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4.2 光的反射》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光的反射》导学案

《光的反射》课堂导学案班级:学习小队:姓名:【课前预习学案】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1.请在右图中标出:镜面,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角和反射角。
2.请写出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3.你能通过一个光路来说明什么是光路可逆吗?4.镜面反射与漫反射有什么不同?都遵从光的反射定律吗?预习反思:在你预习的过程中,你还有哪些疑惑,请记录下来。
【课内探究学案】一、预习总结,展示问题:总结预习成果,交流还有哪些疑惑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光的反射我们为什么能够看见物体?同学们观察发光的白炽灯或者日光灯、平面镜、书、课桌等时,我们能够看见这些物体是因为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光射向物体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问题引入:反射现象的规律?方向如何?入射角和反射角?2、假设猜想:光线的射入,怎样反射?3、我知道,我快乐:入射点、法线、入射角、反射角、入射光线、反射光线。
4、探究过程:①课件屏幕展示,学生注意观察。
②操作展示(学生上台合作展示)5、归纳总结:(1)三线共面:(2)法线居中:(3)两角相等:6、练习反射光线的画法7、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的。
四、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想一想:为什么镜子反射的光很强,白纸反射的光很弱呢?2、实验演示观察:比较镜面反射和漫反射3、结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
漫反射向各个方向反射光,所以能使我们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
4、事例: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桌子、墙壁、书本、幕布,是由于这些物体表面凹凸不平,射向它们表面的光发生漫反射,我们无论站在哪个方向,它们总能把一部分光反射到我们眼睛里。
五、课堂小结,反思整合:请同学们整理、反思刚才的学习内容,小组内交流完善。
并提出对于本节课的学习还有什么疑惑?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光路可逆。
你记得吗?六、课堂练习,反馈提升:(先独立完成屏幕上的习题)4、画出下列各图的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5、小明从镜子中刚好看到小亮的眼睛,那么小亮从镜中()(填“能”或“不能”)看到小明的眼睛,这一现象表明:光在发生反射时,光路是()的。
八年级物理:4.2光的反射导学案(第1课时)

八年级物理:4.2光的反射导学案(第1课
时)
一、学习目标:1.了解光的反射,知道人之所以能看到不发光物体的原因。
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光的反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通过实验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性。
4能区分漫反射和镜面反射。
二、课前诊测: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
2.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约是。
3.我们能看见太阳等本身发光的物体是由于他们发出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那么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什么原因呢?三、学习过程:
第 1 页共 1 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4.2 光的反射》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4.2 光的反射》学案(新版)新人教版4、2 光的反射》一、学习目标:1、知道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
2、通过探究实验,理解光的反射定律;理解光路可逆的含义。
3、能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解释相关现象。
二、重点难点:重点:1、光的反射定律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难点:用光的反射解释一些简单现象三、器材准备:演示用:氦氖激光器、刻度尺、手电筒、水、盆、光的反射演示装置图、平面镜、玻璃片、投影片。
学生用:手电筒(玻璃上有1—2 mm缝隙的黑纸)、白纸、小平面镜、大头针、量角器、钢笔、图钉、刻度尺、透明胶条。
四、学习活动:(一)想一想:人的眼睛之所以能看见物体,是因为有光线从物体进入了眼睛。
光源本身能发光,自然能被人看见;看看你周围的物体,不是光源的怎么也能看见呢?(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认识相关概念:[演示实验1]让氦氖激光器发出的一束光线射在平面镜上,大家观察一点、两角、三线、并记忆以下内容:入射点(O):入射光线与镜面的接触点、入射光线(AO):从光源射向镜面的光线反射光线(OB):从镜面向外传播的光线法线(ON):通过入射点且垂直于镜面的直线、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2、[提出问题]光在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也就是说,反射光线沿什么方向射出?3、[演示实验]选择对光反射能力强的做反射面,用白色硬纸板和白纸显示光束传播的路径。
(1)按图甲所示,先使E、F 成为同一平面,使入射光线沿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观察从镜面反射的光线的方向。
