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项练习(含答案) (769)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都是物体振动产生的B.只有固体可以传播声音C.真空也可以传播声音D.声音在15℃时,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m/s2.有一根长150米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几次响声()A.一次响声B.两次响声C.三次响声D.四次响声3.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小明设计了以下选项所示的四个小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其中不能成探究目的的选项是()A.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玻璃罩后慢慢向外抽气B.发出“啊”的声音,同时用手指触摸喉咙处C.敲打铜锣,锣响,同时用手触摸锣面D.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面颊4.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一位同学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会听到两个敲打的声音,这个事实说明()A.声波在空气中发生了反射B.声波在铁管中会发生多次反射C.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D.敲打铁管在空气中会形成两个不同的声波5.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6.太阳上面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剧烈的大爆炸,但是我们却丝毫听不到这巨大的爆炸声,其原因是()A.我们平时没有注意听B.太阳离我们太远了C.真空不能传声D.以上答案都不对7.关于声现象不正确的说法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听到声音一定有物体在振动C.一般说来声音在固体中比液体中传播得快D.声音的传播要介质8.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拨打放在真空中的手机,手机显示呼叫号,却听不到铃声;℃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远处的雷声;℃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八年级物理上册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经典练习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

八年级物理上册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经典练习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2.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的慢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D.人耳可以听到任何频率X围的声音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我们听见声音一定有物体在振动B.不振动的物体一定不发出声音C.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物体振动一定发出声音,但我们不一定听得见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D.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真空中听不到声音是因为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C.只要物体在振动,人耳就能听到声音D.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6.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声音在固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的慢D.人耳可以听到任何频率X围的声音7.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D.物体的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8.根据所学的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规律判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有物体的振动和传播的物质,就一定能得到声音B.有声音,就一定有振动的物体C.在声的传播中,声源的位置并没有移动,只是通过介质向外传播波动D.声音是在生物的听觉X围内所能感觉到的一种振动9.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在真空中比在空气中传播的快B.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C.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D.只要物体振动,人就能听到声音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物体停止了振动,我们也能听到很弱的声音C.骨传导方式可以让一部分失去听觉的人听到声音D.耳朵才是接受声音的,牙齿不能传导声音11.一个声源在振动,但人耳却听不到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是声源的振幅太小B.一定是声源和人耳间没有介质传播声音C.一定是声音的频率太低或太高,超出了人的听觉X围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能靠一切物质传播,且固体传播声音的速度一般比液体快B.声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但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速度一定相同C.凡是人听不到的声音都是频率很低的声音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13.(2011•金平区)在飞机起飞和降落的过程中,机上人员要X口做吞咽动作或咀嚼口香糖;在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X口,使咽喉管X开或闭嘴同时堵住双耳,以保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以防止()A.听小骨损坏B.听觉神经损坏C.鼓膜被震破D.14.如果我们看见物体振动,却听不到声音,下列分析的原因不可能的是()A.物体振幅太小B.物体振动太快C.物体离人太远D.空气不能传播声音15.当自己在嚼饼干时,会感到声音很大,但是站在你旁边的人却感觉不到那么大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A.自己嚼饼干的位置离耳朵近B.