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九、 苔藓植物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实验材料---藓类

高中生物实验材料---藓类
高中生物实验材料---藓类
苔藓
苔藓植物是一群小型的高等植 物,没有真根和维管组织的分 化,多生于阴湿环境中。
苔藓植物在不毛之地和受干扰后 的次生生境中担当重要的拓荒者 角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北温带和高山生态系统的水土维持方面有 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泥炭藓等种类在园艺和微缩景观设计有着巨 大价值; 也是广泛用于监测空气污染和作为科学研究 上的模式植物。
因此,其在水土保持、涵养水源、CO2 的固 定和森林更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
苔藓植物对水分、矿质营养等特殊的体表吸收方式,利用孢 子进行远距离传播的能力和多样化的营养繁殖方式,使其能 广泛地分布于除海洋以外的地球上绝大部分生境中。
实验:用高倍显微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实验材料:藓类叶片(或者 菠菜叶、番薯叶),新鲜的 黑藻叶
藓类的叶片为单层 叶肉细胞
制作临时装片,低倍镜观察
注意事项:临时装片中的叶 片不能放干了,要随时保持 有水的状态。

关于苔藓的实验报告

关于苔藓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苔藓植物的基本形态和结构;2. 观察苔藓植物的生长环境与生长条件;3. 探讨苔藓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二、实验材料1. 苔藓植物样本(选取不同种类的苔藓植物);2. 显微镜;3. 实验室培养皿;4. 玻璃棒;5. 水和营养液;6. 恒温培养箱;7. 纸巾、剪刀、镊子等。

三、实验方法1. 观察苔藓植物的基本形态和结构(1)将苔藓植物样本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叶片、茎、根等结构;(2)记录苔藓植物的叶片、茎、根的形态特征。

2. 观察苔藓植物的生长环境与生长条件(1)选取不同种类的苔藓植物,观察其在自然环境中的生长环境;(2)记录苔藓植物生长的土壤、水分、光照等条件。

3. 探讨苔藓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分析苔藓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2)探讨苔藓植物在土壤形成、水源保护、空气质量等方面的作用。

四、实验步骤1. 观察苔藓植物的基本形态和结构(1)将苔藓植物样本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叶片、茎、根等结构;(2)记录苔藓植物的叶片、茎、根的形态特征,如叶片的形状、茎的粗细、根的形态等。

2. 观察苔藓植物的生长环境与生长条件(1)选取不同种类的苔藓植物,观察其在自然环境中的生长环境;(2)记录苔藓植物生长的土壤、水分、光照等条件。

3. 探讨苔藓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分析苔藓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2)探讨苔藓植物在土壤形成、水源保护、空气质量等方面的作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苔藓植物的基本形态和结构实验结果显示,苔藓植物具有叶片、茎、根等结构。

叶片扁平,茎细长,根细小。

不同种类的苔藓植物在形态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2. 苔藓植物的生长环境与生长条件实验结果显示,苔藓植物生长在潮湿、阴凉的环境中,对水分和光照的要求较高。

不同种类的苔藓植物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有所不同。

3. 苔藓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苔藓植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根系可以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2)苔藓植物可以净化水源,吸收有害物质,提高水质;(3)苔藓植物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苔藓蕨类植物实验报告

苔藓蕨类植物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基本形态结构、生长环境以及生殖方式,掌握显微镜观察方法,并学会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苔藓植物(葫芦藓)、蕨类植物(肾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镊子、解剖针、剪刀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实验台、培养皿、水、酒精、碘液等。

三、实验步骤1. 观察苔藓植物(1)将葫芦藓放在载玻片上,用解剖针轻轻挑取一小块苔藓组织。

(2)在显微镜下观察苔藓组织的横切面,记录其叶片、茎、根的结构特征。

(3)观察苔藓叶片的细胞结构,记录其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等特征。

2. 观察蕨类植物(1)将肾蕨放在载玻片上,用解剖针轻轻挑取一小段蕨类植物组织。

(2)在显微镜下观察蕨类植物组织的横切面,记录其叶片、茎、根的结构特征。

(3)观察蕨类叶片的细胞结构,记录其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等特征。

3. 观察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殖方式(1)观察苔藓植物的孢子囊,记录其形状、大小、位置等特征。

