.0042)=0.083m 平行直板h 1=3*0.1012/2/9.81=0.00156m h=7*0.00156=0.011m 总水头损失为H=0.312+0.083+0.011=0.406m 絮凝池设计两组,每组设一池,每池设计流量/s 0.064m Q 3=,絮凝时间12min t =,设计平均水深为 4.0m H =。

2.设计计算(1)絮凝池有效容积V346.1m 60120.064Qt V =⨯⨯==(2)絮凝池面积f211.5m 4.046.1H W f ===(3)每个池子的净宽'B絮凝池净长度,4.8m L '=则池子的净宽度 2.4m Lf B ''==。

(4)絮凝池的布置絮凝池的絮凝过程为三段:第一段0.3m/s V 1=; 第二段0.2m/s V 2=; 第三段0.1m/s V 3=;将絮凝池垂直水流方向分为6格,每格净宽为0.8m ,每两个为一絮凝段,第一二格采用单通道异波折板;第三、四格采用单通道同波折板;第五、六格采用直板。

(5)折板尺寸及布置(如图3.6所示)折板采用钢丝水泥板,折板宽度0.5m ,厚度0.035m ,折角90°,折板净长度0.8m 。

图3.6 折板尺寸示意图(6)絮凝池长度L 和宽度B考虑折板所占宽度为0.035/2=0.05m,池壁厚250mm ,池底厚300mm,絮凝池的实际宽度B=2.4+0.05×3+0.5=3.05m ;考虑隔板所占长度为0.2m, 絮凝池的实际长度L=4.8+0.2×5+0.5=6.3m 。

因此,由以上计算尺寸对絮凝池进行平面布置,絮凝池平面图如图3.7所示。

第三絮凝区图3.7 折板絮凝池平面布置图(7)各折板的间距及实际流速 第一、 二格:0.27m 0.80.30.064L v Q b 111=⨯==,取b=0.27m 第三、 四格:0.40m 0.80.20.064L v Q b 222=⨯==,取b=0.40m 第四、 六格:0.80m 0.80.10.064L v Q b 333=⨯==,取b=0.80m 0.1m/s 0.080.80.7)(0.270.064L b QV 实谷实谷1≈=⨯+==0.3m/s 0.80.270.064Lb Q V 峰实峰=⨯==0.2m/s 0.80.400.064L b Q V 22=⨯==0.1m/s 0.80.800.064L b Q V 33=⨯==图3.8 折板絮凝池计算简图(8)水头损失h计算参照图3.8。

第一二格为单通道异波折板i 21ih )h n(h hnh h +=+=+∑2gv v ξh 222111-=2g v F F ξ1h 222122⎥⎥⎦⎤⎢⎢⎣⎡⎪⎪⎭⎫ ⎝⎛-+= 2gv ξh 23i = 式中 ∑h ——总水头损失,m ; h ——一个缩放组合的水头损失,m ;i h ——转弯或孔洞的水头损失,m ;n ——缩放组合的个数; 1h ——渐放段水头损失,m ; 1ξ——渐放段段阻力系数;2ξ——渐缩段阻力系数;3ξ——转弯或孔洞处阻力系数; 1F ——相对峰的断面积,2m ; 2F ——相对谷的断面积,2m ; 1v ——峰速,m/s ;2v ——谷速,m/s ;0v ——转弯或孔洞处流速,/m s 。

①第一格通道数为4,单通道的缩放组合个数为4个,n=4164=⨯。

② 3.01.8,下转弯ξ上转弯ξ0.1,ξ0.5,ξ3321==== ③0.3m/s v 1=; ④0.08m/s v 2=; ⑤210.22m 0.80.27F =⨯=; ⑥[]220.78m 0.80.35)(20.27F =⨯⨯+=; ⑦上转、下转弯各为两次,取转弯髙为0.6m ,0.13m/s 0.60.80.064v 0=⨯=;⑧渐放段水头损失:m 102.139.8120.080.090.52g v v ξh 32222111-⨯=⨯-⨯=-= ⑨渐缩段水头损失:m 104.689.820.30.780.220.112g v F F 0.11h 322212212-⨯=⨯⎥⎥⎦⎤⎢⎢⎣⎡⎪⎭⎫ ⎝⎛-+=⎥⎥⎦⎤⎢⎢⎣⎡⎪⎪⎭⎫ ⎝⎛-+=⑩ 转弯或孔洞的水头损失:()m 108.279.8120.133.01.822g v 2ξh 32203i -⨯=⨯+⨯== i 21i h )h n(h h nh h +=+=+∑=()3---⨯+⨯+⨯108.27104.68102.131633 =0.117m 第二格的计算同第一格。

