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必修三2.2湿地开发与保护(共25张PPT)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湘教版必修三2.2湿地开发与保护(共25张PPT)(共25张PPT)

湘教版必修三2.2湿地开发与保护(共25张PPT)(共25张PPT)

1)说出1999年植物生长季该沼泽湿 地积水深度的变化特征。
(2)概括1997-1999年该沼泽湿地蓄水量 年际变化的特征,并分析该变化对湿地 产生的影响。
(3)对该湿地,有人建议排干围垦有人建 议保护性开发。请你表明态度,并说明 理由。
(1)水位总体变化大; 5月比较平稳(下降较小或略有下降); 6 月至7月初迅速下降,直至为零,地表积水干涸。
调机”“天然水库”)。
(3)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能维持生物的多样性,保持周围生
态的稳定与平衡(“生命的摇篮”)。
(4)湿地的降解功能:湿地中的许多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能够 在其组织中富集、分解、吸收有害物质,降解环境污染(“地球之 肾”)。
(5)湿地的其他功能:美化环境,可作为旅游地,具有航运功能, 是各种动物的栖息地(“鸟类的乐园”)
感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2)特征:年际变化大,且蓄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影响:湿地退化,植 被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使湿地调节气候和降解污染物的能力降低;区 域生态环境恶化;湿地被开垦为耕地的可能性增加。
(3)排干围垦:增加土地供给,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增加农业产量;扩大人 类活动的空间。保护性开发:湿地具有巨大的生态环境效益,如降解污染 物、蓄水防洪、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保护湿地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湿地 还具有物质生产功能,可为人类提供多种宝贵的资源;可利用湿地适当发 展旅游业、养殖业等,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湿地可持续发展。
下图为我国现有主要盐碱地占耕地面积比例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A、B两地耕地中盐碱地所占的比重大,其共同原因主要是( ) ①灌溉措施不当,加上蒸发旺盛,盐分易在地表集聚 ②土壤贫瘠,化肥使用量大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课件: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共50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课件: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共50张PPT)
湿地的分类、特点、分布、作用; 洞庭湖湿地萎缩的原因、危害、保护措施; 三江平原湿地形成的原因、价值与长江中下游湿
地的比较
其生态价值远远高于其产出价值
阅读P42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
2、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
三、湿地资源问题及保护—以洞庭湖为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 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 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
“北大仓 ”
“北大荒 ”
三江平原湿地的价值
1、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2、调节气候 3、净化水质 4、调蓄洪水 5、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本节知识点小结——
范围:沼泽、滩涂、河流、湖泊、低潮时
湿
水位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水库、鱼塘、稻
地 湿地 田等。

共同特点:地表常年有水或经常有水,属

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地带。
青藏高原 高寒湿地
长江中下 游湿地
云贵高原
我国湿地分布的特点: 湿地
沿海湿地
(1)空间分布不均:东部多,西部少
(2)分布广泛,类型多样:从热带到寒温带、沿海到内陆、 平原到高原都有湿地分布
4、我国的湿地资源
中国于1992年加入《国际湿地公约》, 现有湿地6594万公顷,位居亚洲第一位,世 界前列。
作为国内首批六处湿地之
一,代表中国加入了 “国
(1)提气示:候从:气候亚、热地形带、季土壤风、气河湖候际分湿,布地等水公方约热面”分丰。析富
(2)地形: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3)河湖:河湖密布,灌溉便利。
对2、比对洞比庭洞湖庭湖
请阅读P43—44内容,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课件(共42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课件(共42张PPT)

