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分享教案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学会分享》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学会分享》
一、教学目标
1.体会分享的快乐,培养乐于分享的情感。
2.知道分享就是将自己喜欢的东西或快乐的事情与小伙伴共同享受。
3.能够主动与他人分享物品或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让幼儿理解分享的意义,感受分享带来的快乐。
2.引导幼儿在实际行动中学会分享。
(二)难点
帮助幼儿克服独占心理,愿意与他人分享。
三、教学准备
1.一些玩具、图书、零食等。
2.有关分享的图片或故事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分享的小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2.提问:“故事里的小动物们为什么很开心?”
3.引导幼儿理解是因为分享让大家都很快乐。
(二)讨论分享
1.展示一些玩具和图书,提问:“如果只有一个玩具,大家都想玩,怎么办?”
2.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
3.引导幼儿明白可以一起玩或者轮流玩,这就是分享。
(三)分享体验
1.让幼儿把自己带来的零食与小伙伴分享。
2.提醒幼儿说:“请你尝尝我的零食。
”
3.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四)总结与强化
1.与幼儿一起回顾分享的过程,提问:“分享的时候你感觉怎么样?”
2.引导幼儿说出快乐的感受。
3.强调:“分享能让我们更快乐,以后我们要多和小伙伴分享。
”
五、教学延伸
1.在班级设置分享角,鼓励幼儿将自己喜欢的东西带来分享。
2.与家长沟通,在家中也培养幼儿分享的习惯。
小班社会学会分享教案三篇

小班社会学会分享教案三篇【导语】“分享”这一概念和行为,在人际交往中是很重要的一环,而小班幼儿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同伴交流的意识。
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一】小班社会学会分享教案活动目标:⒈体验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⒉懂得只有学会与人分享,才会有更多的好朋友。
活动准备:一列食品拼搭的小火车,一袋大礼包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
小朋友,你们见过火车吗?今天我们教室里也来了一辆火车,你们看看和平时见过的有什么不一样?(都是吃的东西)对了,这列火车都是用好吃的东西拼成的。
你们有没有闻到香味?谁来闻一闻,它们香不香?请一幼儿来闻一闻。
恩!真香啊!你们想不想吃?二、第一次尝试分享。
(一至二幼儿取食品)你有没有吃到好东西?(吃到了)你开心吗?那他们有没有吃到好吃的?(没吃到)对,你们来说一说没有吃到好东西,心里会怎样?(不开心)你愿意分给他们一点吗?(鼓励幼儿和同伴分着吃)再请几个小朋友来取好吃的',拿到好吃的想想现在该怎样做了呢?能不能一个人把好东西都吃了呢?有了好东西,要你吃我吃,大家一起吃,分享真快乐!大家一起吃心里觉得怎么样?(大家吃,真开心)幼儿再次去吃好吃的。
三、第二次学习分享。
师:呀,你们看,这里有一个大礼包,是我们每个小朋友从家里带来的各种各样好吃的东西,你们猜猜会有什么?⒈谁来摸摸看?原来有一袋糖,你们想吃吗?可只有一袋糖怎么吃呢?(学习分享)大家一起吃心里怎么样?(快乐)刚才,我发现有个小朋友没有吃到糖,他的心里会怎样?是没有分到快乐,那老师和他一起分享。
师发给他一颗糖。
现在,他的心理是怎样的?(真快乐)⒉老师也来摸摸,看里面有什么?(一只大苹果)谁想吃这个苹果?只有一个苹果大家都想吃怎么办?(切开)为什么要切开呢?(切开了才能分着吃)四、第三次主动分享。
⒈口袋里还有好多好吃的,你们想不想再尝一尝?如果其他小朋友没有拿到怎么办?(与同伴、老师分享)如果你拿了饼干,该怎么办?拿到了糖果又该怎么办呢?让幼儿说说。
幼儿园大班教案《学会分享》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学会分享》含反思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分享的含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2.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的意识和习惯;3.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及步骤1. 导入环节(5分钟)通过集体活动或小组活动的方式让幼儿们放松身心,调整心态,为后续活动做好准备。
2. 引入分享概念(10分钟)通过演示、讲解、游戏等形式来引入分享的概念,以便让幼儿们明白什么是分享。
3. 分享小游戏(15分钟)让幼儿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代表从小组里选出一个玩具或小礼物,与其他小组的代表分享。
通过小游戏的形式,让幼儿们体验到分享快乐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沟通和交际能力。
4. 分享故事(15分钟)通过讲述一些有关分享的故事,让幼儿们了解分享的种种好处。
例如,分享可以让别人也感受到自己的快乐,也可以帮助自己结交新朋友等等。
通过故事的传递,帮助幼儿们理解和认识分享的重要性。
5. 分享心情(15分钟)让幼儿们自由表达今天的心情,并寻找同伴分享心情。
