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1练习: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word版含解析
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Word版含答案

课时作业1 揭开货币的奇特面纱1.《冰雪奇缘》主题曲走红后,成了很多人的手机铃声和他们社交网站上的背景音乐。
各网站竞相推出《冰雪奇缘》的下载彩铃,一般每首2元。
下载的彩铃是( )A.商品,由于它既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B.非商品,由于它尽管是劳动产品,但没有用于交换C.商品,由于它是供别人消费的D.非商品,由于它是无形的解析:A 彩铃是脑力劳动的成果,属于劳动产品,人们下载彩铃要付费2元用于交换,所以是商品,故本题A项正确。
2.某地2021年3月份的羊肉27元/500克。
这里货币执行的职能与下列选项中货币执行的职能相全都的是( )A.交房租800元B.用200元买一件上衣C.付购物定金600元D.一件上衣标价为600元解析:D 本题材料中羊肉价格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表现。
A项和C项的提前预付职能都属于货币的支付手段;B项中货币充当了上衣买卖的媒介,是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D项中货币衡量了上衣的价值大小,属于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3.如今在一些地方的市场,有的商家或个体商贩拒收硬币,有的甚至把硬币称为“鬼钱”。
对硬币的正确生疏是( )①它是我国的法定货币②可以自由流通③具有纪念性,不能流通④其购买力是由国家打算的A.①②B.①③C.②③ D.③④解析:A 硬币可以流通,故③说法错误;硬币的购买力不能由国家打算,故④说法错误。
4.数字货币是一个完全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货币形态。
支付、结算、储存等都可以在没有人工核准的状况下自动完成,并保存全部无法销毁的路径信息。
目前我国央行对数字货币正进行深化争辩,争取早日发行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的发行能( )①扩大货币职能,有效防止通货膨胀的发生②提升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亮度③便利央行对货币购买力的把握与调整④促进支付体系的完善,提高支付结算效率A.①④ B.②③C.①③ D.②④解析:D 货币的职能是固定的,通货膨胀的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应,数字货币的发行不能扩大货币职能,也不能防止通货膨胀的发生,①不选;央行不能规定货币的购买力,③错误;支付、结算、储存等都可以在没有人工核准的状况下自动完成,并保存全部无法销毁的路径信息,这表明数字货币的发行有利于提升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亮度,促进支付体系的完善,提高支付结算效率,②④正确。
【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必修1)课后提升:训练: 一 1.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Word版含解析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后提升训练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2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1.(2017·西安高一检测)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经常到商店购买书、笔、本子等。
这些物品的共同点是( )①都耗费了一定量的劳动②都具有使用价值但无价值③都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④都是一般等价物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解析】选A。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同学们经常到商店购买的书、笔、本子等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①③符合题意,②判断错误;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④不符合题意。
2.金银条块、金属铸币、纸币、电子货币的出现各有其历史作用。
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①纸币——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②金属铸币——促进商品流通③金银条块——物物交换得以成功的前提④电子货币——减少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A。
③表述错误,物物交换成功的前提是互相需要对方的物品;④表述错误,电子货币减少的是货币的使用,而不是减少货币流通量;①②对应正确。
3.(2017·芜湖高一检测)2016年11月,合肥市物价局公布了轨道交通(地铁)票价方案,地铁票起步价为2元,乘坐里程越长票价越贵。
这里的“2元”是( )①地铁票的价值②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③地铁票的价格④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C。
标价过程中,货币执行的是价值尺度职能,②③符合题意,排除④;①混淆了价格与价值。
【方法技巧】依靠关键词判断货币职能价值尺度多用“标价”“价格”等词汇;流通手段多用“购买”“买卖”“现场交易”等词汇;贮藏手段多用“保存”“退出流通领域”等词汇;支付手段多用“赊销赊购”“还债”“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词汇;世界货币多用“购买外国商品”“国际收支”等词汇。
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专题1.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基础篇1.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与商品打交道。
下列属于商品的是()①京东网上商城里待售的手机②赠送同学的生日礼物③农民种的自家用的蔬菜④居民家庭用的自来水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①④中的日用品、自来水都是劳动产品,且用于交换,是商品。
②中赠送的生日礼物、③中农民种的新鲜蔬菜都没有用于交换,故不是商品。
故答案选B。
2.2018年7月15日下午,国家药监局通报,长春长生在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过程中存在造假等严重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GMP)行为,吉林省食药监局已经对此立案调查。
此次涉事批次疫苗()A.不是商品,因为它们被立案调查B.不是商品,因为不具备应有的使用价值C.如果能交易成功则是商品,不成功则不是商品D.是商品,因为生产中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有价值则是商品【答案】B【解析】此次涉事批次疫苗在生产过程中因存在造假行为,已经丧失了其使用价值,故不能成为商品,故B 正确。
A错误,被立案调查不是判断是否是商品的依据。
C表述错误,交易是否成功不是判断是否是商品的依据。
D认为是商品,故该判断错误,排除。
选B。
3.2019年6月,刚领到5000元工资的小李在商场看中一件标价1200元的服装,在和卖家讨价还价后最终以800元成交。
这里涉及到的货币职能依次是()A.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B.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C.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D.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答案】B【解析】工资表现了支付偿还的特点,为支付手段职能;价格是用货币表现的商品价值,为价值尺度职能;800元是以货币充当交换媒介,所以是流通手段职能。
