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寄书教案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4寄书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4寄书|北师大版一、教材内容概述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第八章第四节《寄书》,本节课主要学习的是交通运输的方式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几种交通运输方式并了解它们之间的特点比较,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
二、教学目标1.了解几种常见的交通运输方式。
2.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4.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的兴趣与好奇心。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几种常见的交通运输方式。
2.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难点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引入1.利用图片、PPT等资料展示不同交通工具的图片,引导学生尝试猜测这些交通工具的名称和运输方式,预热课堂气氛。
2.写在黑板上的两个词,“交通运输”,引导学生思考:交通运输有哪些方式呢?可以用哪些运输方式进行阐述呢?2. 新课讲解1.利用教材上的内容,将教材文字化为口头化表述,带领学生了解几种常见的交通运输方式。
2.了解运输的方式有哪些,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交通运输方式和它们之间的特点比较。
3.重点介绍不同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如客运汽车比起铁路运输方便快捷但是价格较高,铁路运输比起汽车价格低但是速度相对较慢;4.根据运输方式的特点,引导学生分析运输方式选择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在实际情况中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3. 练习1.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题,向学生介绍练习情境,在练习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问题示例:家住北京,肝腹部出血需要不断输血,医院需要用2天时间准备90份血液,如何规划最佳运输方式?4. 总结1.回顾课堂内容,总结交通运输方式和它们之间的特点比较。
2.提醒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提高交通选择能力。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实际需求设置相关的练习,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同时可以辅助使用丰富的教具,包括视频、图片等,以保证教学效果。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8单元 寄书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8单元寄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邮局”和“快递公司”这两个概念,并能正确使用它们;2.能够用正确的方式填写并寄出一封信;3.能够用物品模拟寄快递的过程,并理解快递公司的服务流程;4.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在理解邮费计算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理解和正确使用“邮局”和“快递公司”这两个概念;2.掌握填写邮件格式的基本要素;3.理解、模拟和认知快递服务的流程;4.熟悉邮费计算原理,并能简单应用。
三、教学难点1.熟悉邮局与快递公司的服务内容及标准;2.理解邮费计算原理及自然数的加减法运算;3.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让他们自己进行邮件的拟写。
四、教学方法1.讲授、观察、引导、实验法;2.“小组合作学习”与“自学”相结合。
第一步:引入新知识•让学生看一些邮政工作人员快速、准确、有条不紊地核对、分类、装箱等现场操作;•通过问答,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邮局、快递公司的基本功能、作用及密切关系;•让学生看一篇寄快递的亲笔体验文章,同时引导他们回忆和谈论自己寄快递的经历。
第二步:介绍并讲解邮件地址要素与填写方法在板书上绘制并教授学生信封、包裹地址填写格式,要求学生掌握篇幅、标题、收件人、地址、邮编等写邮寄物的要素和规范方式。
第三步:邮寄实践模拟•让学生分组并轮流扮演寄送者或快递员的角色;•以小组合作方式,模拟邮寄包裹的整个过程;•通过此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部门、环节的协调与配合,体验物流服务的便捷性。
第四步:课堂小实验准备一些封装好的邮票和一些装好邮物的信封、包裹,在每个邮件上标明不同重量和发往地,让孩子自己去进行称重并计算邮费,培养他们计算脑筋的灵活度。
第五步:小组写作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写作训练,每组想出一些具备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成分的主题,然后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主题进行亲自拟写、布局,并学习使用不同的符号和简单的标点符号。
通过对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8单元寄书北师大版的设计与实施,我们可以看出教学设计贯穿了“引导、模拟、实践、体验和写作”五个环节。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4寄书-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4寄书-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简单寄书的方法;2.培养学生日常生活自理能力;3.学会简单的时间单位计算。
教学重点1.简单邮寄的方法;2.时间单位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1.时间单位的换算。
教学准备1.板书:时间单位的换算;2.布置家庭作业:完成一封信的书写和寄送,并计算所用时间。
3.准备好寄信需要用的信封、邮票等材料。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首先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假如我想把一封信寄给好朋友,我应该怎么办?”2.借助学生们的回答引导,带入今天的主题:寄书。
新知教学1. 如何寄书•根据信封尺寸和重量选择合适的邮资级别。
•在信封上写上收信人和寄件人的地址,尽可能写的清楚。
邮寄国际信件需要填写详细地址、邮编、国家、地区等信息。
•贴上符合标准的邮票,直接投递或放入邮筒中。
2. 时间单位的换算•1秒=60毫秒•1分钟=60秒•1小时=60分钟•1天=24小时3. 寄信的过程1.写信:学生们可以选择自己想发送的信息,写到一张纸上,尽量让自己的心意能够通过邮寄传达。
2.打包:学生们可以用信封装好我们写好的信。
3.贴邮票:按照信封的不同大小和重量,选择合适数量的邮票粘贴在信封上。
4.备注地址:在里面填写好寄件人和收件人的地址。
5.客服:如果大家不确定邮寄流程可以先询问一下客服以免购买错误的邮寄的方式(可以在邮局或者官网找到)。
