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雷雨有感1000字
雷雨读后感1000字3篇

雷雨读后感1000字雷雨读后感1000字精选3篇(一)《雷雨》是一部由曹禺创作的现实主义话剧,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
该剧以20世纪初的上海为背景,展现了一个家族内部的权力斗争和丑恶的面孔。
通过对各个角色的塑造和剧情的发展,作者揭示了人性的丑陋和社会的险恶,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一些弊端和问题。
在《雷雨》中,我们可以看到家族的权力斗争是多么的残酷和无情。
家族中的每个成员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为了争夺家族的控制权而不惜牺牲别人。
比如,春梅和莲生之间的争斗就展现出了家族内部的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
他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不仅导致了家庭的破裂,也造成了许多不幸的结局。
这种人性的丑陋和家族内部的权力斗争在《雷雨》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使人深感震撼。
此外,在《雷雨》中,作者还通过情感的描写和人物的塑造展现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
比如,春梅的懦弱和无助反映了当时中国妇女受到的束缚和压迫,而莲生的残忍和无情则折射出了社会的丑恶和道德沦丧。
这些人物形象使我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也让我们反思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不公。
在阅读《雷雨》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作者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剖析,也对那个时代的险恶和黑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也深刻反思了人性的脆弱和社会的弊端,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和美好。
纵观全剧,我发现故事不仅有着震撼人心的情节,更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性思考。
总的来说,《雷雨》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批判意义的现实主义作品,通过对人物和情节的塑造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脆弱。
它不仅揭示了人性的丑陋和社会的险恶,也引发了人们对自身和社会的思考。
这部作品无疑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思考。
雷雨读后感1000字精选3篇(二)雷雨是一部由曹禺创作的话剧作品,描绘了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的种种腐败和黑暗现实。
作品通过塑造一系列丰满的人物形象和紧凑的情节安排,展现了中国当时威权社会的残酷和无情。
雷雨的读后感1000字(精选5篇)

雷雨的读后感1000字(精选5篇)看完雷雨,是时候写一篇雷雨读后感了,《雷雨》具有一种诗意之美,这不单单得自文辞的优美,许多段落被人们反复背诵。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雷雨的读后感1000字”,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雷雨的读后感1000字精选篇1年仅23岁,清华大学的学生曹禺挥笔写下惊世之作——《雷雨》,同时造就了中国话剧史上的一个辉煌的里程碑。
我重读《雷雨》,依旧对他二人颇有感触。
他二人便是曹禺最先构思出的角色,周蘩漪和周冲。
周蘩漪。
她疯了,不断地有人说她疯了,周朴园,周萍,读者,最后她真的疯了。
作为妻子,她背着丈夫偷人;作为继母,她与儿子通奸。
她辛辣,她尖锐,她魅惑,她也勇敢。
她无视那些所谓的“金科玉律”,冲破道德的枷锁,违背人伦。