通过分享心情,增强幼儿间的感情交流,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也能让幼儿们认识自己的感情和需要,同时能够倾听他人的感受,体会到分享的快乐。
6. 分享经验(15分钟)引导幼儿们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分享经验。
例如,自己在幼儿园或家庭中如何与他人分享玩具,食物等等。
通过分享经验,让幼儿们了解分享的方式和方法,形成良好的分享习惯。
7. 结束环节(5分钟)通过简单的活动或歌曲等方式,结束本次课程。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的开展,幼儿们基本掌握了分享的含义及其重要性,争取形成了令人满意的分享习惯。
但需要反思的是,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没有太多亮点,难以激发幼儿的积极性。
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结合幼儿园大班幼教大纲,设计出更加互动性和趣味性的分享教学内容,让幼儿在分享中真正收获到快乐和成长。
2024年学会分享主题班会教案

2024年学会分享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培养分享意识:让学生理解分享的意义,明白通过分享可以获得快乐和友谊。
提升合作能力:通过分享活动,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增强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树立正确价值观:使学生明白分享不是失去,而是一种双赢的行为,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种美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分享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帮助学生理解分享对个人成长和团队发展的积极影响。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愿意分享,而不仅仅是为了得到表扬。
如何将分享的概念应用到学习、生活中去,让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分享小故事:讲述一个与分享相关的温馨小故事,如“孔融让梨”,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问讨论:询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分享的经历,以及分享带给了他们什么感受。
2. 探究分享的意义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对个人和集体的好处,每组选择一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展示不分享和分享两种情境下人们的不同反应和感受。
3. 分享的实践应用课堂分享活动:鼓励学生带来自己心爱的玩具或书籍,进行实物分享,体验分享的快乐。
制作分享墙:让学生写下自己愿意分享的东西和愿意接受的分享,制作成海报展示在班级墙上。
4. 分享与合作的结合团队任务:设计一项需要团队合作完成的任务,如拼图游戏或团队建设项目,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分享和倾听。
分享感受:任务完成后,让学生分享在合作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体会分享带来的团队合作的力量。
5. 拓展与深化分享日记:布置作业,让学生记录一周内自己分享的经历和感受,强化分享的习惯。
分享大会:举办一次班级分享大会,邀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故事和收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故事引导:通过讲述故事来引导学生进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交流思想,共同探究分享的意义。
幼儿园心理教育教案——学会分享

幼儿园心理教育教案——学会分享幼儿园心理教育教案——学会分享一、教育目标1.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分享。
2. 让幼儿理解与他人分享能为自己和他人带来愉悦和快乐。
二、教育内容1. 分享是什么?2. 能分享的事情有哪些?3. 学会分享的好处。
三、教育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幼儿在玩耍中的表现,引导幼儿了解分享。
2. 互动式讨论:通过绘本、游戏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进行分享的实践与交流。
3. 实践教育:以具体的场景和情境为导向,让幼儿身体力行地分享。
四、教育流程1. 提问引导: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讲述自己想跟别人分享什么。
2. 观察分析:引导幼儿观察别人与自己分享的场景,分析分享的表现和情感反应。
3. 情景模拟:模拟幼儿有物品但周围的小朋友没有,引导幼儿考虑与小朋友分享的方式与方法。
4. 游戏活动:设计团队合作游戏和小组互动游戏,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意识和团队精神。