(2)观察蕨类植物的孢子囊,记录其形状、大小、位置等特征。

(3)观察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殖细胞,记录其形状、大小、位置等特征。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苔藓植物(1)叶片:葫芦藓的叶片呈长条形,扁平,细胞壁较厚,细胞质较少。

(2)茎:葫芦藓的茎细长,无节,细胞壁较薄,细胞质较多。

(3)根:葫芦藓的根为假根,无根毛,细胞壁较厚,细胞质较少。

(4)生殖方式:葫芦藓的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孢子囊位于叶片背面,成熟后释放孢子。

2. 蕨类植物(1)叶片:肾蕨的叶片呈羽状复叶,细胞壁较厚,细胞质较多。

(2)茎:肾蕨的茎为根状茎,细胞壁较厚,细胞质较多。

(3)根:肾蕨的根为不定根,细胞壁较厚,细胞质较多。

(4)生殖方式:肾蕨的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孢子囊位于叶片背面,成熟后释放孢子。

五、实验结论1.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均为非种子植物,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

2. 苔藓植物具有叶片、茎、根的结构,但根为假根,无根毛。

苔藓生长的观察实验报告

苔藓生长的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苔藓植物的生长特点及其生态环境要求。

2. 观察苔藓植物的生长过程,记录其生长周期和变化。

3. 分析影响苔藓植物生长的因素。

二、实验材料1. 苔藓植物(选择生长状况良好的苔藓种类)。

2. 透明塑料培养皿(2个)。

3. 砂纸、剪刀、尺子、标签纸、记号笔等工具。

4. 营养土、清水、黑色塑料袋、温度计等。

三、实验方法1. 将苔藓植物从自然环境中采集,选择生长状况良好的个体,将其放入培养皿中,用剪刀剪去多余的部分,保持培养皿内苔藓植物的生长面积一致。

2. 将培养皿分别标记为A、B,其中A培养皿放置在光照条件下,B培养皿用黑色塑料袋覆盖,模拟黑暗环境。

3. 在A、B两个培养皿中分别加入适量的营养土,用砂纸将培养皿底部磨平,确保苔藓植物能够均匀地铺展在土面上。

4. 将培养皿放置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温度变化。

5. 每天定时观察并记录苔藓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叶片颜色、生长速度、高度等。

6. 观察并记录苔藓植物在光照和黑暗环境下的生长差异。

7. 定期向培养皿中喷洒清水,保持土壤湿润。

8.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苔藓植物的生长状态,如发现病虫害等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对苔藓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记录,以下为实验结果:(1)叶片颜色:在光照条件下,苔藓植物的叶片颜色为绿色,而在黑暗环境下,叶片颜色逐渐变为灰绿色。

(2)生长速度:在光照条件下,苔藓植物的生长速度较快,叶片逐渐展开,而在黑暗环境下,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叶片展开程度较低。

(3)高度:在光照条件下,苔藓植物的高度较高,而在黑暗环境下,高度较低。

2. 分析与讨论(1)光照对苔藓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光照对苔藓植物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

