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二节受精作用
2019-2020学年中图版生物必修2 第1单元 第1章 第2节 受精作用

第一章 染色体在有性生殖中的变化 第二节 受精作用
栏目导航
学习目标 1.理解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及受精过程中染 色体的变化。(重难点) 2.说出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生物遗传和变 异的重要意义。(重点) 3.通过构建受精过程中染色体变化模型,阐 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生物遗传、变异的重要性。
栏目导航
方法技巧:配子来源的判断方法 (1)若两个精细胞中染色体完全相同,则它们可能来自于同一个 次级精母细胞。 (2)若两个精细胞中染色体恰好“互补”,则它们可能来自于同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3)若两个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有的相同,有的互补,只能判定可 能来自同一生物不同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
栏目导航
合作探究 攻重难
栏目导航
受精作用 [思考交流] 1.精细胞在变形过程中,大部分细胞质都退化消失,只保留头 部和一条长的尾部,这对精子的转运有何意义? 提示:这种变化减轻了精子的重量,便于精子的游动,使其能 够迅速转运到输卵管处进行受精。
栏目导航
2.受精作用时,怎样防止多精入卵? 提示:当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后,卵细胞周围的放射冠立即释 放蛋白水解酶,这些酶使透明带中的蛋白质变性,从而阻止其他精 子与卵细胞结合。
栏目导航
受精作用 (4)受精作用的结果 受精卵中的 染色体 数目又恢复到亲代体细胞的数目。 (5)受精作用的意义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既保证了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前后代 _遗__传__物__质__的稳定性,又使子代具有更大的 变异性 ,大大提高了生 物___对__环__境__的__适__应__能力。
栏目导航
提示:若来自同一受精卵,则双胞胎几乎完全相同,若由不同 受精卵发育而来,则双胞胎与正常状况下来自“两次”所生的孩子 一样“差异较大”,甚至会出现“一男一女”的性别差异。
高中生物必修二《2.1.2受精作用》课件

1.图中甲是某生物的一个精细胞,根据染色体的类型和数目可判断图
?Co乙n中te与n其t 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有
( C)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学点二 受精作用
概念: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相互
( A)
A.受精卵中全部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CoDn.t受e精nt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相同
【解析】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在此过程 中,精子只有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 胞中以后,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在一起,形成受精卵 的细胞核,所以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精子),一半来自 母方(卵细胞),从而使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因 为遗传物质并不是全部存在于染色体上(即细胞核中),在细胞质内 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的遗传物质(DNA),而受精卵的细 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所以受精卵中的全部遗传物质就不是一半 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了,而是母方比父方多提供细胞质中的遗传 物质。
1.精子形成要经过 变形 过程,在此过程中要抛弃绝大多数
?Co细n胞te质nt ,因此受精卵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 卵细胞 。
2.受精作用的实质是 精子细胞核 和 卵细胞的细胞核 相结合。
2.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的重要过程是 ( D )
2018学年高一生物必修二课件:2-1-2受精作用

[经典例题] [例1] 图甲是某生物的一个精细胞,根据染色体的类型和 数目,判断图乙中与其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有( )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特点: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 二次分裂的特点:次级精母细胞内由同一着丝点相连的两条姐 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精细胞中,所 以由同一精原细胞最终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基本 相同或恰好“互补”。根据图乙中各细胞内染色体特点分析, ①图与图甲的染色体组成互补,③图与图甲的染色体组成基本 相同,由此可判断出①③与图甲精细胞可能来自同一精原细 胞。
4.某高等动物的卵原细胞内有12对同源染色体,在不发生
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的情况下,该动物产生的卵细胞内染
色体的组合方式有( )
A.212种
B.1212种
C.122种
1
D.12 2 种
答案:A 解析: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 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卵原细胞内有12对同源染 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有212种组合,即最终产生的卵细胞内 染色体组合方式就有212种。
答案:A 解析:精子和卵细胞都是经减数分裂产生的, 减数第一次分裂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四分体形成、同源染色 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A项正确;精子和卵细胞的 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均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而卵细胞在形成 过程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多于正常体细 胞细胞质中遗传物质的一半,精子则几乎不含细胞质,B项错 误;精子与卵细胞形成中除精子需变形外还有细胞质的分配情 况不同、分裂结果不同等,C项错误;1个精原细胞产生4个精 子,只需25个精原细胞就能产生100个精子,D项错误。
[网络构建]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高中生物必修二教学课件2

因此,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维持 的多样性。
了遗传的稳定性。
2020/12/15
课堂练习
1.决定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因素包括( C )
A.染色体的复制和平均分配
B.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互换
2.动物的受精过程包括下列基本步骤,其受精作用的实质在于( D )
2020/12/15