第三格为单通道折板i h 2g v nξh nh h 2i +=+=∑式中 ξ——每一转弯的阻力系数;n ——转弯的个数;v ——板间流速,m/s ; i h ——同上。

计算数据如下:①第三格通道数为4,单通道转弯数为,2464n =⨯=。

②折角为90°,0.6ξ= ③0.2m/s,v =则0.038m 108.279.820.20.624h 2g v nξh 32i 2=⨯+⨯⨯⨯=+=-∑第四格的计算同第三格。

第五格为单通道直板:2g v nξnh h 2==∑式中 ξ——转弯处阻力系数;n ——转弯次数;v ——平均流速,m/s 。

其计算数据如下:①第五格通道数为3,两块直板180°,转弯次数2n =,进口、出口孔洞2个;②180°转弯0.3=ξ,进口孔06.1=ξ; ③v=0.10m/sm 104.149.8120.101.06)(3.122g v nξh 322-⨯=⨯⨯+⨯==∑(8)絮凝池各段的停留时间 第一、二格水流停留时间为:s Q v v t b 122.910.064210.80.50.0354.02.550.8=⨯⨯⨯-⨯⨯=-=11 第三、四格均为122.91s t t 12== 第五、六格水流停留时间为:s 124.880.06420.83.00.0354.02.550.8Q v v t 3b 13=⨯⨯⨯-⨯⨯=-=(9)絮凝池各段的G 值1160μT rH G =式中 G ——速度梯度(1s -); γ——水的容重(3kg/m );μ——水的动力粘度(2s/m kg ⋅) ; T ——反应时间(min ) 水温为20℃,4101.029μ-⨯= 第一段(异波折板):14-96.18s 101.0292122.9120.1171000G -=⨯⨯⨯⨯⨯=第二段(同波折板):14-54.81s 101.0292122.9120.0381000G -=⨯⨯⨯⨯⨯=第三段(直板) :14--317.95s 101.0292124.882104.141000G -=⨯⨯⨯⨯⨯⨯= 絮凝池的总水头损失0.318m h =∑,絮凝时间min 12.36741.4s t ==,则可求得GT 值:4433102104.81741.4741.4101.00.3189.81101.0t μt hρg GT ⨯>⨯=⨯⨯⨯⨯⨯⨯==--∑ 折板絮凝池中水水量19000×10%=1900m 3/d,选用两组折板絮凝池.1. 每个絮凝池设计水量Q=1900/2×24=39.59m 3/h单絮凝池有效容积V=QT,T 取12minV=QT=39.59×12/60=7.918 m 32. 絮凝池长度L ’=V/H ’B,取有效水深H ’=1.5m,单组池宽B=2 mL ’=V/H ’B=7.918/1.5×2=2.64m在长度方向上分三段,首段和中段格宽0.6m,末段格宽1.44m,隔墙厚0.15m. 3.折板布置折板布置首段采用峰对峰,中段采用两峰对齐,末段采用平行直板 (1) 相对折板H 1=0.5(v 12-v 22)/2g式中H 1-折板渐放段水头损失v 1-峰处流速,取0.14m/s v 2-谷处流速,取0.27m/sH 1=0.5(v 12-v 22)/2g=0.5(0.272-0.142)/2×9.8=0.00136m H 2-渐缩段的水头损失F1-相对峰的断面积,0.56m 2F2-相对谷的断面积,1.06m 2H 2=[1+0.1-(F1/F2)2]v 2/2g=0.00082mHi-转弯或孔洞的水头损失,ξ—阻力损失系数,上转弯为1.8,下转弯为3.0V 0—转弯或孔洞流速,为0.304m/sHi=1.8×0.3042/2×9.8=0.0048m(上转弯)Hi=3.0×0.3042/2×9.8=0.014m (下转弯)∑h=n(H 1+ H 2 ) +∑Hi=40×(0.00136+0.00082)+10×(0.00848+0.014) =0.312m(2) 平行折板H=0.6V 2/2g 式中H —折板水头损失 V —板间流速,一般采用0.15--0.25m/s 设计中取V=0.16n/sH=0.6V 2/2g=0.6×0.162/2×9.8=0.00084m Hi=ξv i 2/2g 设计中取v i =0.203m/sHi=ξv i 2/2g=1.8×0.2032/2×9.8=0.00378m(上转弯)Hi=ξv i 2/2g=3.0×0.2032/2×9.8=0.0042m(下转弯) ∑h=24×0.00084+8×(0.00378+0.0042)=0.084m (3) 平行直板H=ξv 2/2g v —平均流速,取0.101m/s H=3×0.1012/2×9.8=0.00156∑h=nH=6×0.00156=0.011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