在光照条件下,苔藓植物的叶片颜色、生长速度和高度均优于黑暗环境。

这可能与光照条件下,苔藓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有关。

初中科学 苔藓植物

初中科学 苔藓植物

雄生殖托: 托盘状
雌生殖托: 指状
毛地钱:雄株,具毛
(二)葫芦藓(Funaria hygrometrica)
属藓纲、真藓目、葫芦藓科 习性:小型土生藓类 配子体形态结构
茎:分化为表皮、皮层和中轴 叶:1层细胞,具中肋 假根:单列细胞
配 子 体
叶 子 具 一 层 细 胞
孢子体
孢蒴 蒴帽
孢子体:寄生于配子体上
二、生活史
为孢子减数分裂,配子体占优势的异型世代交 替;孢子萌发成配子体时经过原丝体阶段。
孢子
芽体
原丝体
假根
孢子母细胞 减数分裂 孢子(n)
孢蒴 (2n) 孢子体世
代(无性世
孢子体(2n) 代)(2n)
配子体世 代(有性 世代)(n)
原丝体(n) 配子体(n)
精子(+)
精子器(n)
苔藓植物(Bryophyte)
第一节 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苔藓植物的分类及代表种类 第三节 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经济价值
第一节 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一、植物体的形态结构
配子体:为形态构造简单的小型多细胞绿色高等植物 叶状体:有背腹之分,细胞多层,假根单细胞 拟茎叶体:有类似茎叶的分化,假根单列细胞
角苔纲(Anthocerotae/Anthocerotopsida)
角苔目(Anthocerotales)
三纲的主要特征比较
项 配子体

孢子体
原丝体
藓 拟茎叶体,辐射对称;假 蒴柄坚挺,在孢蒴成熟 发达,1个
纲 根单列细胞;茎内多有中 之前伸长;有蒴盖、蒴 原丝体可
轴的分化;叶常具中肋, 轴、蒴齿、环带构造, 产生多个
在茎上螺旋状排列

实验 苔藓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

实验 苔藓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

实验苔藓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一、实验目的了解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及生殖方式;二、实验内容苔藓植物形态结构特征及生活史的观察;三、实验材料苔藓植物:地钱(Funaria hygrometrica),葫芦藓(Funaria hygrometrica)等。

四、实验用品显微镜、解剖镜;放大镜、解剖针、镊子、刀片、钢笔、铅笔、小尺、培养皿、载玻版、盖玻片、滴瓶、清水等。

五、实验方法(一)苔藓植物形态结构特征及生活史的观察1、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1)地钱的配子体(如图:5-1)(采集地点:阴湿的墙脚、水沟边上、井内。

)①配子体的形态:植物体是配子体,扁平二叉分枝的叶状体,匍匐生长,上面叫背面,深绿色。

生有杯状的胞芽杯,杯里生长许多无性生殖的胞芽。

从胞芽杯中挑出胞芽,置载玻片上,加水,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

可见其细胞分为含叶绿体细胞、贮藏脂肪的细胞、着生假根的细胞三种,含叶绿体细胞内有多个叶绿体颗粒,呈绿色,贮藏脂肪的细胞黄褐色,着生假根的细胞无色。

叶状体的下面叫腹面,生有许多细长、白色的假根,假根两旁生有紫色鳞片。

地钱是雌雄异株植物。

雌株上产生雌生殖托。

雌生殖托是在一个柄的顶端生有若干指状芒线组成的星状体,芒线间的两侧有颈卵器,芒线通常下卷,使颈卵器倒悬在芒线之间。

雄株上生雄生殖托,雄生殖托是在一个柄的顶端生有一个八芒的盘状体,在盘状体的上部生有若干小腔,每一个小腔里有一个精子器。

②配子体的构造:取地钱叶状体横切,将其切片置显微镜下观察,区分各部分:上表皮:一层细胞,其间有气孔,气孔里有烟囱状构造,不能关闭。

气孔之下是气室,各室之间是单层、含叶绿体较少的细胞构成的室壁。

同化组织:气室底部有许多含叶绿体较多的细胞,壁薄,排列疏松,不整齐,常有几个细胞连成丝状分枝,下端固着,顶端游离。

贮藏(薄壁)细胞:同化组织之下是多层薄壁细胞,体大、横生、排列紧密,含叶绿体少许或无,这些细胞中含淀粉、油滴、水分等物质。

苔藓植物门实验报告

苔藓植物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苔藓植物的基本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2. 观察苔藓植物在显微镜下的形态特点。

