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及制约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

二、广东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3、品牌和营销:尽管广东的机电产品在技术和成本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品 牌和营销仍然是其需要加强的方面。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和营销策略,使 得广东机电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受到一定限制。
三、提高广东机电产品出口竞争 力的建议
三、提高广东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建议
2、面临的挑战
(3)劳动力成本上升:近年来,浙江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对部分依赖劳动 密集型生产的机电产品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四、提升浙江机电产品出口竞争 力的建议
四、提升浙江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建议
1、加强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技 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以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谢谢观看
三、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
3、品牌竞争力:我国机电产品的品牌影响力正在逐渐提升。一些具有自主知 识产权的品牌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知名度。然而,与国际知名品牌相 比,我国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仍有待提高。
三、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
4、技术竞争力:我国机电产品在某些领域已经具备了国际领先的技术水平。 例如,在高铁、电信、新能源等领域,我国的技术创新实力得到了国际认可。然 而,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方面,我国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现状
二、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现状
近年来,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但受国际市场需求疲软、 人民币升值、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增速有所放缓。同时,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结 构也在不断优化,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重逐渐增加。
三、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分 析
三、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
1、价格竞争力:我国机电产品价格相对较低,具有一定的价格竞争力。然而, 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和人民币的升值,价格优势正在逐渐减弱。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及对策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及对策
加 ,一些 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为保护 本国利益 , 利用 自身 科技优 势构筑 了一 种新形式 的贸易壁 垒一 一技术 性贸易 壁 垒 。技术性 贸易壁垒 由于更具隐蔽性等特点 ,严重影响了我 国机电产品的出 口。 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阻碍 我国
机 电产 品 出 口最 重 要 的问 题之 一 。
制 了我 国机 电 产 品 的 出 口。
2 0世 纪 9 0年 代 以来 ,随着 WT O多边 谈 判进 程 的 加 速 ,关税壁垒在不断削减 ,传统非关税壁垒也在逐渐拆 除 , 以保护环境 为目的,形式 隐蔽 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正逐步替代 传统关税非关税壁垒 ,成为发达 国家实行 贸易保护主义的主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 国机 电产品出口的影响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根源于维护 国家安全或保护人类 健康
和安全 ,保护生态环境等的需要。因此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 我国机 电产品出 口的影响是双重的 ,既有正面的影 响,也有 负面影 响。 ( )正面影响 一 随着技术性 贸易壁垒的实行 ,机电出 口企业为突破技 术 性贸易壁垒 ,不得不采用 国际先进技术标准生产 ,对 自身 的
2增加 出口成本 ,削弱了我国机 电产品出口竞争力 . 价格 低廉一直是我国机 电产品参与 国际市场竞争的有利 因素之一 求 ,出 口企业 就需要不 断改进产 品 ,提高检测 水 平 ,取得认证 ,这就增加 了出口产 品进入市场的成本 。从而 削弱 了我国机电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如取得美 国 U L认证标 志一般需要 3 5万美元 ,而 且每年还需要 收取 20 - 0 0美元左
关键词 :技术性贸 易壁 垒 ; 电产品 出口;影响 : 因 ;策略 机 原
中图分 类号 :F 5 72
文献标 示码 :A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分析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分析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分析————————————————————————————————作者:————————————————————————————————日期: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分析-经济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分析文/包斯日古楞宝·斯琴塔娜【摘要】随着我国机电行业逐步强大,机电产品贸易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支柱力量,为我国国民经济、对外贸易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结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基本现状,基于贸易竞争力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等国际竞争力指数,分别从纵向和横向分析了近年来我国机电行业总体竞争力状况。

最后,针对现阶段我国机电行业出口竞争力存在的劣势和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指数;对策【作者简介】包斯日古楞,内蒙古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助教;宝·斯琴塔娜,内蒙古财经大学物流管理系讲师。

一、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现状和特点机电产品是机械和电气设备的总和。

随着市场的国际化发展,国际分工的迅速扩大和加深,机电产品因有着高额附加值、显著的规模效益、零部件便于分工生产和较强的标准通用性等优势,在国家间的合作和对外贸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对于我国而言,机电产品出口是第一大出口支柱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一)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规模在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30多年中,机电产品出口在全国总出口中的比重也在迅猛提高。