一、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202பைடு நூலகம்/12/15
=2 组合方式(或产
生的配子种类)
n (n为同源染
色体的对数)
2020/12/15
交叉互换即同源染 色体的两条非姐妹 染色单体发生遗传 物质的部分交换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高中生物必修二 课件2
不发生交叉互换时
2020/12/15
在减数分裂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联会时非姐妹染色单体间 的互换,都会使减数分裂产生多种配子。 3.与其他小组交流建构模型的过程,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在计算机上制作 减数分裂的动态模型。
2020/12/15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高中生物必修二 课件2
2020/12/15
二、受精作用
1.概念: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 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
发生交叉互换时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高中生物必修二 课件2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1、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1)体细胞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个体,经减数分裂产 生的配子类型有2n种; (2)一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 精子类型有2种; (3)一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 卵细胞类型有1种。 2、四分体时期有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高中生物必修二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高二生物 必修二《遗传与进化》
2.同源染色体
2009-2010学年
(1)减数分裂时,联会配对的
形状、大小、结构相似的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
两条染色体
四分体
分裂 间期
2对同源染色体 高中生物必修二减数分裂和受精作 用
一、减数分裂
1.减数分裂的概念
• 对象: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母亲 卵细胞
(46条) (23条)
减数分裂
受精作用受精卵有细丝胞分分裂化个体
(46条) (46条)
高中生物必修二减数分裂和受精作 用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二减数分裂和受精作 用
受精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二减数分裂和受精作 用
高中生物必修二减数分裂和受精作 用
3、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 体 含有四条染色单 体,叫做四分体
a a’ b b’
cc’dd’
A A’ B B’
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常常发生交叉互换
高中生物必修二减数分裂和受精作 用
3. 特点: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体细胞(染色体数:2n)
12
), ),
高中生物必修二减数分裂和受精作 用
2N
初级卵母细胞 第一极体
后期II 2N 2N
精卵子细、胞第二高中极生物体必修、二用减末数分期裂I和I受精作N
N
染色单体
0 4N 4N 4N 4N 2N
2N 0 0
总结 :
1、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 4个 )精子;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教学内容分析:“减数分裂”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2章第1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学生已经学习了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本节课主要讲述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
由于内容较抽象,可通过模型构建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有丝分裂的概念及其分裂过程。
且对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为本节学习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设计思想: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是高中阶段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考的重点考点。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我们可以采用模型构建的方法,让学生边演示边模拟边学习,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能够指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并通过图像加以识别(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模型构建的方法来对比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知识与技能: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通过模型构建的方法来对比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合作能力的培养2、教学难点:(1)知识与技能: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通过模型构建的方法来对比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合作、创新及成功的喜悦六、教学过程:1、课时安排:1课时2、课时准备:课前将学生分成8个小组、制作有丝分裂及减数分裂模型【例题】1、细胞分裂的方式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共有的特点是()①DNA复制②纺锤体出现③联会2、中期3、后期【教师】利用多媒体总结【例题】2.假定某动物细胞染色体数目2N=4,据图指出②③④⑤⑥各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正确的是().③图的下一个时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②③④⑤均含同源染色体.②③④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后期.⑥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中共有4条染色体三、总结关于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我们仅仅从常规和图像来。
(中图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目录