3. 比较苔藓植物与其他高等植物的结构差异。

二、实验材料1. 苔藓植物样本:葫芦藓、墙藓、黑藓等。

2. 显微镜及配套设备。

3. 纸张、铅笔、剪刀、放大镜等。

三、实验方法1. 观察苔藓植物样本,记录其外观形态、生长环境等基本信息。

2. 将苔藓植物样本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叶片、茎、根等器官的形态结构。

3. 比较苔藓植物与其他高等植物的结构差异,如维管组织、配子体等。

四、实验步骤1. 观察苔藓植物样本外观形态葫芦藓:叶状体呈葫芦状,绿色,生于阴湿环境中。

墙藓:叶状体扁平,绿色,生于墙壁、岩石等阴湿环境中。

黑藓:叶状体扁平,黑色,生于阴湿土壤中。

2. 显微镜下观察苔藓植物器官结构葫芦藓:叶片扁平,叶状体呈葫芦状,无真正的根和茎。

细胞排列紧密,叶状体边缘有密集的细胞,形成边缘细胞层。

墙藓:叶片扁平,叶状体呈扁平状,无真正的根和茎。

细胞排列紧密,叶状体边缘有密集的细胞,形成边缘细胞层。

黑藓:叶片扁平,叶状体呈扁平状,无真正的根和茎。

细胞排列紧密,叶状体边缘有密集的细胞,形成边缘细胞层。

3. 比较苔藓植物与其他高等植物的结构差异苔藓植物与其他高等植物的主要区别在于:(1)维管组织:苔藓植物无真正的维管组织,其茎、叶等器官的细胞紧密排列,形成一定程度的输导组织。

(2)配子体:苔藓植物的配子体世代占优势,其生活史起始于孢子萌发,产生线状的原丝体,进而发育成叶状体或茎叶分化的植物体。

(3)生殖方式:苔藓植物采用孢子繁殖,无种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苔藓植物的外观形态、生长环境等基本信息与实验前预期相符。

2.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苔藓植物器官结构特征与文献资料描述相符。

3. 苔藓植物与其他高等植物的结构差异明显,主要表现在维管组织、配子体和生殖方式等方面。

六、实验结论1. 苔藓植物是一群小型的高等植物,具有独特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苔藓植物教案

苔藓植物教案

苔藓植物教案苔藓植物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葫芦藓的形态结构和生殖等特点,进而了解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对自然界的意义。

2.通过对葫芦藓的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实验能力。

3.通过对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思维能力。

4.通过了解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科学的价值观;通过了解葫芦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特点,使学生树立植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葫芦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殖的特点,是学生了解苔藓植物主要特征的基础,同时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苔藓植物虽然比藻类植物高等,但还是只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不能摆脱水的限制,使它在进化上所处的位置仍然比较低等。

因此,葫芦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殖的特点及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对学生理解苔藓植物在进化上的位置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这两部分知识应确定为重点。

2.难点分析:葫芦藓生殖器官的结构比较复杂,又由于受到条件限制,不易观察到,所以这部分知识应确定为难点。

葫芦藓的受精过程离不开水,这点与绿色开花植物受精过程不需要水这个条件有很大不同,因此,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加之,葫芦藓的受精过程不易观察到,所以,这部分知识也应确定为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一、本课题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1.引言:请学生观察玻璃缸内的水绵和盆栽的葫芦藓(或小墙藓)提出问题: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何不同?当学生答出:水绵生活在水中,葫芦藓生活在陆地上时,再给学生出示葫芦藓的生境图,使他们了解到葫芦藓生活于陆地上阴湿的地面和背阴的墙壁上,并引导他们答出这些毛茸茸像绿色绒毯一样的植物在植物界中属于苔藓植物,从而引出苔藓植物的课题。

