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需求不足:CPI涨幅降至两年半来最低 PPI连续5个月负增长——经济增速仍显放缓迹象
“三驾马车”乏力 5月经济数据或将继续下行

“三驾马车”乏力5月经济数据或将继续下行5月全国宏观数据或将延续4月的低迷状态。
在全国5月宏观经济数据即将公布之际,多家机构和学者对5月宏观经济数据预测显示,5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将会继续小幅回落,此外,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以及出口在本月也将保持缓慢增长趋势。
业内人士指出,受此影响,未来稳增长将会被宏观调控政策所进一步强调。
CPI或将继续小幅回落继4月CPI回落0.2个百分点至3.4%之后,5月受蔬菜以及食品价格下降影响,CPI或将会继续回落。
其中,兴业银行预测显示,本月CPI的增幅可能处在3.1%-3.3%之间,中间值为3.2%,较4月回落0.2个百分点。
除兴业银行,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以及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也预计5月CPI将会同比增长3.2%。
此外,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更是预计,本月CPI涨幅将会低于3.2%。
在王军看来,包含蔬菜等食品价格下降的表现是导致5月物价上涨压力放缓的重要原因。
如王军所述,进入5月以来,包含猪肉、蔬菜在内的多种产品价格出现下降趋势。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以来猪肉价格继续下跌,进入中旬猪肉价格降至12.37元/斤,比上旬跌幅1%。
三驾马车普遍乏力在物价上涨压力放缓的同时,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5月也或将延续低增长趋势。
投资方面,申银万国首席分析师李慧勇预计,5月投资增速将会回落至20%,而兴业银行更是预计5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下滑到20%以下。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前4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仅增长20.2%,增速已经较1-3月回落0.7个百分点。
外贸领域,李慧勇分析认为,受欧盟及新兴经济体复苏乏力影响,5月进出口增幅都将不足以带动经济增长。
消费方面,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预计,由于4月一定程度上透支了五一假期,5月增速将会有波动,消费增速缓慢向上的过程会有一些曲折。
在4月各项指标出台后,尽管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来抑制经济下行趋势,但由于从政策出台到见效需要一段时间,加上国际方面欧洲债务危机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对国内经济影响可能加大;国内方面目前虽然一批大型项目通过审批或将重新投入施工,但从项目通过审批到真正形成工作量也存在时间滞后,如此滞后时间延长,经济见底时间也有可能延后。
全球经济面临“滞胀”风险 中国经济走“V字”

全球经济面临“滞胀”风险中国经济走“V字”文 / 本刊记者 刘馨蔚全球经济面临进入高通胀新时代的风险,各大央行需要对通胀加以控制。
滞胀风险笼罩全球经济,经济增长前景疲软和金融脆弱性加剧同时出现。
对此,国际清算银行建议,政策制定者必须推进改革以支持长期增长,并为更正常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奠定基础。
国际清算银行行长Agustín Carstens称,各大央行面临的挑战将是在控制通胀的同时,尽量减少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果断行动可能是关键。
他表示:“通过对软着陆和硬着陆的分析,我们得到了一个强有力的结果,即如果你及时果断地收紧政策,你更有可能实现软着陆。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IMF原副总裁朱民近日表示,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走向“三低一高”——低增长、低利率、低通胀、高债务。
2021年经过疫情的强刺激以后,变成了“三高一低”——高增长、高通胀、高债务、低利率。
“如何在经济放缓的情况下,真正有效地促进经济恢复并摆脱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带来的挑战,是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
”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说。