(中图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目录(中图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目录高中必修一第一单元有机体中的细胞第一章细胞概述第一节人类对细胞的认识第二节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第二章细胞的构成第一节细胞的化学组成第二节细胞的基本结构第三节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第二单元细胞的自我保障第一章细胞中的蛋白质第一节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第二节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第二章细胞中的核酸第一节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第二节核酸与细胞核第三单元细胞的新陈代谢第一章细胞的物质交换第一节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第二节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第二章细胞能量的来源与转变第一节细胞中的能源物质第二节酶在代谢中的作用第三节光能的捕获和利用第四节从化学能到生物能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周期第一章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第一节细胞的增殖第二节细胞的分化第三节癌症的发生与防治第二章细胞的衰老与凋亡第一节细胞衰老第二节细胞凋亡高中必修二第一单元遗传与变异的细胞学基础第一章染色体在有性生殖中的变化第一节减数分裂与配子形成第二节受精作用第二章染色体变异对性状的影响第一节染色体数目变异对性状的影响第二节染色体结构变异对性状的影响第二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第一章基因的分离规律第一节孟德尔遗传试验的科学方法第二节分离规律试验第三节分离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第四节伴性遗传第二章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第一节自由组合规律试验第二节自由组合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第三单元遗传与变异的分子基础第一章遗传的物质基础第一节遗传物质的发现第二节DNA的分子结构第三节DNA的复制第二章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第一节认识基因第二节基因的表达第三节基因与性状第四节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第五节人类基因组计划第六节人类遗传病第四单元遗传变异与进化第一章生物进化理论第一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二节自然选择对基因频率的影响第二章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第一节生物多样性简介第二节生物多样性的形成高中必修三第一单元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第一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生长素的发现及其作用第二节植物体内的其他激素第二章动物稳态维持及其意义第一节内环境与稳态第二节血糖调节第三节水盐调节第四节体温调节第三章动物稳态维持的生理基础第一节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第二节反射活动的基本原理第三节人脑的高级功能第四节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第四章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第一节人体免疫系统第二节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第三节免疫失调与人类健康第二单元生物群体的稳态与调节第一章种群的稳态与调节第一节种群的特征第二节种群的数量变动第二章群落的稳态与调节第一节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第二节群落的动态第三章生态系统的稳态与调节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第二节生态系统的功能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四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一节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第二节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中选修一第一单元微生物培养技术1.1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1.2 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1.3 测定微生物的数量课外阅读:纯种分离和培养技术的发展第二单元食品加工与食品安全2.1 发酵与食品加工2.2 食品安全的评估课外阅读:食品卫生标准第三单元酶的制备及应用3.1 酶的制备及活力测定3.2 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3.3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条件3.4 酶的固定化课外阅读:纤维素酶的神奇作用第四单元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4.1 植物色素的提取4.2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课外阅读:食用色素与健康第五单元植物的组织培养5.1 植物快速繁殖技术5.2植物种苗脱毒技术课外阅读:兰花工业第六单元蛋白质和DNA技术6.1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6.2 DNA片段的扩增-PCR技术课外阅读:PCR技术的诞生高中选修二第一单元生物科学与农业第一章生物科学与动植物生产第一节植物繁育的现代技术第二节植物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第三节动物的繁育技术第四节动物疫病防治第五节设施农业第六节绿色食品第二章生物科学与食品加工第一节发酵工程与食品加工第二节酶工程与食品加工第二单元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第一章生物污染与生物净化第一节生物性污染第二节生物净化第二章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一节生物资源及其特性第二节生物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第三单元生物科学与人类健康第一章疾病的现代诊断与治疗技术第一节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第二节器官移植第二章人类生殖工程第一节人类的生殖控制第二节人类生殖技术第三章生物药物第一节抗生素及其合理使用第二节疫苗和抗体第三节其他生物工程药物高中选修三第一单元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第一章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第一节基因工程的原理第二节基因工程的应用第三节蛋白质工程第二章细胞工程第一节动物细胞培养第二节植物组织培养第三节细胞融合技术第四节干细胞工程第五节克隆技术第三章胚胎工程第一节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第二节良种化胚胎工程第三节胚胎工程的新进展第二单元生态工程与生物安全第一章生态工程第一节生态工程及其原理第二节我国的生态工程第二章生物安全与生物伦理第一节基因工程的风险第二节生物武器第三节生物伦理。
高中生物必修二优质课件:2.1.2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核DNA等数量变化分析及受精作用

|过程评价| 1.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会增加配子的种类数( ) 2.受精时,只有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中( ) 3.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膜的融合( ) 4.受精作用后,受精卵迅速增殖、分化( ) 5.经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使得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保持相对的稳定