5. 情景还原:设计一些情景和故事,模拟分享场景,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感受分享的愉悦和快乐。
五、教育评价1. 观察评价:观察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表现和发展情况,评估是否达到分享的目标以及分享表现的质量。
2. 口头表现评价:幼儿在分享时的表现和口头表达,评估是否能够适应各种分享场景的要求和能力。
六、教材准备1. 合适的绘本、视频。
2. 与分享有关的玩具或者物品。
3. 分享小贴士或者分享奖状等。
七、教育心得通过这次分享教育,我深刻领悟到幼儿发展的必须性和分享带来的正能量是教育的本质和价值,我会用更多的情景模拟与互动式教学方法,积极培养幼儿的分享精神和合作意识,让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中享受快乐和幸福。
学会分享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学会分享主题班会教案三篇学会分享、学会合作, 懂得集体智慧的力量, 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为我们的生活留下美好的回忆。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三篇学会分享主题班会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学会分享主题班会教案1“学会分享”主题班会活动记录“学会分享”主题班会活动记录设计过程:一、导入主题:1、活动:集体分吃大饼。
2、小记者采访。
董子怡:我是小记者,看着大家吃的这么开心,我来采访一下他们吧!(采访李帆、邓颖慧、鲁雅静)董子怡:原来大家都从吃饼这一活动中感受到了分享的快乐。
瞧,连一口都没吃的张老师都笑得特别开心呢!3、师小结:是啊,看着大家吃得开心,我也开心。
一张饼这么多人分吃,却还带给大家这么多快乐。
看来,学会分享,也能感受到快乐!4、主持人(董训昭、夏冬妮、张志鹏):《学会分享》三年级4班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感悟篇:1、全班合作诗朗诵——《这就是分享》。
董:森林和草原,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分享着太阳的光辉! 夏:青草和花朵,被温润的雨水滋养着,分享着雨露的精华! 张:燕子和风筝,共享着一片蓝天!杨宇轩:我和弟弟蒋琪琪:我和妹妹王豫晗:姐姐和我程心怡:我和哥哥四人齐:正一同分享着家庭的温暖!全班齐:我们大家也正在共同享受着老师无私的爱。
这就是——分享!2、主持人(董):同学们,关于分享你们想起了哪些经历或故事呢?请大家自由地说一说吧!3、学生自由交流:胡然——李紫伊——黄辰罡——郭子扬——章启航——陈若冰——郝禹泰4、主持人(夏):这个故事真好!盲人点灯既照亮了别人,也照亮了自己。
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时刻记得:帮助别人也等于帮助自己。
接下来,有几个问题想考考大家!5、集体活动:考考你。
文志豪——陈思思——陈涛——李巧红——王奥三、体验篇:1、主持人(张):同学们回答得真不错!现在你们最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什么呢?2、分享活动展示。
但爱榴:舞蹈分享——《茉莉花》夏冬妮:手工作品分享——风铃唐蝶:书法作品分享万佳琪:绘画作品分享武力、程诗雪:学习方法分享黄辰罡、田奥成、欧阳宇、杨茜:小品分享——《开心汤》3、主持人(董):两个人共享一个幸福,便会拥有两个幸福。
幼儿园小班社交教育教案:学会分享

幼儿园小班社交教育教案:学会分享幼儿园小班社交教育教案:学会分享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分享的含义和重要性。
2.能够积极主动地分享自己的物品、时间和经验。
3.能够与他人合作分享、互助、共同进步。
二、教学准备:1.图片、故事书或视频等相关资料。
2.一些小型的玩具、糖果或点心等作为实物,供学生分享。
3.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分享案例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三、教学方法:德育类课程的教学方法以互动、体验、感受、思考和操作为主,尽量打破传统的“讲解-复述”的形式,通过直接体验,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点的含义并加深记忆,在同时注重情感贯通及与生活实践结合的基础上,提高对社交行为的认知、理解和实践。
四、教学内容:1.引入:分享的重要性老师和学生一起分享最近的一次在幼儿园或家庭中做好事的经历(如为别人让路、为别人开门等),并讨论一下为什么做好事会受到大家的赞扬和喜欢。
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小小的行为,也有一个积极的影响力2.展开:分享的方式(1)分享财物老师和同学可以拿出一些自己喜欢的玩具或糖果等物品,让大家一起分享。
分享时先让有需要的小朋友先来,其他小朋友也可以在等候的过程中感受等候的心情,再来体验分享的快乐。
(2)分享时间通过游戏体验和生活实践情景,让学生知道分享时间也是友情的一种表现。
游戏环节中,老师安排学生模拟不要争抢、相互等待,相互帮助等情境,在体验中感受到分享的好处,培养出真诚、友善、互助、合作的意识和习惯。
(3)分享经验老师可以较真实的小故事,里面含有非常明显的分享或合作的场面,学生在倾听过后会自发地开始讨论这位小朋友为什么这样做,自己也有没有遇到过,每个小朋友如何在生活中应用到分享和合作的行为。