丙乙甲(2)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怎样改变、(3)按图乙那样,把纸片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能看到反射光线吗?4、[分组实验]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①将一张16 K 的白纸用图钉或透明胶条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中间画出直线ON作为法线;在ON的一侧画几条角度不同的直线OA、OA1、OA2、②让从手电筒前面纸缝中射出的光分别沿OA、OA1、OA2射向镜面,观察反射光线、③分别在每条反射光线的位置上用大头针扎一个孔B、B1、B2、用刻度尺画出直线分别将OB、OB1、OB2连接起来、④再用量角器量出反射角(r)和入射角(i)的大小,并记录大小进行比较、角i角r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⑤使光线分别沿OB、OB1、OB2射向镜面,观察每条反射光线的方向、5、[分析和论证](1)从演示实验可看到E和F在个平面内时有反射光线,即反射光线和和入射光线在个平面内;且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位居法线的。
WL8-025第四章第二节光的反射导学案附教学反思

题目
光的反射
课时
1
学校
星火
一中
教者
王影
年级
八年
学科
物理
设计
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
时间
2012年11月5日
学
习
目
标
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理解光的反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反射角;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重点
正确确定入射角、反射角;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5)将硬板沿法线向后折,硬板上还能找到反射光线吗?这说明什么问题?
结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①_______、______和______在同一个_____;
②_______、______分居在___的两侧;
③________等于_____。这就叫光的反射定律
探究点二:探究光路的可逆性
演示实验:先用激光灯让光线与镜面成700角入射到O点,确定好反射光线的位置,再用激光灯让光线顺着反射光线射向O点,观察现在的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入射光线有什么位置关系
(4)以相等的入射角射到镜面上某点的光线可以有______条,以某一角度入射到镜面上某点的一条光线,有______条反射光线.
(5)一束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反射角是______.
(6)入射光线与镜面成15°角,则反射角是______,如果将光线绕入射点向法线方向转过1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是______.
教
与
学
反
思
教学反思:
以前上《光的反射》时,现在白纸上画上“法线”,然后通过教师演示入射光线射向平面镜,平面镜将入射光线反射出去,学生很容易得出光反射所遵循的规律,可节省出大量的时间进行强化训练,单从掌握知识角度来说效果可能要好,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只有被动地接受学习,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不活跃。采用“探究式”教学后,通过给学生创设光发生反射的问题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都由学生完成,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涨,并且通过对光的反射规律的探究,学会了一种研究问题的思维程序,以后遇到问题就知道该怎样去探究了。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教学设计5篇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教学设计高唐县初中物理优秀教学案例评选第四章光现象第二节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教学设计课题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二节:光的反射学生分析这节课之前,学生已探究过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且老师让学生事先收集光的反射方面的信息并交流,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利用游戏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了对有关光的现象的浓厚兴趣。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来认识光的反射规律和光路可逆现象。
最后介绍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现象。
本节课利用生活中的反射现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利用实验帮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加深知识的理解掌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规律及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会用光的反射规律来解释一些有关的简单的生活现象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体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以及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并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分析和处理教学重点光的反射规律和镜面反射、漫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教学方法通过模型演示向学生展示清晰、直观的光的反射现象,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探究归纳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