避免贸易限制,打破滞胀格局美国企业研究所经济学家德斯蒙德·拉赫曼认为,当前有两个因素使得全球经济前景变得暗淡。
一是各央行都在收紧货币政策,以控制高通胀。
二是多个薄弱环节导致全球经济“同步放缓”。
“石油和粮食价格不断走高,加之疫情下全球供应链脆弱,全球经济出现滞胀。
在更糟糕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出现全球经济衰退。
”拉赫曼称。
在《报告》中,世行将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与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时期”进行对比,发现三个相似点:一是主要经济体长时间实行高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随后出现供应紧张,全球通胀高企;二是长期增长前景疲弱;三是随着发达经济体收紧今年年初,世界银行曾预测,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率约为4.1%。
近日,世行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将此前的预测大幅下调至2.9%,并警示“滞胀”风险。
通胀已得缓解CPI或现负增长

历数一年以来CP疯 长的原因 ,说全是食 品惹的 担忧可能 出现的通货紧缩问题。就在 1 月7 l I 0 E ,澳大 个百分点 ,当天澳 祸或许有些偏颇 ,但食品对于CP的影 响无疑是首要 利亚央行率先宣布下调 基准利率 1 I
因素。雪灾、地震期 间,食品的相对短缺催生了相对 大利亚股市扭转了早盘大幅下挫的局面 ,收盘大幅上 的高价格 ,食 品价格已经成了C I P变化的晴雨表 。此 涨 。市场人 士普遍 认为 ,这 为各 国央行采取联 合行 番众 多专 家对CP的乐观预测 ,暂时缓解 了人们对于 动 、进而放松货币政策提供 了样板依据。果然 ,随即 I
中国宏观 经济学会秘 书长王建教授表示 ,去年下 以及通货紧缩。如果在经济开始下滑的时候不及时出
半年到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 出现了减速。他说 ,
8 月份我国用电量实际增长 出现了非常 明显 的下滑 。
台有关措施 ,则经济下滑的趋势需要更大的力度和更 长的时间才能挽救 回来。与此同时 ,北京大学中国经
CI P的悲观 。
各 国央行都采取 了利率下调的措施。 各央 行降息 的行为 ,是货 币政策放 松的集 中体
通 货 紧缩 成 首 要 矛盾
现。专家分析 ,欧英 以及美联储也将采取类似 的政策
在论坛上 ,龚方雄还对现阶段我国通货膨胀 的状 放松货币政策。反观我国,任若恩对 目前的紧缩货币 况进行 了分析 。他认为 ,我国的货 币供应量增长对本 也表达了看法。他认 为,本轮通胀压力主要不是 由于
价格 ,其他六小类则是三升三降。他认 为,这支持了
其一是影 nCP的首要原 因仍然是食品价格 ,其二是 我 国通胀压力是结构性的说法 ,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压  ̄ I
今年年底 的CP水平 并不是最低水平 ,明年有可能进 力是外部输入。 I
历次通胀通缩看逃不掉的经济周期

历次通胀通缩看逃不掉的经济周期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从中国历次通胀通缩看逃不掉的经济周期2016-01-13 07:03:14来源:作者:宗华烨森德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森德究所高级研究员宗华烨撰文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多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理论上,我们将物价普遍持续上涨或下跌认定为通胀或者通缩,经济学界对通胀和通缩还没有一致的界定方法。
本文,笔者将CPI物价指数连续上涨或下跌两个季度以上作为通胀或通缩的衡量,判断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五次通胀和三次通缩,时间都持续长达一年以上。
这篇文章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根据统计局最新的数据,中国第三季度的GDP增速是%,已经跌破了7%。
虽然比预期要高上%,但是在这新增的%里,有多少是过剩的产能,有多少是并不能带来任何收益的投资,又有多少是经过展期的债务,都是个很大的未知数,如果刨去这些部分,那么真实的GDP增速,可能已经令人相当不乐观了。
增速下降并不是一个令人恐惧的问题,令人恐惧的问题是面对增速的下降我们的政府会不会再次采用像上一届政府的4万亿投资那样误国十年的政策。
宽松政策除了为以后的经济埋下更大的隐患之外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因为新增出来的货币并没有真正流向消费端和最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