2.葫芦藓:(1)事先准备好新鲜的葫芦藓,分小组让学生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葫芦藓的形态和颜色,用尺子测量一下它的高度,并提出问题讨论:①葫芦藓植株呈什么颜色?植株平均高度是多少?②葫芦藓的假根与绿色开花植物的根相同吗?③葫芦藓的茎与叶与绿色开花植物的茎与叶相比较有何特点?(2)组织学生在认真观察、讨论的基础上回答出:葫芦藓植株颜色为绿色,植株的高度约为1~3厘米;它没有像绿色植物那样的真根,只有假根,假根只起固定植物体的作用,不起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所以葫芦藓的假根与绿色植物的根有很大的不同;葫芦藓有茎和叶,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这些地方是与绿色开花植物相同的特点,但是葫芦藓的茎比较柔弱、叶又小又薄,而且茎和叶中都没有输导组织,这些都是区别于绿色植物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内容与方法
苔纲一般特征
配子体为叶状体或有茎、叶分化。多 为背腹式。孢子体无蒴轴、无蒴齿。孢 蒴内有弹丝,原丝体不发达。以地钱为 例。
地钱为绿色分叉的叶状体,平铺 于地面。
上面表皮有斜方形 网纹,网纹中央有 白点。下面有假根 和鳞片。植物体前 端凹口处有顶端细 胞,是地钱的生长 点部分。
地钱为雌雄异株植物,雌雄株上 形成雌、雄生殖托。
地钱雄生殖托
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地钱雄生殖托
孢子体形态
基足 蒴柄 孢蒴 孢子 弹丝
地钱生活史
藓纲的一般特征:
配子体有茎、叶的分化。无背腹之分。 孢蒴内有蒴轴、无弹丝。成熟时多盖裂。 原丝体发达,可发育成多个植物体。
葫芦藓
植物体有茎、叶分化。 叶丛生。叶片除中肋外, 均为单层细胞。
茎由表皮、皮层和中 轴3部分组成。中轴并非 真正的输导组织。
实验九 苔藓植物
实验目的 1. 掌握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2. 掌握苔纲与藓纲的主要区别。 3.了解苔藓植物在植物界系统演化中地位。 4.了解高等植物与低等植物的区别。
实验材料和用品
地钱叶状体横切永久制片、地钱雌生殖 托纵切永久制片、地钱雄生殖托纵切永 久制片、葫芦藓雌生殖枝纵切永久制片、 葫芦藓雄生殖枝纵切永久制片等等。显 微镜、擦镜纸。
地钱叶状体切面图
.地钱配子体剖面观
地钱还可以 形成胞芽,进行 营养繁殖。胞芽 生于叶状体背面 中肋上的芽杯中。 雌雄植物体均可 产生胞芽。胞芽 与母体性别相同。
地钱胞芽杯
地钱胞芽杯
地钱胞芽
雌生殖托 伞形,下 垂8—10 条指状芒 线,在芒 线间生有 倒悬的颈 卵器。颈 卵器外有 薄膜包围, 称蒴苞。
为雌雄同株植物,雌 雄生殖器官生于不同枝 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雌枝
雄枝
颈卵器着 生在枝顶 端。有长 柄。
雄器苞中有 精子器和侧 丝。精子器 棒状,内有 具两条鞭毛 的精子。
精子借助水游到颈卵器附近,进入颈卵器, 与卵结合形成合子,合子在颈卵器内发育成 胚,,胚再发育成孢子体。
孢子体由孢蒴、蒴柄、基足3部分组成。孢 蒴外有蒴帽。孢蒴由蒴盖、蒴壶和蒴台组成。
蒴壶最外层有1层表皮细胞。表皮以内为多 层细胞形成的蒴壁,蒴壁中有较大的细胞间隙, 称气室。蒴壶中央为蒴轴。
蒴壶和蒴盖相接临处有环带,内侧生有蒴 齿。
葫芦藓孢子体
葫芦藓孢子体
孢子成熟后, 由孢蒴中散 出,发育成 原丝体。原 丝体由绿丝 体、轴丝体 和假根组成。
原丝体上形成配子体
实验报告
1.绘地钱叶状体横切细胞结构图 2.绘葫芦藓雄生殖枝纵切简图。
地钱雌生殖托
地钱雌生殖托
地钱雌生殖托
颈卵器为瓶状,分 为颈部和腹部,颈部 的外壁由1层细胞组成, 中央有一串颈沟细胞。 腹部由多层细胞组成。 中央有1卵细胞。卵细 胞与颈沟细胞之间为 腹沟,有1腹沟细胞。
雄生殖托圆 盘状,内有 许多精子器 腔,在腔内 生有精子器。 精子器卵圆 形,壁由1层 细胞构成, 内有许多具 两条鞭毛的 精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