3.巩固:分享的意义老师可以在多种媒介上提供大量有关分享或合作的好故事,让学生在多元的视听环节中挖掘出分享的重要意义,提升了解和可塑性。
五、教学活动安排及实施:时间活动目的9:00-9:15 引入:分享的重要性学生提高对分享的认识和重视程度9:15-9:35 分享财物的体验学生感受分享的快乐9:35-9:50 分享时间的体验学生了解时间也是一种分享的表现9:50-10:10 分享经验的辅助活动学生感悟分享的深层内涵10:10-10:20 总结和反思学生对分享的重要性有更明确的认识六、教学成果:经过这节课对分享的介绍,小班同学掌握了什么是分享以及掌握了几种分享的方式,课后,老师可以通过班级管理,监测小朋友们是否学以致用,大家在生活中是否有分享的行为,是否对此有所认知,来对教学成果做出评估。
学会分享小班课堂教案

学会分享小班课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理解分享的含义,知道分享是一种美德。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主动分享的意识,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分享的意义,知道分享是一种美德。
难点:培养幼儿主动分享的意识,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分享。
2. 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分享。
3. 榜样示范法:通过讲述故事,让幼儿学习榜样,培养分享品质。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故事课件、分享卡片、玩具等。
2. 环境准备:温馨、舒适的活动室,氛围营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带来的玩具,让幼儿感受到分享的乐趣。
2. 主题活动一:讲述故事《分享的快乐》,让幼儿学习榜样,培养分享品质。
3. 主题活动二:开展“分享卡片”游戏,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分享。
4. 主题活动三:组织“玩具共享”活动,让幼儿体验分享的意义。
5.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引导幼儿认识到分享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分享的认知和行为。
2. 通过家长访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分享行为的体现。
3. 结合幼儿同伴的评价,了解幼儿在集体中分享的表现。
七、教学拓展:1. 开展“分享日”活动,让幼儿在集体中展示分享行为。
2. 家庭作业:家长协助幼儿完成分享任务,如与邻里分享玩具等。
八、教学反思:1.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改进教学方法。
2. 根据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促进幼儿分享品质的提升。
九、教学延伸:1. 开展“分享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幼儿用画笔表达分享的理念。
2. 组织“分享故事会”,让幼儿讲述自己在生活中分享的趣事。
十、教学计划:1. 下一节课程:学会感恩,培养幼儿感恩的心态和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学会分享
杨勤凤
活动目标:
1.知道好吃的东西要一起分享,学习与他人分享。
2.学说分享的礼貌用语“请”“不客气”、“谢谢”。
3.体验和他人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幼儿洗干净手。
2.自制PPT。
3.视频。
4.桔子、托盘、湿毛巾、奖章。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要到小猪的果园里去参观,来,让我们坐上小汽车,一起出发吧!
教师:小猪的果园到了,你们看。
播放ppt,参观果园(桔子、梨、柚子、冬枣、等),认识秋天丰收的水果。
教师:这是什么水果?你吃过吗?味道什么样?
(二)创设情境,学习礼貌用语。
教师:小猪有这么多的水果丰收了,它会怎么做呢?
出示小猪打电话给小兔PPT教师:小猪的会怎么做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出示小猪打电话给小猴PPT教师:小猪又打给谁了?
出示小猪打电话给小熊PPT教师:还有谁也是小猪的好朋友?教师:小猪们,你们打完电话好朋友都来了,你们开心吗?(三)感受分享,体验分享的快乐。
1.出示小动物一起分享水果的画面。
教师:瞧!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小动物们的心情怎么样?你觉得小猪的心情会什么样?
讨论:小猪是什么样的小猪?你们喜欢它吗?
教师:原来把好吃的东西拿出来一起吃就是分享,分享是一件很快乐很幸福的事情。
教师:你有好朋友吗?你跟它分享了什么?怎么分享?
2.出示桔子,教师示范剥桔子。
教师:小猪给老师也送来了一个水果,是什么?我想跟你们一起分享这个桔子,这么多人,只有一个桔子,怎么吃呢?
教师示范剥桔子过程教师和幼儿一起分享品尝桔子。
教师:我们一起分享桔子,我真开心,你们开心吗?我们应该感谢谁?
3.幼儿拿桔子和别人分享。
教师:小猪也给我们小朋友送来了很多桔子,就在后面桌子上的托盘里,请你们每人去拿一个跟客人老师一起分享吧!
教师:在家里你有好吃的会跟谁一起分享?
结束:除了分享水果,在幼儿园还有哪些东西也可以分享呢?让我们回教室去找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