故B项正确。
4.“金性不败朽,故为万物宝”,正因为如此,在长期的商品交换过程中,金银逐渐固定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成为各国普遍接受的货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金银具有最适合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性②在商品交换中,等价物总是固定在金银上③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④因为各国普遍接受金银,所以产生了货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由“在长期的商品交换过程中,金银逐渐固定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可知,等价物并不总是固定在金银上,②错误。
精选人教版政治必修一练习: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一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1.2016年2月6日凌晨,台湾南部发生6.7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大陆各界捐助总额已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救灾物资,帮助受灾群众解决基本生活困难。
这里的救灾物资(..)①是商品.②不是商品.③有使用价值.④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A.①③....... B.③④C.②③. D.①④解析:本题考查对商品概念的理解。
结合教材知识,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救灾物资具有使用价值,但没有用于交换,因而不是商品,故②③正确。
答案:C2.下列关于货币的说法中,正确的有(..)①金银天然是货币.②货币天然是金银.③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④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都是货币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解析:金银天然不是货币,①错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很多,只有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才产生了货币,故④错误;②③正确。
答案:C2016年1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定发行2016年贺岁普通纪念币一枚。
该普通纪念币正面刊“中国人民银行”、“10元”、汉语拼音字母“SHIYUAN”及年号.“2016”,底纹衬以团花图案。
背面主景图案为一只传统装饰造型的猴子,抬手远眺;其上方为桃形花灯和梅花图案,币面左侧刊“丙申”字样。
据此回答3~4题。
3.对贺岁普通纪念币认识正确的是(..)①该纪念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②该纪念币具有收藏的货币职能.③该纪念币具有流通手段职能.④该纪念币的购买力由国家决定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该纪念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可以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①③正确;货币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不是收藏,②表述不科学;该纪念币的面值由国家决定,但其实际的购买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是由国家决定的,④错误。
答案:B4.如果用这枚普通纪念币购买一个5元笔袋,在这里,它执行了(..)A.价值尺度职能. B.流通手段职能C.支付手段职能. D.贮藏手段职能解析: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2019高中政治 专题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专题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商品是的劳动产品。
2.商品是与的统一体。
3.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
4.货币的基本职能是和。
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作。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作。
5.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作。
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
6.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作。
7.货币除了具有、两种基本职能外,还具有、、世界货币等职能。
8.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9.纸币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为限度。
10.货币流通规律: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成,与货币流通速度(即一定时期内货币在买方与卖方之间转手的次数)成。
【答案】1.用于交换2.使用价值价值 3.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4.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5.商品流通 6.价格7.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 8.价值符号9.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10.正比反比1.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区别区别使用价值价值定义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体现关系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人与物的关系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否特有使用价值不是商品的特有属性价值是商品特有的、本质的属性【典例1】马克思说,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是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体上,这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不能实现“这一跳跃”意味着A.摔坏的一定是商品,因为会造成商品的积压B.摔坏的一定是货币,因为生产者无法得到货币C.摔坏的一定是商品所有者,因为商品价值无法实现D.摔坏的一定是消费者,因为无法实现使用价值【答案】C2.货币的产生货币产生①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物物交换,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