( A) A.湿地
B.陆地 C.生物圈 D.大气圈
2.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最主要的是因为湿地具
有什么功能( C ) A.调节气候
B.美化环境
C.净化水中的污染物
D.保护生物多样性
3.下列属于湿地的是( C )
①纳木错 ②三峡水库 ③东海滩涂
④日本海 ⑤尼罗河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3)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退田还湖;搞好水土保持;防治污染。
阅读《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思考:
你认为洞庭湖有哪些重要价值? 1.维持生物多样性 2.调蓄洪水 3.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4.航运 5.旅游观光
【活 动】
1.如果失去湿地,鸟类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 如果失去湿
地,鸟类会失去栖 息地,迫使鸟类迁 徙,破坏了本地的 生态平衡,甚至导 致鸟类因失去食 物,生存面临威胁。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 1年8月 2日星 期一20 21/8/ 22021 /8/22 021/8 /2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 2021 年8月2 021/8/ 2202 1/8/22 021/8 /28/2 /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 2021/ 8/220 21/8/ 2Augu st 2, 2021
一、湿地的含义及概况
1.含义: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 的土地。 2.分类
天然湿地:沼泽、滩涂、河流、湖泊、低潮时水深 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等。
人工湿地:水库、稻田、鱼塘、人工湖泊等。 3.特点 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 过渡带。

湘教版必修三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课件(共48张PPT)

湘教版必修三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课件(共48张PPT)

四川的若 地形平坦、排水不畅;地 尔盖湿地 高原湿地 势高、气温低、蒸发弱; 冻土发育、水分不易下渗
1.下列不属于湿地的是 A.三峡水库 B.海南岛红树林 C.水稻田 D.青藏高原上的冰川 2.下列事物属于湿地的是: ①海洋 ②耕地 ③河流 ④湖泊 ⑤森林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 D.②④⑤
1.下列不属于湿地生态系统作 用的是( ) A.调节气候 B.防风固沙 C.美化环境 D.净化水污染
2.下列不属于洞庭湖湿地作 用的是( ) A.蓄洪水 B.灌溉、发电 C.提供丰富农产品 D.航运
3.2003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从高山 到大海,湿地在为我们服务”. 湿地的 作用( ) ①湿地能为我们提供矿产资源、一个湿 地就是一个聚宝盆;②湿地是许多珍稀 水禽的重要栖息地;③湿地能为人类提 供大量粮食、肉类、药材、及多种工业 原料;④为人类提供旅游资源;⑤调节 气候;⑥提供大量木材 A.① ② ③ B.① ② ③ ⑥ C.② ③ ④ ⑤ D.② ③ ④ ⑤ ⑥
C
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
三、湿地资源的利用
1.洞庭湖为什么会萎缩? 泥沙淤积、围湖造田 2.洞庭湖区为什么会出现围湖 造田的现象? 人多地少,围湖垦田能扩大耕 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3.围湖造田对湖区社会经济 发展有哪些影响? 好处: 增加粮食,带来经济效益 危害: (2)影响航运
(1)调蓄洪水的能力下降,洪涝灾害频繁 (3)破坏生物多样性
⑤华北、长江中下游沼泽湿地区 本区位于我国东部,北起东北湿地 区和内蒙古高原湿地区的南界,南至长 江中下游地区。 ⑥南部高原湿地区 本区从秦岭、长江向南,至海南岛 和台湾岛。
(2)滩涂湿地资源 我国海岸线漫长曲折,岛屿星罗棋 布,滩涂湿地资源十分丰富。大陆海岸 线长17545千米。全国岛屿面积大干500 平方米的共6526个,岛屿海岸线长14 390千米,包括台湾省属岛屿岸线1 824 千米。岛屿围海工程较小,根据11个省 的海岸带资料,我国淖涂总面积为 3247.4万亩,难涂资源的95%以上分布 在大陆海岸线的潮间带。

湘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 2.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共18张ppt)

湘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 2.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共18张ppt)

