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全书概念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目录1.介绍2.数与数的关系3.数的加法4.数的减法5.数的乘法6.数的除法7.算式的应用8.小结介绍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第一本教材。

这本教材主要介绍了数与数的关系、数的加法、数的减法、数的乘法、数的除法以及算式的应用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进一步提高数学运算能力,并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与数的关系数与数的关系是数学上的基本概念,它包括大小关系、顺序关系和运算关系。

在学习这一章节时,学生将会学到比较大小、顺序排列和数的前后关系等概念,并能够通过实际例子进行实际操作。

数的加法数的加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之一。

通过学习数的加法,学生将会学会用加法口诀计算加法,掌握数的加法法则,并能够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数的减法数的减法是数学中另一个重要的运算。

学生通过学习数的减法,可以掌握减法的口诀以及减法的法则,并能够应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数的乘法数的乘法是数学中的基本运算之一。

在学习数的乘法时,学生将会学到乘法口诀、乘法的法则以及乘法的应用等知识,进一步提高数的运算能力。

数的除法数的除法也是数学中的基本运算之一。

通过学习数的除法,学生将会学到除法的口诀、除法的法则以及除法的应用等知识,进一步提高数的运算能力。

算式的应用算式的应用是本册教材的最后一章。

在这一章节中,学生将会学习如何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数学计算,并通过各种综合运算的练习,进一步提高数学运算的能力。

小结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教材。

通过学习这本教材,学生可以掌握数与数的关系、数的加法、数的减法、数的乘法、数的除法以及算式的应用等知识,进一步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勤于思考,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为了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的知识,我们需要先进行一些基础性的归纳总结,总结内容涵盖了此学期数学中所有的重点难点知识点。

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方面对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进行总结:一、数的认识1.自然数、零、正整数、负整数、正负数、数轴2.数的大小、数的比较3.数的分解、数的组合4.数的进位、退位、添零二、加减法1. 加减法的含义及需要注意的事项2. 加减法的定义和性质3. 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三、倍数1. 倍数的概念及性质2. 自然数的倍数、偶数和奇数3. 判定数的倍数四、除法1. 除法的意义和定义2. 余数和商的概念及性质3. 除法的步骤和技巧五、约数1. 约数的概念及性质2. 约数和倍数的关系3. 判定数的约数4. 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及性质六、分数1. 分数的概念及性质2. 分数的简化、化归3. 分数的大小比较、加减乘除4. 分数的应用七、乘法1. 乘法的概念及性质2. 乘法的运算规律3. 小数的乘法八、图形1. 数学图形的种类及分类标准2. 常见图形的性质和属性3. 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九、时间1. 时间的表示方式和单位2. 时间的加减法3. 时钟的构造和使用以上就是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所有知识点的详细归纳总结,数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需要我们认真的学习和理解。

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掌握,我们才能够充分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自己的未来奠定更加牢固的基础。

除此之外,在学习数学三年级上册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熟练掌握加减乘除运算符号和优先级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时,需要熟悉加减乘除符号和它们的优先级,同时要注意计算的顺序和方向。

特别是在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多步运算时,需要注意计算顺序和优先级,避免出现错误。

2. 加强电子计算机和计算器的使用能力在今天这个数字化时代,电子计算机和计算器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必备工具,因此我们需要加强电子计算机和计算器的使用能力,掌握其基本操作和实用技巧,提高计算效率和准确度。