是谁迫她如此这般?是那死气沉沉的周家老宅?是那蛮横专制的周朴园?是年轻男人的气息与诱人的爱情?或许,她只不过是生错了年代。
曹禺与那位写下“红楼巨作”的曹老先生有些许相似,有一个无望的家。
终日弥散着鸦片的烟雾的家;有一个废人般的哥哥的家。
史太公不受宫刑之辱,或许就没有那“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我想或许也就是这样一个家造就了一个五四青年,一个戏剧大师,一个叫蘩漪的女人,一部《雷雨》。
社会对女性的性爱压抑,专制男人对女人的统制,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剥削……这个年代造成了一个雷雨式的人物的爆发,其中就有一个女人叫周蘩漪,其中就有一个男人叫曹禺。
蘩漪的儿子周冲不知为何没有她那动人心神的魔性,他或许是剧中最脱离“雷雨式”的人物。
他不像蘩漪,他只是个孩子,有点傻气的孩子。
我曾经也大概地看过人艺的话剧《雷雨》。
从那时到现在,我一直都惊叹于曹禺大师对戏剧的掌握。
他巧妙地将一个大家庭几十年的恩怨情愁浓缩到一天来表现,浓缩到四幕,两个场景来表现。
集中的地点和时间所表现的东西却并不单薄,有畸形的爱,突破束缚的勇气,人情的淡漠,世事的坚信和宿命的痛苦。
围绕着八个人物,我看到的是整个社会。
雷雨读后感1000字(精选3篇)

雷雨读后感1000字(精选3篇)【雷雨读后感1000字第1篇】反封建,很大是在反父的威权,初谈同时也是再谈一下《雷雨》。
有很多评论指出不应该删掉《雷雨》的序幕和尾声,这个评论今天在学界已经有共识了,不赘述。
也有人指出繁漪是本剧的灵魂,是不是灵魂我不好下定论,但是繁漪的恶魔性人格的确使得其是一个比较丰满的形象。
我现在再比较一下《雷雨》与《群魔》,站在是对《群魔》的借鉴这一出发点上,我认为《雷雨》就不能说它是有灵魂人物的——这个“灵魂”,感觉是繁漪完全撑起了全剧的中心,这肯定不对。
阿尔文太太受到了曼徳牧师的影响,认为保留住一个家庭是无比重要得一件事情——尽管这种保留是面对一个已经残破了的丑陋的'家庭,所以这种要求可以看成是资产阶级道德观的一种绑架。
相应地,《雷雨》当中的出场的中年妇女的则变成了两个,如果说繁漪足以称当起“全剧的灵魂人物”这样一个头衔,难道说饱受了“周家两代人的摧残”的鲁侍萍就不能称为“灵魂人物”么?两个人都是反封建的。
【雷雨读后感1000字第2篇】书的最前面,有学者写的序;最后,有曹禺自己写的后记。
这两篇小文章里都提到了书中的各个人物,无一例外的,周蘩漪最为他们所倾心。
我不明白为什么,在我看来,天真无辜的周冲才最令人感叹,他向往着美好,但在那样一个家庭里,他无法去追求美好,他不能像鲁大海一样,有那么激进的精神,他毕竟是周公馆的二少爷。
他也太天真,他想当然地幻化出一个美丽的、无瑕疵的世界,并认为这世界真实存在着,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他在最后幻想破灭时,茫然不知所措,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令人惋惜。
【雷雨读后感1000字第3篇】《雷雨》是曹禹的代表作,作于1933年大学即将毕业之际。
这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
描写了一个具有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大家庭的崩溃。
故事发生在20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里。
其中真实而又形象的表现了周家内部的种种冲突和周、鲁两家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其中又交织着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没矛盾冲突,所以它成为了中国话剧创作走向成熟的.标志。
《雷雨》读后感1000字7篇

《雷雨》读后感1000字7篇《雷雨》读后感1000字篇1先得讲讲曹禹。
其人原名万家宝,出身于一旧军官家庭,其父极专制,大概也是《雷雨》中周朴园的灵感之源吧?曹禹写此剧时时值1933年,中国文化受外来文化冲击影响较大,不少“洋物”出现在剧中,多少决定了剧情发展。
有人说这是一篇悲剧,这我到是赞同的,确实故事结束三人死去,两人发疯,而这一切都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同时地发生了。
这样的结局多少有点令人震动。
故事牵涉到的是两家人,其间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鲁家丈夫鲁贵,妻子鲁侍萍,侍萍婚前曾与周家老爷周朴园发生地下感情,当侍萍生下大海和周萍后被周朴园所抛弃,便与鲁贵结婚,生一女曰鲁四凤。
