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课回延安同步测试D卷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人教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课 回延安 名校同步训练测试题及答案》最新精品优秀完美完整实用

部编版人教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课 回延安 名校同步训练测试题及答案》最新精品优秀完美完整实用

前言:
该名校同步训练由多位一线国家特级教师针对当前最新的热点、考点、重点、难点、知识点,精心编辑而成。

以高质量的名校同步训练助力考生查漏补缺,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最新精品名校同步训练)
回延安
一、基础演练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一盏.(zhǎn) 登.时(dēng) 糜.子(méi)
油馍.(mó) 脑畔.(pàn) 眼眶.(kuàng)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
A.心口呀莫要这么历害地跳
B.红旗飘飘把手招
C.满窖里围得不透风
D.保卫延安你们废了心
(解析:A项中“历”应改为“厉”;C项中“窖”应改为“窑”;D项中“废”应改为“费”。

)
3.给下列句子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D)
(1)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________在心窝上。

(2)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________定宝塔山。

(3)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________在亲人怀。

A.靠抱扑 B.贴搂靠
C.靠绕扎 D.贴搂扑
4.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A.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比喻)
B.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夸张)
C.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借代)
D.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拟人)
1。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第2课 《回延安》同步练习D卷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第2课  《回延安》同步练习D卷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第2课《回延安》同步练习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9题;共22分)1. (2分)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 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B . 伫立:孤独地站着。

C . 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D . 忧郁:悲伤,郁闷。

2. (2分)对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 .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比喻)B .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夸张)C .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借代)D .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拟人)3. (2分)对句中停顿标示有误的一项是()A . 醉里/挑灯/看剑B . 梦回/吹角/连营C . 八百里/分麾/下炙D .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4. (2分)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 . 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拟人)B . 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比喻)C . 鸡笼山一唱屏风开,绿水白帆红旗来!(拟人)D . 黄河的浪涛塞外的风,此来关山千万重。

(夸张)5.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信服匿笑遮敝絮絮叨叨B . 委曲烂慢心绪不可抗拒C . 淡雅寒战祷告形影不离D . 徘徊占距援助模模糊糊6. (2分)读《回延安》,下面各句采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 宝塔山下留脚印B . 身长翅膀吧脚生云C . 延河滚滚喊“前进”D . 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7. (6分)舒婷,原名________,1952年生,福建泉州人,当代女诗人,________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与________、顾城齐名,是新时期以来最受________欢迎的诗人之一。

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1980年到福建省文联创作室工作,现为中国作家协会福建分会理事。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同步练习第一单元第2课《回延安》语文试题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同步练习第一单元第2课《回延安》语文试题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同步练习第一单元第2课《回延安》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优美而动人的旋律,像涓涓细流,从她那灵巧的手中轻轻地流泻而出,飘荡在幽静的宅院里。

B.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

C.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正在窃窃私语。

D.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2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真谛山清水秀通宵相形见绌B.健忘物竞天择追溯锋芒必露C.翩然正经危坐默契相得益彰D.迁徙周道如砥娴熟一泄千里3 . 结合下面选文,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在这个世界上,父母是唯一尽心付出却不求回报的人,也是最不愿意给我们添麻烦的人。

都说,做父母是有有效期的,其实做儿女又何尝不是?子欲养而亲尚待,绝对是上天给予最大恩赐。

趁父母还年轻,趁父母还健在,多陪陪他们吧。

陪伴不是只在口头上说一说,而是要多拿出些实际行动去做、去实现。

A.“父母”、“儿女”、“年轻”、“陪伴”都是名词。

B.“这”、“他们”都是代词,“付出”、“行动”都是动词。

C.“回报”的同义词是“回应”,“年轻”的反义词是“古老”。

D.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在“给予”后加上“我们的”。

4 .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欺侮油馍思慕戛然而止(jiá)B.偏辟眼眶燎原蓦然回首(mù)C.踊跃脑畔躁热夜深星阑(lán)D.蹿掇靡子冗杂风雪载途(zǎi)5 . 下面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课回延安同步练习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课回延安同步练习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课回延安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 (共5题;共14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 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

(开头)B . 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

(细碎的说话声)C .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大家)D . 我惧惮她什么呢!(害怕)2. (2分)根据下面语境,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成熟的麦穗在阳光下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忙碌的蜜蜂在田野里采集花粉,那是在教我们;柔弱的水珠在四季轮回中滴穿顽石,那是在教我们。

A . 谦让勤俭坚韧B . 谦让勤劳坚强C . 谦虚勤劳坚韧D . 谦虚勤俭坚强3.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 .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B .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梁地。

C . 旋风一样,是飞杨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

D . 每一个舞恣都充满了力量。

每一个舞恣都呼呼作响。

4. (2分) (2017八上·鼓楼期中) 下列诗句中使用了扩大夸张手法的是()A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已亥杂诗》)B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C .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D . 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5. (6分)(2018·南浔模拟) 读下面诗歌,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热爱生命汪国真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jiān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______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2020部编版八年级下册2《回延安》同步练习与答案