新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书全部内容

新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书全部内容

新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书全部内容《新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书》是根据新课标要求编写的一本数学教材,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基础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本书的全部内容:第一单元:数字与数学游戏第一节:认识小学数学1.数字1-100的认识和写法2.数的加法和减法3.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第二节:数字游戏1.数的排列组合2.数的填空游戏3.数的简单运算游戏4.数的比大小游戏第二单元:整数第一节:认识整数1.整数的概念和表示2.整数的绝对值和相反数3.整数的加减法第二节:整数之间的关系1.整数之间的大小比较2.整数的顺序排列和比较3.整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三节:整数运算的应用1.整数在生活中的应用2.整数的实际问题解决3.整数的运算技巧和窍门第三单元:小数第一节:认识小数1.小数的概念和表示2.小数点的位置和读法3.小数的比较和大小关系第二节:小数的加减法1.小数的加法原则和竖式计算2.小数的减法原则和竖式计算3.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三节:小数的乘法和除法1.小数的乘法原则和竖式计算2.小数的除法原则和竖式计算3.小数的乘除混合运算第四单元:分数第一节:认识分数1.分数的概念和表示2.分数的大小比较和顺序排列3.分数的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第二节:分数的加减法1.分数的同分母相加减2.分数的异分母相加减3.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三节:分数的乘法和除法1.分数的乘法原则和计算2.分数的除法原则和计算3.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第五单元:图形第一节:认识图形1.三角形、四边形和五边形的认识2.图形的相似和对称3.图形的大小比较和计算第二节:图形的周长和面积1.图形的周长计算2.图形的面积计算3.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混合应用第六单元:整数倍数与约数第一节:认识整数的倍数1.整数的倍数概念和计算2.整数的倍数规律和特点3.整数的倍数应用问题解决第二节:认识整数的约数1.整数的约数概念和计算2.整数的约数规律和特点第七单元:时间和日历第一节:认识时间1.时间的称呼和表示方法2.时间的间隔和差值3.时间的加减法计算第二节:认识日历1.日历的结构和内容2.日历的日期和星期计算3.日历的应用问题解决第八单元:简单的代数方程第一节:认识代数方程1.代数方程的概念和应用2.代数方程的解法和原理第二节:认识方程的解1.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问题解决3.二元一次方程的实际意义和解释以上就是《新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书》的全部内容。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
1. 数的认识
- 认识数字0-1000以内的整数。

- 掌握数字的读法和写法。

- 比较数字的大小。

2. 加减法运算
- 认识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 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口算。

- 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 计量单位
- 认识长度、重量、容积等计量单位。

- 掌握不同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 运用计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4. 分数
- 认识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 掌握分数的大小比较。

- 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运算。

5. 几何图形
- 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

- 分辨不同几何图形的特点。

- 进行几何图形的分类和组合。

6. 数据统计
- 能够收集和整理简单的数据。

- 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如条形图、折线图等。

- 读取和分析统计图表。

7. 算式的列竖式
- 掌握加法、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 进行多位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

8. 乘法运算
- 认识乘法的概念和符号。

- 掌握乘法口诀表。

- 进行乘法的口算和竖式计算。

9. 除法运算
- 认识除法的概念和符号。

- 掌握除法口算的方法。

- 进行除法的口算和竖式计算。

以上为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的要点,请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重点掌握和复习这些内容,以便提高数学水平。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章:数到100•认识数–用数字表示数。

–列举100以内的数。

•数的快捘认识–认识0-20的相邻数。

–掌握10以内的数的快速认识。

•数的顺序–排序。

第二章:加法•认识加法–用加法表示简单的相加运算。

–列两个加数的加法算式。

•认识等号–掌握等号的运用。

•认识加的逆运算–认识减法的运算。

第三章:减法•认识减法–用减法表示简单的相减运算。

–列两个减数的减法算式。

•认识算式–认识算式的基本结构。

第四章:长度•认识长度–用长度来描述物体的长短。

•用非标准长度测量长度–使用手指、图钉、火柴等非标准长度单位进行长度测量。

•比较长度–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

第五章:质量•认识质量–认识物体的重量。

•量比较质量–使用天平、秤等工具比较不同物体的重量。

第六章:容量•认识容量–认识容器的大小。

•量比较容量–使用杯子、罐子等容器比较容量。

第七章:面积•认识面积–认识平面图形的大小。

•用正方形计算面积–以正方形为单位进行面积的计算。

•量比较面积–比较不同图形的大小。

第八章:三角形•认识三角形–辨认三角形的形状。

•了解三角形的性质–认识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的分类–区分等腰三角形和普通三角形。

以上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够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全册知识点整理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全册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班级姓名学号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1)两位数乘一个不为0的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2)三位数乘一个不为0的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3)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4)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积不一定有0。

(5)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乘数末尾有几个 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 0,所以积的末尾一定有0。

【至少有这么多个零】(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一个数乘以倍数;倍数关系一定要看清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

(7)一个数连续乘两个数,就等于这个数乘后面两个数的乘积。

如:150×3×2=150×6(8)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变大用乘法,变小用除法,求倍数也是用除法”】(9)“一个来回”是走了这段路的两次。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1)常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和克。

(2)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

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千克又叫作公斤。

(3)称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

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

(4)常用的秤有电子秤、盘秤、台秤、体重秤、天平……(4)1千克有多重——5个大苹果大约重1千克;10个橘子大约重1千克;18个鸡蛋大约重1千克;4本数学书大约重1千克。