1985年机电产品出口额16.8亿美元,占全国外贸额的6.1%;1990年机电产品出口额110.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7.7%;1998 年机电产品出口额665.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36.2%;2010年在国际金融危机阴影犹存,国际贸易环境动荡的情况下,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额达到9334.4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59.2%,占世界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14.6%,并在2010年超过德国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机电产品出口大国;到2012年机电产品出口增至11794.2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7.6%。

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现状分析_聂扬

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现状分析_聂扬

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现状分析聂扬(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4)摘要:本文从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结构、出口方式等方面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特点进行分析,尽管我国当前机电产品出口形势良好,但仍然呈现出一种粗放型增长的趋势,企业自身的缺陷和来自外部的竞争不利于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规模的增长,机电产品出口的扩大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

Abstract:This article from our country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aspects and so on export structure,export way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to our country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export's characteristic,although our country current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export situation is good,but still presented the tendency which one kind of extension grows,enterprise own flaw and does not favor our country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export scale from the exterior competition the growth,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export's expansion faces the situation was still stern.关键词:机电产品现状意义key word: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present situation significance作者简介:聂扬(1985-),女,湖南益阳人,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国际经济情况。

浅谈国际贸易环境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影响研究

浅谈国际贸易环境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影响研究

浅谈国际贸易环境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影响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国际贸易环境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贸易壁垒、竞争压力、外汇汇率以及贸易政策等方面对这一影响进行探讨。

首先,贸易壁垒是影响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主要因素之一、国际贸易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形式的贸易壁垒,如关税、非关税壁垒以及贸易限制等。

这些贸易壁垒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机电产品的出口。

例如,一些国家对中国机电产品征收高额关税,使得其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下降。

而其他一些国家则实行非关税壁垒,如技术规格、认证标准等,对中国机电产品进行技术、标准壁垒,在进口国市场上形成了障碍。

因此,中国机电产品面临的贸易壁垒问题需要通过减少关税、促进技术升级等手段来解决。

其次,国际贸易环境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造成了竞争压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愈发激烈。

中国机电产品作为世界上产量最大、品种最多的产品之一,其出口面临着来自全球各国的激烈竞争。

发达国家在技术、品质、品牌等方面具备较高优势,这给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带来了巨大压力。

为了保持竞争力,中国机电产品生产企业必须加大研发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打造自己的品牌,以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此外,外汇汇率也是影响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

由于机电产品出口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较大,外汇汇率波动对出口企业有着较大的影响。

当本币升值时,中国机电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相对提高,出口企业的竞争力会受到损害;相反,当本币贬值时,中国机电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相对降低,出口企业的出口量可能会受到提升。

因此,政府和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外汇汇率的变化,及时对汇率风险进行管理和应对,以减少汇率波动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不利影响。

最后,贸易政策也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国际贸易环境中各国的贸易政策不断变化,这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

一些国家出台了保护主义政策,限制了中国机电产品的进口;而其他一些国家则实行了开放的贸易政策,促进了中国机电产品的出口。

中国电机产品出口的限制

中国电机产品出口的限制

中国电机产品出口的限制:
中国电机产品出口的限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出口管制政策:中国政府对部分电机产品实行出口管制政策,包括禁止或限制出口
的商品种类、出口地区、出口数量等。

这些管制政策的制定主要是出于国家安全、环境保护、外交关系等方面的考虑。

2.出口退税政策:中国政府为了鼓励出口,对部分电机产品实行出口退税政策。

出口
退税政策的力度根据不同的产品种类和退税比例而有所不同。

3.技术壁垒:由于电机产品的技术含量较高,中国政府为了保护国内产业,可能会对
进口电机产品设置技术壁垒,如技术标准、认证要求等。

这些要求可能会对国外电机产品的进口造成一定的限制。

4.反倾销措施:中国政府可能会对来自其他国家的倾销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包括对
相关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等。

这些措施可能会对国外电机产品的进口造成一定的限制。

5.贸易战和贸易摩擦:由于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
可能会出现贸易战和贸易摩擦的情况。

