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柳宗元
《江雪》全诗及赏析

《江雪》全诗及赏析《江雪》全诗及赏析【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出处】唐·柳宗元《江雪》。
【意思】座座高山、千峰万壑,何处有鸟儿的踪影——你这生命的精灵?条条山道、千路万径,哪儿有人的影踪【全诗】《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释】蓑笠(suo li梭立)翁: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渔翁。
【全诗赏析1】读这首诗时,不要忘记它始终描写的是雪中的景象。
纷纷扬扬的大雪使千山万岭上的禽鸟不敢出飞,密密匝匝的雪花断绝了阡陌道路上的人迹。
在这白茫茫一片的天地间,唯有一个人披蓑戴笠,孤舟独钓。
蓑笠翁,夫子自道也。
雪中垂钓显然是一个主动的行为。
为要这样呢?就因为此时鸟不飞人不行,要此独卓也!此诗大约作于谪居永州期间,不平之气从柳宗元此时的许多诗作中透露出来。
这一蓑笠翁的形象不单是政治层面上反抗者的形象,而是有更深层的象征。
不管人生如何坎坷,都要我行我素。
作者不以不为世人理解为憾,反以清高孤傲为荣。
整首诗贯穿的就是孤舟独钓的精神。
当然这条精神之路是寒冷的,作者只有在世人的冷眼中踽踽独行。
为什么要走下去呢?仅仅是为了反抗吗?他是否在这条道路上寻得了什么——也许那里有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吧?有人说这首诗的境界未免孤寂,我认为“独钓寒江雪”落脚在一个“雪”字上,漫天飞舞的'大雪急急奔向江水,接着化为乌有,这是一个扰人的动态景象,处身于这样的环境中,心是难以寂静的,也许在蓑笠翁孤寒外表的掩盖下,正有一颗不平静的心在颤动。
【全诗赏析2】此待作于永州,为唐人五绝名篇。
诗中描绘了一幅寒江独钓图。
前二句是背景、远景,是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雪景。
这空旷的世界图景隐含着双重意蕴,一是象征政治气候的严寒,以衬托后二句表现的对这种严寒的无所谓;一是隐含封建士大夫的某种人生观念,也就是《红楼梦》十二支曲尤其是《尾声·飞鸟各投林》所表现的看破红尘的观念,实际上也就是对现实的一种否定,所以这两句也就成为对人生彻悟的禅境。
诗词鉴赏-冬天的古诗词柳宗元《江雪》原文翻译及赏析

冬天的古诗词:柳宗元《江雪》原文翻译及赏析冬天是部分地区一年四季中的第四季,由于天气转冷赤道地区除外,在很多地区都意味着沉寂和冷清。
生物在寒冷来袭的时候会减少生命活动,很多植物会落叶,动物会休眠,有的称作冬眠。
候鸟会飞到较为温暖的地方过冬。
下面是江雪唐代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注释绝无,没有。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人的脚印。
孤孤零零。
蓑笠ōì蓑衣和斗笠笠用竹篾编成的帽子。
独独自。
创作背景唐顺宗永贞元年,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
由于保守势力与宦官的联合*,致使革新失败。
因此,柳宗元被贬官到有南荒之称的永州。
于是,他怀着幽愤的心情,写下了这首令人传颂的名诗。
赏析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
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
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
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
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
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
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
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
《江雪》全诗

《江雪》全诗【诗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出处】唐·柳宗元《江雪》。
【意思】孤舟上坐着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渔翁,顶着风雪独自在寒冷的江上垂钓。
【鉴赏】千山里的鸟儿都飞光了,万径上的人踪都消失了,举目四望,看不到一个行人; 只有那身披蓑衣、头戴笠帽的渔翁,孤独地坐在一条小船上,寂寞地垂钓着一江的风雪。
原诗是柳宗元最为后人传诵的一首诗。
此诗描写渔翁寒江独钓,孤高清远,悠然显出一种苍凉、脱俗的意境。
【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孤身一人在冰雪天或其他时候垂钓的情形。
[例]有时,我也充当柳宗元笔下那“孤舟蓑笠翁”去“独钓寒江雪”,有时,我也像张志和那样,“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吕金华《漓江醉钓》)二、用以比喻遗世独立或孤立无朋。
[例]隐逸这条路为古代士大夫知识分子在政治黑暗、世道污浊的时候保持人格独立提供了可能。
他们常常像“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自勉。
(陶东风、徐莉萍《死亡·情爱·隐逸·思乡》)【全诗】《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释】①二句极写大雪中环境的静寂,群山中栖鸟不飞,所有路上行人绝迹。
②蓑(suo):蓑衣,棕制的雨具。
笠(li):笠帽。
【全诗赏析】柳宗元的《江雪》是一首以入声字入韵的古体绝句。
它和另一首《渔翁》向来为读者所喜爱。
在《江雪》中诗人以新颖深邃的构思、通俗平易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有意境有立体感的艺术画面,并通过对孤舟独钓的老翁形象的描绘,寄托了自己高洁的情怀。
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背景广阔辽远,画面安谧冷寂。
一切山岭上的鸟儿都飞到别处去了,所有的道路上都看不到人的踪迹,天地之间完全被白茫茫的大雪笼罩。
这两句没有提到“雪”,却极为出色地描画出了雪景。
“千山”、“万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在目力所及的广大范围之内,没有人迹,没有鸟鸣,寂寥空旷,十分幽静。
柳宗元古诗《江雪》