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好胜心理,在课堂上进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的延伸把物理融入到实际生活,让物理走向社会教具激光手电,平面镜、自制光源、实验报告一份、自制反射仪教学环节活动时间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内容引入课题新课学习光的反射规律猜想3分钟4分钟3分钟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要送给大胆聪明的学生,大家看到讲台上有礼物吗?老师把它藏在讲台的后面,谁能利用讲台上提供的仪器让班上的同学都看到礼物。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的反射》导学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的反射)导学案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的反射)导学案教学设计第四章:第二节:光的反射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会用特意术语描述光的反射现象,初步理解反射定律,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能在生活、生产中判别光的反射的具体运用。
过程与方法:经历反射定律的探究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通过观察现象来提出问题和猜测、依据探究目的制定探究方案,设计和进行实验、搜集和区分有效信息和处理信息的科学探究的能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反射现象中光束于镜面之间位置关系,体验自然现象的对称和简洁,通过解释平面镜成像的原理,领会自然现象与自然规律间的和谐与统一,从而增进对自然的亲切感,加强对科学的求知欲。
学习重点:光的反射规律和镜面反射、漫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学习难点: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知识链接:温故而知新1、光沿着________传播,我们用______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
2、在计算中,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速度大约为______________m/s。
3、我们能看见本身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它们能发光,光线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我们也能看见课桌、书、教室等不发光的物体,这是为什么呢?学法指导:本节课是在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的根底上学习的,主要通过探究活动来认识光的反射规律和光路可逆现象。
最后介绍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现象。
学生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反射现象并利用实验援助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加深知识的理解掌握。
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过程:活动一:各小组同学从同方向用激光灯照耀平面镜,看到天花板上星光闪闪。
请你描述光在反射时的路径,并说出你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提出问题:光在发生反射时遵守什么规律呢?活动二:如下图用一根竹签斜插在泡沫板上表示入射光线,请你用另一根竹签大致表示出反射光线的位置,并说出你的观点,写在下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导学案:4.2光的反射 说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导学案:4.2光的反射说课一、教学目标1.理解光的反射现象及其规律。
2.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能够解释一些常见的光的反射现象。
二、教学重点1.光的反射现象及其规律。
2.光的反射定律。
三、教学难点光的反射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含光的反射原理、反射现象示例等。
2.教学实验器材:光线、平面镜、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问问题导入光的反射主题,例如“你们有没有见过镜子里的自己?为什么我们能看到自己的影像呢?”2. 概念解释(10分钟)解释光的反射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光的反射是光线碰到物体表面后,返回原来的方向的现象。
3. 光的反射现象(15分钟)使用教学PPT展示一些常见的光的反射现象,如镜子中的反射、阳光照射到水面上的反射等,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现象。
4. 光的反射定律(15分钟)a. 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实验演示现象:在平面镜上放一束光线,改变光线的入射角度,观察光线反射后的角度。
引导学生发现入射角度和反射角度的关系。
b. 光的反射定律的解释使用教学PPT解释光的反射定律:光的入射角等于光的反射角,写出光的反射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c. 反射角度的测量让学生使用直尺和光线测量反射角度与入射角度的大小,并验证光的反射定律。
5. 光的反射现象解释(15分钟)运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释一些常见的光的反射现象,如镜子中的影像形成、阳光照射到水面上的光束的折射等。
6. 总结(5分钟)对光的反射定律进行总结和强调,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六、教学延伸1. 美妙的反射世界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究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一步观察和研究光的反射现象,例如在不同材料上放置不同形状的物体,观察光线的反射情况。
并让学生总结光的反射规律及应用。
2. 工程应用:反光衣引导学生思考反光衣的原理,即利用反射光线使人在夜晚更容易被其他人看到。
让学生了解反光衣的材质及其在道路交通安全中的重要性。
光的反射

4.2 光的反射导学案【自主学习】 1、光的反射定义: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 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信息快递:与光的反射有关的几个术语 一点:入射点: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交点。