这些情况可能会对中国的电机产品出口造成一定的影响。

六大因素影响中国五金机电产品出口

六大因素影响中国五金机电产品出口

六大因素影响中国五金机电产品出口(一)良好的国内经济环境、各项促进出口的政策以及金融机构的支持为机电产品出口提供良好的运行基础。

国内经济建设快速平稳发展,____年gdp同比增长9.5%,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为出口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虽然年初调低大部分机电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虽对出口有一定影响,但各地纷纷加快出口退税速度、缩短退税周期,从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企业资金周转,消除了退税调整的部分负面效应。

同时相关部门出台的指导文件、鼓励措施,金融保险部门也通过各种渠道的资金支持,有力地促进了机电产品出口。

如,____年进出口银行共支持了340.7亿美元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以及67.9亿美元的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和境外投资项目,为我成为贸易大国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各地区经济与美国、欧盟同步复苏,世界贸易增长强劲为我出口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世界经济已经进入新一轮持续增长阶段,美国和亚洲经济明显好转,欧元区经济也正在复苏,国际需求明显增多,为我机电产品出口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特别是我与美国和欧盟的贸易关系发展迅速,前两年对美国出口增长均在40%以上,____年又增长到42.4%;去年对欧盟出口增长高达64.4%,____年又增长到44.1%。

我对二者出口机电产品1413.7亿美元,占机电产品出口的44.8%,净增434.7亿美元。

如此迅速的增长势头,一是与国际市场需求上升密切相关;其次我出口产品具有明显价格优势,产品质量日益提高,积极申请国际认证获得国际市场认可,市场开拓力度不断加大;同时加工贸易迅速发展的带动作用,加工贸易已经占到我出口欧美贸易的76.3%,且产品多为计算机、通信设备、电子元器件等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

LOCALhOSt另外美元汇率持续低迷,对我出口有利。

(三)世界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不断促进我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新的出口增长点不断涌现90年代我国实施扩大机电产品出口战略,抓住了家电、视听类产品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一批新兴产业群迅速在长三角地区兴起。

浙江机电产品出口现状与对策分析

浙江机电产品出口现状与对策分析

2、出口市场多元化
2、出口市场多元化
浙江机电产品的出口市场已经涵盖了欧美、东南亚、中东等多个地区。其中, 对美国出口机电产品1083.7亿元,同比增长18.6%;对欧盟出口机电产品977.5亿 元,同比增长16.5%。同时,对新兴市场如东南亚、中东等地区的出口也在逐步 增加。
3、出口主体多样化
2、面临的挑战
(3)劳动力成本上升:近年来,浙江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了一定的压力。
四、提升浙江机电产品出口竞争 力的建议
四、提升浙江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建议
1、加强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技 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以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三、浙江机电产品出口的对策建 议
1、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 量
1、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
浙江机电企业应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同时,要 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加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换代,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2、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品牌影 响力
2、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品牌影响力
浙江机电企业应该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打造自主 品牌,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要注重品牌营销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加强 品牌推广和市场拓展。
3、加强国际合作,拓展国际市 场
3、加强国际合作,拓展国际市场
浙江机电企业应该加强与国际合作伙伴的交流与合作,拓展国际市场。通过 参加国际展览、参加国际会议等方式,了解国际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寻求更多 的贸易机会。同时,要注重与当地政府和相关机构的沟通与协调,建立良好的合 作关系。
尽管浙江机电产品出口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仍面临着以下挑战: (1)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随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部分国家采取了贸 易壁垒等措施,对浙江机电产品的出口造成了一定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及制约因素分析摘要:利用中国进出口贸易统计数据,结合中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概况,选取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指标,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了定量研究,并分析了制约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内外部因素,以期引起相关学者的思考。

关键词: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制约因素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3-0204-04一、中国机电产品出口概况加入wto十年来,中国出口规模增长了4.9倍,2009年中国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2011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额在世界中的份额达到了10.42%。

其中,机电产品已连续十七年成为中国第一大出口货物。

2011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10 855亿美元,占商品出口总额的57.2%,同比增长16.3%,超出德国2 491亿美元,连续三年列全球首位,超出列第三位的美国3 959亿美元,在世界机电产品出口中的份额达到15.2%。

2011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增量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3.3个百分点,增量占世界机电产品出口增量的18.6%,是拉动全球机电产品贸易额整体上升的重要动力。

