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性质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甲烷的性质教案

高中化学甲烷的性质教案

高中化学甲烷的性质教案
教学对象:高中生
教学目标:
1. 理解甲烷的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质;
2. 掌握甲烷的常见性质和反应特点;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甲烷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1. 甲烷的结构和分子式;
2. 甲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易燃;
3. 甲烷的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也可发生氯代烃反应等。

教学步骤:
一、引入:
1. 向学生简单介绍甲烷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甲烷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二、讲解甲烷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1. 介绍甲烷的分子式和构造式;
2. 讲解甲烷的物理性质,如无色、无味、易燃等。

三、讲解甲烷的化学性质:
1. 介绍甲烷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讲解甲烷与氯代烃反应等反应特点。

四、实验演示:
1. 展示甲烷的燃烧实验;
2. 展示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实验。

五、讨论甲烷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1. 讨论甲烷在燃气、热能生产等方面的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节约和合理使用甲烷。

六、总结反思:
1. 总结甲烷的性质和应用;
2. 鼓励学生思考更多关于甲烷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课堂互动环节:
1. 小组讨论,讨论甲烷的反应特点;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3.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

教学资源:
1. PPT课件;
2. 实验器材和原料;
3. 甲烷样品。

评估方式:
1. 课堂小测;
2. 实验报告;
3. 课后作业。

高中化学《甲烷的化学性质》案教师资格面试教案范例

高中化学《甲烷的化学性质》案教师资格面试教案范例

高中化学《甲烷的化学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甲烷的基本性质,掌握甲烷的化学式、结构特点和物理性质。

2. 让学生掌握甲烷的化学反应,包括燃烧反应、取代反应等。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甲烷的化学性质,包括燃烧反应、取代反应等。

2. 教学难点:甲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取代反应的机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甲烷的化学性质。

2. 利用实验现象,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甲烷的化学反应。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甲烷气体、酒精灯、火柴、试管、试管夹等。

2. 教学课件:甲烷的化学性质相关图片、视频和动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甲烷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关注甲烷的化学性质。

2. 新课导入:讲解甲烷的化学式、结构特点和物理性质。

3. 实验演示:进行甲烷燃烧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甲烷燃烧的化学反应。

4. 知识拓展:讲解甲烷的取代反应,包括取代反应的机理和条件。

5.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验现象和理论知识,探讨甲烷的化学性质。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甲烷的化学性质。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甲烷化学性质的理解。

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甲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掌握燃烧反应的原理。

2. 让学生掌握甲烷取代反应的条件和机理,能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甲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取代反应的机理和条件。

2. 教学难点:取代反应的机理、甲烷的卤代反应。

八、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甲烷的燃烧反应和取代反应。

2. 利用实验现象,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甲烷的化学反应。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九、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甲烷气体、酒精灯、火柴、试管、试管夹等。

高中化学《甲烷的化学性质》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

高中化学《甲烷的化学性质》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

高中化学《甲烷的化学性质》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甲烷的化学性质,掌握甲烷的燃烧反应、取代反应等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考,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甲烷的化学性质,包括燃烧反应、取代反应等。

2. 教学难点:甲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取代反应的机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甲烷的化学性质。

2. 利用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

3.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甲烷气体、火柴、烧杯、澄清石灰水等。

2. 教学课件:甲烷的化学性质相关图片、视频和动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甲烷的微观结构,引导学生回顾甲烷的结构特点。

2. 新课导入:介绍甲烷的化学性质,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 甲烷的燃烧反应:1. 讲解甲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演示甲烷燃烧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3. 分析实验现象,引导学生理解甲烷燃烧反应的原理。

4. 甲烷的取代反应:1. 讲解甲烷取代反应的机理。

2. 演示甲烷取代反应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3. 分析实验现象,引导学生理解甲烷取代反应的原理。

5. 课堂小结: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7. 板书设计:甲烷的化学性质一、燃烧反应二、取代反应六、课堂活动与学生互动:1. 提问:请同学们回顾一下甲烷的结构特点是什么?2. 学生回答:甲烷是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的无色、无味的气体,其分子式为CH4。

3. 教师点评:同学们回答得很不错,我们来学习甲烷的化学性质。

4. 提问:甲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5. 学生回答:甲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 + 2O2 →CO2 + 2H2O。

6. 教师点评:很好,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甲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高中化学《甲烷的化学性质》案教师资格面试教案范例

