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中药的研究进展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关于抗病毒中药的研究进展课件

关于抗病毒中药的研究进展课件
⑸鱼腥草 可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主治
热毒痈肿、肺痈、痰热咳嗽等。其鲜草含挥发 油,主要成分为癸酰乙醛,月桂烯、月桂醛等。 其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 炎双球菌、痢疾杆菌、钩端螺旋体等有抑制作 用。鱼腥草煎剂及合成的鱼腥草素可促进人外 周血白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从而 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多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 染、慢性支气管炎、肺脓疡、大叶型肺炎等。 如临床常用的中成药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就利 用了鱼腥草抗病毒的功效。
⑴金银花
中医认为,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作 用。主治温病热入气分或营血,身发斑疹,热毒痈肿 疮毒。现代研究发现,其所含成分氯原酸等有机酸及 黄酮类物质,是其主要的抗菌有效成分。金银花水煎 剂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培养上,对流感病毒、 孤儿病毒、疱疹病毒均有抑制作用,能抑制病毒的复 制,延缓病毒所致细胞病变的发生,并有一定的抗炎 解热、抗内毒素作用。此外,尚能促进白细胞吞噬能 力,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表明本品可增强机体免疫 功能。其植株的藤又名忍冬藤,治疗传染性肝炎,有 助于症状、体征改善和肝功能恢复。
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
⑶板蓝根 具清热解毒、凉血的功效。现实验研究
表明,其提取物对出血热病毒、单纯疱疹 病毒有明显的杀灭作用,对流感病毒有明 显的抑制作用,并可抑制腮腺炎病毒,缩 短治疗水痘的疗程,同时表现出对多种病 原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流 行性感冒杆菌等的抑制作用。
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
关于抗病毒中药的 研究进展
特点
(1)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包着的遗传物质 (R N A或D N A), 体积非常小,是所有 生命形式中最小的复制性微生物。
(2)病毒只能在细胞内繁殖,完全依赖于机 体细胞提供合成和能量。

抗病毒中药的研究进展

抗病毒中药的研究进展

黄柏 、 苓 、 蒜等 能提 高免 疫细 胞 的吞噬作 用 ; 腥草 、 猪 大 鱼 黄 连、 穿心 莲 、 青 叶 、 菊 花 、 皮 、 黄 、 银 花 等 可 提 高 白 细 大 野 丹 大 金 胞的吞噬功能 : 五加 、 芪 、 参 、 仲 、 连 、 柏 、 草 、 刺 黄 党 杜 黄 黄 甘 灵 芝 、 苓 、 蒿 、 参 等 可提 高 单 核 细 胞 的吞 噬作 用 ; 虎 汤 对 茯 青 丹 白
面。

中枢 免 疫 器 官 和 脾 脏 、 巴结 等 外 周 免 疫 器 官 , 们 的发 育状 淋 它
况 直接 影 响 机 体 的 免 疫 力 ,许 多 抗 病 毒 中 药 都 含 有 丰 富 的 营 养 成 分 , 很 好 地 促 进 机 体 免 疫 器官 的发 育 , 加 免 疫 器 官 的 能 增 重 量 . 其 具 备 良好 的 抵 抗 病 原 微 生 物感 染 的 物 质 基 础 。 使 增 强 免 疫 细 胞 能 力 免 疫 细 胞 数 量 庞 大 , 布 广 泛 , 了 分 除 血 液 中 的 嗜 中 性 白细 胞 外 ,还 包 括 分 布 在 某 些 器 官 组 织 中 的
现 代 药 理 学 研 究 发 现 , 多 中药 不 仅 可 以 直 接 杀 灭 病 毒 , 许 还 可 以 阻 止病 毒 对 宿 主 细 胞 的 吸 附 和 穿 人 ,抑 制 病 毒 在 宿 主
细 胞 内 复制 , 断 病 毒 从 感 染 细 胞 向 未感 染 细 胞 的侵 染 , 而 阻 从
液 中 的 单 核 细 胞 等 , 些 细 胞 都 具 有 强 大 的 吞 噬 、 化 病 原 体 这 消 的 作 用 . 机 体 非 特 异 性 免 疫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能 参 与 细 胞 是 还