黑土有机质含量,已从30年前的5.8%降为现在的4%。有
机质基本降至“临界点”,“再降庄稼就不好生长了”。
监测发现,这些年全市土壤容重由每立方厘米0.79克增加
到1.27克;总孔隙度由67.9%变为52.5%
2
10
问题突破
问题1. 1.解释三江平原和若尔盖沼泽湿地的成因。 2.两湿地在利用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并解释原 因。
社会效益
社会效益难与生态效益截然分开。如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
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林冠枝叶表面吸附灰尘和有毒微
粒,吸收有毒气体如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氟化物、氯气
等,都有助于消除污染,有益人体健康。
2
14
学案
P40和44页试题
课堂检测
2
15
课堂小结
2
16
课后作业
1.一线精炼2.2 2.固学案2.2
2
4
地表及地表下层土壤经常过度湿润,问地题表突生破 长着湿性植物和沼泽植物,
2
5
地表及地表下层土壤经常过 度湿润,地表生长着湿性植 物和沼泽植物,
问题突破
2
6
问题突破
2
7
问题突破
2
8
若尔盖沼泽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的若尔 盖高原。这是一个海拔3400米以上、被高问山题环突抱破的 山原,中部地势低平,谷地宽阔,河曲发育,湖泊 众多,排水不畅。这里气候寒冷湿润,年平均气温 在0℃左右,多年平均降水量 500~600毫米,蒸发 量小于降水量,地表经常处于过湿状态,有利于沼 泽的发育。本区部分沼泽是由湖泊沼泽化形成的, 如山原宽谷中的江错湖和夏曼大海子,湖泊退化后, 湖中长满沼生植物,湖底有泥炭积累,平均厚约1 米左右。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ppt课件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ppt课件

候变暖加剧。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增加等。
第二单元
第二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 湘教版 · 地理 · 必修3
特别提醒: (1)“三看法”判断一地是否为湿地。 一看水位,湿地水位应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如海或
洋不属于湿地,但滩涂等属于湿地。
二看水体,湿地水体应为液态水,属水陆之间的过渡 带,如青藏高原上的冰川不属于湿地。 三看成因,湿地可以人工形成,如三峡水库、长江下游 的稻田。
第二单元
第二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 湘教版 · 地理 · 必修3
答案: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
土层冻结(永冻层),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
第二单元
第二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 湘教版 · 地理 · 必修3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第二单元
第二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 湘教版 · 地理 · 必修3
第二单元
区域可持续发展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 湘教版 · 地理 · 必修3
课时目标·导航
基础训练·达标
课堂二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 湘教版 · 地理 · 必修3
课时目标·导航
第二单元
第二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 湘教版 · 地理 · 必修3
(1)图中②③两地湿地广布,请分别简述其成因。
(2)据报道,近年来④地所在区域非法牧场扩张对生态环 境产生负面影响。你认为主要有哪些负面影响? 解析:第(1)题,湿地的形成跟当地的地势、气候等因素 相关。②③两地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较多。由图示等高线

湘教版必修三湿地开发与保护(共25张PPT)

湘教版必修三湿地开发与保护(共25张PPT)
。 易在地表集聚,①对;降水量少,淋盐作用弱,盐
分随季节变化小,③对。第2题,C地盐碱地占耕地 比重较大,主要原因是地势低。 平,距海近,沿海地 区海水浸渍;人类不合理灌溉是人为原因;降水集 中,降水多,盐分随季节变化大;夏季风强劲,带 来降水多,不是导致盐碱化的原因。
湘教版必修三2.2湿地开发与保护(共 25张PPT)
湘教版必修三2.2湿地开发与保护(共 25张PPT)
例如,三江平原地区沼泽地形成的 主要原因:气候湿润,降水较丰富;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 发弱;冻土发育,地表水不易下渗。
青藏高原湿地成因:海拔高,气温 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水较多; 低洼地易积水;冻土层厚,积水不 易下渗。
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成因:降水丰 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势 低平,洪水易泛滥,排水不畅。
二、湿地资源问题的
产生原因
(1)自然原因
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过程,即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泊,失去 其充水洼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
湘教版必修三2.2湿地开发与保护(共 25张PPT)
湘教版必修三2.2湿地开发与保护(共 25张PPT)
(2)人为原因
近代人类活动的干预,极大地加速了湖沼消亡的过程,在几代人乃至一代人的时间内实现了湖沼的 消亡。湿地消失的人为因素见下表:
(3)排干围垦:增加土地供给,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增加农业产量; 扩大人类活动的空间。保护性开发:湿地具有巨大的生态环境效益, 如降解污染物、蓄水防洪、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保护湿地有利于 保护生态环境;湿地还具有物质生产功能,可为人类提供多种宝贵 的资源;可利用湿地适当发展旅游业、养殖业等,提高经济效益, 促进湿地可持续发展。
湘教版必修三2.2湿地开发与保护(共 25张PPT)