6.投递:走到附近的邮局或快递点投递。
实践环节1.教师组织学生们到校外的邮局旁边,向学生们介绍邮局的基本设施和邮寄流程。
2.引导学生们按照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的方法,计算出寄书过程所用的时间,并与实际时间对照比较。
总结反思1.在实践环节中,应注意学生的安全,确保他们在路上的过程中能够相互照顾,以免发生意外。
2.对于时间单位的换算,教师可以安排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们的掌握程度。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寄书》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寄书》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时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认识小数》第4课时《寄书》,主要介绍了一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通过寄书的情境引入,让学生理解小数的进位和退位概念,并学会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探索并掌握一位小数加法(进位)和减法(退位)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 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一位小数加法(进位)和减法(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一位小数加法(进位)和减法(退位)的算理。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整数的加法和减法,对进位和退位有一定的理解。
在学习小数加减法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的概念、读法和数线上的位置。
他们对于数的大小比较和数的大小关系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教师通过寄书的情境引入,与学生进行互动。
教师:同学们,假设你们收到了一封朋友寄来的信,信封上写着:“请帮我计算一下,我寄给你的书本共有3.5公斤,你已收到2.7公斤,请问还有多少公斤的书本在邮途中?”请你们思考一下,应该如何计算呢?学生思考并回答。
2、引入小数的加法教师出示数线图,引导学生回顾小数的数线位置,并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进位概念。
教师:同学们,在数线图上,3.5和2.7分别表示了3.5公斤和2.7公斤。
我们先看看这两个数的位置,它们在数线上分别处于哪里?学生:3.5在3和4之间,2.7在2和3之间。
教师:非常好!那么,我们要计算3.5公斤减去2.7公斤时,可以从哪个位置开始退位呢?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我们从小数部分的个位数开始退位,将3.5的个位数减去2.7的个位数,得到多少?学生计算并回答。
3、进行小数的减法计算教师通过具体的计算示例,引导学生进行小数的减法计算。
教师:现在,我们来计算3.5减去2.7。
首先,我们从个位数开始计算,3减去7,不够减,我们应该怎么办?学生:需要向十位数借1。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第8单元4寄 书(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教案第8单元4寄书(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4寄书(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的4寄书。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解4的组成,二是掌握4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4的组成,理解4的加减法运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孩子们理解4的组成和4的加减法运算。
难点是让孩子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彩色卡片、小动物图片、计数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先给孩子们展示一些彩色卡片,上面分别有4只小鸟、4只小狗。
我让孩子们数一数,有多少只小鸟,多少只小狗。
2. 讲解:然后我向孩子们解释,4可以分成两个2,也就是4=2+2;也可以分成两个1和两个2,也就是4=1+1+2+2。
这就是4的组成。
4. 讲解4的加减法:然后我向孩子们讲解4的加减法运算。
我用小动物图片来表示,比如我拿出3只小鸟的图片,再拿出一只小鸟的图片,问孩子们,现在有多少只小鸟?孩子们会回答说有4只小鸟。
这就是4的加法。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出4的组成和4的加减法运算的公式,让孩子们清晰地看到和理解。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孩子们用计数棒表示出4的组成和4的加减法运算。
答案:4的组成:4=2+2、4=1+1+2+2;4的加减法:4+1=5、41=3。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孩子们对4的组成和4的加减法运算掌握得比较好。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孩子还是有点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强调实际应用,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同时,我也会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这些细节对于孩子们的理解和掌握至关重要,我将对它们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八单元第四课时《寄书》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八单元第四课时《寄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寄书的含义,掌握书信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技巧。
2.能够通过数学的方法计算邮费并填写地址。
3.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完成文化课的任务。
二、教学内容1.《寄书》课文的理解和分析。
2.书信的格式和写作技巧。
3.邮费的计算和地址的填写。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寄书的含义、书信的格式和写作技巧。
2.难点:邮费的计算和地址的填写。
四、教学流程1. 导入新知识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时所学的邮政编码的概念和运用。
2.教师出示一张邮票,请学生注视邮票的图案和数字,引导学生理解邮票的作用。
3.教师出示一些书籍和一些信封,请学生回答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寄过信?如果有,你们是如何寄的?能够理解所使用的信封和寄信过程吗?”4.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寄书的含义,并引导学生了解书信的写作技巧和格式。
2. 学习新知识1.教师通过课件与黑板展示,给学生介绍书信的格式和写作技巧。