柳宗元古诗《江雪》柳宗元古诗《江雪》 《江雪》是唐代诗⼈柳宗元的⼀⾸⼭⽔诗,描述了⼀幅江乡雪景图。
以下是⼩编分享的柳宗元古诗《江雪》,欢迎⼤家阅读! 《江雪》 千⼭鸟飞绝,万径⼈踪灭。
孤⾈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前⾔】 《江雪》是唐代诗⼈柳宗元的⼀⾸⼭⽔诗,描述了⼀幅江乡雪景图。
⼭⼭是雪,路路皆⽩。
飞鸟绝迹,⼈踪湮没。
遐景苍茫,迩景孤冷。
意境幽僻,情调凄寂。
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
诗采⽤⼊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
历代诗⼈⽆不交⼝称绝。
千古丹青妙⼿,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的江天雪景图。
【注释】 绝:⽆,没有。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踪:⼈的脚印。
孤:孤零零。
蓑笠(suō lì):蓑⾐和⽃笠 笠:⽤⽵篾编成的帽⼦。
(“蓑” ,古代⽤来防⾬的⾐服;“笠” ,古代⽤来防⾬的帽⼦。
) 独:独⾃。
【翻译】 所有的⼭,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影踪迹。
江上孤⾈,渔翁披蓑戴笠;独⾃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赏析】 唐顺宗永贞元年,柳宗元参加了王叔⽂为⾸的政治⾰新运动。
由于保守势⼒与宦官的联合反攻,致使⾰新失败。
因此,柳宗元被贬官到有“南荒”之称的永州。
他在任所名为司马,实际上是毫⽆实权⽽受地⽅官员监视的“罪犯”。
官署⾥没有他的住处,不得不在和尚庙——龙兴寺的西厢⾥安⾝。
柳宗元⾃从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刺激和压抑,他就借描写⼭⽔景物,借歌咏隐居在⼭⽔之间的渔翁,来寄托⾃⼰清⾼⽽孤傲的情感,抒发⾃⼰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
于是,他怀着幽愤的⼼情,写下了这⾸令⼈传颂的名诗《江雪》。
柳宗元笔下的⼭⽔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较幽僻,⽽诗⼈的主观的⼼情则显得⽐较寂寞,甚⾄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点⼈间烟⽕⽓。
这⾸《江雪》正是这样,诗⼈只⽤了⼆⼗个字,就描绘了⼀幅幽静寒冷的画⾯:在下着⼤雪的江⾯上,⼀叶⼩⾈,⼀个⽼渔翁,独⾃在寒冷的江⼼垂钓。
唐诗《江雪》拼音和注释

精心整理
雪景图。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 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 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二、词句解释
江雪
唐柳宗元五言绝句 1.绝:无,没有。 2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人踪:人的脚印。 3.孤:孤零零。 4.蓑笠:蓑衣和斗笠 笠:用竹篾编成的帽子。 5.独:独自。
江雪
精心整理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qiān shān niǎo fēi jué
wàn jìnɡ rén zōnɡ miè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ɡū zhōu suō lì wēnɡ
dú diào hán jiānɡ xuě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一、原文译文 江雪
唐柳宗元五言绝句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山水诗,描述了一幅江乡雪景图。山山是雪, 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 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诗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 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精心整理
柳宗元诗《江雪》原文诗意赏析