抗病毒中药的研究进展专家讲座

抗病毒中药的研究进展专家讲座

抗病毒中药的研究进展专家讲座
第11页
含有抗病毒作用中药
⑺甘草
甘草性平, 味甘, 归十二经。有解毒、祛痰、 止痛、解痉以至抗癌等药理作用。在中医上, 甘草 补脾益气, 滋咳润肺, 缓急解毒, 调和百药。甘草 黄酮类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酵 母菌、真菌、链球菌等有抑制作用。甘草甜素对 人体免疫性缺点病毒(艾滋病病毒, HIV)、肝炎 病毒、水疱性口腔病毒、腺病毒Ⅲ型、单纯疱疹 病毒Ⅰ型、牛痘病毒等都有显著抑制作用。
抗病毒中药的研究进展专家讲座
第4页
中药抗病毒机理
(2)间接抗病毒作用
①促进免疫器官发育 , 许多抗病毒中药都含有丰富 营养成份, 能很好地促进机体免疫器官发育, 使其 具备良好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物质基础。
②调整主动免疫功效 , 现已证实, 有200余种中药含 有影响和调整动物机体免疫机制功效, 其中包含补 益类中药、清热解毒类中药、渗湿利水类中药以 及少数解表、固涩、止血、泻下、驱虫类中药;
抗病毒中药的研究进展用中药
⑹柴胡 可解表和里、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主治
感冒发烧、寒热往来、胸肋胀痛等, 当代研究 认为柴胡根主含有总柴胡皂甙, 已分离出四种 皂甙, 七种皂甙元, 而狭叶柴胡全草含有槲皮素、 芸香甙等。临床可见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含有显 著镇静、镇痛、解热、降温与镇咳等作用。柴 胡对消化系统, 可见其利胆作用, 抗肝脏损伤作 用, 可抑制纤维增加促进纤维吸收, 从而起到保 肝护肝作用。现多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发烧、 病毒性肝炎、急性胰腺炎和急性胆道感染, 并 可用于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抗病毒中药的研究进展专家讲座
第9页
含有抗病毒作用中药
⑸鱼腥草 可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主治

抗病毒中药的最新研究进展

抗病毒中药的最新研究进展

抗病毒中药的最新研究进展随着医药事业的飞速发展,抗菌药治疗细菌感染有了卓越的发展,同时有些疫苗成功地消除了一些病毒性疾病,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抗病毒药物研究的进展缓慢,迄今为止,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仍是难题。

据调查,约60%的流行性传染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常见的病毒性疾病包括流感、麻疹、流行性腮腺炎、脊髓灰质量炎、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学肝炎、疱疹病毒性疾病,以及新近发现的死亡率极高的艾滋病、SARS等。

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抗病毒中药的研究日益增多,从中筛选其有效成分已成为当前抗病毒新药研发的一个热点,并取得了某些进展。

寻找和开发新的、安全有效的,特别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病毒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经济和社会意义。

现将抗病毒中药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1乙型肝炎病毒(HBV)目前世界上有3亿多人感染慢性乙型肝炎病毒,而我国近两年据粗略估计,约有1.3亿人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其中有2000万-3000万左右患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寻找有效的抗HBV药物是当务之急。

中草药由于其诸多优点,目前已有不少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当前常用于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中药及有效成分有:苦参素、叶下珠、水芹、猪菩多糖、香菇多糖、岩黄连、金钱草、茵陈、垂盆草等。

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又称艾滋病。

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自1983年首次分离到HIV,迄今为止仍无一种疗效理想的化学药物问世。

现仅有11种药物得到批准用于治疗AIDS,但均不能治愈,且有很大的毒副反应,并出现了耐药毒株。

由于中药具有复方、低毒、有效、可长期服用等特点,国内外许多研究者转向了中药和天然植物,并对我国的传统方剂和单味药的有效成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有学者筛选了400多种中草药,发现其中70多种具有抑制艾滋病病毒活性的作用,如姜黄素、甘草、大蒜、桑白皮、黄芪、虎杖、黄芩等。