高中地理 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课件 湘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课件 湘教版必修3

2003年:没有湿地就没有水 2004年:从高山到大海,湿地在为我们服务 2005年:湿地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 2006年:湿地与减贫 2007年:为了明天的鱼类 2008年:健康的湿地,健康的人类
2009年:河流流域及其管理
口号:上游至下游,湿地连接我和你。
实践问题
1、分析我们舞水河的利用状况, 产生的问题及原因有哪些? 2、如果你是怀化市市长,你将会 怎样来规划舞水河?
四、保护湿地
1.保护湿地是不是就是保护湿地面 积不减小?
2.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保护湿地 ,严禁开发湿地,你赞同这句话吗?
3.P45阅读“洞庭湖变大了”
退耕还林、封山育林 退田还湖、平垸行 洪 以工代赈、移民建镇 加固干堤、疏浚 河道
西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风景区
景区放养了3万只鸭子,供游客捕捉和捡鸭蛋
(第八组展示)
以洞庭湖为例,总结中国 湿地资源存在的问题。
湿地资源问题
围垦、污染、滥捕等过度开发利用和泥沙淤积 数量减少 质量下降 生物多样性减少 功能和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
开发湿地不当的危害
1.气候恶化 2.生物多样性减少 3.湿地污染加剧水质下降 4.洪涝灾害加剧 5.海岸侵蚀不断扩展 6.提供资源能力下降 7.航运、旅游效益下降
B. ②③④⑤
C. ③④
D. ②④⑤
4.关于我国湿地的说法,正确的是(B ) A.我国东部地区多咸水湖和盐湖湿地 B.长江中下游和青藏高原地区湖泊湿地多 C.东北地区红树林湿地多 D.海南岛和福建北部沿海多沼泽湿地
5.我国湿地分布具有的显著特点是(B C)
A.北方多于南方
B.南方多于北方
C.东部多于西部
案例:洞庭湖面缩小的原因及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指出柴达木盆地盐沼水源的主 要补给类型, 并分析有利于盐沼形 成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2)有专家认为, 盐沼是上天赐给柴 达木盆地最珍贵的礼物, 请说明理 由。
(3)近年来, 柴达木盆地盐沼正面临 着不断萎缩甚至消失的威胁, 试推 测人为原因
沼泽湿地积水深度的变化反映着湿地蓄水量的变化, 而湿地蓄水量的变化则是湿地水分收支变化的结果。 下图示意实测的1997-1999年植物生长季三江平原某 沼泽试验场湿地积水深度变化。
青藏高原湿地成因:海拔高,气温 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水较多; 低洼地易积水;冻土层厚,积水不 易下渗。
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成因:降水丰 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势 低平,洪水易泛滥,排水不畅。
下图为我国现有主要盐碱地占耕地面积比例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A、B两地耕地中盐碱地所占的比重大,其共同原因主要是( ) ①灌溉措施不当,加上蒸发旺盛,盐分易在地表集聚 ②土壤贫瘠,化肥使用量大 ③降水量少,盐分随季节变化小 ④人口密度小,开发程度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定义: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 的土地
分布广泛,类型多样:从热带 到寒温带、从沿海到内陆、从 平原到高山都有湿地的分布。 分布不均:东部多,西部少。
“三看法”判断一地是否为湿地。 一看水位,湿地水位应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如海 或洋不属于湿地,但滩涂等属于湿地。 二看水体,湿地水体应为液态水,属水陆之间的过渡 带,如青藏高原上的冰川不属于湿地。 三看成因,湿地可以人工形成,如三峡水库、长江下 游的稻田。
1.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 A.泥沙淤积 B.气候变暖 C.排水造田 D.黄河来水量减少
2.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①增强城市排污能力 ②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③美化城市环境 ④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第1题,由“黄河”和“灌渠”可知, 银川平原为灌溉农业区,农业开发,排水造田 导致湖泊减少。第2题,湿地资源对城市具有调 节小气候、降解污染、美化环境、旅游等功能。 增强城市排污能力是间接功能;湿地面积增大 可以减小城市气温年较差,故排除①④。选B。