(5)1克大约有多重——1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5粒黄豆大约重1克;(6)几种常见物品的质量——1个三年级学生的体重大约是30千克;1本数学书大约重250克;1只苹果大约重200克;1只鸡蛋大约重60克;1枚1角硬币大约重3克;1枚1元硬币大约重6克;(7)1千克=1000克。

(8)健康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以不超过5克为宜。

(9)水+空杯=总重,总重-水=空杯,总重-空杯=水。

(10)一定要看清单位,是以克为单位还是以千克为单位,单位不一样一定要换算单位。

小学三年级数学概念整理

小学三年级数学概念整理

小学三年级数学概念整理
数的认识
初步认识1~99之间的整数,能够把物品按照一定的数目分组,并能正确地用数字表示出来。

加法
掌握两数相加的方法,理解加法法则:加0不变,数的交换律、结合律。

减法
掌握两数相减的方法,理解减法法则:减0不变,数的交换律、消去律。

乘法
初步掌握数的乘法,理解乘法法则:乘1不变,0与任何数相
乘都得0,数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除法
初步了解两个整数间的除法关系,掌握用除法算出商和余数的
简便方法。

小数
初步了解小数的概念,会用小数数位表示有限的小数。

分数
初步了解分数的概念,会用分数表示一个数是若干份中的几份,会用分数比较大小。

金钱
初步认识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面值。

长度、面积和体积
初步认识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概念,学会用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进行测量。

几何图形
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圆)和立体图形(立方体、正方体)。

时间
初步认识钟表的指针,会读整点和半点,会区分上午和下午。

三年级上册数学概念

三年级上册数学概念

三年级上册数学概念
三年级上册数学概念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数的认识:认识和书写0-1000之间的整数,理解数的大小关系。

2. 加法和减法: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法则,运算性质,进行两位数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3. 乘法和除法:认识乘法和除法的符号,进行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运算,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关系。

4. 同类数据的收集和表示:认识各种物品和图形的属性,进行分类和归纳,并进行数量的比较。

5. 长度和重量:认识长度和重量的单位,进行长度和重量的测量,进行长度和重量的比较。

以上是三年级上册数学概念的一些主要内容,具体教材和学校的教学计划可能会有所不同,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数学上期知识点总结
姓名:
第一单元时、分、秒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一个钟面上有(60)个小格,每两个数之间有(5)个小格。

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

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

1分=60秒
有些钟表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是(秒针),它走1小格是(1秒),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

1小时大约可以走5千米;跑50米大约需要10秒。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注意:写算式时要用汉字表示)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方法:口算37+49时,可以先算(37+40=77),再算(77+9=86)。

还可以先算(30+40=70)和(7+9=16),再算(70+16=86)。

口算83-58时,可以先算(83-50=33),再算(33-8=25);也可以先算(83-8=75),再算(75-50=25)。

第三单元测量
尺子上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1厘米=10毫米
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量物体的长度有时也用分米(dm)作单位。

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课桌大约高7分米1步大约长5分米
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km)作单位。

我们学校的操场1圈是200米,(5)圈是1千米;标准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是1千米。

1千米里面有10个100米。

1千米大约要走12分钟。

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

1吨=1000千克
一名同学的体重是25千克,10名这样重的同学大约重250千克,40名这样的同学大约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一只东北虎重250千克,4只大约重1吨;一袋水泥重200千克,5袋重1吨。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计算万以内的加减法要注意:1.相同数位要对齐。

2、从个位算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一。

加法的验算:可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还可以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等不等于另一个加数。

减法的验算:可以用差加减数看等不等于被减数。

还可以用被减数减去差看等不等于减数。

第五单元倍的认识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要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举例:
画图:小红有5本练习本,小丽的练习本数量是小红的三倍,用线段图表示小红和小丽的练习本数量。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用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分别与一位数相乘,再把两次的乘积相加。

例如:口算59×7时,先算50×7等于350,再算9×7等于63,再算350+63=413
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1、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

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在乘法里,乘数也叫因数。

估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一般把多位数估成整十数或者整百数,不估一位数。

例如:198×8,把198估成200再乘8。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四边形有4条直的边,有4个角。

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直角。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同样多的小正方形拼图形,拼得的图形的长和宽越接近,那么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就最短。

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读作二分之一。

写出分数各个部分名称:
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越大,分数值越大。

例如:
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越大,分数值越小。

例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