按2011年中国在世界机电产品出口中的份额测算,只要中国机电产品出口每增长6.6个百分点,将拉动全球机电产品贸易增长1个百分点。

二、中国机电产品①出口竞争力分析(一)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 competitive,tc)贸易竞争力指数(tc)又称贸易专业化指数,其不仅考虑到了出口,也考虑到了一国进口对出口的影响,是一个应用广泛的衡量出口商品竞争力的指数。

它是表示一个国家某类产品是净进口还是净出口国,以及净进口或净出口的相对规模,以此来测量一国某一产业或某类产品在国际上的相对比较优势。

其计算公式为:tcij=(xij-mij)/(xij+mij)其中,tcij为i国第j种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xij为i国第j种产品出口额,mij为i国第j种产品进口额。

当tc>0 时,表明该国在该类产品的生产效率上高于国际水平,是该类产品的净出口国,并且该指数越接近+1,国际市场竞争力越强。

当0.8≤tc<+1,表明该类产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0.5≤tc<0.8,表明该类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0≤tc<0.5,表明该类产品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当tc=0 时,表示该国在该类产品的生产效率上与国际水平相当,其出口纯属与国际间进行产品种类及品牌的交换。

反之亦然。

统计资料显示(见下页表1):1.金属制品、机械和运输设备的历年tc指数均为正值,且成上升态势,说明中国主要的机电产品存在着比较优势,国际竞争力在不断加强。

但专业、科学及控制仪器和装置、摄影器材、光学物品及钟表的tc指数均为负数,存在比较劣势,国际竞争力较弱。

其中,摄影器材、光学物品及钟表表现出较强的波动性,其2011年的竞争劣势较2005年有所加强。

2.在机械及运输设备中(见下页表2),电子数据处理和办公设备、通讯设备的历年tc指数都超过了0.5,说明中国在这两类产品的生产上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但是,中国在集成电路和电子元器件、汽车产品中存在着比较劣势,国际竞争力较弱。

集成电路和电子元器件的比较劣势在逐渐缩小,而汽车产品的比较劣势在2008年前后呈现先降后升的态势,并有逐步扩大的趋势。

总而言之,中国机电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在逐渐增强,但竞争力的强弱存在较大差距,部分产品的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部分产品仍然具有竞争劣势。

(二)国际市场占有率(international market share,ims)国际市场占有率(ims)指一国某产业或产品的出口总额占世界市场出口总额的比率,在综合考虑该国整体规模和实力的基础上,可以简洁的表明该国该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其公式如下:imsij= xij / xwj其中,imsij为i国第j种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xij为i国第j种产品出口额,xwj为世界第j种产品出口额。

统计资料显示:1.中国主要机电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增幅最大的是电子数据处理和办公设备、通讯设备,其2010年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了37.92%和31.1%,比2006年增长了11.95和8.3个百分点。

2.汽车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虽然有所增长,但增幅不大,只有1.49个百分点。

这表明,中国机电产品中高附加值、高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rca)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又称“相对出口绩效指数”,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某类产品的出口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的相对优势。

其公式如下:rcaij=(xij / xi)/(wj / w)其中,rcaij为i国第j种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xij为i国第j 种产品出口额,xi为i国货物出口额。

wj为世界第j种产品出口额,w为世界货物出口额。

一般认为,当一国某产品的rca值大于1,表示该国该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其数值越大,显示性比较优势越明显,反之,当rca值小于1,表示具有比较劣势。

统计资料显示:1.中国在机械和运输设备整体上具有较为明显的比较优势,其中仍然以电子数据处理和办公设备、通讯设备的比较优势最为明显。

2.集成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办公和电信设备具有较为平均的竞争优势,而汽车产品的竞争优势较弱,这与中国加入wto后汽车产品关税水平的降低有一定的关系。

三、制约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提升的因素(一)内部因素1.技术因素。

机电产业绝大部分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才能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1)中国开发和创新能力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美、日、德三大机电产品出口国全部研发投入占gdp比例和人均研发费用分别为645美元、597美元、458美元,而中国仅为3.9美元。

据统计,中国机电企业平均20%的新产品能够达到国际一般技术标准,而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标准的仅为15%左右[1]。