周朴园与蘩漪结婚生下周冲。
而后鲁贵、四凤为求生计,至周家作佣人。
蘩漪勾引周萍,而周萍却衷情于四凤。
其间人物关系到四幕结束终于真相大白。
四凤受刺激跑出门不慎触电线,周冲捡电线,结果两人触电而亡。
周萍随后自杀,留下两家做妻子的双双发疯。
对于周朴园来说,在那个雷雨的晚上,这个可恨的男人被惊呆了。
他一切的掩饰被撕得面目全非,经营了几十年的大厦瞬间坍塌,他只好呆呆地望着半疯半颠的侍萍、蘩漪,自杀的周萍,触电而死的周冲、四凤,离家不再回来的大海。
他的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命运的惩罚在他身上显现,可以说,雷雨中他品尝的苦果,点燃的火苗摧毁的不仅是周公馆,还有他所代表的那个必然要灭亡的阶级。
曹禹写这部戏剧,字里行间对悲剧的结局有所铺垫。
文中两次提到花园中的电线落地,正为四凤与周冲之死张了本。
由于这部四幕剧只发生在一天之中,必穿插了天气变化,从第二幕开幕,天气开始起风,一切都有要下雷阵雨的预兆,而全剧四分之三的情节在压抑的自然环境中进行,怎不令人心情压抑?这出悲剧在这两个不幸的家庭中出现,是早有预料的,作者借此无情地毁惨了旧社会的家庭与社会,无辜的人和有罪的人一同走向毁灭……正如曹禹所讲的:“《雷雨》所显示的的并不是因果关系,并不是报应,而是我所觉得的‘残忍’。
雷雨的阅读心得1000字(精选8篇)

雷雨的阅读心得1000字(精选8篇)雷雨的阅读心得1000字篇1重读《雷雨》时,吸引我的就不只是它那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了,而是曹禺用细腻的手法塑造出来的一个又一个丰满生动的人物形象。
他对于这些形象的描述可谓增一分则长,减一分则短,多一分则胖,少一分则瘦,真是恰到好处。
读完《雷雨》,此时正是夜阑人静的时候。
关上台灯、闭眼,眼前似乎还是出现一幕幕叫人不知感慨还是感动的情景。
一切源于情又止于情。
第一代的恩怨债孽却由第二代继续承受。
倘使当初周朴园没有为了名利狠心抛下鲁侍萍和鲁大海,周萍和四凤这段不该来的爱情也就不会来,瀿漪和周萍的这段疯狂而又心酸的感情也不会存在。
而这一切究竟是谁的错?四凤,侍萍,周萍,周冲,他们不该是这样的结局啊!本来应该是一段很美好的爱情,却在最后被套上了乱伦的枷锁,本来应该是一段很亲密的母女情,却为了两段不该来的爱情而处在了痛苦的深渊。
一切的美好啊,为什么终归支离破碎?不该死的死了,不该疯的疯了,旧社会,令人心酸的下层人的命运,何故如此?旧社会的黑暗,上层人士的腐朽终究导致了无数悲剧的发生。
我依然在想,不仅仅是旧社会,即便是现在,这样的情况也依然在发生。
也许现在会比旧社会光明的多,可是仍有那么多的人仗着自己有钱有势,处事横行霸道,任意妄为?犯法了,他们的钱可以买通律师,买通法官,然后可以不负任何责任,拍拍屁股走人,还装出一副受害者的委屈相,扔下真正的受害者捶足捣胸,哭尽人间的不公。
这样的人他们的心难道就不会滴血吗?而这样的人也终究会遭到报应的吧!呵,命运,如何的作弄了这世间的人,一切的人与事仿佛尽在它的掌握之中。
我又想到了鲁大海,这个个性鲜明,决不向黑暗的上层势力低头的青年人。
他意气风发,爱憎分明,对于一切的不平,他敢于挑战,坚定的意志和一直坚守的原则,也让他对上层人士嗤之以鼻。
他不甘于那种“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下层人民的一贯作风,更不屑于鲁贵那种奉承拍马,狐假虎威的神奇,他愿意为自己以及其他所有矿工的公平挑战周朴园,他要为自己和其他人赢得他们应有的回报,他憎恶黑暗,也敢于挑战黑暗,这样的年轻人正是旧社会所有懂得反抗的人的真实写照。
雷雨读后感1000字3篇

雷雨读后感想想1000 字 3 篇《雷雨》所展现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愚弄。
专制、伪善的家长,热情、单纯的青年,被情爱烧疯了心的魅惑的女人,恼恨着罪孽却又不自知的犯下更大罪孽的公子哥,还有家族的神奇,出身的神奇,所有这所有在一个雷雨夜爆发。
有罪的,无辜的人一起走向破坏。
曹禺以极端的雷雨般狂飙恣肆的方式,发泄被抑压的愤懑,诽谤中国的家庭和社会。
下面是为大家的雷雨读后感想想 1000字 3 篇,欢迎参照 ~因为懂得,因此慈善”。
这是张爱玲从前写给胡兰成的话,虽时隔了半个世纪,我认为这依就是最理性的话之一。
张爱玲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苍连、凉无望的,牵手过后即是放手,“死声契阔”却还要说永不分别。
是啊,这个世界自己就是个谎言的世界,当爱情之花温柔的凋零时,才理解真爱可是美丽的童话。
其实,所谓的爱情在冥冥之中,苍天早已有所注定。