旁边的人离你太远了C.嚼饼干的声音是通过骨传导的D.饼干太干了16.大音乐家贝多芬晚年耳朵听不到声音,他将木棒的一端咬在口中,另一端顶在钢琴上,倾听钢琴的演奏并谱写出了传世之作,这是因为()A.这样就可以使耳朵恢复正常B.钢琴的声音通过空气传向耳朵,引起听觉C.贝多芬利用骨传导的方式听到声音D.贝多芬即使这样,也根本听不到声音17.下列属于骨传导的是()A.振动的音叉放在耳朵附近听音叉的声音B.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手轻轻敲打桌子的声音C.将振动的音叉的尾部抵在牙齿上听音叉的声音D.以上说法都正确18.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琴声,主要是能过()A.空气B.水C.木棒和骨D.19.初次用收录机把自己的歌声录下,在播放自己录制的磁带的声音好象不是自己的声音,其原因是()A.收录机质量不太好,录制的声音失真B.歌声经录制后转化为电信号,放磁带时是电信号转化为声音C.平时人们听见自己的声音是通过骨骼将声带发出的声音传到内耳的,他与经空气传过来的声音有差别D.录放磁带时,转速不一致20.人发声的频率X围大约为()A.20HZ~1100HZ B.85HZ~20000HZ C.85HZ~1100HZ D.二.填空题(共4小题)21.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 产生的,平时我们听到声音主要是通过_________ 传入我们耳朵里面的;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用牙齿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的琴声,他靠的是_________ .22.一个声源2min内振动了720次,它的频率为是_________ Hz,人耳_________ (能/不能)听到该声音;小明同学练声时,发出声音的频率是200Hz,则他的声带每秒钟振动_________ 次.23.声波的频率X围很宽,由10﹣4Hz到l012Hz,但正常人的耳朵只能听到20Hz到_________ Hz之间的声音,低于或高于此频率X围的声音入耳都听不到.请你设想一下,如果人的听力可以听到20Hz以下的声音,我们的听觉世界会发生什么变化?写出一个与此有关的合理的场景:_________ .24.我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_________ 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组织传给_________ ,_________ 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们就听到了声音.三.解答题(共6小题)25.(2005•某某)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和经历:当你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如果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这说明_________ 能够传声;但是你身旁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请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_________ .26.叫一位同学蒙住眼睛坐在房间中央,请他安静地坐着不动,也不要把头转动.然后,你拿两枚硬币敲响起来,你所站的位置要总是在他的正前方或者正后方.现在请他说出敲响硬币的地方,他的回答会令你吃惊.例如,声音本发生在房间的这一角,他却会指着完全相反的一角!请你和同学讨论这种现象,想想其中的原因是什么.27.根据声音传播速度和效果的知识,在下列横线上写出对应的原因:(1)夜晚,进行侦察的侦察员为了及早发现情况,常将耳朵贴在大地上倾听远处敌人的人踏地声和车辆的轰鸣声,其原因是_________ 的缘故(2)夜晚,把手表放在枕头下睡觉,隔着枕头能清楚地听到手表的“嘀嗒”声,若把枕头拿掉,反而听不到这种声音,这是因为_________ 的缘故.28.(2012•某某)如图所示为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听觉频率的X围信息,试归纳出上述信息的共性特征,井简述其合理性.29.看图说理:(1)观察如图所示,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2)如果按照如图所示去设计声音传播的实验,图中敲桌面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还是通过桌子传入人耳,或者两者都有?针对这些疑问,怎样改进实验,使它更完善?30.经过本章的学习,我们知道,人要听清声音,除了听觉系统要正常外,还必须满足下列条件:一定要有正在 _________ 的物体,即发声体.发声体和人耳之间必须有传声的 _________ .发声体振动的 _________ 一定在人的听觉X 围内.声音到达人耳处的响度至少要达到 _________ dB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 .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 . 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 D .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 考点: 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针对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针对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针对练习(含答案)1 .如图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A.声音产生的原因B.决定音调的因素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2 .决定声音传播速度的是CA.响度B.音调C.传播声音的介质D.音色3 .以下事例中,能够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CA.声波可以清洗钟表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C.将正在发声的交叉接触平静水面,在水面上激起水波D.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次,从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4.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C.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D.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5.我国目前正在实施“嫦娥一号”登月工程。

假如你以后登上月球后,你所做的那个实验,不能像在地球上一样进行的是DA.用刻度尺测长度B.用放大镜看细小物体C.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路径D.用小锤敲击音叉可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6.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