2020部编版八年级下册2《回延安》同步练习与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2《回延安》同步练习与答案预习须知一、文题解读诗题“回延安”直接交代了事件,简明概括。

一个“回”字,饱含了诗人的喜悦和对延安的眷恋之情。

二、作者简介贺敬之,当代诗人、剧作家。

1945年和丁毅等合作,集体创作了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

知识重点一、字音词义登dēng时:立即,立刻。

糜méi子:一种形状像小米、没有黏性的黍类谷物。

炕kàng:北方用砖、坯等砌成的睡觉的台,下面有洞,连通烟囱,可以烧火取暖。

脑畔pàn:方言,这里指窑洞的顶上。

二、主题概述诗人通过对回延安的所见、所闻、所想和对延安巨变的描写,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人民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的巨大贡献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抒发了诗人重游革命圣地的无限喜悦和对延安、延安人民及革命事业的无比热爱之情。

三、文章结构第一部分:回延安。

抒写诗人重新踏上久别的延安土地时的兴奋、激动以及见到亲人时的喜悦之情。

第二部分:忆延安。

回忆自己在延安时期的生活,描写诗人与延安血肉相连、母子情深,表现出诗人对延安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第三部分:话延安。

写亲人欢聚一堂,亲切叙旧的热烈场面。

第四部分:看延安。

描绘延安城的崭新面貌,表达诗人对延安建设成就的赞美之情。

第五部分:颂延安。

回顾延安的光辉历史,展望延安的锦绣前程,表达了诗人的惜别之情。

四、问题讨论1.诗歌第一部分,诗人是怎样表达他回到延安时的激动心情的?①用表示动作幅度大、富有力度的动词,来反映其内心的激动。

如“抓”“贴”“搂”“扑”等,“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外在的动作,传神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如果诗人运用的是“激动”“兴奋”等抽象的词语,势必无此效果;②省略号的运用,能启发读者想象,使人觉得诗歌除了文字表达出来的内容之外,还有不尽之意,无法一一陈说,让读者自己去体味、联想;③拟人化的环境描写,反映出的恰恰是诗人内心的自我感受;与其说是“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还不如说,这是诗人的心在歌唱,在欢笑。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02《回延安》(同步课时练试卷)(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02《回延安》(同步课时练试卷)(解析版)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02 《回延安》(同步习题)(解析版)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糜子(mí) 延安(yán)柳林铺(pù) 树梢(shāo)B.心窝(wō) 白羊肚(dù)油馍(mó) 脑畔(pàn)C.肩膀(bǎng) 眼眶(kuāng)登时(dēng) 赤卫军(chì)D.气喘(chuǎn) 浪花(làng)明镜(jìng) 高潮(cháo)【答案】D【解析】A.错误,“糜子”的“糜”应读“méi”;B.错误,“白羊肚”的“肚”应读“dǔ”;C.错误,“眼眶”的“眶”应读“kuàng”;D.正确;故选:D。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 2课《回延安 》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 2课《回延安 》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 2课《回延安》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疏朗(shū)焚身(fén)归省(xǐnɡ)亢奋(kànɡ)B.闭塞(sài)严峻(jùn)乡绅(shēn)瞳仁(tónɡ)C.褪色(tuì)羁绊(pàn)争讼(sònɡ)怅惘(wǎnɡ)D.糜子(méi)嘱咐(zhǔ)磅礴(pánɡ)冗杂(lǒnɡ)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欺侮照例油馍朦胧茂腾腾B.怠慢领域瞳仁静穆闹嚷嚷C.震撼恬静思慕宽慰马前卒D.辐射缭原踊跃偏僻羊羔羔3.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随着管理人员的一声吆喝,热闹的讨价还价声戛然而止。

B.国庆节当天,由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客运段担当乘务的G1226次列车张灯结彩,一片欢声笑语。

C.《人民日报》对于黄渤的《一出好戏》给出了“知难而上,值得深思,潸然泪下,精彩”这14个字的评价,可谓意味深长。

D.2018年10月11~12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巴拿马城,飓风“迈克尔”席卷当地,大秀威力,街头一片狼藉,令人叹为观止。

4.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A.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夸张)B.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比喻、排比)C.但或者因为高等动物了的缘故罢,黄牛水牛都欺生,敢于欺侮我,因此我也总不敢走近身。

(拟人)D.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拟人、对比)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回延安》同步练习 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回延安》同步练习 含答案

第2课《回延安》同步练习(解析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眼眶.(kuàng)屹.立(yì)糜.子(mǐ)B.嘱.咐(zhǔ )登.时(dèng )潺.潺(chán )C.灯盏.(zhǎn )照例.(liè)油馍.( mó)D.脑畔.(pàn)家眷.(juàn)钳.子(qián )【答案】D【解析】A糜子(méi ) B登时(dēng ) C照例(lì)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偏僻怠慢踊跃B.行辈礼教绞洁C.期侮撺掇好歹D.宽尉凫水撮合【答案】A【解析】B皎洁 C欺侮 D宽慰3.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个热爱读书的人,即使不能拥有舒适的书房,也会一直始终保持一份纯洁的读书情感。

