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 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 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能力目标:(1)透过现象认识商品、货币的本质的能力;(2)历史地看待货币产生和发展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了解货币作用的基础上,增强努力发展生产、增加财富的情感;(2)增强爱护人民币的情感和辨别假钞的意识
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商品及其基本属性,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货币流通规律;教学难点是商品的基本属性及货币的本质
老师归纳点评:对各小组展示的内容进行点评,多肯定、鼓励,并强调货币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区别,归纳货币流通规律,区分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分小组共同讨论问题,人人参与,有疑惑举手问老师,并积极举手抢答。一方面对本组代表发言进行补充,加一方面注意倾听其他小组的发言,做好补充的准备
PPT展示
合作探究二
老师布置P5《重点难点探究》(二)(三)中的问题,要求同上。
快速完成练习并同桌对比答案、进行讨论
第四层级
课堂总结
反思
老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师生共同完成P6《思维导图》,要求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课后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
完成并理解掌握《思维导图》,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课后进行反思
PPT展示
板书设计
课后巩固
布置学生完成《固学案》P1~2(必做1、3、4、7、8、9、10题,其余选做)
教师准备:1.《导学案》第一课第1课时、《固学案》第一课第1课时。
2.准备金属货币、不同的纸币的实物。
学生准备:利用课余时间通读课文,把握关键词或理出知识框架。完成《导学案》P3《知识体系梳理》部分
导学过程设计
程序设计
学习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预设)
媒体运用
情境导入
老师引入新课
旁白:请同学们看看你身上和你周围,除了用钱买来的东西,我们还剩下什么?(教师展示100元的人民币)这就非常奇怪了,一张薄薄的纸片,竟然能购买各种商品,它为什么具有这么大的魔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奇的货币,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第1课 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教案Word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第1课 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教案Word版

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商品的含义,知道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懂得从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理解货币的本质,理解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了解价格的含义,知道货币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理解纸币的优点,知道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能力目标: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透过现象认识商品、货币的本质的能力;历史地看待货币产生和发展的能力;认识商品、货币、货币的职能的逻辑思维能力;正确判断、识别有关商品和货币的经济现象的能力;联系人们对货币的不同看法,从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等角度,辨析应当如何对待金钱。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树立正确地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

教学重点:货币的本质、职能,纸币及其流通教学难点:纸币的发行规律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手段:投影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对学生升入高中表示祝贺,简单介绍高中政治要学习的教材情况。

任何人的生活都不能离开衣食住行这些方面,生存必须的东西要靠生产,生产出的东西要进行分配和交换,然后人们进行消费,这就是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经济是个大问题,而我们研究的起点却要从最基本的东西开始。

同学们喜欢逛商场或超市吗?走进超市我们会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只有要足够的人民币,我们就能买到我们喜欢和需要的东西。

这一生活体验包含了三个重要概念:商品、货币和纸币,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三个重要概念。

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让学生拿出下发的导学案,带着“自主学习”中的问题,阅读教材,找出问题的答案。

师:我们经常说,商品琳琅满目,那么究竟什么是商品呢?投影出示有关图片(见课件)学生讨论回答(略)师: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不是所有的物品都是商品,作为商品,首先必须是劳动产品,也就是说是人类通过劳动生产出来的,同时,这些劳动产品生产出来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使用,而是为了交换,这个交换既指的是正在用于交换,也指的是待交换。