这个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声现象》一章时经常做的实验,它说明了AA.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7 .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C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D.声音在金属传播的速度小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8 .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BA.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B.声音只能通过介质传播C.声音在一切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D.声音中,人们听不见的声音只有超声波9.以下说法中,与实际生活相符的是DA.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5dmB.家庭电路的电压为36VC.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20℃D.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10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宇航员在月球也可以直接交谈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11.人们说话时声带在_____________。

0275.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题(含答案)

0275.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题(含答案)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

我们在教室上课时听到老师的声音是靠传播的。

游泳者潜在水下也能听到岸上的音乐声,说明声音能在中传播。

2、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传播速度不一样,当温度相同时,在__________中传播速度最大。

将耳朵贴在钢水管的一端,让另一个人敲一下钢水管的另一段,你会听到次敲打的声音,其中通过水传来的是第次声音。

3、月球上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来进行交谈,主要是因为声音不能在中传播。

4、15℃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 m/s;一个同学向一口枯井的井底大喊一声,约1.5s后听到回声,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是 m。

这种方法(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5、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在铁轨中比在空气中传得慢C.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D.声速的大小与介质无关,与温度有关6、如下图甲所示,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花四溅;如下图乙所示,正在发声的鼓面上的碎纸片会跳起。

这两个实验都说明了发声的物体都在。

图27、如图2所示的实验中,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罩内闹钟的铃声越来越小,直到听不见,这说明____ _ ___。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参考答案1、振动;介质;空气;水2、固体;3;23、真空4、340;255;不能5、C6、振动7、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人 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针对练习(含答案)

人 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针对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针对练习(含答案)1.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C2.2018年3月28 13,山西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政府立即展开大救援,有一遇险工人用铁锤敲打钢管传出声音的办法获救。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我们听不到声音一定是因为物体不振动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D.物体发声一定是因为物体在振动3.如图所示,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盒上的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

这个实验是用来研究AA、声音产生的原因B、声音传播的条件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乐音与噪声的区别4.小纸片会在发声的扬声器的纸盒上跳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激起水花,风吹树叶哗哗响,树叶在振动。

这些现象说明了:A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能在水中传播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D.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5.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最快B.声音能够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低6.清晨,小鸟清脆的叫声让我们心情舒畅.关于小鸟的叫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小鸟的叫声是由它的发声器官振动产生的B.小鸟的叫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C.口技演员主要模仿的是小鸟叫声的响度D.推开窗户后听到小鸟的叫声变大,是因为音调变高了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8.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几个实验。

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D9.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B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产生的原因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10.魔术师表演“会跳舞的火焰”节目时,先在平台上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项练习(含答案) (1217)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项练习(含答案) (1217)

D.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9.(2 分)如果用手按在自行车车铃的金属盖上,无论你怎样用力打铃,铃声也不会清脆。
这是因为手按在车铃上时( )
A.车铃周围就没有了传声介质
B.车铃就不会振动
C.没有铃声传出
D.影响了车铃的正常振动
10.(2 分)我国已成功地进行了“神舟”号系列载人航天飞船的运行,宇航员费俊龙和聂海
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 (1)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女孩在乙房间内几乎听不到室外鸟的“歌声”。 (2)女孩在两个房间都能看见室外树上的鸟,而只能在甲房间听到室外鸟的“歌声”,这说 明光的传播和声音的传播有什么不同?
27.(5 分)科学家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 4 s 收到回波信 号,海洋中该处深度是多少 m?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 1500 m/s) 科学家发现这种方法 是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的,其原因是什么?
调”、“响度”或“音色”)大。月宫里的嫦娥不会听到你说话的声音,因为________不能
传声。“嫦娥一号”卫星在绕月轨道上向地面传回最后一段语音“经过一年的太空遨游,
我的任务已经结束……”这段语音是通过____________传回地球的。
18.(3 分)“锣不敲不响”,说明锣被敲击后产生了 振动 ,才发出了声音。用手按在发
胜可以在太空舱中直接对话,但如果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是不能直接对话的,必须
借助电子通讯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 )
A.用通讯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太空中噪声太大
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
11.(2 分)下列过程中利用声波来传递信息的是 ( )
A.电视信号发射