去掉“一直”。

B.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牛肉的抽样检测,防止不合格肉制品重现百姓餐桌。

去掉“不”。

C.中国新一代隐形战斗机试飞成功的消息一经披露,广泛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广泛”移至“关注”前。

D.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商品,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偿还。

“偿还”改为“赔偿”。

【答案】B【解析】去掉“不”原句变成了“防止合格肉制品……”,意思就是让不合格品上餐桌,因此错误。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社戏》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

作者以少年时期自己的生活经历为依据写下本文,对农民进行热情的歌颂,也寄寓了自己的社会理想。

B.《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C.贺敬之,著名诗人、剧作家。

1945年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了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

D.“社”,在绍兴指一种居住区域,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答案】A【解析】《社戏》选自《呐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课回延安同步测试D卷
一、知识点基础练 (共7题;共29分)
1. (5分)《回延安》作者________,________代诗人剧作家,创作过剧本________。

诗歌紧紧扣住延安,按照________的内容抒发诗人对延安的特殊感情,诗歌格式上借鉴了________爬山调的格式,两行一节,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起来,悠扬高亢。

2. (2分)对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 .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比喻)
B .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夸张)
C .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借代)
D .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拟人)
3. (2分)下列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 . 结庐/在/人境
B . 烽火/连三/月
C . 黑云/压城/城欲摧
D . 东风/不与/周郎便
4. (4分)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①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

________
②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

________
③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________
④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

________
5. (2分)下列各句对比兴手法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借树梢、树枝、树根的密不可分,来比喻这里的革命战士团结。


B .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诗人如同羊羔一样吮吸着乳汁,眼望着妈妈,是母亲乳汁养育了诗人,是延安的小米饭使诗人成长,写出了延安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C .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糜子和谷借指当时的延安大生产运动,红旗指正确的政治方向,书指学习的“马列”、毛泽东著作。


D .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浪潮!(歌颂了党的领导。


6. (9分)文学常识填空。

①文学作品四大体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雨说》的体裁是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台湾诗人。

②“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几句诗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7. (5分)下面是《做人》这首小诗的前两节,请顺着文意续写一节。

做花一样的人/不一定艳丽娇媚/但必须芬芳四溢
做树一样的人/不一定枝繁叶茂/但务必秀颀挺拔
二、课内品读练 (共1题;共16分)
8. (16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我的中国心
河山只在我梦萦,
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样
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
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身在他乡
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1)
标题中的“我”指________。

(2)
第④句中的“我的中国心”的含义是什么?
(3)
第⑧句中“烙”的作用是什么?
(4)
谈谈这首歌词的艺术特色。

三、阅读拓展练 (共2题;共40分)
9. (20分)阅读徐志摩《再别康桥》节选,回答问题。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1)品读第一节诗,结合具体字词赏析这一节诗,并说说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内心情感。

(2)明明是“再别康桥”,为何只说“作别西天的云彩”?
(3)第二节和第三节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4)诗中最能表达诗人对康桥的感情的是哪一句?
10. (20分) (2019九下·温岭模拟)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
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

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

草草领略,未及遍赏。

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袁宏道《初至西湖记》)
【注】①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

②东阿王:曹植。

③洛神:洛水的女神。

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

④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上下一白________
②从武林门而西________
③即棹小舟入湖________
④取道……石径塘而归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①湖中人鸟声俱绝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 . ①才一举头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C . ①草草领略,未及遍赏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D . ①次早得陶石篑帖子②二者不可得兼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②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4)【甲】文“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
(5)【甲】文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
(6)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

“则心已飞湖上也”中的“飞”字,写出了一个初游西湖者目夺神摇的内心激荡,遥见塔影凌空,便自心飞神越。

B . 写赏雪,却写道湖心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只是为了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

“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则突出了“山”“湖”“好友”齐聚的喜悦。

C . “痴”字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一句写出了作者对山水的痴迷。

D . “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浑然一体,举目皆白的景象。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连用四个比喻,寥寥数笔,写出了扑面而来的西湖美景。

四、写作创新练 (共1题;共5分)
11. (5分)十九大提出中国人要有文化自信,就是要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本单元几篇课文都是围绕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设计的。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各地的传统节日、风俗习惯又大同小异。

请你选择一个传统节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家乡的习俗。

(2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基础练 (共7题;共29分)
1、答案:略
2、答案:略
3、答案:略
4、答案:略
5、答案:略
6、答案:略
7、答案:略
二、课内品读练 (共1题;共16分)
8、答案:略
三、阅读拓展练 (共2题;共40分)
9、答案:略
10、答案:略
四、写作创新练 (共1题;共5分)
11、答案: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