高中化学《甲烷的化学性质》案教师资格面试教案范例

高中化学《甲烷的化学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甲烷的基本化学性质,包括燃烧、取代反应等。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考,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甲烷的燃烧反应2. 甲烷的取代反应3. 甲烷的实验室制法4. 甲烷的物理性质5. 甲烷的化学性质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甲烷的燃烧反应、取代反应及化学性质的应用。

2. 教学难点:甲烷取代反应的机理和化学性质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甲烷的化学性质实验现象,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甲烷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甲烷的化学性质。

2. 甲烷的燃烧反应:讲解甲烷的燃烧反应原理,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3. 甲烷的取代反应:讲解甲烷的取代反应原理,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4. 甲烷的实验室制法:讲解甲烷的实验室制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5. 甲烷的物理性质:讲解甲烷的物理性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

6. 甲烷的化学性质的应用:讲解甲烷的化学性质的应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思考。

7. 课堂小结:总结甲烷的化学性质,强调重点和难点。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评估方式:采用课堂提问、实验操作、练习题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估。

2. 评估内容:学生对甲烷的燃烧反应、取代反应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评估标准:能正确解释实验现象,熟练操作实验仪器,回答问题准确。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保证重点和难点的讲解清晰明了。

2.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反思教学过程:总结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甲烷教学设计方案范例

甲烷教学设计方案范例

1. 知识目标:了解甲烷的化学性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领域。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甲烷的化学性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领域。

2. 教学难点:甲烷的实验室制备及其反应机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生活中有哪些含碳物质?它们是如何产生的?(2)引导学生回答,并引出甲烷。

2. 讲解甲烷的化学性质(1)甲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易燃、易爆、密度比空气小。

(2)甲烷的化学性质:易燃、不易氧化、不易被还原。

3. 讲解甲烷的制备方法(1)实验室制备: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反应,生成甲烷。

(2)工业制备:天然气开采、油田伴生气、生物质气化等。

4. 讲解甲烷的应用领域(1)燃料: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沼气等。

(2)化工原料:合成氨、甲醇、氯甲烷等。

5. 实验操作(1)实验目的:制备甲烷,观察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实验原理: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反应生成甲烷。

(3)实验步骤:①称量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②混合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③加热反应,收集甲烷;④观察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6. 课堂小结(1)回顾甲烷的化学性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领域。

(2)强调甲烷的易燃、易爆性质,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7. 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题。

(2)查阅资料,了解甲烷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四、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对甲烷有了全面的认识。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结合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4.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甲烷的化学性质教案

甲烷的化学性质教案

甲烷的化学性质教案【篇一:高中化学《甲烷的化学性质》教案microsoftword 文档】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甲烷的化学性质;理解取代反应的定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建立甲烷与氯气反应模型,初步接触并理解有机化学反应的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树立运用化学解决生活生产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甲烷的化学性质。

【难点】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播放视频“新中国日记西气东输工程启动”。

思考:“西气东输”输的气体是天然气,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为什么要输送天然气?展示图片:甲烷气体在生活中的用途。

讲解:这与甲烷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甲烷的化学性质。

环节二:科学探究提问:请回忆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甲烷的空间构型是什么?1.氧化反应向学生展示天然气燃烧、可燃冰的图片。

提问:天然气的用途是什么?为什么说可燃冰是中国能源梦?引导学生回答天然气燃烧的现象,猜测燃烧的产物。

讲解天然气、可燃冰的主要成分及甲烷燃烧的实验现象与产物,对环境危害小的特点。

注意:列举生活实例“瓦斯爆炸”,提示学生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要验纯。

请学生尝试书写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教师引导并讲评。

2.取代反应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结论:室温时不反应,光照时反应瓶内气体颜色变浅,内壁出现油状液滴,有少量白雾。

请学生尝试书写一氯甲烷与氯气进一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动画展示甲烷与氯气发生反应时分子模型的变化。

讲解: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的反应。

请学生回忆锌与硫酸的置换反应,对比取代反应和置换反应。

师生总结,形成表格。

环节三:课堂小结,课后作业请学生们说一说这节课收获了哪些知识。

收集资料,了解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

四、板书设计五、教学反思【篇二:甲烷的教案(高中化学必修一)】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课堂技能大赛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设计参赛选手:化学学院2013级2班王帆2015年11月【篇三:甲烷的教学设计】化本一邢玉林1107015140教学设计《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一、教学背景(一)教材分析《甲烷》内容选择于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这一节是学生在中学阶段第一次接触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有关内容,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烃是一切有机物的主体,而甲烷作为烷烃的第一个最简单的分子,学生对他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对各种有机物的理解,因此本节内容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有机物的学习方法有重要的作用。