想起了繁漪,一个在《雷雨》中被爱情伤的伤痕累累的女子。
繁漪,她就像一个活死人,有着一颗被爱情忘掉的冰冷的心。
可是爱情素来是女性永远的希望,无论你身处在怎样的环境之中,你仍旧希望一把像火同样的爱情点燃你心里冰冷的墓地。
正如繁漪同样,她十八年来陪着一个浮躁专横的丈夫,早已心如死水,而周萍,正好是点燃她心里之火的救命稻草。
我认为在《雷雨》中,繁漪是个罪人,也是个受害者。
她就像在黑暗之中铿可是泊的血莲,冷漠.诡异.妖艳。
将生命之火点燃到像光电同样白热,但你却忧如灯丝一般短促,将生命立刻子虚乌有。
“也许爱与恨正是《雷雨》所要表达的主题,周朴园 . 鲁侍萍哪一个不是恩怨情仇,可是繁漪将爱与恨讲解的更加快乐淋漓罢了。
”喜欢繁漪,感觉她很可爱,也许这样的用词不是很合适,但我认为她的可爱就在于她的不能够爱,她用一种传一致种浩大,一种贤妻良母去野性的爱一个人。
套用《士兵突击》许三多的说话方式,这比英勇还英勇。
至于周萍,我不喜欢他。
他根本没有爱过繁漪,他说“我尊敬父亲”,我恭敬父亲,多么虚伪,他见着四凤,觉着她有“青春”她有美貌,就因为这一点,他根本就配不上繁漪。
雷雨读后感1000字锦集十四篇

雷雨读后感1000字锦集十四篇篇1:雷雨读后感优秀1000字今天花了一天时间看《雷雨》,《雷雨》是禺先生话最著名剧之一,它与《日出》、《原野》、《北京人》被称为曹禺先生的四大经典名著。
《雷雨》写于1933年,一共有四幕,是意在批判封建社会的黑暗之处,同时一表达了新的社会制度一定会取代尘封已久的封建主义制度。
从书序终究可以看出曹禺现身出身在一个封建主义家庭中,在小时后就目睹了半殖民地封建社会的中国,那是黑暗的社会,就是由于这样,他从小就有很强的反抗情绪,希望打破这尘封已久的社会,为人民赢得一个新的天地。
因此在1933年时,正在度大学的曹禺先生谢下了自身的第一个剧本——《雷雨》。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早上四凤正在给太太煎药,赌博输了钱的父亲以秘密做为要挟问女儿要钱,在得到钱以后把周萍与太太的情史说给了四凤听。
这时,二少爷周冲对太太说要把一半的学费分给四凤来让她去上学,因为他爱上了四凤。
而四凤真正爱的大少爷周萍正在与父亲交涉要去矿上,解决工人罢工这件事。
而周萍就是二太太的情人,对于只比自身大7岁的女人,周萍是不感冒的,这个二太太就是叫四凤的母亲来把她带走,以免干扰了他和少爷的事了,而周萍却越来越反感这个女人了,字里行间透露着对她的不写和讨厌。
下午,四凤的母亲鲁侍萍来到了周公馆,在于老爷相见在小客厅的时候,两人的一番激烈对话让老爷认出了这就是30年前“死去”的自身的情人,从前的他很怀念,就连小客厅里的摆设都与30年一以前一模一样,而再见到鲁侍萍时他却厉声说:“你来这里干什么?”“是谁指使你来的?”侍萍愤怒地回答他:“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老爷周朴园决定用钱来解决他们的恩怨,而不巧的是鲁侍萍当面撕碎了支票,只说自身想件周萍。
正当此时矿上罢工代表代表鲁大海闯了进来,周朴园拿出复工合同,原来他用钱收买了另外几个罢工代表,而准备开除鲁大海。
鲁大海恼怒的说出他在包哈尔滨江桥时,故意让江堤决堤,害死了几千工友,而发了一笔大财。
雷雨读后感1000字左右(精选5篇)

雷雨读后感1000字左右(精选5篇)雷雨读后感1000字左右(精选5篇)看完雷雨,是时候写一篇雷雨读后感了,《雷雨》中周朴园是一位封建家长,又是一位资产阶级代表人。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雷雨读后感1000字左右大全”,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雷雨读后感1000字左右篇1大凡可以激荡人心的文学作品,无一不包含着作者深刻的社会生活体验,其表现出来的不仅是一种发自内心情感的淋漓尽致的独白,而且蕴藏着一份沉甸甸的终极人文关怀。
它不仅可以引发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促使读者进行自我灵魂的思考,并产生对人性以及对生命存在的奥秘的追索。
在我看来,曹禺的《雷雨》正是这样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
从古希腊的命运悲剧,到莎士比亚的性格悲剧,再到易卜生的社会悲剧;然后是从契诃夫,到奥尼尔……曹禺在“大融合”之后,以创造性的思维使《雷雨》一鸣惊人;《雷雨》占据了现代话剧史上一个无可替代的位置,它的出现使现代话剧艺术终于走向成熟。
花了两个半小时,一口气将《雷雨》读完,合上剧本之后有三个感觉:第一感觉是读起来十分的淋漓尽致;第二感觉是曹禺写起来十分的淋漓尽致;第三感觉是作为读者的我在这种淋漓尽致之余却感到内心有一种难以言明的情感压抑。