高中政治必修一人教版: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一人教版: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
内容
学科
思想政治
年级
高一
时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17.9
节次
1-1-1
主备人
易玉文
复备人
课题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教学目标
1、理解商品、货币的相关知识。
2、通过学生自己参与的经济生活,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通过教学,树立学生正确的商品货币观念、国家观念、关注国家大事的意识。
重点
货币的本质以及基本职能
难点
货币的本质以及基本职能
三、新课讲授
环节一:走进商品
展示各类商品图片,提出问题:这些不同种类的商品有什么共同特征?人们为什么要购买商品?牛奶等商品有何共性?
设计意图:通过系列问题,提高思维能力,理解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
环节二:认识货币
1、提出诱导问题:货币是怎么产生的?它和商品是同时出现的吗?如果不是,哪个在先哪个在后?多媒体展示货币产生的基本阶段。
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学以致用。
加强巩固。
总评或
反思
备注
备课内容多的可以加页,课堂模式位置也可以变动。
株潭中学集体备课教案单第课时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理解一般等价物和货币的相关知识。
2、展示日常生活中货币扮演的不同角色,探究货币的职能。
设计意图:通过鲜活的日常生活案例,(里约奥运纪念币、世行贷款、华为)学习货币的职能,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3、展示纸币产生的历史沿革,津巴布韦等纸币贬值的事实,揭示纸币的含义、优点、通货膨胀等内容。通过人民币加入SDR的案例,理解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果,中国在国际金融舞台地位的不断提升,增强国家自豪感。
设计意图:运用生活事实,贴近学生,更容易理解纸币的产生过程和滥发纸币的危害,也通过中国在国际金融舞台的重大成就感受到祖国日益强大。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 案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 案
4、农民向地主交纳的地租。
5、到商店买来一个蛋糕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朋友。
(有用)大家买东西一般会考虑哪些因素呢?(价格合理、质量好等)所有这些因素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那就是?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物美价廉。这就涉及到商品的基本属性,得出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简单介绍即可。)
情境2
【组织学生表演】
结论3:货币具有流通手段职能,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结论4:商品所有者能否顺利卖出商品,关系到商品生产者的生存竞争。
情景6
【剖析案例】
探究交子的奥秘──探究纸币的产生和本质
多媒体播放:交子的发行和使用过程
对应问题六:
1.从交子的产生过程来看,它为什么能够购买商品?
2.由私人发行交子存在什么问题?怎样解决这一问题?
讲解有关一般等价物的知识。
情境3
【图片展示】
1、展示牛羊、贝壳、布匹等一般等价物的图片
2、展示金银的图片
对应问题三:
1、历史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有哪些?
2、为什么最后固定到了金银上呢?
由此引出金银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优点(学生看书后回答)及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情境4
【情景展示】
请三位同学扮演顾客,一位同学扮演卖衣服的人。
3.比较交子与金属货币,明确纸币的优点。
(1)引导学生得出:交子能够用来购买商品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凭借纸币可以随时兑换货币,在这里纸币作为货币的象征、符号,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纸币的本质是一种货币符号。
(2)得出:私人发行不能保证兑换,信誉缺乏保证。所以后来纸币就改为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懂得劳动创造价值,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教案-高中政治必修一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教案-高中政治必修一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人教版必修一)一、教材分析《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和纸币等知识。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纸币的概念。

2、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两种基本职能的原因与区别、商品流通的含义。

3、理解商品的含义与基本属性。

4、纸币的发行规律(二)能力目标1、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2、提高辨别假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地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

纸币的发行规律。

难点:货币的职能区分与纸币的发行规律四、学情分析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有一定的生活感知,教学中有些问题可以略而不讲,重点放在难点知识的突破上,可运用先学后教的方式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五、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初步把握本节主要知识。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展示预习目标教师:上节课我们谈到了在经济生活中我们都是消费者,每天都会有花钱购物的经历。

如果用我们学科语言去解释这个过程我们应该如何说呢?比如花钱购物的“钱”和“物”分别指什么呢?学生:通过教师引导,回答货币和商品。

(二)学生自主预习预习课件上展示的商品和货币的内容(三)新课讲解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货币的本质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课件,总结商品的含义。

学生:商品使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教师:详细讲解商品含义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叫商品;劳动产品只有用来交换才是商品。

教师:展示课件引导学生判断商品,并提问问题疫苗是否属于商品。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政治必修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 (1)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政治必修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 (1)

教学设计经济生活第一课《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考点三:纸币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价格、纸币等概念。

2、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两种基本职能的原因与区别、商品流通的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关系、纸币发行规律。

3、运用货币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二)能力目标1、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2、用纸币知识认识假币的违法性,提高辨别假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地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

二、教学重点理解纸币的含义及职能。

三、教学难点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四、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五、教学课时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学过渡:货币是用金银充当的,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买卖商品却是使用的纸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下面我们就学习纸币的有关知识。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讨论,做典型题,展示学习目标。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做题引发探究欲望和兴趣。

(二)进行新课复习教学教师活动:展示课件,让学生明确复习目标要求。

学生活动:围绕复习目标看书、做基础题,然后讨论。

1、纸币的产生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页第一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什么是纸币?纸币为什么能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点评: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因为在商品流通中,人们只关心货币能否带来价值相等的商品,不关心它本身是否足值,所以,可以用货币符号――纸币,代替它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这样就产生了纸币。

教师活动:既然国家有权发行货币,是否可以随意决定纸币的发行数量呢?2、纸币的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发行过多会引起物价上涨,;发行过少,阻碍流通。

生活中出现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现象,往往是与货币发行违反发行规律有3、纸币流通规律商品价格总额商品总量×商品价格水平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 ———————————货币流通次数货币流通次数重要关系。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课《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优质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课《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优质教案