中专校化学“甲烷”课程教学设计

中专校化学“甲烷”课程教学设计

中专校化学“甲烷”课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甲烷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掌握甲烷的结构式和化学性质。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内容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甲烷的基本概念、结构式和化学性质。

难点:甲烷的应用和环境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相结合的方法2. 实验教学法3. 讨论和分析法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甲烷的概念和性质1. 教师向学生介绍甲烷的概念和性质,引导学生了解甲烷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上的重要性。

2. 展示甲烷的结构式,并让学生在课本上标注。

3. 讲解甲烷的性质,如无色、无味、易燃等。

第二课时:甲烷的结构式1. 教师再次强调甲烷的结构式,介绍甲烷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连接方式。

2. 让学生观察甲烷分子模型,理解其结构。

3. 给学生布置相关作业,让他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更多有关甲烷结构式的知识。

1. 讲解甲烷的化学性质,包括与氧气的反应、与氯气的反应等。

2. 进行相关实验,观察甲烷的化学性质。

3. 引导学生总结甲烷的化学性质,探讨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第四课时:甲烷的应用和环境问题1. 讲解甲烷的应用领域,如燃气的生产和使用。

2. 分析甲烷在环境中的问题,如温室效应和地质灾害等。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就如何减少甲烷在环境中的排放提出建议。

六、教学手段1. PPT课件2. 实验设备和材料3. 甲烷分子模型4. 教科书和相关资料七、教学评估1. 日常测验,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的表现,评估学生在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八、教学资源九、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设计,我对中专校的化学课程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

甲烷是化学课程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学习甲烷的知识,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化学概念的理解,还可以了解化学在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甲烷的性质实验教案

甲烷的性质实验教案

甲烷的性质实验教案
一、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实验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和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初步掌握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的技能。

3.通过甲烷燃烧实验的介绍,使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趋利避害,让学生体会了解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甲烷的燃烧反应和稳定性。

三.教学用具
酒精灯,小试管,烧杯,澄清石灰水,高锰酸钾溶液 四.教学用时 10分钟 五.板书设计
甲烷的性质
一.甲烷的制备
CH 3
COONa + NaOH CH 4 + Na 2CO 3
二.甲烷的性质
1.甲烷的氧化反应:CH 4 + 2O 2 CO 2 + 2H 2O
2.通常情况下甲烷稳定:不与高锰酸钾(强氧化剂)、强酸、强碱反应。

CaO
点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烷的性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甲烷内容位于鲁科版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这是学生在高中阶段首次接触有机物结构与性质方面的内容。

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烃是有机物的主体,而甲烷是烷烃的最简单且最典型的分子,从它可以类推烷烃的结构和性质,建立从结构角度学习有机物性质的学习模式,对它的充分理解将对后续的有机物学习产生极大的影响。

因此,这节内容的学习尤为重要,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有机物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甲烷的组成、结构、用途;
(2)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
(3)了解取代反应的概念;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5)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即:结构分析、推测性质、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模型、播放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的动画和实验,增强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

2、学生动手做模型,写结构式、电子式、化学方程式,探究实验,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

3、从结构的角度,渗透结构分析的观点,建立有机物“结构―性质―用途”的关系。

4、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形成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严谨、有序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

2、通过图文并茂的展示和学生自己的动手实验,让他们真正感受其中的快乐,从而其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及探索新知的愿望。

3、锻炼学生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的能力,培养其环保意识及关心能源、社会问题的意识。

4、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使学生了解有机物对于人类日常生活及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5、加强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协作精神,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经了解了关于甲烷的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的用途,因此在介绍这些知识时,要关注与已有知识的联系,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学生已经掌握了化学键与物质结构理论的基本知识,可以在老师指导下,写出电子式。

但学生的空间想象思维还相对较差,并且对比较抽象的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知识理解不够透彻,因此要让学生在三维空间中对有机物分子真正了解,进而学习其化学性质,最终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甲烷的结构模型、化学性质、取代反应。

【教学难点】
有机化合物立体结构模型的建立、取代反应
【课前准备】
(1)分组调查生活中的灶具和燃气热水器所使用的燃气种类。

了解我国的天然气资源,“西气东输”工程及其意义。

(2)必要的实验仪器
(3)PPT等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