从《雷雨》的字里行间,我可以感觉得到曹禺内心那一泻千里的情感爆发;但是,令人郁闷的是我满腔的情愫却无处发泄,一种“憋得慌”的感觉使我十分的惘然。
我觉得我应该寻找精神压抑的原因,以摆脱这样的一种情绪状态;所以,我将《雷雨》重读了一遍;这一次,我自认为发觉了这个“罪魁祸首”,因为“无路可逃”!一在《雷雨》的所有人物之中,周朴园无疑是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他既是一个资本家,但更是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家长;在整个剧本中,主要表现的也是作为一个封建大家庭家长的周朴园,剧中所有的戏剧冲突都是围绕着周朴园展开的,他是引发一切戏剧矛盾的导火索。
作为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家长,为了维护其作为大户人家的声望,即使他重遇了三十年前的爱人,或许三十年后依然爱着的人,他也不禁连问,“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两个简短有力却尖刻的发问,彻底暴露了其根深蒂固的封建劣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雷雨有感1000字
一杯的清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净化一个人美好的心灵。
远方,传来一阵衰弱的咳嗽声,他,怀着忏悔的心情,迈着蹒跚的步子,悄然来到她的身边……
《雷雨》里这几个在死亡边缘徘徊的角色,其实都有着对生命的无限渴望和追求,只是他们在命运的冲突里偏离了原有的轨道,最终,泪水和痛苦是免不了交织相濡的。
但是,关于那些爱与恨的矛盾纠缠,也许会因为这些死亡而被我们释然吧。
死亡”一词其实几乎贯穿了整部《雷雨》的脉络。
从序幕中两位尼姑谈论的鬼神论,再到周萍和周蘩漪各自为了爱而萌生出的忏悔和执着,最终直指那些为爱徇情的无知青年,每一个布景和情节都弥漫着对死亡的轻声叹息。
爱上周萍的繁漪,爱上四凤的周冲,爱上周萍的四凤和爱上四凤的周萍,还有恨上周朴园的侍萍、繁漪和鲁大海,交织成一张巨大的情感之网。
这张网,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夏日里被无情地撕破。
一个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和罪恶,也随之暴露无遗……
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绝对权威的长者形象――脸上带着多年的世故和劳碌,一种冷峭的目光和偶然在嘴角逼
出的冷笑,显示出他平日的专横和倔强。
这,就是周朴园。
爱上周萍的繁漪,爱上四凤的周冲,爱上周萍的四凤和爱上四凤的周萍,还有恨上周朴园的侍萍、繁漪和鲁大海,交织成一张巨大的情感之网。
这张网,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夏日里被无情地撕破。
一个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和罪恶,也随之暴露无遗。
看过《雷雨》的人,都在痛斥着周朴园,痛斥他对侍萍的无情与冷漠,痛斥他金钱至上的贪婪与自私。
XX
然而,周朴园对鲁侍萍,真的没有一丝的感情吗
如果没有,他为何要在屋内一直摆设着三十年前侍萍最爱的红木书桌和带有镜台的柜子如果没有,他为何会向人打听侍萍的消息如果没有,他为何要在搬家之时还不忘带上侍萍年轻时的照片如果没有,他为何要在侍萍再次出现在周家客厅时,命令儿子周萍向自己的生母下跪
其实,周朴园年轻时也是一个接受过新思想的青年,呀接触婚姻自由、爱情自主的新观念,因而才会大胆地追求爱情、享受爱情,和美丽善良的下人侍萍陷入爱河。
然而,他终究不能与自己的出生阶级彻底决裂――这不是琼瑶小说,最终又回到封建礼教的束缚中,背叛了侍萍,也背叛了自己的内心。
作为资产阶级,他在“吃人”,然而作为他自己,他又何尝不在被人“吃”
一道不可逾越的阶级壁垒,把他们双双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一场势不可挡的大雷雨,注定了这个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大家庭的悲惨命运。
由曾经豪华一时的周家大宅改成了的医院里,是由麻木生存到最后死寂般沉默的、神志不清的侍萍。
读后感范文汇总
汇总
中外名著读后感汇总
四大名著读后感汇总
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