精品练习(附答案)《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

精品练习(附答案)《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

人教版2022年八年级物理训练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一.选择题1.一种神秘的声波武器--“金嗓子”,实际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只要用薄薄的一层()A.半导体 B.磁性物质 C.真空带 D.金属物质2.如右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

这个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声现象》一章时经常做的实验,它说明了()A.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3. 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在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B.声音不能在固体中传播C.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水中传播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4.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C.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5.如图五所示为音叉共鸣实验: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槌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另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

此现象可以说明()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B.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C.声音传播不需要时间D.物体不振动也可产生声6.下列现象中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敲击音叉发声,与音叉接触着的乒乓球被弹开B.敲击一下长铁管的一端,在另一端的人先后听到两次打击声C.敲击打击乐器,发出不同的声音D.敲击水中的石块,岸上的人也能听到敲击声7.某同学在学习了“声音是什么”以后,总结出以下四点,其中错误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是一种波C.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最快D.声音具有能量8. 一艘快艇在平静的湖中启动并向湖边驶去.此过程中,水中的鱼可听到马达声,岸边飞行的鸟、散步的人也可听到.若距快艇的距离三者都相等,最先察觉快艇起动的是()A.鱼 B.人 C.鸟 D.三者同时察觉9.喜庆的锣鼓敲起来,不少同学发现,在敲响锣以后,虽然停止了对锣面的敲击,但锣声仍“余音未绝”,分析其原因是()A.锣面仍在继续振动B.锣面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C.锣声的回音D.人的听觉发生“暂留”10.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不变B.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液体中传播C.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11.关于人听觉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是人耳的听小骨断裂,人就会永远听不到声音B.只要是人耳的鼓膜破裂,人就会永远听不到声音C.若只是传导障碍,只要能将声音的振动传递给听觉神经,人也能听到声音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2.助听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仪器()A.引起头骨、颌骨振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B.产生声波直接作用在听觉神经引起听觉C.产生超声波直接作用在听觉神经引起听觉D.引起鼓膜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引起听觉二.填空题13.上课时老师讲话的声音是由于______ 振动产生的,并通过______传到同学们的耳朵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项练习(含答案) (16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项练习(含答案) (160)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测试卷一、选择题1.(2分)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A.快; B.慢; C.一样快; D.无法比较.2.(2分)用手按在自行车的铜铃上,无论怎样用力敲打,铃声也不会清脆,这是因为:()A.手按在铃上,声音传不出来B.手按在铃上,铃根本不振动C.手按在铃上,影响了铃的正常振动D.手按在铃上,周围没有介质。

3.(2分)如果用手按在自行车车铃的金属盖上,无论你怎样用力打铃,铃声也不会清脆。

这是因为手按在车铃上时()A.车铃周围就没有了传声介质B.车铃就不会振动C.没有铃声传出D.影响了车铃的正常振动4.(2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C.频率小于20000H Z的声音人们都能听到D.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5.(2分)若把正在收看的电视机放在真空玻璃罩内,我们会发现()A.图像和声音一样正常 B.图像和声音同时消失C.可以听到声音,但看不到图像D.可以看到图像但听不到声音6.(2分)“掩耳盗铃”者是采取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小声音的()A.在声源处B.在传播过程中C.在人耳处D.以上答案都不对.7.(2分)如图所示,将发声的音叉与面颊接触,有“麻”的感觉,这使我们体会到了()A.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声音能通过固体传播C.真空不能传播声音D.声音传播是能量传播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8.(3分)初春时节,柳树发芽,你可以折一根柳条,把皮和芯拧松,抽出木芯,用刀把嫩皮的两端修齐,就制成了“柳笛”。

用力吹,柳笛就发出声响。

相比较来看,细而短的柳笛吹出声音的音调较高,该声音是由于_________的振动而产生的。

9.(3分)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后,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在钢琴上来“听”自己的琴声,这是通过方式引起听觉的。