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交换越来越频繁,交换范围越来越广,交换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交换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因为物物交换成功的前提是交换双方恰好都需要对方的商品,这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寻找,或者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才能实现②在长期的交换过程中,人们找到了克服“商品一商品”交换困难的办法,这就是先把自己的东西换成市场上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商品,然后再用这种商品去换回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专题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2018-2019学年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1)Word版含解析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1课时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之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在食品安全备受关注的今天,“新田园主义”在都市兴起:家中阳台、屋顶种菜、小区租地种菜、养猪……自家种养的农产品,自食送人都放心。
自家种植的自食或送人的农产品①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②是商品,因为它耗费了人类的劳动③不是商品,因为它只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④是商品,因为它能满足人们的需要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C【考点】商品的含义【难度】一般2.2017年11月,工信部发布了5G频段规划,5G离我们越来越近,一句话概括为“4G改变生活,5G 改变社会”。
对此,有消费者表示“好用不贵”应该是5G智慧手机的发展方向。
消费者的这一愿望告诉我们①消费者购买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②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③手机生产者应为消费者着想,生产物美价廉的商品④商品的科技含量越高,使用价值越大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B【解析】②与题意无关,排除。
④只表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这一个方面,故排除。
题目中,有消费者表示“好用不贵”应该是5G智慧手机的发展方向。
消费者的这一愿望告诉我们消费者购买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手机生产者应为消费者着想,生产物美价廉的商品;故①③符合题意。
选B。
【考点】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难度】一般3.刹车片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汽车行车安全。
2017年以来,国家质检总局加大了对汽车厂刹车片的抽检力度,对设计、使用假冒伪劣刹车片的汽车品牌进行曝光。
这是基于①商品的价值是由质量的高低决定的②商品的使用价值容易被消耗③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④国家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D【考点】商品的基本属性【难度】一般4.商王在宗庙赏赐戍嗣子海贝二十朋(朋为计量单位,一朋有五贝、十贝之说),戍嗣子用它来做了祭祀先人父癸的铜鼎。
2016年秋高一政治人教版一练习:第1课 第1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含解析

第一单元第一课第1框一、选择题1.2016年清明节前后,山东某大型超市的山鸡蛋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这种蛋的重量虽然只有20到30克,却卖到了1.5元一只。
由于山鸡蛋的口感和营养都胜过普通鸡蛋,因而成了人们的抢手货。
这表明错误!()①使用价值越大价格越高②物以稀为贵③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④质量越好价格越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 B[解析]根据材料“由于山鸡蛋的口感和营养都胜过普通鸡蛋,因而成了人们的抢手货”可以判断②正确;①④说法错误,价格由价值决定,不是由质量决定的;③说法正确,材料表明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故选B。
某经济学家指出:“物美”是保名牌创名牌的一个必要条件,技术质量是企业的灵魂和生命,商品质量好,才有竞争力。
“价廉”是保名牌创名牌的另一个必要条件,因为成本与价格低廉,是市场经济中企业的重要生命线。
回答2~3题。
2.对上述说法理解正确的是错误!()①“物美"就是指商品的价值要大②“物美”就是质量要好③“价廉”就是价格要便宜④“价廉”要求减少劳动消耗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D[解析]①错误,物美指的是商品质量好;②③④说法正确,选D.3.人们选购商品的标准是“物美价廉”,这个标准说明了错误!()①“物美”是使用价值的标准②“价廉”是价值的标准③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④商品的两个属性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 D[解析]“物美价廉"说明人们既想买好商品,又希望商品价格不要太贵.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选D。
4.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15年11月12日起发行新的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这款人民币被网友称为“土豪金"人民币.我国的人民币导学号 62600014()①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②实际购买力由市场决定③只具有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④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血脉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 B[解析]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新编人教版政治必修一课时作业: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Word版含解析

第一课时.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时间:45分钟.满分:7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3分,共42分)知识点一.货币的本质1.20世纪,有人将英国乡村的空气卖给遍布世界的英国人,以慰藉他们的思乡之情。
在这里,空气之所以能成为商品是因为其(..)A.不再是免费的自然资源B.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C.有益于人类的身心健康D.凝结了人类的体力劳动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商品概念的理解。
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符合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是劳动产品;第二,必须用于交换。
故B符合题意。
A、C不是英国乡村的空气能成为商品的原因,排除。
只凝结了劳动,但不用于交换的物品,也不能称其为商品,故D排除。
2.2015年夏天,某市蔬菜大获丰收,但市场占有率却有所下降,后经调查发现,其主要原因是本市蔬菜品质有所下降。
这说明(..)①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市场需求.②商品的价格受商品质量的影响.③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④商品价值的实现受使用价值的影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C解析:①观点错误;②在题干中没体现;③④符合题目要求。