如果印钞票能挽救整个国家的经济,那么津巴布韦就是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金融帝国了。
我们一再提醒,经济的运行就像这个星球的春夏秋冬一样,冬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直面冬天已经来临。
已经到了直面冬天,拿出勇气面对我们这几十年积累下的种种问题的时候了。
作为一个伴随着这个国家成长起来的人,我惊叹这个国家三十年来的奇迹,也坚信我们这个一路咬着牙,含着血和泪走过的民族一定是可以熬过这个冬天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多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理论上,我们将物价普遍持续上涨或下跌认定为通胀或者通缩,经济学界对通胀和通缩还没有一致的界定方法。
本文,笔者将CPI物价指数连续上涨或下跌两个季度以上作为通胀或通缩的衡量,判断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五次通胀和三次通缩,时间都持续长达一年以上,下图中标记的分别是这几次通胀、通缩达到极值的年份。
中国历次通胀通缩看逃不掉的经济周期

从中国历次通胀通缩看逃不掉的经济周期2016-01-13 07:03:14 来源:和讯网作者:宗华烨森德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森德究所高级研究员宗华烨撰文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多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理论上,我们将物价普遍持续上涨或下跌认定为通胀或者通缩,经济学界对通胀和通缩还没有一致的界定方法。
本文,笔者将CPI物价指数连续上涨或下跌两个季度以上作为通胀或通缩的衡量,判断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五次通胀和三次通缩,时间都持续长达一年以。
这篇文早具有一疋参考意义。
根据统计局最新的数据,中国第三季度的GDP增速是6.9%,已经跌破了7%虽然比预期要高上0.1%,但是在这新增的6.9%里,有多少是过剩的产能,有多少是并不能带来任何收益的投资,又有多少是经过展期的债务,都是个很大的未知数,如果刨去这些部分,那么真实的GDP增速,可能已经令人相当不乐观了。
增速下降并不是一个令人恐惧的问题,令人恐惧的问题是面对增速的下降我们的政府会不会再次采用像上一届政府的4万亿投资那样误国十年的政策。
宽松政策除了为以后的经济埋下更大的隐患之外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因为新增出来的货币并没有真正流向消费端和最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
如果印钞票能挽救整个国家的经济,那么津巴布韦就是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金融帝国了。
我们一再提醒,经济的运行就像这个星球的春夏秋冬一样,冬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直面冬天已经来临。
已经到了直面冬天,拿出勇气面对我们这几十年积累下的种种问题的时候了。
作为一个伴随着这个国家成长起来的人,我惊叹这个国家三十年来的奇迹,也坚信我们这个一路咬着牙,含着血和泪走过的民族一定是可以熬过这个冬天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多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理论上,我们将物价普遍持续上涨或下跌认定为通胀或者通缩,经济学界对通胀和通缩还没有一致的界定方法。
本文,笔者将CPI物价指数连续上涨或下跌两个季度以上作为通胀或通缩的衡量,判断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五次通胀和三次通缩,时间都持续长达一年以上,下图中标记的分别是这几次通胀、通缩达到极值的年份。
ppi-cpi剪刀差

ppi-cpi剪刀差
CPI和PPI的剪刀差,主要指同一个月份CPI和PPI数据之间存在较
大的数值差异。
CPI和居民消费物价有关,而PPI则与生产者所需的原材
料价格有关。
以2021年的情况为例,大宗商品涨价的力度较大,因此
PPI连续多个月出现了接近10%甚至个别月份高于10%的状况。
在同一时期,CPI数据则徘徊在3%以下,甚至部分月份不足2%。
这种背景下,CPI
数据和PPI数据就产生了巨大的鸿沟。
这就是CPI和PPI的“剪刀差”。
出现剪刀差的情况比较复杂,但根本原因是CPI的影响因素传导不到PPI
数据上,或影响PPI的因素传导不到CPI数据上。
以上文的2021年为例,猪肉价格的持续下跌对CPI数据的增长造成了不少拖累,而居民收入增速
缓慢也导致了消费的疲弱,这使得生产厂商无法通过顺利涨价的方式,向
居民转移“大宗商品涨价导致原材料上涨”产生的成本。
消费市场cpi下降意味着什么?