(2)虽然中国内外资企业对先进技术设备的进口依赖较强,但引进吸收能力存在差距。

据海关数据显示,2007年外商独资企业先进技术装备进口310.1亿美元,占全部先进技术设备进口总额65.5%,相比之下,私营企业投入相对不够,自助研发能力不足,先进技术设备进口规模不及外商独资企业的七成。

(3)中国机电产品缺乏自主品牌,据国务院发展中心的抽样调查显示,2 400多家机电企业中,自主品牌出口占比仅有8.4%。

(4)核心技术缺乏,知识产权受制于机电企业大部分产品出口没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技术、核心元器件和重要基础件依赖进口,处处受制于人,跨国公司在全球进行的知识产权布局将成为制约机电产品出口最重要的因素。

2.贸易方式因素。

近年来,中国一直在致力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促使机电产品贸易方式不断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加工贸易比重逐年降低,但机电产品出口中加工贸易方式仍占主导地位,2011年加工贸易方式下出口机电产品6523.2亿美元,占机电产品出口额的60.1%。

这说明其粗放式发展模式并未彻底改变,出口的机电产品中仍然以资源、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为主,与发达国家以出口资本密集型及高精尖机械设备为主的产品结构存在较大差距。

3.出口市场因素。

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市场过度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占机电产品出口比重超过70%。

2011年,中国机电产品对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三个重点市场出口占比总计达到88.4%。

机电产品出口的前十大市场分别是欧盟、香港、美国、东盟、日本、韩国、印度、台湾省、澳大利亚和巴西,总计占比达83.4% [2]。

出口市场的高度集中将直接影响中国机电产品的出口。

4.生产成本因素。

(1)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

据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2011年)进行的广交会调研显示,82.9%的企业表示原材料价格在上涨[2]。

以铁矿石、钢材、铜材等为代表的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导致长期以来支撑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低成本优势逐步削弱,给企业经营造成很大的不确定性。

(2)劳动力成本上升。

2009年中国制造业劳动者的小时报酬为2.04美元,约为1999年的4倍[2]。

2010年上半年,中国有近27个省市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提高幅度达到20%。

这导致制造业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直接影响长期依靠廉价劳动力来获取出口竞争优势的机电企业。

此外,中国机电产品出口中民营企业少(机电出口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平均规模小、品牌意识、环保意识匮乏,出口竞争手段单一等问题对中国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也有直接制约作用。

(二)外部因素1.国际市场需求因素。

由于中国出口的机电产品中电子类产品比重最大,而出口市场又主要集中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市场,因此,国际市场需求是影响其出口的主要因素。

目前,欧洲债务危机困难重重、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日本经济不景气等导致发达国家市场需求明显下滑,特别是电子消费类产品需求,使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形势严峻。

2.汇率因素。

汇率对产品竞争力和企业利润存在长期性影响,人民币汇率的不确定性影响企业经营决策。

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基本以每年约5%的速度持续升值,这将成为削弱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3.贸易保护主义。

近年来,严峻的世界经济形势导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机电产品频繁遭遇贸易摩擦,其形式多样化,主要表现为补贴与反补贴、保障措施、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倾销与反倾销、环保等,这些贸易壁垒将直接提高企业出口成本,降低中国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

目前,中国已连续十七年成为全球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且连续六年是全球反补贴的重灾国,涉案产品有汽车、家电、摩托车、自行车、轴承等几十个品种,涉案国别不仅包括美国、欧盟、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还涉及埃及、土耳其、巴西、墨西哥等多个发展中国家,且发展中国家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仅2011年中国进出口商会就组织企业应诉各类案件46起。

四、提升中国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基本思路1.加强研发,鼓励自主创新。

从企业角度来看,转型升级、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为必由之路。

行业的龙头企业应主动调整产品结构,注重研发新产品,提高研发费用在销售额中的比重,增加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从政府角度看,其可利用财政、金融政策鼓励大型企业集团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建立一支“产学研”技术创新队伍,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引导企业走出低水平模仿进口产品、只有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出口途径。

2.大力发展一般贸易方式。

从上述分析可知,中国机电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存在着不平衡性,其制约着中国机电产品整体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由于一般贸易方式比加工贸易方式的产业拉动作用和关联效应大,故企业应大力发展一般贸易方式下的机电产品出口,促进中国机电产品整体竞争力的增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