3.2015年3月15日,包括大众、日产和戴姆勒在内的汽车制造商表示,会尽可能向用户提供维修与更换零件的服务,提升产品及服务质量。
做出上述表示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A.这样做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B.这样做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实现商品的价值C.这样做有利于增加商品的使用价值D.这样做可以使商品成为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答案:B解析: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企业注重商品的使用价值,目的是获得该商品的价值,故B正确。
A、C都是从使用价值角度来说的,不属于根本原因,排除。
使用价值与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故D错误。
4..我国古代把一种类似铲的挖土工具称为“镈”,在物物交换的时代,人们经常拿这种挖土工具去换取别的东西。
但用这种东西交换比较麻烦,周景王便把这种农具小型化,铸成象征性的“镈”,它在以后的交换中充当了一般等价物,这就是原始的空首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4分,共56分)知识点一货币的本质1.2015年3月24日,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获批。
自贸区将推行专利、商标、版权的知识产权“三合一”模式。
下列对知识产权的认识正确的是()A.不是商品,因为它既不是劳动产品,又没用于交换B.是商品,因为它凝结了人类劳动,有使用价值C.不是商品,因为它是无形的,没有衡量价值的标准D.是商品,因为它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答案:D解析: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基本属性,判断是否是商品,用这两个标准来判断。
知识产权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因此是商品,排除AC;凝结了人类劳动,不代表有价值,B不选;D符合题意。
2.人们对黄豆加工,做硬了是豆腐干,做稀了是豆腐脑,做薄了是豆腐皮,做没了是豆浆,放臭了是臭豆腐!这启示我们()①黄豆浑身都是宝,只要加工就会有价值②黄豆在市场运动的过程中才会产生价值③黄豆的多种功效,源于市场的高效配置④黄豆的自然属性是价值产生的物质载体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答案:B解析:材料告诉我们黄豆浑身都是宝,通过加工可获得使用价值,使用价值交换出去才会实现商品价值,故排除①。
黄豆的多种功效,源于其自身的属性,故排除③。
3.今年秋天,山东、河北等地冬枣丰收,造成滞销,在当地政府、媒体和一些大型超市的帮助下,冬枣滞销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实现了“惊险的跳跃”。
这一过程之所以被称为“惊险的跳跃”,是因为()A.商品价值的实现存在不确定性B.货币流通手段的作用不易发挥C.商品使用价值很容易被损耗D.商品价值难以用货币表现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冬枣滞销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实现了‘惊险的跳跃’”可知,这里“跳跃”的过程是商品价值的实现,之所以被称为“惊险的跳跃”,是因为商品价值的实现具有不确定性,如果不能实现这一“惊险的跳跃”,枣农利益就会受损,故A正确;B、C、D说法不符合实际,故排除。
4.下列对货币的认识正确的是()①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②Q币是货币的一种③充当一般等价物时,商品就成了货币④虚拟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④D.①答案:D解析:Q币不是货币,只是一种特殊商品,②错误;当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货币才产生,③错误;④本身正确,但不是“对货币”的认识。
5.一般等价物与货币的区别在于()A.一般等价物表现商品的价值,货币表现产品的用途B.一般等价物可以由不同商品充当,货币只能由金银充当C.一般等价物可以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货币只表现特定商品的价值D.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答案:B解析:货币和一般等价物的相同点是二者都能表现商品的价值;不同点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普通商品,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是不固定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只有金银。
可见,A、C两项说法错误。
D项虽为正确的说法,但题干的规定性是二者的区别,D项表明的却是二者的联系。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①商品和货币是一对孪生兄弟②先有商品,然后才有货币③货币天然是金银,但金银并非天然是货币④货币和商品都是一个永恒的范畴,货币是一种特殊商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B解析:商品的产生要远远早于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①错②对;只有当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货币才产生出来,③正确;货币和商品都既不是从来就有,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所以说二者都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不是一个永恒的范畴,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④错误。
知识点二货币的基本职能7.2017年“五一”期间,刚领到4000元工资的小王在商场看中一件标价800元的服装,在和卖家讨价还价后最终以500元成交。
这里涉及的货币职能依次是()A.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B.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手段C.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D.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答案:C解析:标价、值多少钱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最终支付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是流通手段职能;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是支付手段;这里的“4000元工资”“标价为800元”“以500元成交”分别体现了货币支付手段、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C符合题意。
8.上海虹桥至北京南站高铁一等座和二等座票价分别为935元和555元。
货币在车票定价中()①执行价值尺度职能②是观念上的货币③执行流通手段职能④是现实的货币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③答案:B解析:货币在车票定价中表明了所提供服务的价值大小,执行了价值尺度职能;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①②当选。
9.2017年3月22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发行2017吉祥文化全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8枚,其中金币4枚,银币4枚。