() 答案 1.√ 2.√ 3.× 4.√ 5.√
提示
(1)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两 个子细胞,导致子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减半。 (2)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到与体细胞一样,原因是着丝点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导致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2.核DNA数目的变化 在下列坐标中画出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的数目变化。 提示
第2课时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核DNA等数量变化 分析及受精作用
学习目标导引
核心素养对接
关键术语
1.科学思维——分析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
1.据图分析减数分裂中染色
律的关系,培养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
体、DNA和染色单体的数量
能力;
染色体
变化;
2.科学探究——探究自由组合定律在育种方 DNA
2.理解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
(1)核DNA数目的加倍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原因是DNA分子的复制。 (2)核DNA数目减半发生了两次,原因分别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同源染色体分开 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导致子细胞核DNA数目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分开后 的姐妹染色单体,成为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导致子细胞核DNA数目减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图甲是同一个高等动物(2n=4)体内细胞分裂的5个示意图;图乙表示该动物某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图丙表示该动物某细胞中某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图是,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图是;图B是细胞,图D产生的子细胞叫。
大孢子母细胞→单核胚囊(一个)→七个细胞(八个核)
[卵细胞(一个)极核细胞(两个核)助细胞(两个)反足细胞(三个)]
2、精子的形成过程:
雄蕊花药中:
花粉母细胞(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产生→4个单核花粉粒(小孢子),其中一个小孢子进行一次有丝分裂产生→双胞花粉粒(生殖细胞和营养细胞)→一个生殖细胞进行一次有丝分裂产生→两个精子
A.减数分裂使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受精作用使合子中染色体数目恢复
B.后代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C.减数分裂过程中有染色体的交叉互换
D.受精作用进行时,精子只有头部进入卵细胞内
2.下图表示发生在某动物精巢内形成精子的过程中,每个细胞中(不考虑细胞质)DNA分子数量的变化。下列各项对本图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
10、人的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1]口腔上皮细胞;[2]精原细胞[3]次级精母细胞[4]精子细胞[5]心肌细胞
A、[1][2][3];B、[2][3][4];C、[3][4][5];D、[1][2][5]
【课后作业】
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原因是()
A.ae表示初级精母细胞,fg表示精子细胞变形成精子
B.b点表示初级精母细胞形成,g点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
C.de过程同源染色体分离,ef过程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e点表示次级精母细胞形成,f点表示减数分裂结束
3.将精原细胞的一个DNA分子用15N标记,并提供14N的原料,则该精原细胞产生的四个精子中没有放射性同位素15N的有( )
第二节受精作用
【目标引领】(能控制自己的人,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1、理解受精作用的概念。
2、掌握受精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预习指导】
1、什么是受精作用?
2、以人为例说明受精作用的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
3、精子如何识别卵细胞?
4、是否所有动物均在体内受精?植物呢?
【情景导入】试管婴儿
【学导结合】
阅读教材P8-11,思考讨论:
(2)图甲与图乙中0~6时间段相对应的细胞图为;图甲与图乙中8~9时间段相对应的细胞图为。
(3)图丙中CD段的变化,图甲中与之相对应的细胞图是,图乙中与之相对应的是(填数字)
答案:课堂检测:1-5、DDCCD;6-10DACCD。
课后作业:1-3;ADC
4、(1)A、C;A、B、C、E;初级精母;精细胞(精子)
3.下列哪一项手术能明显影响人的受精作用?()
A切除子宫肌瘤;B切除胰岛;C结扎输卵管或输精管;D切除肾上腺
4.下列生物的受精作用发生在体内的是()
A鲫鱼B蛙C鼠D大鲵
5.下列生物具有双受精现象的是()
A苔藓B肾蕨C银杏D花生
6.卵细胞的透明带上,精子特异识别的受体的化学本质为()
A磷脂B核酸C多糖D糖蛋白
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细胞产生很特殊:
减数分裂1次有丝分裂
精原细胞————→花粉粒——————→两个精子
减数分裂3次有丝分裂1个成熟卵细胞
卵原细胞————→原始卵细胞—————→2个极核
5个其它细胞
二、果实的发育:(讨论补充完成)
子房壁→发育成→
珠被→发育成→
子房
1个卵细胞+1个精子→受精卵→发育成→
胚珠
(2)B、E、D(3)A、D;8
1、以人为例,受精作用的场所是哪里?还可以在哪里?
2、精子和卵细胞为何要进行识别?通过什么物质识别?
3、如何保证只能一个精子和一个卵细胞结合?
4、受精作用包括哪四个阶段?
5、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有何意义?
【探究深化】
一、被子植物的双受精
1、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在子房中先减数分裂产生单核胚囊再进行三次有丝分裂形成八个核)
2个极核+1个精子→受精极核→发育成→
【总结反思】
【课堂检测】
1.被子植物的双受精是指()
A、两个精子与两个卵细胞结合B两个精子与一个卵细胞结合
C一个精子与两个卵细胞结合D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A不能排卵,也不能孕育胎儿B能排卵,也能孕育胎儿
C不能排卵,能孕育胎儿D能排卵,不能孕育胎儿
7、10个卵原细胞和10个精原细胞,全部发育成熟,受精后,最多能产生多少个合子
A、10 B、5 C、40 D、20
8、人受精卵中的线粒体来自于()
A、父母双方各占一半;B、主要来自父方;C、主要来自母方;D、由细胞核控制形成
9、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共有的特点是()
A、纺锤体的形成;B、着丝粒分裂;C、DNA的复制;D、染色体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