柳宗元诗《江雪》原文诗意赏析柳宗元诗《江雪》原文诗意赏析《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山水诗,描述了一幅江乡雪景图。
山山是雪,路路皆白。
飞鸟绝迹,人踪湮没。
遐景苍茫,迩景孤冷。
意境幽僻,情调凄寂。
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
诗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
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
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及注释译文基本:四周的山上没有了飞鸟的踪影,小路上连一丝人的踪迹也没有,只有在江上的一只小船里有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
升华:四周的山连绵起伏,空旷的,没有了飞鸟的鸣叫和踪影,所有穿梭在山内外的小路上没有了人的行踪,只有在那宽广平静的江上,一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渔翁,一个人坐在孤零零的船上独自垂钓。
注释1.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表达了作者高尚的道德。
2.绝:无,没有。
人踪:人的踪迹。
灭:消失,没有了。
3.千山鸟飞绝: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
4.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5.人踪灭:没有人的踪影。
6.孤:孤零零。
7. 舟:小船。
8. 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蓑” 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 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9.独:独自。
10。
钓:钓鱼。
赏析这是一首押仄韵的五言绝句,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
大约作于他谪居永州(今湖南零陵)期间。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
因此,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
这显然同他一生的遭遇和他整个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是分不开的'。
《江雪》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江雪》原文翻译以及赏析《江雪》这首诗大约是作于谪居永州时期,由柳宗元创作,是一首押仄韵的五言绝句,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
全诗如下: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释】绝:无,没有。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人的脚印。
孤:孤零零。
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笠:用竹篾编成的帽子。
(“蓑”,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 独:独自。
【译文】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赏析】这是一首妇孺皆知的小诗,它字浅句顺,让人过目成诵,经久不忘。
如果一个人只能背诵三首古诗,《江雪》十有八九是其中之一。
当我们陶醉于它的凝练的时候,不禁会思考它到底表达了什么?一首诗的内涵能有多大?《江雪》似乎提供了一个典范。
西方中世纪释读《圣经》,曾有“四义释读法”,主张分字义的、寓意的、规训义的、灵义的四个层次理解《圣经》。
我们也不妨从多层意义上来欣赏这首小诗。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首先从最浅显的字面上看,《江雪》提供的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寒江独钓图”。
前两句是天寒地冻的大背景:千山叠嶂,白雪皑皑,万径盘曲,冰封凄凄,天空中没有一只飞鸟,路面上没有一个行人。
后两句是小焦点:在这大背景中有条江,江面上有一小渔船,渔船上有一穿蓑戴笠的老渔翁,老渔翁手持一根钓竿,独自垂钓。
描绘极有层次,很多的国画常常取材于此。
宏阔的天地和微小的渔翁形成鲜明对照,而整幅画面给人直观感受是“冷”和“寂”。
“一切景语皆情语”。
我们马上会想到诗人恐怕不单单是为了画一幅毫无意义的图画吧?这苦寒静寂的图画背后,是怎样一付情怀呢?自永贞革新失败以来,诗人屡遭打击迫害,被贬谪到荒凉的永州,政治抱负不得施展,志同道合的朋友天各一方,生活上又陷入失朋少伴的孤独之中。
这陷入幽静寒冷的境地之中,在千山万径的人世间也没有同伴的孤苦老渔翁,不正是此时诗人的自况么?然而,用诗人的政治、人生遭际作比附,虽然可以一一应验,却不能中止我们对诗意的领会。
【唐诗三百首】《江雪》译文注释_《江雪》点评_柳宗元的诗词