三线:入射光线 反射光线法线:过入射点并 于镜面的直线。
两角: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 的夹角。
反射角:反射光线与 的夹角。
3、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提出问题:光的反射遵循什么规律? 问题一:两角大小关系?问题二:三线关系(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三线的位置排列关系如何?) 猜想于假设:猜想一:反射角 入射角两角大小关系 猜想二:反射角 入射角猜想三:反射角 入射角三线 同一平面内 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关系 三线 同一平面内、 分居 两侧 三线的位置排列关系如何 、 分居 两侧 、 分居 两侧试一试:将一支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到平面镜上,用屏(如白纸)接收镜面反射的光斑。
改变入射光束照射到平面镜上的角度,观察光斑位置的变化。
猜一猜:根据你观察到的现象猜测:(1)什么情况下入射光束与反射光束重合?(2)当入射光束从与反射光束重合的位置偏转一定角度时,反射光束的方向怎样变化?它们可能有什么关系?(3)在斜射时,入射光束、反射光束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设计实验:(1)阅读P73“信息快递”,了解与光的反射有关的几个术语:入射点: ;法线: ;入射角: ;反射角: 。
(2)明确实验目的:①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②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3)结合所给的实验器材,讨论:怎样显示出入射光束和反射光束,并能方便地改变和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进行实验: (1)如右图所示,把一可沿ON 折叠的白色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M 上,使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的O 点,在纸板上描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并用量角器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
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再观测两组入射角和反射角,并将有关数据填入右表:通过比较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可知:光反射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 (相等/不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下册《4.2 光的反射》导学案新人
教版
4、2 光的反射》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课型:预习展示课设计:审核:审批:班级:小组:姓名:使用时间:月日星期课题:
4、2 光的反射第1 课时累计课时学习过程(定向导学:教材73 页至75 页)流程及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方法
一、明确目标
1、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2、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3、会探究光反射的规律。
4、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二、自主学习我们能看到发光的物体(也就是光源)是因为有光进入眼睛。
而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如课本图
4、2-1
1、什么是光的反射?
2、认识基本概念入射光线、入射点、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反射角如图,O是,AO是光线,OB是光线,ON是线。
入射角是和的夹角,在图中是,反射角是和的夹角,在图中是
3、什么是光路可逆?
4、阅读教材P75,说说什么是镜面反射、漫反射?二者有何区别?
三、合作探究
1、认真阅读教材P73“实验”,观察演示实验,总结光反射时的规律。
(难度:★★)
2、完成下列光路图。
(难度:★★★)
3、画出镜面的位置(难度:★★★★)
四、展示提升依照老师分配的任务,依次进行小组展示。
其他小组认真倾听,等展示完毕后在质疑、答疑、评价。
5、过关检测
1、一束光线以30的入射角射到镜面上,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
2、入射光线与镜面成15角,则反射角是,如果转动平面镜,使入射光线与镜面成5角,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是。
3、一束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反射角是。
4、平行的入射光线照射到平滑的表面上,反射光线也是的,这种反射叫、平行的入射光线照射到粗糙不平的表面上,反
射光线射向;这种反射叫,黑板、桌面等对光的反射,属于,平静水面的反射属于。
5、根据图所给出的条件,分别画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平面镜的位置、
6、太阳光以与水平地面成300角的方向射到井口。
为使光能照亮井底,请在图中作出平面镜。
7、在图1中,已知入射线OA画出经过两个平面镜反射的光线,并在图中标明每次反射的反射角。
8、在图2中,已知入射光线与其中一块镜面夹角是30,两块平面镜夹角是60,画出这条光线在两镜间的反射光线。
3060图2图1 对照教材进行独学,找到答案后在书上做好标记,用红色笔标记重点。
独学完成了时可以随时将结果和解题过程到黑板上进行展示。
合理利用课外参考书。
上课是以教材为主,不能依靠参考书,参考书只能在课后充分利用。
提醒:
1、作图必须用铅笔、直尺和量角器。
2、注意物体表面的画法。
3、光线上一定要带箭头,如果光线在反射、通过、折射时应分别在光线两侧带上箭头。
总结规律:
1、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轴对称图形。
2、根据反射光线和符入射光线画镜面的位置:可先作出他们的法线(角平分线)再根据法线与镜面垂直从而作出镜面的位置。
整理导学案:
1、通过对本堂课的学习我掌握了:
2、本节课的重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