3呼吸道病毒引起人类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毒有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和冠状病毒等;其中流感病毒可以引起明显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已导致数次世界性大流行。

抗病毒中药的研究进

抗病毒中药的研究进
四.蒲公英 可清热解毒、利湿。主治热毒疮痈、乳痈、肠痈等。临床多用其复方煎剂,抗 病毒作用确切,并具一定的抗菌作用。治疗疮疖痈肿,单用即有效。有临床道, 蒲公英在治疗慢性胆囊炎、急性黄疸性肝炎时,对于肝功能及黄疸指数的恢复 有显著促进效果,并可以治疗胃炎、阑尾炎及消化道溃疡。
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 ⑸鱼腥草 主草烯溶钩合噬的慢如就治含、血端成金免性临利热挥月性螺的黄疫支床用可毒发桂链旋鱼色功气常了清痈 油 醛 球 体 腥 葡 能 管 用 鱼热肿,等菌等草萄。炎的腥解、主。、有素球多、中草毒肺要其肺抑可菌用肺成抗、痈成煎炎制促的于脓药病消、分剂双作进能治疡小毒痈痰为对球用人力疗、儿的排热癸金菌。外,上大肺功脓咳酰黄、鱼周从呼叶热效、嗽乙色痢腥血而吸型咳。利等醛葡疾草白增道肺喘尿。,萄杆煎细强感炎口通其月球菌剂胞机染等服淋鲜桂菌、及吞体、。液。、
⑴金银花
中医认为,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作用。 主治温病热入气分或营血,身发斑疹,热毒痈肿疮毒。现 代研究发现,其所含成分氯原酸等有机酸及黄酮类物质, 是其主要的抗菌有效成分。金银花水煎剂在人胚肾原代单 层上皮细胞培养上,对流感病毒、孤儿病毒、疱疹病毒均 有抑制作用,能抑制病毒的复制,延缓病毒所致细胞病变 的发生,并有一定的抗炎解热、抗内毒素作用。此外,尚 能促进白细胞吞噬能力,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表明本品 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其植株的藤又名忍冬藤,治疗传染 性肝炎,有助于症状、体征改善和肝功能恢复。
广阔。
01
是在抗病毒同时,一 般很少伤害正常组织 细胞,毒副作用较小;
THANKS
Thank You !
抗病毒中药的研究进展
答辩学生:XXX 指导老师:XXX
特点

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包着的 遗传物质(R N A或D N A), 体积非常小,是所有 生命形式中最小的复制性微 生物。

中医药抗病毒疗法研究进展

中医药抗病毒疗法研究进展

中医药抗病毒疗法的教育与培训
培训对象:医 生、护士、药 师等医疗从业 人员
培训内容:中 医药抗病毒疗 法的基本原理、 临床应用、疗 效评价等
培训方式:线 上课程、线下 讲座、实践操 作等
培训效果:提高 医疗从业人员的 中医药抗病毒疗 法水平,促进中 医药抗病毒疗法 的推广与普及
01
02
03
04
中医药抗病毒疗法的政策支持与保障
中医药抗病毒疗 法研究进展
汇报人:XX
目 录
01
中医药抗病毒疗 法概述
03
中医药抗病毒疗 法的应用前景
05
中医药抗病毒疗法 研究的挑战与对策
02
中医药抗病毒疗 法的研究进展
04
中医药抗病毒疗 法的推广与普及
PART 01
中医药抗病毒疗 法概述
中医药抗病毒疗法的历史背景
中医药历史悠久,具 有丰富的抗病毒经验
中医药抗病毒疗法的安全性较高,副作用较小,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
中医药抗病毒疗法在疫药抗病毒疗法在其他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癌症治疗:中 医药抗病毒疗 法在癌症治疗 中的作用和效