【唐诗三百首】《江雪》译文注释_《江雪》点评_柳宗元的诗词江雪[唐]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解】:1、踪:脚迹。
2、蓑笠翁:披蓑衣,戴斗笠的渔翁。
【韵译】: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评析】:??这是一幅江乡雪景图。
山山是雪,路路皆白。
飞鸟绝迹,人踪湮没。
遐景苍茫,迩景孤冷。
意境幽僻,情调凄寂。
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
??诗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
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
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
这是一首押仄韵的五言绝句,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
大约作于他谪居永州(今湖南零陵)期间。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
因此,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
这显然同他一生的遭遇和他整个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是分不开的。
这首《江雪》正是这样。
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把我们带到一个幽静寒冷的境地。
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这样一幅图画: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
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
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
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特色
• 《江雪》在语言上很有特色: 1.找出诗中的近义词 绝——灭 孤——独
2.趣味“数学题” 江雪-( )-( )=( ) 【每一个括号里填四个字,每一个字都来自这首诗中。最后 一个括号中的四个字可作为图中奇石的名称。】 【答案】: 江雪-(千山鸟飞)-(万径人踪)=(孤舟独钓) 江雪-(千山万径)-(飞鸟人踪)=(孤舟独钓)
(创作背景:柳宗元21岁中进士,当时国政治治腐败黑暗, 柳宗元和几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立志改革腐败的政治, 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却遭到皇帝和权臣的反对迫害, 被贬到永州,当时的永州非常偏远,极度贫穷,柳宗元无 职无权,无能为力。他想到自己报国的崇高理想不能实现 而又无人理解,心里非常难过,非常悲愤。《江雪》这首 诗,就是在这个时候、这种情况下写的。 )
(坚强、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坚韧不拔、毫无 畏惧、不怕困难、迎难而上 )
抒情方式
• 借景抒情
• 思考:这首诗中,渔翁与大自然抗争的形 象正是诗人柳宗元自己的精神写照,为什 么这么说呢?
(答:柳宗元21岁中进士,当时国家政治腐败黑暗,柳宗元 和几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立志改革腐败的政治,救国救 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却遭到皇帝和权臣的反对迫害,被贬 到永州,当时的永州非常偏远,极度贫穷,柳宗元无职无 权,无能为力。他想到自己报国的崇高理想不能实现而又 无人理解,心里非常难过,非常悲愤。《江雪》这首诗, 就是在这个时候、这种情况下写的。这首诗是他当时所处 的寒冷凄凉的环境的真实写照,是他孤独寂寞的心情的自 然流露,是他身处逆境而顽强不屈的精神的再现。)
诗句注解
1.千山:周围的群山。 2.绝:断绝 。 3.万径:数量很多的道路。 4.踪:脚印。 5.灭:消灭,消失(没有了)。 6.孤舟:孤单单的一条小船。 7.蓑笠翁: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 8.寒江:寒冷江面上。
译文:
许多山岭看不到一只飞鸟, 条条道路上都不见人走动留下的脚印 。 孤单单的小船上,有个身披蓑衣,头 戴斗笠的老渔翁, 独自一人冒着满天飞雪在寒冷的江面 上钓鱼 。
教学目标
1.熟读古诗《江雪》,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2.读懂诗句,能用自己的话语来说说这首古诗的意思。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何诗中所描绘的景色。
《江雪》
柳宗元 • 千山鸟飞绝(jué), • 万径(jì 人踪(zōng)灭。 ng) • 孤舟蓑(suō)笠(lì翁(wēng), ) • 独钓(diào)寒江雪。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寒江垂钓图》
• • • •
【名称】马远《寒江独钓图》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宋代 【文物原属】原属圆明园收藏
《江雪》
柳宗元
• • • •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立翁, 独钓寒江雪。
《江雪》
柳宗元 • 千山鸟飞绝(jué), • 万径(jì 人踪(zōng)灭。 ng) • 孤舟蓑(suō)笠(lì翁(wēng), ) • 独钓(diào)寒江雪。
评析
• 这首诗即是一幅江上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 白,飞鸟绝迹,人迹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 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的形象精雕细琢,清 晰明朗,完整突出。本诗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 刚劲有力。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千古丹青妙 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
课后作业
• 1.背诵古诗,掌握重点词句的解释。 • 2.根据这首诗,联系实际,发挥联想,个人 拓展写一篇寒江独钓图,字数200字左右。
学生时间
1.熟读古诗,掌握诗句注解,理解重点词语 意思。 2.用自己的话表述这首古诗的意思。
诗句解读
一、环境——寒冷凄凉
1.“绝”和“灭”,凄凉的程度——所有的山,所有的路都
被白雪覆盖了,没有飞鸟,没有行人,没有声音,除了渔 翁,再也没有别的生命! 2.如果没有“绝”和“灭”这两个字,会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热闹、繁华,生机勃勃,可是诗人笔锋一转,“绝”、 “灭”两个字,使这一切刹那间无影无踪,变得如此荒凉。 3. “寒”,是造成凄凉的根本原因——这么寒冷的天气,鸟 儿无处觅食,只好躲在巢中避寒;这么寒冷的天气,人们 无法劳作,只好呆在家中取暖。
作者简介
• 柳宗元
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字子厚, 世称“柳河东”,与唐代的韩愈、宋 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 安石和曾巩, 并称 “唐宋八大家” 。 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 成就大于诗。
题解
• “江雪”,顾名思义是指江上的雪。
由此可以看出本诗的创作季节是冬季,给人一种 寒冷凄凉的感觉。
二、心情——孤独寂寞
• 有感情的朗诵古诗,感受到渔翁的心情。 孤独、寂寞你是从哪体会到的? (1)“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孤”、“独”——孤独 (2)把四句诗当中的第一个字连起来 即千万孤独。
三、精神——顽强不屈
1.在这样一个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日子里, 没有飞鸟,不见行人,渔翁为什么不呆在 家中取暖,偏要出来钓鱼呢? (根本:这位渔翁生活贫困,为了生存,不得不出来钓鱼 ) 2.尽管渔翁的心情孤独寂寞,但是他有没有 被贫困吓倒?有没有被寒冷征服?从渔翁 身上你看到了一种什么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