2.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和归纳信封中每个位置所代表的内容,如写信人、收信人、邮政编码、地址等。
3.教师出示邮局的收费标准表,引导学生理解邮费的计算方式和规律,并通过例题的方式,让学生尝试计算邮费。
4.教师展示一些实际的信封和邮票,引导学生识别邮政编码,填写地址等。
3. 巩固与拓展1.教师出示一个信封,让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填写信封的地址、邮政编码、邮资等。
2.教师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自己动手编写一封信,并寄给家人或朋友。
五、教学评估1.邮费计算练习:让学生通过给定的邮局收费标准表,计算邮资,并判断是否填写正确。
2.填写信封比赛:将学生分为若干组,给每组分配相同的邮政编码和收信地址,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填写好一个样品信封,并比较填写正确和速度最快的组为胜者。
六、教学反思1.寄书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碰到的事情,通过这个课程的教学,学生对于寄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邮费计算和地址填写的部分,学生表现出一定的难度,可能需要重点关注。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4 寄书|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4 寄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寄书的基本过程和注意事项。
2.培养学生良好的信笺书写习惯。
3.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寄书的基本过程和注意事项。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信笺书写习惯,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教学板书、PPT。
2.学生准备:铅笔、橡皮、尺子、信纸、信封等。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个邮包,让学生猜猜内部是什么。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寄信的常用方式。
4.2 讲解新知1.暂停一分钟,让学生自由联想一下寄信的步骤。
2.引出今日的学习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习寄送一封信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3.讲解如何书写信封:写完信后,信封也要书写清楚收信人的姓名、地址和邮编等信息。
4.讲解如何计算邮资:邮资的计算是信件寄出前不可避免的步骤,教师举例介绍常见信件的邮资计算方法。
4.3 拓展练习1.让学生自己动手来试试寄送一封信的过程,同时学习如何查找附近的邮局,如何选择寄送方式等内容。
2.让学生练习计算邮资:教师出示几个实例,让学生自己计算邮资,然后向全班汇报结果。
4.4 总结归纳通过对本堂课的学习,学生现在应该能够完整地说出寄送信件的每个步骤,有效地掌握了信笺书写要点,熟练掌握了如何计算邮资等知识。
五、课后作业1.搜集寄送信件的知识和技巧,写一篇调研报告。
2.计算邮资习题册的第3、4页。
3.练习写信笺和信封,规范书写。
六、教学反思本课程主要通过讲解寄送一封信的基本过程、信笺书写要点、邮资计算等知识点,提高学生实际应用数学知识进行问题解决的能力。
同时,通过拓展练习,学生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而且有了实际操作的机会,进一步加深了学习的效果。
教学效果良好,值得肯定。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八单元第四课时《寄书》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八单元第四课时《寄书》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八单元第四课时《寄书》。
这一课时的内容主要包括: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用字母表示数的一般形式,以及用字母表示数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字母表示数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字母表示数的一般形式,并能够将字母表示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字母表示数的实际应用,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字母表示数的一般形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教学PPT、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先给学生们讲了一个关于寄书的故事,让他们了解到字母表示数的实际应用。
2. 知识点讲解:然后我在黑板上用粉笔写下了一些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并解释了字母表示数的一般形式。
3. 例题讲解:接着我给学生们讲解了一些关于字母表示数的例题,让他们通过实际问题来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些随堂练习题,让他们自己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5. 作业布置:我在PPT上展示了一些作业题目,并让学生们将其带回家进行练习。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用粉笔写下了一些字母表示数的例子,以及字母表示数的一般形式,并将其进行了一定的设计,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
七、作业设计答案:23可以表示为x,45可以表示为y,67可以表示为z。
2. 题目:小明的年龄是8岁,小红的年龄是6岁,请用字母表示他们的年龄。
答案:小明的年龄可以表示为x,小红的年龄可以表示为y,那么x=8,y=6。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字母表示数的方法有一定的理解,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加强。
在课后,我将会对学生们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字母表示数的一般形式,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寄书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5分钟)
学生先提问,再焦距两个问题。
1.邮费分别是1.6元和1
2.8元,妙想一共要付多少元?
2.妙想付了15元,应找回多少元?
任务布置:请你用不同方案解决。
二、独立学习(8分钟)
三、组内交流(5分钟)
下面我们准备汇报。
四、全班汇报(15分钟)
一个小组汇报问题1,一个小组汇报问题2
每人介绍一种方法,可以展示类似方法,每种方法后有互动与补充。
比较三个方法,哪种最简洁?(三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你觉得哪种方法最简洁?)突出第三种方法的优点,以后都用这3种方法。
五、练习:选择有挑战性的题目印在学习单后,倒计时2分钟
六、学生小结: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1.比较哪种方法更好
2.这几种方法有什么不同
七、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