10.(3分)小军同学在一座山崖前,大喊一声“我成功了”,经过2.5s后,他听到了回声,则小军离山崖有________ m(声速为34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________11.(3分)图所示,当敲响音叉乙时,观察到与音叉甲接触的乒乓球将会,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也能说明声音可在空气中传播,还能说明声波能传递.12.(3分)有些耳聋病人配有骨导式助听器就能听到声音的原理是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6 分)2004 年 12 月 26 日上午 8 时 30 分,印尼附近海域发生 8.9 级大地震,引起强烈 海啸。地震发生时,距震中 1500 公里的马尔代夫海边,有一群孩子在玩耍。如果他们及时 接到警报,并立即奔向离海岸 3000 米的高地,便可不被巨浪卷走。倘若如此,他们最晚在 什么时间接到警报,方可死里逃生?(海啸在大洋中传播速度高达 500 公里/小时,孩子们 逃往高地的速度为 100m/min。)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D 2.A 3.C 4.B 5.D 6.A 7.D 8.C
9.C 评卷人
得分
二、多选题
10.AC 评卷人
得分
三、填空题
11.振动;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或传播需要介质);快
12..振动 液体
13.A
14.发声体在振动(或发声的纸盆在振动)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而只与温度有关
评卷人 得分
三、填空题
11.(3 分)盈盈在弹奏古筝时,古筝的琴弦因为________而发声:登上月球的两宇航员不借 助无线电听不到对方的讲话,这是由于声音________;女同学说话的声音“尖细”.这是 因为她们说话时声带振动相对比较________的缘故
的道理(选填
“声音具有能量”或“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来自患者体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到医生的耳
朵中,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利用听诊器可以

19.(3 分)三水森林公园,环境幽静、鸟语花香。早晨,在公园漫步,松涛声、鸟语声、潺 潺流水声,令人心旷神怡,这些声音都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而产生的。 20.(3 分)小提琴发出悦耳的声音时,琴弦在________. 21.(3 分)如图,一个不漏气的薄塑料袋平放在桌面上,一根饮料吸管插在袋口边缘,把袋 口折几折后用胶带封住,使塑料袋口不漏气。把两块正方形硬纸板相隔一定距离平放在塑 料袋上,大纸板的边长是小纸板的两倍。在大纸板上放两个 1 元的硬币,在小纸板上放一 个 1 元的硬币,然后用嘴慢慢向吸管吹气,则_____纸板会首先被塑料袋“抬”起来,如果 要使图中甲、乙两纸板同时被举高,则甲纸板上需放 ______ 个 1 元硬币。
因是( )
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
C.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
D.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5.(2 分)下列现象中属于由空气柱的振动而发声的是( )
A.讲话发声
B.敲钟发声
C.蝉发声
D.吹竖笛发声.
6.(2 分)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
人教版初中物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六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2 分)以下现象中,用以说明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是:( )
A.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
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然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
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就画线
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
C.水母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
B.水母受到了地磁场的影响气
D.水母接收到了超声波
7.(2 分)下列关于声的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 B.“土电话”靠固体传声。
C.声音在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的慢。 D.真空不能传声
9.(2 分)自行车的车铃响时,用手握住车铃就听不到铃声了,这是因为( )
A.车铃发出的声音被手全部吸收了。
B.车铃发出的声音被手 挡住无法听到。
C.车铃被握住后停止振动不在发出声音
四、简答题
25.在通常情况下,声波借空气传入外耳道,使鼓膜振动,产生听觉.这是声音传导的主要 途径,称为“空气传导”或“气传导”.但是,整个听觉器官基本上都埋在颅骨中,故声波 还可以不经鼓膜而直接沿头骨、颌骨传入内耳,这称为“颅骨传导”或“骨传导”.与“气 传导”相比,骨传导一般是不很重要的.人在把耳朵塞起来时,主要是“骨传导”,没有把 耳朵塞起来时,主要是“气传导”,由于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快,所以会觉得 声音反会变得更响. 26.因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人在高声喊叫的同时,也引起了周围空气的振动,振
15.
16.
17. (3)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或:月球上是真空的) (2)大于
(1)振动
18.声音能传递信息减小声音分散,提高响度
19.振动
20.振动
21.甲 4
22.响度
音色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不能
23.介质,介质,声波,声波,介质,声波,不能传播
24.拉力器(合理即可) 真空不能传声
评卷人 得分
孩子们到达高地所需时间为: 8 时 30 分+3 时=11 时 30 分 海啸传到马尔代夫的时间为:
海啸传到马尔代夫所需时间为:
22.(3 分)小华同学多才多艺不仅钢琴弹得好,小提琴拉得也很棒。当用不同的力弹钢琴
时,钢琴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她弹钢琴,拉小提琴时,你是依据_______的不同来分
辨琴声的。有一次她在收音机上听钢琴时,索性拆开了收音机,她发现在放钢琴曲时,放
在收音机扬声器上的小纸团“翩翩飞舞”,这说明______________。她又猜想如果把此实
14.(3 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表明