第一课《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全章概述本章从学生最熟悉的商品、货币入手,让学生初步认识货币的产生、本质、基本职能、纸币、信用工具、外汇等经济现象及相关经济知识。

让学生通过感受生活提高认识、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意学习和领会政治学研究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这对今后的学习是十分重要和有益的。

本章可分为2个框题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二、信用工具和外汇新课标要求分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解释几种常见的信用工具的用途;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

新课程学习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价格、纸币等概念。

2、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两种基本职能的原因与区别、商品流通的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关系、纸币发行规律。

3、运用货币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二)能力目标1、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2、用纸币知识认识假币的违法性,提高辨别假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地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

★教学重点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

★教学难点纸币。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本框题是经济生活的入口课,涉及的新概念、新原理较多,知识容量较大,学生理解起来有比较大的难度,建议用2课时时间学习。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讨论,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活动都离不开金钱,提出问题:金钱就是经济学中的货币,本节课将从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等方面去了解货币,从而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回忆生活活动,感知生活离不开金钱,从而引发探究欲望和兴趣。

(二)进行新课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货币的本质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第一段,同时提出问题:要了解货币,首先要了解商品。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word教案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word教案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识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价格、纸币等概念;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了解商品流通的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关系、纸币发行规律;运用货币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同时,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能力;学会用纸币知识认识假币的违法性,提高辨别假币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不同看法,从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的角度,说明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金钱;从某些具体的材料入手,在积累一定量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总结出货币产生的必然性、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实现对货币的科学认识,逐步学会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

[教学重点]货币的本质及基本职能、纸币。

[教学难点]纸币。

[教学时数]1-2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小品导入(教师扮演店主,三生扮演顾客)情境1:一顾客是店主多年不见的一好友,她看上了一礼品,店主便送了一份给她。

问:在这种情况下,该物品是否是商品?情境2:另一名顾客偶然来商店逛逛,他也看上了那种礼品,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他花50元买下了,问:在这种情况下该物品是否是商品,与前者有何区别。

情境3:最后一名顾客亦看上了一件商品,他欲用50枚康熙通宝购买而不得。

问:为什么这枚康熙通宝在清朝可以购买到商品但现在却不能?新课教学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货币的本质思路:在讲货币的本质之前,先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商品,再由商品交换的过程推导出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步骤:引导学生一起分析把握商品的相关知识(1)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这一概念,首先它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是劳动产品,可以稍微提示一些特殊情况,比如人的内脏不是劳动产品,但亦可以成为商品;第二必须用于交换,如果是自己消费,用于捐献,馈赠就不是商品)(2)两个基本属性(简单了解)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判断以下物品是不是商品,为什么?
A、学校超市卖的笔
B、自然界的阳光、空气
C、妈妈亲手为你织的围巾
D、向洪水受灾区捐赠的食品
E、农民种的蔬菜
2、商品的基本属性
(1)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2)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判断: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
C、7.5万亿元D、10万亿元
小结。
作业。
板书设计:
讨论:市面上流通的纸币是不是越多越好?
3、纸币的发行量: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练习:(2015安徽文综)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20万亿元,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4万亿元。假如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今年商品价格总额为30万亿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理论上今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
A、5万亿元B、6万亿元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课题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教学
目标
1、知道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了解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理解纸币及其发行规律。
2、初步学会分析课本内容,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3、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教学
重难其发行规律。
教学过程
导入:
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这个东西,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
(二)货币
1、货币的产生2、货币的含义
3、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练习: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货币本质的是()
A、货币可以与一切商品进行交换并表示其价值B、货币可以成为财富的代表和象征
C、充当货币的是贵金银D、货币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流通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1)含义(2)价格
2、流通手段
(1)含义(2)公式(3)注意:“商品——货币”惊险的跳跃
(二)、货币的其他职能
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练习:判断
工厂财务人员向工人发工资
张三在市场上用6元买一斤肉
李四到银行取回1万元存款的利息
小明的奶奶临终时把她藏有多年的10块银元留给了小明
小明全家人去日本旅游,在东京的一个大商场买了很多纪念品。
三、纸币
1、货币的发展历程
2、纸币的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这黄色的奴隶可以使异教联盟,同宗分裂,它可以使受诅咒的人得福,它可以使黄脸婆寡妇重做新娘,啊!你可爱的凶手,帝王逃不过你的掌握,亲生父子被你离间,啊!你有形的神明,你会使冰炭化为胶漆,仇敌互相亲吻,使每一个人惟命是从。
——选自莎士比亚《雅典的泰门》
新课学习
一、货币的本质
(一)商品
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