消费市场cpi下降意味着什么?cpi下降意味着什么CPI是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特定时间内居民生活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变动的参考指标。
CPI下降意味着物价水平整体下降,即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会导致经济萎缩,社会就业率下降,购买力减弱,生产活动受到抑制,人民币实际购买力增强,但债务负担加重。
因此,当CPI出现下降趋势时,需要采取措施刺激经济增长,加快物价上涨,避免经济衰退。
CPI下降对于经济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通货紧缩会导致贷款利率上升,额度下降,对企业生产和消费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通货紧缩加剧了国内经济竞争,国际贸易和货币政策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企业投资和管理成本。
最后,物价滞涨还会激发社会不满,导致社会稳定性的下降,进一步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
为缓解通货紧缩,政府可以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刺激消费和投资,扩大银行贷款量,降低利率,减轻税收负担等,从而刺激物价上涨。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强市场监管,杜绝不正当的价格垄断和恶意囤积,防范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
因此,在CPI下降的时候,政策制定者需要对经济状况做出审慎的判断,实施合适的措施,避免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如何看待CPI的上涨和下跌?CPI上涨标志着通货__的发生,也就是钱不值钱了,CPI下降则标志着通货紧缩。
但是,CPI衡量通胀有着种种缺陷。
最明显的,就是消费者消费的商品实际上是在不断变化的,以一特定篮子的货物来衡量显然不科学。
更不用提我国在采用CPI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统计上的不完善之处。
因此,CPI的结果只应该作为一个指向性的参考。
为什么cpi下降美元会跌美国CPI数据:通胀年率仍远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但这应该加强了美联储放缓加息步伐的理由,而美联储的终端利率可能倾向于超过5%。
美国CPI意外下跌,导致纳斯达克指数大涨,美元大幅下跌。
这不是什么大意外,但方向是一样的。
你可以说,市场嗅到了这一点,今天股市在数据发布之前大涨,数据发布之前,标普500指数期货出现了可疑的波动,可以在一分钟的图表上看到。
物价水平cpi下降意味着什么?

物价水平cpi下降意味着什么?cpi下降意味着什么?与cpi上涨相反,cpi下降会导致我们日常消费品价格下跌,从而提升了居民的购买能力,我们的钱也更值钱了一些。
但是同样的,如果cpi下降的过多也会产生很不好的连锁反应,比如对于一些生产日常消费品的企业来说,利润会降低,这样就会导致生产积极性遭受打击,从而可能较少市场的供给量,降低生产必定也会降低人员雇佣数量,这样一来会导致一些人失业等等。
cpi下降的过低还会造成通货紧缩,导致货币流通的速度变慢,企业减少投资,居民减少购买,这样一来大量的资金会成为不流通的死前,会严重限制国家经济增长。
表面上看,cpi下降让我们的钱更值钱了,也能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多的东西,看似是对一般消费者好,但是如果长时间如此,会影响到企业的生产,会导致一些人失业,会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这些最终所影响到的,还是我们普通的消费者。
cpi是什么意思啊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简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它是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优点是能及时反映消费品供给与需求的对比关系,资料容易搜集,能够迅速直接地反映影响居民生活的价格趋势。
其缺点是范围较窄,只包括社会最终产品中的居民消费品的这一部分,因而不足以说明全面的情况。
CPI是一个滞后性的数据,但它往往是市场经济活动与政府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CPI稳定、就业充分及GDP增长往往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目标。
不过,从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CPI的稳定及其重要性并不像发达国家所认为的那样“有一定的权威性,市场的经济活动会根据CPI的变化来调整”。
CPI是越高好还是越低好?cpi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
