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梁静载试验计算书(自动计算)

箱梁静载试验计算书(自动计算)
箱梁静载试验计算书(自动计算)

一、二、客运

无声屏障、曲线

第1页 共5页

静载弯曲试验加载计算书

通桥(2009)2229-Ⅳ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箱梁

静载试验加载计算书(两列排水)

计算依据

1、《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静载弯曲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TB/T 2092-2003附录A的

计算公式和计算规则。

2、通桥(2009)2229-Ⅳ中表10.2静载试验数据。

3、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桥梁设计研究院提供的相关参数。设计院提供静载试验参数

三、四、

五、A.1

A.1.1加载纵向

第2页 共5页

适用范围

时速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后张法31.5m双线简支梁静载试验。试验梁基本情况本梁为250km/h客运专线31.5m无砟轨道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具体情况如下:详细计算过程

等效集中荷载采用五点加载,跨中设一集中荷载,其余在其左右对称布置。各荷载纵向间距均为4m。如图A1

图A 1 加载图示

根据加载图式计算α值

各加载点载荷相等:2P1=2P2=2P3……=2Pi ∑=-?

=n

i i

i

X

P L R M 1

2

由 = /Pi =54.75

(m)

A.2

0.3850

0.8026

=75.8361

MPa

A.3

=

5081.18(kN·m)

第3页 共5页

式中:R ——支点反力,kN ;

则得出:

L —— 计算跨度,m ;

Pi —— 各加载点所施加的荷载,kN ;Xi —— 各加载点至跨中距离,m ;

—— 各加载点合力作用下的等效力臂,m 。

计算未完成的预应力损失

根据TB/T2092-2003《预应力混凝土铁路简支梁静载弯曲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附录

表A.1,用内插法计算η1、η2,并按下列公式计算△σs:式中:σL6、σL5 —— 分别为收缩、徐变与松驰应力损失值,MPa;

η1、η2 —— 分别为收缩、徐变与松驰应力损失完成率,MPa; △σs —— 未完成的预应力损失值,MPa。

计算未完成应力损失的补偿弯矩ΔM S (kN·m)

式中:A y — 跨中截面预应力钢筋截面积,m 2;

A g — 跨中截面普通钢筋截面面积(全预应力梁取Ag=0,m 2);W 0 — 对跨中截面下边缘换算截面抵抗矩(后张梁为扣孔换算截面抵抗

矩m 3);

S 1L62L5

(1)(1)σησησ?=-+-()12i

11031.5282454.75222

n

i i i i P L M R P X P P P ==?-=?-?+?=∑i

54.75M P P α=?=α12η=S y g 0/A e S M σ?=???3

00(A +A )(W +)10α54.75M P P

α=?=

A.4=54.75×(g1×

=123.2532(kN·m)

=19508.47(kN·m)

180.0Kg;20.0

kg,25.12

kg,

A.5=356.32

(kN)

A.6==40706.27(kN·m)

第4页 共5页

A 0 — 跨中截面换算截面面积(对后张梁为扣孔换算截面抵抗矩m 2);

e 0 — 跨中截面预应力合力中心至换算截面重心距离(后张梁为扣孔换算截面m);△Ms — 未完成的预应力损失的补偿弯矩,kN·m;△σs — 未完成的预应力损失值,MPa。计算基数级荷载跨中弯矩

*)本片静载试验梁防水层未铺设.

式中:M ka —— 基数级下跨中弯矩,kN·m ;

M d —— 二期恒载质量对跨中弯矩,kN·m ;M S —— 加载设备质量对跨中弯矩,kN·m 。其中:g1为加载千斤顶的重量:共10个,每个重量:

g2为加载千斤顶砂垫层的重量:共10处每处重量:0.500m×0.500m×0.05m×1600kg/m 3=

g3为加载千斤顶钢垫板的重量:共10块每块重量:0.400m×0.400m×0.020m×7850kg/m 3

=计算基数级荷载值

计算静活载级下的荷载等级

0.958325

式中:1+μ —— 动力系数。

M Kb =M h ×Kq/[(1+μ)×Kp]+M ka

a d q p p f q p

///K S S M M K K M K M M K K =?+?-+?d f q p S p S

()//M M K K M K M =+?+?-S S

M P α=a Ka /K P M α

=b h Z d h Z d [/(1+)]/()

K M M M M M M μ=++++

A.7

第5页 共5页

计算各加载级下跨中弯矩和荷载值(本片静载试验梁防水层未铺设.)

因基数级荷载大于0.6级荷载,故取消0.6级加载

复核:日期:20**/**/**

计算:K Z d h f q p S p Z q p S

M = K(M +M + M +M )K /K +M /K - M K /K - 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