15.(3 分)婉转的鸟鸣声靠的是鸣膜的 振动 ,而我们能听见鸟鸣声是靠 空气 传来
的。
16.(3 分)小明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小芳在另一端敲击铁管,小明先后听到两个响声,先
听到的声音是由___铁管____传播来的响声。
17.(3 分)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
B.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
C.扬声器发声时纸盒会振动;
D.把响铃的闹钟放入密封的玻璃罩,抽气时,声音会逐渐变小.
2.(2 分)月球上的宇航员相互交谈时使用无线电,这是因为:( )
A. 月球上没有空气; B.宇航员距离远直接交谈听不见;
C.月球上的岩石不传声;
D. 用无线电交谈比直接交谈清晰.
验拿到月球上面去做,在月球上_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钢琴声。
23.(3 分)发声体的振动能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物质向周围传播,这些物质是传播声音
的媒介物,简称为 。发声体振动时会在它周围的
中激起
,声音就是

的形式向远处传播的。相反,如果发声体周围没有
,也就不能激

,从而也就不能传播声音。因此,声音在真空中
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
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3 分)如图所示,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看病,听诊器运用了
3.(2 分)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
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
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
B.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D.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
4.(2 分)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原
评卷人 得分
五、实验探究
28.(5 分)图所示,用细线将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拨打该手机时,手机发出音乐声。把广 口瓶内的空气抽走,再次拨打该手机,虽然看到手机屏幕显示有人呼叫,却几乎听不到手 机发出的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声音在________中不能传播。
评卷人 得分
六、论述计算题
29.(6 分)某同学欲测出一段较长废铁轨的长度,小亮同学戴了一块电子表,他们让小亮将 耳朵贴在铁轨的一端,另一位同学用力敲击铁轨的另一端,小亮听到一声敲击声后,经过 0.5 s 又听到一声敲击声.(当时的气温为 15 ℃)请你帮他们计算出铁轨的长是多少?
12.(3 分)悠扬的琴声靠的是琴弦的_________;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或脚步 声吓跑,表明__________________能够传声。 13.(3 分)小何自制了一个哨子,如图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 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关于哨子, 下列说法下正确的是......................................................................................................... ( ) A.哨声是由于空气柱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B.在月球上也能听到该哨声 C.吹哨时,上下推拉活塞的目的是改变哨声的响度 D.活塞不动,用更大的力吹哨子,哨声的音调会更高
A.在音乐会上,人们常用响度来区分是何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B.声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介质中传播,声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环保角度的噪声一定是由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
D.中考、高考期间要求学校周围噪声大的单位停工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8.(2 分)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26.(5 分)攀登雪山是一项极富有挑战性的体育运动。登山运动员在攀登雪山时有一个忌 讳,那就是不许高声喊叫。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