四、湿地成因的分析 方法
(1)沼泽湿地形成原因分析方法: 沼泽地的形成原因一般着重分析: 气候:降水量较多;纬度高、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微弱; 地形:地形平坦,排水不畅;冻土发育,不利于下渗; 凌汛,洪水泛滥; 水网密度,水量充足等。
例如,三江平原地区沼泽地形成的 主要原因:气候湿润,降水较丰富;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 发弱;冻土发育,地表水不易下渗。
必修三 湿地开发与保护 以洞庭湖为例
湿地
Contents
01、 湿地含义 02、 特点
03、 原因 04、 保护湿地
标题 Enter the title
Click here to enter the text Click here to enter the text Click here to enter the text Click here to enter the text
人为因素
导致的结果
土壤侵蚀
导致入湖泥沙量大增
围湖(海)造陆
使湖沼和海滨滩涂面积剧减,乃至消失
环境污染 营养化过程
造成入湖营养物增加,使湖沼内藻类与水草丛生,也就是人为加速的富
大量引水灌溉 干涸
使水量减少,有些湖沼在几十年内就明显缩小、变浅,直至完全
河流的截流改向
三、湿地的保护措施
(1)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 (2)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耕。 (3)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 (4)营造有利于湿地保护的法制条件。 (5)建立湿地资源信息库。
【答案】 1.C 2.B
1.阅读图文资料, 完成下列要求。
地球上大部分沼泽水是淡水,而干旱区的沼泽多形成盐沼。从地貌类 型上看,盐沼属于沼泽性湿地,一般生长有盐生、耐盐植物。柴达木盆 地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7.6~274mm,蒸发量为1200~3500mm,这里有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盐沼湿地群,也是众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近年来, 柴达木盆地的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人口持续增加,城镇不断扩张, 加剧了其脆弱生态环境的变迁。下图为柴达木盆地盐沼、湿地分布 示意图。
环境污染(“地球之肾”)。
(5)
:美化环境,可作为旅游地,具有
航运功能,是各种动物的栖息地(“鸟类的乐园”)
二、湿地资源问题的 产生原因
(1)自然原因 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过程,即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泊,失去 其充水洼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
(2)人为原因
近代人类活动的干预,极大地加速了湖沼消亡的过程,在几代人乃至一代人的时间内实现了湖沼的 消亡。湿地消失的人为因素见下表:
2.C地盐碱地占耕地比重较大,主要自然原因是( ) A.人类不合理灌溉 B.降水集中,盐分随季节变化小 C.地势低平,沿海地区海水浸渍 D.夏季风强劲
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图中A、B两地耕地中盐碱地所占比 重大的共同原因:灌溉措施不当,蒸发旺盛,盐分
。 易在地表集聚,①对;降水量少,淋盐作用弱,盐
分随季节变化小,③对。第2题,C地盐碱地占耕地 比重较大,主要原因是地势低。 平,距海近,沿海地 区海水浸渍;人类不合理灌溉是人为原因;降水集 中,降水多,盐分随季节变化大;夏季风强劲,带 来降水多,不是导致盐碱化的原因。
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 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 剩无几。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下图示 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据此完成1~2题。
一、湿地的 功能和效益:
(1)
湿地能产出人类所需要的副食品、
粮食、药材、木材及珍稀动植物(“资源的宝库”)。
(2)
湿地能调节气候,调蓄洪水
(“天然空调机”“天然水库”)。
(3)
湿地能维持生物的多样性,保持
周围生态的地中的许多挺水、浮水和沉水
植物,能够在其组织中富集、分解、吸收有害物质,降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