添加标题
心血管疾病治 疗:中医药抗 病毒疗法在心 血管疾病治疗 中的作用和效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 支持中医药抗病毒疗法的研 究和应用
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中医药 抗病毒疗法的研发和推广
加强中医药抗病毒疗法的宣 传和教育,提高公众认知度 和接受度
建立中医药抗病毒疗法的临 床应用规范和标准,确保疗 效和安全性
中医药抗病毒疗法的社会认知与接受度
中医药抗病毒疗法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承 中医药抗病毒疗法的疗效和优势 中医药抗病毒疗法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和推广 中医药抗病毒疗法的社会认知度和接受度调查结果

中药抗病毒研究进展

中药抗病毒研究进展

长久以来,由 微 生 物 感 染 引 起 的 疾 病 曾 一 直 困 扰 着 人 类, 自 1929年人类首次发现青霉素开始,越来越多的抗生素被发现 并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在人类历史上发挥了重大作用。然 而由于病毒结构的特殊性,时至今日仍然缺乏特异性的抗病毒 药物。面对不断涌现的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新病毒种类,我们 迫切地需要研制 出 疗 效 肯 定、具 有 针 对 性、安 全 风 险 低 的 新 型 药物。中药在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方面具有独特效果,近年在 国际上也掀起了研究中药制剂抗病毒的热潮。本课题组针对 目前常见病毒种类及中药疗效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1.2 乙型肝炎病毒
到目前为止乙型肝炎病毒仍然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 安全的全球性问 题,目 前 对 于 乙 型 肝 炎 病 毒 缺 乏 特 异 性 疗 法, 临床上主要应用的干扰素以及核苷类药物存在副作用大、应答 率低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新型低毒性的抗 HBV药物。目前 发现的有效抗病 毒 单 味 中 药 主 要 有 黄 芩、苦 味 叶 下 珠、赛 菊 宁 黄质、姜黄属、绿茶多酚、刺槐、虎杖、红背叶根等。赛菊宁黄质 为台湾柳杉中提 取 的 一 种 活 性 成 分,一 项 研 究 表 明 [8],赛 菊 宁 黄质能够抑制肝癌细胞中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与表达,主要机 制是抑制 HBsAg核心启动因子转录复合物的形成。苦味叶下 珠属大戟科油柑 属,具 有 利 水 解 毒、平 肝 清 热 等 功 效。 近 年 研 究[9]表明苦味叶下珠可体外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 RNA转录, 也能够通过减少转录因子 C/EBP与乙型肝炎病毒 DNA的结 合,特异性抑制 HBVEnhI的活性。吴莹等[10]发现经叶下珠提 取物治疗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伴急性肝炎的小鼠模型,其病毒 的表达与复制受到明显抑制,经叶下珠处理过的 HepG2细胞 中的乙型肝炎病毒 DNA释放量也明显减少。苦参中含有苦参 碱和氧化苦参碱,能够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实验表明[11]氧化苦参碱能抑制 HBV的 DNA复制。黄芪的主 要活性成分包含 黄 芪 总 苷、黄 芪 多 糖,能 够 通 过 调 节 慢 性 乙 型 肝炎患者免疫功能发挥保肝作用。吴晓蔓等[12]将等量黄芪药 液分别作用于健康受试者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外周血单个 核细胞,于 48小时后收集上清液,结果显示黄芪能明显提高慢 性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受试者体内的 Th1类细胞因子的表达 水平,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Th1类细胞因子上升水平显著高于 健康受试者组。表明黄芪能够通过上调 Th1类细胞因子水平 参与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效用。