CPI越高说明消费物价指数的CPI涨幅过大可能导致经济前景不明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需求不足:CPI涨幅降至两年半来最低PPI连续5个月负增长
经济增速仍显放缓迹象
随着国际粮价、油价的反弹,以及恶劣天气导致食品价格回升,CPI很可能很快反弹。
前期受到高通胀的威胁,一些可以控制的调价项目被‚缓臵‛,随着高通胀阴影的散去,不少调价已‚箭在弦上‛。
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8%。
这一微弱涨幅不仅低于6月份的2.2%,且为2010年2月以来首次跌至2%以下。
CPI涨幅重回‚低速区‛,得益于食品等许多关乎民生的价格涨势趋缓。
但不容忽视的是,通胀水平的快速降温背后,也透射出经济增速放缓、有效需求下降的信号。
‚低价时代‛并未到来
7月份CPI涨幅进入‚1字头‛区域消息公布后,有评论认为中国已经进入了低价格时代。
但事实上,说当前是‚低价时代‛,言过其实。
从居民生活体验来说,大多数人应该不会认同‚低价时代‛的说法。
应该看到,目前的CPI涨幅虽明显放缓,但依然是在每月上涨,对于居民家庭来说,每月的生活成本依然是在上升。
更重要的是,当前的平缓态势能够持续多久还很难说。
随着国际粮价、油价的反弹,以及恶劣天气导致食品价格回升,CPI很可能很快反弹。
前期受到高通胀的威胁,一些可以控制的调价项目被‚缓臵‛,随着高通胀阴影的散去,不少调价已‚箭在弦上‛。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去年7月份CPI涨幅恰是全年高点,达到6.5%。
因此,今年7月CPI达到近期低点,与去年同期基数较高有很大关系,而从去年下半年CPI涨幅逐月走低的曲线来看,今年下半年CPI同比涨幅回升可能性不小。
有效需求不足有隐忧
价格实际水平不低,但当前的CPI涨幅确实到了相对较低的水平。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价格涨幅的下降,反映出有效需求不足。
7月CPI增幅下降,除了前期油价下调、食品价格下降明显等因素,还有PPI负增长的传导影响。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 2.9%,环比下降0.8%。
1—7月平均,PPI同比下降1%。
PPI近5个月来连续负增长,表明生产经营活动减少,需求偏弱,折射出经济下滑风险。
‚CPI下行是经济增速放缓的结果,但如果CPI持续下行,会进一步影响投资意愿,导致企业盈利水平下降,反过来影响经济增长。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说。
有效需求不足已成为当前最需要重视的问题。
外部经济环境总体偏冷,对我国的外贸和出口型工业带来明显抑制作用。
投资则难回高点,高强度的政府投资有很多效率与公平方面的弊端,民间投资在经济未见起色时又很难启动。
而以当前的物价绝对水平和尚待改善的收入分配结构来看,短期内消费也很难发挥更大的贡献率。
物价绝对水平依然处于高位,而CPI、PPI涨幅伴随着经济下行风险加大而明显下降,这样的格局给下一步的宏观调控也带来难题。
新闻延伸
经济学家评述:
中国经济还在筑底虽未回升也未失速
据新华社北京8月9日电‚7月份的工业增速仍略有回落,不过回落的幅度不大。
中国经济缓中趋稳态势并没有改变,稳增长的政策效果正在显现,但还需要有一个过程。
目前,经济仍在筑底过程中。
‛中国经济下半年第一个月的主要数据,9日正式发布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说。
‚内需表现是比较稳定的。
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没有立刻出现回升,但也没有失速。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认为,对工业增速的继续放缓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但没有必要过度担心,中国经济并没有出现硬着陆。
王军认为,工业增速在7月份的继续回落,提醒人们稳增长是个长期艰巨的任务。
中国经济的企稳回升,需要一定的时间。
特别是在世界经济依然低迷,国内经济面临深层次结构性矛盾的情况下,要做好长期努力的准备。
针对目前的情况,下一步稳增长政策可以考虑进一步加大力度,在信贷方面进一步强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在存款准备率方面可以考虑继续下调。
物价涨幅的回落为稳增长提供了更广阔的政策空间。
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落至两年半来的新低。
‚对于当前的稳增长,要有信心,也要有耐心;对未来的新一轮更高质量的发展,现在就要行动起来,早转型升级早主动。
‛张立群
说。
‚我们也想有这样的‘硬着陆’‛
本报讯据人民日报报道,美国前财政部长顾问史蒂文〃拉特纳评价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时说,‚彭博社经济预测结果显示,2012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为8.2%。
如果这就是从中国具有历史意义的两位数增长率的高处进入人们再三预测的‘硬着陆’,那就让我们祝愿美国也有类似的命运吧。
即便是巴西或印度这样的国家,今年的增长速度也无法接近中国。
‛
(来源:解放日报,杨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