对此纪念币的认识正确的是()①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②可以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等职能,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③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具有保值功能和较高的收藏、投资价值,可以用Q币购买④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其发行量、面值和购买力都是由国家规定的⑤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互交换,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A.①③B.②⑤C.③④D.①⑤答案:B解析:该套纪念币是金银纪念币,而①讲的是纸币。
③中讲“可以用Q币购买”是错误的,因为Q币是虚拟货币,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具有货币的某些职能,它只是一种特殊商品,不能用Q币购买该纪念币。
纪念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由国家发行,发行量应根据市场需求而定,面值由国家规定,但购买力国家规定不了,只能是市场形成,故④不选。
②⑤说法正确,选B。
知识点三×100%=25%,故选B。
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回答13~14题。
13.该指数过高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的原因是()①发生物价不断上涨,造成经济不稳定②央行增加货币发行,造成货币供应紧张③生活成本提高,手中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④生活成本降低,手中金钱价值便随之上升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消费者物价指数过高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是因为发生物价不断上涨,造成经济不稳定,消费者生活成本提高,手中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①③说法符合题意。
②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央行增加货币发行。
④说法不对,依据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含义可知,消费者物价指数过高升幅,说明消费者生活成本提高,不是生活成本降低。
14.如果面对CPI指数的上升,政府采取的有效措施是()①减少财政的支出②提高税率③降低生产的规模④严格控制生活用品出口数量A.①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面对CPI指数的上升,政府可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有效措施是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提高税率,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①②说法符合题意。
③中降低生产的规模、④中控制生活用品出口数量的说法均不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满分44分)15.(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既重要又困难,“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
材料二目前农村食品市场突出问题多发、高发的态势令人忧虑,主要表现为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行为和“五无”食品在农村食品市场屡打不绝,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经营过期变质食品、经营条件不符合要求、食品及原料来源不合法、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依然存在。
为此,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行动,以构建安全有序的农村食品市场环境。
联系材料,依据商品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才能实现“商品—货币”的惊险“跳跃”,并说明国家开展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行动的意义。
答案: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其中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人们购买商品,首先是因为它们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具有使用价值。
要实现“商品—货币”的惊险“跳跃”,就需要商品生产者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意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不具有相应的使用价值,不仅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而且对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构成威胁,因此不能作为商品用于交换。
国家开展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行动,有利于保障食品质量,既保障了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又有利于实现企业生产的目的,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商品的基本属性及其之间的关系。
解题时,首先要审清设问要求,第一小问要求根据商品的相关知识回答,如何实现“商品―货币”的惊险“跳跃”,可联系商品的概念、基本属性等知识展开分析。
第二小问指向开展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行动的意义。
解答意义类试题,首先要确定知识范围;其次要遵循由小到大,由直接到间接,由微观到宏观,由近及远的原则;还要注意理论与材料紧密结合,体现时代性,多角度回答问题。
本题必须根据商品的有关知识展开,可联系现实需要,把握住“提高商品的使用价值质量”这一核心观点深入分析。
16.(20分)某校高一(5)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一次以“我们身边的经济”为主题的社会调查。
以下是小玲同学的部分调查记录:(1)在一家工厂的围墙上写着“以质量求生存,向市场要效益”这几个大字。
我认为,这句话蕴含着丰富的经济学道理……(2)在某公园里,有几个人在谈论物价问题。
其中一位老年人说:“现在一定是出现通货膨胀了,我昨天买的一袋面粉比以前要贵好几元钱呢!”我认为这位老年人对通货膨胀的理解不太准确,于是我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给他们解释……(3)我看到银行在搞宣传活动,原来是在给群众普及识别假币的知识。
那么,国家为什么这样做呢?我想其原因是……请替小玲补全被省略的内容。
答案:(1)①企业应树立质量意识。
企业只有重视产品的质量,向市场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或者其他企业无法生产的产品,才能让消费者乐意购买其产品,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
②企业应树立市场意识。
企业只有根据市场需要组织生产,才能顺利销售自己的产品,否则只能造成产品积压,降低自己的竞争力。
(2)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一定表现为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未必是通货膨胀,只有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才是通货膨胀。
导致商品价格上涨的因素还有很多,如价值、供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