抗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PPT精品课程讲义

抗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PPT精品课程讲义

脱氧胞苷(2’,3’-dideoxycytidine, ddC)
三磷酸化后具抑制HIV逆转录酶活性,可口服,生物 利用度达80%以上,对宿主细胞增殖作用和骨髓毒性小, 易产生抗药性,与AZT伍用可减少毒性反应。
适应证:HIV感染
剂 量:每次0.03mg/kg,6次/d;与AZT交替使用 副作用:主要为末梢神经炎(灼痛、刺痛),其他有皮疹、
疹病毒每次250mg,3次/d口服×7天 副作用:乏力、恶心、头痛、腹部不适等
正在研制的核苷类似物
洛布卡韦 (Lobucavir)
阿地福韦 (Adefovir)
FIC
国外Ⅱ期临床试验认为上述药抗病毒活性强,
停药后HBV DNA持续阴性率高。
生 物 制 剂 类
干扰素(Interferon, IFN)
PPT内容可自行编辑
抗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
主讲:XX XX
PPT内容可自行编辑
开始上课!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
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
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 - 孙思邈
一、 化 学 制 剂 金刚烷胺(Amantadine, Symmetrel)
适应证: 预防感冒,在发病1~2天内使用
更昔洛韦(Ganciclovir,丙氧鸟苷)
能对抗所有疱疹病毒,尤其对CMV有强烈抑制作用。 适应证:艾滋病及其他免疫缺陷者的CMV感染 剂 量:每日10mg/kg,分2次静脉滴注,疗程2~3周, 为防止复发,每日5mg/kg,每周5天,持续给药 副作用:骨髓抑制,肝、肾、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静脉炎和局部疼痛等。动物实验有致畸、致癌 和致突变。
阿昔洛韦(Aciclovir,无环鸟苷,Zivirax)
人工合成的嘌呤类抗病毒药,抑制HSV的DNAP,对细胞的αDNAP也有轻 度抑制作用。 适应证:HSV-Ⅰ、HSV-Ⅱ、VZV、EBV、CMV治疗,对 HBV也有作用。 剂 量:口服200mg,1次/4h或每日1g,分次给予; 静滴每次5mg/kg,缓慢滴注持续1h,1次/8h×7天 副作用:一时性肌酐升高、皮疹、出汗、血尿、低血压、头 痛、恶心等。不能与青霉素、丙磺舒、头孢菌素合 用,以免增加毒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病毒中药的研究进展
1
精选ppt
特点
(1)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包着的遗传物质 (R N A或D N A), 体积非常小,是所有 生命形式中最小的复制性微生物。
(2)病毒只能在细胞内繁殖,完全依赖于机 体细胞提供合成和能量。
(3)病毒具有严格的细胞寄生性,对抗生素 具有抵抗作用,所以用抗生素治疗病毒感 染一般无效或疗效甚微。
13
精选ppt Logo
中药抗病毒主要优势
⑴是在抗病毒同时,许多药物兼有解热、抗 炎等作用,对病毒引起的感染具有多重作 用,如缩短发热的时间、控制炎症的扩散、 促进炎症的吸收等,即多途径、多方位起 作用;
⑵是在抗病毒同时,部分药物还能增强机体 免疫功能,阻止病毒进入细胞组织;
14
精选ppt Logo
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精选ppt Logo
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
⑶板蓝根 具清热解毒、凉血的功效。现实验研究
表明,其提取物对出血热病毒、单纯疱疹 病毒有明显的杀灭作用,对流感病毒有明 显的抑制作用,并可抑制腮腺炎病毒,缩 短治疗水痘的疗程,同时表现出对多种病 原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流 行性感冒杆菌等的抑制作用。
4
精选ppt Logo
中药抗病毒机理
(1)直接抗病毒作用 直接杀灭作用: 是指中药对病毒侵入细胞前
的杀灭作用; 阻挡浸入作用: 是指中药阻止病毒对细胞吸
附和穿入的作用; 抑制繁殖作用:即抑制病毒自我复制过程的
作用。
5
精选ppt Logo
中药抗病毒机理
(2)间接抗病毒作用
①促进免疫器官发育 ,许多抗病毒中药都含有丰富 的营养成分,能很好地促进机体免疫器官的发育, 使其具备良好的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物质基础。
中药抗病毒主要优势
⑶是在抗病毒同时,一般很少伤害正常组织 细胞,毒副作用较小;
⑷是由于中药采取的是个体化的治疗,对病 情更具有针对性。正是由于这种治疗过程 中中药有效成分的多元化,病毒难以对其 产生抗药性,使得中药在治疗病毒感染性 疾病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临床使用前景 广阔。
15
精选ppt Logo
2
精选ppt Logo
分类
病毒可根据其核酸类型分为R N A 和D N A 病毒,也可根据感染途径分 为呼吸道病毒、肠道病毒等。常见的 病毒有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 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轮状病毒、E B 病毒、柯萨奇病毒等。
3
精选ppt Logo
常见疾病
常见病毒性疾病包括:
流感、艾滋病、麻疹、风疹、天 花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麻疹、水痘、 呼吸道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脊髓 灰质炎、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流行性 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等。
7
精选ppt Logo
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
⑵连翘
中医认为,连翘可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疏散风热,治温病初起发热恶寒,热入营 血致高热烦躁,及热毒痈肿疮毒等。其所 含挥发油、连翘酚、齐墩果酸、三萜皂甙 等具有活性治疗作用。具抗病原微生物、 解热、抗炎作用。临床可用于治疗流行性 感冒、肺脓肿、皮肤感染、急性传染性肝 炎等。其制剂有银翘散、桑菊饮等。
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
⑴金银花
中医认为,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作 用。主治温病热入气分或营血,身发斑疹,热毒痈肿 疮毒。现代研究发现,其所含成分氯原酸等有机酸及 黄酮类物质,是其主要的抗菌有效成分。金银花水煎 剂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培养上,对流感病毒、 孤儿病毒、疱疹病毒均有抑制作用,能抑制病毒的复 制,延缓病毒所致细胞病变的发生,并有一定的抗炎 解热、抗内毒素作用。此外,尚能促进白细胞吞噬能 力,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表明本品可增强机体免疫 功能。其植株的藤又名忍冬藤,治疗传染性肝炎,有 助于症状、体征改善和肝功能恢复。
②调节主动免疫功能 ,现已证明,有200余种中药 具有影响和调节动物机体免疫机制的功能,其中 包括补益类中药、清热解毒类中药、渗湿利水类 中药以及少数解表、固涩、止血、泻下、驱虫类 中药;
③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可在体内杀伤肿瘤细胞和 受病毒感染的细胞,起到免疫监视和抗感染作用。
6
精选ppt Logo
12
精选ppt Logo
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
⑺甘草
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有解毒、祛痰、 止痛、解痉以至抗癌等药理作用。在中医上,甘 草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 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 酵母菌、真菌、链球菌等有抑制作用。甘草甜素 对人体免疫性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HIV)、 肝炎病毒、水疱性口腔病毒、腺病毒Ⅲ型、单纯 疱疹病毒Ⅰ型、牛痘病毒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9
精选ppt Logo
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
⑷蒲公英
可清热解毒、利湿。主治热毒疮痈、 乳痈、肠痈等。临床多用其复方煎剂,抗 病毒作用确切,并具一定的抗菌作用。治 疗疮疖痈肿,单用即有效。有临床道,蒲 公英在治疗慢性胆囊炎、急性黄疸性肝炎 时,对于肝功能及黄疸指数的恢复有显著 促进效果,并可以治疗胃炎、阑尾炎及消 化道溃疡。
11
精选ppt Logo
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
⑹柴胡 可解表和里、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主治
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肋胀痛等,现代研究 认为柴胡根主含有总柴胡皂甙,已分离出四种 皂甙,七种皂甙元,而狭叶柴胡全草含有槲皮 素、芸香甙等。临床可见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具 有明显的镇静、镇痛、解热、降温与镇咳等作 用。柴胡对消化系统,可见其利胆作用,抗肝 脏损伤作用,可抑制纤维增长促进纤维吸收, 从而起到保肝护肝作用。现多用于治疗流行性 感冒发热、病毒性肝炎、急性胰腺炎和急性胆 道感染,并可用于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16
10
精选ppt Logo
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
⑸鱼腥草 可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主治
热毒痈肿、肺痈、痰热咳嗽等。其鲜草含挥发 油,主要成分为癸酰乙醛,月桂烯、月桂醛等。 其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 炎双球菌、痢疾杆菌、钩端螺旋体等有抑制作 用。鱼腥草煎剂及合成的鱼腥草素可促进人外 周血白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从而 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多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 染、慢性支气管炎、肺脓疡、大叶型肺炎等。 如临床常用的中成药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就利 用了鱼腥草抗病毒的功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